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孙克会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孙克会事迹心得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学习孙克会事迹心得体会,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XX年10月15日星期一央视一套7时55分的《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山村教师孙克会的感人事迹,节目结束之后,我独坐电视机前,陷入沉思.

孙克会13岁上山砍柴时,不慎摔断左踝骨,因耽误救治时间,左腿被截肢。在姐姐的关心照顾下,孙克会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1976年8月,孙克会到孤石初中任教,一干就是30多年。29岁时,终于和本村一位善良、勤劳的姑娘结了婚。婚后,疾病的压力接踵向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家庭袭来,妻子患病到县城住院治疗,他欠下了不少债务。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孙克会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决心。他一边教学,一边坚持自学,家里没钱,就借钱买书。1985年他获得了中等师范函授文凭,1997年通过选招,转为公办教师。

下大雨,河沟涨水,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他拄着拐杖,绕道两公里多,翻山而行,一路上不知跌倒了多少次。他所教的班曾多次获乡统考第一名,他所教的课也曾被评为县优质课,他也荣获市级优秀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称号。

学习了孙克会老师的先进事迹,我感慨万千,不断进取,坚守岗位,不为名利所动,爱生如子,这才是最崇高的师魂!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学习孙克会心得体会


学习孙克会

岳启刚

在汝阳县南部深山区王坪乡孤石小学教室后面的墙上张贴着学生的作文,翻开其中一篇,是这样写的: “地面很硬,孙老师的拐杖每敲一下,就会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是我们学校独一无二的声响,那是跳跃的音符,是最动听的旋律。”作者是这个班级中的郭幸月,作文中的人物就是她的老师—孙克会。

孙克会,汝阳县王坪乡孤石小学教师。他13岁那年,一次意外失去了左腿,就一直用拐杖支撑自己,也支撑着他所在偏远山区的教育36载,迎送了一批批他挚爱的学生。他是洛阳市教育部门开展“作风转变年”和“师风建设年”活动中涌现出的“爱校爱岗、关爱学生、兢兢业业、忘我工作,锐意进取、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为人师表”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教师典型代表。

“人心是土地,感动是甘泉。”细细品读了孙克会的感人事迹,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教师来说,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教师这个工作呢?

对照孙老师的事迹,我们的许多教师实在有太多的差距。他为教育失去的太多,可他仍然那么爱教育胜于爱自己,实在令人钦佩。他用残疾的身躯,一刻不停地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爱心滋养着山区的孩子们成长成才。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残志坚,爱岗敬业,勤奋好学,无私奉献,尤其在妻子体弱多病、儿子患染重症,家庭负债累累的艰难困境下,仍然满腔热忱,情系山村教育,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常人,在山区教学一线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托起了山区孩子们的希望。他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心血和汗水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是人民教师的典范,是教师队伍的楷模。

这样的先进事迹对我是一个熏陶更是一次洗礼。我总认为无愧于学生就是个好老师!其实不然,要把爱真正献给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事。成为一个好老师是每一个人的梦想,虽然我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上,可我却显得那么渺小,看到这样的事迹我不禁心灵深深的颤动。我想,每个人只有从工作当中进一步体会教育的真谛,老师的快乐,才会真正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默默的奉献下去,做一个最好的教师。

他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这份伟大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学习孙波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孙波事迹

2月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段关于中国石油员工在海外开拓油田的在中华大地上传诵。那就是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兼中亚地区协调组组长孙波以及他的感人事迹。先是在2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追授孙波同志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然后是2月2012年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对孙波同志拓荒海外、石油报国的事迹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报道。在2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孙波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完全具备,而更是自身巨大的身心付出、点滴的不断积累和机缘机遇的有效把握,否则,成功将永远是一个梦。

只是因为你有了追求,你才会有更高的境界,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不追求生命的长短,只追求人生的精彩。不追求生命的质量,只追求人生的价值。

正如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他就会永远活着人们心中。

孙波同志的一生,是石油报国的一生。他以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拼搏奋斗精神,为我国石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表率作用,受到干部员工的一致好评。孙波同志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践行了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石油涌现出的又一位杰出英模人物。

孙波同志用其简短而伟大的一生,诠释了当代石油人敬业奉献、鞠躬尽瘁的拼搏奋斗精神和精忠报国、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他的每项事迹无不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他的身上折射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这种精神将鼓舞和激励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

敢于担当。16年的海外开拓征程,孙波不畏艰难困苦,先后转战中东、南美、非洲和中亚四大油气合作区,将跨国创业的脚步坚实地烙刻每项工程上,作为中石油海外油气合作业务的开拓者和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建设的优秀组织者,孙波用其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国家、为人民争得了荣誉和财富。

敢于碰硬。仅用28个月就建成举世瞩目的、横跨中亚、长达1833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孙波日夜奋斗,带领管道建设者提前谋划勘察、动迁设备、采购钢材,比国际同类型管道建设工期减少近四年,实现了他“‘头拱地’也要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誓言和抱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勇气魄力和顽强意志。

敢于创新。单线变双线、直缝变螺旋是孙波指挥管道如期建成的点睛之笔;创造性提出第三种方案,修建中哈天然气管道则体现了他的积极探索和机智创新,孙波对工作的精心策划和一丝不苟以及关键时刻以退为进的工作思路,也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睿智和无穷智慧。

孙波用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诠释了当代石油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品质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他的先进事迹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楷模,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

孙波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石油职工为祖国奉献出更多的。

学习孙波,我们要什么?我们中国石油是一个航母级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构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艘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如何保证企业安全平稳和效益最大化合理安排好生产,如何有所创新改进等等。

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提高执行力的问题。在生产岗位,就是要如何保证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如何做好、完成任务和指标;在服务岗位,就是要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所以,学习孙波,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石油报国的爱国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学习孙波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孙波事迹

罗基础

2月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段关于中国石油员工在海外开拓油田的在中华大地上传诵。那就是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兼中亚地区协调组组长孙波以及他的感人事迹。先是在2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追授孙波同志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然后是2月20日中央组织部追授孙波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紧接着中央电视台在2月20日、21日的《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纷纷对孙波同志拓荒海外、石油报国的事迹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报道。在2月2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孙波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月份,可以说是“孙波月”,作为中国石油的一名员工,我们为有孙波这样的好干部而自豪。通过孙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了解和学习,在感动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一、孙波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中国石油的企业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石油的企业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爱国,就是爱岗敬业、产业报国、可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作贡献;创业,就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求实,就是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奉献,就是职工奉献企业、企业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者。

孙波同志满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精神。不管是派往战火硝烟味还未完全散去的伊拉克,还是调到南美的委内瑞拉、北非的苏丹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他都尽心尽职,爱岗敬业,给祖国、给中国石油交出了满意答卷。

孙波同志在海外创业16年,大都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区,但他无怨无悔,艰苦创业,艰苦奋斗。

孙波同志讲求科学、实事求是。在委内瑞拉,他研发新技术,使原油日产量从3300桶飙升到4万桶;在苏丹,他组织专家对油田含水和压力下降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模拟试验,使油田产量快速提升,达当时海外产量的60%左右;在哈萨克斯坦,他改变管理模式,油气年产量达海外油气产量的近1/3。在中亚管线施工中,他提出的单线变双线、直缝变螺旋的施工方案,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孙波同志告别年迈的父母双亲,告别妻子女儿,在海外一干就是16年,为了完成任务,他甚至不顾及自己有病的身体。正如周吉平总经理所说:“孙波对祖国石油事业的热爱是一种情怀,有情才有爱,有爱才有奉献,有奉献才会有竞争力。”

二、孙波以自己的生命树立了中国石油的良好形象。

说起中国石油,有些人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央企中的龙头老大。殊不知,石油职工在戈壁荒漠中找油的艰辛,在海外开拓市场的危险。为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为了给国家找油找气,石油人奔波在戈壁荒漠中、热带雨季丛林中,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在战乱动荡的地区,周旋于武装劫匪中,有时外出作业还要穿上防弹衣,雇佣当地大兵保卫。中石油在海外已有多人遭绑架或抢劫,有40多人献出了生命。

孙波同志也是如此。他曾在“强盗如林”的委内瑞拉遭遇歹徒袭击搜查,他曾在流行着号称3天就可以毙命的传染病——马来热病的苏丹工地工作,他曾在零下40度的扎纳诺尔油田与焊工在一起。而他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本来要手术,但听说术后半年内将影响工作而放弃;也是因为工作,他一再推迟体检。他昏迷后,脑部主动脉血管瘤直径已达4厘米,超过了一般人忍受程度的3厘米,超过脑干部位血管瘤极限的两厘米。他简直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为祖国奉献石油。(心得体会 )正如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关晓红所言:如果不是亲自到孙波他们工作的现场看看,是无法体会以孙波为代表的中石油海外职工的艰辛的。他们真的是用鲜血和生命在为祖国献石油。每一滴从海外拿回来的油中都有以孙波为代表的海外员工的鲜血。

孙波事迹在各媒体登载播出后,全国各地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孙波及中国石油的敬意。有的说:“海外条件那么艰苦,他们一干就是十几年,不容易!”有的在网上留言:“没想到我们每天做饭用的天然气是孙波从中亚运来的,向他致敬!”有人说:“孙波在52岁的黄金年龄去世,他为祖国、为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他是民族的英雄、民族的骄傲。他在以一种强有力的正能量,感动中国!”

三、孙波以自己的作为展现了石油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品格和无私无畏的亮剑精神。

孙波同志是技术行家,管理专家,谈判协调高手,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以西班牙语准确复述合同主要条款,他还是电脑高手,随时召开视频会议,日常工作完全用计算机处理,召开会议也不需要写讲话稿。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石油管理人员的高素质。

同时,孙波同志又是一个具有亮剑精神的硬汉。以王铁人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和以孙波为代表的海外石油人的“就是头上顶着枪,也要闯出海外石油一片天”的坚定誓言都是石油职工的亮剑精神。正是在这种亮剑精神的鼓舞下,面对我国第一条从境外引进天然气的中亚管道建设任务,临危受命的孙波毫不含糊:“就是头拱地也要完成任务!”他大胆突破常规,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经过 28个月的建设,终于建成了这条本来需要6年建设的国际能源大通道,将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中亚天然气引进我国,使5亿中国人从此用上天然气。

而这28个月,孙波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除了每天几个小时的睡觉之外,基本上都在工作,像拼命三郎

一样超负荷地工作。

四、无情未必真豪杰,硬汉孙波同样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有真情真爱。

像孙波这样的硬汉,一般人可能以为是那种没有感情的冷血人物,或者是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其实,他和其他石油人一样,在对石油事业充满挚爱的同时,一样对家人有真情真爱。孙波在外16年,由于工作需要与家人离多聚少,不能孝敬父母双亲,不能照顾妻子女儿,但他同样有孝心和爱心。

在海外工作再忙,他几乎每天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向母亲报一声平安。儿行千里母担忧,平安就是老人的最大心愿。不让老人担心,就是最大的孝心。

在海外,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妻子发个短信,告诉到了什么地方。在中亚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他给妻子打电话说,这里面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夫妻之情溢于言表。

在他的旅行包里,有一个女儿送的布娃娃,走到哪带到哪。女儿要去国外上大学了,他特地写了一封《致女儿的信》,信里告诉女儿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舍不得花钱,不要去餐馆洗盘子打工,老爸挣不了大钱,给你挣个吃饭钱没问题。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爱。

对同事的情也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他要求单位对海外员工出国、回国必须接送。为的是“让大家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能看到自己人的笑脸。”在一年的中秋节,他历经7个半小时的飞行,相当于在哈萨克斯坦绕了半圈赶到阿克套,为的是看看工地上的兄弟们,吃个饭、说说话。这充分体现了孙波的人文情怀。

五、学习孙波,我们重点学什么?

孙波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石油职工为祖国奉献出更多的。

学习孙波,我们要什么?我们中国石油是一个航母级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构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艘航母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并把这点事做到极致、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做管理工作的,就是要考虑如何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何把上级的精神和指标落实好,如何保证企业安全平稳和效益最大化合理安排好生产,如何有所创新改进等等。

做基层工作的,就是如何提高执行力的问题。在生产岗位,就是要如何保证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如何做好、完成任务和指标;在服务岗位,就是要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所以,学习孙波,主要学习他敬业奉献的实干精神和石油报国的爱国情怀。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

2013年3月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