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 导航 >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践行新课程小学数学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践行新课程小学数学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或许"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践行新课程小学数学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践行新课程小学数学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2010年5月20日,我参加了牙克石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牙克石市践行新课程小学数学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其中听了四节观摩课,当天下午又听了由呼伦贝尔数学教研员樊的评课及对新课程改革以来从的编排、课型、教法等方面的讲解。可以说对于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开展教学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帮助,指引了方向。

这四节数学课可以说都是任课精心准备的,从课的安排、准备等环节的处理都是非常合理的,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这四节课都创设了情境,整堂课都尽量联系生活编排。如牙三小的教师陶蕾老师讲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出示同学们到超市买东西的画面,让很自然地进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再如牙民小张颖老师的《同分母加减法》中教师不是单一的教授算理,枯燥乏味,而是在导课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分蛋糕来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算法。还有牙林四小的李维亮老师所讲的知识广角《识次品》的那节课,是通过学生吃的口香糖来导课的。导课联系生活,给学生创造了一种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缺少不了数学的氛围。

通过樊老师的评课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确了我们的教学与新课改存在着差距,对于本校的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几点不足我说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对于新课标、新理念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能真正理解其内在的含义,也就是精髓所在。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我们教师对于理论的学习以及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与应用。如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也是不是以前的所有教法我们都否定,该用讲授法时就要把基础的理论教给学生,教明白,教透彻,该放手时就要大胆放手,不要拖拉,掌握好度;还有学生自主学习也要掌握好,从时间上学生课堂环节的安排上都要合理安排。

其次,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好,就象樊老师所讲的数学课要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论解决新知识、新问题。我们的教师大多数对于教材的连贯性把握不好,很少有教师能把新教材从一年到六年通览一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的不好,不拿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就拿牙民小张颖老师所讲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说,这个知识点要用到以前的知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来引申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此外,还有用到低年级学过的分数的认识,也就是说 这个问题学生在以往知识中就学会了,教师只要在新课中举出几组生活实例来,让学生找出相同的,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结论。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在专研教材上下功夫,最少要熟悉三个年段的教材(1—3,4—6),在今后的业余时间里应该加大教师教材熟悉的力度安排。

最后,教育局崔莺莺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崔局长对我们所有听课教师提出了几点不足:1、教师对教材掌握不好。2、教与学不够透彻。3、校本教研做的不够。同时,崔局长又对全体听课人员提出了几点要求:1、回去后深入学习教材,理解新理念。2、把这几节观摩课及樊老师的评课认真学习好,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3、探索教学上的高招,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使自己的教学有特色。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听践行新课程小学语数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5月20日,在牙克石民族小学听课一天,其中有4节节语文课(两节讲读课,一节写字课,一节语文园地),朗诵汇报,和评课,收获颇丰。下面就这次学习谈一下体会和收获。

一、教师擅于抓准阅读的切入点,以点带面

研讨会上的2节语文课,课文的切入点老师们抓得准确,如李明芳老师讲《丑小鸭》一课直接从丑小鸭不幸的一句话入手,层层展开,它为什么不幸,表现在哪里……激发阅读兴趣。这样选择一个具有辐射力的切入点,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点,由这个点展开,学生去了解丑小鸭的不幸,把重点与全篇内容联系在一起。整堂课结构就很清晰重点也得到突出。好的切入点能提纲挈领,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价值。

二、教学中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在这次的讲课评课中特别谈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我们既不能只重视工具性而撇开文本的人文内涵,也不能偏重人文内涵而忽视了对文章词句的推敲、语言的品味、表达方法的揣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感受文本人文内涵应该同语言文字的训练自然地相互渗透,二者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如此才算真正的“和谐统一”。在李英哲老师讲的《生命生命》这节课中,老师一边引导学生体会能表现生命价值的句子,一边训练学生的表达: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生命价值的例子?给学生讲解霍金,杏林子的事迹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扎实的语文训练,也通过联系实际体悟了文本的人文内涵。可以说,老师把语言训练和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处理得水乳交融。

我们知道,每篇文章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语文要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读读、议议,让学生在品中感悟,积蓄情感才能情动而辞发。在《生命生命》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能够做动作理解挣,扎跃动等词语,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的揣摩去体会文章的感情。

三、读的训练重点突出,体现出训练的过程和方法

以前我们听课,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用悲伤的语气读,请用高兴的语气读……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可是读得还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是为什么呢?是学生没有从心灵感受文本内涵、感受作者思想。这二节课每位老师都是在带领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再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如《丑小鸭》这节课,老师是在让学生找到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充分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反复朗读重点语句、段落,从而自然流露出悲伤的语气。《生命生命》这节课,老师引领学生理解挣扎,跃动,从而感悟对生命的渴求,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生命的宝贵。读课文时有了自身体会,才与作者思想产生了共鸣;这一读,学生自己的情感又得到了升华,语气得到了突出。

四、注重写字的指导

注重写字的指导,在这四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特别强调写字的姿势,强调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课桌一拳远,手离笔尖 ,”而且每节课都在时时提醒学生,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对于每一节课的新的字型都要进行书写指导。

五、作业具有多层性和开放性,并注重积累

四节课每一节课的作业都是多样性的,但都要求抄写课文的优秀及含义深刻的词句,注重积累;《丑小鸭》一课教师还留了实践作业,阅读安徒生作品,扩大阅读量,所以我认为作业多样性非常好,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提高兴趣。

总之这次的学习收获很多,更深刻的领会了课改方向,清楚了新课程的课堂结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使新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听践行新课程小学语数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听践行新课程小学语数阶段性交流与研讨活动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5月20日,在牙克石民族小学听课一天,其中有4节节语文课(两节讲读课,一节写字课,一节语文园地),朗诵汇报,和评课,收获颇丰。下面就这次学习谈一下体会和收获。

一、教师擅于抓准阅读的切入点,以点带面

研讨会上的2节语文课,课文的切入点们抓得准确,如李明芳老师讲《》一课直接从丑小鸭不幸的一句话入手,层层展开,它为什么不幸,表现在哪里……激发阅读兴趣。这样选择一个具有辐射力的切入点,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点,由这个点展开,去了解丑小鸭的不幸,把重点与全篇内容联系在一起。整堂课结构就很清晰重点也得到突出。好的切入点能提纲挈领,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价值。

二、教学中注重工具性与性和谐统一

在这次的讲课评课中特别谈到了语文课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我们既不能只重视工具性而撇开文本的人文内涵,也不能偏重人文内涵而忽视了对文章词句的推敲、语言的品味、表达方法的揣摩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感受文本人文内涵应该同语言文字的自然地相互渗透,二者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如此才算真正的“和谐统一”。在李英哲老师讲的《生命生命》这节课中,老师一边引导学生体会能表现生命价值的句子,一边训练学生的表达: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生命价值的例子?给学生讲解霍金,杏林子的事迹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扎实的语文训练,也通过联系实际体悟了文本的人文内涵。可以说,老师把语言训练和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处理得水乳交融。

我们知道,每篇文章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语文要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词,读读、议议,让学生在品中感悟,积蓄情感才能情动而辞发。在《生命生命》一课中老师让学生能够做动作理解挣,扎跃动等词语,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的揣摩去体会文章的感情。

三、读的训练重点突出,体现出训练的过程和方法

以前我们听课,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对学生说,请带着痛苦的感情读,请带着内疚的感情读,请用悲伤的语气读,请用高兴的语气读……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可是读得还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这是为什么呢?是学生没有从心灵感受文本内涵、感受作者思想。这二节课每位老师都是在带领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再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如《丑小鸭》这节课,老师是在让学生找到丑小鸭不幸遭遇的句子,充分体会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反复朗读重点语句、段落,从而自然流露出悲伤的语气。《生命生命》这节课,老师引领学生理解挣扎,跃动,从而感悟对生命的渴求,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生命的宝贵。读课文时有了自身体会,才与作者思想产生了共鸣;这一读,学生自己的情感又得到了升华,语气得到了突出。

四、注重写字的指导

注重写字的指导,在这四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特别强调写字的姿势,强调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课桌一拳远,手离笔尖,”而且每节课都在时时提醒学生,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对于每一节课的新的字型都要进行书写指导。

五、作业具有多层性和开放性,并注重积累

四节课每一节课的作业都是多样性的,但都要求抄写课文的优秀及含义深刻的词句,注重积累;《丑小鸭》一课教师还留了实践作业,阅读安徒生作品,扩大阅读量,所以我认为作业多样性非常好,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提高兴趣。

总之这次的学习收获很多,更深刻的领会了课改方向,清楚了新课程的课堂结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使新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数学新课程培训。 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建议在高一数学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习。作为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函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己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新课程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实施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其实这一点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如,有些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及时指出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坦然接受。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致力于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相应地,学校也要建立能够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提升的良好反思机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