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检讨整改措施 > 导航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检讨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按照院党组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学习进度的要求,现阶段是自查整改阶段,现将自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版权所有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基础
在思想上,查摆自己不足的同时,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老干警的优良传统,以邓小平理论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基础,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自己置身在群众中,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要摒弃思想中那种要不得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思想,廉政二字永记心头,不能为谋取私利,而忘记自己是一名检察人员。向张会杰同志学习,学习她那种忘我精神,以院为家,对自身工作全身心投入的思想觉悟。
二、强化学习理念,提高业务素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
在工作中,一方面我知道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在工作中的需要,只有多看、多听、多学,多问,才能充实自己。把本职工作的学习作为重点之重点,强化学习法律知识、检察业务新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自己能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采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争作学习型书记员。有不懂的地方,向老干警虚心求教,做到不耻下问,不应该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更不该认为求教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从点点滴滴学起,才能有汇成江河的才能。另一方面在办案中用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自律,以秉公执法、文明执法的作风来进行工作。将不正之风、腐败等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使我能真正成为一名不愧于自己、不愧于人民的检察人员。
三、通过自查,提高认识,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
只有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深入学习,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发现了自已的不足。
在思想上,用法治理念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应该学习先进典型的思想觉悟,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工作上,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做到“温故而知新”。
从事检察事业是我一生的梦想,我会用毕生的精力、不懈的努力去圆这个梦想,让它是最美好的,我以实实在在做人,点点滴滴奉献为基本的人生标准,努力塑造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完成肩负的使命,作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检察人员。
四、整改措施版权所有
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根据自查情况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1、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弥补知识的不足而影响工作的情况。
2、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自中央政法委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我院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和领会,对这五个概念的内涵及其支撑起的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行消化吸收,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检察工作。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的精确概括。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更是国家走向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因此,检察机关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依法独立办案,提高检察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深化规范执法行为活动,扎实推进检察改革,创新检察工作机制,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几乎同时,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并强调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浙江”的总体要求多次提到了“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在“法治浙江”建设中大有作为,也必须牢固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

???9月22日,中央政法委就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时,罗干强调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政法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也要实现“理念指导实践”这一“第二次飞跃”,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强化法律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

我院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版权所有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解决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和能力。

组织安排。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们把提高认识放在首位,坚持领导带头,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紧密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保先教育,紧密联系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紧密联系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联系执法活动的实际,在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促进公正执法、推进政法工作的改革创新、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上一步一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对照检查。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们实事求是地搞好对照检查,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帮查、面向社会开门查等形式,认真查摆在思想认识和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我们澄清了几种错误的执法观:一是有罪推定,重打击、轻保护,办案过程中注重收集有罪证据和罪重证据,忽视收集无罪和罪轻证据;二是重实体,轻程序,认为只要案件性质搞准、基本证据扎实,程序上不到位关系不大;三是重协调配合,轻监督制约,使监督制约机制失去了应有的防错、纠错功能。我们还要结合实际工作找差距,从依法办案、职权法定意识上找差距,杜绝超越管辖权办案、超时限办案等违法行为;从执法为民意识上找差距,关注人民群众、关注困难群体,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人权保障意识上找差距,杜绝随意采取强制措施、不文明办案,切实保护人权;从服务大局意识上找差距,在依法的前提下考虑大局,正确运用刑事政策,结合各方面的要求把案件办好;从党的领导的观念上找差距,主动地接受领导、主动地争取领导。

教育整改。针对问题和差距,我们制定整改措施,健全监督机制,深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改措施第2页

扎实地搞好整改。因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在教育和整改中,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其他多个主题教育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工作。一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二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大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力度,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发展。三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融入规范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中,进一步筑牢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思想根基,建立健全执法规范化体系,把各项执法活动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四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深入实践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包括打黑除恶、治理商业贿赂、集中处理涉检信访等专项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版权所有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职责,把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平正义作为永恒主题,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努力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使执法办案真正起到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整改措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报告(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报告(三)内容显示中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指示和中央政法委印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检察机关的领导干部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法制理念是人们尊重并自觉服从法律的思想意识。这是严格执法、正确履行职责的思想基础。一个执法者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法律,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我将努力培养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思想意识,做到不仅学法、懂法,而且要自觉依法办事。增强法制观念的基本途径仍然是学习法律知识,法律知识学得越多、越扎实、越深入,就越有利于法制观念的养成。我们更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严格执法,维护法律权威
严格执法是法治的核心,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部法律,即使立法意图再美好、法律结构再严谨、法律规定再具体、法律条文再完善,如果执法不严,在现实中得不到切实执行,等于一纸空文。在对待钱物上,洁身自好,不送不收,不贪不占,廉洁从检,尊纪守法意识较强,有强烈的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以权谋私、行贿受贿、吃拿卡要报等不良行为,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坚持公正执法、执法为民,严格依法办案,不徇私枉法,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在对待权力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检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
三、自觉接受监督
在社会行为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共产党员、检察干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遵守院里的规定,做到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在工作作风上,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放在首位,接待来访群众时,能当即答复的立即答复,态度热情。
通过自查,我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和工作上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在工作上,存在着创新不够,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等问题,对于自己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而是消极对待,但这是错误的,今后我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另一方面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一定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接受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执法者。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报告(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报告(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报告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感到,学习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政法人员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机关党员作为全体党员队伍的表率,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和要求上应更高更严。同时,对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对照先进同志,我也找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
一、个人存在问题和不足
1、放松了自我学习,在本职工作理论学习上存在浮燥情绪,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在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有应付思想、临时观念。学习不刻苦,不扎实,不深入,往往忙于事务应酬,不愿拿起书本学习,即使有了时间也坐不下来,深不进去。
2、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思维不活。对新生事物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冷嘲热讽,而不去积极地观察了解,去伪存真。
3、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提高素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经济、法规、科技,围绕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业务知识,求精求细。机关人员大多缺乏经济头脑,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通过看电视、报纸、刊物时多向经济领域倾斜。
2、牢记宗旨,工作更上一层楼。通过查摆问题,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检察干警,虽然所从事的岗位不同,职责不一,但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一样的,都应当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一种奉献,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服务,身体力行“”重要思想,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精神风貌,努力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3、提高政治敏锐性,维护社会稳定。立足自己本职工作,为图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打击和铲除腐败分子,不办关系案、人情案,严守办案纪律,不私自会见案件当事人,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和其他亲友礼品,严格遵守“四条禁令”和“九条卡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疾苦,热情接待当事人,办案中不损害当事人合法利益。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我见


 通过前一点时间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有权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义务的基础之上,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浙江的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浙江的贯彻落实,确保我省的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作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使各方面都能够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
今后,本人将进一步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道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