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人生方向演讲稿 > 导航 > 循环型城市将成为城建方向

人生方向演讲稿

循环型城市将成为城建方向。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循环型城市将成为城建方向”,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循环型城市将成为城建方向


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把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绿色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和最佳形式,运用于城市的整体建设而形成的循环型城市,能够根本上改变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使城市建设更加符合其本来就有的生态性质。我国已开展试点,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与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循环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体系。建设循环型城市,将成为今后我国新城市建设和老城市改造的方向和目标。一、更新城市决策层观念
建设循环型城市,城市决策者具有循环经济意识最为关键。要从根本上转变环保和经济发展矛盾、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树立预防在先、环保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以提前预防污染、资源循环利用,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城市决策层观念的转变,一方面要靠其自身认识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还需要对GDp指标进行调整,增加环境要素,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减轻城市决策层一味追求经济增长指标的压力。
二、加快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制定《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的综合性法律,以推进循环型城市的建设。尽快出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配套的其他单项法律,如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废旧汽车、包装物品等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应将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税,以便从法律上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要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对一些从局部利益出发,在环境污染上搞地方保护主义的直接责任人,要按照法律法规,严惩不贷。
三、制定政策鼓励资源循环利用
建设循环型城市,政府必须有积极有效的政策扶持,用以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针对我国城市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环保产业、企业治污以及城市居民消费等现实情况,要从资源消耗、利用、再生、技术等各个层面,尽快考虑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综合利用的财税政策。比如对内部资源循环利用和减轻污染的企业,购买排污设备和装置,可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甚至全免税。还可以考虑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专项补贴基金,用于奖励综合利用资源和有效减少污染的企业。特别是对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物组织生产的环保产业,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优惠,以扶持其尽快发展。
四、循环型城市的系统工程建设
1、建立循环型城市的生产系统。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淘汰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污染排放少甚至零排放;推进共生企业的生态园区建设。
2、建立循环型城市的基础设施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工艺、用材等都要尽可能地体现循环经济的思路,尽可能地用太阳能、天然气等自然、清洁能源,尽可能地使用有利于提高各种设施性能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和污染。针对城市水资源极为短缺的窘况,要考虑建设城市的“中水道”,或对现有的公共设施进行改造,以提高水的利用率。
3、建立循环型城市的消费系统。集团和个人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尽可能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商品、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等内容。各级政府要带头采购绿色产品,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服务行业及其用户也要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过分包装产品,以减少资源浪费。居民要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地循环用水,外出时少用和不用塑料购物袋、更多地使用耐用和外包装少的商品。针对我国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猛增,且多使用对环境有害的能源致使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城市主要污染源的现状,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4、建立循环型城市的生态保障系统。主要是对发挥生态作用的自然环境,严加管理和保护,尽量减少人为不正确的干预;防止和纠正各种名目的侵占、破坏或改作他用;对一些可能用人力恢复的环境,则要使其尽可能恢复自然状态,重新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尽可能增加具有生态功能的项目建设,着力纠正一些城市在城区占地建没有生态作用的大广场、用不渗水的材料铺地等做法,以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空气的净化。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如何成为学习型秘书


如何成为学习型秘书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知识正以几何级数倍增,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成为人人学习之邦”,“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政机关的秘书来说,成为学习型秘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只有善于学习、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从更大的范围观察新生事物,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知世界,才能更好的为领导服务;只有善于学习,才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想的更深的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当好一名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秘书,必须努力成为学习型秘书。只有努力成为学习型秘书,才能更好的为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服务。一、必须强化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意识先进的学习理念,其本质是强调学习,但这种学习比传统的学习理念更富有时代内涵,塑就学习型秘书,必先用先进的学习理念武装头脑,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的激发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是指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和系统化学习的理念。1、终身学习的理念。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当今的时代,是要求我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更新,就必定要落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必须明确学习是人的一生始终相伴的生活方式。作为秘书工作来说,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快的接受和适应新的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取得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无法生存和发展。2、全程学习的理念。目前,秘书不可能像全日制大专院校的在读学生一样脱产学习。因此,只有将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做到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树立全程学习理念,学习不再是在学校教室和岗前培训的孤立的绝对行为,秘书不必撇开时间专门学习。相反学习既是工作的核心,是工作的新形式,是工作范围的拓展,因此将工作学习化,树立全程学习的理念是秘书生活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形式,要懂得学习工作化是为了不断充实发展,是人感觉活得更充实,提升自身的思想品位、道德品位、文化品位和工作品位具有重大意义。3、系统化学习的理念。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形成系统化学习、系统化思考的学习新理念,系统化学习、系统化思考的学习理念,是我们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屏障,迅速适应日益发展的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在新形势下,我们秘书工作者要学会整体思考,防止局部分割思考;要学会动态思考,防止静止永恒思考;要学会本质思考,防止表面浅层思考。这是新时期信息化的时代给秘书的一项重大任务,是秘书工作面对学者型领导、创建学习型办公室必须具备的应有能力,是提高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看的更远、想的更深,分析的更透彻的有效途径。二、必须努力提高学习力,强化进取意识1、强化优患意识,激发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江泽民曾针对个别同志借口工作大忙没有时间学习指出:“我看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能进取挤出时间学习,问题关键是有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精神”,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优患意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毅力。明确学习的内容,学会历史的、动态的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探求新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才会有新举措。2、明确学习目的,强化秘书的进取意识。秘书要有否定自己、丰富自己、锤炼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进取意识,强化进取意识,就必须明确学习目的,要系统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精髓和方法,这是学习的灵魂和方向;要扎实地掌握驾驭复杂局面,履行秘书职能的各方面知识;要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积累,提高应变能力;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充实文化内涵、内强素质,力争使自己成为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秘书,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对工作的驾驭力。秘书既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磨功,也要有“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爆发力,充分发挥秘书的工作效力,切实增强搞好“三服务”工作本领。三、切实改进学习风气,努力做到学习致用,养成心仪好学,“四时”学习的良习。心仪好学,不说成一种心态,一种嗜好,更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告别浮燥、远离应酬的、排除烦忧、挤出时间,静心而读,要掘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养成“随时、准时、定时、挤时”四时学习的良习。“随时”学习,即无时无刻不断学习,做到工作学习

如何成为学习型秘书第2页

化、学习生活化,信手拈起,如得佳酿,渐成学习习惯,勤作笔记,写好心得感受,摘抄妙语佳言,随手将一些好文章剪辑下来,汇编成册,以便日后详加阅览。“准时”学习,要制定学习计划、规定时间准时关门学习,规定学习内容、重视理论学习,不管是理论调研文章,还是新闻报道,或者是杂文等等,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定时”学习,每日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把当前党的政策、方针、政策和各级领导的讲话、著作作为理论吸取,知识积累,每日一小读,每日一心得,积篇成章,积学成问,心有所学,学有所成。“挤时”学习,在工作百忙之中,也要挤出时充实理论修养,以求提高掌握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目标,而且做到学习密切联系实践,密切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使学习具体化、细致化,养成学为时尚的心态,从而达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立德、学以理智、学以致用”的十二字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日日学习,我们工作起来,运用理论,方能得心应手;适用法律法规,才能恰于其当;旁针博引,才能避免张冠李戴,文不对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所依据,以理服人,使自己在工作上得心应手,避免临阵磨枪的窘境出现。四、强化参谋和奉献意识,切实提高秘书以文辅政的能力。秘书要紧跟机关的整体工作步伐,贴紧领导的思路,就需要思想敏锐,尽可能做到事事有预见,想在先,积极主动的做好基础工作,既要能发现问题,又要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又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尽力满足、适应不断发展领导决策的需求,为领导出谋划策、拾遗补缺。从摸实情、办实事、创实绩花力气,从勤动脑、多思考、出好谋上下功夫。其次要强化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是机关秘书的必备素质,秘书要不怕吃苦,秘书必须甘耐清贫、固守寂寞、以劳为乐,要不怕吃亏,秘书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都是一些辅助性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因此秘书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得与失,注意把正自己的角色位置,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图名利,甘当“乐于奉献的蜜蜂,恪尽职守的螺丝钉”,不断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切实增强以文辅政的能力。努力成为学习型秘书,是秘书工作者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中掌握新知识,在工作实践上运用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扩宽视野,前瞻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增强办公室团队精神,成为学习型秘书。因此秘书要大兴学习之风,倡导学为时尚精神,达到心仪好学之境界,把学习当作一项工作、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美德。

成为学习型秘书的体会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的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知识正以几何级数倍增,江**同志曾经指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成为人人学习之邦”,“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政机关的秘书来说,成为学习型秘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只有善于学习、努力学习,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从更大的范围观察新生事物,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知世界,才能更好的为领导服务;只有善于学习,才能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想的更深的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当好一名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秘书,必须努力成为学习型秘书。只有努力成为学习型秘书,才能更好的为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服务。

一、必须强化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意识

先进的学习理念,其本质是强调学习,但这种学习比传统的学习理念更富有时代内涵,塑就学习型秘书,必先用先进的学习理念武装头脑,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的激发人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是指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和系统化学习的理念。

1、终身学习的理念。江**同志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群众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当今的时代,是要求我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更新,就必定要落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必须明确学习是人的一生始终相伴的生活方式。作为秘书工作来说,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快的接受和适应新的变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取得事业的成功,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无法生存和发展。

2、全程学习的理念。目前,秘书不可能像全日制大专院校的在读学生一样脱产学习。因此,只有将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做到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树立全程学习理念,学习不再是在学校教室和岗前培训的孤立的绝对行为,秘书不必撇开时间专门学习。相反学习既是工作的核心,是工作的新形式,是工作范围的拓展,因此将工作学习化,树立全程学习的理念是秘书生活过程中主要的学习形式,要懂得学习工作化是为了不断充实发展,是人感觉活得更充实,提升自身的思想品位、道德品位、文化品位和工作品位具有重大意义。

3、系统化学习的理念。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形成系统化学习、系统化思考的学习新理念,系统化学习、系统化思考的学习理念,是我们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屏障,迅速适应日益发展的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在新形势下,我们秘书工作者要学会整体思考,防止局部分割思考;要学会动态思考,防止静止永恒思考;要学会本质思考,防止表面浅层思考。这是新时期信息化的时代给秘书的一项重大任务,是秘书工作面对学者型领导、创建学习型办公室必须具备的应有能力,是提高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看的更远、想的更深,分析的更透彻的有效途径。

二、必须努力提高学习力,强化进取意识

1、强化优患意识,激发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江**曾针对个别同志借口工作大忙没有时间学习指出:“我看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如果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能进取挤出时间学习,问题关键是有没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精神”,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优患意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毅力。明确学习的内容,学会历史的、动态的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探求新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发展才有新思路,改革才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才会有新举措。

2、明确学习目的,强化秘书的进取意识。秘书要有否定自己、丰富自己、锤炼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进取意识,强化进取意识,就必须明确学习目的,要系统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精髓和方法,这是学习的灵魂和方向;要扎实地掌握驾驭复杂局面,履行秘书职能的各方面知识;要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积累,提高应变能力;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充实文化内涵、内强素质,力争使自己成为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秘书,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对工作的驾驭力。秘书既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磨功,也要有“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爆发力,充分发挥秘书的工作效力,切实增强搞好“三服务”工作本领。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型大都市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型大都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以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围绕这一课题,市委党校第23期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结合市环保情况到贵阳市、昆明市考察调研,以探讨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建设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的思路。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城市要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过度使用的自然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和生态环境决定中国不能继续走以高速度、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贵阳、昆明两市的经验和启示
贵阳市是我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市,目前贵阳市已完成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规划和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法规,并开始启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通过对贵阳、昆明两市的学习考察,得到的启示有:
1.可持续发展意识,是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导
首先,领导层面的科学发展意识是保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贵阳市委、市政府目标清晰地制定了“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环境立市”的建设大贵阳的战略,提出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经过努力,贵阳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城市。
其次,全民的科学发展意识是保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昆明市环保局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一是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同时,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二是在企业大力宣传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关知识,促使企业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三是通过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等手段,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四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和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2.践行循环经济模式,是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推进八大循环体系建设”。
———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持续加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保持生态环境美好。
———转变两种模式。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和转变消费环节模式。
———构建三个核心系统。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和生态保障系统的建设。
———推进八大循环体系建设。即磷、铝、镁、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和生态农业、城市基础、旅游服务、消费循环体系。
贵阳市在践行循环经济模式中坚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的工作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组织体系。其次,规划先行。相继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贵阳市循环经济首批试点项目方案”等五个系统性规划。第三,提供法制保障。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已通过《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城市条例》,并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将总体规划中的建设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各行业,实施目标责任制。第四,拓展联络。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开展了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试点项目,并被德国政府确定为中德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内的两个重点支持城市之一。
目前,贵阳市已有大小20多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思的生态工业项目有了合作投资伙伴,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试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伸发展,使煤化工业产业为磷化业提供相关原料,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下,形成了典型的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即“三低一高”的模式。因此,该项目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是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的典范。
建生态型大都市的对策建议
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城市,在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的制约。为此,有必要进行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型大都市第2页

制度创新,实现把建成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现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在保持经济发展适度增长速度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过程中,没有适度的增长速度,就难以满足现代都市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缺乏改善环境资金的支持。在制订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时应考虑既要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要考虑有利于吸引外资投入循环经济项目。
第二,在发展高新科技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比较优势,的经济实力已经排在全国大城市前列,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城市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中,要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资源最缺乏的产业、资源消耗较多的产业、污染排放较大的产业和循环技术较成熟的产业等行业推进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第三,以制度的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度涉及物质循环资源保持者、开发者、加工和制造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循环经济中各利益实体的权利与责任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效率与公平问题,这些都要在制度创新中得到体现。一方面,要使城市居民在循环经济制度下形成绿色消费观念。要意识到城市的水质通过截污得到改善,农村的水质却恶化了;城市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城郊部污染却加重;城市垃圾的简单填埋加重了城郊垃圾的二次污染。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高,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的直接受害者,但无力应对因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政府应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通过不同的消费价格调控让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生态补偿。使城市市民在不同消费层次中尽到义务享受权益,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另一方面,要使城市管理者在循环经济制度框架下,增加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修正城市管理者的考核标准,使每个地区的GDp增长能科学反映单位GDp所耗资源与污染物的量,增强城市管理者推进循环经济意识。
第四,要在全市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保障市民参与循环经济的权益。要把循环经济知识纳入科普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工作中的作用,要把循环经济知识渗透在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中。通过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让市民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推动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性,使全体市民认识到各自的权益和义务。以循环经济行为培养循环经济意识,以循环经济意识指导循环经济行为。
要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要以在20xx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希望通过这些创建活动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把建设成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态居住的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近两年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又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提高国际竞争力面临更大压力。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总结、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党中央提出的“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的指导下,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能源增长翻一番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在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累了经验。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一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节约优先没有很好体现到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三是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四是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五是全民节约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对头、消费心理扭曲、消费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2页

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树立节约型的思想观念。
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要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
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开发区建设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构建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积极保护耕地,提高单位住宅面积密度,改进建筑结构,增加可使用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配置居住区绿化用地,土地使用功能适当混合。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推广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推进建筑废物综合利用;新建建筑实行装修一次到位,禁止二次装修。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有条件的要发展分布式供热;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住宅小区建设要配套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加快再生水利用,推行分质供水。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
构建节约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精准化水平,节约使用土、肥、水、电、种、药等投入要素。继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型农业机械,提高资源能源的产出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和附加值;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的补充和替代能源。
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住房、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在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鼓励购买低油耗、低排量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禁止过度包装,尽可能不使用一次性产品。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和实施节约优先的方针。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意义,明确将“节约资源”与“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并列为基本国策,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把节约资源作为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和深化税收、财政、投资、金融等改革的重要内容。
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建立执法责任制,保证现有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要加快国家标准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开发准入条件;对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新建项目,要从能源、水资源消耗以及土地、环保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加快制定工业耗能设备、机动车、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强制性、超前性的能效标准,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的设计规范,提高建筑的节能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的定额标准。建立和完善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重点耗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新建建筑的准入制度,生产者的责任延伸制度等。
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体系。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的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加快研究制定鼓励使用节能节水减免税产品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发展节能车型与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完善资源性产品进出口的税收政策。公共财政要加大对政府资源节约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对一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包括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工程应用科技的开发,将其纳入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化发展规划。
促进机制创新,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资源节约信息,引导企业挖潜改造。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担保,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即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园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根据省经委《关于做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经环资[**]158号)文件精神,结合园区的实际开发建设步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封闭或半封闭循环

1、努力实现重点生物制药产业循环链

依托园区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形成“玉米—淀粉—副产品蛋白—饲料—养殖业、畜牧业—有机肥料—玉米种植”,半封闭循环的同时,主产品“玉米淀粉—生物发酵原料药—药物制品制剂—人用或兽用药品”,实现了科学循环发展。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努力拓展上下游产品加工,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入区建设。

2、完善“煤电铝”循环产业链

重点依托粉煤灰生产铝硅系列合金项目,电厂发电后所产生的粉煤灰,经高科技提取氧化铝,氧化铝通过电解生产电解铝,进而发展铝制品加工。目前,***集团拟投资35亿元在园区建设年产25万吨电解铝项目。围绕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园区还将逐步发展下游产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园区依托电厂基本形成 “发电—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电解铝—铝型材加工”产业链。

二、积极扶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

1、***节水工程

面对园区污水处理压力日益加大的局面,园区积极提倡企业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全面减少污水排量。***三、四期工程增加投资近10亿元改用空冷技术,对一、二期工程冷却水采取反渗透法集中处理,对污水纯化实现再生利用,每年节水300多万吨,减少排量500万吨,继续推广该项目在自备电厂项目上得到应用。

2、**8公司污水利用项目

***淀粉公司利用ⅲ效分离器回收凉水塔蒸汽补充循环冷却水,使之长期循环无需补给也无需排放,既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又对环境无污染,利用淀粉污水经蒸淋浓缩制取玉米浆为石药提供生产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推广该技术在*****等其它企业中的应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有效保护园区环境。

3、水电一体化项目

*******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拟投资5150万元,在一期淀粉项目的基础上生产液糖、变性淀粉及工业酒精,提高淀粉产品附加值。同时,*****将与北京*****公司合作,引进德国的水电一体化项目,进行环境改造。即利用一期工程淀粉污泥,通过沼气能量转化进行发电,园区将大力扶持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扩大污水的利用范围,鼓励其他企业的有机污水也统一由该项目处理。

4、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

**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约300多万吨粉煤灰,这些粉煤灰根据传统方法除少部分用于建筑外,多数都是露天堆放。堆放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燃烧国家工程中心和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共同开发建设高铝粉煤灰生产铝硅系列合金项目,年消化粉煤灰60万吨。经过前期启动的一台2200kva试验炉试验生产,顺利获得成功。在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将建设两台16500kva矿热炉。

该项目利用***粉煤灰生产铝硅铁合金、铝硅合金、纳米氧化铝等多个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粉煤灰利用技术的空白,还对延长园区产业链及对园区相关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后续开发的项目还有利用粉煤灰生产凝石材料、莫来石,生产分子筛、填料、磁化肥,提取空气微珠等多个产品。

5、**集团煤气、焦油回收项目

目前**集团在***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吨特种钢项目,焦炭年需求量约60万吨,**集团拟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在园区配套建设焦化项目,并采用循环利用方式,用煤炼焦,将副产品煤气和焦油集中回收用于发电,所发电量除满足特种钢项目自用外,还可以向周边地区销售,园区将大力扶持这一环保节能项目。企业实现了变废为宝,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6、污水处理厂

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于XX年9月20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2万吨/日,项目总投资93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已注水调试。根据企业污水处理需要,XX年前,污水处理厂还将继续扩建二期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到10万吨。

三、抓好节能工作

1、加强工业“三废”利用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潜力巨大,由于工业企业多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致使大量资源被异化为“三废”,许多生产要素低水平消耗。我们积极鼓励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提升再利用技术,加快实施资源综合开发、生产链拓展,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园区周边地区资源丰富,是煤炭和化工矿产资源的主要产地,有着良好工业基础,我们将以建设节能型园区为目标,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重点放在能源、原材料行业。园区的清洁生产与废物利用空间广阔,我们积极鼓励企业提高煤炭洁净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推动煤炭气化和液化等清洁技术在园区的发展。在冶金行业,大力扶持炉外精炼、高效连铸等先进清洁技术,推动余能、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并带动整体冶炼行业的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

2、推行节能、清洁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将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园区将进一步推广扶持包括节约能源、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减少或根除有毒有害化学材料的使用、减少废物的生成等领域的项目。严格环保准入条件,提高园区工业循环用水量和污水处理率,解决噪音和粉尘污染,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理,努力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3、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数量

在园区今后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园区将提高这类企业的准入门槛,在提倡节能的同时,在工业节能方面重点推进以煤炭、电力、钢铁、化工及重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节能标准,强制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业技术、设备,坚决制止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调整和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对现有入区企业使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技术装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成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园区将积极筹备建立“***园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加快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利用**两地各高校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同全区各主要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为有优势项目的入区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工艺改进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工作的步伐。在生物制药、金属冶炼等许多有技术优势的项目上,可与企业共同开发并设立研发机构。聘*各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的电力、冶金、化工、生物制药和相关专业的专家作为创业中心的兼职领导,并定期与入区企业就各类实际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园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

五、重点支持下列企业和项目

(一)利用企业生产的废弃物或副产物作为原料的生产企业。

(二)园区生活垃圾回收并分选及其他垃圾资源化企业。

(三)进行废水循环利用和中水回用试点的企业。

(四)生物发电、煤矸石发电、掺烧园区生活垃圾发电、粉煤灰综合利用、电厂脱硫等项目。

(五)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以及其他重大的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使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或行业标准,降低幅度较大,效果明显。

(六)国家、*8有关机构认定或审定的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及示范项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