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 > 导航 >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2024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

good…ladies and gentlemen.i’m very honored to be here to present my teaching ideas.i’m going to talk about section b of unit7“... good…,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very honored to be here to present my teaching ideas. i’m going to talk about section b of unit7 “what dose he look like?” for grade 7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 am going to illustrate my plan from the following 6 aspec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procedures, blackboard desig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1. first, i’ll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clude 3 part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teaching aims, the key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ies. for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this textbook “go for it” is designed to cultivate ss’ overall abilities including linguistic, culture and social ones. and it is also designed with the aim of making ss use english to exchange ideas, fulfill certain tasks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new n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 一、复习课文: 1、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你想说些什么? 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我想说:“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子,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呢? (因为他不懂禾苗生长要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生长规律。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事才行,对以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去掉带点的字,句子的意思和原来的一样吗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 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这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词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3)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5、当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它会怎样想? 二、背诵 1、照样子,写一写: 看了看 想了想 瞧了瞧 闻了闻 三、听写: 喇叭 玲珑 狼狗 负责 天鹅 翅膀 敲打 附近 蛋壳 鸭子 谈论 远近 欺负 希望 计算 引导 陈列 肥肉 蜜蜂 气派 守卫 敲鼓 保守 丢失 狗熊 糟糕 楼房 冰冷 接近 惊讶 焦急 算式 楼梯 肯定 此外 脑筋 敲门 贝壳 队列 吸引 肩膀 学费 灰尘 讨厌 鸭蛋 讨论 鸡蛋 浪费 愿望 皮筋 因此 电梯 木桩 肥料 列车 灰色 谈话 四、比较组词: 叭(喇叭) 铃(门铃) 狗(狼狗) 脑(脑筋) 讶(惊讶) 谈(谈论) 蜂(蜜蜂) 趴(趴下) 玲(玲珑) 钩(鱼钩) 恼(烦恼) 呀(哎呀) 淡(淡水) 锋(锋利) 附(附近) 丢(丢失) 焦(焦急) 望(希望) 此(因此) 桩(木桩) 肥(肥胖) 咐(吩咐) 去(过去) 售(销售) 忘(忘记) 比(比较) 脏(内脏) 巴(尾巴) 冰(冰冷) 欺(欺负) 膀(翅膀) 详(详细) 幅(幅度) 奖(奖状) 寓(寓言) 冻(冷冻) 斯(斯文) 榜(榜样) 样(样子) 副(副科) 浆(粉浆) 遇(遇到) 五、多音字: fā (发现) qīn

查看全文>>>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分析(一)

第七单元试卷共有十道大题,时间六十分钟,书写分另加五分。试卷考察的内容涉及第七单元的字、词、句、阅读分析和写话等几方面的内容,考察的内容很全面。学生答题较为顺利,整体成绩也很理想。

试卷评析如下:

1.学生合原来一样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第二大题,给多音字组词中"和"huó,有部分同学错题失分,"和"字读音较多,在平时课堂上讲过,但没强调,所以出错率较高

2.第四题,加部首,变新字。有4位同学粗心出错。第五题连线题和第六题的写反义词,全班几乎没有失分的。

3.第八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整体看来做得还是不错的,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错别字、或拼音拼读错误。

4.第九题是阅读分析题。读,回答问题。问题不难,但出错率较高,究其原因还是平时训练不够,学生读题不细心、不仔细。

4.第十大题"看图写话".本次写话没有要求,让孩子们看图并展开想象。也许图画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激起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大部分同学构思的有趣、好玩,叙事也较为完整。不足之处还是老毛病,句子欠通顺,标点符号使用不够恰当。

针对本次测试发现的问题,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加强的地方为:

1.在日常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字、词、句训练,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进一步加强学生书写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细致答题的好习惯。

5.重点加强学生写话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从每一堂课做起,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鼓励孩子们说完整的一句话,练习写好每一句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试卷分析(二)

考试时间:5月24日

课时安排:3课时

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参考22人,及格21人,良好21人,优秀21人,高分16人,学生的成绩比较不错。

2、试卷分析及出现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九道大题,用不同的形式考察了学生对第七单元字、词、句、朗读等能力的测试,题覆盖面较全,题量适中,题型不难。

第一、二、三、四、五题考察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很少,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

第六题为写笔顺,有四名同学出错,中间有写乱的地方,还有把一笔分成两笔来写,其他同学完成都很好。

第七题是选字填空,"块"和"快"区分的很好,出错的是采蜜的"蜜"不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 3 4 6 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

查看全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

(2)教师应注意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后,注意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意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

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5、作业

复习歌曲,收集有关感谢老师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老师在绿荫中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

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

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

(3)第三部分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2、把握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4课时

笔算小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笔算小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0.58=答案 10.9+7.8=答案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让学生知道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2、把握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3课时

笔算小数加法

教学内容:

笔算小数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74+28 51+62(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2.3=答案 0.9+6.2=答案 14.1+3.6=答案 2.08+0.49=答案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 食盐一袋 火腿肠 味精一袋

1.86元 1.00元 5.06元 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我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学习,让学生独立的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辨别哪种

查看全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选配音乐剧中主题音乐的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生:太好了,太好了。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的是《东郭先生》的故事。 生(举手):这个故事我听过。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阶段目标:让学生了解《东郭先生》这个故事的梗概。 生(起立到台前讲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众学生和老师鼓掌。 三、教师唱故事 阶段目标: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生:(鼓掌)真有意思。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生(高兴地笑):愿意,好,好!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阶段目标: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生1: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 生2:有猎人。 生3:还有农夫。 生3:(笑着说)还有一头毛驴。 师: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 生1(想了想): 老师,我想扮演村庄里的大树。 生2:我们两个想扮演房子。 生3:我想扮演猎人的小猎狗。 师:好,你们的想象力很丰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2、把握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教学重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 / 5 ○ 3 / 5 7 / 12○ 5 / 12 16 / 20○ 9 / 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 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

0.4 < 0.7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2.5 ○ 1.8

3、学生试练。

2.5 ○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

查看全文>>>

第七单元 一、复习课文: 1、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你想说些什么? 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我想说:“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子,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呢? (因为他不懂禾苗生长要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生长规律。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事才行,对以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4、去掉带点的字,句子的意思和原来的一样吗 (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 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这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词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 (3)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5、当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它会怎样想? 二、背诵 1、照样子,写一写: 看了看 想了想 瞧了瞧 闻了闻 三、听写: 喇叭 玲珑 狼狗 负责 天鹅 翅膀 敲打 附近 蛋壳 鸭子 谈论 远近 欺负 希望 计算 引导 陈列 肥肉 蜜蜂 气派 守卫 敲鼓 保守 丢失 狗熊 糟糕 楼房 冰冷 接近 惊讶 焦急 算式 楼梯 肯定 此外 脑筋 敲门 贝壳 队列 吸引 肩膀 学费 灰尘 讨厌 鸭蛋 讨论 鸡蛋 浪费 愿望 皮筋 因此 电梯 木桩 肥料 列车 灰色 谈话 四、比较组词: 叭(喇叭) 铃(门铃) 狗(狼狗) 脑(脑筋) 讶(惊讶) 谈(谈论) 蜂(蜜蜂) 趴(趴下) 玲(玲珑) 钩(鱼钩) 恼(烦恼) 呀(哎呀) 淡(淡水) 锋(锋利) 附(附近) 丢(丢失) 焦(焦急) 望(希望) 此(因此) 桩(木桩) 肥(肥胖) 咐(吩咐) 去(过去) 售(销售) 忘(忘记) 比(比较) 脏(内脏) 巴(尾巴) 冰(冰冷) 欺(欺负) 膀(翅膀) 详(详细) 幅(幅度) 奖(奖状) 寓(寓言) 冻(冷冻) 斯(斯文) 榜(榜样) 样(样子) 副(副科) 浆(粉浆) 遇(遇到) 五、多音字: fā (发现) qīn

查看全文>>>

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

范文资讯网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相关内容,如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怎么写、2024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等。是大家了解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范文700字的不错选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