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雷雨读后感1500字 > 导航 > 《雷雨》之读后感1500字

雷雨读后感1500字

《雷雨》之读后感15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雷雨》之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淅淅沥沥的雨水浇不了我们心中盘旋的思念,我的思想牢牢地驻立在那场雷雨中,雷雨中的他们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无限的遐想,我仿佛置身于那场轰动世界的雷雨之中,窥视着这世界和这世界的人们。

在一场似乎自然却又有意的雷雨中,暴露了一个大家庭的内幕,也彻底的把一个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的虚伪和善变洗涤地清清楚楚,让他们完全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更因有那场雷雨,把人们心中的反抗,不满也都渐渐地揭露出来,让世人了解一个新势力必将诞生,一个旧的封建势力的灭亡即将发生,雷雨中,这世界好像变得越发清晰,更加透明,藏不住丝毫的虚伪,也容不下一丝的善变,把世界指向了光明。

雷雨式的气候也体现了雷雨式的性格,敢于反抗,不满封建等级伦理是剧中女主人公繁渏的性格,她有着新时代女性的个性,她敢爱敢恨,敢于爱上自己的儿子,她身为周老爷的二房,却与其大房的儿子相恋,她不在乎伦理的束缚,但是特定的时刻使她不得不向封建秩序低头。残忍的周老爷让她唯一的一点希望也燃尽了。封建伦理压抑了她的个性,她不得不在周老爷的控制下而顺服,这是那个时代的她必然的选择,最终她的悲剧结果是她必然的选择,也是新势力推翻旧势力必经的过程。

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总要有人来掌管。周公馆这个显赫的家族中,这个角色很显然由周朴园担任。本来他的智慧,能力足够把这个家族掌管的欣欣向荣,只是因为他的蛮横,冷酷。无情。虚伪把这个家中的信任都给毁了。没有温暖的家谁都不愿意呆。他的残忍只会逼着他的妻儿离他更远,他抛弃前妻,又逼着后妻喝药,不但不尽丈夫的责任,还完全控制她的自由,让她只能呆在房间里。他的个性俨然成了那时社会的象征,也揭露了社会的肮脏,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利益。他见到鲁侍萍时,善变的表情,给他穿上了艺人的面纱,虚伪的语言。恶心地忏悔更加只会揭露自己毫无感情的内心,也显示了他残酷的心态,在他心中,利永远大于情感,他忍心打自己的儿子,更加暴露了资本家的虚伪以及血淋淋的发家史。

戏中人演绎世间事,真情流淌遍地。戏中最悲惨的女人要数鲁侍萍了,她是三个孩子的亲生母亲。被自己的丈夫抛弃后,怀着孩子离开了周公馆,他的无奈使她无法忘怀,她见儿却不能相认。她的心痛,无奈是没人理解的。周朴园对她恋情依旧,但是周朴园的反应却和她截然不同。她是社会劳动力最低层的妇女,也是那个年代和社会的缩影,更是社会的悲剧,更是人们愚昧的原因吧!

戏中一对情人,周萍和四凤是一对相爱的情人,可是兄妹关系却给他们套上了牢固的枷锁。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周萍和四凤的兄妹关系,决定了他们谁都不会幸福。结果必然会使是那样。缠绵的语言撩拨着这对情人的心灵,让彼此更加相爱。但是无奈的雷雨却使这对情人离开了世间,同时也带走了这个戏中无辜的人--周冲。它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孩子。他对四凤的爱是纯洁的,但最终还是为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生命。这是封建社会人吃人必然的结果!

周老爷的另一个儿子--鲁大海,他是新生活的代表阶级,它反对旧的封建阶级,他敢于反抗周朴园,具有反抗精神,他是积极的,戏中最终的胜利者。他的前途是光明的,到道路却是曲折的,相信他会坚持地走下去!

戏剧在雷雨中展开,在雷雨中结束,娓娓动人,彻底说出了那时人们的心情,以及社会的心态。雷雨既是自然环境又是社会环境,更说明这个社会即将发生一场雷雨来洗涤这个残酷无情的社会。戏终,我好想呼唤,让雷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曹禺的《雷雨》读后感1500字


在以往,对繁漪的形象分析的普遍看法有二:(1)从传统伦理道德的角度,也即从乱伦的角度来看,繁漪会被认为是个坏女人。她违背了一个母亲神圣的天职,与她名义上的儿子周萍展开了一段不伦之恋。(2)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繁漪被认为是最具有雷雨 性格的人,常被称为是雷雨的化身,是反封建的代表人物。她敢爱敢恨,果敢而坚定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力,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摆脱封建桎梏,按着合乎她的本性的发展,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资格,去追求和享受有爱情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较积极的社会意义。而我认为这些分析都有些偏颇。我们更应该 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家庭环境中理解繁漪,我认为她不过是个受环境压抑的可怜女人,她本该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花一般的女子。

繁漪是个性格复杂的形象角色,说她为《雷雨》整部话剧的主角也不为过,她出生于封建家庭,思想保守,但同时,她也是接受过一些教育,受新时代的思想教育,能够更快地接受新事物,她的思想是封建和新时代共存的。她是个普通的女子,内心对爱情仍然又最单纯的向往,对这种的爱的渴望,使她没有抵制住怯懦的继子周萍的诱惑,从而走上一条乱伦的不归路。但她的个性比周萍这个男人更加坚强,她直到最后也不曾后悔她当初作出的决定和行为,她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她爱周萍,那样大胆,那样异想天开,她不惜下跪求周萍带她离开。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和对侍萍、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出于对爱的嫉妒,她请来鲁妈带走四凤。她原本应该是个美好的女子,而周公馆这样一个封建而可怕的家庭,足以扼杀掉她与生俱来的美好。

她的丈夫是一个比她大二十岁,而且封建思想很严重的人,他已经习惯于对家人的命令、斥责,而她却处处想着平等、协商。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繁漪的思想是痛苦和矛盾的,生活也是寂寞而枯淡的。封建社会的权势,周朴园在家庭的绝对权威独裁,他习惯于管教而不是对家庭的关爱,使得繁漪的生存理想与现实相悖,人性的本能追求受到极其残酷的压抑。周朴园家庭至上的观念和专制主义的精神时刻折磨着她,她在空虚和痛苦中煎熬了十八年,他侵蚀着她的心灵,磨钝她的感观,她被沉重地压抑束缚着。家人把她当个疯子一样看待,周朴园逼她喝药,最后,并不是本着治病的理由,而是一个做了母亲的人,应该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那药固然是苦的,而更苦的是她的内心,而且无药可医。

其次,周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有明显的封闭性和凝固性。周家对繁漪来说,无异于一个不透气的铁屋子。这对她的个性解放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周朴园作为封建式的家长,他的生活、思想、道德观念和家庭观扼制一切有生气的东西。在这个家里,受害最深的是繁漪,她没有任何社交的自由,完全是周朴园的附属品。虽然在物质上她应有尽有,但却只能把自己的追求局限在家庭以内,不得不把眼光投向她不该爱的周萍,这使她一步步走向悲剧的结局。如果说周家生活的封闭性割断了繁漪同外面世界的联系,那么它的与日俱增凝固性是无情地消磨和窒息繁漪心中的生命气息。周家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死沉沉的,内心要求极为强烈的繁漪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磨掉了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使她只好安安静静地等死。正如她自己所说: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当聪明的周萍终于发现这一切不该发生的时候,繁漪只好像一个老妇人一样在一旁偷偷饮泪,怨天尤人。

我很理解繁漪最后像个反派角色一样出现在结局,拦住周萍和四凤的私奔,这不光是情节发展,更是一个正常女人出于爱和恨的行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更何况她本身便是这个家庭的受害者,求死不能,欲逃更不得,她天真地想用这个方式留住周萍的人。最后的繁漪是真的疯了,疯于十八年的死寂生活,死于爱情的死亡,死于这个悲剧家庭带来的悲剧收场。

雷雨读后感1500字2024


暑假期间趁着闲暇读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以前在语文课本上曾经选过其中的一个片段,选的是鲁侍萍来周宅寻找四凤的时候,遇上了曾经抛弃的自己的情人周朴园,彼时周朴园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有着雄厚的产业,是他负了侍萍,却没有一点对侍萍的愧疚,甚至质问她来周公馆干什么。当时只是读了其中的那部分片段,对这部话剧的了解还不甚深,如今又将整体重读一遍,只觉给我的内心带来巨大的波涛。

戏剧中最让我同情的是四凤:她懵懂无知,却最终成为周繁漪报复周萍的牺牲品,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片赤诚,她是如此单纯,将自己的一颗心都付与周萍,然而对于周萍来说,这片赤诚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纵然我相信周萍是真的爱着四凤,但是却总感觉有一种遭人利用的感觉,他与自己的继母私通的时候,只觉得繁漪是自己最爱的人,全然不顾自己的父亲,当他遇见了四凤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一丝不妥,总觉得是有些虚伪的,他把四凤当成是一块遮羞布,来掩盖自己曾经做过的龌龊之事。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配不上四凤的,纵然他是周家大少爷又如何,纵然四凤是个下人又如何,四凤的心灵比他要干净多了。当最后所有的丑恶被揭露的时候,四凤采取了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越是单纯的人,就越是容易走上极端,那晚的雷声,就像是一把利刃,狠狠的cha在周萍身上,也cha在所有人心上,仿佛是对这丑恶最极端的厌恶。

最让我觉得无奈的是侍萍:她原本就经历了不为人知的痛苦,她尽着一个母亲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的女儿,然而世事终究是无常,谁曾想鲁贵是那么一个贪财势力的小人,偏偏就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周公馆,偏偏又与大少爷相爱,偏偏又与大少爷有了孩子,这种luanlun是她这个母亲所不能容忍的,可是她终究是个母亲,她不想孩子们受伤害,她宁愿他们不知道真相,就这样苟且下去,至少他们能幸福,可是谁又曾想,当她准备悄悄解决这件事的时候,周繁漪和周朴园同时出现,将所有的真相都抖露出来,她来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在场所有人中,除了四凤和周萍,最痛苦的莫过于她,她在承担着自己痛苦的同时,又承担着两个孩子的痛苦,这也就为后文侍萍的疯癫埋下了伏笔。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假使她坚决不同意四凤跟周萍在一起,或许就没有周繁漪的报复,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真相的出现,但是这样做却是违背常理的,她不是一个狠心的母亲,她曾经也是大家闺秀,温柔善良,面对四凤的以命相逼,她又如何能狠下这颗心来,她逼了自己,却终究下不去手去逼四凤,以是这悲剧xing的结尾却又似在情理之中。

最让我厌恶的莫过于周朴园:他虚伪、道貌岸然,用鲁大海的话说,他如今的光鲜亮丽不知道是多少工人的血汗堆起来的;他专制,在那个死气沉沉的家里,他不允许任何人反抗他,对繁漪是如此,对周萍、周冲也是如此,他自己板起面孔教训孩子们,却抱怨孩子们不跟他亲近;他无情,当年狠心抛弃侍萍,多年后回首再见,不但没有一丝愧疚,甚至喝问侍萍为何来到周公馆,他以为侍萍是来闹事情来了,纵然做错了的是他自己,他却仍然那么理直气壮,直叫人恨的牙痒。在整部戏剧里,所有的事情起因于周朴园,结束于周朴园,整个悲剧的结果就是由他一手造成的,然而他作恶多端,最终却只有他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shenti康健,头脑清醒的活着,繁漪疯了,侍萍疯了,四凤、周冲、周萍相继而死,却只有他还好好的活着,这个结尾让人有些意外,却又蕴含深意,或许所有人都不记得曾经发生了什么,所有人的意识中已经无法留存当初的丑恶,但是还有周朴园,还有他还清清楚楚的记得,记得这后果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老年的他无儿无女,妻子疯癫,身边再无一人陪伴,而留他一人反反复复的想起自己所造的孽,午夜梦回时反反复复的愧疚和谴责自己,或许这正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让我最惋惜的,是周冲:他是那样一个明媚的少年,他的心中有着诗意一般的远方,他对这世界抱着无比美丽的幻想,他对四凤亦是,他渴望同四凤去追逐他的理想,他已明白爱,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爱寄托于何人。他是那样的单纯,在他的眼中,周朴园是严父,是爱他的;繁漪是慈母,更是那个关心爱护他的,视他为宝的母亲,他以为世界都是美好的,是如诗一般的,可是这一切在真相揭穿之时,轰然崩塌。他意识到,他的父亲,是那样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他意识到,他的母亲居然把他当工具一样来阻止四凤和周萍的爱情;他意识到,四凤爱的原来是周萍;他也意识到,自己爱的也绝非四凤,他只是为爱而爱。这一连串的打击如何让他承受的住,而他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死亡,他的死,最令人痛惜,却又在情理之中,就像是一切抱着幻想而活的人,被现实的残酷所撕碎,仿佛上帝对迷失的人们所下的诅咒。

最让我厌烦的,却是繁漪,这一点让我颇感意外,因为曹禺先生说,他对繁漪是最下了心血的,是最抱有期望的,曹禺先生对繁漪的评价,可谓是相当高了,可我偏偏不喜欢,或许作为女xing来看,繁漪的境界太小,她xing格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敢爱敢恨,爱的时候轰轰烈烈,失去的时候就彻底毁灭,或许有人说这是一种率xing,但在我看来却不够大气。爱应当是无私的,不应该是自私的,就算被抛弃了又怎样,转身离开就是,何必为那不值得的爱搭上自己的xing命,天下之大,难道还无处安放这一颗赤诚之心吗?但是想想,又或许是我的眼光太狭隘,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繁漪就如深陷泥沼的人,周朴园的专横和压迫,周家的阴沉,都使得她失去了活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点唯一的亮光,唯一一个让她活过来了的人周萍,她就会像行将溺水的人一样,死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所以她必须死死抓住周萍这根稻草,哪怕,只是一根稻草。

不得不说,曹禺不愧是戏剧大家,他说,他希望观众能够带着一种悲悯的感情,去俯视这生活在陆地上的人,我不得不说,他的确做到了,他为这部戏注入了一种独特的美丽,让人想要反复的去品味,反复的去推凿,而这也正是他希望的,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人生》之读后感1500字


读完路遥的《人生》,我第一感觉这分明就是司汤达《红与黑》的再版嘛。《人生》中的高加林和《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两位主人公都出身寒微,他们胸怀抱负,勤奋好学,才华过人,相貌英俊,颇得女子垂青, 又对现实不满,桀骜不驯,自傲、自尊又自卑。他们的第一次恋爱对象巧珍和雷纳尔夫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但是他俩为了理想,为了更远的世界,都抛弃了自己的所爱,分别爱上了对自己人生发展有利的黄亚萍和玛蒂尔德,妄图攀着女人的石榴裙往上爬。到最后,二人都忍受着良心的煎 熬,并一无所有。

其实,想了想,两位主人公又有所不 同。首先社会背景不同。社会背景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高加林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巨变的大幕刚刚拉起;于连生活在法国封建社会末资产阶级革命初 期,各种思潮涌起。两者类似的是,都是在社会急剧变化中的环境里。其次,于连在自己疯狂追求私欲,并抛弃道德后又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最终走向人生的自我毁灭。 就我个人感觉,虽然说合理的个人私欲也没有错,但于连的追求,理想成分少,私欲成分多;高加林也有私欲,但理想成分多一 些。你不能说高比于好,因为在当时的时代下,二者都是时代的典型人物。这是历史的局限性,而不能完全归结于个人身上。高加林在浮浮沉沉之后又回到了人生的原点,巧珍也嫁人了,貌似满目伤痛。一个在别人眼中出卖良心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农人淳朴的心又很快接纳了他,他找回了自己的根,又开始了新的希望。

这里,我还想说说巧珍及其所代表的 一些人物。他们或许没有文化,或许看起来很土气,但他们真!他们坚强!他们身上洋溢着人格的芬芳。那是一份淳朴而伟大的 感情,他们的爱没有局限 性,不会因为 物质的变化而改变。他们才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怨无悔的人。写到这儿,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文化程度不高,脾气很火爆(现在她的脾气被我这么个儿子磨得温柔了)的人。据说年轻时很漂亮,嘿嘿,当然现在也不老一个银行小职员的形象。 我的父亲常对我讲,别看你我文化程度都比你母亲高,知识、思想都比她丰富,可真要是比起为人的那股子真,那股子对家人的纯净与无悔,你我差远了。当时一听也只当笑谈,现在想起,句句真言。是她在我心灵最困苦的时候,别人都认为我不好的时候,耐下性子, 听我这个混球絮絮叨叨,使我逐渐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她这种美好的品质又常为我所忽略,只记得这老娘们,嘿嘿,天天没完没了地和我斗嘴。现在想想,和老娘嬉皮笑脸逗逗闹闹的时光真是美好啊。想起一句话,大意是:知识的丰富与良好的品质是不一定成正比例的,这话放在我妈身上很合适。

再回到书上,我觉得路遥的这个结局很好,留给我无限追念,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开阔。就像黄永玉说过,走路在一个坑上摔了一跤,就要在这个坑边骂它一辈子吗?也如同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人生没有唯一,不要给自己加牢笼。得到时要珍惜,失去时,也没必要过分悲伤。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人生奋斗过 程中,万不可耍小聪明,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老是倚仗自己会沟通,不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多事,不要有过多的功利考虑,结交你、认识你,天性使然,同气相求,不为图啥,但到后来你有条件,真帮了我大忙,那么我就感激你。这两天,读多了黄永玉的书,还要引用他的话: 我这一生感激两件事:一认识了许多好人, 并在他们温情下灌溉我的成长;二读了很多好书,让我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信仰。是啊, 这样的话,人际关系又怎会是负累呢?分明是力量的源泉啊。

还有,我从小在城市长大,每次父亲让我回农村老家看看,都跟上刑似的,觉得和他们没啥共同语言。其实我辜负了多少乡情啊,想来,不免怅惘。以后还是要多回去看看,因为祖辈的根在那里,没有他们哪来的我呀。

最后以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吧: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罪与罚》之读后感1500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习惯于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长叙事,也许最真实的叙事注定无法不漫长。执着是个可怕的东西,执着于生活的人可以像蚂蚁一样埋头长征,也可以恶魔一样揣起屠刀。可人从来不是只生存于两段的砝码,最真实的人生是游离在平衡与偏执两端的维系。跨过天平的横梁走到极端的过程,是屠戮自己的过程把自己交给上帝,或是交给恶魔。

生活擅长制作常谈常新的谜团,不管是天才还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现实永无正解。窘迫的现实与对理想主义的推崇让一个年轻人陷入疯狂,他躺在棺材一样阴暗低矮的出租房里思索,以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执狂的思维里,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驰的象群般践踏着脚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注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生灵涂炭的战场成了皇位后最闪亮的注脚。拿破仑乘着历史的东风成就王座,他说: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让后人去评判吧。可惜那个躺在棺材里的大学辍学生做了最偏执的评判。社会的畸态让他只看到践踏与辉煌,并且将前者视作后者的必要基础。

对自我哪怕还有一丝坚持的人,都是不适合拿起屠刀的,更何况是饥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维系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当他在病态的执念中将劈柴的斧头变成杀人的利器,其实他不差毫厘地杀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脱的言辞并没有错,不是他杀死了寄生虫一样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杀死了老太婆天真无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将斧头砍进自己的脉搏,犯罪现场只生产恶魔而不适合活人。我之死成就我之恶,这个命题也许在唯物论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辞,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唯心的解读往往给生活以解脱。

执着于错误的后果是可怕的,这偏执表现在生活里尤其令人难以逃离。用最世俗的眼光审视小说主人公,或许会觉得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将自己的教义坚持到底,他没能彻底将良心的自我毁灭于黑暗中,杀人后他成功地规避了法律的制裁却再脱离不了自我的谴责。无耻者的最无耻之处便在于他总能绕过人性的约束而将失败归之于手法上的失误。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所说: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若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么生活就没什么不可以。所以罪的罚对于无耻者是无效的,对于高尚者却是难以逃离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惩罚其实对于罪犯而言是最低级的,因为这能够以儆效尤,却不能让他学会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点点侥幸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

关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语焉不详,或许正如批判者所言,这曝露了无法剥离的时代烙印。但当索尼娅将自己的柏木十字架戴上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脖颈,而自己戴上属于被男人杀死的莉扎薇塔的铜十字,当她选择罪之罚的重者与男人共涉西伯利亚,当爱情的唯美洗濯时代的污浊,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同是时代的弃婴,却以爱为结获得了新生,这到底是出于文学家的浪漫,还是源自历史的归宿?真情难求,难在少有共同承受,爱情的本义可能便是于共同承受中获取共同的救赎。可惜,小说诞生之日起,作者便已经死亡,何况如今其人尸骨早已化为春泥,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然没有机会为自己辩驳。文学大师恐怕也不会为小说辩驳,但若是那份共享十字架的伟大爱情尚不能让人救赎,我亦无言。

时代的焦灼塑造时代的弃婴或是宠儿,生存在历史之痛中的人们,自须领受生活的正解。在此意义上,罪与罚毋宁说是罪与救,救赎之道与沦落之道同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