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有文采有感悟的演讲稿 > 导航 > 观《老有所依》有感

有文采有感悟的演讲稿

观《老有所依》有感。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观《老有所依》有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已过不惑的我虽也感受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艰辛,但因孩子尚在读书,父母身体还算可以,这种艰辛仅仅停留在父母生病需要陪护时,至于父母的养老问题还从未有过困扰和纠结。而电视剧《老有所依》透过一些生活琐事,讲述了三个不同生活背景却又同样面临养老困惑的三个家庭的生活百态,进而折射出养老困局,将父母养老问题提到了生活日程上来。剧情反映的是80后独生子女如何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的普遍困惑,也通过江木兰夫妇体现了坚韧乐观的当代精神,看后令人回味。

“作妈”方琼 剧中方琼的“作”给不少青年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世人眼里子女孝顺、衣食无忧的方妈本应快乐地享受幸福的晚年,可她偏偏爱“折腾。”为证实自己怀疑小保姆偷家里馒头的猜测,一口气蒸了50个馒头;为证实女婿与小保姆有染,偷偷盯梢,还在邻里间大肆诽谤、诋毁;为证实外孙女的“不孝”,不惜与孙亲家大动干戈;为证实女儿的孝心,从头至尾地拍片、检查,还无理地提出换家医院再做更细致地检查,她的霸道彻底惹火了女儿,“谁有病,谁忍着”。方妈不止在家“作”,在养老院也不省心,整天闹得鸡飞狗跳,别人不安心,她自己也不痛快,常常一肚子委屈。其实,她的种种“作”就是为了引起女儿的注意,得到家人的重视。方妈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吃穿不愁,就是感到孤单寂寞、无依无靠,这让我联想到春晚上的小品“陪聊”,年迈的父母需要的不再是子女物质上的孝,更多的是子女时间上的孝和意愿上的顺,正如歌词所写“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啃老余淼 余淼和田咪这对小夫妻虽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却好高骛远,总想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换取不劳而获的幸福,他们对母亲雅芝的啃和榨令人发指。田咪时常利用余淼的“癫痫”骗取雅芝的同情和怜悯,可他们像个总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做生意需要赞助、买房子需要交定金、养孙子需要婴儿房……他们在啃老上可谓是绞尽脑汁,就连最后雅芝车祸后他们还要趁机大捞一笔。都说养育之恩大于天,当余淼得知自己是母亲的养子时不但不感恩,反而连同江家一块啃——找工作、借钱,甚至把自己的母亲推给江爸,自己则打起母亲房产的小算盘。剧中田咪在桐城江叔家的闹剧耐人寻味,既有对余淼小夫妻厚颜无耻的鄙视,也有田咪报复江婶带来的快感,人在做,天在看,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缠。现实生活中像余淼这样的子女不在少数,希望该剧的播出能给更多的余淼、田咪一个警醒——让他们明白天道酬勤、丰衣足食的道理。

模范夫妻剧中家庭温馨、事业有成的江木兰和吕希一心为父母子女着想,应该算的上是一对模范夫妻。面对父母的渐渐老去,这对双独子女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养老和事业之间的平衡问题。面对吕母的瘫痪,请保姆在情理之中,可剧中保姆的歹毒和劣性让人叹为观止,并非是花钱就能照顾好父母。吕母为了不影响儿子、儿媳的工作,面对保姆的种种劣习,她选择了隐忍,直到保姆事件“东窗事发”,江父提出帮木兰照顾吕母,瘫痪在床、行动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要靠人照顾,面对异性的亲家,吕母的尴尬可想而知。尽管吕希面对母亲的“不治疗”采取的同意不够人道,但却让吕母从心理上得到了彻底解脱,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真的要到了吕母这般田地还真不如一了百了来得痛快。

慈母雅芝 对于余淼的啃老和田咪的嚣张,雅芝的慈爱与呵护是罪魁祸首。对于余淼的癫痫,雅芝总持一种负罪感,总想让自己尽最大努力多陪伴一些、多补偿一些,她却忽视了培养余淼的自理和自信。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的“玻璃男孩”李帅,22年里骨折上百次,只有嘴巴和脑袋能动,但他没有玻璃心。他凭借自己的坚强和乐观一路走来,开过网店、写过27万字的网络小说、会弹吉他、弹钢琴,喜欢旅游,还攒钱买了微型单反相机,关键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李帅爸爸的话令人深思“这22年来,与其说是我们支持李帅,不如说是他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我们三口人相互扶持,坚持到今天。”与李父相比,雅芝用慈母的爱毁了余淼的一生——养儿反而害了儿。

最后我还想说说江父的孝父之心、爱女之情。江父始终如一地赡养、孝敬自己的父亲,也为木兰做出了榜样,尤其是父亲患了老年痴呆后,他更是对老人不离不弃。可当他得知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光明时,为了不拖累木兰,他竟然选择了与痴呆父亲一起回归大山,“人死不过是一了百了,可你了了,木兰能了的了吗?!”痴呆的爷爷总在关键时刻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啊,如果江父的“愿望”得逞,留给木兰的将会是深深的自责和内疚,这远比照顾二老的胆子重得多……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4+2+1”的家庭正面临养老困局,估计以后孩子养老的压力还会逐渐增大。赡养老人、养育孩子、人际交往、工作问题……这些会让作为中间力量的小夫妻分身乏术,养老院养老将会由养老趋势变为一种必然,真到那时,“常回家看看”将会变成一种奢侈。然,生老病死、周而复始是一种自然现象,谁也无法逃避,由此联想到我们,给父母养老,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养老问题又该怎么办?为了让老有所依,我们在积累经济实力的同时更应加强体能的锻炼,养老不能只依靠国家、依靠孩子,这个“依”更多的是依靠我们自己——树立新型的养老观,提前为养老做准备,减少对子女的压力。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观麻雀有感


观麻雀有感

《麻雀》之魅

好久没有“追剧”了,前一段时间在湖南卫视热播的谍战大片《麻雀》是我距8年前《潜伏》之后的又一次“追剧”。

《麻雀》主要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代号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

这个剧和《潜伏》《伪装者》等谍战剧不一样,这里面的特工基本都不是很成熟,他们甚至不像特工。比如周冬雨饰演的碧城,总是毛手毛脚,说话也不严谨,显得那么幼稚,这正是《麻雀》的魅力所在。

魅力之一:“特工”就是普通人

周冬雨饰演的徐碧城是一个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她和唐山海假扮夫妻进入特工总部。碧城不如山海老道,所以犯了很多错误。因为感性,即使和陈深不是同一战壕(陈深是中共的),她依然希望他能平安。之前,她在黄埔军校读书时,陈深是她的教官,他们曾有过短暂的爱恋......作为谍战片,剧中陈深、徐碧城和唐山海三人的感情纠葛是剧中最大的看点,碧城对陈深感情为上,理智为下,她时时刻刻注意着陈深,如果不是陈深和唐山海帮她藏尾巴,她在毕忠良那里都活不过一集。她为了陈深不顾一切,威胁唐山海不要刺杀陈深,她眼里的儿女私情体现了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心理。普通的小女人往往是幸运的,她有两男人深爱,两个愿意为她收拾烂摊子的男人。就像陈深说的,她生错了时代,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她一定会把生活过的像诗一样,像画一样......在唐山海就义以后,碧城选择了坚强和复仇。对于她来说,她可能看不到太远,但她看到的是每一条鲜活的生命。

魅力之二:不弱化反派的智商

剧中老谋深算的毕忠良,演得实在是太好了。他的一个眼神、一个转身都是戏。他对家人温情、对犯人残忍、对兄弟多疑、对上司谦卑......他跟陈深哥俩斗嘴的生活戏,也是剧中的亮点之一。比如,陈深想出去送情报,但苦于毕忠良的“严密监视”脱不开身,陈深说:“老毕,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连和嫂子打麻将的钱都没有了,借钱我。”毕忠良反驳道:“前几天看见你在春风楼,你当我不知道啊?叫你不要去那种地方......”“我又不像你有漂亮嫂子在家里,我不去那里寻欢还算男人嘛?”“哈哈哈!真实想法藏不住了吧”毕忠良说完从钱包里拿出一叠钱,但陈深走后,他立马安排人“盯梢”。这部剧最高明的就在于丝毫没有弱化反派的智商,反而老毕浑身都透露着精明,一个表情就能看透对手的一切,一点蛛丝马迹就能拆开整个谜团,我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老毕不是念在陈深的兄弟情,以他的聪明和心性,陈深早就在宰相那段就被杀了吧。很多抗日剧都把我们的战士、我们共产党的特工写的出神入化,试问如果对手真那么愚蠢,抗日战争为什么持续了8年,国共内战又凭什么持续了4年,而老毕的存在正是为了告诉我们,对手很强大,在这部剧中陈深可以说任何他想救的人都没救出来,除了救他自己。救宰相,救周丽,都功亏一篑,就像他跟徐碧城说的那样:从来没有任何人能从老毕手里救出任何人。

魅力之三:反派人物人性的光芒

饰演苏三省的尹正,对人物成长背景和性格缺失的解读是非常深入细腻的。军统“培养”了他杀人不眨眼的恶性,他在特工总部向来面不露色,声音低沉,行事、说话都给人压迫感。但他心底却潜藏着对温暖的丝丝渴望,他对他家唯一的亲人姐姐的悉心关怀,遇到李小男后爱意滋长,面对李小男,苏三省竟然温柔得像个陷入爱恋的纯情大男孩,整个人的气场和特工身份大相径庭,他会不由自主地对小男笑,因误会被小男乱打却还开心,送玫瑰送点心,为救小男挺身受伤,小男喂他喝汤时满脸的幸福感,时而还对情敌吃醋……苏三省姐姐的角色也是为了给他留些人性的光环吧!他踢爆唐山海的头,其实是他看轻自己的一种发泄,他和曾树不一样,他有着自己人性的一面,丢掉自己的人性却任由发展无能为力的时候,他愤怒。他折磨死小男,那是他的妒忌,既然得不到,不如毁了她。他也许有过信仰,也许热爱过,但是丢弃的时候很决绝。

汪伪时代是一个奇怪的年代,也是一个属于谍战的时代,那时候的上海是真正的孤岛,旧时光的影子充斥着这座孤岛,乌云笼罩在海上。我想,要不是那个特殊而残酷的年代,苏三省未必不是一个好人。

观校庆有感


观校庆有感

漫天的彩球,映出师生们的笑颜如花,飞扬的红旗,舞出秋寒里的融融暖意。校园里伸展着枝条的小树为证,走过无数风风雨雨的老师为证,很多段艰辛的历史在这里转折顾盼——一种超越和谐的理念在这里荣获新生。

十年的奋发一剑,十年的辗转奔波,终只为一朝的桃李芬芳。时光也不过是一条汩汩流淌着的小溪,洗去昔日的疲倦,流向希望的明天。曾经的辛苦与辗转,曾经的拼搏与奋发,是无数园丁用双手托起实验中学的昨天,赋予了实验中学新的辉煌。实验中学,她流淌了十年的生命与热情,是一代人用韶华谱写的诗篇,是涌动着激情与热血的华歌,承载着千人希望和未来。无数人从这里起航,放飞着自己的梦想,期待着六月的涅槃。千万**实验人,稳默驻守在希望之中,吞吐着知识的芬芳,十年如一日,成为岁月永远无法堙灭的历史积淀。

秋风乍寒,万人校园会场,全校师生在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我忽然意识到,这寒风,莫不若十年前加诸在实验创业者身上的种种困苦与磨难。资金的缺乏、师资的缺乏、社会对陌生学校的不信任,可实验人还是顽强地挺过来了,为着一个坚定地教育信念,为着追求一个伟大的教育理想。那么多人呕心沥血,不计得失,奋斗在天下最神圣的岗位上。寒风凛冽如何?风雨兼程又如何?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怎能见彩虹烂漫,众志成城,终有一天便是雨过天晴。

这风,来得正好。

从默默无闻到名震松江,是的,我们可以!从数百学子到数千师生,是的,我们可以!无数种声音汇成一句完整的话语,千百颗心灵紧紧相依不离不弃。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起培育桃李,一起以身育德。

这十年,不仅刻满艰辛,更是蕴育着无限生机;

这十年,将是所有实验人永难忘怀的十年;

这十年,将是开创教育史一个奇迹的十年;

这十年,也必将永载史册,亘古生辉。

观奥运有感



刚看完奥运男子69公斤级比赛,中国选手顺利夺金。可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却另外二名运动员。一位是韩国选手李裴勇,一位是这次比赛的亚军法国人(名字没记清)。前者在受重伤后选择继续,在痛苦和坚忍中一次次失败,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朋友说,他如果没举起来,我们为他难过,如果举起来了,无论名次他都是英雄。所以当他最后比赛失败步履蹒跚的走下场时,全场观众为他鼓掌。而后者在确保亚军的情况下决定以197公斤的重量冲击冠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他站在杠铃前酝酿,我们则紧张的等待,我们当然不希望他成功,我们希望中国多一枚金牌。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居然带着像演喜剧篇似的表情向大家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举不起来,放弃了。未试就放弃,短短的数十秒,他是想了又想权衡了再三,决定不以伤痛的代价来博这微小的冠军希望。观众们都轻松的笑了,也同样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这二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我在想,如果生活中我们面临挑战时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呢?会为了成功不怕受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是有自知自明的安于现状?前者或许有大成就或许很惨重,后者无法称王却平安快乐。想的时候我们都会说要做前者吧?谁都有英雄主义!可是真正面临选择呢?我们会有不怕受伤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勇气吗?谁又能说后者的做法不好呢?人生中都会有遇到选择的时候,我问我自己:如果。。。。。会怎样?可是我想来想去未能给自己一个百分百肯定的答案。而我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是你面临选择,又会是怎样呢?

奥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激动,热情,还有更多的感动和感悟。。。。。。

作者:毛昱衡 http://blog.sina.com.cn/maoyuheng

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 (4篇)


最近,听说我国的女足夺冠了,太激动了,向女足姑娘们致敬。女足精神就是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那么,你看到我们中国女足夺冠有什么感悟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篇一)

女足亚洲杯比赛刚刚结束。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不利情况下,下半场攻入三球,第九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目睹了整个比赛 ,作为以前的资深足球爱好者,我居然看的热泪盈眶,老泪纵横。女足姑娘们太不容易了。在上一场淘汰赛中,姑娘们点球淘汰了上届亚洲杯冠军日本队,在休息了不到两天、体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女足姑娘们顽强拼搏,用自己的拼劲夺取了冠军。冠军来之不易 ,向女足姑娘们致敬!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这场比赛带给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女足姑娘们在体能不占优势、0:2落后的情况下, 靠什么最终赢得了比赛?铿锵玫瑰能在逆境中绽放,靠的就是一股子拼劲。

足球虽然是一场运动项目,但是在比赛中蕴涵的精神却是极其丰厚。透过比赛,你可以学习到很多结结实实的东西。比如实力、态度、过程、结果、心态等等。足球是圆的,足球运动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今天上半场女足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 ,我虽然揪心,但是并没有和看男足比赛那样绝望。我内心一直在想,女足姑娘们能够创造奇迹。我一直在期盼着奇迹,女足姑娘们也的确用自己的拼搏创造了奇迹。

看了一些关于女足的报道,女足姑娘们依然在困境中昂首阔步前行。这也启示我们,客观环境糟糕不应该成为不去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理由。

0:2落后了,怎么办?是放弃?还是顽强去拼一把?女足姑娘给了我们答案。只要比赛不结束,就不要轻易放弃。放手去拼,才有机会赢。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发扬这种永不放弃希望、顽强拼搏的精神。

许久不看足球比赛了。这项运动不太适合像我这样的中老年人了。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女足姑娘们的精神了。我们所有人,也应该学习女足姑娘们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向女足姑娘们致敬!希望铿锵玫瑰永远怒放!

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篇二)

2月6日晚,中国与韩国女足的亚洲杯决赛开始了,刚开始并没看到中国女足的亮点,上半场结束,中国队以0:2落后,自己心里嘀咕着:中国队没戏了。

但转机却在下半场近70分钟时出现了:一个点球、一个身高仅1米54的年轻球员头球攻门,把比分打平了。此时看球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是否又要拖入加时赛或点球大战?没曾想就在比赛结束的补时阶段,中国女足满怀信心,以娴熟的技术射入了至胜的一球!“中国队赢了!”我和老伴、儿子都从沙发站了起来,真是太神奇了!中国女足好样的!

从中国女足亚洲杯的夺冠过程,让我回想起当年在黑龙江兵团武装排的训练中,我们就是凭着那种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现实生活中,人总要有点精神,有个目标,任何时候面对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只有战胜困难,才能迎来新的人生。如今我们虽已年过花甲,但只要我们心态健康、充满阳光,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靠拢,留下自己不老的梦想,就像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春天里,重新激活生命,给自己一抹更加绚丽多彩的夕阳。

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篇三)

2022年2月6日,大年初六,冬奥会在中国盛大开幕仅两天后,中国再次迎来令十四亿国人振奋的好消息…

在印度举行的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3:2逆转战胜韩国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时隔16年,中国女足再次登上亚洲杯巅峰,历史第九次捧上冠军奖杯。

昨天的朋友圈被女足霸屏,这群美丽的姑娘成为2022年新春最值得被祝福和点赞的团队。骄傲和自豪,激动和欢呼都似乎不能表达彼时中国人激动的心情。当我们真正观看比赛的过程,才更能体会到为什么直播间的解说员会激动地抹泪,才更能理解体育的精神和力量所在,才能进一步体会到体育的魅力。

时隔14年,女足再次进入亚洲杯决赛,她们夺冠的路上并不顺利。在比赛中,她们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敢于挑战的状态和精神当之无愧的成为国人心中的女神。

2月3日晚,在半决赛中,中国女足姑娘们在两次落后的情况下,两次顽强地将比分扳平。120分钟内与日本队战成2:2,经过点球大战,以总比分6:5战胜对手,杀进决赛。2月6日晚上19:00,在决赛中迎战韩国队,在上半场0-2落后于韩国女足,她们依然发扬了女足顽强拼搏,敢拼敢打的精神,不气馁,不急躁,发挥应有的技战术水平,连扳三球,逆转局势,最终以3-2取得胜利。

面对低谷和低迷状态,面对各种困境的坚守和执着,不到最后一刻永不放弃,不言败,敢打敢拼这才是中国女足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强大的中国力量。中国女足一次次为我们展现了拼搏精神,让我们足以相信,在追梦的路上,只要努力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观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有所感悟(篇四)

2月6日,中国队在颁奖仪式上庆祝。

超级逆转,盘终绝杀!中国女足6日在印度举行的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3∶2力克韩国队,再次展现了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女足精神。这也是中国女足第九次夺得亚洲杯冠军,也是她们时隔16年再次站上亚洲之巅。中国女足在半决赛就逆转了日本队,决赛中她们再度上演逆转大戏,而且更加惊险刺激——在上半场两球落后的情况下连追三球取胜。本场比赛前锋王霜带伤出战,队长王珊珊继续担纲中后卫。中国女足开场就打得比较积极,20多秒就完成首次射门。

而半决赛淘汰了澳大利亚队的.韩国队也毫不脚软。第26分钟,韩国队从中场策动攻势,右边路突破后低平球传至禁区,中路插上的崔有利推射破网,打破僵局。上半场结束前韩国队扩大了领先优势。补时阶段,中国队球员在防守时禁区内手球,来自澳大利亚的主裁判经视频确认后判罚点球。韩国队球员池笑然罚中,比分被改写为2∶0。中国队中场换上肖裕仪和张睿。下半场开始后,中国队加强丢球反抢,大逆转开始!第66分钟,中国队左边路传中打到韩国队员手臂,裁判果断吹罚点球。效力于英超的唐佳丽主罚命中,1∶2。

4分钟后,唐佳丽右路拿球后在两个球员的包夹下突破传中,刚刚替换王霜出场的张琳艳用一记势大力沉的头槌敲开韩国队大门,2∶2!中国队连续第三场在落后的情况下追平比分。最精彩的时刻出现在全场补时阶段。第91分钟,中国队禁区内解围失误,皮球恰好落在韩国队前锋脚下,面对近在咫尺的射门,中国队门将朱钰再次展现神奇扑救,双手拒绝了韩国队的绝杀。也正是这次扑救,成就了中国队的盘终绝杀。第93分钟,王珊珊在中路背身拿球后转身送出直塞,肖裕仪突入禁区后大力射门,球应声入网,3∶2!“铿锵玫瑰”完成惊天大逆转,第九次夺得亚洲杯冠军。

中国女足本届亚洲杯历程堪称完美,在小组赛阶段共打进11个进球且均零封对手,而后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又连续上演逆转好戏。特别是在半决赛面对老对手日本队,女足姑娘们与对手鏖战120分钟,最终通过点球获胜。亚足联赛后颁奖也再次证明了中国队在本届杯赛中的出色表现。朱钰获得“金手套奖”,攻防俱佳的王珊珊荣膺“最佳球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