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 > 导航 >

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2024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

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

夏天的诗句

夏天的诗句(一):

1、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由整理]

4、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6、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

8、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一举两得造句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0、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1、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13、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

午瓯茶。陆游的《幽居初夏》

14、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的《夏日山中》

15、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6、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17、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8、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19、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2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1、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6、竹摇清影罩幽窗,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学会浸染。

2、通过看看、做做等方法表现自己所见,所想事物,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ppt、纸巾、颜料、调色盘、小毛巾、报纸、小篮子、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神秘礼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一个信封,出示白色纸巾。

(1)纸巾有什么用处呢?(幼儿可能会说擦鼻涕、画画)

过渡语:这是一张神奇的纸巾,只要老师念一句魔咒巴拉巴拉小魔仙变,这张纸巾就会变身。

2、打开第二个信封,揭晓答案。

白色纸巾彩色纸巾

二、了解多彩的纸巾,介绍纸巾弄染料的过程。

1、想一想。

白色的纸巾怎么样才会变成彩色的呢?(幼儿可能会说画出来)

过渡语:到底是怎么样变得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教师示范操作,介绍操作步骤。

(先取一张纸巾然后边对边上下对折再边对边左右对折第二次再用四个角去蘸颜料,浸染的时间要久一点手放在白色的地方将纸巾摊开,如果不小心手蘸到颜料的话擦在抹布上)

3、教师操作后,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2男2女)

4、幼儿观察,说一说他们是如何操作的?

5、说一说,揭晓答案。

(1)漂亮的餐巾纸是怎么变出来的?(幼儿可能会说颜料,蘸点颜色)

(2)教师引导语:要先怎么样,再蘸颜料呢?(幼儿可能会说先叠、先折起来再蘸颜料)

6、介绍操作材料,讲明操作要求。

过渡语:老师的桌上也有颜料,纸巾,毛巾,请你们也来动动手,[.教案网出处]变变漂亮的纸巾吧!然后把漂亮的纸巾放在卡纸上。

三、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在桌面上的卡纸上,教师点评。

1、师幼点评。

2、采访个别浸染较好的幼儿,你是怎么样做的?

3、师小结,引出浸染。

先折再蘸颜料这个过程我们叫做浸染。

4、学说浸染。

过渡语: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五、观看ppt,了解浸染的技术。

1、这些图片你在哪里见过?(幼儿可能会说衣服上)

2、介绍浸染,探索浸染的方法,引出使用棉球浸染纸巾。

除了边对边对折两次,角蘸取颜料的方法外,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还可以用棉球来浸染装饰纸巾,让我们的衣服更加美观。

3、师小结:是的,一些服装、服饰上也会用到,我们也来当当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吧。

六、播放背景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感知《叫醒春天》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美景。

2.幼儿能学会用排笔作画的基本方法。

3.幼儿能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春天的特征,抓住春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

教学难点:

幼儿能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掌握排水画的方法,使一幅画变得更完美。

教学准备:

1.课件、相机、一张范画

2.幼儿已听过童话故事《叫醒春天》。

3.油画棒、素描纸、水粉(黄、绿)、塑料布等工具。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

师:《叫醒春天》这个故事小朋友都听过,故事里面的小灰鼠为小白鼠朗诵的那首小诗大家还记得吗?那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作画。

出示文稿,教师朗诵诗内容

师:一闪一闪,阳光闪耀在青草之间

一闪一闪,露珠闪耀在花朵之间

一闪一闪,小鱼儿闪耀在波浪之间

一闪一闪,春天的蒲公英闪耀在你暖暖的笑容之间

那是一首暖洋洋的小诗,好像每一个字都是蘸着阳光写成的。

提问:

师:小灰鼠用了这么一首美丽景色的小诗叫醒了春天,小朋友来想一想,被叫醒的春天还会有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呢?

幼儿: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小燕子飞来了--------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将这些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好吗?先不要涂底色。

3.幼儿作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带有春天的图片)

(2)出示范画

师:小朋友的画已经画好了,这是小朋友画的一幅画,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来涂底色。

(3)出示画画工具,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方法及要求。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刷子和一些调好的颜料,先将刷子轻轻的沾满颜料,记住不能沾的太多,会滴下来,可以在小碗的边上轻轻的靠一下,我们可以用从左向右、或者从上向下的方法涂,选择一种方法顺着一个方向涂到底。老师选择从左到右的方法,不要反复的在同一个地方刷,如果有没涂到的地方,可以从后面再向前涂一下就可以了。师:好了,我的画完成了,小朋友想动手去试一试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黄色和绿色两种颜料,选择其中一种颜料去试试吧!

(4)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欣赏

(1)教师将幼儿作品照下在白板上播放。

(2)教师小结:涂好的小朋友把刷子放在小盘子里,我们和后面的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是“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幼儿用丰富的表情和简单的动作表演朗诵儿歌和歌曲。充分发挥幼儿肢体语言的作用,使幼儿敢于在集体和他人面前表现,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绘画形式再现多彩的翅膀,再现艺术的魅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胆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幼儿了解昆虫翅膀的对称特点。同时感受对称图案的美。 2、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3、培养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观察了解昆虫翅膀的对称特点。 用艺术手段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第17页。蝴蝶、蜻蜓、七星瓢虫彩色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小朋友说一说你知道的会飞的昆虫有哪些?这几种昆虫用什么飞飞起来的? 2、这节活动课欣赏多彩的翅膀。板书课题:多彩的翅膀 二、基本环节 (一)看图操作 1、师:小朋友打开幼儿操作材料第17页。 2、师:仔细观察这三种昆虫图案怎么了?小朋友想知道它们的另一半在哪里吗? 3、幼:把17页的按虚线向红箭头方向折过去,拼成完整的昆虫图案。 4、师:这三种昆虫,每种昆虫都有两对翅膀,而且左右两边的翅膀都是对称的。绘画时候要特别注意左右要对称。 (二)昆虫特征 1、蝴蝶的特征。 2、蜻蜓的特征。幼儿动作表演同时朗诵儿歌。 3、七星瓢虫的特征。幼儿动作表演同时朗诵儿歌。 (三)绘画昆虫 1、先画头胸腹,触角。 2、再画两对翅膀。每对翅膀的左右要对称。 3、最后涂色,颜色鲜艳。 (四)展示作品 把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 (五)拓展延伸 昆虫利用自己多彩的翅膀,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小朋友假如你有一对翅膀你要做什么? 三、结束环节 王老师希望中1班的小朋友都能插上多彩的翅膀,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和世界各地。用集体舞蹈《蝴蝶飞》结束本次活动。 四、延伸环节 小朋友回家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昆虫。(画过的除外)

查看全文>>>

中班美术教案:夏天的风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提问: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 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 2、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 3、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 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二、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 1、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 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 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三、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活动延伸 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查看全文>>>

多彩的蝴蝶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视频,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感受蝴蝶色彩的鲜艳丰富、图案的对称美。

2.认识颜色的分类、区分颜色的冷暖,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蝴蝶。能够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冷暖色搭配。

3.充分体验颜色带来的美感,体验创作之中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颜色的基础上学会用颜色冷暖的搭配来丰富蝴蝶活动难点:

初步的让小朋友们感受对称的美感,能够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冷暖色搭配。

活动准备:

素描纸,马克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猜谜引题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么?(学生回答)那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好不好,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想一想答案是什么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它是一个小动物,老师给你们点时间想一想,猜到了么?是什么呀?(学生回答)猜对了,小朋友们都这么聪明呀,都猜到老师说的谜语答案是蝴蝶,(教案出自:)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穿着花衣服在花丛翩翩起舞的蝴蝶吧!(展示视频,学生看完视频后提出一些关于蝴蝶外形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回答)小结:蝴蝶身体很小,但是有大大的翅膀和长长的触角对不对,大自然中的这些蝴蝶好看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好看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颜色)没错,蝴蝶有丰富的色彩,大自然也是一样的,正是有了颜色他们才变得这么漂亮吸引人,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只有黑色和白色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很无趣啊。(是)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主题教师提问:

你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教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那你们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的衣服呢?

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教师小结:色彩有有彩色和无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

(二)、感受认识冷暖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里面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呢?(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给人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引导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点名回答)

师根据回答小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多彩的颜色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理解儿歌的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微妙变化。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诗歌的仿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幼儿产生共同兴趣今天老师已经成为魔术师,想给我们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在这个魔术中有许多的秘密,比一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进行儿歌学习 三、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1、红,黄颜色的混合引入:你们瞧!老师已经准备了3杯水,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我今天要用这些颜色来变个魔术首先我拿出红色,然后放入黄色,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咒语: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提问:有什么变化?它是由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谁能够告诉我,你听到的咒语是什么?(出示图谱)幼儿学念。 2、教师分别将红蓝,黄蓝混合现在我们用别的颜色混合来看看(以同样的方式来引出接下几句) 3、教师小结现在颜色越变越多了、这个魔术可真神奇,现在我把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编成一首儿歌,名字叫多彩的颜色 四、幼儿完成的学习 1、教师完成的朗诵一遍提问:你在儿歌中听到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画什么?最后魔术师是怎么说的? 2、请幼儿完整的朗诵 3、请幼儿自由的朗诵 4、请小朋友分角色朗诵 五、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诗歌创编 1、魔术师变出的色彩能画出许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的想一想变出的颜色还能画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请几名幼儿将自己编的组合儿歌 3、请个别幼儿完成创编

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颜色,你们试一试哪两中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宝宝变魔术》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红黄蓝色手拉手,变成黑色画车子。

查看全文>>>

教师:

设计意图: 诗歌《夏天的歌》以寻找美妙动听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主角,用动听的叫声呈现独特的夏日景象。诗歌意境优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结构清晰、简单,句式反复,易于幼儿理解与掌握。诗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适合幼儿仿编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诗歌中有“蝈蝈蝈”“咕呱咕呱”“哗啦哗啦”等幼儿喜欢的象声词,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的乐趣,也让幼儿感受到了诗歌的音律美。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四张幻灯片,关于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萌发学习兴趣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二、初步欣赏诗歌内容1.幼儿欣赏ppt。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 (3)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蝈蝈、知了、青蛙、戴帽子吃冰淇淋的小朋友,大树、池塘、小草、雨伞……)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1)师:这些美丽的画面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歌。下面请你们仔细听。 (2)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3)师: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三、学习诗歌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先提问,再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自然地按照诗歌内容给幻灯片排序。)(1)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师:(出示蝈蝈在绿绿的草丛里的幻灯片)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2)师: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在大树上。)师:(出示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的幻灯片)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2.结合幻灯片。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用同样方式依次学习第三、四段。)3.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四、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1.感受诗歌独特的句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中班社会教案:多彩的少数民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土环境因素,幼儿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教学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随旅游团一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课件出示飞机飞行,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切换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一组幼儿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大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听说我们来旅游他们正跳舞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 大家坐飞机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选用不同的海贝进行造型。

2、学习合理选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内容。

3、体验活动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用贝壳制作的范作,制作成ppt。

2、各种形状的贝壳、螺等制作材料;橡皮泥、纸盘、等辅助材料。

3、关于海底世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贝壳,引发幼儿对形的想象。

1.出示幼儿收集到的贝壳

2、玩贝壳,说贝壳

二、欣赏范作,积累创作经验。

ppt展示各种范作,引导幼儿观察。

三、创作海贝作品,(教案出自:)大胆畅想主题。

1、幼儿自我思考。

---鼓励幼儿可以从辅助材料的使用方面大胆的想象。

2、幼儿制作。

四、展示海贝作品,体味创作快乐。

1、选择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将作品展示在桌子上,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欣赏别人的作品。

查看全文>>>

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

范文资讯网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2024中班多彩的夏天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