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 导航 > 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今年三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九月十三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成果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这次论坛会上,专家们百家争鸣,畅谈了各自论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积极心理”,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启迪与意义”。张志勇副厅长结合“什么是深度学习”具体分析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张卓玉副厅长把核心素养的核心提炼为“融通、应用、内化”,并详细地进行了阐述: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

,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结合百年附小的教育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提出学校应把孩子放在中央,她倡导的“成志教育”和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在“1 X课程”创新实践中具体体现,落地生根。北京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也充分让核心素养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的得以实践。

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

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首先要学会改变,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行实践落实。正如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中提到的:教育变革的趋势: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变革要人性化--不能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学习,大部分人成为失败者,不能把所有人都绑架在学术性标准上,应该更注重生存、做人等发展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学校要变成“学习中心”,并与大家交流了未来的教师是否还存在,教师应该怎样做的话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

《以用促学,融学于做--探寻核心素养的落实渠道》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教学改革、培训改革、试题改革和督导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立足高考发展与核心素养论述了“变与不变”的话题,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综合专家所述,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素养,又要求帮助

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探究方式的建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核心素养引领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识与把握核心素养,不认识和把握“学会改变”这一实质要义是不行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教师学习心得范文2篇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学习心得范文2篇

仰望天空,还要脚踏实地

开学伊始,我很有幸听到了舒校长对秋季阅读课堂的教学引导,也从北大教授张恩勇先生的身上感受到了文学的美丽和魅力,更有幸的是我把这些运用到我的小升初课堂中,收获颇丰。下面是我的几点感受:

一,背诵方式的多样性。

今年暑假的小升初班有许多的古诗词、成语和文言文的背诵。在平时的课堂中,总是感觉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于是往往紧跟大纲,按照常规教学流程来讲。

舒校长来到了我的班,教孩子们记成语的方法,尤其是用不同的节奏来唱。同学们的兴趣顿时被点燃,而且这些成语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白头到老,老气横秋,秋高气爽,爽心悦目。在家长会上,大家别具一格的表演博得的家长阵阵掌声。

学了这种方法就要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就要用这种方法。比如说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等。

课堂中无论是性格外向的男生还是性格内向的女生,一拍起来就兴致昂扬,嘴里喊着,手上拍着,不亦乐乎,感觉这种方法很受用。

二,语文重在积累转化为运用。

上周日,我们全校师生和五中实验中学的学生共同倾听了中高考语文出题教授张恩勇的课程。

在整个学习中,心中一直是满满的膜拜和感动,尤其是在仿写想象和速写片段这几个环节上,听了张老师的引导,听到同学们课堂中最真实的反馈,真正觉得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转化为运用。

于是,我在课堂中也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例如,同样采用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中的一句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开出美丽的花。通过一段分析,同学们也进行了这样的口头训练:

我是一棵橡树,不是一株灌木,唯一能证明我是橡树的办法是长得高大挺拔。

我是一只天鹅,不是一只野鸭,唯一能证明我是天鹅的办法是飞向天空。

我是一缕朝阳,不是一抹晚霞

通过这一节课,作为老师的我觉得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要加强,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满江的水才能满足于学生。

三,课堂教学要丰富多彩。

无论是听张恩勇教授的现场授课,还是韩兴娥老师的课,都发现他们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很高涨。我想:我在课堂上做到这一点的吗?应该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试想:兴趣有了,还怕学生没有进步吗?还害怕学生不继续学习吗?

是呀!仰望天空还要脚踏实地,一路前行还需再停一停,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我们该如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呢?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结合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将语文教学进行到底!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成就诗意人生

感谢小桔灯这个平台给了我学习的机会,非常荣幸和大家共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经过短短四天的学习、教研,我受益匪浅。

困扰我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才? 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通过听张恩勇教授的讲座、学习韩兴娥老师、朱霞骏等老师的特色课程,我找到了科学的路径和方法。

我认识到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审美能力这四个方面。抓住这四个方面,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学生学习语文的瓶颈。

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重中之重。这方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实现。

张恩勇教授教学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展现出深厚的文化涵养与文学修养。张恩勇老师的讲座,他虽不看演讲稿和课件,却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尤其是他诙谐的话语,让人觉得亲切轻松。

他能够将大量经典课文、优美的诗句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与他长期大量阅读经典、善于总结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还有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课、刘魏丽老师讲的韵读方法,比如小麻雀、小黄鹂韵读法,配乐朗读法,于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一一灵活运用,做到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助力学生大量阅读,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知,离不开学生的悟性,离不开学生理性思维的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分析、琢磨、领悟,解开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

张恩勇教授在课堂中创设的假如我的头发很长很长和书就像给我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引领我到未知的天空翱翔,这些情境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打通学生的五观,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让学生将自己的所学在意境中展开。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不仅让学生将平日所学在写作中充分运用,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关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要树立端端正正做人的观念,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有格局的栋梁之才。这种理念在张恩勇教授的课程中以及结课口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审美、鉴赏能力则是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我们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而且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认知学习与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美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在充满美感的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陶冶情操、感受美的功能,真正做到弘扬优秀文化、营造书香社会,成就幸福诗意人生。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很高兴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最后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理念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明白新理念,就是要我们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教师应以最快的速度来汲取其中的精华知识,并在其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新方法、新理念。把新理念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什么是新理念?新理念是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教学中应该树立的新理念:1、教学中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教师教学中要确立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是妹有效果的教学,因为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不是教师主观的问题.更不是为了提问题而提出的问题、杜威早就意识到.任何知识的学习,既是为某一理论提供依据,又是形成新理论的素材。

总之;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树立好的适应相应教学内容的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县小学英语“领雁工程”理论学习培训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能够聆听前沿的教育理念,能够与众多教授、专家、名师们零距离的接触,倾听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英语思想理念,聆听他们纯粹流利的英语口语,这样的机会是弥足珍贵的。

培训的时光尽管短暂,却也收获颇丰。这段时间,我们聆听了将近二十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深入浅出的讲座,他们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对教师专业发展、人文素养以及小学英语教学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如听了屈小武老师“聊家例程”的讲座后,让我深切明白了:“知识也是有保质期的。”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作为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滴水,首先自己要先具备一桶水。面对着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全国特级教师刘定一老师在“教师人文素养”的讲座中也明确强调了:“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急需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除了有“专识”之外,更要有“通识”。人生教育应当是通识教育,缺乏通识教育,只有专业教育,是培育不出我们心目中渴望的“参天大树”的,有的只会是矮小的、只见枝条不见主干的“灌木丛”。

刘老师除了让我们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向我们灌输了不少儒家思想,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大“洗礼”。其中的一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感慨颇多。起初我只是简单地把这句话理解为:“自己不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听了刘老师举的一个个例子后才恍然大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多的是教育我们做任何事任何决定前要懂得先进行角色转变,简单地说就是要换位思考,知道了若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去决定该不该做这样的事。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在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都要时刻谨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听着不同类型的讲座,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这些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培训是短暂的,但学习却是终生的,培训绝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自我发展的起点。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超越。

教师学习儿童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儿童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5月7日至8日,我赴**参加了由**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主办的“指向核心素养,关注儿童阅读:课外阅读主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教育学者展示阅读课程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为全国教师搭建一个专业的阅读课程研讨平台。学习两天,整理笔记,理清思路,收获满满。

这次学习印象最深的是清华附小**校长和台湾名师**老师,感受最深的是对于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的思考,同时自己对“素养”的理解更近了一步,对小组学习形式的思考也更深了一步。

说到**老师,其实两年前听过她的绘本课《大脚丫跳芭蕾》,那时就觉得这位老师不仅才华幽默,而且心中有爱。她能够耐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她说:任何学生我们都要接受,哪怕我们没有能力教。这次学习又通过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她对孩子们的别有用心、个别对待。她举了三个学生案例,第一个是“圆周率”小子,第二个是胆小恐惧的牛牛,第三个是球星小梅冯友德。不管是心理障碍还是智力欠缺,对于学困生,他们学校都有私人定制的课表,有的孩子到四年级才开始学数学,但这样人性化的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团队的力量!

**老师交流的综合性学习建议,1+x,我觉得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有启发,但如果学校没有整体规划,教师个人这样的思想无法成为实际。**老师说,不能照搬,要抓住关键思想,开发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对于这一点,我们乡镇学校是薄弱的!但对自己班级的教学活动,有些思维还是可以借鉴,比如对于学困生,要有人文关怀,教师要有天下情怀,没有谁规定,一个班的学生步伐要一致,**老师也承认,有的孩子她也的确没有能力教好,那就从核心素养出发,关注儿童阅读,哪怕一天只读一句。她说,不管怎样,先生之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培养让自己崇拜的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方面,**老师还建议三个“一”,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要让学生善于学习,适时学会改变。“没有重视阅读的老师和学校是可怕的!”

台湾的**老师曾经亲自去小日本拜访过佐藤学,对于学困生,佐藤学的想法和建议跟**类似,得站在学生角度,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是强调应该学了多少,而是关注已经学了多少!**老师的小组学习,真的是专业、科学,每组四人,角色分为桌长、小沙漏,小天使和总裁,各负其责,别出心裁,这让我惭愧自己薄弱的理论研究,平日教学,可能因为时间限制,想得多,读得少,做得自然也肤浅,缺少从科学角度去理解教育的一言一行。**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也让我钦佩!她说,教师能关注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课堂,所以她今天和四年级学生共同探讨艾玛的个性,一共分为十组,每一组都配有一个教师观察员,只负责关注这组四名学生,结果十名教学观察员分别发言之后,每个孩子都像在放大镜下,被点评得较为透彻,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平时课堂上容易被忽略掉的细节,比如每组四人相对的最好是同性,还有看似讨论,其实只是在你老师路过的时候假装激烈而已,我们老师不能形式化的走来走去。这样新颖的角色扮演小组学习形式值得我们去尝试。另外,**老师对学生的习惯素养培养得很好,这一点值得学习,比如每个小组的桌长上来领材料,走路动作要轻,老师说完一句话,你们也应该做完了!她说别以为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孩子才能开始做事,其实一句话说到一半,孩子就能做了,我们总是给学生好多指令,让他们都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完成,其实这给我们也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发挥、成长。

“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只有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才能让儿童真正“立”起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时间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习新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火遍教育界,铺满博客圈,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也闻声赶来,今天也一睹核心素养的芳容。很庆幸的是,不单单是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这份核心素养,我还庆幸作为一位父亲看到了这份详尽的孩子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建议每一位社会人都认真的研读一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刻理解理解具体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细化的十八个基本点。无论是不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细致的学习一下,一是给自己的终身学习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二也是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学习历程做一下总结,时刻反思自己。

更何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从标题上看也看不出是对学校的要求啊,细读后你会发现核心素养实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范畴。每一个自然人都会是学生,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生活在中国,这份核心素养都离不开我们。

既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衔接宏观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对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社会分工的中观层面的解读,指导着具体教学实践过程的落实。根据这一框架,我也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小学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吧,仅代表个人拙见。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这个方面包含了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在小学阶段毋庸置疑就是以语文学科为集团的人文领域的知识储备了,古今中外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的学习,是学生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人文积淀,基本的知识才能沟通和发展;只有有了人文情怀,做人做事才更有人情味,提高幸福度;只有有了审美情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才能对美好事物追求,成就美好生活。

在我的身边的小学学习现况中,早读、午读读背国学经典,教师的引导理解,学生们这就是在人文积淀;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一个学生需要帮助,多为同学伸出援手,这就是人文情怀;学生衣着干净整齐、教室整洁卫生、美术及音乐课上喜悦的笑容,还有学生自己的爱好特长都是审美情趣的范畴。

有了核心素养的明确后,这些内容学校及教师一定继续做实细致,严把学生的人文底蕴关,对学生的一生美好奠基。

2.科学精神对于人文底蕴来说,就更多了些方法、技巧,少了情感投入了。情理是不分家的,讲情的同时,还要讲理。科学精神就是理,它建立在基本的科学原理之上,影响着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理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是这个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

以数学学科为典范的课程学习,学生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就是在阐述理性思维;学生做学问,除了学还要问,对于问题,学生能管理好自己的问题,独立思考,设法分析、解决问题这就是批判质疑;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屈不挠,不断尝试,直至问题解决这就是勇于探索。

学生的学科学习以及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创客教育就是在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精神,不迷信,认知到凡事都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这也和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紧密的契合。主体本身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有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他人的傀儡、木偶,为他人所利用,而不觉自己有丝毫的自由,那就要自己主动学习,健康合理的生活。

1.学会学习,拥有学习力。即便是再新的东西和知识,都在学习意识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巧妙的学习方法,准确快速地掌握住。做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才算是学会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学生要先知道为何学习,找准自己的学习偏好,利用自己的学习偏好,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技巧,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开心。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丰沛的经验储备,有选择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信息飞速发展,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学会自觉、有效地使用信息,势必要事半功倍的。这也和二七教育的信息化紧密相连,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可以共享开源,让所有的学生学习都能够高效,在数字化时代,更具活力。

2.健康生活不单单是身体健康。前段时间徐玉玉事件及一系列令人深省的电话诈骗事件所造成的悲痛结果就是典型的教学反例,受害学生不珍爱生命,没有健全人格,不能够自我管理,以至于轻生、激动不已等现象的出现,这是学生学习的悲哀,我们要再尽力去做好健康生活。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自我保护,适当锻炼,拥有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例如,课间操的坚持,站姿、坐姿的标准,书写的习惯等都是小学生要有认识的。对于小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还需更多的锻炼,健全的人格正在形成,小学阶段学生做好对于人生大局观的认识即可,为成长打好基础。自我管理方面,小学生的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监督,适时的鼓励、奖励,拥有持续行动力,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终归是要成为社会人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社会参与非常狭窄,现阶段仅局限于学校参与和家长所带领的社会的部分参与而已。这样一来,对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这些基本要点在小学阶段就需要有所调整了。

社会责任范畴在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在班级内,和同学们之间,诚信友善,文明礼貌;同学犯错误时,宽和待人等校园班级生活就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不够具体的,做到知国就不容易了,爱国则只能从小事做起了,在公共场合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不文明现象及时的制止,就是对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捍卫。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自己在班集体这个小集体中的位置认识,自己在班级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作用,或是任劳任怨小蜜蜂、或是出主意的点子大王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发展成为国家的一块砖、一块瓦。

这样的责任担当教育在小学阶段才更具体,更实际。

国际理解就又和二七区的教育方向中的国际化完美接轨。国际理解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学生大开眼界,认识不同的人种、生活习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可以从小树立广泛的全球观,认识到和而不同。中外文化的强烈碰撞,精彩纷呈,多元共生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成就多彩人生。

学生的实践创新就是要求学习要落实,服务于实际,服务于未来。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知道劳动,使劳动提高效率。小学阶段的优化等实践课程可以让孩子合理安排和设法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劳动意识。全班集体分工大扫除就是劳动意识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是终生的,在离开家长和老师后,依然能够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怎么办?这就要求了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日常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然后动起来真真正正的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这是学的目的。若是不用,就白白浪费了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小学生学习的多为生活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做到小学阶段的技术运用,就是把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着用,用着学,不断进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一定会形成教学新常态,落实在课程改革上,国家课程的改变,校本课程的研习和发展都将迎来新的春天;落实在教学实践上,更注重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力,以无招胜有招、胜百招;落实在教育评价上,解放卷子的局限,解放教室的局限,解放一朝定输赢的局限。

篇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结合我的教与教学经验,我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体会。

一、责任担当

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法治观念。现实中一些学生由于不懂法,不能明辨是非,做事没有原则,不会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法律方面的学习,多宣传守法的重要性,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人文底蕴

在国际化的世界,学生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真正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或任意跟随一种文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与世界观。因此,课堂上教师们强调在传授学生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通过思品课堂上学生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要反对故步自封、自高自大,又要反对崇洋媚外。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创新民族文化。学生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们广大教师的艰巨任务。随着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用多元智能的理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获取鉴别利用各种信息,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要想叫学生乐学善学,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好学的人,自己养成好学的习惯。以身作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学兴趣,产生了好学的激情,催发了学生好学的嫩芽,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老师到自觉需要好学的精神状态。要想叫学生勤于反思。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当然,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四、健康生活

健康的生命是我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成才、发展关系重大。我们要教育学生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应放弃生的希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善于调控情绪,自尊自爱,将心比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篇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有科学性,富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六大素养,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给出了现代教育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再也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儿童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每节课都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

7月4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教科所王凯老师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与教学改进》的讲座,让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谈一下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与我们以前所倡导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素养”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后天中、长期实践中养成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经过努力养成好的习惯、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怎么做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2、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想想自己上班的时间也不短了,应该说已经是一名老教师了,可不管从教学水平还是自身水平,我都感觉进步不大。首先,我读书少,上班以来,读过的专业书屈指可数;其次我钻研的少,对教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始终浮在很浅的层次,深不下去。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负责人,因为成长始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充满爱与责任。这是的灵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做到爱学生,爱教育,对学生,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