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导航 > 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

下一步工作计划

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

不蹚河不知水深浅。实习是学生们踏入职场的第一步,当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时,就可以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和上级进行沟通交流。写实习报告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将近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落下了帷幕,XX年的这个暑假,我将终身难忘。静下心来,回顾这次活动的一点一滴,我看到一个青涩又迷茫地的自己渐渐走向成熟和自信。

要说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实在是太多太多,不知从哪说起。记得刚开始组队时,我们队从最开始的人数是七个,而后一个一个增加到十个,老师和同学都存在着种种质疑。“你们队人太多了吧”,“很少有队有你们这么多人”,“人多不好管理,大家容易相互依赖”,但他们都对这次活动有着饱满的热情,作为队长,我不想让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失望,我不想丢下任何一个人。虽然人多,但是每个人都有每个自己的特点,我相信只要自己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安排合适的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将此次活动完成的十分出色。

7月2日,我们一行三人作为“先锋队”来到郧县特殊教育学校。由于事先估计不足,学校刚好那天放假,只剩下几个老师而已,瞬间觉得头上被泼了一盆凉水。我们其中的一个队友提议从老师那里获取学生的联系方式,直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没晚上开会时,大家一致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同意将开始的学校调查改为家访调查。

我一直认为家访是我们此次活动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取得与家长们的联系后,第二天我们兵分两路,进行了家访活动这两个家庭中的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都患有先天性聋哑,但是由于家里经济条件限制,错过了的康复治疗时间。被生活所迫,他们走出农村,租住在狭小的房间里。对于一个有聋哑儿童的农名工家庭而言,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比一般的农名工家庭还要大,孩子们的生理上的缺陷成了他们终身的遗憾,他们只能跟自己的做简单的肢体上的交流,他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无法不知道如何去满足自己的孩子,他们无法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们所能做的,就是默默的守候,用自己的一生来守候,直到他们离开的那一天。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郧县谭山王庄村一个叫韦新宇的小盆友的家里大山之行,唯有“惊叹”。如非有荒芜崎岖的小路指引,外来人很难发现,山顶上竟奇迹般地掩映着四五户人家,歪斜的土房,正是他们的栖息之所,贫瘠的土地,已是他们毕生所有。石窖中早已泛绿的雨水,是他们的生命之源。有谁会想到,幽深的大山深处,居然还有几息人烟尚存。又有谁会想到,作为南水北调源头之一的汉江之畔,竟然还有人家靠天吃水,靠着采挖石矿后留下的石坑里蓄积的雨水生活。难以想象,虫鱼栖息的雨水竟然会被他们视之如宝。每户人家都在门前支上一个简易塑料薄膜,等待着天降甘霖。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若非亲眼所见,难以让人相信依靠吃雨水来生存的事情在十堰也会发生。

而韦新宇这个充满着不幸的家庭就生活在这里,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之下,只用交50块钱韦新宇就可以在郧县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但由于今年爷爷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受不了路程的颠簸,没办法按学校的要求每月接他回家一次,所以他现在只能辍学在家。他们家里养了一大群小鸡崽儿,韦爷爷的一个孙女说:“他们家的鸡蛋从来都舍不得吃,每次去学校之前他们就把积攒的鸡蛋拿去卖,一部分作为在学校的开销,一部分拿回家”。这些孩子们本应与同龄的孩子一样,无虑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自由自在地品尝着生活的甜蜜,可他们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从小当家自强,捡柴、生火、做饭、喂猪、他们早已习惯了这些家务。他们想上学,却常常因为学费发愁。天真无邪的笑脸上掩藏着多少的辛酸与无奈,他们说:“上学好,学校有自来水”。可爷爷奶奶的年龄大了,上学对于他们来说,都成了一种奢望。

忘不了那摇摇欲坠的土房墙壁上刺眼的裂缝,忘不了家中那堆满杂物破旧简易的小床,更忘不了老人和孩子们脸上流露的凄楚与无奈。缺水的爷孙们在与自然做着一场无休止的抗衡,失去经济的一家人在与命运做着一场不停歇的斗争。他们本该是安享晚年的老人,他们本该是享受父母呵护的孩子,但他们却只能在不为人知的深山里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着。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不知道我给这些残疾儿童是否带去什么。但这些孩子却给我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教会我懂得珍惜,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

这个暑假,我们奔走在闹市之中,穿行于山野之间。有过冷眼和嘲讽,也有过理解和鼓励,有过挫折和压力,也有过收获和快乐。感谢那些可爱又羞涩的孩子们,虽然你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但我从你们清澈的眼眸之中读懂了很多东西。感谢为我们提供过帮助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的鼓励让我们坚定信心走下去。感谢我的九个队友们,青春之路有你们相伴,这条路才不孤单。我也要感谢我自己,感谢我自己虽然有想过放弃但还是认真坚持走完了全程。这一路走来,多少欢喜多少悲伤,都将成为这个暑假最美好的记忆。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05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2005年8月—2005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00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免费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当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现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因为我答应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一定走人。他最后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记者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吗?”当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有人,新京报愿意去吗?京华时报愿意去吗?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新京报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记者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后给了我法制早报一记者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复杂,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许多事,不经历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保护自己的智慧。当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痛苦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编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交流。我把他的遭遇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行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犹如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2005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因为这个转折才决定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新京报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新京报发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新京报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吗?谢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诉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讶地问“你怎么有程总的号,赶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诉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诉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相信,因为我也没别的办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拜访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记者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当然不知道。我知道不可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决定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编辑,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机会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吗?才蓦然发觉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广场周围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现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决定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编辑部,告诉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诚恳的告诉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她很认真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诉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高兴,估计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周一,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我们很佩服你的勇气,一个本科生居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诉你,平时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第二,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肯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诉你啊,媒体很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记者,可是我们这里的记者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欢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很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 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人民网、QQ网、新浪网、东北网、TOM等广泛转载。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 “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转载。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记者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拍。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记者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 “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免费,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人民网、新华网、TOM网等网站转载。

(三)通达现场
2006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怎么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哪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吗?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四)感悟收获
有一次,崔老师转给我一封一市民投诉到王总那里的信,说一家钙奶乳化剂生产厂家的产品里面添加了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的原料,说危急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奶饮产品的安全。我上网查了查国家标准,果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于是跑到河南食品工业研究所,但值班人员说他们已经放春节假了,没有人。就又跑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他们说负责投诉,这个问题要去他们下属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去咨询,可我去了后,他们只是负责检验是否合格,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敢说,但敢断定如果存在信上说的情况,肯定是违法的。没办法只好回去,刚好回去的路上离省卫生厅很近,就去了省卫生厅。厅里一看我手中的信,说他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并在内部做了通知,命令各省辖市卫生部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举报的情况,他们怀疑是厂家之间的打击报复行为。所以只想将此事限制在卫生部门内部,就不要报道了。
从卫生厅从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一幕,曾经在哪里发生过。终于想起来了,是在校报做学生记者时从学校某部处或学院采访完出来!这两种感觉居然有了辉映。我感到很是兴奋,心想这才叫找到了感觉。其实在大河报做新闻在省市的有关部门进进出出的采访与在学校里面到各学院部处进进出出的采访本质上是一样的!跑了一天,稿子虽然没能写,但终于找到了感觉,心还是很兴奋的,也觉得今天没有白跑。
春节将近,我的实习期也满了,崔老师告诉我春节前后新闻是最多的,就延长一下直到春节放假吧,我就又留下来,直到放假当天的农历12月29日,回到家就已经是除夕了。
春节前,郑州的几处灯会也一个个都张灯结彩了。1月23日晚,我和一摄影记者李文波老师一起奔赴三个灯会会场,很巧的是,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晚上亮灯,而且各有特色,分别是郑州今年灯展中最长、(直径)、。于是我们两个人从郑州东南角的世纪欢乐园到位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和附近的人民公园,才到位于市西区的绿城广场,由于我们是从傍晚开始的,正赶上下班高峰,车走的特慢。但为了,把这三家都尽收囊中,整合成一篇的、好看的稿,我们只好忍着饥饿,来回穿梭。等晚上9点半赶回报社前,崔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编辑正催呢,10点半要上版,赶紧回来写吧,编辑给你留了1500字的空间。我快傻了,这么紧啊!但没办法,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我的新闻采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车上构思了一下,回到报社,坐在电脑旁就开始匆匆写起稿来。经过一个小时多几分钟的紧张,一篇具有性质的稿子写就,我赶忙传给编辑老师,终于松了口气,坐那里喝口水,但我还不能走,要等着编辑老师定版了才能走,因为她有什么疑问,可以立即问我。这样等到11点半,没什么问题,就急忙往住处跑去。第二天,看到报纸,果然是,其他报纸都没有报道,有报道的也没有我们全面,而且很是好看,C叠头版一幅彩色大图,C02版三幅彩图,很有喜庆气息。
到农历年春节来临前的一天,我提着这70天发表的99篇大小新闻稿离开了我实习的大河报社,虽然后来没有留在大河报工作,但是,春节后,我能在浙江金华日报社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国内重点大学168(其中8名研究生)名大学生的角逐中,成为战胜者留下来的9名之一,这其中在大河报的这段实习经历可谓功不可没。感谢大河报,感谢王总,感谢崔新建老师!

实习心得:作为新闻人,无论通往现场的路上是什么,风雨雪冰,我们都应无畏的尽快到达现场。可以这样说,每一条通往现场的道路都是通达现场的,根本没有不通达现场的道路,这就是一个初入新闻圈的一个小兵的感知。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报社实习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_报社实习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xx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

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总书记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00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做过部主任,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免费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当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现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因为我答应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一定走人。他最后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吗?当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有人,愿意去吗?愿意去吗?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后给了我法制早报一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复杂,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许多事,不经历

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保护自己的智慧。当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痛苦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编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交流。我把他的遭遇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行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犹如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20xx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因为这个转折才决定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发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吗?谢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诉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讶地问你怎么有程总的号,赶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诉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诉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相信,因为我也没别的办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拜访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当然不知道。我知道不可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决定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机会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吗?才蓦然发觉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天安门广场周围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现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决定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部,告诉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诚恳的告诉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她很认真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诉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高兴,估计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周一,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我们

很佩服你的勇气,一个本科生居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诉你,平时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第二,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肯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诉你啊,媒体很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可是我们这里的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欢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很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最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 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QQ网、网、东北网、TOM等广泛。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

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 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中国网等。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拍。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 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免费,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新华网、TOM网等网站。

(三)通达现场

20xx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怎么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哪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吗?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四)感悟收获

有一次,崔老师转给我一封一市民投诉到王总那里的信,说一家钙奶乳化剂生产厂家的产品里面添加

了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的原料,说危急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奶饮产品的安全。我上网查了查国家标准,果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于是跑到河南食品工业研究所,但值班人员说他们已经放春节假了,没有人。就又跑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他们说负责投诉,这个问题要去他们下属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去咨询,可我去了后,他们只是负责检验是否合格,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敢说,但敢断定如果存在信上说的情况,肯定是违法的。没办法只好回去,刚好回去的路上离省卫生厅很近,就去了省卫生厅。厅里一看我手中的信,说他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并在内部做了通知,命令各省辖市卫生部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举报的情况,他们怀疑是厂家之间的打击报复行为。所以只想将此事限制在卫生部门内部,就不要报道了。

从卫生厅从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一幕,曾经在哪里发生过。终于想起来了,是在校报做学生时从学校某部处或学院采访完出来!这两种感觉居然有了辉映。我感到很是兴奋,心想这才叫找到了感觉。其实在大河报做新闻在省市的有关部门进进出出的采访与在学校里面到各学院部处进进出出的采访本质上是一样的!跑了一天,稿子虽然没能写,但终于找到了感觉,心还是很兴奋的,也觉得今天没有白跑。

春节将近,我的实习期也满了,崔老师告诉我春节前后新闻是最多的,就延长一下直到春节放假吧,我就又留下来,直到放假当天的农历12月29日,回到家就已经是除夕了。

春节前,郑州的几处灯会也一个个都张灯结彩了。1月23日晚,我和一摄影李文波老师一起奔赴三个灯会会场,很巧的是,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晚上亮灯,而且各有特色,分别是郑州今年灯展中最长、最大(直径)、最高。于是我们两个人从郑州东南角的世纪欢乐园到位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和附近的人民公园,才到位于市西区的绿城广场,由于我们是从傍晚开始的,正赶上下班高峰,车走的特慢。但为了,把这三家都尽收囊中,整合成一篇独家的、好看的稿,我们只好忍着饥饿,来回穿梭。等晚上9点半赶回报社前,崔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正催呢,10点半要上版,赶紧回来写吧,给你留了1500字的空间。我快傻了,这么紧啊!但没办法,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我的新闻采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车上构思了一下,回到报社,坐在电脑旁就开始匆匆写起稿来。经过一个小时多几分钟的紧张,一篇具有独家性质的稿子写就,我赶忙传给老师,终于松了口气,坐那里喝口水,但我还不能走,要等着老师定版了才能走,因为她有什么疑问,可以立即问我。这样等到11点半,没什么问题,就急忙往住处跑去。第二天,看到报纸,果然是独家,其他报纸都没有报道,有报道的也没有我们全面,而且很是好看,C叠头版一幅彩色大图,C02版三幅彩图,很有喜庆气息。

到农历年春节来临前的一天,我提着这70天发表的99篇大小新闻稿离开了我实习的大河报社,虽然后来没有留在大河报工作,但是,春节后,我能在浙江金华日报社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国内重点大学168(其中8名研究生)名大学生的角逐中,成为战胜者留下来的9名之一,这其中在大河报的这段实习经历可谓功不可没。感谢大河报,感谢王总,感谢崔新建老师!

实习心得:作为新闻人,无论通往现场的路上是什么,风雨雪冰,我们都应无畏的尽快到达现场。可以这样说,每一条通往现场的道路都是通达现场的,根本没有不通达现场的道路,这就是一个初入新闻圈的一个小兵的感知。

一个月实习报告2篇


幼儿园一个月实习报告

本文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在幼儿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在准备实习的前几周,我很想去实习,因为很想去感受一下幼儿园的生活和幼儿教师的生活;但又害怕去实习,因为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做一名幼儿教师。我怀着又期待的心情来到恒隆幼儿园,我被分配到中二班(草莓班),刚见到两位老师时,他们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可看上去都比我成熟多,这都源于社会磨练。我们这些一直在学校待着的人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机会。说他们比我们成熟,不仅是外貌,更多的在于思想,在于社会交往方面。经过这次实习,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自己所担忧的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后,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只能慢慢地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

每天我都会在幼儿园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看着他们做晨操,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虽然我想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小朋友的名,但显然没有那么容易,但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记住他们。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角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跟孩子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小编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每天都缠着我问东问西的;放学时他们都会和我说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渐渐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但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说过说不要跟孩子玩得太疯,要不然在上课时就没人会听你的。这也在接下去我的课上得到了应验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心声,了解和关心孩子。

在实习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蒋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一些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书本,把书本外面那漂亮的衣服撕烂了,老师就马上跟小朋友说要爱护自己的书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并教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自己,别人把你的衣服撕烂了,你会不会生气啊?并要求她们把书粘好。这些日常生活琐碎的事情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我在第一周实习的时候,看到小朋友的椅子没摆好,我就会帮他们摆好,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等等。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过冯老师和蒋老师的提醒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来我就改过来了。

幼儿园一个月实习报告 一个月实习报告(2)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在幼儿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在准备实习的前几周,我很想去实习,因为很想去感受一下幼儿园的生活和幼儿教师的生活;但又害怕去实习,因为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去做一名幼儿教师。我怀着又期待的心情来到恒隆幼儿园,我被分配到中二班(草莓班),刚见到两位老师时,他们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可看上去都比我成熟多,这都源于社会磨练。我们这些一直在学校待着的人缺乏的就是这样的机会。说他们比我们成熟,不仅是外貌,更多的在于思想,在于社会交往方面。经过这次实习,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自己所担忧的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后,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只能慢慢地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

每天我都会在幼儿园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看着他们做晨操,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虽然我想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小朋友的名,但显然没有那么容易,但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记住他们。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角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跟孩子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每天都缠着我问东问西的;放学时他们都会和我说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渐渐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但开始,老师就跟我们说过说不要跟孩子玩得太疯,要不然在上课时就没人会听你的。这也在接下去我的课上得到了应验……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心声,了解和关心孩子。

在实习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蒋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一些小朋友不爱惜自己的书本,把书本外面那漂亮的衣服撕烂了,老师就马上跟小朋友说要爱护自己的书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并教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自己,别人把你的衣服撕烂了,你会不会生气啊?并要求她们把书粘好。这些日常生活琐碎的事情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我在第一周实习的时候,看到小朋友的椅子没摆好,我就会帮他们摆好,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等等。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过冯老师和蒋老师的提醒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来我就改过来了。

在幼儿园的第二周实习后,我就忙着备课,忙着写教案,然后给小朋友上课,在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我心里真的很害怕。因为自己有很多的事情要担心,害怕你在上面讲课,小朋友不理你,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可经过第一次上课后,其实没什么好怕的。我给小朋友上了美工劳作课和户外体能课,美工劳作课就上了捏橡皮泥水果,给小朋友讲解夏天有哪些水果,我们需要吃什么水果来解渴…..然后出示图片给他们看,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自己先示范做好给他们看,给他们看了,就让他们自己做。户外体能给他们玩了一个游戏----夹沙包。首先要教他们做一些运动,因为那时是下午上课,孩子们刚起床没什么精神,要打起精神,所以做些运动激发他们。

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她们梳头发。回到宿舍我们聊天时谈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耐心,保教工作。我虚心请教老老师,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小心被烫,安静进餐,不挑食。睡觉时盖好被子,不能说话,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顾好每个幼儿的生活,让孩子在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气氛,在玩玩乐乐中不断增长知识。刚开始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可是有时我也会觉得保育工作也很辛苦,因为每天都要做同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忙着忙那得。

在一个月的实习里,我很开心能和我们班的冯老师,蒋老师还有秦老师一起度过这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她们对我都很好,我把事情做的不好或不对的地方,她们都会及时指点我,真让我学到了不少。经过这次的实习让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来自一个美国学生的实习报告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虽然早已知道那是在大学里。当我到达时,我可以选择愿意学习的科目。我选择了人工智能,在这之前对此没有一点真正的概念。我和高教授工作,他是学校最有威望的教授之一。高教授正在研制一种能够学会闻并且分辨不同化学物质的电子鼻。他有几个研究生学生,每个人发展不同的运算法则,他们编写程序,从电子鼻中提取输入数据并教会网络运用嗅觉分辨。他们给我一个标准运算法则,让我改进它-----为了了解这个主题的基本知识,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大量的阅读和对材料的研究。最初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阅读教材,研究初始运算法则以及阅读科技文章上。接下来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对初始程序和运行测试进行各种启发式修正。我没有在这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但我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并且做出一个相当不错的终极产品。


我住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留学生公寓的单人房间。令人满意的是,公寓里有餐厅,也有洗衣机,而且还有单独的浴室。总体说来,我对住宿条件比较满意,不过我在房间里待的时间不多。


我在中国的经历与我所设想的大不一样,有几个原因。对于工作经验我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我更象一个学生研究者而非雇员。这不能完全算一次国际培训,更多的是在中国进行我在美国所干的同样的事。然而,工作本身既不耗时间也不很严格。我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我对到上海市区里去也很积极。学校位于商业区外,周围环境较差,我就尽可能到城里去。结果,我每周在一所学校教两个小时的英语,并且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邀请我看电影和戏剧,还教我烹饪。对于这类事情我记得比工作多。


不过,我的最有意义的文化交流不是和中国人。由于住在留学生公寓,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来自非洲,东南亚以及中东。与这些人交流很有意思,他们也是我将保持联络的人。在上海外出,尤其是在晚上,你会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遇到来自世界各地,思想开放的人。


来到中国是我一生中最激烈最有回报的体验之一。我一个人来,不知道我将待在哪里,不知道我将做什么。如果事情不顺利,也绝对没有安全体系可以依靠。我是整个大学以及学校周围地区里唯一的西方学生。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很到位的了解,也交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到上海时只有一个电话联络号码,而回去时笔记本上已记满了联系方式和我的观察所得。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下一次出国的机会。谢谢。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_报社实习1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_报社实习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05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05年7月—2005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

《实习报告:一步一个脚印》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下一步工作计划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