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 导航 >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2024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精选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精选课件]幼儿园语言障碍儿童教案范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语言障碍儿童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学奶奶剪窗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写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磁带。

2.各式各样的窗花图案。

3.有关窗花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展示各式各样的窗花图案,学生欣赏:看一看,说一说。

2.谁见过窗花?谁会剪窗花?结合课前查到的资料,你能向大家介绍有关窗花的知识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奶奶剪窗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悟情感

过渡:小剪刀,手中拿,我学奶奶剪窗花,是件多么开心的事!听老师读课文,请同学们当评委,看看从老师的读中,你们是否感受到我学奶奶剪窗花的喜悦心情。

1.老师范读。

2.学生评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不认识的生字用圆圈画出,反复练读,读准字音。

4.让我们带着高兴、欢快的心情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学生齐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生字卡)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

(1)开火车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去掉拼音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3.重点指导记住“窗”的字形。

(出示“窗”字)这是个有趣的汉字,请你与同桌交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

老师讲解:宝盖儿好像一个小屋子,中间的“八”像个小人儿,下面的方框表示窗户的边框,方框里面的好像窗户上的花纹。

4.游戏巩固。

小黑板出示“窗 、梅花、雪花、喜鹊、鸭、尾巴、娃娃”的窗花图片或简笔画,指名在图片或简笔画下贴上相应的生字卡。

(四)指导书写

1.指名读。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最难写。

3.学生交流,老师适时重点指导。

“再”:第二笔是左边的一竖,字要稍宽,书写美观。

“对”:“又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栏目推荐你阅读“中班幼儿园教案”等专题内容。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教案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否在为编写教案而犯愁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的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语言快乐的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音乐《幸福拍手歌》。

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

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①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一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

②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

⑴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边讲,一边跟幼儿对话。

⑵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⑶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

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

⑷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⑸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⑹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

⑺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⑻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⑼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一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

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

4.师生一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

5.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

6.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与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发现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幼儿不那么积极,有时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我快乐,通过引导幼儿进入情景,讲讲说说、分析讨论、采访等形式,让幼儿去感受关心集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诗歌的意境 1、 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 欣赏诗歌《出海》 二、 理解学习诗歌 1、 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 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 学习仿编诗歌 1、 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 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 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 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 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 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查看全文>>>

语言活动:娃娃请客(语言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感受普通话四种不同的声调,练习发准四声; 2、认真倾听同伴和老师的发音,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鸡,羊,狗,兔和茶杯、碗,勺,皮球等。布置一个娃娃家的场面。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带幼儿到娃娃家做客。 今天,娃娃过生日,她请我们去做客。教师带幼儿进入娃娃家。 2、介绍游戏的玩法。 (1) 娃娃和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 (2) 娃娃请小朋友们喝茶,请你们坐下——喝茶请坐。(请幼儿学说,说对了即可坐下喝茶) (3) 娃娃请小朋友们吃饭——猪油炒饭(方法同上) (4) 娃娃请小朋友们吃菜——番茄炒蛋(方法同上) (5) 吃完饭,娃娃请大家拍球——拍球比赛。 (6) 和娃娃再见——非常感谢。 3、幼儿自选小动物一个,玩“请客”的游戏,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请了哪个朋友,怎样招待他的,请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最后怎么说的。重点帮助幼儿发准四声。 请2-3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娃娃请客”的游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起幼儿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活动准备:图片两张(船、月亮) 活动过程: 1.今天,范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欢迎)它是谁呀?(出示图片:船) 2.让幼儿学习一首儿歌:〈小小的船〉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1) 教师*一遍儿歌 (2) 接着让幼儿轻轻跟念 (3) 让幼儿自己念儿歌 3.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 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 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 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两头尖尖的)。 4.做游戏: 现在,正是夜晚,深蓝色的天空有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而这弯弯的月儿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让我们张开双臂飞呀飞,飞向蓝天。小朋友如果坐在这只船上,你看见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蝴蝶,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通过对故事的欣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体验与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的情感。 活动准备: 纸剪的各色花朵,范例,幼儿绘画工具,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幼儿仔细观察蝴蝶的外貌特征,并能说说蝴蝶长的是怎么样的。 1、出示红蝴蝶:“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能猜出我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我红蝴蝶?” 2、问:你们觉得我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3、请你们猜猜我有几个翅膀? 4、出示黄蝴蝶,问:这是谁呀?它有几个翅膀?它的翅膀上有什么花纹? 5、看看又有谁来了?它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是怎样的花纹?师幼一起来找对称的花纹。 二、体验情景幼儿在体验情景中感受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1、三只蝴蝶飞呀飞,飞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赶紧去找避雨的地方,它们找到了一朵大红花,它对红蝴蝶说:“红蝴蝶,你先来躲躲吧。”红蝴蝶摇摇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它们找到躲的地方,我再来躲。” 2、大黄花请黄蝴蝶来躲雨。黄蝴蝶会怎么说?(幼儿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在一起,等白蝴蝶找到躲雨的地方我再来躲。)3、于是白蝴蝶在大白花的家里躲雨,黄蝴蝶在大黄花的家里躲雨,红蝴蝶在大红花的家里躲雨。 4、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又在一起了。 三、融入情景幼儿融入情景,扮演蝴蝶,自由绘画打扮蝴蝶。 1、三个好朋友又要飞到其它美丽的花园里,你们想不想请他们飞到你们的花园里呢? 2、引导幼儿先涂底色,再涂花纹。 3、引导幼儿画好蝴蝶去找美丽的花园,粘贴花朵。 四、延伸情景启发幼儿在美丽的花园中三只蝴蝶会干些什么,它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尝试表演。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学念儿歌,认读汉字:圆圆、绿绿、红红、甜甜。 2、理解作品对草、花等梦的描写,加深幼儿对美好梦境的体验。 3、幼儿初步学习根据儿歌中原有的内容来创编新的儿歌。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谈论过自己的梦 2、教具图片、操作字卡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论: 问:你们做过梦吗?你梦见了什么? 二、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小草:问:看谁在做梦?他们的梦是怎么样的?(教师出示相应汉字:绿绿,幼儿认读。) 2、依次出示小花、露珠、小朋友。(同上)(重点介绍:什么是露珠?)(幼儿认读汉字:红红、圆圆、甜甜) 三、学念儿歌 1、教师完整示范。 2、幼儿集体学念。念到“绿绿的、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时,可适当拉长语调。 四、讨论: 问:为什么说小草(小花、露珠、小朋友)的梦是绿绿(红红、圆圆、甜甜)的? 启发幼儿根据花、草等的颜色、形状等特点来讨论。 五、游戏:字宝宝找家 1、示范玩法:将图夹文的文字贴到相应的卡片位置上。要求:边贴边念儿歌。 2、分组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认识儿歌中有关的汉字。 六、创编儿歌 1、幼儿拿着手中的字卡,与同伴互相念儿歌。 2、幼儿创编儿歌:问:还有谁会做梦?他的梦是怎么样的? 3、幼儿学习根据儿歌的内容来创编新的儿歌。( 教师将幼儿说的整理成完整的句子)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结构文字的认识:躺、坐、藏、说,并理解其意义; 3、尝试根据散文诗的结构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知道落叶是秋天典型的季节特征;认识结构文字秋天、树叶、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物质准备:图片6幅、大树叶一个、字卡、教材、连线题、每个幼儿手里一支笔、背景音乐、散文诗朗诵、奖励:树叶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课题。 1、手指游戏《树叶蝴蝶》。 2、(出示第一幅图片)提问:秋天到了,这些美丽的树叶都飘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猜想各种小树叶可能飘落的地方。 二、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下面我们听一首散文诗,小朋友们要仔细听,看看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儿根据散文诗回答树叶都落到了哪里) 2、第二次播放散文诗,重点理解谁看见了,把树叶当作了什么?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诗歌并出示字卡。 4、提问: (1)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上面呀?把它当做小床; (2)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起来,怎么样在树叶里面?把它当做小船; (3)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怎么样在树叶下面?把它当做小伞; (4)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什么呀?来信了,催我们上南方去! 5、请幼儿边看图边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一遍。(发教材,让幼儿用手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 三、巩固散文诗内容。 游戏:找朋友 我们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的动作,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动物跟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教案 )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每个幼儿一张连线图,把相应的内容连起来) 四、幼儿仿编。 1、提问: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2、幼儿讨论,仿编。(播放背景音乐) 3、请个每个组的幼儿分别将仿编的散文诗朗诵给大家听。 五、游戏:捡树叶。 规则:出示图片,游戏开始,每个幼儿摘一片树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把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叫到前面,提问幼儿小虫是怎么样在树叶里的,幼儿说:是躺在树叶里。在让拿着小虫字卡的幼儿去找拿着躺字卡的幼儿,找到后带到前面,出示大树叶,让拿着躺字卡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做躺的动作示范。其他几组也是如此。 六、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学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描述性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娃娃”。 2.启发幼儿通过有趣的“猜猜谁不见了”“改错”游戏,对“娃娃”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的有序感知、讲述。 3.帮助幼儿形成“听清楚了再回答”的倾听表述习惯。 (引导幼儿用描述性、陈述性、议论性及交往的语言进行表达,是培养幼儿表述能力的具体行为内容,而描述性语言在实物讲述中运用得更为普遍。本次活动就运用了智力游戏“猜猜谁不见了,“改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生动、有趣地夸赞自己喜爱的娃娃,可以达到从娃娃的特征到一般形态的有序表述的目的。)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神态、性别、衣饰不同的玩具娃娃。 2.玩具娃娃已放在“娃娃家”游戏角中让幼儿玩了几天。 活动过程 1.运用游戏“猜猜谁不见了”,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娃娃”。 教师将六个娃娃(每组一个)展示在幼儿面前。请幼儿闭上眼睛拿走一个娃娃。教师提问:哪个娃娃不见了?让幼儿集体, 答。幼儿回答后,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从某娃娃的特征一般形态进行描述。可以这样提问:第几个娃娃长得什么样?戏可以进行多次,由教师藏娃娃大家猜,然后可以请几位幼儿来藏娃娃大家猜“谁不见了”。、 (这一活动重点叙述了游戏“猜猜谁不见了”的玩法。游戏的规则即是启发幼儿有序地运用描述性语言讲述娃娃的语言过程。) 2.运用“抱一抱,亲一亲”,让幼儿结伴讲述。 (1)幼儿分组轮流抱娃娃、说娃娃。当抱着娃娃时,可以亲一亲、搂一搂娃娃,并说“我最喜欢娃娃×××(特征部分.因为娃娃穿着××(长着××)。”或“我的小宝宝,你的嘴长得像一朵小花,你的××长得像××(抓住“特殊到一般”进行插述)。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讲述中去,以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娃娃。 (幼儿自由结伴讲述也是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的,很像民间游戏“击鼓传花”。可爱的娃娃在每个幼儿的手中传来传去,谁见了都忍不住抱一抱、亲一亲,说句夸奖的话。如果哪位幼儿不愿说或说得不舍适不要紧,教师可以以参加者的身份抱抱、亲亲夸夸娃娃,同时示意幼儿也来夸夸自己的娃娃。这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结伴讲述,可以消除幼儿表述时的紧张,有利于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为下面的讲述作好准备。) 3.运用“改错”游戏,提供讲述思路。 (1)教师抱起娃娃:我的娃娃真快,你

查看全文>>>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

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2024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幼儿园教案中班语言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