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农牧民培训工作总结 > 导航 >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农牧民培训工作总结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牧民定居工作思考建议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惠及,越来越多的牧民搬入了新居,开始在新分的牧草地上种植养殖,逐步脱离了遂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无论从生活质量和人均收入都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随着一个个牧民新村的建立,我个人认为出现的几个问题应该值得重视。

一、独立民族村的建立不利于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过去我们的行政村基本是民、汉、蒙等多民族聚居的村,邻里街坊可能就是异族兄弟,虽然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是主流,民族之间互帮互助随处可见,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现在新建的牧民新村大多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民族村,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其优越性,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农村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必然减少了。


二、独立的定居新村除了接受基层单位政府的领导外,自身的发展速度因为受到技术、经验等等的制约比较缓慢,村民总体生产经验较低,外向学习机会不多,提高速度必定很缓慢,长期耽于现状必定远远落后与其他兄弟村镇。


三 、独立新村单一的民族性造成新一代未成年人更少的和其他民族的交流。虽然民汉合校会让孩子们同居一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隔断也不利于共同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在安排牧民定居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到新疆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必要性,将汉族村和民族村尽量缩短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特别是部分乡镇在改造老旧村之际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且人群居住集中对于发展生产,建设很多基础性公益设施都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至于影响民汉或者其他民族生活习惯的“养猪”事宜,可以通过开辟养殖小区解决。即使生活在一起有矛盾,也比内心的远离好得多。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工作思考建议


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工作思考建议

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是贯彻实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和其他管理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事业单位服务。20xx年5月18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印发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对登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范。笔者认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增强专业性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要把档案管理列入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由专人负责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支持档案员参加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目前,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配备了3名事登干部,具体负责311个事业单位的年检登记、网上办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监督和档案管理工作,其工作量大,业务繁重,规范和提高事登档案管理水平,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组织专门培训,增强其专业性和稳定性很有必要。


二是注重基础性工作。登记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体现档案利用价值的关键所在。档案归档的基础性工作在于各个事业单位,我们登记管理部门需要从基础抓起。就要提高登记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登记档案管理知识培训班、下发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标准和范本等形式,提高登记档案员的档案归档业务知识,这样就从源头规范了档案,提高了档案标准,便于后期年审、网上办公、集中进行归档等各项工作。


三是发挥档案服务工作。登记档案最终的目的就是在于“信息”服务。对内在事业单位管理上,对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就必须紧密围绕机构编制工作大局加强档案管理,抓好档案管理促进机构编制工作大局这个目标,应向经济发达地区学习,汲取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信息开发和档案资料编研完善工作,以提高登记档案的利用和服务价值。

推进规划和城管工作思考建议


推进规划和城管工作思考建议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规划和城市管理工作在发展前沿的特殊性,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在结合市情,提高认识,提升水准,促进发展方面要走在前列。

思考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昭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和标志,又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城市的辐射带动强不强,产业的集聚规模大不大,彰显的城市个性明不明,沉淀的文化底蕴挖掘深不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前瞻性强不强,层次高不高,水准高不高,品味深不深。因此,规划决定城市的发展,规划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也是责任。我们要在用科学发展思想指导**更快更好的发展上有作为,就是要在落实自治区党委“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战略上有作为,就是要在高标准地、精益求精地做好规划工作上有作为。

思考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昭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新观念,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招商引资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空间靓丽不靓丽,市容市貌整洁不整洁,门头牌匾规范不规范,城市的特色鲜明不鲜明,取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程度。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树立“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依法治理不是治理群众而是依法管理自己”的新观念,面对问题,冷静思考,正确处理城管执法与群众摆摊设点的矛盾,正确处理严格管理和关注民生的关系,把教育疏导与搞好服务结合起来,把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做好城管工作,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密切关注队员的所思所想,把督察处罚与激励手段结合起来,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润物无声,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动力,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更好的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思考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方法,昭示我们必须全面兼顾,促进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要坚持规划的高标准,从沿黄城市带建设的高度,全面审视各县市区功能分区和统筹发展关系,兼顾城乡协调发展,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城市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平衡。在全局工作中,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发展。

强化妇女之家建设思考建议


强化妇女之家建设思考建议

一、建设“妇女之家”的必要性
一是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努力建好“妇女之家”,进一步解决“有阵地做事”的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妇女一直都把妇联视为“娘家”,把妇联干部视为“娘家人”。无形的“家”要吸引妇女、凝聚妇女、服务妇女,必须以有形的“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支撑,因此加强基层妇联活动阵地建设十分重要。在村、社区统一建设“妇女之家”,真正使基层妇女平时看得到妇联、关键时刻想得起妇联、遇到问题找得到妇联。

二是“妇女之家”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基层妇联组织依托“妇女之家”,开展好妇联的各项工作。发挥“妇女之家”的宣传教育功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实用技能、妇幼保健、家庭教育等相关知识培训,帮助基层妇女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业致富本领。发挥“妇女之家”的维权服务功能,面向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维权咨询指导、创业就业服务、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关系调适、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帮助,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增进和谐的工作。发挥“妇女之家”组织开展活动的功能,着眼于基层妇女的民生需求、利益关切、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妇女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

二、加强“妇女之家”建设的建议

要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积极争取经费保障,进一步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好基层妇联工作,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方面有大的作为,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事实上,越到基层,任务越重,而经费却越少,经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妇联基层组织有效开展工作的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我们要想方设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推动建立多元保障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经费的长效机制,确保基层妇联正常运转、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全国妇联要为地方妇联组织积极争取妇女工作经费政策,推动党委、政府按妇女人均数给妇联核拨工作经费,使妇联工作经费得到很大改善,使妇联工作经费得到持久性的制度保障,使基层妇联不仅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而且还有钱办事、有条件办事。

二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妇女工作,以更加开放的手段为妇女儿童服务,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妇联组织在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基层妇联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信力,以各类公益性、服务性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拓展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渠道,积极为妇联工作的有效开展争取资源、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妇联要牢牢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充分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紧跟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步伐,为从源头上解决当前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妇女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加强对“妇女之家”的指导和管理。要及时推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妇女之家”努力达到“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开展工作的必要设备、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要求。在“妇女之家”建设中推进村、社区各类妇女工作和活动阵地的有效整合,通过这一平台,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品牌效应、彰显妇联特色,促进基层妇女工作的整体活跃。

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02年2月教育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教监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从领导体制、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是促进校务公开走向制度化的纲领性文件。在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是学校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走教职工路线,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形式。校务公开是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具有化解矛盾,对于凝聚民心、民力和民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多方面有显著作用。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实践“”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在这里,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谈谈一点浮浅的认识。
一、全面领会《意见》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做到“五要”。
实行校务公开,首先必须解决好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推行校务公开的一些模糊认识,切实把校务公开变成双方的愿望和自觉性。对学校领导来说,不能认为学校管理决策发展是领导班子的事,与教职工关系不大;也不能觉得学校改制的任务紧迫、压力大,担心分散精力,影响学校的发展。应该看到,学校的兴衰涉及领导与教职工的共同利益,应上下行成一股合力,促进学校改革。对教职工来说,一是不能觉得自己一无职,二无权,只管教书干活,不管其它,不愿参与校务公开。二是不能认为参与校务公开,提了意见和建议领导也不一定采纳,只不过是搞形式,走过场。应该明白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要珍惜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义不容辞地参加校务公开工作,说主人翁话,尽主人翁责,积极为办好学校献计献策。总体而言,学校在贯彻《意见》精神方面应该突出做到“五要”。
1、要认真宣传、学习、贯彻《意见》的精神。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推进依法治教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提高对推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
2、要切实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学校要在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对校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规范性、制度性的要求,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校务公开中的作用。工会要积极主动地建立建全教育工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心实意地依靠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要把校务公开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之中,加强对校务公开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校务公开的实效性。学校要在进一步总结推行校务公开经验、充分拓展校务公开的载体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教职工反馈意见的收集、处理工作,对教职工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做出解答,对教职工提出的合理意见要认真予以采纳,要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5、要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总结研究。校务公开是一项长期工作,学校要按照《意见》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用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和充实校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校务公开的实施办法,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校务公开的水平。在贯彻执行《意见》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汇报和交流。
二、明确校务公开涉及的重点内容。
“校务公开”的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基本载体是教代会。要想使校务公开真正成为学校内部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最主要的是必须明确公开的内容。校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只有把握重点,狠抓落实,才能取得成效。突出重点项目,分步实施校务公开。
在逐步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首先要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教职工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的“热点”作为公开的重点。如学校财务、大宗物品、设备采购、工程招标、职工奖惩、职称评聘、工资调整、住房分配、干部和教职工人事、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在公开工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有关考核、考评规定,力求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一定方式公布结果。保障社会和学生、教职工的知情权,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注重加强对校务公开的监督,校务公开监督是校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学校应该成立由党支部、工会组成的校务公开监督组,负责对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和程序上的规范性进行监督,保证校务公开健康有序地开展。要建立“校务公开”的工作机制,明确学校党支部为监督领导机构,工会为第一监督人,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督查,力求全面公开,公开真实。在领导干部作时,必须将“校务公开”制度列为考核内容之一,在教代会上,领导干部必须向全体代表作“校务公开”的有关内容介绍。
三、深化校务公开应采取的措施和形式。
1、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在学校具体工作中,凡是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教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都向教代会报告,由教代会审议或决定。要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做好教代会的日常工作。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要逐步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和操作程序,有较高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教代会代表既有广泛的代表性,又基本上是学校各方面的骨干,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教代会上公开,既有利于集中教职工的智慧,又有利于代表在教职工中做工作。教代会有听取讨论、讨论通过、讨论决定、监督评议干部四项职权。这四项职权中,已经包含着必须将有关问题公开的要求。只有公开,使代表知情,才能使四项职权落到实处。
2、通过会议形式,如建立教职工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校情发布会、通报会、座谈会,公开校务,听取意见和建议。
3、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栏等新闻媒体渠道,向社会和校内师生员工发布公开的事项,如通过校园网页上的校长信箱和创办的“学校论坛”栏目,发布信息,听取意见。
4、通过会议纪要、通告、通报、通知等公文形式,公开校务。
5、通过每周末校领导接待日和学校办公室信访接待制度,以及公布校长热线、校长信箱、信访举报电话等形式,提供校务信息,接受教职工监督。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书记、校长信箱制度,了解师生思想信息,形成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四、学校深化校务公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高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校务公开的实质是民主监督,是一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制度,推行校务公开的目的是办好学校,关键是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共同参与,双方都有积极性。如果只有领导的积极性,没有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校务公开就听不到民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校务公开就难以推行。所以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依法治会,开展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校务公开是推行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明确校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广大教职工说出心里话创造良好的氛围。配合学校党政搞好校务公开工作,是学校工会的重要职责。学校工会是联系党、行政和广大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代表教职工的意见,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的和由工会的性质决定的重要工作任务和社会职能。因此,学校工会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党政搞好校务公开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
2、自始至终明确校务公开要达到的目的。
实施校务公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有:加强领导和教职工之间、部门和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更加畅通;广泛吸纳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使学校改革和建设中各项决策更加科学;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关心学校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教职工监督,密切管理干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好学校,使学校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3、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调动各级工会干部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各项工作发展的活力所在。学校工会干部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学校管理理论、高新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老框框,旧观念的束缚,掌握八方的信息,着眼于学校整体和长远利益,提出有价值的新建议。做到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保证校务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注意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的校务公开形式,寻求校务公开的最佳效果。
4、强化监督,实现校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
实现制度化是校务公开工作确保实效的需要。校务公开是学校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实效性,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程序,有效运行

。所谓制度化,就是使这项工作成为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制度,制度就是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带有强迫性和权威性。校务公开制度化,是保证校务公开工作实效性的需要。同时,校务公开制度也是指对校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等必须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加以明确的规定,一经形成制度,就必须照章行事,不能随意变更,不能想公开的内容就公开,不想公开的内容就不公开;想在什么范围内公开就在什么范围内公开;想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正因为如此,校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的制定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学校领导校务公开工作的有关部门应该在认真学习,吃透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的规章制度上,经过民主讨论,反复推敲,完善形成一整套切合本校实际的校务公开制度。
5、校务公开必须要有必要的监督机制。
要使校务公开由被动公开转为主动公开,由表面公开转为实质公开,由局部公开转为整体公开,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必须将这项工作置于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包括党内的监督,行政的监督,教代会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社会的监督等,而且应该将这些监督加以规范化、制度化,使校务公开落到实处。监督时要抓住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办事权限公开,二是办事依据公开,三是办事纪律公开,四是办事程序公开,五是办事标准公开,六是办事结果公开。
5、全面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学校将校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要与学校的行政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行政部门也应在考核评价学校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务公开工作确实落到实处。
总之,校务公开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教职工关心是推进校务公开的重要保证。在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把校务公开提高到关系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高度上来认识,不断听取和接受教职工对公开内容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的内容、措施、办法和程序,使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达到“凝聚人心”、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促进发展的理想目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