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我对养老的认识演讲 > 导航 >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

我对养老的认识演讲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内容显示中
大学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大学热衷于讨论的话题,相信这个常说常新的命题将不断地讨论下去,笔者认为,讨论这个问题至少有4个方面需要搞清:什么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与时代的关系、现代大学理念、现代大学核心理念。
一、关于现代大学概念。什么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如何界定?有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罗那大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的研究则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以1809年洪堡建立柏林大学为发端,现代大学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现代大学以北京大学的建立为标志也有100年的历史。我认为,一千年也好,几百年也好,皆因时间久远,和现代社会联系不是太紧密,似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证。大学由于其在传承人类文明,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以其独特的作用与影响,必须立于时代潮头,折射时代光芒,反映时代精神,与其了无新意地复述历史,不如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变迁和中国国情来讨论现代大学的定位可能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感。什么是现代大学呢?如果从上千年历史的时间序列上来观照,似乎不是指当代大学,但我们又经常讲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现代人、现代大学生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说,又可以把当今社会上的大学称之为现代大学。因此,现代大学与当代大学可以作同义理解,只是论者的着重点不同罢了。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体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的大学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生存与发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确切地说是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大学的特色和定位,不是研究当代国内外大学的一般性而是它的特殊性。何谓现代大学?笔者在此妄下断语,现代大学泛指社会中现实存在的传授和创造高层次知识的教育组织,大学只不过是这种传授和创造高层次知识教育组织的称谓而已。这其中,包括了大学与时代的联系,大学的本质属性和在社会中的定位。有人认为,现代大学单指一流大学或研究型大学,此论可存疑,从广义上讲,现代大学就是那些可以被称为大学的一切现代教育机构,而不是专指所谓的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才是现代大学,一流大学必然是现代大学,而现代大学则不必是一流大学。理念是定位的依据,定位是理念的体现。一流大学是举国家之力用优质教育资源培植和扶持的,目标是中国也要有世界一流大学,从而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内其他大学和地方院校没有可比性。一流大学的理念应当更高,标准应当更严,发展应当更快,鼓励他们眼光向外,参与国际竞争,为当代中国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担当大任,这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而非一流大学和地方院校则主要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各安其道,各守其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现在,很多演讲和文章都津津乐道一句耳熟能祥的名言“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以此来激励自己恨铁不成钢,此心可嘉,此志可励。但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殊为不易,如认识处理不好大师与大楼的关系而导致大学好高骛远,缺乏理性,放弃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地竞相赶超追求单一的发展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要看到不是所有大学都能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除少数顶尖名校之外,全世界3万多所大学绝大多数也都没有什么大师,有的可能长期都出不了大师。中国的大学有多少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参与国际主流对话的大师?有大师固然好,没有大师也无妨,我们既要防止在追求理想境界时产生的浮躁心态,也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悲观思想。即然有一流,也就有二、三流,甚至还有未入流,这些大学还得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以培养有用之才为己任。同时,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可能还应当关注这样一种结果,即非英语国家的一流大学吸纳全国的学术资源,举国家之力花费大量金钱培养精英人才,有时可能事与愿为的客观上为发达国家举办“留学预备班”,培育出一批批的精英人才出国留学之后,很可能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3年,在70万出国留学人员中回国的只有17万人,这些人大半滞留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日积月累,使输出人才的母国处于长期失血的困境之中而不自知,面对精英人才“毕业即出国”的无奈之势,恐怕连优先为母国服务的机会都轮不上,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学出现大师的机率就更小了。在兴高采烈创建一流大学的一片欢呼声中,留一半清醒,保持一点理智,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二、现代大学与时代背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理念也是一种社会意识,要讨论当代大学的理念和实践,当然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资源竞争以及军事竞争等,与经济全球化相并存的民族国情和文化的本土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基本背景。所有竞争都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靠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目的的竞争。教育靠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来进行,能使人才接受高层次教育,并有资格和资本参与社会和国家间竞争的组织非大学莫属。然而,由于不同种类的大学在其所处区域位置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教育文化水平弱化,甚至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状况的制约,都会造成一所学校在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层级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学校的竞争力不一样,表现为竞争能力有强弱,竞争水平有高低。虽然在当代中国,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理念,但在具体办学方向、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的差异性上则形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的特色。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同学校的存在自有其不同的根据,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全球时代背景,必须受当时当地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一所大学处于什么层次,办得怎么样,不能脱离国情、省情和校情,相信每一所学校的领导没有不想把自己学校搞好的,学校的生存发展,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给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当代大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处理好自己在时代坐标中的定位。
三、关于现代大学理念。“理念”这个词现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用语,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如文化理念、军事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理念、人才理念、新闻理念、教育理念等等。当今人们言必称“理念”,好象开口不谈理念,纵论教育也枉然。笔者无意逐一考证这个词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只知道它源于古希腊哲学,经过后人的发展完善,具有“观念”、“类型”、“宗旨”、“本性” “精神”、“信仰”、“理想”、“认识”、“观点”、“使命”等含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是对理想追求的概念化、系统化表述。严格地讲,我们随时挂在嘴边的理念,已经脱离哲学的本旨,泛化到没有多少哲学精神了。什么是大学理念?笔者素无研究,没有资格解释,但我想,大学理念是否可以理解为大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及理论根据、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特色?纵观古今中外,关于大学的理念可谓五花八门,高论迭出。试整理如下:追求真理、育人为本、传承文明、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为主、科研为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产学研结合、研究型、教学型、普遍性、创新性、服务性、针对性、自主性、包容性、功利性、竞争性、开放性、产业化、信息化、精英化、大众化、国际化、本土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不一而足,看来,学界对大学理念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些可能是功能概念,但在很多情况下,确实难以将二者截然分清,也没有必要去分清。可不可以说,理念是功能的理性表达,功能是理念的实现形式。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对哈姆雷特的理解,一百个红楼梦的读者就有一百个心目中的贾宝玉,每个论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大学理念或者说对大学理念的定义,这些定义各有其长短,从各自提出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大学理念的定义是什么呢?这里介绍两种或抽象或通俗的定义,抽象定义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特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的基本认识,它是大学教育各种教学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具体定义认为所谓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那些传授高层次专门知识的组织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点。具体分析起来,其实大学理念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和高深莫测,就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基本特征的抽象表述,是大学生存与改革发展的最高领导原则或指导思想,既包括零散的、感性的大学教育理念,又包括系统化的、触及大学教育现象之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对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再具体化一点,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目的和职能是什么,大学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把大学办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知识组织的理性认识,简言之,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理论升华,主要表现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内涵丰富。作为理论探讨的大学理念是一般,作为指导实践的大学理念是特殊,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四、关于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当前,虽然研究高等教育的各种出版物林林总总,细大不捐,令人眼花缭乱,但对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鲜有文章论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大学的三大核心理念,即: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看作是对世界大学的普适性要求。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大学,讨论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核心理念,还稍有所区别。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即称之为核心,那就不是一般、基本或全部,而是最能反映大学这一事物本质属性的东西。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体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很明确的。高教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总书记深刻阐述“新世纪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要才的重要基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沿,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和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这里,方向、理想、宗旨、功能、目标都有了,已内在地包含了现代大学核心理念与实践,是中国大学的最高领导原则。结合联合国的定义,高教法的规定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我认为,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任务应该是教育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简述如下:
1、现代大学的教育性。教育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最高理念和根本原则。从逻辑上讲,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的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育人的前提当然是要有学习者,才能将知识代代相传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如果大学没有学生,自然就没有教师,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大学是不能称其为大学的。如果一所大学不具备教育性,不把育人放在首位,那就不叫大学,或叫别的什么组织,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什么大学理念。据专家研究,即使是一流的大学,教学的权重在其整个活动中也占到50%至60%,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可以宣称超脱于育人之外,说我不育人,我只做学问,我只搞科研,即使是科研活动也带有育人的属性,比如说,强调科学精神,团队精神,甘为人梯奉献精神,学术民主等等,不存在“只见物不见人”的纯粹科研。新时代的大学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知识创新和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国家明确规定大学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要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技能。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大学的教育性,而是劳神费心“骑驴找驴”式的去寻找别的什么理念,那么,我们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
2、现代大学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知识经济的生产者,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参与社会变革、提供科学咨询、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在为社会提供创新思想和创新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创新有很多方面,包括教育制度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创新等等。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大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以创新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由于知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大学的创新主要指是知识的创新,据研究,一个大学生现在学到的知识,在5年以后就会折旧完,需要及时更新。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尤显重要:第一,据统计,全世界2/3论文、3/4的诺贝尔奖是大学发表的。国内大学发表的论文占全国总数的3/4以上。第二,大学承担全国90%以上研究生培养任务。不仅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专家、学者,而且拥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序列,在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宽松氛围下,易于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的生力军。第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有大批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带头人,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容易实现知识创新。第四,高校的图书情报系统发达,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第五,高校的国际交流广泛,信息灵通,便于了解、借鉴新的思想、方法、技术经验等等。第六,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启发灵感、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性,从而产生各种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大学在创新成果的同时还要培养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日益趋于人性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需要大学培育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人才,现代社会大学是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高富集地,是人类已有文化和知识宝库,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专家教授科学家)是国家创新事业的主体,对国家创新负有特殊的使命。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也是当代大学的灵魂,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一般的传授知识,批判的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到新知识的追求者,提高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3、现代大学的国际性。在前述众多的理念中为什么要单提国际性。因为国际性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大学是国际知识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人称为知识工厂。人类科技、文化甚至感情交流很多情况下是靠大学来进行的,很多大学都有外国留学生,通过他们把人类知识、科技和不同的文化互相传递到各自的国家,使大学有了国际性的影响。伴随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进程,加速推进了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都有可能在国际化的条件下进行,使教育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市场的跨国竞争已不可阻挡,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已成为通常现象。全球化的效应之一是所谓解疆域化。国外有的专家认为“全球化不能只被理解为民族国家间交互关系与作用的增强与频繁,事实上,全球化持续改变了社会的内在性质:约定社会和政治之架构,本身就有了问题,因为疆域原则成了可疑的原则。更精确地说,假设的国家与社会等同关系被打破和解除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的贸易、工作和生活形式,不再依国家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容器’中进行。因此,全球化的核心可被视为是社会的解疆域化。经济、政治和生活形式不仅可跨越边界威胁古老的民族国家,它们也改变了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状态。世界突然变得紧密,不是因为人口的增长,而是因为某一些文化效应似乎必然会使所有的陌生者及远方彼此接近,使世界各地大学的教育内容与品质都因卷入全球化的浪潮,而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并行,使得知识生产超越了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在为各自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为全人类培养人才,这种新变化要求大学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但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作贡献,也是为全人类作贡献。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进程的一种总体趋势,而国际化则是以民族国家的国情、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前提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在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成果的同时,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吸收与改造,不宜笼统地强调与国际接轨,不加分析地原封不动全盘照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没有理念指引的大学实践,是一种盲目的摸索,而缺乏实践支撑的大学理念,则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大学的理念及其实践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大学的实际运作如果没有清晰的理念,必然因缺乏指导原则而迷失方向。反之,大学理念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被证明某种理念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21世纪要实施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新理念,培养出知识远见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自身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趋势,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根据党和国家对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学理念极其与实践的关系,才能履行好大学的使命,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的认识


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的认识
产业化生态化外向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市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重要时期,需要我们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和工作思路进行认真思考、及早谋划。本文就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定位作一浅显分析。
多年来,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落实支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管理,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具体表现为: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全市已有各类规模特色生产基地831个。建有水产养殖基地25.2万亩、毛竹18万亩、蔬菜13万亩、果品10万亩、茶叶5.3万亩、板粟5.2万亩、吊瓜2.4万亩。茶叶、板栗产量和蓄竹量均名列全省前茅。着力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趋增强。现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2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带动生产基地20多万亩。其中,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3家,超亿元的有3家,超5000万元的有6家,16家企业被列为省和无锡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致力拓展农业市场,产销渠道逐步拓宽。现有各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00多个,年销售农产品超16亿元;各类农民合作组织82个,省和无锡市级的示范组织13个,入社(协)农民2.5万人,年组织销售农产品7亿元;各类农民经纪人7100多人,经销各类农产品达近7亿元。有36家农业出口企业,2004年创汇达4000多万美元。加快推进农业标准,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已制订各类农副产品标准46只,100多家加工企业执行农产品标准244只;省级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4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8个,绿色保健食品1个,有机食品9个,省级以上各类名牌产品37个。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农民增收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2.02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25.23亿元,增长14.2%,占农业总产值的78.8%;粮食总产33.04万吨,油料总产2.71万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90元,比上年增长14.3%,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900元左右,增幅12%。
纵观我市农业的发展,正在加快实现由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常规农业向特色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但是,与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市的现代农业实践仅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任重道远。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占农业生产主流的仍然是传统分散的小农经营。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是条块分割、联结松散,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加工层次低,研发能力弱;市场和流通仍然是制约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凸现。在过去的调整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适应性调整和低水平重复,注重量与面的扩张,战略性不强,市场适应度差,经济效益不高;以“一减三免”为主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粮效益和积极性有所提高,结构调整的空间减少、张力不足。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合作领域不宽,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农技推广队伍老化弱化,科技研发力量不强,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不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薄弱,农业抗大灾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环境亟待改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生产本身带来的污染,使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影响。所有这些,都制约着我市农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步伐的加快,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创新工作、着力化解。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发挥优势;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聚生产要素,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全方位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突出发展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和产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当前,要着重做好产业化、生态化和外向化三篇大文章。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要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主导产业培育工程。继续抓好水产、蔬菜、花卉、茶叶、吊瓜、竹制品等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建设好丘陵山区的林茶果特色经济区、氵鬲湖沿岸的优质水产经济区、太湖沿线的无公害蔬菜经济区,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进一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特色、壮大规模为目标,加快调整区域布局,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优势产品。要按照《宜兴市现代都市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实施计划》要求,建设好茶叶、吊瓜等三个重点产业、中兴农业科技等四大示范园区和盛道茶业等十大重点示范基地。
龙头企业带动工程。要致力打造“大龙头”。选择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发展实力的农业企业,采取联合重组、增资扩股等形式,继续开发项目、技改扩能,做大做强;要积极振兴“小龙头”。对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加工企业,要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发展水平和带动作用;要加快培育“新龙头”。着力引进各种资本投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企业,发展生产基地,促进我市水产、畜禽、果蔬、吊瓜等产业的深度加工和开发。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灵活的利益联结方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二次分配等形式反哺农业和农民,推进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市场体系构建工程。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功能。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和产品特点,悉心研究市场体系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规范运作的原则,着力建设好本地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完整、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在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立销售窗口,举行展销展示,建立购销合作和进驻大型超市等方法和形式,巩固和拓展本地农产品在外地市场的营销体系;要扶持培育各类农民经纪人。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技能和素质,给予帮助和支持,引导更多的农村能人参与农产品市场开拓。
农业品牌战略工程。实施品牌战略是市场农业的必然趋向。我市目前有各类农业品牌300多个,但叫得响、影响大、知名度高的品牌很少,迫切需要整合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取向,做大做强一批农业品牌。要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为手段,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要加快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根据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时修订、完善标准水平;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评奖、评优,提高产品知名度;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功能,对我市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围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加大整合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组织程度,加快创建一批新品牌,巩固保持一批老品牌,尽力提升一批好品牌,打出宜兴农业的品牌优势。
农民专业合作工程。合作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看,要以突(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破农产品流通瓶颈为关键,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尊重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要依托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和农技推广人员等,围绕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各级政府应该在引导、指导、服务和协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积极实施农业生态化,就是要以科技为依托,在确保农业安全、高效的同时,深入开展“三清”工程,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发展生态农业,是农村和农业生产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扩展和提升农业功能的需要,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大的发展前景。从宜兴农业发展的实践看,优化资源利用、坚持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各级政府部门,要更新思想观念,增强生态意识,把它放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上下形成共识,在全市范围内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设环境。
要重视质量安全,加强农业标准建设。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作为标准化的方向,加强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继续推进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系数。要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农药、肥料、兽药等农用投入品的管理,加大对高效低残留生物农药、有机肥生产的支持,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化。
要实施“三清”工程,实现农业循环发展。坚持“绿色宜兴”建设方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积极推广适合我市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全面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三大工程,实现增长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推广秸秆还田,支持发展农村沼气,降低资源依存度,减少环境污染。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全面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
要坚持生态与效益并重,着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我市山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独特条件。要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营造特色,做足山水文章,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要结合《十一五》规划制订,搞好西太湖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好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生态农业休闲园区和各具特色的旅游农业生产基地。同时,要建设和创办好能够让旅游观光者直接参与和享受的农家乐、垂钓场、茶艺节和杨梅节等经济旅游活动,使观光农业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加快推进农业外向化,就是要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快国际市场开拓,加强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我市农的业的外向化,要以营造环境为基础,积极创造外向农业的条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品位。鼓励和引导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积极营造你发财我发展的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要以发展项目为载体,切实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瞄准国际农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扎实开展市场调研,超前编制和包装项目,通过各种平台向外推介,吸引外资和项目来我市兴业发展。要积极研究以外引外、以资引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依托现有规模基地和龙头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吸引国外境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我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领域,利用外方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市农业的外向发展度。要以改善服务为保障,致力推进外向农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发展外向农业提供高效的、优质的服务,切实把加快发展外向农业放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农产品国际市场分析,研究对策措施,制订扶持政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和协调,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形成服务外向农业的合力。要对骨干出口企业进行跟踪服务,落实政策,解决困难。要建立完善出口预警机制,及时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有效规避国际市场风险。



对企业文化本身及公司文化理念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本身及公司文化理念的认识内容显示中

公司积极倡导并逐步营造一种“平等尊重、自信执著、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作为公司的宣传窗口,诠释企业文化内涵,明确企业文化的位置,操作企业文化的流程,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术上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虽然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不十分透彻,但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开思路的角度上,说出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与企业文化不断“接触”之后,认识到:企业文化随着近代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并一直起着作用,而且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其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起来了。我们所谈的企业文化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正是以产业经济一种天生的附属品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都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是一种非经济、非技术的特殊企业财产和竞争实力;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使员工目标明确、步调一致;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超越;能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能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
一定意义上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企业的个体形象、品牌形象、对外界造成的吸引力及认同感等具体的方面,还指企业内部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信念、价值观及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等抽象因素,而且这些抽象的企业文化我们更容易感觉到她的作用力。真正有效的企业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玄虚,不是道貌岸然的说教,更不是口是心非的标语,而是从一个实实在在的操作流程开始。
企业文化有时如馒头里的水,清澈透明无形无味。吃馒头的时候不会想到里面有水,但没有水,面又如何凝结成形?水即是企业的价值观,她无形,却渗透在每个角落。
有时企业文化如自来水,同样无色无味清澈透明。但人们熟悉什么样的水可以饮用?成为一种共识和习惯。水即是企业的理念,无需强调,却已定性。
企业文化的形成虽然不是刻意强求的,她伴随产业经济同来的,却具备极强的可塑性,所以企业文化有好、坏之分,有优、劣之别,关键在于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商业化管理是以物为中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军队式管理,劳资之间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主张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将人、财、物合理有效的融合,使之实现最大价值,并突出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我们的企业文化
我们提出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相处,遇到困难自信执著、永不言败,敢想、敢说、敢干、敢创造的和谐氛围和工作环境”,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我们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先决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样,每个员工的活力是企业活力的条件。以求达到一种“个人行为企业化,企业行为统一化”的和谐统一局面。
“平等尊重”代表一种企业氛围;“自信执著”代表一种企业精神;“和谐共赢”代表一种企业追求。
——“平等尊重”对内是人的平等和尊重,制度的平等和尊重,管理的平等和尊重;对外是文化的平等和尊重,服务的平等和尊重,竞争的平等和尊重。
管理应该从尊重人开始,“平等尊重”是一种制度化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如果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得不到员工的心理认同,就只能成为管理者的文化,最多也只是反映管理原则和规范,对员工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但我们在制度约束中加入了人性化的管理,强调平等和尊重,这样制度的内涵就容易被员工从心里接受,并自觉遵守与维护,从而形成一种习惯,从而使制度化建设与人性化管理凝固为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
平等尊重是最大的动力。平等就意味着公正,尊重就包涵着人性。公司认真征集员工意见,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号召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对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在正式下文之前通过听取职工代表意见或召开中层会议研究,严肃认真做出决定,绝不会草率行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员工。所有制度公开,监督有效,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有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让员工最大限度地知情、议事,更广泛的吸引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
上世纪初著名的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正是最大的动力》里写道: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和目标。公正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不公正则是对心灵的一种践踏,是对文明的一种挑衅,是对社会的一种罪行。所以坚持公正的管理和处世原则,是每一个人都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ibm公司的管理宗旨是“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的尊严和权力都得到尊重,为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服务。”在企业管理中“平等尊重”就是员工努力工作,专心工作,乐于工作的最大动力!我们处理每件事,要做到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摊到桌面上推敲,经得起群众的评说。正如分配可以是模糊的,但分配原则、依据应当是科学的、公正的、不怕公开的。
平等尊重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需要管理者真正从心里关心员工,应员工所需,想员工所急,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员工,无论职位高低,年龄长幼,在企业里,大家都是同事或朋友。当我们做的好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种认同和鼓励,无论是来自同事的或是上级领导的,而不是相互妒嫉和猜疑。认同并不是给予相应的报酬或升迁的机会那么简单,我们的眼光也并非如此短浅,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心的肯定。这种文化本身不需要什么成本,只要是真心的就好。当我们体会到“我是被认同的”(这种认同也许是一张小卡片、一盒巧克力、一句简单的“你真棒”、甚至亲切地拍拍肩膀),就是莫大的鼓励。能够传达真情实感的激励是最有效的鼓励和帮助。反而论之,如果管理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同,管理者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企业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平等尊重表现在对外交往中,应该讲求诚信。诚信对待朋友、客户、企业和国家。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无价,也有价。无价是因为它是道德层面的为人操守和交易原则,不具备货币属性和经济规律,是一种境界,是和谐的基础。有价是因为它是无需商标的商业信誉,是无形的资产,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据国外统计,欺骗一个人或让其不满意,就会使127个人直接知道,那么可能至少就会失去128个客户,而从这128个客户身上可能创造的价值就没有了,这是失去诚信的代价;反之,如果让一个人真正满意,可能因此有127个人会成为潜在客户,原来那个人会成为长远客户,这就是拥有诚信的利益,所谓客户的信任度、满意度、忠诚度即在于此。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往,最常见的是法律标准下的诚信,它表现在合同上。我们企业在与供热客户签订合同时,十分注重法律效益,在平等中讲求诚信至上,不仅获得客户的信任,更为企业获取了实在效益。签了合同就要执行,按合同办事不违约,这是最基础层面上的诚信。但我们也会遇到有些企业甚至政府机构签了合同不执行,该给的不给,导致合同的另一方蒙受了巨大的亏损,这就是最底线的诚信还有问题。对于这样的企业和政府,更无从谈起风格层面的诚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如果没有诚信,只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那么没有诚信基础的交往的土崩瓦解只是早晚的问题。
——“自信执著”对员工是个人能力的不断挑战,是个人定位的正确认识,是个人成绩的不断超越;对企业是扬帆破浪的能力,是急流勇进的勇气,是勇往直前的动力。
人最高的需求不是薪水、职位,而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员工能够开拓思路,尽情发挥其潜能,建立信心,对企业而言,有利无害。给每一个员工发挥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沟通去让人才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建立员工的自信心,执著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断超越过程,从而实现企业在社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的生产价值和服务价值。公司采用各种形式为员工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挖掘员工的潜能,例如,座谈会、员工参与评选、竞赛、创办厂刊等等形式。员工的执著还表现在对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的执行上,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公司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力。能够执著于一种信仰,一项纪律,一个追求,是立业成功的条件。说到坚定的信仰和执著的精神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吴仁宝,江苏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这位老共产党员曾深情地说:“信仰是目标,信仰是动力,信仰是精神。有了信仰才能不怕困难,有了信仰才能化不利为有利,有了信仰才能乘胜前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他不但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他执著于这种信仰,并获得了成功。
“自信执著”是心态平和,意志坚定,不畏艰险,追求成功的精神。自信是一种精神力,不是自我吹嘘,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执著是一种意志力,不是固执己见,更不是顽固不化,而是迎接风雨的能力,是百折不挠的斗志。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这就是一种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执著才不被挫折所压倒,执著才可能有获胜的机会。有了正确的决定就只需要一种改变你命运的态度,即坚定信念,执著未来。
在公司经历过无数挑战和挫折之后,我们对自信执著的体会更为深刻。一次次战胜困难,突破重围,谋求新的发展和机遇,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只要能想到,并且下定决心去做,执著拼搏,就一定能做到。
——“和谐共赢”是员工、企业、投资方、社会、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和谐共赢是一种文化待遇。先进的企业文化应该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益处,树立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待遇的观念。当企业意识到要与员工、社会、国家和谐共赢时,员工很快就会在工资、福利、权利、股份等方面享受到“文化待遇”带给他们的快乐,而这只是一方面。无形的文化待遇还可以促进员工自身不断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也就是说员工的价值体系至少包括来自对企业的贡献得到的相对合理的工资福利、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企业员工及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精神享受、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企业虽然予以极其丰厚的工资待遇,但员工仍不满意,反而愿意到别的工资、福利相对低的单位去的原因。因为后者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
和谐共赢是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实现社会、国家、投资者、企业、员工的共赢。企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为国家缴纳税收,为投资者提供回报,为企业获得利润,为员工提供报酬。员工只有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相应的报酬。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团结协作,和谐共赢的规则,即合作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要求群体和谐统一,群体利益均衡,使个体认识到为了总体更为了个体利益而必须遵守规则,进而演变为自觉恪守的价值观、选择取向和规范,从而实现群体的价值观。工作中员工能够潜意识里想到“要维护企业的利益”,实际就是在争取自身的利益,因为只有企业发展了,获利了,自己才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团队合作是这种规则的直接表现形式,价值观和谐是这种规则执行的先决条件。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和谐,有共同的使命感和方向,群体才会为之努力,共赢是合作的基础和动力。
企业越发展,合作就越大,规则就必须能够更加包容,达到让所有成员都能获利的结果。这个结果,才是真正的共同愿景,是对于每个理性人通过思考和计算都能认同和获得的具有充分现实性的利益。共同愿景绝不是画在企业战略或企业宣传册上虚构的远景,正如中国共产党需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转化为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现实而可能的目标,才能构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体参加革命的共同愿景和愿意予以遵守,甚至为之牺牲的合作规则。和谐共赢首先要明确群体中每一个体的价值观,其次要形成和谐的群体价值观。具有和谐的群体价值观的企业,每位员工都能根据团队整体的目标来调整自己,队员之间具有高度的协调和默契,才会取得共赢。
企业要做到“和谐共赢”,建设“和谐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必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必须让企业文化的内涵得到每位员工的认同。因为员工才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力量。
企业文化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决定着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大小。企业文化、企业理念需要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更需要有目的的宣传和培训。能够使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明晰化,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深刻化,认同彻底化。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谐的文化氛围。正所谓“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企业文化本身及公司“平等尊重、自信执著、和谐共赢”的文化、理念的粗浅认识和理解,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大家一同探讨学习,加深理解。




对现代围棋的感受


对现代围棋的感受

最近认认真真打了几盘谱,下了几盘棋,发现围棋的世界已经颠覆了我过去的思维习惯。

现代顶尖高手的行棋思路和过去真的不一样了。正如现在的中国,已经完全不是十年前的模样。

过去的思路是以角为中心,向边展开,然后慢慢踏足中腹,所谓入界宜缓。但现代的围棋思想已经完全颠覆了这条古训,还是以角为中心,但是迅速在边投子,迅速占领中央高地,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以期在攻击中得利。[由整理]

过去的围棋就像开连锁店,先开一家,等到站稳脚跟再开第二家,以此类推。而现在的围棋则是以全盘为战场,看轻局部的得失,在转换中迅速踏足中央,进攻,再进攻。这样的打法,真牛。我用这样的战法打了几局,大开大合,酣畅淋漓。相比之下,我过去下的棋基本上可以称为猥琐懦弱。

进攻获利,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战法,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先动手进攻的一方肯定是有利的。所以,这样下,胜率必然会提高。学习座右铭

打谱的时候有一盘棋让我印象很深刻,是常昊和崔哲瀚的。崔哲瀚就是以这种思路在行棋,而常昊的下法却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扎实,但步调相当慢,所以刚开局一个局部变化下来,常昊就在速度上吃了亏,后来的进程就是常昊一直追着对手跑,却怎么也追不上,最后只

只能认输。这样的对局,感觉两人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话说回来,作为一线高手,我不相信这两人的计算能力有多少差距,但常昊却毫无悬念地大败,输就输在行棋思路上,固守过去的下法,已经很难再赢了。

但另一方面,这种现代的围棋思路需要以强大的计算力作后盾,计算越强,这种战法的优势越大。所以我也要跟上时代,好好地玩一玩围棋。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作者简介】胡潇,华南建设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内容提要】现代生产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突破了人身自然的局限,主客体的实践关系有了日益增多的间接性、多样性,这使人类的认识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主体凭借科学手段强化了自身的认识能力,使具有崭新认识论特征的间接观察日益增多,从而使主体在选择性、自组织性和建构性方面,对客体的直接设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词】现代科技特征间接观察主客体关系
【正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思想认识发展史上,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有一个历史的转折过程。当人类还处在手工劳动的情况下,劳动工具主要是对人身体力器官的延伸,其推动也多以人身自然力为动源。生产力物质技术的这种情况,制约着人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能力。人对外物的关系,不论是实践的还是认识的关系,都局限于人的体力和感官能力可以直接把握的范围。社会的实践,还未能在微观、宏观、高速度、高精度等方面的观察和控制中,提出人身自然能力不可企及的现实要求。人对外物的观察,只能是凭借感官进行的“生动直观”。在其现实性上,自我在观察活动中对非我的设定,也只能表现为两者之间直接的感性关系、经验关系。其中,虽有理性力量的介入,但它仍然只是强化感官对外物的直接感知,而没有以物质技术或者科学模型为中介,对人的感官加以延伸,以进行一种间接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主要是心理学的,即感知的、情绪的、兴趣的、理想和目标的设定,并且始终以人力所及的范围为最大域。
当人类突破手工体力劳动的生产物质技术状况,进入大机器生产力、现代高科技生产力的时代,上述情况就不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大机器生产力的出现,首先突破了人力和天然自然力推动的局限,人逐步从动力资源的位置上解放出来,更多地负担着控制和操作工具的职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机器工具的完善和精良,大功率、高速度、高精度的机器运作同时出现,工具活动的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控制的难度等因素,向人身器官的感觉能力、调控能力、操作能力发起了挑战。于是,有电子技术、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人类开始用技术手段去完成智力劳动和机器操作,从此拉开了以自动化的技术促使劳动者从直接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步撤离出来的历史过程。当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现代化的境况之后,物质生产活动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异常复杂的高科技过程。它的运作范围更大,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科学的运用,使宏观方面直接超越人身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实践日益丰富起来。它涉及的物质层次更深,生物工程、电子技术、核能技术、合成材料、激光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开发与运用,又在微观领域达到了人身感知能力所不可及的层次。现代化生产物质技术的更高速度和更大精确度,也同样使感官的识别、大脑的运算、手工的直接操作无济于事。此外,还有大量的高温、高压、高污染等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是绝对排斥生产者直接进入现场的,于是以机器人取而代之。这加剧了生产者从生产过程的撤离。同时,现代化生产的高科技与知识密集化,以及信息的资源化、产业化,还在管理、科研、交通、通讯、军事、教育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提出了高速、精确、大容量地加工、传输、存储、反馈各类信息的实践任务。这同样是依靠人身自然能力所无法完成的智力劳动。所有这些,使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景观。
第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以往的比较直接变得越来越间接。实践手段、实践技术的日益复杂化、高科技化,造成了主客体之间中介系统的膨胀。一方面它们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延伸着主体的体力特别是智力,强化了主体的活动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又使客体日益脱离天然的状态,更多地具备了“人化”的意义。这样,便拉开了实践主体与原始客体的距离。主体能在何种意义上作用于客体,也就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践的物质技术这个中介力量。
第二,实践手段、技术中介功能的先进性,要求它的技术具有更多的综合性与完备性,拓展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多样性。一方面,实践手段受(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到被改造对象之多种属性与多种规律的制约。它必须以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去适应与利用这些因素,才能在与对象相互作用的对应性中改造对象。同时它又必须与劳动对象形成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否定劳动对象的物质力量去作用对象。而且,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正像一个深海探测器,必须能够多方面地适应、利用并作用于海底世界的多种因素,才能胜任探测任务一样。另一方面,实践手段、技术中介又必须既与主体保持同一性,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它要体现主体的实践目的以及在经济、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的要求,并适合于人的操作可能性和如实地表达人的功能和意志,才具有实践手段的意义。但它又必须能够超出人的局限,以不同于人的功能、机理、方式展开活动,才能延伸和扩大人的力量。技术中介既表达着人对物、自我对于非我的要求,又传达着物对人、非我对于自我的制约。它们对主体的活动方式作用的范围越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越复杂,中介作用的距离就越长,以至于主体要面对多级客体、面对多方面的客体。
第三,主、客体关系的间接性增大,技术中介系统的增大,也造成了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的趋势,以及领先于生产实践发展的趋势。这使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一定程度地摆脱了以往尾随于实践关系的状态,其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牵引实践关系的能动性不断扩大。甚至,实践关系的确立,常常依赖于认识关系的确立与解决。现时的各种新产品、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不总是从车间开始,而多是从实验室进入车间。
第四,与以上特征相一致,主体在实践中对于客体的作用手段和作用方式,更多地不是依靠延伸体力的物质手段去改变对象物的外观或空间存在方式,而是依靠延伸其智能的科技手段去掌握和利用对象物的规律与属性,进行物质结构——功能的变革。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程度大大深化了、内在化了。

社会生产实践上述这些高技术、现代化的特征,以及它们所造成的主、客体实践关系的特征,必然地要反馈到主体的认识活动、观察活动中来,使主体的认识活动、观察活动也形成诸如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而且,这种实践与认识之间的作用也不是单向度的,有些实践的特征甚至是由认识活动、观察活动自身的特征造成的。面对社会实践的崭新时代特点,主体在观察活动中形成的显著特点最主要的是两个:一是认识手段对主体自我的极大延伸;二是人工客体或模型客体对被观察对象的广泛摹拟。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会发现,主体观察活动的上述两个特点,在主、客体的认识关系中造成的结果,便是自我对非我的直接建构或直接设定。
()高科技手段对主体认知能力的延伸,使自我与非我的关系形成了某种复杂性,使观察主体在对象之真实情况的确认方面,有了更多选择参数和更大的设定范围。
科技物化的认识手段,介入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了“主体→认识手段→客体对象”三者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观察所形成的感知则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哪些东西受到感官的影响,怎样才是感知的真实?哪些因素受到观察手段的影响,怎样才能保障认识手段转换和记录客体信息的真实?哪些现象受到被观察对象自身的影响,怎样才是客体的真实?所有这些,都需要主体认真的辨析、细致的关注和调整认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才能有本来意义上的去伪存真。所以,究竟是什么现象成了被观察的客体,究竟它们获得了一种怎样的观察,这在主体思想意识的分析和评估中具有多方面的选择性。主体对观察过程的能动调控,对观察效果的认真鉴别,对观察结论的自觉推定,最终都涉及主体对客体及其内部关系存在的状态的确认。从这一层意义上讲,高科技观察手段的介入,提高了主体认识客体的难度和强度,最终也就是提高了自我在认识论上设定非我的主动性和直接性。
()高技术认识手段对主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观察中“自我中心论”的倾向以及对于客体的建构作用。
这些认识手段的第一类,是诸如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激光显示器以及声学仪器等直接延伸人类感官的技术装置。它们类似于人的眼睛和耳朵,运用这些认识工具,使主体能看到、听到自然器官视听能力的认识工具。这种高视度的认识装置对人身感官的直接强化,拓展和深化了主体设定和认识客体的能力。高科技认识手段的另一类,是非直观性的测量仪器,如研究物理场现象、放射现象、电磁现象、测试宇宙射线一类非实体性物质现象的科技装置。它们是对人身感觉器官的间接延伸。它们使主体超出感知能力和感性经验的局限,通过对认识装置获得的信息的编码与解码,使根本不成为感官对象的事物能够被观察、被感知。从而,它们使事物内在的属性和联系外观化、现象化,使无形的东西直观化,成为能够被主体在观察中确认的特定对象。这使自我设定非我的能力,超出自在的感性世界而延伸至更广、更深的领域,它意味着更多的甚至是绝对外在于人的外界事物成了主体的客体,成为自我的非我。
()认识手段对主体能力的延伸和超越,使认识工具的制作和运用成为观察客体事物的关键,从而使自我对于非我的认识论设定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自主性。
科学观察中,在人的视听能力所不可及的宏观领域,如宇宙现象、天文现象的观察,都同各类仪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不同的现象往往需要不同的观测仪器才能观测到。×射线望远镜不记录光源和射电源,但能发现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发现不了的天体射线形象。射电望远镜不记录光源和放射源,但它能发现×射线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发现不了的天体无线电形象。光学望远镜同样也不能记录放射源和射电源,但它能发现射电望远镜和×射线望远镜不能发现的天体光学形象。这表明,仪器的性质、功能决定着观察的领域和结果。人们使用不同的仪器去观察同一对象,只能发现这一对象的不同属性,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观察结果的不同,不只是因客体有其自身的多种属性,更不是消极地因为客体对主体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和“映象”,而实实在在地是因为主体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观察手段和观察方法。因此,观察主体能否与某些物质对象建立认识关系,使之成为客体,并得出某种结论,在基本的方面便取决于观察仪器的研制与操作。而这种仪器的研制与操作,又极大地取决于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所提供的知识、工艺的可能性。因而主体对于客体的设定,便在观察过程中潜在地由观察手段的研制及其可操作性而决定。主体设定客体的可能性,也就由其所掌握的研制观察仪器的科学技术可能性及其操作的可能性所提供。认识手段直接表达着人的理性力量和实践意识,直接和间接地延伸人的感官与智能。主体通过对于这种“无机身体”的绝对控制,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比较自由地展开着对于客体的认识关系,进而在认识论上高度自主地实现着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
()高科技认识手段在观察中对自然客体的介入和干扰,使主体自我对客体对象有了更多的建构性。
科技手段之所以能够强化人的认识能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们能直接作用于客体,特别是对那些人身力量所不可企及的宏观和微观现象,有了插入主体图谋和意志力量的可能。这使认识活动远离了以往的那种照相式的消极反映,极大地复杂起来。一方面,主体通过科技手段,把那些需要观察的对象从它的整体中分割出来,改变其环境、结构和自然状态。这是对认识客体典型化的设定。它使客体浑沌不清的状态变成可清晰观察的状态。但同时由于客体脱离了其自然状态及其整体和环境,是以其整体的失真换来了局部的真实,因而在观察中仍然需要通过理性的解释将其还原为自然的状态。这种观察过程的分割与“提取”和理论解释过程的整合与还原,不能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多重设定。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复杂的,主体运用高科技手段,如高能加速器一类装置,在对客体施加特殊作用的过程中观察它的某些现象。这样的人工条件及其作用,建构和暴露了客体在自然状态中不能出现或者不能观察到的一些特定现象,深化了人的认识。但同时,它也给认识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类似于“测不准关系”那样的复杂性和困难。美国的杜威专门写了一本《确定性的寻求》的书,企图对测不准现象加以哲学的说明。他不无哲理地指出:“认知已经成了一种在特别指导之下的活动而不是和实践孤立分隔的东西。借心中确切的占有不变实在的办法来寻求确切性已经转换为借主动地控制变化着的事物进程的办法来寻求安全了。在操作中的智慧(即方法)已成为最值得我们去争取的东西了。”(注:〔美〕杜威:《确实性的寻求》中文内部版,第页。)杜威提倡的“方法至上”,超出了对客观事物本身实际意义的关注,倒不尽然。但认识工具及其认识方法的研制和运用,对于主体建构或设定客体的作用,在高科技时代,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观察对象的模型摹拟,直接实现着主体对于客体的思想设定。
对象的模型摹拟,是鉴于对象的难以直接观察和主体的科学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它们可分为实物形态的人工客体和观念化的理论模型两大类,并且各有其特点。
人工客体是主体基于对被模拟事物的某些认识与假设,以一定的物质技术形式制作出来,供人们形象地加以观察、研究的代偿客体。如沙盘军事模型、机件模型、神经网络电子模型、建筑设计模式、水利模型、高分子模型等。它们既是取自自然的,又是人的智慧、工艺、理论知识和想象意象的综合产物。它们既要体现自然客体的规律、属性,又要体现主体对这些规律、属性的认识,还要体现主体某些心理活动规律及其认识目的。人工客体的生产,与主体认识和实践的思想水平、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都有联系。主体或者依据科学的预想,将未来趋势的东西以人工形式现实化;或是依据认识的要求,将不典型、不理想的东西典型化、理想化;或者依据假说的方式,将暂不具备的对象环境、外界影响和事件进程设定为业已具备的因素;或者依据类比推论和联想,将自然状态下不能出现的东西变成在人工作用下一定发生的东西。因而人工客体是主体用来联系现在与未来,现实与可能,理想、假说与现实的实物手段,生动地体现了理性思维、科学假说在物质模型中的现实化、形象化。它所实现的,既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念设定,又是对客体的实物设定。
另一类对于对象的模型摹拟是观念性的,它们是以各类与对象相关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的方式建构起来的理论模型,用科学的语言、概念、范畴、公式、定律、逻辑网络将客体的有关规律、属性、结构、功能、状态、趋势观念化、符号化地描述出来,以便在理性思维的操作中,对原型事物进行思想的试验和理性的分析,求得对于它们的某种认识和解释。在主体对于客体的观念性设定中,盛行的思维逻辑是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是基于对原型客体的理性认识及其构思,同时也依据主体自身的认识目的及其对客体要求的反思性理解与掌握,所进行的思想集合和观念组织,它构成建立模型的知识基础。类比与演绎是对原型客体的摹拟与设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它的理性发展的思想延伸。
模型无论是实物的还是理论的,都是对原型事物的表征或再现。模型与原型事物的关系,总的说来,一般具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性质、属性上的同态关系,或形式、结构上的同构关系,或功能、效应上的比值关系。模型对原型的模拟不是简单的复制,两者间不能绝对等同,内含着人为的附加或假设或创意。因而,它既是“正摹拟”即与原型之相似性的集合;又是“负摹拟”即与原型之差异性的集合。前者更多地体现着主体的类比思维和联想,后者更多地表达着主体的演绎思维与想象。模型为观察者、研究者提供了对原型事物进行间接研究的可能性,也为科学假说提供了思想实验、逻辑证明的条件。现代科学这种与事实、与直接经验的非直接对应,以及对物质性实验的非严格依赖,使理性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空前提高。它充分展示了主体思想认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论设定来看,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它为主体的这种“设定”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现实性。它使主体对于客体的思想建构与理性设定,获得了逻辑的、形象的规范,有了更加精确、更加稳定、更加严密的意义。模型作为一种认识中介或认识手段,它既使主体对原型客体的观察和认识有了间接性的意谓,又使主体观念性地建构客体有了直接性的意义。并且,主体对原型的直接建构,正是实现主体对其进行间接观察的现实基础。模型的建构和运用,最切实际地发挥了主体在观察和研究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而在认识论上,它最充分地展示了自我设定非我的基本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


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今年三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九月十三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成果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这次论坛会上,专家们百家争鸣,畅谈了各自论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积极心理”,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启迪与意义”。张志勇副厅长结合“什么是深度学习”具体分析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张卓玉副厅长把核心素养的核心提炼为“融通、应用、内化”,并详细地进行了阐述: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

,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结合百年附小的教育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提出学校应把孩子放在中央,她倡导的“成志教育”和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在“1 X课程”创新实践中具体体现,落地生根。北京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也充分让核心素养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的得以实践。

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

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首先要学会改变,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行实践落实。正如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中提到的:教育变革的趋势: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变革要人性化--不能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学习,大部分人成为失败者,不能把所有人都绑架在学术性标准上,应该更注重生存、做人等发展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学校要变成“学习中心”,并与大家交流了未来的教师是否还存在,教师应该怎样做的话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

《以用促学,融学于做--探寻核心素养的落实渠道》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教学改革、培训改革、试题改革和督导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立足高考发展与核心素养论述了“变与不变”的话题,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综合专家所述,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素养,又要求帮助

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探究方式的建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核心素养引领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识与把握核心素养,不认识和把握“学会改变”这一实质要义是不行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