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古诗心得 > 导航 >

古诗心得

《夜雨寄北》以其含蓄真挚的感情以及独特的构思,吸引着无数读者的阅读赏析,让我们能一赏古人的文采以及思想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商隐的世界,去赏析这首诗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古诗《夜雨寄北》有感”,一起来赏析吧。

读古诗《夜雨寄北》有感(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

查看全文>>>

执教五年来,我对学生学习也有了不少的认识,从平时的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学生古诗,因为古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去领略古诗的美,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古诗审美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语言简洁所带来的一些特点,比如词序倒置、成分省略、语句浓缩、意思跳跃等,都构成了孩子们学古诗的障碍。先让孩子们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行诗、整句诗、整首诗的意思。解释时,只要将意思说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顺序来解释。通过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三、多方迁移,领悟意趣美。

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有时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何不让孩子们对内容做回味、做迁移呢?

1、将古诗改写成短文。

在孩子们领悟了古诗描绘的那种美的意境之后,让孩子们将古诗改写成短文。当然在改写之前,还要提醒孩子们诗的内容,除了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外,还可以做合理的想象。改写是对孩子们一种美的熏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2、链接课外阅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写作的秘诀。每学好一首诗,就要求孩子们去找同一类的诗,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我们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古诗的意趣美这一内蕴力,催动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最佳的审美效果。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经典古诗文字句凝练,音韵优美,词汇丰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虽经历沧桑,却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诵读、积累、运用古诗文,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灵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要再接再厉,继续研究古诗文的教学。

查看全文>>>

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2、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3、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4、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5、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6、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7、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8、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江淹《古离别》

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0、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11、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12、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1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4、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15、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16、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17、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18、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顾况《宫词》

1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2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1、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2、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23、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24、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6、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2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8、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30、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1、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32、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33、归来视幼女,

查看全文>>>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查看全文>>>
送别古诗

送别古诗(1):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由整理]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恐精英名字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教师心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

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0、《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2、《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4、《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5、《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6、《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

查看全文>>>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7、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3、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5、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6、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6、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7、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1、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查看全文>>>

1、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3、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4、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8、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

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1、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1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5、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6、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8、独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2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2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22、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3、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24、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5、情人眼里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

26、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28、相思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9、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31、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32、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3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5、十年光阴过,恍惚如梦醒。噬魂天琊见,心却在悲鸣。

3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3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9、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40、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4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4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5、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4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47、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4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

查看全文>>>

1、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9、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0、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11、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12、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13、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7、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1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9、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0、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21、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2、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23、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25、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26、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7、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2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9、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30、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31、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3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3、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

查看全文>>>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查看全文>>>
篇一:古诗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