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形势下的入党申请书 > 导航 > 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新形势下的入党申请书

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及对策,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如何找准青年工作的切入点,准确把握共青团发展的新趋势,使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是摆在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一)团员数量萎缩。由于近几年不招工进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岗分流等因素,致使大量团员流失社会,再加上到年龄离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有企业团员数量大大减少。(二)团干部队伍下滑。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导致原有的专职团干部大为缩减。大部分团干部身兼多职使工作精力相对分散,积极性相对减弱。个别团干部因工作繁忙团的工作停滞于表面,轻视团的岗位,注重业务工作。(三)团的工作内容单一。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去那种传统的“集团军式”的组织大量团青离开工作岗位开展大型的,集中性的活动已不适应;团组织一年工作没有自我规划,只搞一些临时性,小型化的活动,存在盲目性、被动性、滞后性而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使团组织逐渐失去舞台,失去用武之地。(四)团的组织建设弱化。随着部分企业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不少单位都把团组织作为精简对象,或撤销或合并,团的组织机构设置简化,对团青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团青从团意识淡薄,对团的活动漠不关心,甚至不按时交纳团费,入团无用思想严重,部分团组织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壳支部”。二、开创企业共青团工作新格局的对策(一)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方向。团组织要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创效等工作的侧重点,把企业党政的工作中心作为工作中心,把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在上质量、降消耗等影响效益的关键环节上找题目、出点子。二是引导青工积极参与企业经济建设。团组织要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QC小组”等活动,充分发挥青工的智力、体力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诸如青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争当优秀青工及争先创优大赛等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建功立业。三是团的工作要围绕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开展工作。团组织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正确引导,统一青工思想,凝聚青工力量,团结和带领青工围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和创新开展工作。(二)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方法。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壮大团青队伍。为解决企业中团青减少,团组织萎缩的状况,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工作对象扩大到28~35岁青年,把这部分人纳入到团组织工作的范围。对28~35周岁的青年,除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外,给予与28周岁以下青年相同的待遇。特别是在服务其成长成才方面要给予重点考虑。同时,要切实加强对下岗分流团员和学校毕业后流失社会的团员的团组织关系转接,团员档案保管等方面的管理,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就业服务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把好团干部的入口关,加强其自身建设。企业改制后,客观形势要求把一批真正热爱共青团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新形式下要求团干部是一个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懂生产、会管理“一专多能”的人才,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而且要把所兼职的工作业务,采取“对口拜师”的方式尽快学到手。作改革的拥护者和先锋。三是创新工作内容。围绕青年需求拓展。企业团组织要保持增强对青工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必须在围绕为青年服务上做文章。团组织要利用组织优势和政治地位,及时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团青的合理要求,真正成为团青的“知心人”和“代言人”,以此来影响和带动青年。同时要积极取得领导的支持,努力为青年提供具体、有形的帮助,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一方面通过举办岗位、知识讲座等形式拓展青年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做贡献,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此展示青年、锻炼青年、发现青年人才,最终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拥护,从而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拓展活动渠道,延伸工作手臂。团组织要有活力就必须有活动。团的活动不能再走老路,单纯地搞“说唱蹦跳、歌舞旅游”那一套,而应围绕企业扭亏增效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团干部要树立品牌意识和宣传意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开展精品活动,打响品牌。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宣传自己的“拳头”工作和品牌活动,取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团的活动模式实现由原来“八小时以内渗透,向八小时以外延伸”,要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变团组织唱独角戏为借台唱戏,借助社会各部门的力量来推动共青团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团组织要发扬风格,有甘当配角的精神,把在活动中取得的荣誉多让给企业各职能部门,这样才能取得与部门之间长期配合。长此一往,企业共青团工作将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各显其能,齐抓共管的好局面,必将推动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健康发展。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

农村安全防范工作现状及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至关重要。本人结合自己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经历,谈一下自己对农对安全防范的粗浅看法。
一、当前农村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选,精减了人员,原先的专职治保主任有的被取消,也有的治保主任由村主任兼任,因其工作繁忙,无瑕顾及治保工作,且有的治保主任业务生疏。人员不落实,治保组织无从谈起,治保工作更是一片空白,致使大量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化解,全部上交到派出所。
2、群防群治组织形同虚设。近年来,农村呈现出“三多一少”现状,即:外出务工人员多,老人儿童多,留守妇女多,青壮年少。由于缺少组织与人员,打更队、巡逻队等基层一线群众性防控队伍已经萎缩,有的已经消失,很少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农村成为了社会治安的“真空”地带。
3、警( )力不足。我辖区管辖常住人口2万余人,我所现有警力5人,所领导1名,户籍内勤1人,治安外勤3人。平均每人管理实有人口4000余人,约4个行政村。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为万分之三,与国家要求民警占所管辖人口比例万分之十三相差很远。由于警力不足民警整天忙于值班出警、执法办案、调处纠纷等各工作,顾此失彼,很难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打击与防控的难度加大。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与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作案多为摩托车、三轮车的等机动车,加之现在村队交通便利,通讯联络快捷,使得他们作案快,逃离快,从而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与防范的难度。由于防范没有形成网络状,往往你在东边巡逻,西边被盗却浑然不知,呈现出“东边日出西边雨”状况,开展巡逻守候的效果明显下降。
5、派出所经费严重不足。受县域经济的影响,目前派出所的办公、办案经费存在大量缺口,经费只勉强维持派出所正常运转,很难用一部分经费用于安全防范。
6、公安工作远离了群众路线。由于基层治保组织的萎缩,使得我们少了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纽带,造成了治安工作是派出所一家事情的被动局面,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处理好“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关系。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向素质要警力。认真组织农村派出所民警参加岗位大练兵活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常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练兵比武竞等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通过练兵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体能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真正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
2、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一是加强治保会建设。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将责任心强乐于做安全防范工作的人选拔到治保主任工作岗位上来。并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对治保会成员进行培训指导,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二是建立专兼职巡逻队。本着谁参与,谁受益的原则,结合实际组建护村队、季节性巡逻队,加强巡逻防控。三是继续推行联户互保工程。实行邻里守望,联户互保,共享平安。四是对大型奶牛小区、养殖户、厂、矿动员其全部安装报警装置。
3、做好法律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以及其它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常识方面的知识,使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4、加大打击力度,震慑犯罪。对发生在农村的坑农、害农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做到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同时,适时开展打击村痞路霸专项行动,维护农村安全稳定。
5、密切联系群众,构建社会安全防范大格局。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考虑,努力为群众办真事、实事,积极向群众报告工作,与群众常沟通、常联系,建立警民雪融与水的关系,使群众成为我们的知己、朋友,主动提供各种信息,参与农村安全防范。
6、推行警力前移战略。一是以“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争取编制人员、装备,并使警力、装备向基层一线倾斜。二是按照<<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要求,在农村建立警务室,警力下沉,警力前移。(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干部监督的对策与思考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干部监督的对策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牢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制约,形成权利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做一名经得起考验,让党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受监督的义务,即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因此,在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应时刻把自己置于党的组织的监督条件之下。

一、强化公安机关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总书记把能不能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各级中、高级领导干部监督问题、提高到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党内监督条例的实施,是我们党在党内监督上的一次飞跃,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讲话精神,在新的高度上认识党内监督问题,从而增强搞好党内监督的自觉性。

1、加强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任何一个政党,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凝聚力的政治实体,都必须在党内建立一套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使之坚持一定的组织力量和政治方向。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一个基础环节。它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把党内监督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党的建设建设才能更加切实有效。

2、加强党内监督,是防止党内出现腐败现象的强大武器。强化党内监督,是增强党的肌体免疫力的关键所在。党内监督失之过软,失之过宽,就会导致党的肌体免疫力功能下降,腐败现象就会滋生蔓延。成克杰、胡长清、慕绥新、王怀忠等一些腐败分子的自我毁灭,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是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党的宗旨。从客观上说,是党组织没有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变成了谋私的工具。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理直气壮地拿起党内监督的武器,同腐败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以维护党的纯洁性。

3、加强党内监督是保证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已经确立了未来五十年的宏伟蓝图,要把这个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建设。

二、当前公安机关党内监督工作存在的几种倾向

1、认识不到位,监督意识薄弱。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不要监督,甚至不让监督的思想。认为现在是经济建设时代,要多讲保证,不讲监督,监督多了就是干扰,希望不要监督。二是部分党组织负责同志和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存在着不想监督、不愿监督、不能监督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把官气带到党内,容不得批评,我行我素,不让监督。三是一些纪检领导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考虑到纪委在党委领导下,不好去监督。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四是监督表面化,有的单位监督只注重表面化,只注重监督程序、形式,不注重效果,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不予理采。出现“空转”、“假转”、“空挡”现象,导致制度溶于形式、难以落实。

2、现行监督体制不顺,工作难以开展。一是监督机构不独立,缺乏权威性。在先行监督体制中,监督机构受同级党委、行政的领导,处于从属地位,导致了对同级党政班子监督难以实施。二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使用相脱节。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廉政状况的一票否决重视不够,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使用想脱节,出现监督、使用两层皮现象。三是监督机构的权限,因而监督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对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问题就难以解决。

3、党内好人主义不断滋生蔓延,从严治党严不起来。有的地方搞家庭式的党委,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批评讲和气,上对下瞒着护着,下对上捧着抬着,同级之间让着包着,出了问题压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二是部分领导干部怕监督影响关系,批评自己又怕丢面子,在生活会上对自己讲情况,涉及别人提希望、不解决实质问题,有的官官相护,不讲组织原则,使党内监督难以正常进行。

三、强化公安机关党内监督工作的措施

1、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纪检监察协调抓,有关部门逐级负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干部监督的对策与思考第2页

监督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监督整体。二是责任到位。按照《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出表帅,要在党内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2、深化党性观念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监督意识。要从强化教育入手,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内监督条例》,通过深入学习,使大家清醒的认识到,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的思想,不断强化监督意识、明确自己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是监督的义务和权利,真正形成一种勇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3、充分发挥执纪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要创造和提供必要条件,各级党政组织要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保证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职权。二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强化监督意识、克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思想,发挥敢字当头、知难而进的精神,在现行体制不顺的情况下积极履行职责,三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方针政策、党纪政纪条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搞好监督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需要。

新形势下加强打假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下加强打假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下加强打假工作之我见
从2000年10月下旬,我国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伪劣商品的联合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捷报频传。联合打假效果显著,然而打假工作依旧是任重而道远,作为打假排头兵的质监部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打假工作值得每个执法者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必须加强打假工作
(一)加强打假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之所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求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以求在资源过程中减少浪费,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和在协调活动使经济正常运转,发挥最大的效率,而假冒伪劣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扰乱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假冒伪劣问题在我国已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序。在我国,每年因产品假冒而造成的资源损失以数百亿美元。与此同时假冒产品每年给我国政府造成上千亿人民币的税收损失。上海量刃具厂曾是全国知名的工量具生产企业,产品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年生产总值逾亿元,上缴国家财税千万元,由于受假冒产品的侵袭,如今全国市场上每10把量具中就有8把是假冒的,现企业工人仅数百人,年生产总值仅数千万元,大量工人下岗,“假冒”产品的存在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挤占了企业市场份额,增大了企业成本,导致了国家财税的严重流失,与“上量”厂命运相同的还有上海“永久”自行车厂,“丰收”锁厂、“洛阳”轴承厂、福建的“南孚”电池厂等等,此外,“假冒”问题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创汇,曾一度我国的产品在俄罗斯、越南、菲律宾等国以其价廉物美的品质为各国民众推崇,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然而随着假冒产品的剧增,不少国家对我国产品失去信心,假冒产品遍及领域之广令人瞠目结舌,其中不乏有“东方红”拖拉机、“冠生园佛手”味精、“中华”牌牙膏、“凤凰”牌自行车、“真美”牌扬声器等国内著名品牌,使这些真正正宗的产品在海外举步为艰。可见,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的高速的增长,必须加强打假工作。
入世谈判已结束wto大门向外敞开的同时也要求我国积极创造一个符合wto贸易规则的市场环境,即在开放市场的同时竞争必须公平、公正。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然而产品假冒问题正在损害中国的这种声誉,国际品牌面临着与中国品牌同样的假冒问题,宝洁、吉列等国外著名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近期就产品被假冒的问题多次与吴仪总理是行了磋商,吴仪总理在今年8月27日电视电话会上在强调严厉打击各类制假售假行为的同时,着重强调了对国外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饱受假冒产品困扰的有“花花公子”、“皮尔卡丹”、“飞利浦”、“诺基亚”、“日立”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被假冒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加强打假工作刻不容缓。
(二)加强打假工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虽然近几年打假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打假工作任重道远,形势仍不容乐观,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打假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是造假者的造假形式上已由过去的单一存放,销售向团伙化,区域化,高科技化发展,在其规模上也已经是化整为零,各自行动,以销定产,甚至找法律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与执法者周旋,只有加大打击力度,启动全方位打假,坚决打死,才能创造一个真正有序、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新形势下加强打假工作的措施
(一)法定当先,依法办事
首先,立法要配套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关键,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地将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写进了根本大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的颁布,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产品质量法》于2000年9月予以重新修订颁布,也弥补了旧法中的不足,但在实践中仍体现出了一些不完善之处,质监执法检查是一种要式行为,即必须通过一定程序形式。立法中已明确了质监执法人员的检查权、调查权、查阅复制帐册权等等,但未涉及在当事人不接受调查,不同意查阅帐册时的保障权,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权力得不到行使时,谁来保障我们的权力?这都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多次打击后,不少违法分子依靠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钻法律的漏洞,以达到不罚或少罚的最终目的,不仅如此,打假工作与物价、税务等部门的立法都有着很大联系,如调阅帐册权与税法条例中的“为纳税人保密”明显起了冲突。税务部门也多以此为由婉言拒绝我们查阅要求。因此,只有相应法律法规完整、协调、配套、才能更好,更高效地遏制住制假售假的行为,当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玉胜教授曾说过:“法律永远是滞后的”,我们也不可能通过经常性地修改法律来解决随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法律的规定永远是原则的。在呼吁加强立法的同时,利用现有的法律来解决现有的问题也不失业一个积极的态度。
其次,执法者要提高业务素质,要懂法、守法。由于质量监执法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所以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工作水平,每个质监执法者应具备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求他掌握众多商品辨别真伪的方法,还要求他要懂计量知识、懂标准要求、懂条码规定等等,查处质量案件其实是一场水平的较量,只有你掌握的知识超过了他们,才能抓住其违法实质及要害。在法律方面也同样如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每一个执法者首先要执行的,这要求我们每一个执法工作者要依法办事,办案过程中要作风严谨,按程序办事,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化,《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相继出台,老百姓有了自己与行政部门打官司的法。这些法都对行政执法部门起监督、约束作用,执法者本身与行政相对人在法律关系上就是一种不对等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如果执法者不依法办事、不懂法,只靠工作热情,往往一个细枝未节的疏忽就可导致败诉。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质监执法部门在查处个体户甲某经销山东一家劣质且无生产许可证的水泥一案中,在调查时疏忽了认定甲某与山东水泥厂之间的关系,后个体户在质监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拿着一本盖有山东水泥厂公章的聘书,称其行为是职务代理。并以质监局认定甲某为处罚对象不当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后经法院核实,聘书为伪造,质监局胜诉。”虽然胜诉了,但是如果聘书是真的话,那么结果又会是怎样?!懂法,不仅仅是懂我们系统内部的法律、法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要认真研究,如果案件承办人懂得“职务代理”一词的含义,懂得由此带来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后果,那么在调查中搞清楚关系,确定好行政相对人,也就不会有这么一场官司,我们的工作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作为执法人员要多学法,学一学《民法通则》、《合同法》、《金融法学》甚至是一些行业规定都要懂一些,他山之石,可为我用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在我们系统中机械性执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执法中不能深入到工艺,指不出企业质量问题出现的环节,体现不出“质量技术”这几个字,体现不了我们的打假与工商打假的区别,显示不出我们技术性打假的优势性、深入度、科技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系统培训,不仅仅是从法律法规的宣贯和打假方法,办案技巧上着手更重要的是要引入管理内容,技术环节内容有效地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三、顶住压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与假冒伪劣并存的另一项顽症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这不仅是政府的决定,更是人民的心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其实质为地区、部门乃至个人之小利,舍国家之大利的具体表现。作为执法部门要敢于顶住压力,要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借助新闻媒介,必要时要向省、市局汇报,甚至是国家质监总局汇报,追究包庇者的责任,同时要将打假工作与纪检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得心实现。更主要的是要呼吁国家从组织人事制度上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考核制度,要将地域性制假售假问题、质量问题、产品合格率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升迁、考评挂起钩来,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建立落实的打假责任制,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使各地政府将质量兴市强市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将打假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转变思路,分清主次。当前困扰我们执法人员的主要是职能调整后所带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转变主攻方向,将我们的主战场由过去单纯的市场转到其最终的使用地——生产领域上来。要把工作思路转变到打造服务性稽查上来。要从为企业打假扶优工作中着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从企业的原辅材料质量把关着手,降低企业的平均加工成本,从企业无标生产着手,帮助企业办理标准,按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要利用江、浙、沪等地质监打假联动的优势,采取市、市联合、跨省打假等各种手段,打假货、端窝点,切实维护企业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与当地政府的沟通,以书面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各乡镇领导人反馈最新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制度,减少各乡镇招商引资的盲目性,提供我们的服务职责,增强为外来客商服务的主动性,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地域性制假问题,提高预警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性稽查。
(三)系统要协调,信息要畅通。
1、质监内部要保持协调和畅通。
质监局内部除稽查执法部门之外还有检验所、计量所等多个部门,特别是检验和计量两个部门的人员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重技术的研究,轻法律,法规的学习,甚至有些同志认为执法是稽查大队的事,自己只要专心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服务即或,当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有侧重点当然是对的,但上述2个部门的同志同样要提高法律、法规的学习,不能面对违法行为时无动于衷,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只懂业务不懂法不可能真正正确指导企业守法经营,懂法不懂业务,无疑是盲人摸象,计量所与检验所的同志们通常又是深入基层的工作人员,接触产品的机会要多于稽查队,发现问题的机会同样多于稽查队,所以要提高人员素质,及时将所发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反馈给稽查大队,这样稽查队可以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力,只有执法与服务双管齐下,才能规范企业,正确引导产、销商规范经营。
要在全国质监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信息交换平台,破除本位主义,消除小部门利益思想。建立有效的案件交移制度,真正形成资源共享,使假冒伪劣产品无处藏身。
2、质监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质监局与目前很多执法部门一样,都属于行政执职能,缺乏有效的强制力,所以也经常会碰到抗法事件,甚至在我国还出现执法人员遭遇暴力抗法,英勇牺牲的事件,因此加强协调好公安部门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判处一批制假、售假分子,能震憾,威慑一大批违法分子,因此,凡行政执法中,发现的数额已达到刑法规定的,必须及时移交公安,这样不仅能惩治犯罪分子,同时还能教育一大批制、售假分子。
同时质监局还要保持与工商、烟草、盐务卫生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各个打假执法主体不同,职能不同,分工不同,要加强信息网络,增强信息触角,共同构织一张打假电网,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打假是一项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工作,我们所肩付着打假重担的同志们任重而道远的,只要有市场的存在,假冒伪劣就一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只要我们都来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加以总结、改进。少考虑一些个人的,小集体的,地方的局部利益,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宏观角度着眼,加强打击假冒的力度,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一定能看到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市场。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民兵工作的思考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理念、领导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民兵基层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武装抓武装”的传统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不相适应。通过剖析研究感到,企业民兵基层建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结合原则,通过市场和战场有效对接,兴企和强兵同频共振,实现生产力和战斗力共同提高。主要应搞好“五个结合”:一、组织领导与企业体制改革相结合。企业改制,实行法人负责制,改变了过去党委书记统抓统管的局面;企业撤并机构,精干队伍,改变了过去专武干部专抓武装的局面;企业以追求最大效益为核心,使民兵工作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上增加了难度。民兵工作必须纳入企业领导中,把企业领导机制引入民兵工作,建立互相结合、合力共建的领导体制。把选拔民兵干部、民兵班长和任用企业基层领导、生产班组长结合起来,使武装工作由原来的“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民兵工作的责任,规范了企业民兵工作领导机制,确保了党管武装工作在企业的落实。二、编组方式与企业用工特点相结合。针对国有企业工种多样、技术人才密集、高科技专业增多、一线生产任务重等特点,民兵编组应按照合用合编、编为所用的思路,由生产一线向辅助生产单位转移,由传统专业技术岗位向新型专业技术岗位转移。民兵应急分队要依托治安联防队、消防队、抢修队组建,对口专业技术分队要依托设备维护队、技术保障队、网络站和医疗救护队组建,实现平时练好兵、战时出好兵的目的。三、组织施训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由于企业人员定岗定位,成建制组织训练,容易影响企业生产,造成人员难抽调,编训脱节。因此,必须把民兵训练与企业生产统一筹划、分类组训、结合施训,以解决工训矛盾。一是结合本职工作练兵。应急分队要结合日常工作,训练基础课目;结合业务,掌握基本技能;结合完成任务,组织合成演练。专业技术分队可有组织地进行岗位“补差”训练和“接口”训练。专武干部可采取函授作业、定期考核等形式抓好在岗培训,保证军事训练和本职工作两不误。二是结合职工轮训练兵。借助企业普遍实行职工轮训,把职工培训中心和民兵训练基地相结合,把民兵训练内容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三是结合生产需要练兵。在生产旺季,组织民兵开展“大会战”,在用兵中练兵;在生产淡季,利用轮班休息的“时间差”,成建制组训和分组抽训。四、民兵教育与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企业职工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符合青年民兵求新求知求乐的特点,把民兵教育纳入企业职工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建设、纳入现代传媒载体、纳入日常工作,不仅能扩大教育覆盖面,拓展教育知识面,增强教育渗透性,而且对确保教育落实,提高教育质量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使民兵教育无处不在,广大民兵爱军习武、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打得比较牢固。五、管理工作与企业制度规范相结合。企业民兵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分散时,专武干部插不上手,管不到位;集中训练时,企业“大撒手”,配合跟不上。其主要原因是和民兵管理分离,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因此,应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手段多样的优势,把民兵管理融入企业的“大管理”之中。针对“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联动”的问题,建立联合管理制度。把条令、条例对民兵的特殊要求和企业对职工的共性要求结合起来,从负什么责、管什么事,以及谁为主、谁配合,对企业各级和基层武装部、民兵基层单位都作出明确规定,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针对“管理挂空档、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建立联合监督制度。平时人员请销假,进行双向审批;集中训练时,进行双向考勤,无故旷课与旷工一样对待;应急用兵时,进行双向检查,对到位不及时或无故不到位的,和违反矿规矿纪一样处理。把民兵工作考评奖惩纳入企业考核奖惩之中,把在民兵工作中的表现与职务提升、工资晋级、奖金分配等个人利益挂起钩来,联合考评、联合奖惩、联合通报。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调动民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矿井的中发挥作用,把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向前进。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文章标题: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随着企业内外部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工作机制。
一、创新领导机制,建立大政工格局。目前企业经济运行节奏加快,单纯由政工部门抓思想政治工作将出现信息滞后问题。职工的很多思想问题是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者如不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使企业付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因此,要适应新形势,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真正使行政部门和行政管理者也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他们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和思想反映,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二、创新运行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一直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一个活动,不分行业,要求全部参加,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实际上,企业性质不同、效益情况不同、改革的进度不同,职工的思想问题就不一样,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也不一样,单纯地实行上下同调、整齐划一的运行机制,容易脱离企业实际,难免产生形式主义。要按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上级部门下达任务,要有所区别,多提指导性、原则性的,少提具体、规定性的,更不能以是否全面“不走样”的贯彻来考核。应注意效果,体现差异性,真正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实际的密切结合。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引导、感化功能。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宝贵经验。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学理论,进行思想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用物质的激励、事业的激励来解决思想问题。例如,对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一些科技人员和贡献大的职工而言,待遇问题反映的就会强烈一些,制定新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真正使分配体现人才的价值和贡献,看似是个政策问题、管理问题,实际上也是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对广大职工来说,企业还要做好长远规划,用发展的愿景凝聚人心,用事业激发创业激情。因此,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用理论武装人、教育人,也要用解决实际问题感动人,用物质激励人,用发展目标、待遇、事业吸引人。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现代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吸取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注意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上政工”,加快信息的交流沟通。要善于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及手段,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先进性和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精神塑造与文化熏陶等相结合,区别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状况,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五、创新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同样一个思想问题、同是一群人,由于工作水平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大不一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委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班子建设,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干部交流,实行政工干部和经济管理干部岗位轮换制。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理论和业务,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领。通过队伍建设,使多数政工干部能够想得明白,讲得清楚,以必胜的信念激励人,以朴实的形象感召人,以广博的知识感染人,以深厚的情感凝聚人,以文明言行吸引人,以清廉风范教育人。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的信访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使得利益冲突明显加剧;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限制,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不断形成新的矛盾和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都可以得到逐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信访工作积极作用的主战场。以甘肃为例,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事业不够发达,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给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国有企业改革近年来才进入攻坚阶段,加之老企业比较多,历史包袱沉重,企业负债率高,职工安置难的现象非常普遍;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市场发育缓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安置转移的难度增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十分突出;全省因企业改制、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下岗就业以及法律诉讼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总量增加了6倍,参与人数增加了3倍。 新的形势加剧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也给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一项工作,帮助群众排了忧,解了难,维护了合法权益,是党和政府应尽的本分。这样,才能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必须认真践行“”重要思想,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信访工作应立足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甘肃省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数量居高不下,其中集体上访占到上访总量的80%。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之所以不断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甘肃省当前信访涉及的内容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仍然是企业改制改组、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及法律诉讼等方面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通过领导包案、实行信访责任制、变上访为下访,已经解决了一大批,但仍有一些难啃的老大难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这既有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有条件方面的障碍,但主要还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 各级党政和信访部门,应充分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工作做深做透做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遇事先想想:群众为什么会这样?假如我是个上访者该如何?如果上访人员中有自己的父母姐妹该如何对待?从而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要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中央、省上有明确规定的,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没有明确政策规定的,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努力完善政策规定,从而使问题解决得有理有据。对群众要求合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说服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问题早日解决。 应该看到,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绝大多数上访群众是懂政策、讲道理的。只要我们的工作对路,群众是可以理解可以等待的。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从政策措施上查找问题。在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树立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矛盾,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处理结束后,还应当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跟踪回访,检查问题的解决是否落实,群众是否满意。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畅通信访渠道,使上访群众有专人接待,上访信件有专人办理。要在基层和部门全面推行信访首长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切实提高初次信访的一次办结率和就地稳定率,采取有力措施,尽量避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尤其是群众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现在之所以重复上访多、越级上访多,还有一个问题是初次信访得不到重视,一时解决不了就往上推,有的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责任。 信访工作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和谐稳定的“晴雨表”。为此,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主体。属于哪一级的权限,由哪一级负责解决;属于哪个部门的职责,由哪个部门处理。要建立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各级负责维护稳定、综合防治的部门和信访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改上访为下访,加大对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防止矛盾层层上交,群众层层上访,确保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信访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协调、催办、督查作用 做好一个省的信访工作,省级信访部门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进一步发挥省级信访部门在处理信访问题上的协调、催办、督查作用。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特点着眼,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经常开展信访工作专题调研,在维护信访秩序、开展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化解和处理群体性上访等方面,完善一系列,建立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协调各方,严格贯彻落实《信访条例》,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办事。要引导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抓好信访工作,领导干部是关键。应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对重点信访案件,特别是来省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案件,一律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党政领导包案,通过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切实把信访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限期解决。要加大催办、督查的力度,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行政机关违反信访行政条例规定办理信访事项的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限期予以纠正。对信访问题推诿不办、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依法严肃处理。对因工作失职、激化矛盾,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或不良影响的,要及时通报,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 (作者系甘肃省政府秘书长)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几点认识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几点认识
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贯彻”依靠”方针,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白庄煤矿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企业民主决策,职工积极性高涨。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此机会,本文拟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民主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企业民主管理,是企业职工依照《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以主人翁的身份,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参加企业管理的一种制度和一项活动。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是否还需要依靠职工进行民主管理,或者说是否还要继续贯彻党的依靠方针。这不仅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十分严肃的现实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建立,关系到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进行,只有把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解决好,才能真正依靠职工群众深化企业改革,从而把企业推向市场。我国企业民主管理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企业民主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顺应企业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当前,广大干部职工必须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统一思想认识。第一,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此,企业的民主管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企业的体现。第二,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第三,企业民主管理,是依靠职工搞好企业的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深化企业改革、搞好企业改制工作的巨大优势和力量源泉。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企业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改革无论如何深化,都要有广大职工的充分参与。离开职工群众的广泛支持,再好的改革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的方针,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职工支持改革,拥护改制,把企业改革改制真正当作自己的事情,促进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第四,企业民主管理,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民主渠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劳动关系是否正常,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而这种矛盾往往会形成一种能量,而且会不断地积聚,如果这种能量越聚越大,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然释放出来,就会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个民主的渠道反映这些矛盾,宣泄这种能量。这种民主渠道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企业民主管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可以通过民主管理的渠道向企业反映出来,从而使职工群众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断得到协调,避免由于民主渠道不畅而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五,企业民主管理,是保证企业正确决策的需要。正确决策的基础在于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发动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决策,可以集思广益,补充和完善决策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失误。第六,企业民主管理,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哪里?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呈现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性循环状态。怎样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呢?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手段很多,物质刺激,精神鼓励,创造条件使其实现自我价值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是被动的、有限的。只有当职工具有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大庆人奋战荒原钻油井,邯钢人齐心协力创一流,是由于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如果一个企业的职工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兴旺和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个企业必然充满活力,这种力量的焕发不仅要依靠政治思想工作,更需要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来保证。
二、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通过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化企业管理,充分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发挥企业整体力量,把企业的命运同职工的命运牢牢的拴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面临的风险,做到企业自主经营,职工当家作主,才能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翁,是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今天,他们又是促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强大动力,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保证。应当说,我们的多数企业,但是,就当前的状况看,不少企业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比较淡弱。特别是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后,一些领导把手中权力握的过紧,统的过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重大决策性的问题,常常是一个人说了算,听不进职工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容不得群众参政议政,有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常年不能召开,有的即使召开也是摆摆形式,走个过场,使职工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产生怀疑,严重挫伤了职工群众大家做主的热情,更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如何使广大职工能够在企业中真正当家作主呢?必须着重从增强企业领导的民主意识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教育企业领导确立职工是改革主力军的思想,要认识到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职工参加企业管理都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二者并不矛盾。要依法放权给职工,相信和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智慧,增强企业决策的透明度,可以减少和避免企业的决策失误。其次,要教育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自觉履行主人义务,为深化企业出谋划策,多做贡献。总的来说,在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宣传,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质的方针,切实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掘职工群众蕴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改革成为职工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成为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的主力军。
三、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坚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一切工作仍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也不例外,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时代的特点,必须围绕企业经济建设目标来开展。
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经济中心,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企业民主管理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乃劳动、工资、分配、人事、保险、福利等各个方面,做到改革的每个环节上去,不断拓宽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渠道,把弘扬工人阶级主人翁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把企业生产经营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与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使职工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意识。把职工群众在改革中焕发出来的主人翁积极性,及时引导到搞好生产、提高效益上来。在找准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的前提下,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围绕生产经营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组织职工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双增双节,技术革新,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纪录、上水平、增效益做出贡献,满腔热情地投入经济建设中去,把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依法办事
我国的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以法律形式为制约的手段,具有强制性的一种企业民主制度,他把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及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用法律条文规范起来,以法律为保证。
修改后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集体经营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体劳动者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工会法》规定:“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职工依照法律规定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劳动法》也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企业法》还具体规定了职工代表大会享有的五项职权,即:对企业重大决策形式审议建立权,对企业重要规章制度形式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对企业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所使审议决定权,对企业领导干部行使评议监督权,对企业厂长行使选举权。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由法律作为依据。因此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
五、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重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会组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工会的各项工作。要给位子,党组织对工会要思想上有位置,工作上有位置,把工会工作列入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定期研究工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配班子,严格按照标准配备好工会干部,把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其他重要领导岗位。要压担子,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给工会出题目,教任务,使工会干部了解党组织的意图名围绕中(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心开展工作。要搭台子,主动协调工会同行政及各方面的关系,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壮胆子,党组织要为工会撑腰壮胆,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作,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党组织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各级行政特别是企业经营者要尊重工会的身份和地位,支持工会依法按章、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工会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工会组织要坚定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全局观念和协作观念。工会有重大事情要主动向党组织请示汇报,要经常地了解职工心声,反映职工的愿望和要求。要在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权威。要积极推进企业改革,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好群众生产工作。
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必须建立一套扎实有效的保障机制。
制度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当前,必须用制度的形式把职工在企业改革、生产、管理以及利益等方方面面的权利规范下来,同时对如何行使和落实好这些权利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使民主管理工作在企业更加具体化、规范化。一要健全职工群众参与决策的机制。企业要让职工当“参谋长”,不能参谋不带长。要强化职工在决策体制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行情况通报制度,让职工享有重大问题的知情权;要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企业的重大改革方案、重要发展目标、重要规章制度及一些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二要强化职工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如对企业领导干部实行民主评议监督,建立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干部考核制度,并将评议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挂钩;建立内部办事公开制度,做到——————公开等等,把领导干部直接置于全体职工的监督之下。三要完善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是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前提,也是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继续下大力气贯彻实施好劳动法,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制度。要依法规范企业在劳动用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保护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