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叫魂读后感1500字 > 导航 > 《叫魂》读后感(一)

叫魂读后感1500字

《叫魂》读后感(一)。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你不妨看看《叫魂》读后感(一),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叫魂》读后感

《叫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一种叫做叫魂的妖术恐惧突然在中国爆发。这一妖术恐惧从大清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发端,沿着运河和长江北上西行,迅速地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愚夫愚妇们受这种妖术恐惧的支配相信妖术师可以通过人的发辫,衣物,甚至姓名来盗取其灵魂为自己服务,而灵魂被盗者则会立刻死亡。

从春天到秋天的大半年时间里,整个帝国都被这妖术恐惧动员起来。小民百姓忙着寻找对抗妖术、自我保护的方法,各级官员穷於追缉流窜各地频频作案的妖人,而身居庙堂的乾隆皇帝则寝食不安,力图弄清叫魂恐惧背後的凶险阴谋,并不断发出谕旨指挥全国的搜捕。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割辫之传说重点在叙述1768年春在江南发生的几起控告石匠、乞丐、游方僧割辫叫魂的案件。从平民老百姓的心理状态、地方官如何审理的经过,以及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当时的平民老百姓及容易误信谣言、容易被别人煽动是其情绪扩大化,第一章说介绍的几起叫魂事件,都是被民众的盲目相信传言、不冷静感性、极端处理事件方式,出现的叫魂的冤假错案,形成了对他人的伤害。

地方官员处理的问题上,在第一章中案件往往在县级地区官员的审理中官员为了照顾地方民众的心理、以及基层执法者马虎的工作导致对案件不正确的处理以及对被控诉者不公正不合理的裁决。使案件往往呈递到上级政府才能还其清白。从这几起案件看出当初被认为处于太平盛世的中国,平民百姓的当时精神状态,在没落的封建社会中,君主专制下的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第二章升平盛世介绍了外强中干、徒有空架子的乾隆盛世中期进行讨论,包括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结构、劳动力摆脱人身束缚、人口膨胀、物价浮动以及人员流动、出家人与流浪者遭受迫害和歧视等问题。所谓的盛世之下,物流飞涨、人多地少、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员的地区间流动,当中很多人办成和尚与乞丐方便讨饭,因为叫魂流言当时的盛行使得让人们对这种人十分敌视。导致这两种人常常被冤枉成叫魂者,反映出乾隆盛世下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

第三章回顾清朝初年剃发、易服、投充令的颁布与强迫执行以及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情景,不能不引起满族征服者对此产生的敏感,强调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煽动和同化与被同化,对于满族这个统治民族来说,是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同一无形威胁的两个侧面。通过回顾几个具体事件,展示清王朝统治下所隐含的政治社会危机。削发令虽然得到推行,但它激起了汉人对满族统治者的极大仇恨心理。伪稿案和马朝柱案令乾隆内心非常震惊,但是为了避免激起满汉种族问题,他对这两个案子处理得十分谨慎,压抑着内心的担心和恐惧,然而就是夹杂的这种复杂情感在文字狱事件中爆发了出来。弘历严厉批评指责并试图纠正引起弘历统治危机感的满人腐化汉化现象,;而叫魂事件,正好碰上了弘历的危机感。于是两个不相干的事件,激起了全国的动荡不安。

对照《大清律例》、《刑案汇览》等书所指出的清朝法令对巫师、邪术、纤纬、魇魅、妖言惑众等行为的格外警惕和严厉防范。先详细描述了源于南方的几个勾魂事件,乾隆知晓后认为他们是有组织的,因为对民族矛盾的担心,所以他在给此事定罪时小心谨慎地避开了种族的问题,只以妖术问题按《大清律例》判罚。但这却无法使无知的民众安定下来。第六章遍及各省的一场大叫喊、大讨伐指出当时由于乾隆皇帝本人的出面干涉,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对妖道淫僧的声讨。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叫魂



昨天在丰利书店看到一本《叫魂》,里面提到民众狂热的非理性状态对司法程序、政治及官吏心态产生的影响,文笔不错,有详尽的解说。
“叫魂”是一种传说中的妖术,最初流传于18世纪的中国,被施术者的魂灵会被术士(一般是石匠、游方僧人、道士)叫走,导致孩童早夭,成人会精血枯竭而亡。于是每个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周围是否有外来的生面孔。地保之类趁机敲诈外来人口,如有不遂,便即指诬,同时还煽动群众。民众的空前恐惧与愤怒导致被怀疑从事叫魂的术士往往连分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活活打死。当然在清朝政府的严格的吏政及法令的辖制之下,不少被疑为术士的人也被送进县衙尝尝夹棍和大板,有些人招了,“证据”确凿,被判死刑;有些人招了,“证据”不足,一般也只是夹断了膝盖或胫骨就放了出来;有些人没有招,但是“证据”确凿,也被判了死刑;有些人不招而且“证据”不足,也夹断了胫骨或膝盖就放了出来;但是的人在将招未招之时死在监狱里。尽管官府明令不得传播流言、妖术。但是这个并不能阻止恐慌的蔓延,由南至北,从浙江到北京,遍布中国,甚至惊动了乾隆皇帝。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妖术的说法如此长久的流传呢?我认为这是清政府野蛮、愚昧的文化政策造成的!宋朝以来,程朱理学流毒甚深,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前朝的重压上再加上一块砝码。元代是民族歧视,在政治和经济上打垮了汉人;明代是培养大批特务,也是文字狱的发端;清代是我国文字狱最兴盛的时代,不仅从文学、思想上控制人们,甚至礼仪、服饰、发辫都特别规定成一定的样式。在统治者的高压下,民众变得白痴兮兮,愚不可及。
愚民政策是一柄双刃剑,清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自然只能统治一些愚民,可是当外侮到来的时候,昏君愚民,完全没有还手之力。错误固然痛心,更令人难过的是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民国刚有些好转,却被国民党的腐败作风自毁长城。记得是看什么电影的时候,里面蒋介石说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几句正确的话:“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深有感触。解放以来,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影响——自由的学术传统被逼从众、媚俗,毁掉了无数有思想、有良知的人,也就不用多说了。
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谣言纷起,说政府在每个小学生的饭食里添加避孕药品,这样,孩子长大后失去生育能力,政府以此来控制人口,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于是很多父母禁止孩子去学校读书,甚至到学校去大吵大嚷,父母开明而坚持让孩子读书的也因此不能安心读书。大概持续有一个月的风潮,甚至电视台、广播电台出面辟谣,才得以慢慢平息下来。现在想来如此愚昧、毫无半点头脑的鬼话如果有人信,那这个人一定是个白痴,只可惜我国人民里白痴太多了!说起我国现在的白痴们如此众多,无疑得归功于我们永远不落的太阳,对脑袋过多的进行紫外线辐射确实会造成白痴现象。我们现在没有后羿去射太阳了,那么我们就每个人买顶帽子,再配副太阳镜,当然都要那种防止紫外线的,而且,注意别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

《飘》读后感(一)


《飘》读后感

《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成书应该是在中年以后。有人说只有青春逝去的女人才会以极大的深情怀想起年轻的岁月,她便是这样。米切尔笔下的主人公郝思嘉初次登场:雪白的肌肤,双眉是两道惹眼的斜线,绿色的眼睛象猫一样诱惑,穿着新做的裙子,和汤家双胞兄弟座在自家庄园的廊下,周围开满了白色的山茱萸。他们都年轻的富二代,除了玩乐,就是谈情说爱。这时,汤家的两兄弟在向她示好,她却谋划着如何跟自己中意的卫希礼私奔。。。

然而在南北战争的残酷的时代背景下,命运并没有眷顾郝思嘉。战争使她成为了寡妇,使她面对着饥饿、贫困、社会地位的降低。她要保护自己的陶乐庄园,她要保护自己的红土地,当然,她还想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她果断地抛弃了母系血统南方贵族小姐娇滴滴的表象,表露出父系爱尔兰人强悍的本色。她靠着骨子里的坚强,凭借白瑞德对她的深爱,在战后快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过上了自己向往的日子。只可惜,她活在卫希礼的梦一直不肯醒来,忽略了她已经拥有的白瑞德的大量的爱。直到最后,媚兰去世,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卫希礼在一起了,这时她终于发现,原来她一直在享受着白瑞德的爱而不自知。瑞德在绝望之余悄然离去,她却发誓要重新找回瑞德的爱。(笔者感叹:其实有时候爱到不知道有多爱也是一种爱。。。。。)

故事的结局精巧,只是简单的写到: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是的,郝思嘉在保卫红土地的同时为自己筑起了疗伤的堡垒-------塔拉。她很坚强,不依靠男人,凭借自己的强悍保卫着那方父亲留下的红土地,属于她得永远的塔拉。

笔者很喜欢瑞德。他的爱,他的用心,他的执着与忠贞,在一个男人身上显得更具魅力。

最后一章有一段瑞德对郝思嘉的经典话语你有没有想过,我是怀着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爱你的,爱了那么多年才最后得到你。战争期间我曾准备离开,忘掉你,但是我做不到,只好经常回来。战争结束后,我冒着被捕的危险就是为了回来找你。我对弗兰克肯尼迪那么忌恨,要不是他后来死了,我想我很可就把他杀了。我爱你,但是我又不能让你知道。思嘉,你对那些爱你的人总是很残酷的。(观后感 )你接受他们的爱,把它作为鞭子举在他们头上。且不论此时他的心情,这句话太有魅力。一个男人默默地在爱的女人身边守护那么多年,永远那么宠溺,那么的深情。当今社会这种爱情甚少,物欲横流的年代有谁能像瑞德般坚守心灵的所属,不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又有几人,笔者很欣赏这种爱情,伟大又执着。

最后文章看似写郝思嘉个人的命运,实则是写整个南方社会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旧有的贵族生活随风而逝。而郝思嘉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成为了新女性面对人生的一句口号。这才是真正的GONG WITH WIND。

《看见》读后感(一)


《看见》读后感(一)

看完这本书已经半月有余了,害怕再不写就忘记了当时看书时时而窜上的暖流和惊诧。正如柴静自己所说,没写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记录的不过是一个新闻十年的点点滴滴。书中的文章形体上散,但围绕着所提到的那个主题,我关注新闻中的人。

我不是一个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人,一方面是懒,一方面是怕拖慢阅读的速度,每天的任务蛮多,阅读算放松导向型的,不能因此占用太多的时间。但读看见,却总有很多时候看到某些句子,情不自禁的就去找笔,也没想着是为了以后再细细品味或是其他,只是那种内在的震撼推着我去把它把它标注出来。

从去年夏天开始读南方周末,到年初的南周被撤稿,再到读柴静的看见,开始对媒体行业、新闻行业有了浅显的认识,也让我对这个行业兴趣渐浓。这些年看很多东西,总在不停的颠覆,颠覆以前的看法,颠覆以前的认知。不怕被笑话,以前我所理解的新闻业就是每晚七点与大家准时相约的cctv年度大戏的播音员们。值得欣慰的是,年度大戏新年也开始更多的关注人了。也是看见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cctv,不管有意无意,它正在挣扎着摆脱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的标签,也许它一直也都在这么做,我不知道罢了。

这本书火了,连续几周领跑销量榜。不过这没什么奇怪的,羊群效应从来都是作为国人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人盲从追随的物品便是鸡肋之物。因为首先总会有一批精英去发现其价值,接着去告诉更多的人它哪里好,但传到后面,哪里好基本上就失传了,光剩下好。这也就解释了大街上随处可见的iphone,但你要是真的随便叫住几个人,让他们谈谈iphone的优点,说出一个一二三来,他们大多数会觉得,你丫有病吧,好就是好,哪有那么多废话。好吧,又跑题了。其实想说的就是看见 是一本好书。

几乎书中的每个标题都算是一个她所悟到的媒体业的一些基本准则,不过用了一种更为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其实我们每个人做人也就是这几点。在与这个社会的博弈中,从每个平凡的故事中看到客观、真相和人性。

一、客观

在微博上,最常看到的便是舆论的一边倒,偏向受害者一方,或者偏向老百姓一方。其实在生活中,在媒体中,这种现象更常见。在采访征地问题时,周其仁的三句话掷地有声。第一,不要用道德的眼光看问题。第二,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第三,不管左中右,质量最重要。浅显,有力。由此推及到很多这些年人们熟知的涉及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远的有马加爵,近的有药家鑫,和我爸是李刚。每次有这样的事件新鲜出炉,有些词汇便又会出现,社会的渣滓,败类,变态。人们太容易愤怒,太容易迅速的树立起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而这与媒体很多情况下的不够客观的报道也不无干系。巧合的是,这三个事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都是大学生,他们不会完全不懂法,更知道杀人偿命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经常会听这样一句话,中国这么大,什么人没有。这句话的潜在意思便是一种道德优越感,相信总会有一些人会去做道德沦丧的事,而我们却根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理解。产生这样的想法,多半就在于不了解。人的性格有千千万万种,但归根结底都是人。都有爱,都有同情心,都渴望幸福,渴望快乐,但他们也许不够幸运,没能读过很多的书,没能有很博大的胸怀,没有足够的知识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去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他们便选择了最极端的办法,也许我们会觉得变态,不可理喻,但也许,在他们眼里,这是唯一的办法。杀人犯多半都是被逼的,走进他们也许你会落泪。不管是政府与老百姓的矛盾,还是一件表面上简单的扬善惩恶的故事,都不要着急去下结论,媒体和老百姓都应该这样。媒体要做的是了解,不带有主观色彩的去调查,将事实真相完全的呈现出来,后面的东西交给观众。而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也尽力去摆脱偏见,扔掉虚伪的道德优越感。张季鸾: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盲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脱离了盲,就是客观。

二、真相

再一次谈到真相。有这样一句话,别总是相信你所看到的,因为你看到的有可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而媒体很多时候就充当了这句话中别人的角色。媒体知道人们想看到什么,坏人被惩罚,好人快乐的生活下去。当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个画面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去怀疑它不是真相,因为它符合我们心里的那把尺子,这个社会该是这样。从茹毛饮血到信息时代,这个社会的复杂度几乎是呈指数增长,但我们的大脑最原始的那部分并没有怎们变化。我们依然喜欢用好和坏去简单的界定事件中的双方,可惜的是,真相往往不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只有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然而,坏事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被消灭,好事也并不是总是被发现被赞扬。媒体要做的是真实的反映它,我们要做的是让真相变成我们所希望的那样。

三、人性

最后说到人性。在双城的创伤中,最终没将孩子们的感情纠葛搬上银幕,害怕会让观众感觉到不舒服,觉得十二三岁的小孩怎么就这样。然后柴静说了一句,谁十二三岁的时候不是这样。人生中总会有一些心路,一些感受,每个人都曾有过,但过后却不约而同的不再提起。当再有人提起时,他们竟然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怎么可以这样啊?。人性多虚伪。我不太确定这个方面能不能推及到世界各地,只知道在中国是这样的。人们不愿意看到十二三的孩子们可以有爱情的悸动,即使这样的事情也曾同样的发生在他们身上。

不过别灰心,人性中不只有虚伪。卢安克让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另一面。卢安克,德国人,在中国广西山村生活十余年,在乡村小学支教。这么一看,似乎是一个感动中国的模版式人物,甚至连他的颁奖词以及会有什么样的事迹都能想象的出来。而在颁奖典礼上,他们也必定要痛哭流涕。但这次,不一样。卢安克从没觉得辛苦,一直说自己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很难在三言两语中描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卢安克,但可以这么说,当你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在为物质而活的时候,去倾听卢安克的声音,他会用严谨的逻辑让你看到与你所看到的世界背道而驰的一种价值观。如柴静所说,他没想去推翻什么,他只是推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世界的另一面。真实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又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归根结底,我们心里的那把尺子应该是善。而这把尺子也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立,它就在那里,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每个人的人性之中。那什么是恶,恶是蒙昧的产物,一切的恶是因为蒙昧,努力的去挣脱蒙昧,人性中的恶就会少几分,而善也就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后记

从前一直推崇罗素的生命的意义,因为爱,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今天再加一条,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前者说了目的,后者说了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实践。


《活着》读后感(一)


《活着》读后感

美国民谣《老黑奴》(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Old Black Joe》)中老黑奴的形象,就是余华《活着》中的福贵。亲人先后去世只剩下他自己,生活从来不算顺利,他却毫无抱怨,甚至觉得幸福。

福贵生活的年代从兵荒马乱变成了社会主义,国民党时期的战乱又或是后毛泽东时期的苦难,我们所认为的不幸,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人物一生却从来不是幸存,而是生活。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是存在着友情的,他们互相感激又互相仇恨,互相依赖又互相推拒,谁也无法真正抛弃对方、埋怨对方,他们是一体,共存的。

福贵并不是传统小说中常见的正义高大形象,没有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大侠风范,而恰恰相反,起初他是一个纨绔败家子弟,后来是一个在中国六七十年代努力存活的大众人物,最后是一个孤单却并不寂寞的老农,他亲手埋葬了每一个最亲的人,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人至暮年只和一头同样被村里人称为老不死的老牛一同生活,相依相偎。活着就是胜利,福贵努力让一家人都能在那个年代存活下来,他充实而满足;在他眼中,他有世上最好的妻子、儿女、女婿和外孙,他幸福而快乐。虽然在我们看来,他的人生经历过翻天覆地,经历过跌宕起伏,经历过太多悲伤和苦痛,但是福贵从来没有过绝望,他懂得生活从来不会真的绝望,他尝过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而这些正是这本小说所要教给我们的。

作者善于用冷喜感的铅灰色刻画人物,除了福贵之外,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所该有的属性和命运。

福贵亲手彻底败家的时候,家珍正好怀孕,那不幸的孩子就是有庆,他是真正的善良、正义、懂事和淳朴,真正让书内书外的人所自行惭愧,我所印象深刻的,一是他舍不得自家小羊充公,每天上学放学必定会亲自割草跑到公社去喂饱它,只是为了不让它挨饿,至于它还是不是自己的羊或者它最终的结局就是一死,也许有庆想过,可是却不忍心深想下去,只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一是他从未埋怨过父母的贫穷和生活的辛酸,哪怕被误解受委屈,也从不露出任何消极情绪给父母和聋哑姐姐添堵,他走山路上学不舍得穿鞋,都是赤脚奔去,进了教室再穿上,他从小就懂事,而这种懂事却深深让人心疼。作者是残忍的,他并没有给有庆一个好的结局,甚至连多几年的生命都没有赐予他,这个真善的孩子死在了无良医生的抽血救人上,当他激动自己和病人血型配上时,必定没有想到医院为了救权贵的命不惜抽光自己的血,而自己竟会因此连亲人最后一面都看不见。残酷的现实是一把剪刀,将我们自动为有庆设想的美好结局剪得粉碎,而这真的是痛的领悟。以极善讽刺恶劣,正如张爱玲所说的效果一样,葱绿配桃红,参差的反差对照,更加深刻。

当初间接使得福贵家败的老千龙二最终惨死,这个结局是大快人心的,正如小说中福贵多年后听闻此事所说的谁也逃不掉,他指的是命运,谁都无法抗拒,古语中也有这样涵义的话语,自古以来的人生观和如今的人生观,究其溯源其实并无多大差异。一个人,如果所作所为与身为万物灵长者所该做的相悖,自会有命运来惩罚,我们欢呼着所谓禽兽不如之人的死时,也同样要正视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除了这些,其余人物丰富多彩,却真实而让人时感温暖时感悲凉,作者用十多万字讲述了福贵的一生,讲述了那个年代的幸与不幸,批判了当时的中国革命社会、意识蒙蔽和政治宣传,哀叹了百姓的无知、无辜和无奈。这本小说是冷刺的,用作者的话说是人类接受不了太多的真实,所以我们会被这样的题材而震慑心湖,从而深刻追看历史,重新整理自己。

十多万字的小说作者不分章节,我一鼓作气而下之后,便能体会到作者自述中也说到的时间的强大。贺知章的老年回乡、幼童不识,崔护的桃花依旧、佳人不再,李煜的故国重梦、往事成空,刘希夷的红颜悲白发、年岁人不同,等等,都含蓄或是直接地感叹而敬畏了时间。但丁的《神曲》中有箭击中了目标,离了弦这句,稍微调换了描写射箭的顺序,却足以击中人心。作者也因此发问: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宽若大地?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文章最末,作者开放性的描写让人觉得温暖又略感哀伤: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者黑夜的来临。我并不知道这个结尾所携带的寓意,我只知道我看到这里时内心足够平静,如同所描写的傍晚农民收拾工具在晚霞中回去后所留下的安静的田地。而福贵和老牛福贵相伴穿过田埂渐远,我仍能想象出那个场景。老人粗哑的歌声晚风中飘扬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当和尚。

因为活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