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 导航 >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们文化生活的变迁,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

我们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于此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那一代人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因此在农村来说,他的文化发展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仅仅有看大戏、听说书等一些。

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农民们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改革,不但让民众单纯的解决了温饱,对于文化的普及,各级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东方书报亭,到各个社区的活动中心,从露天电影到露天舞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的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过得舒坦,过得开心,过得丰富。而现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姿多彩。文化领域在改革开放30年中,无论风雨都是向多元文化发展的。文化,在改革开放30年来,像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它是比较顺畅的回归到了自然的地位。

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变迁,我们有理由相信,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我家的变化


从1978----XX年,这30年间我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衣、食、住、行上也都有了根本的改观,生活的美好,让我们都激情满怀的把事业、家庭、子女教育、生活质量提到了更高的层面上,家庭里其乐融融,充满温馨。

我已经退休16年了,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感受到3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精神、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健康,从而延长了人的寿命,百姓生活有了保障。从衣着上看,日渐靓起来的各种服饰,把人们打扮得五彩缤纷,我也解放了思想,加入了时尚队伍,只要是穿上就显年轻,我就先打扮老伴,自己选择很阳光的服饰,虽然老啦,也要让人看起来好像比实际年龄小10岁,心中别提多高兴啦。不再是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这样也显得精神多了。

从住与行上来对比,那更是翻天复地的变化。我们在70年代末仍然住在“一明两暗”的小北屋里,人口多、孩子小,就都挤在一个大床上,另一间屋有两个单人床,那是两个孩子的空间,他们就在床头上钉个板子,放自己的学习用具,我们没有好的经济条件去买傢具,什么都凑合,屋里乱七八糟的,好像明天要搬家似的。尤其是冬天,取暖就成了问题,只在堂屋点个铁炉子,使用的蜂窝煤,质量很次,常常是那煤气味儿熏得人头昏脑胀,就这样还买不上那煤,得到清早4--5点钟去煤厂排队,经常是煤还是软摊子哪,就被买主抢走,我也只有去抢,拉回来300斤里没有几块是整的,我学会了团煤球,这就好办了,但可累坏了我。有一次我中了煤气,非常历害,三天不省人事,医生说:血液里有毒。结果输输液就好啦!可把孩子们吓坏了。后于85年搬到石家庄,又相继买了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有了暖气,这回可舒心了。在职时,想都想不到的事,在退休后实现了。在人们鼓起来的“钱袋子”里也改变了出行乘车难的问题。因此,私人轿车日渐增多。就我家而言,大儿子及儿媳各有自己的汽车,小儿子两口也各有车,女儿那边及外孫子都是摩托车、助力车,一来:方便快速,二来:节约时间有利工作,休假日旅游也方便。

最让我体会深刻的是:儿子、孫女圆了我的出国梦。他们通过自己的刻苦勤学,分别去了大洋彼岸读书或工作,这在3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一一如愿,而且工作出色,学习优秀,屡屡受到表扬和提升。当今快捷的通信方式,让我们可以“视频交流”如同在身边一样,让人样样满意。因此没有理由不好好的活着,享受这美好生活,这就必须注重科学饮食,从钱袋子里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快乐,吃出家庭和美,喜气洋洋。精神饱满,我家人人都笑开颜。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崛起中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崛起中的三十年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20xx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代,因为我们是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一代,也是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普九”的实施,学校校容校貌发生了彻底地改观,一改过去“土房子、土台子、土孩子”的“三土”面貌,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桌凳”的目标。不仅如此,投影仪、录音机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被运用到了教学中,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记得在我刚开始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育的中心和关键就是升学考试,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小学生也被淹没在大量的功课习题里,对于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当时我参加的小学兴趣班也都是那些非常流行的奥数、英语等学科类,而那些艺术类的参加的学生并不多。考试的指挥棒效应非常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于小学生减负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而我也正是赶上了这样一个改革点,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取消的,那年我免试就近分到了中学。这确实从形式上为小学生减了负,但由于高考这个命运的指挥棒始终还是存在,其实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老师到家长,大家都不敢轻易地减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初中升高中的那年,又让我感受到了我们教育体制发展的成果。为了减轻大家的升学负担也为了给大家更多地机会,我们有了两次升学考的机会,有幸我在第一次的推荐考中就完成了中考,早早地就开始了自己的悠长假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是两千年了,社会上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日渐显现,课业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各类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活动越来越多,比如参观考察、校际交流等,这些都丰富全面了我的知识结构。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年轻人有了走进高等学府的机会,高校的扩招可以说是真正有效地为中小学减了负,虽然高中的学习是比较紧张辛苦的,但相比十年前的高中生活,无疑是轻松的。近10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布局重新调整,大学已从1997年的1000多所,发展到现在的20xx多所,大学毛入学率从9.1%上升到23%,在校学生人数从680万上升到2600万,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时代,我国也已步入了高等教育大国的行列。在大学阶段,学校的培养重点已经从以前的学习成绩发展到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今的校园里,除了课堂,各类社团、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都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身影,我就深切地从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其提高素质和技能的效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现在走进了社会,各种适应上班族的教育培训琳琅满目,各种国有的、外资的、中外合资的教育培训机构百花齐放,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可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成就自己的梦想。
这三十年在教育学习上的发展变化使我受益颇多,我仅是从个人的经历出发,相信这也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教育也正在逐步回归到其本质,那就是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我们正确的方向已经找到,总结过去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 展望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也有更多重要机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更多适应我们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涌现。教育的不断发展,也将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有感于改革开放三十年


有感于改革开放三十年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在1978年想到要画这个圈的,距今正好三十年。小平同志是如何认识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要感谢李光耀。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在年轻时去过新加坡,现在故地重游,他深深地被新加坡的繁荣与发达所震撼。在谈话中邓小平提到,中国要从十年浩劫中恢复过来需要很多年,但李光耀不同意,李认为中国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没有问题。因为怎么说新加坡人都不过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而中国大陆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李光耀写道:邓小平听后沉默不语。同样都是华人为主的国家,为什么中国却比新加坡落后这么多?新加坡的面积只有上海的十分之一,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这番谈话一个月后,即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深圳成立,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的大都市,2017年人均gdp超过了一万美元。新加坡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参照标准,在1979年底的一次中共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讲了如下这番话: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个是外资企业利润的35%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都是收入。……外国人为什么要来,他们判断,中国确实有偿付能力。我们有稀有金属,有各种矿藏,有油水。如果没有偿付能力,他不会干的。……人家来做生意,就是要赚钱,我们应该使得他们比到别的地方投资得利多,这样才有竞争力。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有这个优越条件。……我们干几件事,慢慢就懂了。小平同志的预见此后一一实现,但外国人担心的倒不是中国人有没有偿付能力,他们主要担心中国政府会不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改变政策,这种不确定性是极高的成本,足以使多数人放弃投资,幸好小平同志意识到了,于是保证这一政策50年不变。现在有很多人,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就幻想着回到以前的所谓乌托邦里去,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胡锦涛主席已经指出,启动改革的内因就是以前的路走不通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人类社会的环境一直在迅速变化,而人类针对环境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以前,一直以来,环境对我们来说就是零和的,所以人们总也想不通可以通过合作使得多方受益。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问:为什么要让外国人赚我们的钱?便是例证。如果一件事情总也做不对,那么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本身就错了,一旦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很快就能把事情做对。抛掉错误认识,接受正确认识,这就是思想解放。三十年之后,我们又一次面临思想大解放。先问个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提高gdp?这是因为改革之初,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另一种经济模式,也没机会出去看一看,大家都等着政府来负责自己的生老病死,这就只能靠政府从上至下的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本身是一个有机体,一旦起步就能自行运转,需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些先富起来的省市要认识到,本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来务工者贡献出来的,即所谓“打工经济”,他们拿着极低的工资,却创造了极大的财富。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例如,政府是否可以补贴农民工的社保金,农民工存一块钱,政府补贴几毛钱;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民工的社保是否可以在地域之间自由流动;根据现有的政策,职工的社保主要是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连年提高的财政收入是否也可以反哺?不可否认,这些事情比起政绩工程来说,是看不见摸不找的,但是老百姓的心里可都记着。

改革三十年征文范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引导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二者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一、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火车头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解放思想的强大威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两次思想大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每次转折都是解放思想开路,实事求是,从错误路线指导转到正确路线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挫折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潮。

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军队,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运动,是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枷锁,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于存亡之时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带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做两件大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要推进改革开放,首要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被束缚已久的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理论上、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上的拨乱反正,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正了航向、开辟了道路。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

30年来,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动的。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历史。

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大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不仅推动了全面拨乱反正,还进一步引发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思考,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改革,从封闭到开放,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每走一步,都涉及到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路线正确与否,都涉及到衡量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并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树立实践标准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点,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判断姓“资”姓“社”的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恢复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改革开放,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思想的大解放,带来改革开放大发展,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应成为今天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传统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难点和社会问题凸显,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发展实际,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经验,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集中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解放思想也必须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影响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方式和传统做法,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变一切不符合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认识、观念和做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方法,切实推进改革开放,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

30年前,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广大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巨大理论勇气,积极投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化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理论界新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伟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