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 导航 >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2024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范文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救援篇: 将爱心传播,为生命祈祷

1、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这些子弟兵24小时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废墟中,手刨肩顶,忍受饥饿与寒冷,克服种种困难,连续作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心中千万遍地呼喊着救人救人。 2、一排牙印的故事 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这一幕,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地震遇难者遗体掩埋现场的什邡市洛水镇青峰墓地上演。 今天,在执行维护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团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一级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当地百姓凡是知道这排牙印来由的,无不唏嘘感叹。 由于聚集在墓地的遇难者家属过多,为了防止死难者亲属情绪失控,妨碍现场遗体掩埋,当地政府规定在掩埋过程中,每具遗体下葬时只能有一名亲属进入墓地送葬。 五月十五日十七时,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 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映,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约三厘米长的胸针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 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

查看全文>>>

今天是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下面是最新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范文3篇集锦,供各位参考,希望内容能给你一些启示。详细内容介绍请看全文。

512汶川地震纪念日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的心。--有感于5.12汶川地震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xx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我们杰克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也以最快的速度在震灾的第二天就向灾区伸出了援手,总裁阮积祥首先带头捐款,全体员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并对受灾严重的四川籍员工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得以回家看望受灾家人。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

查看全文>>>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仅供参考。

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

同学们:

大家好!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的特大地震灾难。房屋倒塌,道路受损,2万多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手。70多个小时过去了,灾情还在加重。

当我们吃着美味的午餐,灾区的孩子还在废墟中呼喊。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灾区的教室已经倒塌。

当我们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灾区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妈妈!

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手挽手,肩并肩,支援灾区,让灾区的孩子不再孤单。

捐出你的零花钱,让灾区的孩子吃上饭。

捐出你的压岁钱,给灾区的人民送去温暖。

灾区的孩子,相信我们,我们与你共渡难关。

灾区的人民,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必将战胜灾难!

中学生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二)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2008年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临改革三十岁,值西开整九载。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动,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无数的同胞转瞬而逝,无数的房屋顷刻瓦砾。汶川成为了川之伤,成为了国之殇!一年过去了,我们希望逝者已达天国,更希望生者业已新生。回首看看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眼泪可以重流,悲伤可以再述,震后这一年我们共同祭奠。

还记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面对无数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着废墟呼唤。山悲水泣天垂泪,星暗云浓地含愁。汽笛为故去生灵而哀鸣,国旗为百姓而垂降。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我们在挫折中奋斗,在逆境中淬炼,在悲痛中崛起,在废墟上前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不分昼夜,无私奉献,打响拯救生命的接力战。无数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图画。

然而,还是有很多同胞离我们远去,他们走得毫无声息,他们的离去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逝者已逝,生者更应承逝者之遗志,奋然而前行!所以伟大的中国人民抖去了满身的尘土,揩

查看全文>>>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

查看全文>>>

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 辅。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学生纪念汶川地震国旗下演讲稿,仅供参考。

学生纪念汶川地震国旗下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地震无情人间有情》。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2008年5月12日,当8.0级大地震袭击汶川时,不仅释放出了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人类深处那些超越生死的潜能。那位用身体为自己的婴儿架设生命绿洲的母亲,那则留给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双臂护住四位学生的谭千秋,用生命诠释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伟大,大地震也许可以瓦解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却绝对无法撼动师魂铸就的长城;战死救灾前线的小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却竖起了一座最可爱的人的永恒丰碑这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明证了人性的至善,没有被废墟深埋地底,没有让恐惧淹没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灾面前,它像广袤的黑夜里的一颗明星,指引了无数人前行。

就在2013年4月20日早上8点在四川雅安市庐山县又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截至21日11时3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共计造成203人死亡,11492人受伤。之后又发生多次余震,据5月3日凌晨5点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处发生3.2级地震。

同样的在雅安地震中也有许多感人的事例,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在赶赴雅安灾区途中翻下山崖,坠入河中,致1人牺牲、3人重伤、4人轻伤。目前,伤员已被送入当地医院救治。战友在牺牲战士的遗体前,默默地捎上了三根烟。华西医院手术室,突然开始晃动,地震了!麻醉医生立即把病人移到一旁!手术室护士都去安抚自己手术间的病人!随后,他们又组织将病人安全的送回病房!由于病人较多,麻醉医生直接把病人背起送回病房。这一系列的数字,震区的黄金 48小时,将更加牵动人心,也考验雅安、考验中国。

逝者已逝,长歌当哭。汶川、雅安地震不仅让我们为人性深深感动,同样让我们意识到,具备一定的防震知识的重要性。灾难往往是没有预兆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提高防震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各界举办的抗震减灾科普活动;面对真正地震来袭时,要保持高度冷静,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有秩序

查看全文>>>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大地震感想心得论文:汶川地震,是一场灾难nbsp;更是一次考验》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的剧烈震动,震撼了中国,冲击了亚洲,震惊了世界。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它的力量。30余年未遇之重灾,是一次对中国全方位的严峻考验。 这场,考验着政府。“民事不可缓也。”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于当日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工作;温家宝总理亲任抗震救灾总指挥,亲临重灾区指挥抗灾。总理深入灾区,慰问群众,鼓励废墟下被埋人员树立信心的画面传遍世界,感人至深。中央各直属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立即成立专门机构,或发出通知落实责任,或开展募捐奉献爱心,或组织人员赶赴灾区,纷纷投身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受灾省市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身先士卒。对救援进程和获救、受伤及遇难人数,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即时公布。重灾面前,中国各级政府反应迅速,行动果断,指挥镇定,很快实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种种举措受到世人同声赞誉。 这场灾难,考验着体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军民一股劲、团结如一人。越是重灾面前,越是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越能展现出它的无比优越性。各种装备、物资从大江南北运往灾区;各省市组建的医疗救援队驰援灾区;十万解放军和武警指战员日夜兼程赶赴灾区;社会各界募到的捐款汇往灾区;亿万颗关爱的心奔向灾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保障,地震不再那么可怕,胜利不再那么遥远。这场灾难,考验着部门职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希望。距震发时间越久,废墟下的人生的希望就越小。他们正在经受煎熬,他们正在充满期盼,他们正在挑战生命的极限。道路能不能及早疏通,通讯能不能及早畅通,电力能不能及早供应,关键设备能不能及早到位,这些都关系到废墟下众多群众的生与死,关系到数万家庭的喜与悲。灾情要求各相关部门用职能以极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采用非常手段,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劲,以对人民极端负责、视生命至高无上的态度,争分夺秒地为抗震救灾扫除障碍,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 这场灾难,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员。党员的意义是什么?党员的位置在哪里?面对灾情,每一位党员都应成为

查看全文>>>

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所得到的启示心得

城乡面貌大变样、基础设施大提升、各项产业大发展、社会建设大跨越,今天的灾区生机盎然。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无不为眼前的巨大进步所震撼。

“看得见”的变化令人欣喜,“看不见”的变化更振奋人心。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开放了,干群的思想觉悟更高了,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更加和谐进步,灾后重建的历程,铭刻了物质重建的伟大奇迹,也唱响了精神世界崛起的豪迈凯歌。

三年来,灾区物质世界的每一处变化背后,都伴随着心灵世界的顽强生长,激荡着“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精神力量。对口援建夜以继日,建设进度一日千里,辉映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团结互助精神;灾区人民奋力用自己双手开创幸福新生活,展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顽强意志;各族群众相互帮扶,社会志愿者默默奉献,灾区人民为玉树强震、舟曲泥石流、日本地震等慷慨解囊,高扬起大爱无疆、催人奋进的文明旗帜……

这一幕幕壮丽的精神图景,充分说明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质基础重建的过程,也是精神文化重建的过程。无论是灾后重建规划明确提出“在重建生活家园的同时,注重精神家园建设”,还是大力加强心理救援和心理抚慰;无论是培育文明风尚,还是保护羌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灾后重建始终以物质重建打基础,向精神重建要动力,激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创造了浴火重生、跨越发展的人间奇迹。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精神崛起,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一次凝聚和升华。三年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区土地上落地生根,在恢复重建中发扬光大。“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挺起恢复重建的脊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党员干部克己为民、无私奉献,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干群关系。科学规划、科学选址、科学施工,科学精神熔铸于重建中的每一项任务;告别“盆地意识”,向东部取经、向世界先进水平学习,重建带来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三年重建,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宝库中,增添更多鲜活内容。

今天,废墟上挺立的美好家园,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教育最鲜活的教材,是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深刻理解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形成的宝贵精神财

查看全文>>>

各位**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仪表公司的***,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重于泰山》。 5月12日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虽然感觉不明显,但也心有余悸,可能好多人都不记得30年前,也就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河北省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这是中国历、也是×××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次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万余人,重伤×××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但大家知道那次的震级吗?是××级。 在12号的下午2: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也是××级,从已知的报道看死亡人数已达×××万人,但还有×××万人生死不明,据现场直升机发回的报道,汶川县城现在已经成为废墟,超过了48小时,生还的希望渺茫,空中救援部队的一个连已经冒着雷阵雨空降,×××名解放军战士已经牺牲×××名。温家宝总理在都江堰的临时帐篷中日以继夜的指挥救援工作,每到一个现场他总是亲自向被埋的幸存者喊话,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见到遇难者的遗体年过花甲的总理哭得不成样子,那场面真得让人揪心。但他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所有人都平安脱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我真想说,老天爷,我愿意放弃几十年的寿命去换取那些被埋人员生的希望。 对于现在我们这些安全的人,仅仅是应该庆幸吗?还是继续去享受我们的快乐时光?我们该反省了,我们该有压力了,我们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了。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和一流的电力装备系统集成商,到2012年我们的销售收入要达到×××个亿,利润要达到×××个亿。我们如何做到?培养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态度。但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责任心并看到效果呢,我觉得每天早到1分钟,每天晚走1分钟,每天多做×××件事,每天帮别人多做×××件事,每天都对别人说1句礼貌用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持这样做,我们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能创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和无缝沟通的合作渠道,到那时我们不仅是一支钢铁团队,更能创造比现在多十倍的经济价值;但有些人说了,让我天天多做事,我是傻子呀!那大家看看这次救援的解放军战士,看看救援的青年志愿者,看看我们的总理,正是有了他们高度负责的态度,才有了被困群众生的希望,正是由于他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才能降到最低。

查看全文>>>

古老的东方,有片生神圣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 然而,灾难却不期而至。 天崩地裂,只在一瞬间;一瞬间,多少悲剧;一瞬间,多少妻离子散;一瞬间,多少无辜的生命成了永远;一瞬间,多少道伤痕深深留在了中华儿女的心间。 举国之殇,全国同咽。失去了亲人的人在哭泣,失去了家园的人在哭泣…… 当废墟下的生命在孤独的挣扎,当满身伤痕的群众无助的在街上哀嚎;当叔叔,救救我,救救我,叔叔,的哭声一次次在耳边回荡;当六十六岁的总理满含热泪地奔波在第一线,幽幽苍天为之震撼,滚滚岷江为之动容,而我们该怎么办? 当死难扔在发生吧,悲怆仍在延续,只有众志成城,及时施救,才可能创造奇迹。泪尽之后血续,前扑之出后续;生命需要温暖,士兵需要突击!每一分钟都是一个世纪,每一条生命都是全人类,只有坚守岗位,抗震救灾,把一腔热情抛洒在血泪侵染过的土地,才对得起生命的呼唤,才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对得起人民的期盼,对得起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光荣称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上级组织的紧密部署下,我洛阳消防官兵迅速成立抗震救灾突击队,与其他兄弟部队一道在灾区展开了一场全方位、跨区域、多方协同的消防保障战,形成了一场生命争夺战中的“橙红色补给线”。 废墟里,冲在最前面的是我们消防战士;险境中,不顾生死的是我们消防战士……因为这场灾难,因为要挽救生命,驱使我们不得不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这一刻,泪水滚动,感动常在。“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带着哭腔向领导请战,此时余震正不断的侵袭,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的第二次坍塌。部队在受灾镇刚刚扎营时,做饭生火的柴不够,大家都在四处收集,一位老乡走到我们部队面前,用听不太懂的四川话一遍一遍的告诉战士,他们家有柴,要部队到他们家去取,大家说不用了,部队能找到的,突然间,这位老乡跪到了我们面前,他说“部队一定要去取,他没有什么给部队,只有柴,一定要去拿”。消防军人,真的不应该哭,可是真的好感动,泪水不由得浸湿了双眼。的确,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然而,在灾难面前那一个个不屈的眼神,那一个个拼搏的身影,那打不跨的信念,那撼不动的毅力,点燃一个个生的希望,凑想了生命的绝唱。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下,全国

查看全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全国多个省市都有强烈震感。截止目前,仅四川地区已有32477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另有220109人受伤,现在,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前一天还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昔日美丽的家园已变成如今残破的废墟,无数个家庭不再完整。看着被破坏的房屋和坍塌的道路,听着丧失亲人悲痛的哭声和获救后因激动而无法言语的哽咽,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震动。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脆弱,但在灾难降临后,13亿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灾区的救援工作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所有人都希望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早日得到救助。目前我加多宝集团公司已捐款一亿元,各厂员工组织的捐款仍在进行中。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默哀,只短短三分钟;哀悼日,也不过三天时间。但这三分钟、这三天,对我们的影响,或将持续一生——它让我们明白,该如何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它让我们明白,在灾难面前,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热爱这个国家,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 现在,为表示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让这一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铭记灾难,告慰遇难者,请大家集体默哀三分钟!为遇难同胞哀悼为幸存者祈福 默哀完毕,谢谢大家,解散。

查看全文>>>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

范文资讯网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栏目为您收集整理了各类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2024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范文等,希望您在写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