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 > 导航 >

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2024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

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兔生病了

学习活动:小兔生病了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语言游戏,学会关心生病的小兔子。 2.会用短句我送你__或我给你__等与别人交往。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小兔子,已能初步参加班级活动。 2.药瓶、话筒、纱巾、茶杯、各种水果等。 3.布置小兔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望小兔,引起幼儿与小兔交往的兴趣。 1.场景:小兔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咳嗽。 2.提问: 1)这是谁的家?我们应该对它说什么?(小兔,你好!) 2)小兔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关心小兔。 1.通过送药、送食物等方式让幼儿关心小兔,并学习短句我送你__或我给你__等。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品去关心小兔,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声讲话。 3.通过动物朋友们看望小兔的练习,巩固短句的运用。 4.提问: 1)小兔的朋友们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它们会怎样关心它呢?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买冬装

设计思路: 新《指南》中指出: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主要内容,在这一综合活动中,都有包含。我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季节特征、幼儿周围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小班上学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都比较弱。因此,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活动通过创设幼儿购物机会,让幼儿自己去购物,大胆地向阿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并试着装扮自己,与同伴交流,引发他们说说自己,让大家分享自己快乐的愿望。前面部分是孩子自由的表达,后面的电话录音除了是对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具有进一步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的功能。活动中努力将教师的要求转变为幼儿的需要,如学说一句话,把说话完整的要求都隐藏在其中,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共同生活的乐趣,师生情,同伴友爱,分享快乐、共同体验等在活动中较充分地体现。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发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听说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听说习惯。 3.尝试给自己穿戴、打扮。

活动准备: 1.创设服装店环境。 2.爸爸说话的录音带及电话机一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师以妈妈身份带领幼儿开车去买围巾、帽子、衣服。 妈:冬天好冷呀!怎样让自己暖和一点呢?今天,妈妈带你们去买可以保暖的东西,好吗? 二、购买物品,穿戴打扮。 1. 观察并说说商店里有哪些保暖的冬装? 2. 指导个别幼儿购买:你想要买哪件保暖衣服,就告诉店里的阿姨,阿姨就会给你,谁先去买呢? 3. 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幼儿各自买物品,较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妈妈鼓励个别幼儿。 (2) 引导幼儿各自互相交流,各自穿戴打扮。 (3) 以电话铃声召集幼儿围坐在妈妈身边。 三、以与爸爸打电话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1. 听电话 妈:是谁打电话来了,让妈妈来接。喂,请问你是谁? 录音:我是爸爸,我现在在上海,很想念你们,孩子们冷吗? 妈:不冷,今天我带他们去买东西了 录音:真的!让孩子们告诉我,他们买了什么?(幼儿自由争说) 录音:哎呀,那么多孩子一起说话,爸爸听不清楚,怎么办?(让幼儿思考) 妈:那我们把讲的话录下来送给爸爸听,好吗?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变的小花布

活动目标: 1、对花布的一物多用感兴趣,并乐意用三字句儿歌,议议花布的变化。 2、能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花布的多种变化。

活动准备: 1、花布若干块。 2、花布折叠的不同花式制品。

重点:学习用三字句编儿歌。

难点:能用自己的所学来仿编儿歌。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花布想跟小朋友一起玩,你们高兴吗?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想象) 3、小花布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看吗?不过变魔术的时候要说咒语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看。(学说:小花布、变变变) 二、演示操作,感知花布的多变,并同步欣赏儿歌。 小花布,变变变。 变块糖,真好吃。 小花布、变变变。 变棵树,果实多。 小花布,变变变。 变小狗,汪汪汪。 1、花布变了好几样东西,都变了些什么呢? 小结:小花布可真神气,变来又变去,好玩吗? 2、如果你有一块小花布,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自己说说) 3、花布还会变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好吗? 们这里还有很多没有变的小花布,你们也可以拿去变一变,一人拿一样玩玩看,变变看,说说看。 4、仿编三字句儿歌(幼儿自由说,老师指导) 小花布想休息了,我们让他们说再见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的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 2、了解做客的礼仪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3、学习动词:捶、踢、喊、敲。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的礼貌行为图片7张。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做客师:小朋友,你们去好朋友家做客,如果他们家的门是关着,你会怎么办?(敲门、按门铃) 2、师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来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多媒体课件 (1)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小羊、小猫、小鸡、小鸭) (2)他们想干什么? (3)师:天气多好呀!小猫、小羊、小鸭和小鸡想找小兔一起做游戏。他们来到小兔家门口。小兔家的门是怎样的?(关着)。提问:小兔在不在家呢?幼答: (4)小动物们也想知道小兔在不在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2、逐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动物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师:小猫说:喵、喵、喵,我来使劲把门捶,咚、咚、咚门没有开;小羊说:咩、咩、咩,我来用力把门踢。咚、咚、咚门没有开;小鸭说:呷、呷、呷,我来放开喉咙大声喊:小兔在家吗?门还是没有开;提问: (1)小兔到底在不在家呢? (2)小猫是怎样敲门的?(锤门)锤门的声音大吗?(很大声)这么大声锤门,会把门怎样?(锤坏)小羊又是怎样敲门的?小鸭呢? (3)幼儿学说动词:锤门、踢门、大声喊。 (4)你们喜欢他们的敲门行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不礼貌的行为 3、播放多媒体课件,我们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师:小鸡说:叽、叽、叽,我来轻轻把门敲:小兔在家吗?小兔高兴地打开门说:你们好!小动物。我在家呢!小鸡说:小兔,你好!小猫、小羊、小鸭生气的说:为什么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不开门?小兔回答到:因为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小猫、小羊和小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 (1)是谁敲开了小兔家的门,(小鸡)。为什么?(因为小鸡是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2)幼儿模仿小鸡轻轻敲门。 (3)这些小动物,谁是有礼貌的行为、谁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到别人家做客要学会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4、判断图中小朋友谁的行为有礼貌、谁的行为没有礼貌。 三、情景游戏 师设置场景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准备:《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 (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 (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 (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 (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 (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刷歌牙 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的情感。 2、在情感体验中,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3、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声音洪亮。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麻雀头饰一个、《扮家家》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入教室,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我来扮演'麻雀妈妈',你们当我的'麻雀宝宝'好不好?幼儿回答。教师:现在妈妈可想听你们唱歌了,你们唱歌给妈妈听吧。(配课教师放录音带)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二、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重点)(配课教师: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同时,停止音乐)教师和幼儿停止表演。教师:是谁在说话?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呀?(屏幕出现猫头鹰)教师:咱们去问问猫头鹰吧教师带领幼儿:猫头鹰,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猫头鹰: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下面的朋友?下面的朋友是谁呀?幼儿猜想。 (屏幕出现小猴子)教师:我们问问小猴子(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猴子,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猴子: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猴子:小猴子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教师:下面的朋友是谁呀?(屏幕出现小蝴蝶)教师:我们再问问它吧(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蝴蝶,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蝴蝶: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蝴蝶:它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教师:下面的朋友是谁呀?(屏幕出现小松鼠)教师:快问问它吧(引导幼儿主动发问)教师带领幼儿:小松鼠,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小松鼠:是呀,是我不让你们唱的?教师引导幼儿:问问它为什么呀幼儿提问: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小松鼠: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教师:小松鼠让我们去看看,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了!(配课教师模仿呼噜呼噜的声音,然后屏幕出现睡觉的小花狗)教师:啊!怎么了引导幼儿回答:小花狗在睡觉。教师放低音量: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主动想办法)教师:好吧,我们不要吵醒小花狗带领幼儿带一旁围坐下来,教师:那么妈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三、教师讲故事《爱唱歌的小麻雀》,并提问。 提问: 1、故事中都有谁呀? 2、小麻雀是怎么问它们(按故事中顺序逐个问)? 3、是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了?它为什么不让小麻雀唱歌了? 4、小麻雀是怎么做的? 5、你们喜欢这只小麻雀么?为什么? 6、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大声讲话? 四、教师总结。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其内容。 2、感受秋天落叶飘落自然景色,丰富幼儿想象力。

活动准备:课件、树叶头饰、磁带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教过一首歌曲《秋天》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咦,秋天到了什么东西会从树上掉下来? 2、幼儿自由发言。

(二)学习儿歌内容,理解其内容。 1、观看课件(1)树叶自然飘落。 2、提问幼儿:树叶飘落的时候像什么呢?(课件2)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4、学习儿歌: ①教师介绍儿歌名称 ②教师完整朗诵一遍,幼儿欣赏。 ③提问: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儿歌中的树叶像什么?小树叶飘到了哪里?它是怎么飘得。(课件3.4) ④让幼儿学念儿歌。(课件5) ⑤让幼儿配戴头饰,边朗读边表演。

(三)运用音乐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1、把《小燕子》的韵律带到儿歌《小树叶》当中,用演唱的方式来演示。 2、教师完整唱一遍。 3、师幼一起唱。

附:小树叶,飘呀飘。飘来飘去像小鸟。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2、愿意和朋友互送礼物,体验同伴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图书《小老鼠奇奇》、mp3《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 (用老鼠影子让幼儿猜) 2、(过渡)小老鼠奇奇买了一盒新蜡笔,用它画了三幅画、送给三个好朋友。

(二)阅读图书 1、分页阅读、理解故事 图一: (1)奇奇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食物猜测动物并出示相应图片) (2)小老鼠奇奇是怎样送画给朋友的?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xx,我画了送给你 小结:小老鼠奇奇对它的三个朋友可真好呀! 图二: (1)晚上,小老鼠奇奇给自己画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表达。 (2)奇奇看着画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会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奇奇的话。 图三: (1)咚咚咚,谁来了?(以不同方式出现小兔、小狗、小猫。) (2)x拿来了什么呀?它会对奇奇说什么呢? 引导幼儿学说对话奇奇,谢谢你的画,我送给你 小结:原来小老鼠给朋友们画了画,所以朋友们也给小老鼠送礼物。收到朋友们带来的礼物,奇奇可真高兴呀! 图四:真没想到,奇奇画给自己的东西全变成了真的!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巧克力、蛋糕、棒棒糖,还给他们一人画了一张像。 2、完整阅读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小老鼠奇奇》。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三)互换礼物 伴随着音乐找到好朋友,并且有礼貌地互相送礼物xx,我送你。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读准菜、奶、衣、鸟、哝的发音。 2、运用看图讲述的方法,通过连环式地摆放图片学习儿歌的内容。 3、体会儿歌诙谐、风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小图片:板凳、娃娃、小猴、公鸡、豆虫各两张。 2、将图片以连环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物体、动物、人物。 1、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出示、摆放图片。 2、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物体。(正确说出儿歌中的物体、动物、人物的名称和他们相应的动作。) 3、让幼儿准确地练习讲述。 (二)教师通过抽、摆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边摆放、抽取相同内容的图片,边朗诵儿歌。 教师:今天这些好朋友在一起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强调操作教具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动作,自然地感知儿歌连环式的结构。 3、教师在幼儿有节奏地拍手伴奏下,再次朗诵儿歌一遍。 (三)多种方式学习朗诵儿歌。 1、师幼之间开展接口朗诵。 2、幼幼间开展对口朗诵。 (四)鼓励幼儿通过给你给他朗诵的方式再次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引导幼儿相互对同伴念儿歌。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请小朋友回去后给奶奶搬小板凳,把小板凳歪歪表演给奶奶听。

活动反思: 实录: 丰富的儿歌内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会认真去记忆每个环节的内容,由于儿歌内容的特点明显,我充分挖掘每一句的内在联系,并使用小图片方便幼儿记忆儿歌内容。一开始,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小板凳是什么意思,再出示相关联的系列图片,先让孩子们认识图片的内容,再试图让他们自己找出连锁关系,小图片是移动的,说完上一句就马上接下一句,教师的反复念诵让幼儿很快发现了这个规律。接下来的教学是只要我说出来上句,小朋友就能立马根据这一规律说出下一句说的主语是什么。在整首儿歌都完整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时,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记住儿歌中的主要内容。活动时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我说:今天又许多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看看有谁呢?然后出示图片,第一张是一张小板凳,以前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在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时小朋友就说这是椅子不会说板凳(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说板凳的),这次我问孩子们时,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都说板凳,这让我紧张的心放宽了许多(可能今年我班外地的孩子比较多,他们那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风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在观察画面、倾听和讨论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风娃娃》的课件。 2.散文磁带、录音机。 3.风娃娃、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欣赏课件。 1.教师出示风娃娃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今天有一个神奇的娃娃来到了我们小三班,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学会从画面中获取信息。 教师:画面上的娃娃是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画面上还有谁?小鸟在做什么? 教师:是谁帮助小鸟飞得这么快,这样高吗?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的第一段. (二)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图2、图3,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引导幼儿迁移观察经验,讲述图2、图3的内容。 2.教师:风娃娃有帮助了谁?帮助小动物们做了什么? (三)播放散文音乐,师幼一起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教师:风娃娃帮助了小伙伴,是这样帮助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四)师幼共同进行表演活动。 1.教师扮演风娃娃,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儿分别将扮演小鸟、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头饰带上,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体边讲述边进行表演。

附内容: 风娃娃风娃娃来了,她托起了小鸟的翅膀,小鸟飞呀飞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狗的飞车,风车转呀转呀! 风娃娃来了,她把小兔的风筝吹上天,小兔笑呀笑呀! 风娃娃来了,她吹动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风帆,跑呀跑呀! 风娃娃来了,大家都欢迎她!

查看全文>>>

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

范文资讯网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2024小小班语言教案大全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