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 > 导航 >

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

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

幼儿集体舞,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得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的培养,而且促进了孩子们相互间的友谊,在自信心树立、个性塑造和集体意识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

2、通过道具手腕学习并掌握舞蹈中方位变化。

3、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会念歌曲中的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活动过程:

一、在《朋友舞》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集体念《朋友舞》中的儿歌,边念儿歌边拍手。

二、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旋律。

2、主动将儿歌与旋律匹配,学唱歌曲。

3、变化速度唱歌,用较慢和较快的速度唱整首歌曲。

三、难点练习

1、学习在双圈队形中,用右手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每人在右手手腕上做标记,相对而立。将戴花的手指向自己面对的朋友,接着把手移向旁边的朋友,同时把身体转向斜方位。)

2、连续练习,指出斜方位的朋友。

3、教师唱歌曲第三句,幼儿做动作。

四、学跳舞蹈

1、在双圈队形中,边念儿歌编练习向前走,退着走,斜着走及绕圈走,熟悉方位变化。

2、编唱歌编跳舞,每次舞蹈中,教师注意检查方位的正确交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掌握程度。

3、有重点的练习。

4、完整舞蹈。 篇二 一、活动目标:

1.能合着歌词的内容,交换与朋友跳舞的动作和方位,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活的反应能力。

2.能看懂图示,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3.通过道具手腕花学习并掌握舞蹈中的方位变化。

4.体验不断变换新舞伴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朋友舞》,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歌词内容的四张队列图示。

3.贴花人手一个(苹果、五角星贴花均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4.录音机、歌曲磁带。

5.场地布置:事先画好内外两个圆圈(一个上贴苹果标记,一个上贴五角星标记)。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朋友舞》,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大胆用动作来表示对朋友的喜爱。

2.逐一出示队列图,观察理解队列图所表达的意思。

(1)(出示队列图1),根据图示,理解“手拉着手儿向前走”的动作要求。

(2)(出示队列图2),能看懂图示,理解箭头所表示的意思,明白“脸对着脸儿退着走”的动作要点。

(3)(出示队列图3),根据图示,重点指导斜着找朋友的方法,并在幼儿理解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3、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 4、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在音乐中快乐地舞蹈。 活动的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毛毛虫跳舞。 活动准备:音乐、毛毛虫的头饰、叶子、蝴蝶的翅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角色导入(自己是蝴蝶,小朋友们是毛毛虫) 师:我可爱的宝贝们!来!转转我们的小脑袋……展展我们的小胸……伸伸我们的胳膊……踢踢我们的小腿……扭扭我们的腰……最后扭扭我们的小屁股……伸个懒腰!恩,真舒服_____!(课前热身) 2、引导幼儿了解生长过程 师:妈妈把你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开心呀吗? 幼:开心! 师:现在宝贝们都和妈妈长得不一样。那只小虫虫可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我们还没长大呢…… 师:那宝宝们怎么才能长大呢? 幼:各抒己见 3、出示成长图片,帮助幼儿了解 师:请小虫虫们仔细看,你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 4、教师小结: 卵→蚕→(小、中、大)→蛹→蛾→卵 二、欣赏音乐 1、师:咦?是什么声音? 2、幼儿欣赏 师:宝宝们,觉得刚才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你能听出什么? 幼:开心,快乐……/像一个故事 师:原来宝宝们的感受这么多啊!那我们再来听一次音乐。这次啊,妈妈要和着音乐给你们讲个故事。 师:当你们还是卵的时候,你们使劲地摇晃自己的身体,可就是动不了。于是你们累了,便香香地睡了一觉……当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能动了,你们变成了一条条很小很小的毛毛虫……你们想快快长大,和妈妈一样。所以拼命地吃叶子……慢慢地,长啊长……长啊长……终于,你们长大了!你们长大了,便好开心!扭扭圆圆的身体跳起了舞……跳累了,你们就又要睡一觉……为了安全,你们便钻进了茧里,变成了蛹……过了一段时间,当你们千辛万苦再钻出茧的时候,你们的身体两边已经长出了翅膀,变成了会飞的蝴蝶……于是,你们又开心的起舞了…… 4、第三次倾听音乐,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初步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三、师幼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并示范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并示范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入一些难度不太大的基本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手的舞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体验手的灵活性。 2.倾听并熟悉音乐 乐意随着音乐自由表演小鱼游的情景。活动准备:两段音乐、录音机、宝宝袜20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变变变” 引起兴趣1.老师:小朋友,我的小手会变魔术哦,看我变了什么呀?(小鸡)再看看这次变什么呢(蝴蝶) 2. 那你们的小手会变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二、回忆已有经验,扮演动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乐教师小结:你们的小手真灵活,能变出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下面我们让这些小动物来跳跳舞怎么样? 合着音乐的节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来表现手部舞蹈。 老师:原来你们的小手能跳这么好看的小动物舞蹈呀。 三、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教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在这音乐里是谁在跳舞。 1.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自由发挥相像。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是谁在跳舞呢? 2.教师出示袜子小鱼:这是小鱼在跳舞。 3.小鱼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问:小鱼怎么跳舞的呀?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小鱼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缩身体,还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动作 四、学习小鱼游,感受新奇,快乐感 1. 小朋友徒手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2. 小朋友戴上袜子,跟随音乐表演一遍 五、创编小鱼游动作 1.请个别幼儿尝试。 2.倾听音乐单手表演小鱼游两遍。 3.倾听音乐尝试两只手表演小鱼游一遍。 六、结束延伸今天我们用小手跳了小鱼的舞蹈,我们还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对了,小手还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们可以想一想,下次来教我们好吗?

查看全文>>>
幼儿园爱心树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说说中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2、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

音乐:《做好的朋友》、《爱之祝贺》、《奉献》

视频:《爱心树》

《爱心树》大图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图书《爱心树》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又很有意义的书,一起看看。

封面上有什么?

介绍作者

猜猜书里讲的是关于大叔和男孩的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翻动图书,开始讲述:放音乐《最好的朋友》

“从前,有一颗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男孩在哪里呢?

“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你看他还怎么做的`?(爬上树干)小男孩在哪里呢?

(吃苹果)你怎么知道他再吃苹果的?

还会怎么和大树玩?(和大树捉迷藏)

玩累了他怎么做的?(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

总结:大树和男孩玩的真好,他采集树叶、爬上树干荡秋千、吃苹果还和大树捉迷藏真开心,男孩爱大树。现在老师就是这棵大树,谁来做这个男孩,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

我们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表达他对大树的爱的?

4、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5、看视频(00:56——02:14)放音乐《爱之祝贺》

有一天孩子回来了,他是来干什么的?

大树怎么帮助他的?

为什么大树把满树的苹果都给了孩子,心里却还很快乐?

6、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回来看望大树,大树心里怎么样?

终于有一天那孩子回来了。他回来以后又怎么样了呢?(看视频2:25——3:05不关掉视频中的声音)

幼儿回答后看视频2:16——3:36

为什么大树的树枝都没有了还是很快乐?

7、孩子把树枝带走了,又有很长时间爱你没回来看望大树,但他终于又回来时,大树心情怎么样?猜猜这次孩子回来是为了什么?

8、我们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看视频3:37——4:55)

总结:大树把苹果、树枝、树干都给了孩子,大树很快乐,但是心里却有些,,,,,,,有些什么呢?为什么?

9、现在大树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老树墩了,孩子又回来了,(看视频4:56——结束)

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想问的?

是呀,当大黄素只有一个树墩时,它还愿意给孩子当凳子坐,当孩子在这凳子上坐下时,他会想到什么呢?

10放音乐《奉献》

在我们的生活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风起时物体的变化,能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2、能大胆地想象,并用色彩表现“风中的舞蹈”。 3、体验用不同材料绘画的乐趣。 重点:能用色彩表现“风中的舞蹈”。 难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玉米壳、纸团、毛线团、海绵刷、音乐、纱巾。 【活动形式】集体、分组、个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各种各样的风” 师:孩子们,今天有一个神秘的客人来了,我们先闭上眼睛,慢慢地感受一下。(用扇子为小朋友扇风)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风)感觉怎么样?(舒服、凉爽)那很舒服的时候,你想用什么颜色表达你的心情呢?那在生活中,你还有知道有哪些风呢?(大风、狂风)当这些风吹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幼儿自由讲述)你会用什么颜色代表你的心情呢? 二、在音乐中表现风中的舞蹈。 师:(轻音乐)听!风轻轻地吹来了,我们来一段风中的舞蹈,好吗?想象一下在风中你变成了什么?(幼儿自由想象)花瓣在空中旋转着飘落、河水也泛起了波浪。风越来越大了,乌云在空中翻滚,尘土在风中飞扬,小树儿、小草……在风中摇晃地更厉害了!(幼儿随音乐表现) 三、选择不同色彩的纱巾,再次表演风中的舞蹈。 1、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出示纱巾),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还可以变成什么? 2、师:孩子们!让我们用彩色的纱巾再来表演一次风中的舞蹈!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纱巾呢?(幼儿自由回答) 3、孩子们随音乐舞蹈,一部分孩子用多种方法抖动手中的纱巾扮演风,一部分孩子扮演随风舞蹈的花、草等。 四、绘画——风中的舞蹈 1、个别孩子尝试使用各种绘画材料表现风中的舞蹈 师:孩子们表演了风中的舞蹈,现在,让我们把风中的舞蹈用各种色彩画出来。老师给孩子们准备很特别的画笔,谁想来尝试一下,你想画什么样的风?(怎样画出风的速度和气势,鼓励孩子大胆表现)猜测一下,是什么在风中舞蹈? 2、绘画前提出要求 师:绘画前,请孩子们想一想:你想画什么样的风?什么在风中舞蹈? 3、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风中的舞蹈”。 教师巡回指导,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自己把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相关栏目推荐:“幼儿园小班数数教案”。

教师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伴随他们成长。教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教案可以教案可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是否也想编写出一篇优秀的教案?下面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数歌教案,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幼儿园小班数数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感受声音的数量变化。

活动准备:

小彩石数个、一个瓶子里装有一些彩石

重点难点:

数清楚彩石掉进瓶子的发出的声音次数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玩游戏,请幼儿猜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装彩石,让幼儿听彩石落进瓶子里的声音。

3、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师重新向瓶子里扔彩石(7以内),让幼儿边听边数,然后请一位幼儿说出瓶子内彩石的的数量,再倒出来数一数,看看对不对。

4、教师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听听音数数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数歌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接触并认识了数字,初步懂得数的实际意义。本活动旨在通过按数捡蛋、数蛋、玩“偷蛋”、帮鸡妈妈数蛋等游戏形式,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能排除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干扰,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不漏数,说出总数。

点评:教师的选材和设计思路好。《指南》指出:幼儿对基数意义的理解是从他们的数数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正是数数,特勋是数数的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反思起到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点评:老师拟定的巨标较恰当,把“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数学较为抽象。小班幼儿学习数学需要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

查看全文>>>

详细的教案中要包括画图的设计和课后分析等教学资料。当教学工作进入到下一阶段时,是时候准备一份教案了,教案有利于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写出有实用价值的教案呢?急你所急,栏目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中班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中班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眼睛是我们的重要器官,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思维特点介于感知和具体形象之间。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幼儿初步了解眼睛的各个组成部分,知道眼睛对于人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眼睛,培养幼儿学会保护眼睛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幼儿眼睛构造,用途。(认知)

2.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学会保护眼睛的意识。(情感)

3.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以及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技能)

重点: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学会保护眼睛的意识。

难点: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以及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眼保健操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聪明,猜出了谜底是眼睛。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眼睛的图片,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相关栏目推荐:“母亲节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对教育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准备教案是身为教师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教案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大纲的具体分析,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母亲节教案妈妈,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幼儿园母亲节教案妈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尝试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

(2)有兴趣地表现歌曲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3)理解歌曲的意境,尝试欣赏歌曲。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磁带和*的视频片断。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的情感。

难点:尝试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导入

请幼儿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片段,并提问:这段视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请你用好听的声音重复歌词。

3.教师示范唱

(1)教师示范唱第一段。(用柔和的声音展现妈妈的爱)

师: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2)教师示范唱第二段。(用伤心的声音表现宝宝的心情)

师: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4.幼儿学唱

教师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两段歌词的情感。

5.幼儿分组表演歌曲

幼儿自由分组,用不同的情境表演歌曲内容。

小百科:《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情厚爱,作为插曲曾经出现在2部弘扬家庭伦理道德的电影中,即《妈妈再爱我一次》和《苦儿流浪记》。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都是一枚重量级的催泪弹。应该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走来的观众,大抵都还记得记忆里的那一次集体挥泪《世上只有妈妈好》。几乎每个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手里都搽着哭湿的手帕。

幼儿园母亲节教案妈妈(篇2)

目标:

1.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并知道哪一天是母亲节。

2.能简单说出妈妈在家里陪自己做什么。

3.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并能表达对妈妈的爱。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准备:歌曲

过程:

1谈话,教师介绍母亲节是哪一天?几号,星期几?

提示:开场可以鼓励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每天来幼儿园,鼓励他们独立性,比如会自己吃饭,会自己喝水,每天高高兴兴来幼儿园,。避免提

查看全文>>>

转眼间,愉快的暑期生活结束了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学期里,幼儿园大班教师如何制定舞蹈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舞蹈计划,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舞蹈计划篇一

第一学期

适龄宝贝:3-6岁

教学目标:

1、让孩子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同时,增强舞蹈方向感,做到初步简单动作协调。

2、逐步规范舞蹈姿态,基本做到腿直、脚绷、背挺。

3、增强孩子对音乐律动的感觉,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趣。

4、发展幼儿柔韧性和协调性,帮助树立孩子的勇敢自信。

5、培养孩子舞台感觉及团结友爱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节奏训练

2、基本功训练

3、幼儿成品舞蹈编排

4、舞台感训练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领略舞蹈及音乐的无穷乐趣,它对幼儿身心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训练和表演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发育、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身理机能发育。舞蹈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肢体来诠释音乐,拥有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和美丽、健康,体型,增强自信以及勇于展示自我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舞蹈计划篇二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班幼儿绝大部分是中大班幼儿,并且有的大班幼儿已有过半年至一年的舞蹈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力、协调能力的发展已比较完善。而中班幼儿只是刚刚起步,有些插班生则对舞蹈一无所知。这样的混合班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分层次和大带小等等多种的教学活动形式,使每名幼儿在舞蹈兴趣班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

2、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并知道其名称。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熟悉幼儿,激发舞蹈兴趣。

1、交代舞蹈的常规要求。

2、方位、站姿的练习

新授:组合:芭蕾手位(配乐:仙境)

第二周:复习:芭蕾手位(配乐:

查看全文>>>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幼儿园如何制定中班舞蹈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舞蹈计划,欢迎阅读。

幼儿园中班舞蹈计划篇一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熟悉幼儿,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小熊晚安

第二周:

1、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2、复习舞蹈组合:小熊晚安

3、新授头组合

第三周

1、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2、复习头组合

3、新授舞蹈组合:走路

第四周

1、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2、复习舞蹈组合:走路

3、新授舞蹈组合:小手小脚

第五周:

1、音乐游戏:蝴蝶

2、复习舞蹈组合:小手小脚

3、基本步伐进退步:右脚向前踏地屈膝移重心,左脚离地屈膝,原地踏步,右脚前脚掌向后踏地,继续一再动作。

小碎步:双膝放松、屈膝,两脚掌着地,快速交替行走,速度要平均,一般用于斗劲轻快、活跃的舞蹈中。

蹦跳步:双脚正步并拢,一拍一次前脚掌着地跳跃,起跳前,双膝略微弯曲,落地时,脚单着地,跳跃要轻盈富有弹性。蹦跳形式有:双起双落、单起双落、双起单落。蹦跳标的目的为:前、后、左、右、斜前方、斜后方等。

小跑步:按音乐节奏跑步,左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右脚离地;右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左脚离地,动作要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小跑步时,幼儿之间可拉手小跑,也可独自叉腰或做其它动作小跑。小跑步也多用于活跃、欢喜的舞蹈中。

4、新授舞蹈组合:我的本领多么大

第六周:

1、音乐游戏:蝴蝶

2、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本领多么大、小熊晚安、走路、小手小脚

第七周:

1、音乐游戏:开火车

2、基本步伐点步

娃娃步:两脚交替屈膝向两旁踢出,脚心向上、脚踢起时向外撇,双膝尽量挨近。双手可以五指张开、随身体自然摆动,也可一手臂侧屈肘于胸前,一手臂侧平举。

3、新授舞蹈组合:小红花

第八周:

1、音乐游戏:开火车

2、复习舞蹈组合:小红花

3、新授舞蹈组合:泥娃娃

第九周:

1、复习基本步伐、动作组合

2、复习舞蹈组合:泥娃娃

3、新授舞蹈组合:动物模仿操

第十周:

1、复习舞蹈组合:动物模仿操

2、新授舞蹈组合:小燕子

第十一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复习已学过的所有组合。

3、复习舞蹈组合:小燕子

第十二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复习已学过的所有组合。

3、学习在舞蹈小燕子的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十三周:复习

查看全文>>>

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

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栏目为您整理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2024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开头、幼儿园舞蹈教案范文900字大全等。希望为您提供帮助,欢迎您的阅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