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范文 > 导航 > 农田小气候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范文

农田小气候实习报告范文。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实习是我们正式毕业前的学业考核,在实习期过去之后我们就要写实习报告了,实习报告是我们实践活动结果的具体表现。一份优秀的实习报告究竟该怎么写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农田小气候实习报告范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1.实习目的

了解小气候观测地段的选择,确定观测高度、深度和观测时间的一般原则;熟练的利用常见仪器进行小气候的观测;掌握小气候资料的初步整理与分析,增强我们在农田中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2.实习区域概况

测点设在土化楼北面平坦地面上,地面周围有枯草覆盖,四周除了土化楼外无较高建筑,旁边多菜地。

观测当天早晨能见度一般,中午太阳良好,有薄云。

3.观测项目及所用仪器

观测项目观测高度、深度(cm)常用仪器种类

农田辐射0、20、2/3株高、作物层顶、150各类辐射表

空气温、湿度20、2/3株高、作物层顶、150通风干湿表、普通温度表、温度计、湿度计及遥测仪器

地中温度0、 5、 10、 15、 20、 40、80普通温度表、直管、曲管地温表、多点温度计遥测

风向、风速20、2/3株高、作物层顶、lm轻便风向风速表

1.通风干湿表

(1)结构与原理 通风干湿表的作用原理与百叶箱干湿表基本相同,仪器结构如图5—19所示。通风干湿表由防辐射装置和通风装置构成,干球、湿球温度表感应部分分别在(1)(2)的双层辐射防护管内,金属管表面镀镍,可将照射到球部的太阳光及其它物体的辐射热反射出去。防护管借三通管和两支温度表之间的中心圆管与风扇相通构成通风装置。工作时用插入通风器上特制的钥匙上发条,以开动风扇,在通风器的边沿有缝隙,使得从防护管口引入的空气经过缝隙排到外面去。就这样,风扇在温度表感应部分周围造成了恒定速度的气流(2.5 m/s),以促进感应部分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减少辐射误差。

此外,在温度表的两侧各有一金属护板,仪器还附有贮水皮囊、防风罩及挂钩等。

⑵通风干湿表的湿度查算

通风干湿表湿度查算的步骤和方法与固定式干湿球温度表相同,只是湿球订正值△t′要从表Ia右侧的“通风干湿表”一栏中查取。这是因为湿球订正值△t′受风速影响很大,而湿球查算表I是假定风速为0.8 m/s,A=0.0007947条件下制作的。通风干湿表球部风速为2.5 m/s,A=0.000622,由于风速大,湿球上水分蒸发量大,湿球温度降低的多,因此,订正值为一正数。

(3)通风干湿表的安装

①面对通风干湿表,将右侧球部护管拧下用脱脂纱布将球部裹好,再拧上护管。

②将仪器牢固挂在小气候观测架的横杆上。注意使仪器垂直并使球部中心位于设定的观测高度上。

③通风干湿表悬挂好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夏季至少15分钟,冬季至少30分钟)以后,才能开始观测。

④如果进行温度梯度观测,即设置多个观测高度,应避免下位仪器出气口与上位仪器进气口过近。通常两仪器感应球部相距要大于50cm。

⑤如果观测高度较低(50cm以下)可将通风干湿表水平悬挂放置,即在仪器的“颈部”(通风管道与风扇部分的交界处)和护管部分系上线绳,挂在挂钩上,把仪器调到水平。注意进气口要与太阳或其它热辐射来向相反。

(4)观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观测前先将仪器挂在测杆上,用玻璃滴管湿润温度表的纱布,然后上好风扇发条,规定的观测时间一到,就可读数。观测注意事项为:

①玻璃滴管中的水挤压到距玻璃水管口1cm处,用弹簧夹夹住皮管,然后将加水管铅直插入湿球的内护管,使湿球浸入水管中,稍微停留,不能让水溢出而弄湿防护管。注意仪器必须保持铅直。湿球纱布湿润后,机动通风干湿表把风扇发条上好,注意不要上得过紧(10圈左右);电动通风干湿表插上电源。

②观测时观测者应站在下风向,以免使身体的热量影响感应部分;读数时,先干球后湿球,其他读数方法与百叶箱内的读数相同.读数要准确、迅速。

③每一个高度,要读取三次记录,在读完第一次记录后约30s即应连续读取第二、第三次记录,当读完一个高度的三次记录后,必须加上一次发条(约3~4转),以保证仪器正常通风。此外在连续读数时,应注意湿球的湿润情况,及时加水。湿球结冰时,进行溶冰观测。

④当风速大于4 m/s时,观测前安装仪器就应将防风罩套在风扇迎风面的缝隙处。在没有通风干湿表的条件下,可以做一个有不同梯度的挡罩,将干、湿球温度表平放在挡罩臂上(感应部分在挡罩的两片木制圆盘下方),使得感应部分不受阳光照射,挡罩四周风速不能控制,所以,以这种干湿球温度所查算出的空气湿度不够准确。若用“遥测多点温度计”,观测更为方便。

⑤将观测记录进行器差订正,然后使用湿度查算表进行湿度值的查算或输入计算机计算。

2.轻便风向风速表 仪器结构如图5-20所示,是测量风向和一分钟内平均风速的仪器,适用于农田流动观测,也可作为定时观测风向风速的仪器。

⑴构造原理 由风向部分(包括风向标、风向指针、方位盘的制动小套)、风速部分(包括十字护架、风杯和风速表主机体)和手柄三个部分组成。

风速部分:风杯是风速表的感应元件,它的转速与风速有一个固定关系。当按下风速按钮后,风速表上红色计时指针开始工作,同时,由于风杯与风速表主机相连接,风杯的转动带动风速表主机内的齿轮开始工作,使风速指针也一起旋转。风速愈大,风杯转动愈快,风速指针偏转的角度愈大。一分钟后,计时装置迫使舍去装置与风杯脱离,风速指针立即停止转动。再经10秒后计时指针回到零位。风速指针所在刻度位置即为指示风速。

风向部分:风向标是风向部分的感应元件。指示风向的方位盘,是一磁罗盘,当制动小套管打开后,罗盘按地磁子午线的方向稳定下来,风向杯的转动,使风向指针在磁性罗盘上指示出当时风向。

⑵观测方法

观测时,人应保持直立(若是手持仪器,要使仪器高出头部),风速表刻度盘与当时风向平行。观测者应站在仪器的下风方,

将方位盘的制动小套管向下拉,并向右转一角度。启动方位盘,使其能自由转动,按地磁子午线的方向固定下来,注视风向指针约2 min,记录其最多的风向,就是所要观测的风向。测风速可与测风向同时进行。在测风时,待风杯旋转约0.5 min,按下风速按钮,待1 min后指针自动停止转动,即可从刻度盘上读出风速示值(m/s),将此值从风速检定曲线圈中查出实际风速(取一位小数),即为所测的平均风速。观测完毕,随手将方位盘自动小套管向左转一小角度,让小套管弹回上方,固定好方位盘。

⑶维护

①仪器应避免碰撞和震动,切勿用手触摸风杯。

②非观测时间不要随便按动风速按钮,计时机构在运转过程中亦不得再按该按钮。

③风杯与风速表主机连接处,不得随意松动。旋上及旋下手柄时,一手握住手柄,另一手握住风速表刻度盘部位。

④不得随意用口吹动风杯,以延长仪器寿命。

3.照度表 照度表是测量光照度的仪器,其使用方法如前所述。

3.观测时间

4.结果与分析

地面和土壤湿度时间、空间变化

土壤早晨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午后太阳辐射逐渐减弱,但仍然很高,地表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大,所以一天中温差最大,随着深度增加,其在12时达到最大。14点后土壤放出长波辐射的能量开始大于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量,逐渐降温,土壤湿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逐渐减小,这些土壤的降温主要靠热量交换,反应滞后,所以地表最高温度出现在12点之后,其余大部分在14点以后,10cm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7点,15cm,20cm更靠后,切最高温度越来越低,变化越来越平缓。(见图)

13时的土壤温度铅直分布见图 , 13时为日射型,地面获得大量太阳辐射,快速升温,热量从上往下传递,所以地面温度最高,越深处温度越低。而相对湿度由于太阳辐射相对变化不大,但由于受低矮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0cm处的相对湿度较150cm高。

气温,相对湿度时间、空间变化

由于空气吸收地面长波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容易,所以气温与低温联系密切。从图中看出,早晨气温随地温升高而升高,虽然地湿最大值出现在13时,但因为此时空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仍然比放出的逆辐射大,所以14点气温才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0.2米处比起1.5米处,日较差更大,因为0.2米处比1.5米处更靠近地面,受地面影响更大。

从全天来看,实际水汽压先上升后下降,而相对湿度先下降后上升。上午,由于温度升高,风速加大,促进了水分的蒸发,所以实际水汽压铸件升高,但因为饱和水汽压随着湿度升高而急剧升高,导致相对湿度反而降低。

比较0.2m和1.5m的数据,可知0.2m处的湿度更大,这是因为0.2m处离地面更近,受低矮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

风速、气压时间变化

风速变化没有特别大的规律性,早晨较低,9时之后由于太阳辐射增加,各种下垫面受热不均衡导致气压变化,产生较大风速,傍晚时太阳辐射较小,气压差下降,所以发风速也会降低。

本地方的变化趋势是上午较高,下午较低。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小编推荐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06/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4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320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512万亩,涉及当时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现在,灌区实际控制面积 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4、灌排系统、水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灌水方法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筑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方法

1)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

5、、学校渠道的衬砌情况

目前学校万人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个系统认识: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根据微喷灌系统的可移动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不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管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移动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移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通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格式


这篇关于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格式,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格式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320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512万亩,涉及当时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现在,灌区实际控制面积 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4、灌排系统、水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灌水方法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筑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方法

1)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

5、、学校渠道的衬砌情况

目前学校万人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个系统认识: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根据微喷灌系统的可移动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不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管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移动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移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通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3篇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2)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320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512万亩,涉及当时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现在,灌区实际控制面积 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4、灌排系统、水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灌水方法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筑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方法

1)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

5、、学校渠道的衬砌情况

目前学校万人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个系统认识: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根据微喷灌系统的可移动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不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管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移动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移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通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5月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3)

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xx/1/1——1/7

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320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512万亩,涉及当时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现在,灌区实际控制面积 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1)(2)(3)

大学生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下面快随小编来看看“大学生农田水利实习报告”。感谢您的阅读。

大学生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二、实习内容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筑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方法

1)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

4、学校渠道的衬砌情况

目前学校XX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个系统认识: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根据微喷灌系统的可移动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不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管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移动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移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通过参观XX水枢纽站和XX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乡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汇报_[实习报告]



***乡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汇报 ***乡1966年建乡,1997年4月由伊盟鄂托克旗划归***市***区。全乡有可耕地2.1万亩,农业人口1.5万人,地处黄河东岸,属三级提黄灌区。在划归***区的前15年间,由于隶属关系不确定,伊盟方面一直未给***乡投入,以至我乡水利、交通、通讯、教育等设施历史“欠帐”甚多,基础条件相当落后。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乡三年来先后筹资1700多万元,完成了干渠衬砌工程、扬水站补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土地复垦项目、二级扬水站扩建和部分小泵站改造,为农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一)干渠防渗衬砌工程。基于***乡水利设施严重滞后的和当地供水矛盾突出实际,于1999年9月开工建设干渠防渗衬砌工程。该工程完成渠道衬砌52公里,桥、闸与原水工建物衔接194座,洪水交叉及涵洞维修改造8座,总决算721.67万元。经过几年运行,除个别地段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冻胀和盐碱严重腐蚀外其余衬砌渠道完好无损。干渠防渗衬砌工程建成后,水资源利用率由34.5%提高到50%多以上,灌溉周期由40天缩短到30天,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农田灌溉年均水费减少20多元/亩。同时,工程的建成使用不仅为改造1.6万亩盐碱地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且新增保灌面积1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对加快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连年获得丰收。(二)扬水站补水工程。扬水站补水工程于20xx年9月开工建设, 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4台机组扬水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740kw,提水流量2.2m3/s,扬程20m,总投资481.3万元。补水工程投入运行后,可新增灌溉面积20000 亩,改善灌溉面积16000亩,灌溉周期可进一步缩短;基本解决该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我乡2000年—20xx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期土地治理项目,共涉及新渠村、机井村、都斯图村、红墩村、新建村、迎河村、渡口村、绿化村八个村,三期实际完成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0.12万亩。主要工程为渠道防渗工程,排水工程以及相应的水工建筑物。三期共投资253.6万元,衬砌渠道63.5公里;投资45.17万元,修建渠道水工建筑1174座,投资30.34万元,改良土壤0.6万亩,修筑农田道路57.4公里,平整土地450亩。共投资30.18万元,营造农田防护林0.13万亩。项目实施后,用水量明显减少,灌溉周期缩短,经测算每年节约水量336万立方米,节约水电费30多万元,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改良土壤0.6万亩。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率由34.5%提高到67%多以上,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极大地改善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对加快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玉米产量稳定在亩均550公斤以上。(四)土地复垦项目。***乡土地复垦项目于20xx年7月批准立项,20xx年5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涉及新渠、新坝、新胜三个村1000多亩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复垦面积65公顷。项目共开挖排碱干沟1800米,农沟2600米,毛沟暗管铺设2000米,大小渠道4400米,平整土地700亩,排碱效果明显,渠道衬砌硬化4800米,建造桥涵、水工建筑物35座,营造农田防护林带4条。项目完成后可整理新增耕地58.59公顷,年创利润31.71万元,将有力地推动项目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同时也可为今后盐碱地大面积改造积累成功经验。(五)二级扬水站改造。扬水站补工程投入运行后,从根本上缓解了我乡农业用水紧张局面,但由于受二级扬水站抽水能力制约,补水泵站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此,我乡在二级泵站新增一台机组,以增加二级泵站的总提水能力。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增加500S-22型离心泵机组一台及附属设施。总投资40.5万元,技改扩建工程计划5月份开工,7月底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可均衡南北支干渠供水能力,有效解决补水泵站满负荷工作后,二级泵站提水不足的矛盾,对于提高二级干渠及北支渠供水能力,彻底缓解二级灌域旱情。(六)小泵站改造。我乡共有村级泵站30多个,各泵站大多建设于60年代,设备陈旧,渠道破损严重。近年来陆续进行了维修改造,为加快结构调整部伐,今年乡、村两级先后筹资10万多元对6个泵站设备彻底更新。截止目前,已累计改造泵站13个,有效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存在的问题1、扬水站补水工程资金缺口大。扬水站补水工程预算为481.3 万元。截止20xx 年底干渠衬砌工程实际到位资金500.03万元,其中自治区、市政府投入391.5万元,区财政资金50万元,区农林局代付2.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56.33万元,至今仍拖欠工程款246.64万元。由于工程欠款久拖不决,农民或直接抵扣水电费,或集体到乡政府上访,扰乱了乡政府日常工作秩序,导致电费及扬水站职工工资不能按期上缴和发放,并严重影响到扬水站的正常检修和运转。2、二级扬水站扩设资金严重不足。二级扬水站计划工期2个月,于6月底完工,但因资金短缺机电设备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工期一再延期。3、中低产田改造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虽已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但另有近1.6万亩仍需资金改造,这些耕地只能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4、小泵站改造任务繁重。目前,我乡尚有20多个小泵站亟待维修改造,限于资金不足,只能逐年逐步加以改善。

《***乡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汇报

《农田小气候实习报告范文》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实习报告范文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