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入党申请书结合实际情况 > 导航 > 理念教育体会: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武装头脑

入党申请书结合实际情况

理念教育体会:结合实际 深刻领会 武装头脑。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理念教育体会:结合实际 深刻领会 武装头脑”,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理念教育体会:结合实际 深刻领会 武装头脑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和自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对指导各自今后的司法实践更是不可缺少。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感到,学习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检察人员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内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作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使各方面都能够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浙江的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浙江的贯彻落实,确保我省的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二、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正本清源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今后,本人将进一步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学习江文选心得体会—深刻领会版


学习江文选心得体会—深刻领会版
《江泽民文选》中有代表性的十大创新用语,是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词
党的历史方位:这是理解和把握整个《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
三个代表:这是《文选》中最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核心用语;
与时俱进:这是《文选》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
党的先进性: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它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归宿;
第一要务:这是《文选》对发展在党的执政实践中的地位所作出的鲜明概括;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个先锋队”:这是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文选》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创新性概念之一。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按照九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在指导工作实践上下功夫
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要深刻领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宏伟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工作。
要深刻领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要深刻领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深刻领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意义,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要深刻领会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要深刻领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继续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学习江文选心得体会-深刻领会版


学习江文选心得体会-深刻领会版

《江泽民文选》中有代表性的十大创新用语,是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关键词
党的历史方位:这是理解和把握整个《文选》思想脉络和理论观点的钥匙;
三个代表:这是《文选》中最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核心用语;
与时俱进:这是《文选》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
党的先进性: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它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归宿;
第一要务:这是《文选》对发展在党的执政实践中的地位所作出的鲜明概括;
社(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个先锋队”:这是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文选》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创新性概念之一。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按照九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在指导工作实践上下功夫
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要深刻领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宏伟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工作。
要深刻领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要深刻领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要深刻领会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意义,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继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要深刻领会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要深刻领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继续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要深刻领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优秀范文:XX继续解放思想心得——武装头脑是前提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XX继续解放思想心得——武装头脑是前提》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大解放了,的空间就会拓宽。而要在我区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首先必须武装干部群众的,武装头脑最根本的途径则是深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面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和现代科学知识,用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继续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武装头脑,首先必须要学习好科学理论。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区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习动员阶段,要学习好党的科学理论,重点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总书记在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要求,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帮助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其他知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推进继续解放思想的前提和保证。学习搞好了,才能对在新形势下为什么继续解放思想有足够的认识,增强继续解放思想紧迫感和自觉性。不学习好科学理论,我们就难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迷失方向,就难以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认清发展形势,统一发展思想,更新发展理念,树立全局意识,全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大发展。

武装头脑,必须结合我区区情和加速发展需要,学好现代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经济、信息、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影响日渐广泛深入。尤其是国家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就对全区的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包括国际经济、合作意识、现代管理水平等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事关全区发展的大好前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加强学习经济学、现代管理、法律知识、信息技术、国际经贸甚至哲学、历史、文化等等方面的知识,用丰富的知识为我们树立发展新观念、树立世界眼光、开阔发展视野、加强战略思维等提供支撑。要通过深入学习,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与趋势,培养国际眼光和科学精神,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改革创新、科学谋划、统筹管理的水平。

武装头脑,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联系思想实际学,剔除思想意识中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狭隘自满等观念。要联系工作实际学,认真查找思想不够解放的种种表现,拿出解决的办法。“学然后知不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一切努力发展与进步的地区学习。“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就应该努力地学,大胆地试,勇敢地闯。通过不断的学习,打破思想僵化,用学习到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武装头脑,以一股锐不可当之勇气,敢于在实践中探索,勇于在实践中创新,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旅游大市、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漓江保护压力较大;旅游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发展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等。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桂林市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确立的“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即:实施一大战略,狠抓两大经济,做强五大产业,推进“三化”进程,坚持走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让桂林城市靓起来、企业强起来、市民雅起来、百姓富起来,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

农业稳市。桂林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大米和水果生产基地。我们以漓江、资江、湘江三大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抓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公司化管理、机械化作业;改善种养结构,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推行一县一品工程;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立市。桂林有多年的建城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有甑皮岩、古王城、桂剧等古代文化瑰宝,也有阳朔县风情西街、《印象·刘三姐》等现代文化名片。我们精心打造文化精品,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和桂剧《大儒还乡》等,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百姓大舞台”、“百姓大讲坛”、“桂林读书月”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在再造一个新桂林规划中把桂林大剧院定位为新城的标志性建筑,突出桂林文化新城建设。

旅游兴市。桂林因“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于世,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秀美山水。旅游是桂林的城市名片,也是桂林的朝阳产业。我们着力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餐饮与旅游的结合,推出适合不同旅游对象的旅游精品;举办山水旅游文化节,加强旅游产业结盟,组织旅游大篷车推介活动,做足做好旅游文章。

工业强市。选择远离漓江水系的临桂新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着力推进秧塘工业园、苏桥工业园以及各县区的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构建桂林强壮的工业骨架。重点抓好汽车及零部件、食品饮料、锰业、机械电器、电子信息5个规划超100亿元和橡胶制品、医药及生物制品、竹木加工、建材、电力生产5个超50亿元的“五大五小”产业。依托桂林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人才优势,发挥桂林在航天电子、精密仪器、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对在建项目和120家重点企业实行一名市领导负责、一个小组抓落实、一个部门牵头或帮扶的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发展。

结合实际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实际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结合测绘工作来说,测绘事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我体会,要实现测绘事业的科学发展并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贯穿于测绘工作的方方面面。结合这一段时间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结合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谈谈我对测绘标准与质量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初步认识和想法。

1、把发展作为测绘标准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只有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才能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测绘工作要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就是要把推进测绘自身发展,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测绘工作的首要任务。

2、把以人为本作为测绘标准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包含三层意思: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人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回答了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测绘标准质量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是开放标准的形成机制。标准使用者是标准化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基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有技术实力的基层测绘单位参加标准制修订,充分听取一线技术人员对标准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就是尊重广大测绘从业人员在标准宣贯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维护并发展好测绘项目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权益。测绘质量是测绘成果生产过程、成果本身及后续服务质量的总和,贯穿于测绘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对测绘过程的规范化控制才能保障成果和服务的可靠性。只有对《测绘法》三十四条测绘单位对测绘成果质量负责的规定进行细化,明确设计、施测、监理、质检等各参与主体应负有与所承担工作相应的责任,才能保证最终成果质量,也是对执政宗旨的体现和对公平正义的保障。


3、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测绘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是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
测绘标准质量工作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一是增强全局意识。标准工作特别强调全局意识。要统筹地理信息标准工作,要站在全面发展的高度,打破部门意识,不能就测绘论测绘,就标准论标准,不仅要算眼前帐,更要算长远帐。统筹就是要统筹标准的规划、计划、立项和审查,使全国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体系下做标准,使标准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近来标准制修订方面我们吸收了一些地理信息企业参与进来,虽然从短期看他们的标准编写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花更大的气力去指导,拉长了制修订周期,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二是增强协调意识。比如,标准的制修订与标准宣贯如何增进协调,标准执行与质量管理如何增进协调,国家级质量专项检查与地方年度质量检查如何增进协调,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如何进一步协调,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深入思考、研究。


4、把统筹兼顾作为测绘标准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善于把握发展全局,处理发展关系,兼顾各方利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各方面的协调运转、促进良性发展。

测绘质量工作贯彻落实统筹兼顾的方法,一是要统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随着测绘成果形式、服务模式、测绘用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测绘监理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市场需求。需要政府避免对测绘监理活动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明确财政投资测绘项目的强制监理范围、监理单位资质、监理技术依据等方面的政策,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界限,最终达到引导规范测绘监理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测绘监理市场的目的。二是要统筹处理好加强重点成果质量监管与扩大监管覆盖面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检查覆盖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覆盖周期,确保不留死

结合实际工作谈落实科学发展观第2页

角;另一方面要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领域测绘成果的质量监管。十七大报告指出,公共性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强调将公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重要地理信息系统、房产测绘、导航电子地图、重大建设工程测量等测绘成果质量与国家、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着力重点开展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项目的质量的监督检查,同时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两级监督作用,各有侧重,协同配合。国家测绘局通过国家检查,摸清全国质量状况和薄弱环节,把更多精力转到制定测绘质量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重点加强宏观管理;地方加强本地区测绘质量的统筹协调,确保监管覆盖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