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 导航 >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每当参与一场演讲时,发表演讲自然离不开演讲稿,演讲稿的思想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有哪些演讲稿可以指导我们的写作呢?你也许需要"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这样的内容,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我是一个从小就爱做梦的人。1978年恰逢我豆蔻之年,梦便做得更多了。而自始至终氤氲心间的是大学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庄。为了这个梦,我少小离家求学。
学校里,老师经常敦敦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那时真真切切让我吃尽苦头的却是从家乡到学校的那条曲曲拐拐坑坑洼洼疙疙瘩瘩的路。这样的路再配上“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一路走下来,骨头要散架,五脏六腑要出鞘。如果刚吃完饭就上路,饭会顺原路溜出来。如果赶上下雨天,人扛车子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能扛着车子走路的是男生或假小子女生,像我这样的纤弱女生只有哭鼻子抹眼着泪的份儿。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而且分数上了线。那时候,分数上线后再填报志愿。母亲说,让城里*长的舅舅参谋着报吧,他见多识广。
去城里填报志愿的前一天,下了一夜的雨。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带我上路了。我们一人推一辆自行车,母亲说,上了公路就能骑车了。
出了家门,我们就一脚踏进稀泥巴里。平时轻快如滑轮的两个车轱辘这时就像不上套的犟牲口,你拚命推它,它却死命打嘟噜。母亲说,淤泥糊住了车轮子,所以转不动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找来一小片瓦喳往下刮车轱辘上的湿泥巴。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灵,泥巴被刮下来后,自行车推起来轻快多了。可是走不了几步,就又推不动了。母亲就又找了根小树枝一块一块往下刮。可是车轱辘上的淤泥就像冬天和小朋友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刮的间隔时间越短。原来十步一刮,慢慢得,八步一刮,五步一刮,甚至一步一刮。路上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瓦喳或树枝,母亲干脆用手一块一块往下抠。路走了不到一半,我“哇”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回头去拾被淤泥粘掉的鞋。母亲看了我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把这辆车子推上公路后再来接你。
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她的那辆自行车弄上公路,又一步一步返回来,再一步一步把我的自行车推出泥淖的,我记不清了。事实上,当时我光顾气恼和委屈了,压根儿没想到母亲。但是,我和母亲走到公路上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了。
刚走上公路,母亲一下子瘫坐在路边上,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伸手抠我那辆自行车车轱辘上的稀泥巴。这时,我看见母亲的头发一缕一缕粘在头皮上,脸上衣服上的泥水汗水像要把她淹没了似的。而让我张大嘴巴的是,母亲竟然光着脚,左脚大拇指上的湿泥巴红艳艳的。母亲的脚被扎破了。可是母亲竟然没感觉到痛,至少她看上去是这样,只顾一块一块往下抠泥巴。自行车终于转动自如了,母亲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先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可是,当时少不更事的我硬要和母亲一起走。母亲两手撑地好像很吃力地站起来,走到旁边那个土房前,拿过后车座上夹着的鞋,穿上,抠下几块堵在车轱辘上的泥巴,我们便一起上路了。
走在公路上,我有想飞的冲动,自行车的车轱辘又变成了滑轮跑得飞快。可是,母亲看上去举步维艰,每蹬一下脚蹑子,都要使出全身力气似的。有时我想,如果是现在,我们可以搭车去城里,母亲就不用受那份罪了,可那时,只有在城里的车站才能坐上汽车。我有时又想,即便那时有汽车,母亲也一定舍不得花钱省力气。

f132.cOm更多演讲稿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也可以轮流转的,生活好了,富裕了,以前不敢想的,现在也都不奇怪了。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标题,让我也想起了过去。最让我清晰记忆的是俺家屋后的那条黄泥路。
小时侯俺家住在村子里最后一排,屋后是一排杨树和一条黄泥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条路每当下雨的时候,就会处处留情,坑坑洼洼。穿着雨靴都不容易走路,走完了那条路雨靴也基本上都是黄的了。后来我上了初中它还是老样子。不过到是有件事情让我清楚记忆,难忘记啊。有一次,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爸爸去上班,我去上学,我们爷俩都是一周回家一次。因为家乡很穷,那会连个公共汽车都没有,偶尔也可以遇到一次。于是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镇上坐车。当时我身上背着背包,手上抱着一周生存的干粮,还拿着爸爸的包。坐在车子上都是心惊胆战,路上的泥泞,小水沟时不时地还挑逗你两下,蹭的裤脚上都是一个个梅花点。因为路不好,车子颠的我屁股好痛,可我又不敢叫。后来爸爸骑到一个大坡的时候,他可能有点累了依旧骑着,听到他的喘气声我匆忙从车子上跳下来,若无其事地跟着车子跑。还不敢大跑,生怕裤子被弄脏了回到学校被同学笑话。跑的差不多的时候爸爸让我上了车,恰巧身边刚好走过几个姑娘,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一下害羞了起来,结果猛地跳上了车子,就在这时,突然啪的一声,偶的干粮包掉在了地上,以前总觉得别人写找个地缝钻进去是胡说的,那时再也不那么认为了,还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呢。当时那个窘啊,脸都红了,爸爸有点生气地在旁边说我。此刻的心情真是糟糕了透顶,当时我就想我要是以后有钱了非把这个破路给修建的四通八达。不过爸爸也没有怎么说,擦干净了包就继续我们的“旅程”了。后来又走了一半的时候,后面来了辆车,我和爸爸都是近视眼,我觉得有点像公共汽车,就对爸爸说:“爸,我看后面那有点像公共汽车,要不你先走,我等会骑车子回学校,反正我也快要到了。”我让爸爸换了鞋子,然后我们爷俩就在路边等着,就在车子快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失望地告诉爸:“好象不是公共汽车哦。”爸爸也看到了没说什么,然后我们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那是我爸爸工作最艰难的阶段,也是我上学最艰苦的时候。后来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接着就是大学毕业,一直在南方工作没有回家,后来准备回家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家乡已经通了水泥路,那样我回家就方便了。这中间还有插曲呢,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南方工作的第一年冬天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恰好那些天下雨了,屋后的黄泥路依旧我行我素,任凭大家的踩踏它都无愿无悔。也真是巧合,爸爸的同事和领导来参加爷爷的追悼会,刚好他们经历了这一切,爸爸后来回去工作没多久县城里就批下来同意修我们家乡那条黄泥路。后来爸爸自嘲地说:“我申报了这么久,还不如领导亲自经历一切呢。”
去年再回家的时候,爸爸和他的司机亲自开车去接了我,车子再一次奔在那条黄泥路上的时候感觉真的不一样了,任凭司机快速加油也感觉不到颠簸,平稳而又舒服。车子经过山下的时候爸爸告诉我现在山上也盖了好多别墅,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大佛。游客还很多呢。突然爸爸感叹了一句:“以后就是你做毛驴车都会觉得很舒服。”是啊,这一切再也不用和以前相比了,现在大家都富有了,很多的东西不敢想的现在也都拥有了而且也不足为怪。后来在家里呆了两个多星期,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就准备回去了。走的时候爸爸在开会,我就在家乡的那条已经是水泥路的路边等公交车,方便的很,一会车子就来了,车上的人很多,男女老少,大小,以前他们要赶好久的路去镇上才能做到,现
在就在路边就可以了。看着窗外的房屋,田地,远处的大山,还有这条漫长的水泥路,心里真是感慨万分啊。没想到我钱还没赚足就已经被别人抢先修好了。
每每去其它城市工作或出差时总会先看下他们的道路,也许是习惯了这样一个动作。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这条路装载了我的梦想和希望远离家乡,让我养成了这样习惯看道路的动作。曾经的那条黄泥路现在已经换上了新装,它装载着好多的东西,装载了国家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伙进步的思想,还有俺们村那些亲人们的开心和快乐,期盼和未来。黄泥路,会有更多的车辆在你的身上驰骋着。幸福瞬间的泪水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流出眼眶,因为那条黄泥路!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通用版)


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
值此,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年度策划“一日30年”,以每天两个版的“日志中国”,通过还原“卅年今日”的标杆性事件,来记录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记录30年的思想解放史。
我们一起重温历史。在以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报道将陆续回放中国30年来所走过的路。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第一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中央机关,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诞生,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影片,第一个在国内举办的外国时装展,第一部移动电话的问世……许多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新生事物”,在当时曾经引起多么剧烈的震动。
我们试图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知豹”,见微知著。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社会森林之广阔,也更会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我们想从社会的每一个风云变幻、脉搏跳动中,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得出中国前进的逻辑和路径。
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成果,改革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将隆重纪念并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纪念过去是为了未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长久积累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凸显,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深水区”绕不

开、躲不过。那么,循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踏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顺利通过“深水区”,达至理想彼岸,回顾和总结30年历程,必能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春天的地铁工地


我在西安住得偏远,在北郊,十年二十年前,天黑了别处的人都不敢过来。怕遭暗算,怕被野狗咬。我刚安顿下那阵子,路边的大楼能数清楚,馆子更稀少。四野都是庄稼地和果园,虽说空气新鲜,感受到的季节也明显,但总有许多的不便,清净有了,心慌了要到灯火旺的地方去,就得走远路。那时候,住在北郊的,多是和我一样的外来者,怀着把日子过顺当的企图,却不敢存太大的奢望,想着有一碗饭吃,不生大病就烧高香了。
这几年,变化惊天。横竖的路都宽展,相互还连接着。新建的小区,用的也是洋名字。霓虹灯,大招牌,晃得眼睛花。车流人流,早晚不断线。体育馆盖起来了,图书馆盖起来了,立交桥开通了。人稠了,机会多了,老百姓也活泛了日子,有了精神上的想法。
甚至,修建地铁,也先从北郊的张家堡动工。对于北郊,我增添了满意,人问我住在哪里,我也能大声说住在哪里了。要是说起地铁,我会像知情人一样,说一些我看到的进展。实际上,地铁工地是啥样子,我了解的并不比别人多。有时散步到张家堡,好奇地铁工地的动静,但被漆成天蓝色的挡板围严了,光是听见时高时低的混乱的声音,隐隐嗅到一股股土腥气,我就猜,地下面掏挖得已经很深了。
快入冬时,尤家庄的地铁站也动工了。挡板上写着标语,有一句我印象深:克服一时不便,换取长久快捷。这是中国特色,有个空地方,总会被写上文字。到山里去,山坡上也能看到口号。我就想,等地铁修成了,以后出门坐地铁,我就要在这里进进出出,到钟楼去,到小寨去,也不用路上挤了,头顶上的方新村、龙首村、北稍门、北门、北大街一一呼啸着过去,一会儿工夫,便到站了,真的好。
我上班的单位,在路边,一栋楼,6层高,带个天台,高处看就是看的全,我能看见挡板围着的工地里头的情景了。
实际上,我也只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框子,嵌在未央路的东边,框子两侧,是水泥浇铸起来的,里头,是深坑,我看不到里头去。我只是看到,在框子的上端,横着架设了朱红色的铁管子,像大炮筒子那么粗,一根一根,相互距离能钻进一个人身子,总共有×××多根;再往下,还是一溜铁管子,也是红颜色,要细一些,两头已经固定到水泥中间去了。框子的南头,就是离我近的这一头,带着坡度,显然为了便于车辆进出,把材料运送进去,把泥土运送出来。挨着框子的东边,是一块空地,被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里横竖搭建了三间简易房,可能是库房,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间板房,似乎住着人,还有一头狼狗,被拴在房门口。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再向东,一片更大的空地,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竟然已经堆满了泥土,七八米高,十米高的样子,上头自然形成了五六个圆堆。也是在靠南边的土堆,碾压出了一个坡度,上面密布着轮胎印。
一天天的,风吹着柔和起来了,地气也在回暖,在地铁工地下面,能感觉到温度在升高吗?惊蛰已过,雨水落了几场,大土堆的湿气更重了。就在土堆旁,靠南边一点,一株孤单的柳树,隐隐泛出了绿意,枝条也柔软起来,看过去,似乎能看透,能看清柳树的骨头。我知道,土堆上也会生出成片成片的野草的,把整个土堆都能盖住。
西安是一座古都,地下埋藏着无尽的秘密。修建地铁,都有哪些发现,我还未曾听说。但是,地铁抵达的深度,也许就是汉朝人、唐朝人当初生活的地面,既有皇族的富丽堂皇,更多是民间百姓的寻常图景,这在哪个朝代,都是
如此,现在的地面上发生着的,无非是过往岁月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昨天和今天,没有区别,是一样的。现在的挖掘,不是为了和过去对接,虽然历史在泥土里,也在地面上,上面,都是同一个天空。当有一天我进入地铁,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唐朝,虽然钢铁的轰鸣,可能会激起远去的年代的回声,但是,我见不到李白和杜甫,我渴了喝可乐,接听的是老婆从开元商城打来的手机。
这个春天正在深入,我安身的尤家庄,也在发生不可抗拒的变化。身在其中,我为这些变化,感到喜悦,偶尔也会滋生出一丝惆怅。地铁是我的期待,它与我有关,与我的生活有关。


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的交响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向下望去:在那陡峭的山峰下,庞大的挖掘机正在发出阵阵的轰鸣,象足球场一般大小的块块料场正在山谷间诞生。各种巨大的现代化机械整齐地摆在施工场地的周围。这里,就是位居全国第三的“大相岭隧道”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出入口外,是一行行正在向远处延伸的高架桥柱桩桩孔。这是一项开辟历史纪录的国家重点工程,是一条单是隧道和桥梁长度就占到整个路面长度40%以上的创纪录的高难度工程。
一百年前,英国人威尔逊曾在这里拍下了一幅幅的照片,在那发黄的、经过多次翻拍照片上,我们看见的却是一串串衣衫褛烂、身背茶包和食盐的“背脚”(“背脚”的名称和意思与“挑夫”类似),“背脚”们的肩背上背着沉重的大包物品,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背脚”们手中拿着的是用于帮助行走和用于歇息的工具——“拐子”。在通常情况下,t字型拐子的上端横梁握在右手,拐子的中部被夹在“背脚”的左腋下,到了路不好的地方,“背脚”们会将拐子下端放于路面或比路面高一点的地方,以便随时用于稳定身体以免滑倒。在累了的时候,背脚们会把拐子的下端支在路面上比较结实的地方,然后将背上的重物放在拐子上面的横梁上,与两脚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三脚架,这样就可以松一口气。等到缓过劲来,又再重新上路。
三十年前,这里虽然有了公路,商品的长途运输已被甲壳虫一样的各式老牌汽车代替,但短途运输仍然离不开肩挑背扛。那时“拐子”依然是我家祖辈的家传。而如今,三十年前的公路已被大大拓宽并被浇铸成沥混路面,大得像火车厢一样的大卡车以及一辆辆漂亮的小轿车成串地在宽阔的公路上飞奔。再过几年,当高速路通车后,当前要花近两小时才能翻过的大山,将只需十分钟就可以从高速隧道中穿过。穿越大相岭,这曾是我青少年时代的一个梦,不曾想到,这个梦在今天已开始变为现实。
穿行在乡村的农家路上,当年肩挑背扛的农村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载着人搭着贷的摩托车或小卡车从脚下的水泥路上擦身而过,阵阵音乐和歌声从各个贴着瓷砖配套着“龙门”的农家小院中传入我的耳鼓。路过一座座崭新的农家院落,不时地可以听见电话铃声在响起,从崭新的院门向里张望,常可见到农家客厅中彩电屏幕上的画面在不停地变换着五光十色的镜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个在几十年前曾经被传为“共产主义”时代特征的典型写照,如今却成了一个谁都不以为是新鲜事物的“家常便饭”。
要说什么是新鲜事物,大约算得上的就是在几十年前谁都想不到的几件事,那就是如今的农民不但不上税,而且还能吃上“皇粮”。“农村低保”,“农村医保”,“农村养老院”,所有这一切,都主要是由人民政府的财政来买单。农民不但不上农业税,还能通过“低保”吃上财政,也能通过看病的发票间接地到财政那儿去报销,而且,如今正在兴建的农村养老院,让农民感觉到了“养儿防老”还不如靠人民政府养老来得可靠和实惠。所有这一切,是远至几千年,近到几年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在如今,这些事情却接而连三地变成了现实。
家乡几十年前成片的“茅草房”早已不知所踪,如今偶尔能看到的“茅草屋”却是商人们才刚

《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的交响》


刚新建起来的。更不同的是,现在的茅草屋再也不是民居之所,而是专门用于接待客人的休闲之地,此外,现在在茅草屋里吃饭和休闲的人,他们不是农民,不是因病致贫的困难户,而是一个个开着小车来这里“放松”和享受自然生活的人。
坐在家乡这条中国著名的在大河边上,望着正在一天天长高的水库大坝和钻进山里的电站机组,忽然想起三十年前我曾在这里目测着河流的宽度,用丢进河水的草把和石头测量河水的流速和水深,进而计算着这里应该建一座百万级以上的大型电站,而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明年,这座三百三十万千瓦的大型电站就将逐步蓄水并开始向外输送巨量的电能。
电力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全民用电潮,我的农村亲戚如今竟然也用起了电磁炉,比我这个现在身处城镇爱烧蜂窝煤的老古董还要先进一步。电力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大深山里的农村人也架起了卫星接收的天线,一家一户一口“锅”,彩电钻进山窝窝,DVD、不稀奇,租来碟子看戏剧,碟子上边没广告,一看就是四五集……
行走在这座古镇的街上,不时可以看到刚接回来还没挂上牌照的新轿车,街上的人们总是边走边打着手机,即便就是“拾荒人”也有个手机带在身上。据说,中国现有的手机和电话保有量已达近七亿部,这意味着除了老人和小孩,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不是家里装有一部电话,便是身上都带着手机。当年曾经令人羡慕并为之惊叹不已的“大哥大”,如今一如几十年前男人身上的烟袋或女人头上的发夹那样不足为奇。
回到家里,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打开电脑并翻阅着一个个的网页,一幕幕的往事象电影般地从脑际中浮现:过去,现在,将来……从算盘、计算尺到电脑,从“东方红一号”再到“嫦娥一号”,社会的变化竟是如此的惊人。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时代,更是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时代。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正是那个《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的交响》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电力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电力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彻底摆脱了以前经常拉闸停电的严重缺电局面。
三十年前,我县的供电状况非常差,全县的供电只是靠汤溪电站、坪溪电站的水电和部分乡镇集体经营的小火电(厂)发电供给,电力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农村的大部分家庭还不能用上电。
电力员工: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一定有电”这样的说法。而且电价非常高,农村在后期的电价的达到每度电×××元,相当多的群众无法用上电,用煤油灯照明。
直到1989年黄冈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我县电网才实现与省电网的联接,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电力供应格局。从此全县电力供应比以前更加充足,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之后的10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电力建设特别是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县电力局副局长张庆源: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89年到98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县共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黄冈、新丰二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城东、九村、上饶等三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
为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降低线损率,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自1999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以来,我县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万元,共架设(改造)35千伏线路××8公里,10千伏线路1075公里,低压线路1597公里,改造台区×××个,更换高能耗配变×××个,改造35千伏变电站×××座,新装和更换主变3台,容量1530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02公里,低压线路××39公里,改造台区×××个,更换高能耗配变39台。
经过30年来的建设,目前,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座,安装主变压器2台,容量×××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座,容量196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座,容量79600千伏安。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以110千伏为主网架,与潮州电网连接的供电网络。
日臻完善的电网结构,使全县供电能力和供电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城乡群众电气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工厂企业的用电量也飞速增长。
据统计,去年,全县的供电量××5亿度,其中工业用电××亿度。
全县的供电量比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的××亿多度增加了近4亿度,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110千伏所城和井洲变电站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建成投产,加上计划建设的110千伏城南和三饶变电站,到时**电网的供电能力将更进一步得到提升。

纪念建党87周年并改革开放30周年


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30年前,十年动乱之后的祖国满目疮痍,在探索中曲折前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是我们伟大的党又一次在危急中挽救了祖国。1978年12月18日至20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工作重心实现了向经济建设的伟大转移。中国,即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 破 浪 启航。

30年来,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离不开的事物就向东流的河水一样,一件一件离我们远去。小翻领、中山装;粮票、布票、邮票;昆仑牌9寸黑白电视机、蝴蝶牌脚踏式缝纫机,还有农村常用的脱粒机、扬场机。还记得父亲发黄的作文本上第一篇命题作文就是《开镰》,可能有的同志不明白,其实讲的就是收割小麦。闭上眼睛,我还能清晰地记起小时候过麦秋,和伙伴们一起拾麦穗的情景。

30年来,许多我们想都想不到的新鲜事物像大年初一的客人一样,一股脑儿的涌入我们的生活。大家可能都记得,传呼机、手机、电脑,拖拉机、摩托车、小汽车,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真好象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

30年,弹指一挥间。

让我们一起从一个侧面简单回顾一下这30年。

在1978年的国家统计公报里,有这样一组数字:

工农业总产值5689.8亿元,进出口总额355亿元;

这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这样的:

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进出口总额2.17万亿美元,外汇贮备1.52万亿美元。

还有这样一段话:

1978年是这样说的:目前,商品供应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主要副食品供应仍比较紧张,日用工业品花色品种少,不能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要求。

这段话在2007年的表述是:

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家用汽车大幅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快速普及,旅游人数成倍增长。

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的30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3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崛起腾飞的30年。

我们这一代人,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我们不曾经历苦难和战争,我们还有些许张扬和稚嫩。但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祖辈们英雄的鲜血,都矗立着一根中华的脊梁!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有一句话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么好,永远年轻的共产党员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乘着改革开放的航船,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30年前的今天,我们结束了“四人帮”动乱,挣脱了阶级斗争为纲思维,却仍然迷茫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中;30年前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大寨、公社是中国的代名词,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食,物资匮乏是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心痛;30年前的今天,我们身羸体弱,饱受西方诸国歧视,政治、经济、文化受制于人。

30年后的今天,我们百花齐放、万家争鸣,从奥斯卡名导明星到诺贝尔奖坛的教授,从红级网络的大众打虎群体到称雄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莘莘学子,无不飞扬着解放思想的红旗;30年后的今天,多元化、明色彩、快节奏的国际都市文化已逐步取代了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旧主题,皮尔·卡丹、奔驰宝马在中国已变得丝毫不显稀奇,货物琳琅满目的巨型超市星罗棋布,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承诺担当了亚太地区金融的定海神针,深沪交易所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带来纽约华尔街的厄尔尼诺,中南海成了第三世界利益的代言人,2008北京奥运牵动了整个地球村。有事实为鉴,有历史可证。

是什么在3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3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2008年5月12日,8级大地震,汶川天崩地裂,四川地动山摇。顷刻间,数万生灵遭涂炭,美丽城乡变废墟。琅琅书声,嘎然而止,吟吟笑语,瞬间逝去。江河呜咽,天地同哀。

大灾大难,见证党的执政宗旨;关键时刻,考验我们的勇气毅力。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党和国家快速反应,成立坚强指挥部。铿锵救灾令,举国齐动员。千军万马,拯救万千群众。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地震毁坏家园,毁不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勇气;塌方阻隔交通,隔不断党和人民血肉相连。党和人民筑就的钢铁长城,遏制了灾情的蔓延;亿万颗心汇成的暖流,催生汶川的春色。

最难忘,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指示,关键时刻抵灾区,冒险跋涉查灾情,余震之中鼓勇气,深情亲吻小梦文,彰显“以人为本”亲民观;最铭记,温家宝总理一线来指挥,数夜无眠,几度哽咽,多少话,多少泪,使震颤的大地燃起希望----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迅速救援,全力以赴,打破了某些国家认为中国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变成一盘散沙的错误认识;国家调拨物资,社会捐款捐物,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雄厚。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举国救援,热潮奔涌。“感谢党,感谢人民,感谢军队”是灾区群众自发的呼声。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内部活动造成的。目前,我们的科技还达不到科学准确的预报。可是地震后,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都是房屋建筑、工程设施、设备得倒塌引起的。大家看一看,汶川、北川的一片片废墟,是不是考问着我们建设系统工作人员的良知,引发我们建设系统工作人员对房屋建筑的深层次思考。可以设想,在每次地震后,如果房屋建筑、工程设施、设备不倒塌,那么人们对待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完全可以像对待“刮风下雨”一样泰然处之,可以减少多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啊!作为建设事业设计监督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既感到责任重大,又感到压力重大,我们负责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是多么的重要啊!我们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抗震设防审查得认识;我们要建章立制,全面推行抗震设防审查制度;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抗震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抗震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改革开放的勇气,用改革开放的精神,共同抓紧努力工作吧!

各位领导、同志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大家!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