范文 > 心得体会 > 关于做人的演讲 > 导航 >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关于做人的演讲

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禅宗故事,感悟做人的道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一:禅宗智慧感悟

我的学习杂感

这个学期校选课,我选择了《中国禅宗智慧》这门课程。其实说实话,当初选校选课的

时候,并没有多大在意,只是随便一选,当时想学一下禅宗智慧,只是单纯的想了解一下什

么是“禅”。不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禅”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

身边,它也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枯燥,相反,还很有趣。通过禅宗智慧,我对禅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也产生了兴趣。

禅,我认为,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

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对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对

天地万物的问与答,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在我看来,在禅宗的世界里,并没有所谓的对

与错,它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有时在常人看来很矛盾的事物,在禅宗的世界里,它很平常。

这也就是我初次接触禅宗时的疑问,在禅宗看来,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有时甚

至所答非所问。

在课余时间,我也特意看了一下有关禅宗的书籍,了解一下禅宗。中国禅宗是由唐宋时

期无数杰出的禅师创造的。他们生活在清风翠岩下、枯藤老树间,或互斗机锋,或指天笑月,

纵情潇洒而风流。他们的出家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寻求人生智慧的途径。他们强

调自尊、自信、自立、敢于否定崇拜,敢于离经叛道,从而完成了中印文化的交融,开创了

大智大慧的中国禅宗。博大精深的禅宗,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生

智慧,至今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座独特的丰碑。

一千多年以来,禅宗吸引了多少文人士大夫为之痴迷,同时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在

我看来,禅可以使人们把握自己、肯定自己、热爱人生,使我们自由、奔放、果敢、豁达,

充满自信。在不愉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把世俗的功名看得淡一些,从而生活的洒脱、

自然。禅宗在这一千多年里,通过历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弘扬,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

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禅宗,一千多年来的中华文化就不免有

所失色。

禅,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禅的宗旨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生活,而是要人们在现实生活

中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抛弃狭隘和自私,增长智慧,培养爱心。可

以这么说,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

在课程中看了几部电影,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其中在《六祖慧能》这部电影中,

最被讨论的是六祖慧能所作的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最终将衣钵传给他,而没有传给神秀,我认为也是从这首偈中慧能证得空性。而神

秀所作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而被认为仍未悟道。

我认为神秀的偈问题出在,它仍然停留在“有”的范围,他认为身是有的,心是有的,尘埃

是有的,而未能触及“空”性。其次,他认为禅有目标可达,其实我认为擦拭心灵的尘埃只

是过程,不是禅的目标。因为一个人进入心念的安静虽要经过时时拂拭,但是要得到般若,

则不是光靠拂拭就能得到的。

慧能的偈之所以比神秀的优秀,我认为它讲出了般若的实相,告诉我们般若不可以被说

成一个名相,不能说是“菩提树”或“明镜台”,同样也不能说成“这个”或是“那个”,或

什么东西。般若是绝对的空性,般若本来就不在那里了。因为清净的自性根本使尘埃没有附

着之处,又何必去擦拭呢?

慧能因为看到了般若的空性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神秀则仍未得道。我在课下曾很有

兴趣的去查了神秀的历程。我发现在提到他时,往往是六祖慧能的反面教材,因为慧能太杰

出了,使得当时的禅门俊秀神秀被比的黯淡无光。神秀不如慧能,这是事实,他也因此未能

得到五祖的衣钵,这也是事实。但如果把神秀看得一无是处,则未免有失偏颇。有这样几个

列子可以看出神秀人格的伟大,在公元705年,武则天与中宗曾派使者带诏书请神秀到京城

说法,但神秀却自认比不上慧能,推荐慧能,并说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可见神秀是心胸

开阔之人,他一生都没有怀恨慧能,甚至敬佩慧能。二是在神秀晚年时,他的弟子商议到南

方找慧能争胜,神秀知道了,却对弟子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

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1]这段话非常令人感动,

神秀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最后,我还有疑问想向老师提出。因为上课时听到老师讲的那个在梦中得知密码的故事,

所以我也想提一下我的困惑。就是我在有的时候,比如说某一个人说了一段话,或者是做了

一些事,在我看来好像似曾相识一样。就是他说的话或者是做过的事,我在他说之前和做之

前就已经听过或者见过了,而且是完全一样的。好像是从高中开始就有这种情况了,有那么

几次了,每次我都很惊讶,和同学说了之后,他们中有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而且我感

觉还不是在梦境中看到,好像不是做梦。希望老师能够替我解一下我的疑惑。还有一个就是,

和上面那个差不多,就是在和同学说话时,比如说他说完某句话,我可以知道他下一句要说

什么,当然不是每次都知道,也是很少的几次有这个发现。上面那个是他说完或做完后,感

觉似曾相识,这个是在他说之前或做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说什么。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

然不信那些所谓的什么,但是这样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

问题:

1. 禅意境的表现到底是怎样的?

2. 禅中说到最高境界,就是“空”吗?

3. “悟”在禅宗当中是怎样的价值?

4. 中国的禅宗与印度、日本以及西方的禅有什么不同?

5. 禅与书法、绘画以及诗词的联系?

6. 人的真心本性到底是什么?

7. 禅在现代是不是有所改变?比如说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8. 我知道,在西方,也有一些人在学习禅宗,那么禅与基督教有什么不同?它们互相

冲突吗?

9. 怎样才能做到“空”?

10.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在文中最后提出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解答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用禅宗来解说吗?如果不可以的话,那到底用什么才能解释?

参考:[1]林清玄 ,《林清玄说禅》 ,海南出版社 ,2009年3月 ,168

篇二:禅宗智慧感悟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甚至将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乃嘱摩诃迦叶。” 禅宗正是以心传心,惟论明心见性。禅宗突显的是个体的心灵在瞬间中直接了悟自身的本性。可以说,禅宗是中国智慧对于印度佛教最具创造性解释后的独特产物。也正是如此,它弥补了中国精神结构中的缺失,丰富了心灵的程度。从禅宗的思想来源来看,一方面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儒家孔孟一派的人性论以及道家老庄一派的崇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两宗的思想。 禅宗以禅命名,容易给人误解,仿佛它只是突显了戒定慧中的禅定。事实上,禅宗之禅与禅定之禅相关,但并非就是禅定之禅。

首先,慧能认为禅宗的根本是“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说明禅宗所追求的是心灵的觉悟。它只是通过心灵的实践,而不是身体的实践来实现。一般所说的禅定被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身体的静坐行为。虽然身体的修炼为心灵的觉悟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但它并不能直接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正如慧能所质疑的:“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其次,禅宗当然也肯定禅定对于佛教修行的重要作用,但并不认为禅定就等同于坐禅或者静坐,而是认为它遍及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一切行为、思想和言说之中。“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的禅定才是真正的禅定。

第三, 慧能将禅定解释为心地法门:“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因为它是心灵本性的呈现,所以它不是有相的,而是无相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对于禅宗而言,佛或者佛性绝对不是人之外的其他什么东西,而就是人自身的自性。

但何谓自性?一般而言,所谓性就是本性,是存在的规定。而所谓自性则更突出了存在自身的规定。自性就是本性,也就是存在自身所是的特性。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自身区别于其他存在者,另一方面,自性让存在者成为其自身。但在在世界整体中,人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者。

禅宗的革命性在于,它不仅将佛的佛性理解为自性,而且将人的自性解释为本心。这就是说,每一个人自身就具有佛性。于是成佛的问题便不是一个一般世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而且是个人此时此地的问题,并且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心灵的问题。

慧能将佛性完全理解为人的自性,因此人的自性便完全具有佛性的特点。他曾感叹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谓自性本自清净,是指它没有原始无明的污染、遮蔽,以及由此而来的无穷烦恼和痛苦,而是纯洁的、透明的。对于自性,神秀的偈语尚未体悟其自身。他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性把握为有,而没有理解

为空。同时,他只是要去掉污染,而没有能体悟清净。与此完全不同,慧能说出了自己另外的心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除了指出自性或者佛性本身是无相的外,更强调了它自身是清净的、没有污染的。因此,对于自性的通达并不是各种外在的修行,而是内在本性的觉悟。

慧能对于自性五点揭示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本自清净、本不生灭和本自具足是就自性自身的本性而言,本无动摇和能生万法则是就自性和万法的关系而言。前者主要是空性,后者主要是实性,这两个方面正好显示了自性的“不二”特性,亦即非空非实,亦空亦实。 禅宗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如此神奇的自性。这就为人们学佛和成佛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慧能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误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虽然人人都有自性,但迷误的人没有发现它,所以是愚蠢人;反之,开悟的人获得了它,所以是智慧人。愚人之所以是愚人,是因为他不能自悟。当他要觉悟自性的时候,就必须借助于智者的开导,然后达到自己觉悟。

与愚人的迷误不同,智者是明心见性的人。但智者之所以能够觉悟,是因为佛已经将无上菩提智慧说了出来。《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慧能认为不是其它什么事物,而就是佛的知见,也就是智慧。

在禅宗看来,人生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是迷执于世俗利益的层次,是最低的层次;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摆脱了世俗的利益的束缚,然而又被佛法束缚了起来,它虽然高于第一个层次,但还不是彻底的解脱;三是“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不仅克服了世俗利益的束缚,而且连佛法的拘束也已经摆脱,这是一种否定又否定的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是潇洒解脱的,自由自在的。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禅宗所说的解脱成佛就是要使人们成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彻底解脱的自由人。而这第三种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世俗的人所向往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的,这就要看自己有没有禅宗所说的“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只有具备了“悟性”或灵感,再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有可能达到顿悟成佛、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综上所述,禅宗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其思想中充满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救世精神,它处处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突出了人的存在的价值;它要求个体的人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我们自己的命运同全社会统一起来,在为全世界人民谋自由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学习和研究禅宗丰富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修养,而且还对我们今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问题:

1.庄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历来为历代有志之士推崇,但这种思想禅宗随时随地体会到“当下”周边美好事物似乎是格格不入,因此我想问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的?

2.济公及很多得道高僧都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和老师课上所说的俗世修行完全相对,让我很困惑,想请老师解释一下济公为代表的这种不戒酒肉的行为。

3.在短片“山谷之音”讲到“花开又花开得好,花谢有花谢的好,能体会到周边各种情况的美好,于是你将进入’祥’的大门了”,我想知道禅宗中的‘祥’,究竟是指什么?

4.禅宗中说“没有我不行,有我也不行”,那到底该怎么办才行呢?

5.佛教的戒定慧三学集中于一个核心的问题:人如何学佛并成佛?我想这首先必须回答:佛是谁?佛究竟意味着什么?请老师回答一下。

6. 慧能认为,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只是修福,而不是修道。在修道和修福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修道亦即功德。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功德?

7. 慧能认为自性或者佛性常在,但它却又常被遮蔽。为什么会如此?

8. 对于禅定的解释中,慧能已经引入了关于禅定和智慧的关系的探讨。一般认为,定慧有别,因定生慧,或者因慧生定,但什么才是智

篇三: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

qq、微信、360云盘、360doc个人图书馆、*文库、*云盘联系在一起。

《淡然 生活不必太计较,人生何必太强求》宿文渊 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看淡 【立德 立言 立行】 的人生课》 范宸 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自己就学习禅宗吧,只有禅宗不着相不执着淡然,学习佛教或佛教其它宗派很容易执着着相,自己就读《禅宗祖师心髓》、禅宗祖师语录和公案等书吧。

只要是见性的人说的话都是见性的,所以关键看说话的人。耕云导师讲的都很好,建议你都听都看,多听多看。听他的语音就是传心了,你如果心静就会有体会。你的内在启动了吗?如果没有说明路子不对了。

一切事都淡然处之都看淡,不必执着计较。

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无所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

问:何者是禅师?

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想,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

读禅宗的本心的书:金刚经、坛经、心经、达摩大师诸论、禅宗祖师心髓、信心铭、顿悟入道要门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永嘉大师证道歌等书对修心很有帮助。

看淡节约与浪费。 自己的心不好不坏、不善不恶,因为一切皆幻皆假皆空,所以不执着不住。

灶身是有生有灭的,只有灶神的本有之性才是无生无灭的。灶神的解脱在于打破了形体,获得了本性,才升天作佛。

现在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觉得很安祥?是不是空空朗朗?没有烦恼没有兴奋?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就是安祥,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十万年修行的努力。

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

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佛若能度众生,过去逢无量恒沙诸佛,何故我等不成佛?只是精诚不内发,口说得,心不得,终不免逐业受形。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

所以,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现实中,所有众生只是个空瓶子,佛法渡的是心魔,而不是这些瓶子。排除心魔,众生平等,没有恶人,只有装入了恶念的人。

男女都是幻相,不必执著于男或女,一切都看淡淡然处之就好。一切都是虚幻,何必白白执着白白计较白白劳累呢。

无我空观,最为殊胜。能破根本我执也。如是分别思维,因止以观,因观以止。有时全止无观,有时全观无止。有时观止双忘,有时观止共显。

自己不必执着于佛或禅,金刚经说实无有法佛得,佛无有说法,若言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所以看淡,佛禅也是性空的幻相,放下看淡无执无住就自在了就是本心了。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各位同修,观心要记住两字决,一,提 二,逆时刻提起觉照,处处和自己过不去(跟自己各种习气)。

自己思维空白观察思维观心静坐。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宝塔终归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既然一切都是幻相,自己何必取舍,淡然看淡随缘就好了,何必有喜好取舍讨厌什么了。

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得失成败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

既然一切都是幻相性空,一切得失成败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都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

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如何取?你就是佛,你怎么舍?无边虚空,河沙世界就是你自己,另外你还想得个什么?更何况如来禅本无所得。

如果你没进入禅,写什么都错,如果你进入了,怎么说都对。你的路是否有点偏?要在开悟见性上下功夫,老去翻弄枝叶忱误时间。

我转载的都是见性要诀,明白一个就都明白了!耕云导师讲的也很直接。关于打坐,见性后打效果不得了,不见性效果不大。如果车不走你是打牛还是打车?观心是打牛,打坐是打车。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本心像镜子,镜子只是照苦乐等一切现象,但镜子却体会不到苦乐,这个状态就是本心本性就是解脱境界。

观心方法的重点,是要随时随地回光返照当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时,宜于静中进行,先结跏趺坐,调整身、息,放舍万缘,合目断光,细细静看(观即是看)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这时定觉妄念忽来忽去,生灭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别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动,随着观力的深入,无不逐步消于无形。妄念再起则再观,反覆用功,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在静中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寂寂无念,却了了常知,就与般若自性相应。这是第一步,可说是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功夫。

此后,不论行住坐卧,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妄念才现,立即察觉。用功日久,由于觉照时时现前,妄想执着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顷刻消融。这时正是依圆觉自性之光明,照寂灭清净之觉体。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

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可见彻证觉性,更无别法。这一阶段的功夫,实际上正是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净之心)功

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体会到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到这一层次,不观而观,心即非心,二执齐消,我法双空,并空也空,证入‘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的境界。

此外,做观心功夫,必须与六度万行紧密结合起来,与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练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毅力与自己的烦恼习气奋斗,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情为我爱,转而疏之,在障碍中忍得住、透得过,逐步功行纯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证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圆觉经》)便能迅速与空有不二、寂照同时的实相境界相应。

这是徐恒志徐老《般若花》里的精华。

自己看淡妄想也看淡菩提涅磐,看淡凡也看淡圣,看淡胡思乱想,自然淡然了心无所住了。

本心就像镜子而不住于镜子,照见自己的思想照见一切而不取不舍,淡然不执着。 本心像镜子但不是镜子也不是非镜子,因为镜子不执着于什么,所以镜子与否都不是镜子的本性,所以心无所住、不执着。

惟俨禅师指着林中一颗枯树,问弟子:“你们说,是枯萎的好呢,还是向荣好呢?”

一个弟子回答:“当然是茂盛好”。不料,惟俨禅师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毁灭。”

另一个弟子回答:“我看是枯萎好。”谁知,惟俨禅师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正好,还有一个弟子过来回答说:“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 惟俨禅师这才点头赞许:“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惟俨禅师提问的本意,不是要弟子做“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选择,而是要他们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如果喜欢灿烂,那么灿烂变成枯萎时,就会徒生很多烦恼。

因此,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最好能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偏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功了不会太高兴,失败了也不至于忧愁。

观空观无常之后,就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幻相,并没有真实的事物。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内心的意识的作用都是感觉,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万法唯心造。 不论什么道理都不必执着较真,都是幻相都是假相,自己看淡,任随其来来去去,都是空的幻影。不必我执不必法执,我法都是空都是幻相,没什么真实的存在。 大圆镜智,像镜子一样的智慧。

本心就像镜子一样,照见一切而不留痕迹。

镜子、观空、看淡、幻相。

镜子不执于空,也不执于有,随缘照物。

自己不必为什么事情而执着,一切都是幻相,没有什么真实存在,淡然看淡处之就行,淡淡的处之就行。

自己不去管什么对错道理,都是幻相都是空,淡然看淡不必坚持执着。

师兄,我这几天看淡一切,感觉内心很妙。

空荡荡的。这是一时看淡,要观无常,观熟了对世间就不会执着了,看世间全是变化的幻象。

如座车望窗外景物闪闪过。山河大地,鸟兽虫鱼,亲友爱憎统统如电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观久了就会发现世界只有自己一个。唯一真心荡然。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一切~~无白天无黑夜,无时间。现在是子时,不觉迟,不觉早,迟早两边皆放舍,任动随缘,随缘自在。

师兄,我觉得看淡一切和本心相应。

观心由粗~~到细~~能洞察秋毫。看淡一切,要相续,渐渐趁近本心了,方向对了。相续是什么?就不停地观,深入地观,观自己心。如镜照物。

我觉得看淡包含无住、无执、观空、随缘、不住相等。随物来物去,镜体不动。是的,都有了。

镜体便是本心吗?是的,就是。本心就是大圆镜智。师兄,所以我这两天看淡一切感觉很平静。能照山河万朵。感觉不执着、无住了。

本心也是第八识吗?是的,因为世人爱较真,就苦了,烦恼了。本心不是识,八识要转四智,识要转智,本心是智慧,大圆镜~~~智。说第八识是无记对吗?八识只是识,识是妄心对境界相的所取。

本心是无记吗?或者本心与无记有何区别?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前七识装在第八识中,如仓库存粮,粮在黑白善恶种子。本心是已经开悟了,不是无记。没悟是识,悟了识转智。学佛就是为求悟。唯有顿悟一法,其他皆是方便。只有迷与悟。凡人天天取相,纠结。不知一切相皆虚假,幻影。所以凡人所见的世界如:夜见草绳当成蛇!心生恐怖。凡人统统是怖畏心,追逐财色为色身!以为色身是自己!错认人了。这个臭豆腐皮肉怎么是我呢?

观空可以开悟吗?观空可以开悟。小乘阿罗汉就是观空开悟的,悟了空性,叫偏空涅槃。虽了了分段生死,没了变异生死,这是不究竟的。因为他们没发菩提心。只是自了汉。所以我们大乘行人先发菩提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啊。发了菩提心就算没开悟也比阿罗汉强多了。

可否说人的本心就像是镜子一样?可以,这是最最贴当的譬喻了。心境就是心镜,大圆镜能照山河万朵。月印千江,迷人迷恋水中月,不认得天上月,若肯回头回光返照抬头一望,便知千江影月原来仅仅一月!所以佛的法身遍及一切处。又如春天在哪里?遍一切啊。

那学知识获得技能说明了什么?幻相。本心像镜子,照而不随。

什么时候没有执着心呢?菩提心有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没有出离心的基础!而学佛人建立菩提心的前提基础是出离心,对世间厌离。厌离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发四宏誓愿!天天念诵。发菩提心是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无住相而行布施,不执于善法,善法不能解脱。行善而不作行善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日日行不出一步路

日日吃没进一粒米。

慧律法师:第一义谛不可说,但是要演讲那必须善巧方便说,就要借重相与语言来体悟。因为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根器也不同、智慧也不同,所以看到这个世间的相,就有深、浅、迷、悟的不同,万法唯心造,智慧不一样,看出来的这个世间也不一样。譬如说:对婚礼上的新娘,看法个人就不一样。

你问新郎,他就说:“我的新娘最漂亮!”

你要去问修内观的人,他说:“我唯见新娘不净!” 你问初果阿罗汉,他说:“我唯见新娘白骨。”

你问证四果阿罗汉,他说:“我看到新娘全是微尘。” 你问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他说:“我不见一物。”

最后如果有因缘问佛:敢问世尊,世尊闭上眼睛不回答。何以故?讲有不对,讲空不对,诸法无可言说,入于最高境界。

当你进入禅的最高境界,就会懂得无诤,任何的时间、空间都可以解脱。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大悟的禅师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一个侍者。有两个小师父,在外面吵得不可开交,甲小师父跑进来讲了一大堆,问:“师父,是我对他不对,是不是?”禅师就说:“嗯,你对!”甲小师父出去了。乙小师父跑进来也讲了一大堆,问:“师父!我是对的他不对,是不是?”禅师说:“嗯,你对!”后面的侍者就说:“师父!不是甲对就是乙对,不是乙对就是甲对,您怎么讲二人都对?”师父转过来:“嗯,你也对!”(众笑)这个答案很简单:圣人是没有那个对错、是非、善恶,他心都在定中。因为依靠某一种相,就会建立某一种观念,大彻大悟的人,心中没有相,怎么会在对、错的相上执着呢? 如果当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的时候,你就开悟!因为你说别人不对的同时,就在起烦恼,就是不对,不管你是什么理由生气,也是你不对,乃至于对外道、恶知见。

在印度,当时最高成就的觉者叫做佛。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外道都称自己“我是一切智者”“我是一切觉者”。《阿含经》讲,一切智者就是佛,外道这样自称,佛陀也宽恕他们。佛陀绝对不会用嗔恨心与外道讲话,对外道就等待因缘,看有没有办法把他们改变过来。

死守自己的观念,同时攻击、排斥别人,这个就是外道。玄奘大师的辩论,也是要把外道转成佛教,而不是佛教八大宗派的互相攻击。

今日学习记录、心得,徐志伟很高兴与你分享:

万物皆色,无常着苦。

空就是佛,永恒无边至上。

物,色,事物运作的表面本质,特质,全貌特征,世相尘境。具有无常性。 空,法身,佛性,天道,出世说中的根本、实相、真如。

万物个体因空性而聚合成形、演变。

万物之间因空性,而相通、相映、共生。

空,因缘演化为万物。空是物的真如本质。

物,是空的载体、媒介。物多层次,多面。物中有空。

物常变,空不变。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晨会小故事大道理简短 晨会小故事及感悟


第1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为此深深烦恼,认定是老天惩罚他,感到这辈子都完了。

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当地传诵着一位德意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上帝知道这件事后,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而睿智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缺陷是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蛀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你的丑陋不是因你前世有过错而受到惩罚,相反,你曾经是上帝最钟爱的人,不要因为你的某种缺憾而懊恼,今天的你也许并不出众,也许明天,你就是美丽的彩虹!所以说,外表并不存在美丽和丑陋,那些只是人们的个人观点罢了,而真正能够决定你美丽和丑陋的人,应该是你自己。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加上善良的心灵。你,没有理由不是最美丽的,至少,你发现了最完美的自己]

第2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着别人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好,却不知你自己是对方一面最好的镜子如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第3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很多人像这条鲨鱼一样,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勇气。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无奈,无助和无力。]

第4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牠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牠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第5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第6篇 晨会简短小故事及感悟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风雨,迷途困境,何处避雨,何时得渡,要想真正解脱,只有靠自己。]

晨会的七项必备内容:

1、主持人宣布晨会开始,可以通过趣味游戏(以后老J会再专门整理晨会游戏)或者激励口号调动晨会气氛。

2、检查团队成员出勤情况,通报未出勤原因。检查人员工作服装穿着情况,并适当点评。

3、主持人做简短的昨日工作总结,简短的通报或管理发文。

4、请团队成员每个人都轮流发言,发言内容是昨天学到的技术或销售技巧、工作心得、提示团队成员工作注意事项,或者是昨天的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营业数据,客户关系问题。重点在于大家的技术知识交流,如果用心,每天都可以学到十几条有用的技术信息。如有新成员加入团队,要此要请新加入员工自我介绍,并掌声欢迎。

5、主持人在团队成员发言后做简单的点评,并主持发言顺序,控制整体时间。

6、全体成员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就当日工作重点进行安排。

7、结束:对近期表现好的员工以爱的鼓励进行表扬,爱的鼓励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能发现昨天工作中非常好的点,以明确我们团队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最后,选择出明天的晨会主持人并结束会议。


励志故事感悟


篇一:15个感悟哲理的小故事

15个感悟哲理的小故事

15个感悟哲理的小故事

1.习惯

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2.碗破的启示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3.夫妻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员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的。”

启示: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4.班花

女生公开投票选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发表演说:如我当选,再过几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骄傲的说,我上大学时候,比班花还漂亮!结果,她全票当选——

启示:说服别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证明比别人都优秀,而是让别人觉得,因为有你,他们变得更优秀更有成就感。

5.经典故事

老虎抓到一头鹿后要把它吃掉!鹿说:“你不能吃我!”老虎愣了一下,问:“为什么?”鹿:“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老虎大笑道:“总不能为了二级保护动物而让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吧?!”

感悟: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要让自己那点优势害死。

6.杯子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7.管理的弊端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管理的弊端就在于: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8.要害与敏感关键点

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了一纸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纸条改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启示:有时扬其长不如揭其短!给客户的提案要具体并准确地切中其要害与敏感关键点才有效。

9.个人与团队

老师问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干枯?弟子沉默不语。老师说道:一滴水,风可以将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要想要不干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一个人

无力独撑天下,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学会与人合作,独木难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再强大的个人都不如一个团结的组织。

10.比耐力

两只乌龟在田边相对一动不动,老农对一旁的专家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着一只龟壳上有甲骨文的乌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龟已死五千多年了。另一只乌龟伸出头来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干等。装死的乌龟大笑说:你输了吧,专家的话你也听!

11.经验与学历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网友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12.值得思考

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13.琐事

一只鼬鼠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鼬鼠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销售心理

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女孩A买

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鹦鹉与乌鸦

鹦鹉遇到乌鸦,笼中的鹦鹉安逸;野外的乌鸦自由。鹦鹉羡慕乌鸦自由,乌鸦羡慕鹦鹉安逸,二鸟便商议互换。乌鸦得到安逸,但难得主人欢喜,最后抑郁而死;鹦鹉得到自由,但长期安逸,不能独立生存,最终饥饿而死。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羡慕他人的幸福,也许那并不适合你。

14.智慧

美女住酒店一晚结账时账单800元,她抱怨太贵。经理说这是标准收费,酒店附设泳池、健身房和wifi。美女说自己完全没使用,经理说饭店有提供,是她自己不用。女客人打开皮包掏钱付账,但说要扣除经理和她共度春宵的700元,只拿出100元。经理急呼:“我哪有?”女客人:“我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

15.顿悟

老师问:“有个人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同学顿悟,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篇二: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

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_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人生路上,你是不是曾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生活的迷茫、职场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许[学习啦]小编为你精选的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人生哲理小故事大道理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些思考及感悟。这些励志小故事虽然篇幅短小,只有50字、100字、200字、300字,最长不超过500字,但这些经典的励志故事和人生哲理故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许多人生大道理,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激励你的人生每一天!

1(150字):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励志小故事2(50字):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篇三:感悟一生的经典励志故事


励志职场故事与感悟,几则小故事的职场感悟


篇一:几则职场励志小故事

几则职场励志小故事 来源:原创 发布者:管理员

浏览50次 发布时间:2011-12-05

职场励志小故事一则、水上漂功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职场励志小故事二则、坚持是一种美德

米琳大专结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求职,颠末一番努力,她和别的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尝试使用期为一个月,尝试使用合格,将被聘用。

在这一个月之内,米琳和那两个女孩都很努力,到了二十九天时,公司按照他们三人的营业能力,一项项给她们打分。结果,米琳虽然也很卓越,但仍然比另两位女孩低一至二分。公司王经理托部下通知米琳:“明天你是最后一天上班,后天便可以结账走人。”

最后一天上班时,两位留用的女孩和其他的人都关心的劝米琳说:“反正公司明天会发给你一个月的尝试使用工资,今天你就不必上班了。”米琳笑道:“昨天的工作还有点没做完,我干完那点活,再走也不迟。”到了下午三点,米琳最后的工作做完了。又有人劝她提早放工,可她笑笑,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工作过的桌椅拭擦患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和“同事”一同放工,她感觉自己很充实,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其它员工见她这样做,都非常感动。

第二天,米琳到公司的财务处结账,结完账,她正要离开,顶头遇见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不要走,从今天起,你到质量检验科去上班。”米琳一听,惊住了,她不信赖会有这种好事。王经理微笑着说:“昨天下午我暗中观察了你好久,面对工作你有坚持的理念。正好我们公司的质量检验科缺一位质检员,我相信你到那里一定会干的很好。”

职场励志小故事三则、义务劳动换来正式工作

罗晶大学结业后,几次都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这天,他按照报纸上的信息,去了一家用人公司求职,没想到公司原定招聘8名员工,前去报名的却有好几百人。当罗晶填好了表格,耐心列队等候公司头头面试时,有一位员工模样的人过来对他们说:“我们的老总还有一个小时才会来这里。此刻我有点急事想请大家帮忙:何处到了几车水泥,眼看天要下雨了,我一时又找不到盘运工,我想请你们义务帮忙卸一卸水泥,好吗?”大家见他也是本公司的人,就想动身去帮忙卸水泥。可是,有的人发语辞:“卸水泥是工人的工作,我们没必要去替他卖苦力。”如许一来,一大半人都站着不动,罗晶却和另一小部分人走出队伍,主动跟那个人去卸水泥。待水泥卸了一半多,那人又来说话了:“诸位对不起,我们的老总刚才来了,他说今天来不了了,真是很抱歉。”这些正在卸水泥的大学生沉不住气了,有的说:“这不是故意耍我们吗?不干了!”有的说:“咱又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让我贵干义务劳动,没门!”呼啦啦一下子又走了一大半。而罗晶等少量几个人却一直坚持到把水泥全部卸完。

当他们在水龙头下用手捧着水洗完了脸之后,刚才那个请他们卸水泥的人笑眯眯的对他们说:“恭喜你们,刚才是我预设的一场特殊考试,你们几个全部及格了,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们公司的正式职员了。”这几位通过了“特殊考试”的大学生这才大白:这位不起眼的“员工”真是他们的老总。

职场励志小故事四则、将脑袋打开一毫米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部对此三年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部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启示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或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脑袋打开1mm,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的创见,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启示,从而改进业绩,改善生活。

职场励志小故事五则、弥勒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职场励志小故事六则、多听少说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篇二:职场励志小故事_职场励志故事及感悟

职场励志小故事_职场励志故事及感悟 励志故事1:忠诚的狗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励志小故事2:四个人与一个箱子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这四个人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他们是跟随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马克格夫曾答应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但是,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长眠在丛林中。

这个箱子是马克格夫临死前亲手制作的。他十分诚恳地对四人说道:“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开这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唐纳教授手里,你们将分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想你们会送到的,我也向你们保证,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你们一定能得到。”

埋葬了马克格夫以后,这四个人就上路了。但密林的路越来越难走,箱子也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力气却越来越小了。他们像囚犯一样在泥潭中挣扎着。一切都有像在做恶梦,

而只有这只箱子是实在的,是这只箱子在撑着他们的身躯!否则他们全倒下了。他们互相临视着,不准任何人单独乱动这只箱子。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未来的报酬是多少,当然,有了比金子还重要的东西……

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丛林。四个人急忙找到麦克唐纳教授,迫不急待地问起应得的报酬。教授似乎没听懂,只是无可奈何把手一摊,说道:“我是一无所有啊,噢,或许箱子里有什么宝贝吧。”于是当着四个人的面,教授打开了箱子,—大家一看;都傻了眼,满满一堆无用的木头!

“这开的是什么玩笑?”约翰斯说。“屁钱都不值,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有神经病!”吉姆吼道。“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麦克里斯愤怒地嚷着。

此刻,只有巴里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人或许早就倒下去了……巴里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报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马克格夫是个智者,而且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从表面上看,他所给予的只是一堆谎言和一箱木头;其实,他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人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因此人就无法和动物一样浑浑噩噩生活,人的行动必须有目的。有些目的最终仍无法实现,但至少,他们曾经激励的支撑了我们的一段生活,这就值得感谢。现代人的无聊、厌世、缺少激情,其病根,大都在于目的的丧失。说到底,我们还得有所追求才好。

篇三:几则职场励志小故事

2013伊始送给大家的几则小故事

不是世界有多么复杂,是我们的内心想得太多;其实每个人都希望与他人能真心的交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信任…

真诚地对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存在善良、真诚的一面。

握手不仅仅是一种礼节:

圣诞节的前夜,北风呼呼地刮着,让人觉得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寒冷。

一家珠宝店内灯火通明,但显然是快要打烊了,店员都在忙着收拾重要物品,准备赶紧回家,与家人一起欢聚圣诞。

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一位30多岁的男子,穿着起皱的西服,没打领带,一脸的疲惫。他在店里漫不经心地转悠,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终于,他的目光落在一条镶有七颗钻石的手链上,他要求店员把手链拿给他看。

店员是个小姑娘,有些迟疑,但还是按他的要求做了。

看了一会儿后,男子把手链还给了姑娘,但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着往外走。

姑娘小心翼翼地将手链放回原处,突然,她发现手链上的钻石只有六颗。刚才没有别的顾客,她想到了刚才那个男子。

她紧走了几步,在店门口追上了男子,叫了声:“先生…”

那男子慢慢转过身来,眼神古怪地看着姑娘…

姑娘微笑着伸出手说:“先生,祝您圣诞快乐!”

男子迟疑了一下,也伸出了右手,握住了她的手,微笑着说:“谢谢!” 说完,转身出了门外。这时,姑娘感觉手心里多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一看竟然就是那颗钻石。

十年后,也是一个圣诞的前夜,还是这家珠宝店,一位40多岁的富商握住了珠宝店的女老板的手:“谢谢你,十年前是你给了我自尊,给了我生存的智慧。” 这个富商就是十年前的那个男子,而珠宝店的女老板就是当年的那位店员。

老板说话不多:

一家首饰店里,一位夫人已经花了几个小时在挑选戒指,批评意见提了一大堆,戒指却一只也没看上。

她不停地指使店员拿这个,看那个,还当着其他的顾客滔滔不绝地发牢骚。 “这只戒指成色太差!”

“这只戒指定价明显不合理!”

店员试图想解释几句,但却招来更多的抱怨…

这时,老板来到了大厅,看到满腹牢骚的夫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一直跟着夫人,默默地聆听她的“高论”。

等到夫人说完了,老板才缓缓地说:“看得出,夫人您对戒指很有研究,对不起,你请稍等一下。”

说着,他让店员拿出一只价值不菲的戒指摆在夫人的面前,“我想这只戒指最能衬托您的高贵气质。”

那位夫人听了这话,半信半疑地把戒指戴上,的确大小、颜色都与她很相配。夫人满意地说:“这戒指就好像专门为我定做的一样。”

夫人高兴的付账离开。

其实,老板最后拿出的戒指,实际上是那位夫人早就看过,已经“枪毙”不要的。

老板读懂了夫人的心理:她需要的是倾听、尊重、肯定,与一个建议。

我正好教孩子们学游泳:

有一个家庭主妇,因家中水管破裂,着急火燎地通知自来水公司,赶紧来修理。

可修理工因故迟到了好几个小时,小伙子非常抱歉,紧张地准备迎接一顿训斥。

那位主妇很平静地说:“没什么,等你的时候,我正好教孩子们学游泳。”言笑之中,有深深的责备,更有博大的宽容。

修理工羞愧的很,非常卖力地赶快修理水管,又快又好,还主动帮助主妇清理浸泡的家具…

我很羡慕你的头发:

一天,林肯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邮递员在分拣邮件,脸上表情非常不耐烦,天天都在做这样重复的工作,换上谁都非常厌倦了。

林肯对自己说:“我一定让那个人喜欢我,最起码,要帮他改变一下现在的

心情。”

于是,他走上前去对那个人说:“我很羡慕你,希望有这样好的栗色头发。” 那人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林肯,脸上慢慢露出笑容:“不过,现在没有以前的好了。”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的欣喜。两人很快聊起来,好像是老朋友一样。

后来,林肯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经常离家在外。

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林肯先生,你的邮箱已经好几天没人清理了,快满了,我怕小偷看到后知道你不在家,会打你家的主意,就把你的邮件放在邮局了,你回来后我再给你送过去。”

打来这个贴心电话的人就那个被林肯称赞过头发的邮差。

林肯就是这样得到他周围的人支持的,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

意外的应聘:

小黑是学校的优秀生,一次到一家企业应聘。接待他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士。 谈话中,小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当然,也适机巧妙地称赞女士的漂亮、有气质,但对方很职业,不为所动,对小黑的态度静若秋水,不起波澜;问的问题范围广泛,却条理分明。

面试结束后,女士对小黑说:“你的条件是很适合我们公司,但有一点点遗憾,你缺乏一些实际的工作经验,我不能保证公司一定会录用你。”

小黑有些沮丧,低着头往外走。

这时过来一个人,问他:“你是来应聘的吗?怎么样啊?”问话的是一个年轻人,显得很干练,眼神中充满了和善。

“情况不是很好。”小黑定了一下神,说道:

“不过很值得,我确实缺乏些经验,你看刚才那位面试我的女士,可真是厉害,知识面真是广,而且气质高雅,谈吐不俗。能来有这样员工的企业面试,已经让我很高兴了。”

“是啊!”那人有些惊讶。

“当然,一踏入这家企业的大门,我就感觉到一种家的气氛,还有这样的氛围与感觉,一定是很不错的。只是我不一定能…你也是来面试的吗?”

那人笑了笑说:“我确实是来面试的,不过我可以通知你,你要是方便随时可以来上班,你被录取了。”

这次,轮到小黑诧异了。

“我是这的客户部经理,刚才就算是对你的面试吧。你能在背后称赞他人的品质,很难得,非常适合我们部门对员工的要求,当然,经验是可以以后学习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