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 > 导航 >

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2024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

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戊戌变法》

一、内容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1.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5.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阅读品味《英国乡村》与《乡村》的乡村风光。 2.比较鉴赏不同的乡村景色特点。 3.巩固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品味两篇文章。 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不同的乡村景色。 重难点简析: 这是选修课的一篇文章,选修课应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作一些深入和延伸扩展。为做到由必修较好的进入到选修的学习,并由选修的文本内容扩展到课外的较广泛的阅读,又限与时间关系,就特选了《英国乡村》的一部分与另外一篇较短的,也是描写乡村景色的文章放在一起做阅读欣赏比较,既有利于课内巩固学习,又有利于学生延伸扩展。比较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中也有专门的指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圈点勾画法 比较阅读法 媒体设计: 1、播放英国风光片。 2、播放歌曲《请到海南来》。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阅读欣赏 导语: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的同学有的来自乡村,有的住在城市,城市有城市的繁华,乡村也有乡村的幽静景色。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两篇描写乡村的外国散文,看看描写了哪些乡村特点。在学习文本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影片。请同学们欣赏影片中的景色并品味其中的景色特点。 衔接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段英国的风光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用心灵去感受欧文笔下的英国乡村风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英国乡村》的节选,边回忆刚才所看到的风景,用笔在文本上勾划出表现英国乡村景色特点的语句,看看风光片中的景色特点与《英国乡村》描写的景色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 学生根据要求自行看书、勾划。 老师随堂点拨。 提问:英国乡村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老师抽问,学生可回答书上勾划处,也可概括回答。 总结板书:超然、恬静、幽雅、淳朴、古典。 提示语:刚才我们欣赏了英国乡村的超然、恬静、幽雅、淳朴、古典,现在我们再来阅读屠格涅夫的《乡村》,品味下俄罗斯的乡村有怎样的风情。 请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圈点勾划的方法来快速默读全文,找出俄罗斯的乡村的特点。 学生自己阅读全文,勾划自己所找之处,有问题举手。 老师可根据学生质疑随堂指导。 提问:俄罗斯的乡村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总结板书:安逸、富饶、宁静、美好 二、比较探索 刚才我们领略了俄罗斯的自由自在

查看全文>>>

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雅典城邦的兴起》 教学目标

识记:

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

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

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

理解与运用:

1、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2、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2、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

回顾必修一内容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改革公民大会; 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9世纪) 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

(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

(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3)早期希腊时代(bc.8—bc.6世纪):梭伦改革(bc594年)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约bc508年)

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希腊古典时代(bc.5—bc.4世纪)

查看全文>>>

教学重点: 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归纳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四、分析论证过程: 分析第一部分: 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 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 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分析第二部分: 第4段:摆出当前的不良现状——不但天才,连天才产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和复习“之”“以”“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3、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课文特点和教学设想] 此文是典型的传记,先交待人物基本情况,然后总写人物性格,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属这种类型。因此,此课的教学,将这类文章的结构思路作为一个重点。在词句方面,课文注得较为详细,但对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补充归纳。课文较长,采用读读、讲讲、练练、议议的教学方法,并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共用三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语言训练 一、导入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的情况及战国四君子,“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二、听读 要求:1、掌握自己读不来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讨论全文大致提纲 明确: 1-2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3-4具体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亲迎候生、数请朱亥 5-12窃符救赵 四、朗读1、2两段 (一)参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点词句讲解 礼而下士 无贤不肖 谦而礼交之 以其富贵骄士 (三)讨论 概括1、2两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话各写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 五、朗读3、4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往请 修身洁行 以监门困故 公子从车骑 不让 公子颜色愈和 遍赞宾客 数请之 故不复谢 虚左 (二)讨论 哪些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这两段中写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两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 一、朗读5、6两段 (一) 重点词句讲解 留军壁邺 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 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纵轻胜 讨论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态度怎样 二、朗读7、8两段 (一)练习:解释加点词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不怜公子z耶 约车百余骑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尚安事客 因问 以至

查看全文>>>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 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

查看全文>>>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 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二、 教学重点: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我们课下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那么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呢?(板书: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板书:火车),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40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可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 (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① 凤娇——对“北京话”的情感,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了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很纯洁——依附型。 ② 香雪——她的追求与被人不同,她更注重的是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她是台儿沟考上初中的人。 她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 析: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简单概括故事大意,清楚掌握游客和渔夫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2、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过程与方法: 由文本导入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人生追求有一个更积极乐观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和哲学理论水平。 教学重点 讨论文本的构思特点,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游客和渔夫的不同选择。 教学难点 理解人生的不同选择 教学方法 探讨思辨法。由于人生美文所涉及的思想较为深刻,教学方法应以“探讨思辨”为主,兼顾“文本阅读”的模式进行为好。鉴于这个故事形式的简单性,可深入品读的语句和段落不多的特点,教师要在对文本思想潜心研读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观点,做好应答的准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既要有正确的引导,又不要急于对一些问题急忙下结论。提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与探讨。对学生提出的富有创见性的观点,要及时予以表扬,激发他们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要求对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下一个所谓的定论,要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与研究。教师当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强加于人。总之,要创设一个平等与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006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是个话题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息,主要的义项就是“休息”,很多时候我们把休息等同于懒惰。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随着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展开一场关于“懒惰”的探讨,或许也能从一个侧面启发大家对“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的思考。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伯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人伍, 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这部作品被誉为伯尔“小说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 说明思路。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 说明思路。 2、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 二、解题 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1、自读课文,完成《学习与评价》1-6题。 2、质疑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寻人刺杀秦王 受书圯上老人 辅佐高祖取胜 说汉王忍韩信 补充史实: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掌握“郁郁寡欢、登堂入室、夷为平地、残垣”等生字词的注音及释义。 2、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理解“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难点:文章诗意的语言和感伤的抒情基调。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传达出的感伤的情绪。 2、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的四个问题,准备课上发言、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白杨树在茅盾先生心中是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象征。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苏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树“又是如何地让他难以忘怀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苏童的内心世界吧! 二、检查预习 1、为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 嫉妒( ) 颤抖( ) 埠( ) 残垣( ) 楝( ) 瓦砾( ) 桷( ) 枇杷( ) 2、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 蓝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夷为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寡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以下五个问题可采取教师提问或将问题投影出来,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的方式逐一解决。 1、教师提问: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 明确:“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作者是由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引到对这三棵树的叙述上的。 2、教师提问: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 明确: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3、教师提问: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引导学生读这一段: “我种过树。我曾经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树苗,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树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我把它安置在临河的石埠上。从春天到夏天,它没有动窝,

查看全文>>>

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

范文资讯网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2024高中作曲创编选修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