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添“口”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能正确通顺的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三、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词卡等。 四、实践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  1、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2、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4、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5、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  课件出示:礼物盒出示——闪光  2、师: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礼物盒打开(出示谜语带配音)  东南西北四道墙,围在一起四方方。  你要问它啥意思,鼻子下面嘴一张。  画外音:小朋友,你知道我是什么字吗?  课件出示;卡通“口”字自述并配音:  我的名字叫小口,今天我来找朋友,  我的朋友在哪里?请你们帮我来认一认。  (设计意图:教学开始,通过课件出示礼物进行猜谜语活动,创设了一个能把学生领入意境的学习情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先和“口”的老朋友打声招呼。  出示字卡:门下刀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山青青》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标题:《山青青》案例设计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看图说话。  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  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色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指名读全文;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树谣》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展示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  4、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5、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7、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1)、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2)、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 (3)、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2、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  3、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有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  4、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1、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2、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柳树醒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设计理念: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 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 板书课题:1.柳树了 (2) 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 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 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雨的色彩》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红、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喜爱春天,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教学准备  1、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最近小朋友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声音)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课题,背景为春雨)齐读课题。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大家读一读,议一议。 ①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②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春雨的样子了吗?(课件出示画面:像线似的春雨在飘落。)认读“线”。 ③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课件出示画面:春雨沙沙响)  3、朗读质疑。(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①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认读“欢” ②阅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提示:“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二、创设情景,感悟对话。  1、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讨论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 ①瞧,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课件出示:一群小鸟在田野里边飞边叫。)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  a、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在争论问题的?指名读第二段,正音后,齐读。认读:“论、趣、题、底、颜”  b、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争论过问题?怎么争论的?  2、(课件出示三只鸟: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说说田野里有哪些鸟。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②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随机演示课件:春雨沙沙,草地、树木变绿,桃花、杜鹃花变红,油菜花、蒲公英变黄。)  4、春雨从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与同桌伙伴一起找一找吧! ①同桌一起找有关词语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爷爷植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

查看全文>>>

这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晓》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六、指导写字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巩固练习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看电视》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出“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欢读诗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全家有看电视的情景)、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留心观察家人都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 1、猜谜: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找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补上“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我们一起把题目念一念。 2、谈话: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电视?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你们知道吗? 3、过渡:(出示课文的插图)这家人也爱看电视,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爱看什么电视又是怎么看的呢?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的。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己尝试着读。 2、把自己认为觉得很好的那个生字教给其它的小朋友,老师帮助正音。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生字的,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开小火车读,并给这个字找个朋友,组词) 5、完成随堂练习本上的第四题我也说几个。(关、写、家扩词)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小组进行读,读给组里的同学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个别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五、图文结合  1、我们来看看这图上有哪几个人啊?他们在做什么啊?你觉得他们开心吗?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小节,有哪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第一小读得物棒的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的呢? ②以“奇妙”设立县念:这家人看电视有哪些奇妙的事呢?咱们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胖乎乎的小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着、看”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 三、教学过程:

㈠、谜语激趣,引入课文 猜谜:“两根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引入课文: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 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难读生字:情、等。 做“小小播音员”带读有拼音的生字。游戏帮助记忆。(找朋友,开火车的形式认读去音节生字)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别忘了每次我们认识新朋友后的任务: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①、检查读长句子。 出示4个句子:⑴、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⑵、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⑶、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⑷、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②、指名读句,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评不足。 ③、读了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完成练习说说做做。 (我替爸爸。我给妈妈。我帮奶奶。)  3、课文,边读边想像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㈢、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自主识字。  说说自己会认哪些字,介绍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2、写字指导。 ①、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 ②、全班交流。 ③、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④、教师范写,注意“着、看”中撇的书写。 ⑤、学生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 激发学生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自读自悟,懂得文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㈠、游戏巩固识字 以学习小组为单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棉鞋里的阳光》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 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 生字教学: (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 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  3. 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5—6段)  4. 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 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 “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 总结,知道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扩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查看全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范文资讯网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