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 > 导航 >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2024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2、感受与大家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甜津津的河水》故事图片、贴片一套。背景音乐。 2、彩色大棒棒糖一根;透明的大水瓶一个;一次性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根彩色的棒棒糖:这是什么?是什么味道的?(学习词语:甜津津) 2、小熊也有一根甜津津的棒棒糖,看看它和棒棒糖会发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幼儿分段欣赏故事,体验故事中小熊的心情变化 1、教师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第一段。 2、提问:哪些动物游来了?小熊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3、教师与幼儿讨论: (1)小熊明明在吃棒棒糖,可朋友们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总说没干嘛、没干嘛,还把棒棒糖藏了起来,他为什么要把棒棒糖藏起来呢? (2)小熊有点小气,它的朋友们会喜欢它吗? 4、讲述故事第二段。提问: (1)小熊呼唤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来了吗? (2)小熊一个人吃棒棒糖它会觉得开心吗?为什么觉得不开心? (3)小熊一个人吃棒棒糖非常孤单,它该怎么做呢? (4)现在小熊很想和朋友一起分享棒棒糖,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河里的朋友都能吃到这根棒棒呢? 6、讲述故事最后一段,体验小动物们的愉快情绪。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四、分享活动。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甜津津的水,(把棒棒糖放进透明瓶里搅拌)观察瓶里慢慢溶化的棒棒糖。瓶里的水变甜了吗?(放音乐,请1-2名幼儿上来帮忙搅拌)。 2、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甜津津的河水呢?幼儿用一次性杯子分享棒棒糖溶化成的甜甜的水,体验分享的快乐。

附故事: 甜津津的河水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准备要吃,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鱼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乌龟游过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乌龟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藏起了棒棒糖,小螃蟹问: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也游走了。 河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围一个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意。 2、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认真观察图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意。 活动难点: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尾巴一条、幼儿用餐时的照片两张、笑脸哭脸每人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尾巴,谈话引入课题: 1、这是什么呀?(尾巴)你们知道谁会长尾巴吗? 2、你们小朋友会长尾巴吗? 有一位叫红红的小朋友呀她长了一条长尾巴,你们想看吗?

二、逐一出示图片,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出示图4(红红)这就是红红,她有一条很长的尾巴,你们看!!长尾巴追来拉!!(尾巴)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红红的长尾巴是什么样的?这些小动物跟在红红后面看上去像什么呀?(老师可以自己引导性回答) 小结;红红后面有很多小动物在追她,一个跟着一个,好象一条长尾巴。 过度语:为什么红红后面跟着这么多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朋友都说得很好,那我们一起接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小动物跟着红红呢? 2、出示图1提问:红红在哪里?她在干什么?(看电视,吃饭)有的小朋友说在吃饭,有的小朋友说在看电视,说的都很对,但是我们把看电视和吃饭连起来说怎么说呢?老师想到了,我们可以说: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幼儿学说一遍:一边一边) 红红是怎么吃饭的?(学说语句一边一边)红红桌子上有哪些好吃的菜呢?地上有什么?(表扬:小眼睛真亮)地上为什么会有米饭呢?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米饭撒到了桌子上和地上,小鸡走过来,吃起了地上的米。 3、出示图2提问: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掉地上了?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小心把鱼掉在地上,小猫走过来,吃了地上的鱼。 4、出示图3提问: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什么掉地上去了?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小狗走了过来,吃起了地上的肉。 5、出示图4:红红吃好了饭,可是小鸡、小猫、小狗还想吃,于是就追着红红要东西吃,红红身后好像一条长尾巴。 6、提问:你们觉得红红这样吃饭对吗?那应该怎么吃呢? 小

查看全文>>>

活动名称:铃儿响叮当(儿歌)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能够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培养幼儿愿意学习儿歌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5张(图片是小白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乐器响板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提问:

(1)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2)老师带来了小白兔在家里的几张照片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

2.引出图片,介绍图片让幼儿自己理解图片讲解图片内容,因为图片是从拔萝卜一直到吃萝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完整性,便于幼儿理解。

3.在幼儿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请幼儿自己根据图片同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

4.学习儿歌,因为儿歌比较简单上口便于记忆

5.在幼儿对儿歌熟悉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响板边打节奏便朗诵儿歌,这样可以引起孩子朗诵儿歌的兴趣,对孩子节奏感是一种训练,加强孩子的节奏感。

6.请幼儿进行表演

7.结束评价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并学习词语:又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3、知道当看到朋友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别人。

教学准备:ppt制作的故事《大苹果》。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们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谁来了?他看见了什么? (2)这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学习词语:又又) (3)看到这只又红又红的大苹果,你是从那里发现的?(幼儿猜测) 2、播放ppt2、3: (1)大家看,这么大的苹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这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 (2)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用动作学一学) 3、播放ppt4: (1)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小老鼠会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帮小老鼠过河? 4、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样过河的。(放ppt5、6) 5、播放ppt7: 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小老鼠会说什么?乌龟伯伯会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教师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看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爱的甜甜话'。附故事:大苹果在绿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见了一只又红又香的大苹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哟-哎哟, 推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我怎么样过河呢?乌龟伯伯伸出了脑袋,说:小老鼠,别着急,我来帮助你!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 小老鼠高兴的说:谢谢乌龟伯伯!乌龟伯伯说不用谢!再见!

查看全文>>>

名称:皮皮的魔法棒

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并愿意表达。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准备:课件。 关键点: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的想象环节: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老鼠,提问:这是谁?这只小老鼠的名字叫皮皮。 2、皮皮有一样神奇的宝贝,猜猜是什么? 3、问:你们觉得魔法棒会变出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过渡: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皮皮的魔法棒》就知道!

二、观看课件,合理想象 1、观看课件:故事《皮皮的魔法棒》 2、边看边插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怎么了?小兔已经有小萝卜了,为什么还不高兴?皮皮会怎么帮助它呢? 3)小猪的肚子怎么会难受的?皮皮会用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 4)看看小鸡在哪里?皮皮会帮助它吗? 3、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皮皮用它的魔法棒帮助了这么多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它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

三、经验回忆,激发情感 1、如果你也有这样一根神奇的魔法棒,你会做什么? 2、小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宝宝,为自己拍拍手。

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长得非常可爱,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皮皮。皮皮有一个神奇的魔棒。这个魔法棒的本领很大很大。摇一摇,能变出想要的东西。摇一摇,能把大的东西变小,也能让小的东西变大。 皮皮拿着这个神奇的魔棒,心想:我要用这个魔棒做好事,帮助其他小动物。 皮皮带着他的魔棒上路了。走着走着,看到一只小兔很不高兴,就问:小兔小兔,我可以帮助你吗?小兔说:我找到一只萝卜,可这萝卜太小了,我想吃大萝卜。皮皮的小魔法棒一敲。说:大大大,小萝卜变得大萝卜。小萝卜一下子变成大萝卜,小兔非常高兴。小兔又向前走呀走。看到一只小猪站在家门口。皮皮问小猪:我可以帮助你吗。?小猪说:我一大早出去找吃的,找到了许多好吃的,我吃呀吃,吃得肚子鼓鼓的,自己的肚子太大,大得不能回家了。真着急,想想看,皮皮会怎么帮小猪呢? 皮皮帮助了两个小动物真开心,它又向前走去。忽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音。怎么了?奥。下起了大雨。这时他看到一只小鸡背着一个大包袱,在雨中奔跑。皮皮怎么办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仔细观察图片,了解故事的有关情节。 3、尝试大胆讲述各种奇怪的汽车。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奇怪的汽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汽车呢? 幼儿讨论,教师及时梳理回应并提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出示教学课件,幼儿看图初步理解故事。 (1)出示图一、二,师:这是一只很聪明的老鼠。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小老鼠搬得动大皮鞋吗?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把大皮鞋搬回家? (2)出示图三,师:看看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把大皮鞋搬回家的? (3)出示图四、图五、图六,师:小猴子是怎么把西瓜搬回家的? (4)出示图七、图八,师:小兔子是怎么把萝卜搬回家的? 3、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 播放教学cd,幼儿完整欣赏。 师:你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奇怪的汽车?(大皮鞋汽车、西瓜汽车、萝卜汽车) 为什么说它们是奇怪的汽车?这些跟我们平时见过的汽车一样吗?(不一样)真是些奇怪的汽车呀。是怎样的汽车?(奇怪的汽车) 师:想想哪些东西也能做汽车? 4、结束。 师:现在老师要施展魔术了,把你们都变成小汽车,小汽车们我们现在开车回家吧!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童谣的内容。 2、通过了解童谣的内容知道春天是一个温暖、适合生长的季节。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寒冷的冬天过去后,温暖的春娃娃来到了大地上。春娃娃带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滋润的春雨,还带来了暖和的阳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啦,小弟弟也脱掉了厚厚的衣服出来玩啦! 二、欣赏童谣内容。 师:你们看,小弟弟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幼:草地上。 师:春天的草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绿色的。有很多小草。 师:大地上长出了很多小草,就像绿色的头发。小结:草地长出绿头发(教案 )。 小弟弟的小脚丫轻轻地踩在草地上,好像在用脚趾为草地梳头发(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小结:我用脚趾梳梳它。 师:地上的小草摇啊摇,一脸又高兴又舒服的样子。高兴了会怎么样呀?(会开心地笑)小结:小草痒得咯咯笑。 师:小弟弟也咯咯开心地笑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小草们正在亲亲他的小脚丫呢!小结:亲亲我的小脚丫。 三、完整欣赏童谣。 师:春娃娃的到来让大地上长出了许多绿色的小草,像许多绿色的头发。春娃娃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和我们一起分享,叫《绿头发》。 老师鼓励幼儿一起完整念诵童谣。

【活动延伸】 春娃娃还带来了许多好看美丽的礼物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和好朋友们一起出去到大自然里找一找吧!找到了以后和身边的好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积极猜测,并能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2、体验故事中角色之间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ppt,两段音乐《挠痒痒》、《爱的喜悦》,故事补充。

【活动过程】 一、小鸟和小田鼠。 1、画面上有什么?(树)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又高又大的树)。 2、(出示三只鸟)在这棵高大的树上,住着三只还没长好羽毛的小鸟,那它们会飞吗?(不会) 3、(出示三只小田鼠)那树下住着谁呢?小田鼠很想和小鸟交朋友,可是小鸟不会飞,小田鼠不会爬树,这可怎么办呢?(幼儿猜测) 二、喇叭花电话。 1、观察画面并猜想。 (1)看看故事中的小鸟和小田鼠会想什么办法呢? (2)小田鼠为什么要在树下种喇叭花? (3)猜想:小鸟和小田鼠在电话中会说些什么呢? 2、听故事片段。 听听故事中的小田鼠和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3、听故事补充片段。 (1)如果你是小田鼠有什么高兴的事与小鸟分享? (2)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 (3)小鸟听了,这么多高兴的事,它会怎么做呢? (4)听到这么优美的歌声,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小鸟和小田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一个人有了高兴的事,可以通过电话来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有了电话真好! 三、好听的故事。 1、幼儿完整倾听(边看ppt边听故事) 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小结。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知儿歌欢快的节奏,了解儿歌的内容。 2、运用游戏藏猫猫,颠倒儿歌中三种事物的关系学习仿编儿歌。 3、感受藏猫猫儿歌的趣味性,能专心地参与活动。

【活动重点】 感知儿歌欢快的节奏,运用游戏藏猫猫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习专心地朗诵。

【活动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了解颠倒儿歌中三种事物的关系并尝试儿歌的仿编。

【活动准备】 1、泡沫地垫一个。 2、制作教具月亮、云朵、星星,并事先用布遮好。

【活动过程】 一、玩藏猫猫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藏猫猫的游戏吧,把眼睛闭起来,我开始藏了(教师拿泡沫垫遮住头) 师:藏好了,能发现我吗?你怎么发现我的?(看见你的脚了)我的头藏起来了,脚还露在外面。(请一个配班老师来) 二、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儿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师:小耳朵听,这里有说话声,谁藏在里面呀?(教师慢慢地掀起遮布,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也想来玩藏猫猫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月亮是怎么玩藏猫猫游戏的。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师:谁在天上飘呀飘?(小月亮)小月亮飘呀飘 师:小月亮藏在哪里?(云朵里)找块云朵藏猫猫 师:小月亮藏好了吗?(没有)怎么没藏好?藏着头,露着脚 师:星星见了怎么样?星星为什么会笑?逗得星星眨眼笑(学学眨眼笑的动作) (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说一说儿歌的每一句) 4、朗读儿歌《藏猫猫》。 师:小月亮玩藏猫猫的游戏可真有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藏猫猫》吧。(看情况,可以再念一遍)月亮、云朵、星星夸奖小朋友们念得真好听。 师:真棒!接下来我要切西瓜了,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先请这一半的小朋友来念一念这首儿歌,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听听看他们念得好不好。他们念得怎么样?掌声鼓励一下(交换请另外一半的小朋友再来念一念) 三、引导幼儿颠倒儿歌中月亮、云和星星的关系仿编儿歌 。 1、师:这个游戏太好玩了,三个好朋友还想继续玩这个藏猫猫的游戏,这会儿是谁来藏了呢?赶紧把眼睛闭起来。(教师把云朵藏在月亮后面) 2、引导幼儿继续按原儿歌的结构进行朗诵。 师:谁藏起来了?(小云朵)谁在天上飘呀飘?找谁藏猫猫了?(月亮)你们能不能把小云朵藏猫猫的游戏也编

查看全文>>>

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

范文资讯网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2024中班优质语言教案儿歌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