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 导航 >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2024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精选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范文资讯网精选栏目推选:“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鼓励和关爱,好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案。明确课程目标和设计思路,是编写好教案的关键。你是否写起教案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范文资讯网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及歌曲《小青蛙》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夏天到了,小蝌蚪长大了,慢慢慢慢地先长出后面两条腿,再慢慢慢慢地长出前面两条腿,变成了一只一只的......?(小青蛙)教师加强语气词把幼儿引导到小青蛙的话题上。

小青蛙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池塘)了,今天我来做青蛙妈妈,你们做青蛙宝宝,跟着妈妈到池塘里去玩耍吧!

二、学唱歌曲及尝试演奏

(一)初步熟悉歌词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带领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小青蛙跳跃的动作。在游戏的同时,教师有节奏的清念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游玩,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咕哇咶咶,咕哇刮刮,咕哇,咕哇,咕哇。

教师清唱歌曲两遍。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坐回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妈妈休息休息。

(二)进一步熟悉歌曲内容及节拍小青蛙们刚才到池塘里游玩感觉怎么样?(开心......)教师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刚才青蛙妈妈在游戏的时候还用上了一个表示开心的词语,是......?(快乐逍遥)若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回应:是不是快乐逍遥?(幼儿反应:若是,教师回应――很棒,我们再来一起听听这个好听的词语;若不是,教师回应――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听青蛙妈妈再说一遍。)教师边拍手边唱:小青蛙呀小青蛙......

真的是快乐逍遥!你们也跟着青蛙妈妈来拍拍小手试一试!

你们拍的真棒!(妈妈还能唱小青蛙的歌呢,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么本领?教师引导幼儿到:捉害虫。

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音乐活动: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练习双脚并拢轻轻往前跳,并能听信号行动,努力做到动作协调、灵活。

2. 喜欢参加体育游戏、在活动中情绪安定、愉快。

3. 知道青蛙能保护庄稼,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布置了一个大池塘,池塘中间是呼啦圈做成的荷叶。在池塘的对面是青菜地。

2.毛毛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小蝌蚪长大了热身运动

教师边带领幼儿游来游去边说: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慢慢的长大了,先长出了后腿(踢腿运动),再长出了前腿(伸展运动),最后甩掉了小尾巴(全身运动),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二、小青蛙练本领练习双脚并拢轻轻跳

1.小青蛙自由地轻轻跳来跳去,妈妈及时表扬跳得好的小青蛙。

2.教师讲解跳得要求:双脚并拢轻轻的向前跳.

3.小游戏:抱一抱

三、跳荷叶比赛

1.比赛规则:妈妈说开始后才能开始跳,一定要跳在荷叶上,跳到最后一张荷叶后再跳回来.

2.妈妈指出宝宝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四、小青蛙捉害虫

1.教师边去捉虫边指导:农民伯伯的菜地在池塘的那边我们要跳过荷叶来到青菜地,每位宝宝捉4条虫子回来。

2.教师:请捉到虫子的幼儿坐在荷叶上,边休息边数自己捉到的虫子。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青蛙们,你们今天开心吗?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错,现在我们拿着我们捉到的害虫游泳回家吧!

活动反思:

1、通过这次课使我对情景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次活动通过情节的设置小蝌蚪从刚开始只会游泳到后来变成了青蛙有了跳的本领,并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把自己当成了青蛙很自然的就会跟着老师设计的环节一步步的接受所要掌握的技能,从而教师实现自己预设的目标。但是在活动中我自己对于角色的进入还不是很投入,经常会跳出情境。并且情景语言的运用也不够准确。!.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今后在运用情景式教学过程中对于角色的转变和语言的运用要进一步的提高,使自己对情景式教学有一个崭新的突破。

2、本次课的目标一是针对幼儿所要掌握的动作技能的,但是课后我发现双脚并拢轻轻往前跳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没有难度,之前他们都已经会了,因此这节课就没有新的技能让幼儿学习,只是单纯的运动。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运动量还是可以的。

3、在活动中幼儿以青蛙的身份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我认为幼儿很自然地就可以了解青蛙能保护庄稼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ppt。

【活动过程】 一、小青蛙导入。 1、幼儿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场。(ppt呈现池塘场景) 师:小青蛙们看,这是哪里啊? 2、师:池塘里的小青蛙玩得很开心,还唱起了歌。请你仔细听听,小青蛙唱了些什么? 二、理解歌曲。 (一)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咕呱) 3、师:对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声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二)难点节奏。 1、出示咕呱呱呱叫声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唱节奏。 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 )叫声。 难点:叫声不同;节奏不同;节奏中的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 3、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一唱吧。(唱准节奏) (三)歌词理解。 1、小青蛙在池塘里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怎么唱的?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3、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一起唱一唱。 重点:理解、记忆歌词。 难点: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范唱比较。 三、完整演唱。 1、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池塘里的小青蛙》。 完整演唱第一遍。 2、你觉得哪里有些难?或者这里是怎样唱的?进一步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切分音符。 完整演唱第二遍。(唱准切分音符) 3、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得这么开心,它的歌声应该也是怎样的?(开心、快乐) 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乐。 完整演唱第三遍。(愉快的声音演唱) 4、我们也来学小青蛙,一起唱唱小青蛙的歌。(视时间而定) 完整演唱第四遍。(加动作演唱) 5、小结: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帮助庄稼消灭了害虫,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儿歌中唱了什么? 2、学念儿歌 幼儿跟念儿歌几遍。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 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xx xx│x │xx xx│x│ 三、创编应用题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 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 四、创编游戏 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 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 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 (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 (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活动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的开展中的一个活动。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选择使用此教材与开展的过程中时,结合课程指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学唱歌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学唱 歌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说唱交替、通俗易懂、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中跳跳、呱呱的读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这点正符合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欢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内容。

教学难点:幼儿能边唱边跳,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荷叶道具、课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青蛙图片)。

一、动物模仿,激发兴趣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跳跳)

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呱呱)

二、节奏游戏,感受新知

1、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

课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大声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师和小朋友跟音乐一起边唱边跳。

3、布置场景,小朋友们带上头饰来做《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游戏。(.教案网出处)创设了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幼儿相互学习、大胆表演。

附歌曲: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教学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每位小朋友都积极参与、融入教学活动。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声音都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都棒极了。因为只有当孩子在音乐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才能唤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幼儿在学歌过程中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这样使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节奏感及创新能力也得以培养和锻炼。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会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借助节奏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欢乐。 3、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节奏谱、音乐录音、圈5个、《小青蛙找家》图片一套。 2、小鸡、小狗、小猫图片。

活动过程: 1、练声 2、复习 、 两种节奏型。 3、看图谱,学唱歌曲教师:小青蛙也想参加演唱会,你们欢迎吗?今天小青蛙带来了一首根据自己经历创编的歌曲,叫《小青蛙找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音乐录音)提问: (1)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面唱的是什么?(幼儿回答)。 (2)欣赏歌曲第二遍,要求听清楚歌词。 (3)熟悉第一乐句和随后一个乐句的歌词。 (4)拍说的部分的节奏,再集体说一说。 (5)教师小结: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得歌曲不太一样,它是说唱结合的歌曲。 4、集体完整演唱、合作演唱 (1)用好听的声音唱出小青蛙轻快跳跃的感觉。(放录音) (2)老师唱唱的部分,小朋友唱说的部分,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请一半小朋友唱唱的部分,请另一半小朋友说说的部分。 5、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夏天,害虫可多了,小青蛙们我们一起到田野里捉害虫吧。(跟音乐跳出活动室)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回家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以歌曲《小青蛙回家》为基础材料而设计的。《小青蛙回家》这首歌曲具有明显的节奏型和角色,易学易演。利用从各个不同角度:角色培训、故事情境等的突破,从而达到享受这一内在的教育潜力。幼儿通过听听、想想、学学、演演,不仅对歌词、曲调有掌握,同时也会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活动目标: 一、唱歌曲《小青蛙回家》,根据不同的故事情景,通过不同的声音、节奏、表情、动作来表现同不情绪的情感。 二、能根据歌曲的旋律及结构特点大胆地创遍歌词。 三、体会创编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青蛙纸偶一个,图谱一张,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青蛙,师问这是谁?对,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听一听它是怎么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重点练习基本节奏:xx|xx|xx|xx|xxx|xxx (1)师问:刚才小青蛙是怎么回家的?你能学一学吗?请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出示图谱)瞧,我想了个好办法把它边蹦边唱的情景画下来了。 (2)师唱一遍节奏后问图谱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学当小青蛙吧! a、练习两遍 b、师幼轮唱 c、蹦蹦或呱呱处默唱 3、完整演唱两遍。 师我们都是青蛙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唱着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吗?跟琴齐唱表演两遍。

三、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表演不同的情绪情感。 1、师其实小青蛙今天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心里十分难过。怎么唱才能表达出难过的心情呢?(慢,难过的表情) 2、师咦!青蛙妈妈一个劲地给小青蛙打传呼,不知道家里除了什么急事,小青蛙急着往家赶,该怎么唱?谁来表演一下。(快,着急的表情)幼儿跟琴齐唱并表演。 3、师你们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讨论,发言)小青蛙经过草地的时候发现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现发,要不然蛇会吃了它的,该怎么办?(轻轻蹦,不发出叫声) 4、师小青蛙躲过了蛇,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家,来原青蛙妈妈在等它吃饭呢!

四、创编活动 1、师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动物们听到了小青蛙的歌声,它们觉得妙极了,也都唱起来了。它们会是谁呢?它们会不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并根据所创编的故事情境进行歌表演) 结束部分。师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大胆表现所体验到的动物。 2、大胆想象青蛙的叫声,乐意用语言节奏创造性的表现。

【活动准备】 大荷叶、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的高低、快慢变化,尝试韵律游戏:荷花和风。 1、猜猜这是什么?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你感觉这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3、小结:小风的声音是慢慢的。 4、那如果这小小的风吹到荷叶身上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5、倾听高音区轻柔舒缓的音乐游戏:小风和荷叶。 6、小结:小风的声音是慢慢的,所以荷叶宝宝也轻轻的慢慢的飘。 7、又一阵风吹来了。听这是一阵怎么样的风?倾听低音区快速强烈的音乐。 8、小结:大风声音是快快的。 9、用你们的身体做给大家看看大风、龙卷风会是怎么样的? 10,大风、龙卷风吹到荷叶身上会怎么样?游戏:大风和荷叶。 11、小结:大风的声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荷叶宝宝也快快的飘。 12、太阳出来了,听听什么风来了?这两段音乐变化的时候除了慢慢和快快的变化还有哪里不一样? 13、强弱不同的音乐交替进行游戏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 14、小结:小风的声音是高高的慢慢的,所以小风的音乐是高高的慢慢的。大风声音是低低的快快的,所以大风的音乐是低低的快快的。 二、想象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老青蛙。 1、风总算停了。哪个小动物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它喜欢在荷叶上干什么? 2、小青蛙和老青蛙试着用不同的声音歌唱,并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歌唱游戏。 (1)(ppt1)你们觉得小青蛙会怎么唱?(唱) (2)老青蛙会是什么声音?为什么是低低的慢慢的?(唱) (3)小结:因为小青蛙年纪轻所以他唱歌的时候声音是快快的高高。老青蛙年纪比较大所以他唱歌的时候声音要低低的慢慢。 3、(ppt2)小青蛙、老青蛙和小鸭子有一天它们在玩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它会用什么声音唱歌?小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老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 4、(ppt3)小青蛙、老青蛙和大白鹅。 (1)猜猜这次会是谁来?大白鹅会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歌?(引导幼儿唱出低低慢慢) (2)这次小青蛙会怎么介绍自己?老青蛙又会怎么介绍自己?(不放音乐幼儿清唱) 5、你们

查看全文>>>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2024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反思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