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 > 导航 >

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2024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

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蚂蚁搬家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架空的竹梯上进行手脚爬,提高自身的协调力量。 2、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材料进行活动。 3、能主动参与有挑战性的活动,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竹梯两架;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轮胎四个;蚂蚁的家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蚂蚁郊游操 二、基本部分: 1、模仿蚂蚁的爬行。 2、练习在竹梯上爬行。 3、请幼儿示范爬行的要点,幼儿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4、游戏:蚂蚁搬家。 (1)请幼儿想办法把家里的食物搬到新家里,而且不妨碍爬行。 (2)介绍搬家路线,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适合的路线爬行。(一种平面竹梯;一种架空的竹梯) (3)教师重点保护在架空竹梯上爬行的幼儿。 三、结束活动: 1、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2、放松活动: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欣赏图片,感受蚂蚁之间团结合作的友爱精神,同时也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来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自主分工来展开活动。 而《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这中配合说简单也不简单,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说难也不难只要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完成。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集体作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幼儿手脑眼结合协调并用的,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是比较适合大班的幼儿。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保护好他们对艺术表现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这也是组织该活动的价值所在。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2.体验用不同的绘画方式作画以及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重难点目标: 重点目标: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难点目标:能够结合画面的需要画出蚂蚁的各种动作姿态。

活动准备: 蚂蚁搬西瓜幻灯片、画纸、胶水、水彩笔若干、西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幻灯片 1.师:一群忙碌的蚂蚁在干什么? 2.集体欣赏: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 3.学一学蚂蚁搬西瓜的动作 二、动态形象,添画示范。 这么有趣的故事,我都忍不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猜想故事内容,理解词汇:惊讶、顶、拉。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3、知道同伴之间互相帮助,感受故事结局的幽默情趣。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蚂蚁》、人手一套小型讲述材料,奖励贴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设置情境,帮助幼儿感受蚂蚁向上爬的动作。 二、播放课件,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一)认识三只蚂蚁。 (二)观看第一幅图。 1、根据图片内容,提问: (1)它们来到了哪里?想干什么? (2)它们发现了什么?心里感觉怎么样?(理解词汇:惊讶) (3)发现线后,小蚂蚁会怎么说、怎么做? 2、教师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三)观看第二幅图。 1、根据图片内容,提问: (1)三只蚂蚁现在在干什么? (2)线那么高,小蚂蚁需要怎么上去?(理解词汇:顶、拉)学学小蚂蚁的动作。 (3)三只蚂蚁这么辛苦地往上爬,( )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幼儿可自由结对讲述第二幅图,表现出蚂蚁的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3、教师和幼儿共同讲述第二幅图。 (四)观看第三幅图,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1、根据图片内容,提问: (1)三只蚂蚁越想越开心,它们越爬越快,它们看见了什么呢? (2)这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它能吃吗? 2、个别幼儿完整讲述第三幅图。 (五)观看第四幅图,揭示结果,感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师:这黑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师:蚂蚁会怎么样?(进一步理解词汇:惊讶) 三、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1、师生一起观看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2、为故事取名字。 四、幼儿自由讲述故事给客人老师听。 五、结束活动。 师:你们说的真好,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小朋友听吧!

附自编故事《蚂蚁奇遇记》 一天,天气晴朗,三只蚂蚁小红、小黄、小蓝出来玩,它们在花园里玩起了游戏。忽然,他们发现地上有一根长长的线。咦,这是什么呀?三只蚂蚁很惊讶,于是,顺着线往上爬。爬着爬着,掉了下来,爬着爬着,又掉了下来,这可急坏了三只蚂蚁。这根线的上面一定有好吃的,我们可不能放过!过了一会,它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小黄顶着小红、小红顶着小蓝,小蓝拉着小红,小红拉着小黄,你帮着我,我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

科学:小蚂蚁过河(沉与浮)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推荐课件:小班科学课件《小蚂蚁过河》ppt课件 下载kj./ppt/1489.html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 幼:造一座桥

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对话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内容:语言故事《蚂蚁报恩》

活动准备:视频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小客人,快来看这是谁啊? (出示小蚂蚁图片一)快来看小蚂蚁怎么了? (出示图片二)图上画得是什么? (逐一观察图片,分析图片内容,幼儿大胆猜想) 接下来请大家竖起自己的小耳朵仔细听听,看和你们想到的一样吗? 二、幼儿观看视频动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 1、小蚂蚁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是谁救了小蚂蚁?怎么救的? 2、几天后,小蚂蚁散步时听到了一阵沙沙声是谁的? 鸽子遇到什么困难了?这时,是谁救了鸽子?怎么救的? 师:鸽子得救了吗?我们再来仔细听一次,听听小蚂蚁和鸽子说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 三、幼儿再次观看视频动画,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师:当小蚂蚁掉入水中时,着急的说什么?谁来学一学?(对学得很形象逼真的给予表扬鼓励)鸽子又说了什么话?谁来学一学?我们也来学说吧!小蚂蚁得救了感激的对鸽子说了什么话?我们一起来听听师:当鸽子遇难了时,小蚂蚁也着急的大喊什么?谁听出来了?我们一起说说?鸽子飞回来感激的对小蚂蚁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边回忆边学说对话边倾听验证) 师:这么热心的一对好朋友,在对方遇到困难时,都上前去帮助对方你们喜欢他们吗?平时我们应怎样做 ? 现在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挑战一下自己,看谁能把这几幅图片上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话讲出来,讲给你旁边的小朋友。(两人一组互相讲述)看谁讲的好? 四、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试着讲讲?(指名俩个幼儿讲述)他们讲的好吗? 哪里好?(幼儿评价学习)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螃蟹

设计思路: 纲要新思想强调幼儿的快乐学习,据于这些,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螃蟹编配上了欢快的音乐,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二拍子的音乐旋律,乐于用手按音乐节奏表现音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螃蟹手偶一个,自创音乐老师弹唱. 2.活动前听过故事螃蟹与乌龟赛跑. 3.场地安排:椅子两两背靠背,排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故事,引导幼儿感知螃蟹横走的方向.为什么每次比赛,螃蟹都输了?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横走.老师弹唱音乐一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老师再弹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见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横爬的音乐表达.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手形动作.刚刚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音乐下的动作,配班老师弹奏音乐两遍,幼儿跟随老师做动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乐旋律,乐于用手表现音乐.螃蟹说我的音乐是二拍子旋律,谁要是认真听了音乐并乐于用手表达音乐节奏,呆会我就和谁来比赛. 四.老师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导幼儿再次感受音乐节奏. 五.幼儿两两在凳面上进行比赛游戏.选择几个掌握较好的幼儿与手偶(老师操作)进行比赛. 六.全体幼儿 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游戏一遍. 附自创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条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脑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见 了. (第二段)或者 |12 34 |56 5| 一只螃蟹八条腿, |65 46 |53 2| 脑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查看全文>>>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和理解诗歌,感知伞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2、激发同情心,培养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观察图片后启发提问 森林的天气怎么样?下雨了爸爸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会带上什么?可小动物们没带伞该怎么办?幼儿我们可以给他们送伞。小动物可以躲在大树下面谁能用树叶当伞?蚂蚁,因为蚂蚁很小,可以用树叶当伞。教师把幼儿说的编成一首诗歌。

2、感受理解。 1)欣赏诗歌,教师提问:谁撑开了美丽的伞?他们用什么做自己的伞?美丽的花朵是谁的伞?是什么颜色的花?还有谁撑起了怎么样的伞? 2)理解重点。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喜欢的幼儿可以跟念。为什么蝴蝶用花来带伞?落叶能做蚂蚁的伞吗?为什么?漂亮的小兔找了什么做伞?为什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伞

3、仿编诗歌。 1)出示小熊玩具。是谁来了?小熊也没有带伞,他会淋湿的,请你们帮它找把伞。怎样的大树是小熊的伞?还有什么可以做小熊的伞?快下雨了,还有很多小动物没有伞,快为它们想想办法吧。 2)提供各种动物图片以及纸张画笔等,请幼儿为小动物贴或画伞,然后进行创编。 3)设问:你愿意为谁找把伞?想为它找把什么样的伞呢? 4)请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歌,并对幼儿大胆想象合理编排给予鼓励。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时蜜蜂的伞 黄黄的树叶时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时青蛙的伞 白色的蘑菇是小白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礼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学准备: 金色的小树叶、背景舞台、可操作的小动物、各类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猜教师手中之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老师的手中,你们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礼物》。

二、教师边操作边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树丫丫原来长得怎样?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样?(伤心、难过) 2、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谁走过来了?白兔看见小树丫丫了吗?它在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地讲述)小狗走过来时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样?(很痛) 师出示小象:小象走过来了,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进行讲述)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叶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小狗走过树下这片金色的树叶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 师: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没有拿到树叶?为什么它们摘不到树叶?丫丫把金色的树叶送给了谁?为什么要送给小象呢?(因为小象帮助了丫丫)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师: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喜欢它?(喜欢小象、帮助别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关心、帮助他。小朋友,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过谁?你是怎么帮助他的?(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讲讲) 师:帮助别人后,你心里觉得怎样?(高兴、开心)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做礼物。 师:小朋友,有没有人帮助过你呢?你们想不想也送件礼物给帮助过你的人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帮助过你的人。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有大又圆、又细又长等,感知学习反义词。 2、借助提问和画面提示,比较故事画面中的异同,感知黄瓜和西瓜的生长过程以及特征。 3、乐意将故事内容编进歌曲里,并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带有瓜字的词卡。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的爷爷奶奶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爷爷奶奶会种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呢?他们种的是什么东西? 三、教师展示画面,教师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的奶奶和爷爷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阅读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跟述,讲述瘦爷爷的行为。 师:观察地里的瓜子,说说,瓜子怎样了? 师: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也得瓜子怎样了?鼓励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以及种子结果的情景。 四、看图完整阅读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认识胖瘦等反义词。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启发幼儿自己观察画面,说说:在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3、教师: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较有趣?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故事画面。 5、教师: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说胖奶奶和瘦爷爷,还可以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相反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五、引导幼儿根据种子成长的特点,判断猜测瓜果的名称。 1、教师描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瓜果的生长特点。 2、教师讲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是谁种的瓜。 六、音乐活动:胖奶奶和瘦爷爷。引导幼儿根据歌曲《 王老 先生》的乐曲,仿编胖奶奶和瘦爷爷。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拜年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查看全文>>>

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

范文资讯网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2024蚂蚁报恩的教案公开课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