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风古诗教学目标 > 导航 >

风古诗教学目标,2024风古诗教学目标,关于风古诗教学目标

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4、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7、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8、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9、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0、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1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1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4、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15、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21、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4、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5、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26、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7、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28、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29、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30、昨夜西风凋碧树。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2、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33、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3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5

查看全文>>>

1、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琴歌》

2、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4、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听安万善》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7、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8、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清平乐金风细细》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1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客中初夏》

1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1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

13、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蝶恋花》

16、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钟陵夜阑作》

17、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石鱼湖上醉》

1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9、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晚风》

20、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青门饮寄宠人》

21、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

2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2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

24、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25、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送孙徵赴云中》

26、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世家。《兰花》

27、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

2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2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

30、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商州客舍》

3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32、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酬崔五郎中》

3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3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7、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大风歌》

38、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河传风飐》

39、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公安县怀古》

40、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子夜歌十八首》

41、万顷

查看全文>>>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3、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4、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5、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7、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8、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0、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戎昱《塞下曲其六》

1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12、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1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4、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7、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18、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9、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0、夜阑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1、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22、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5、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26、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2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28、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2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0、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31、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32、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3、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徐元杰《湖上》

34、夜深风竹敲秋韵。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3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

查看全文>>>

1、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冯延巳《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2、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3、小屏风上西江路。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5、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6、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7、风帘向晓寒成阵。晏几道《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8、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9、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陆龟蒙《冬柳》

10、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11、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王沂孙《八六子扫芳林》

12、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郑板桥《咏芭蕉》

13、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14、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高適《塞下曲》

15、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6、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7、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18、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19、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20、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1、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李存勖《一叶落一叶落》

22、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23、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24、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25、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

26、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27、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28、东风吹我过湖船。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9、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30、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31、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3、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李世民《元日》

34、金柳摇风树树,

查看全文>>>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我在上这堂课之前的教学设想是,通过熟字换偏旁或是加偏旁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抽、续、驶”等生字,通过交流识记方法让学生体会识字的快乐。会写“吸、极”两个形近字。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想象、表演、找重点词语等手段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但是,上完课后我还有几个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为此,我针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是我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如:

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结交新朋友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学生亲切的叫一叫风娃娃,同时让学生对风娃娃的到来说几句欢迎词。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会因为喜欢风娃娃而去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在指导学生朗读风娃娃在田野里和河边两个小节时,我先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1)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2)他怎么做?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个段落,这样做效果不错,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得上来。

二、我注重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的形式多样化。在教学《风娃娃》这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表演大风车慢慢转动的样子、风娃娃使劲吹风的形态)、说一说(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如大风车被风娃娃一吹后速度加快,风车会对风娃娃怎么说?田里的秧苗喝足了水也会对风娃娃说什么?纤夫得到风娃娃的帮助又是怎么的呢?以使得学生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2、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新课程指出:第一学段阅读应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如;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我安排了自由地读课文,然后是检查词语。原以为学生能够很快且准确的完成这一环节。但是,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站起来都读不准词语。特别是一个学生在读“行驶”这个词语时,读了几次也不能把这个“驶”的第三声读准,但我并没有这样过去了,我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范读等方法终于使他纠正了读音。虽然这样的做法使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只有读准了词语才能正确地读课文,如果连正确都做不到,谈何有

查看全文>>>
篇一:古诗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初读”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 查看全文>>>
篇一:风娃娃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课堂学习。从引读风妈妈的话“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学多事。”开始,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接着分一分:这几件事中,哪些是风娃娃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学生轻而易举就解答了。此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发言是积极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体会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先做做动作:你们平常用力吹是怎么吹的呀?孩子们表演的热情很高,动作也不错,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感觉。学了第二自然段后,从扶到放让学生根据句式“风娃娃来到 ,看到 ,他 。”自学第三自然,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学得挺轻松的。接着,设计了拓展说话“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好事呢?”问题提出后,课堂上出现的状况是学生思路没有及时打开,说得不充分,按句式“风娃娃还来到 ,看到 ,他 。”进行说话有困难。于是我出示两幅图,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描述,他们说得比较单一。后来,在学习做坏事部分时的说话训练: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也给学生提供了句式“假如我是放风筝的孩子,我会 。假如我是晒衣服的人,我会 。假如我是小树,我会 。”这时,学生说得很不错。而进行“风娃娃还会做什么坏事?”这一语言训练时,学生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还真不少。课后,我想:在让学生说好事的时候如果能给学生一定的期待,他们是可以按句式来说出风娃娃做的其他好事的,因为我急于求成,引导学生说了,使得这一拓展训练没有达到效果。 篇二:风娃娃教学反思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我在上这堂课之前的教学设想是,通过熟字换偏旁或是加偏旁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抽、续、驶”等生字,通过交流识记方法让学生体会识字的快乐。会写“吸、极”两个形近字。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想象、表演、找重点词语等手段让学生能有感情 查看全文>>>
篇一:风的魅力 《风的魅力》是一节美术制作课,启发学生制作出风力玩具。 课始,在启发学生想一想可以制作哪些风力玩具之后,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可以做风筝”,“可以做风车”,“可以做纸蛇”……甚至有的孩子踊跃的说:“老师,我会作八卦风筝。”“我会作双轮小风车”,望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说:“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风力玩具。也可以小组合作,不仅要制作出来,还要做的美观一些,可以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也受到了感染,看着孩子们饱满的热情,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跟他们一齐来制作。“老师,咱俩合作吧!”一个小男生,将手中的竹片递给我,“你来拿好骨架,我来帮绳子。”孩子边说边从位底下取出一捆绳子。我按照他的“吩咐”将风筝骨架摆好,他扯了一段绳子挨着将每一个缺口固定住。做好支架,我们又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在支架上,“你说我们要不要在上面画些图案?”孩子在征求我的意见,“你觉得呢?今天我就给你做帮手,主要还是你自己拿主意。”我不断鼓励他。听了我的话,他坚定的说:“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这是大好事,我想在风筝表面画上奥运会标志,当我的风筝高高飘扬在空中时,人们都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默默祝福的。”我心里一阵欣喜,没想到平时粗枝大业的“男子汉”也有心思细密的一面。我高兴的说:“这主意真不错,我来帮忙。”我们一起动手将奥运标志—五环画在了上面,又在四周装饰了奥运福娃,注上了“2008,北京欢迎您!”的字样,望着手中的作品,孩子开心的笑着:“老师,我现在就想到外面试一试风筝能飞多高?”“好,等同学们都做完了,我们一起去放飞。”再看身边的孩子,手中的作品完成得差不多了,有:风车、各种各样的风筝(图案不一样)。“起风了,我们出去试一试吧!” 窗边的孩子喊起来,其他孩子也都喊着:“去吧,老师。”“好!”孩子们飞奔出教室,将手中的作品纷纷放上天空。望着他们那一张张笑脸,我也象回到了童年,跟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太开心了。 篇二:风的魅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内容,并利用“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情景讨论(漫画、视频资料、生活场景等)——自主探索(设疑置难,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交互、师生交互)——意义 查看全文>>>
篇一:小学古诗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篇二:小学古诗教学反思 10月15日,我们一行七人来到滨州市清怡中学和授田英才学园参观学习。据说他们这里正进行着目标教学的改革,我们就是冲这个去的。 第一节课我们听的是初一三班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古代四首》。教学分四步进行:一是回忆上节学诗方法;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其余三首;三是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四是作业延伸。可以说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也充分发挥了小学合作学习的作用,是比较成功的。听课之后我们几个都心头热热的,有伸手一试的欲望。 回校之后,恰恰赶上我们课本上的古诗两首,我就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按着听课学到的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从而引出了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诗人、懂诗意、悟诗情。接着就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学习古诗。集体汇报阶段却没有预想的顺利,学生几乎连最基本的都没学到,更不用说探讨研究了。 别人的课堂,红红火火,我的课堂用同样的方法却不行,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三年级小学生年龄太小,还不会合作,不知道交流,不知道该讨论什么;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资料,合作探究无从做起,比如对诗人的了解,手头没有资料,但平坦就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 我们的课堂改革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教学生学会合作,让他们知道合作该学什么,该如何合作。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套配套学习的资料,让学生探知有据。 篇 查看全文>>>
篇一:古诗所见 古诗小学语文《所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组“快乐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非常的富有情趣,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学生远,当然的情境也难能把握,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快乐的小牧童》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让学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蝉,体会那种妙趣……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真正达到了物我一体,为更好地学文打基础。 针对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本课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前几组的教学中已积累了很多学习生字的方法,针对本课生字少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认字方法,也可以在学习古诗时纠正个别发音强化认字,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会组词,学会词语的灵活运用,积累语言。 2、古诗教学学生毕竟见得少,所以学习一首古诗时要从朗读、背诵、领会诗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以此拓展开,学习更多的古代诗词。 篇二:古诗所见教学反思 当我再重新审视古诗《所见》的教学时,心中有了许多的想法。 这是一首充满了童趣的古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还是初步接触。学习古诗,重在吟诵。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见》这首诗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