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和老师顶嘴道歉的检讨 > 导航 >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和老师顶嘴道歉的检讨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校长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都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但我们也许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于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从《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者要拥有一颗童心。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寝室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这也是他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他说: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他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在以前,对于他说的这些话我可能会不理解,但是,在我亲身体会了之后,也明白了教师拥有一颗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师认为,老师就应该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认为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认为学生与老师随便开玩笑是不懂规矩的表现,但是李老师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行们,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师的启发,尝试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以前我总认为师生见面,应该由学生先打招呼,认为学生见到老师时对老师不闻不问是不礼貌的表现,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怀有这种心态时的我与学生相遇时,眼睛是不看学生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向你问好。当然,很多学生看到老师摆架子,也就不向老师打招呼了,现在想来,当学生见到老师对自己爱理不理时,内心应该是很失望的。也许是受李镇西老师的影响,我与学生见面时不再面无表情,不再脸朝他处,而是主动露出笑容,遇到不向你打招呼的同学,我就主动向他们打招呼。就这样,同学们感到了我的平易近人,感到了我的和蔼可亲,课后能大方地跟我玩,大方地跟我开玩笑了。这在很多老师看来也许是不可理解的,但我觉得这是多么自然。学生在课间能这么亲切地跟你玩,但在课堂里表现却很好,不会漫无纪律,而且很活跃,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或者有我所教的另外两个班的学生说:老师,要是你当我们的班主任该多好啊!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学生喜欢我的课,而我的课却活而不乱,有学生希望我做他们的班主任,而我所管理的班级却能在每月的文明班级评比中荣获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写到这里,我想声明的是:老师不必高高在上,不必摆架子,以显示所谓的师道尊严,完全可以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就像李老师说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二、对后进生的教育。

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是很富启发性的,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师的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班主任们都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对后进生的教育。在办公室时常听到老师们诉苦: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三番两次地教育他,他却不领情呢?我也曾经是这样的老师,为这些事情苦恼着,却不懂得去反思。可是,自从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长期性和艰难性,懂得了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

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或听英模报告,便使后进学生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班主任 )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我从来不对后进学生提下不为例之类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如果仔细体会了这些话,我们教育后进生的时候就不会再意气用事,不会再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对他失望或任意体罚。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规律和方法了。

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很多老师由于出于盲目性,出于对教育理论的无知,经常不自觉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这所造成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啊。可悲的是很多教师在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后还不知其所以然。

李老师从教育专家的高度论述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以下是李老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方面的论述,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①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

②不管我们平时对学生有如何深厚的感情储备,不管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目中有多高的威望,也不管我们以前对学生进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只要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也许是一记耳光,也许是一句辱骂,甚至也许只是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么,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③教育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永远不让学生对他自己感到绝望。但我也曾多次在激愤中说出一些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话:我永远不会相信你了!看来你是教不好的了!这是最后一次原谅你了!下次再犯,你就别来上学了!我没有你这个学生!当学生本来是非常尊敬老师并认为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的时候,这些话无疑会击碎他内心深处想做好学生的美好愿望。一个学生真正的堕落,有时候恰恰是从我们教育者的绝情开始的。

我们也会经常想到保护自尊心的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疏忽,却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着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自尊心的受伤害,可能就是他自暴自弃的开始,就是学生与老师相抵触的开始,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学生与老师的处处作对,这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一线的教师应该多读教育著作,多向名师学习,以尽量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盲目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这几天,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浮现出李镇西校长的音容笑貌,耳边会萦绕书中的只言片语。我想我是被他震撼了。看他的书我觉得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他所说的两个字最为合适境界。是的,我觉得我就是被他的那种境界深深的吸引和打动了。

境界一:平凡却又不平凡的身份

在介绍李镇西简介的一页,我没有细看,只觉得他的头衔可能占了半张纸的版面,但最打动我的确是某某学校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及校长这样的称谓。一看到这样的称谓,让我一下子就对他肃然起敬了,当下的教育界名人可真不少,但是向他这样出了名的却仍然植根在教育一线的并不多了。我能感觉到我将要看到的将是来自教育研究最前沿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最为宝贵的经验。

可爱的校长

李校长在书中叙述,他在讲课的时候多次请求不要摄像,因为他要保护他的老师,要保护一位曾经要被教委除名的但现在在他的帮助下已经很优秀的老师。这位晶晶老师现在是李校长他们学校的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可当初她是怎样的呢?经常上班迟到,并且屡教不改,还把学生留到很晚也不放学,在学生的脸上画乌龟,带着学生和班主任对抗。她的投诉多到教委要求把她出名了,而我们的李校长却这样看待她说她是爱学生的,只是没有找到爱学生的方法,大胆的启用她当班主任,并且不断的鼓励他,指导她,他也发挥出了自己的潜力,把现在的班级带得有声有色。晶晶老师是一位80后的老师,她的思想前卫,因此,他有许多另类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包括语言也是那样的另类,可就是这么一位另类的老师,不仅在李校长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并且还出版了书了。听到这里,我觉得李校长不仅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更是有伯乐的眼光,我被震撼了。

可敬的老师

李老师特别的注意工作的艺术性,源于他对学生尊重和对自己职业的较真。他的班上有一位被毁容的女生,有这样的一位女生在他的班上,他就特别的害怕她不能健康的成长,于是他就杀费心机的去寻找他所理想的教育契机,在看似自然的环境中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就这样的一位女生已经能在他的班上自信且快乐的生活着。他成功破了班上的失窃案,并且保护了那个偷盗的学生,让那个被盗者和偷盗着都顺利的成长,并且培养了良好的班风。他还举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例子我已经不能完整的复述了,但我相信这些已经变成了我的养料存在了我的记忆中了。我的理解就是真正完美的教育是一种不用刻意去创造的在合适的教育契机下让学生在既定的教育环境下,进行了那种自我的教育,我想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追求的目标,李老师已经给我们树立的榜样,用准确一点的语言表述应该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兼艺术吧!

境界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痴心不改

看《做最好的老师》后,会对他书中那一组组照片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一组组照片展示了他成长,成才及成功的经历。透过这一组组的照片,我也感受到了李老师他是一位执着的追梦人,也是一位有心做大事的人。他的照片中记录着他初当班主任事和学生在庐山之巅映雪时的情景,和学生做游戏的记录,老师的一些教育场景,总之,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堂生动的的德育课,是他28年来的教育足迹,是他研究的一本成果集,。但如果不是长年累月如一日的坚持,我想他也就不会是今天的李镇西了。我在听的时候觉得自己有时也和专家会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做法,可就是没有相似的记录方法,没有相似的反思过程,所以我现在还是一个教书匠。写到这儿,我耳边又想起了李校长的那句话我可以容忍我的老师平凡,但我绝不能容忍我的老师平庸!我在想我就是他不能容忍的那种甘愿去平庸的那种老师,因为平庸代表的是不用思考,不用拼搏,不愿奉献,不愿学习的懒惰。想到这儿我有点警醒也有点儿后怕!这都是被李校长的一番言辞震撼出来的!

境界三:百善孝为先

在他的书中,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位他很敬佩的名人他的岳父。我暂且不是被他的岳父的那种种亦或是美好或伟大的品德所吸引的,我倒是被李校长这种对老人的孝道所感动了,从他的言辞中不难看出他对老岳父的那种尊敬,老岳父是具有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广博深渊的学识,优雅淡定品质,仙风道骨的气质,值得我们敬仰,但我觉得李校长能如此的敬重一位年逾90的老人,真的又让我敬重了,因为作为如此忙碌的他要在给我们讲完课后赶回去给他的老岳父过91岁的生日。在我看来老人年年都可以过生日,如此热爱自己的事业,却推掉一切活动去为老人祝贺生日,可见他是一位有着真性情的学者。这又把我震撼了。而就是这位中国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如此含金量的知识分子,才拿着千余元的工资,却知足着,快乐着,我们由绩效工资引发出的烦恼也樯橹间灰飞烟灭了,我的心态也随之轻松起来。李校长就这样为我们解答了心态是快乐的源泉,我明白过来时,我又被震撼了我想如果要为李镇西的这些境界加上一个定语的话应该是人格吧!

看完书后,就不难理解他所说的教育的快乐从阅读中来,从难题中来,从差生中来的,从心态中来的种种言辞了

读《做最好的执行者》有感


肖定伟

做事需要有能力,但是再强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做起事来也只能是敷衍塞责,机关算尽。这是我读完《做最好的执行者》后总的感想。

执行力就是做事达到什么效果的能力。其实一般人在能力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关键是你对待事情的认识程度,也就是态度,所以一个好的执行者应该有这样的思考:要有一种“做最好”的精神,要有一种主动负责的态度,要有一种“期望一,做到十”的目标,要有一种“用心”做事的行动。

那么,最好的执行者怎样去做事呢?我有这样几点感悟:一是领会上级的意图,二是做好事先的准备,三是制定详细的计划,四是克服懒惰的思想,五是提高执行的效率,六是做好事后的总结。

其实,最好的执行者还要学会做人,做一位好用之人,做一位谦虚务实之人,做一位外圆内方之人。只有和周围的人关系处理好了,才会让你做事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执行的效率。因此,好的执行者在说话方面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三思而言,不轻诺寡信,办不到的事,千万别承诺;其次要修炼语言,不含糊其辞,说话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再是要随机应变,不固步自封。说话是一种智慧,有的人说话能赢得一片掌声,有的人说话却让人退避三舍。所以,说话的场合、身份、应对都是很重要的。

读完《做最好的执行者》,让我明白了以前在思想上的那种惰性,在行动上的那种怕性,在做人上的那种固性,都是阻碍自身发展的因素,我要抛弃这些不好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但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日志

静以安心,学以立身

肖定伟

工作之余,一个人能静下来读读书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在学校工作期间,总是忙于一些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为教学而教,为管理而忙,久而久之,有了不读书的借口—我很忙。自己很难以静下心来品味书香,浮躁和虚无总是纠结于内心。

如今在教育局挂职期间,让我感觉到环境变了,视野开了,学习的东西多了,也就能够静下来去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就像久旱的田地对甘霖的一种渴望,更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一个人静坐下来,轻轻的翻阅书本,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句句精髓启迪心灵。此时,思想放浪于形骸之外,澈明于心性之内。感悟于书,与作者零距离交流,内心的那种豁然与开朗让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静心读书,内心享受一片宁静,于是有了许多的感悟。

读书,不是一种装饰,需要我们从心底真真的认可和理解读书的意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瑞士作家凯勒也说:“书就像一艘轮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书记载着人类告别蛮荒的历史,开启了悠远绵长的文明之旅。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仁人义士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就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阅读使人明智,阅读使人聪慧,阅读使人高尚,阅读使人文明,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善辩。

读书需心静。宋代大哲学家朱晦庵在谈论自己的教育理念时说,“穷理”重在读书,读书时在定其心,使之如止水明镜。《弟子规》中又是这样谈论读书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心静,方能纳物;心静,方能更随笔者的描绘“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读书需要常思考。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又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要一边理解揣摩书中的意思,但也要自己的观点,既能钻入书中领会他的意思,又要跳出书外、不拘于它的框架理论,在书的基础上升华形成自己的感受。

思考人生,思考生活的本质,思考真、善、美。这是我们读书的终极目的。在这些不懈的思考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们生活的幸福航向便了然如掌。康德在真善美的思考与构建中,得到了一份心灵的恬静与淡然。马克思在对社会的洞若观火中增强了人类对自由平等的渴望,等等不一而足。思考是另一种创作与建构,让我们激起思想的火花,畅想美好的生活。

久违的读书,终于再次与你牵手,内心不安已渐行渐远。我再次拥有了学习的快乐,立身处世便不再虚无。

规范公文写作,提高公文水平

肖定伟

前些天,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对公文写作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要认识公文的特点,理解公文的意义。

以前对公文写作的理解很漠然,这次培训,让我深刻理解了公文的特点和其在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公文简单来说,就是办理公务的文书,它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处理日常工作时用到的基本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1)政策性,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都必须用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法令,丝毫不能偏离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政策轨道;(2)实用性,公文是根据现实需要,针对实际问题而制发,有着明确的写作目的;(3)可靠性,公文涉及的事实以及所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不得有任何虚假和错漏;(4)定向性,公文阅读对象是特定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有具体、明确的对应关系;(5)时间性,公文的写作、传递和办理都要求迅速及时;(6)规范性,公文有自身的办理程序和写作格式,因此,在写作公文时一定要按统一的规定来写。

写好公文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一个国家来说,公文的写作质量与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行政的质量与水平。一个国家的公文写作是否科学、进步,是否高瞻远瞩,对其能否健康长久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一个单位、组织、机构或社会团体来说,公文的写作质量不但能够反映其思想水平、管理水平,还直接关系到其发展方向,影响着其前途与命运。再次,对于个人来说,写好公文会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将来的职业发展的空间可能会很大。

二、要走出公文写作误区,增强公文的规范意识。

以前在学校工作时,少不了要写一些公文,自认为写的还不错,经过这次的培训,我看到了以前写作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语言运用上的误区。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就是庄重而不随便,准确而不含糊,平实而不华丽,简明而不冗赘,条理清楚而不紊乱,表达显豁而不艰深。而我在写作时常常使用口语化语言,大量使用口语词语,随意使用方言、俗语和新词新语,显得零乱、驳杂、粗疏,含义模糊,甚至有的文理不通。采用八股腔的套路,结构公式化,措词老一套,使用遁词,文过饰非。二是写作格式上的误区。公文在格式上是要求很严格的,分得很细,但是,我以前总是认为这样的文章都是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所以写作起来没加以区分,导致格式上很不规范,形成不伦不类的文章。三是主观意识上的误区。以前写这样的文章,总喜欢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写作中,从而影响了公文的所要表达的客观事实和思想,这可以说是犯了公文写作的大忌。

以上这些误区,可以说是制约了我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次的培训,让我知道了,要写好公文必须熟悉各种写作体式的要求,并且要掌握准确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三、要勤学苦练,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在培训中,专家谈到了,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把它当作是每日的必修功课,要勤学苦练,才能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这点,我非常赞同,我也想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

(一)注重基础。平时多看一些公文写作方面的书,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写作时,从词语的搭配到修辞的运用,从标点符号到体例格式,从数字运用到字体设定,都要十分注意。

(二)积累资料。平时要多看文件、时事,多听报告、新闻,并且做好笔记,积累素材。这样才能做到用时,信手拈来。

(三)多学、多思。学习可以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吸收新知识,肚子里才会有实货,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一挥而就。政治、经济、法律、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都要学,尤其要注意关心时事,学习最新文件和相关政策。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经常思考的人,才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形成具有高度的观点。这也是公文写作需要有创新观点的要求。

(四)多写、多改。光看不练,只会是纸上谈兵,因此,我还要加强写作训练,试着多写一些文章。先从仿写开始,照葫芦画瓢,比照着写,慢慢地就会摸到门道,然后进行改写,同一种材料,写成不同的文体,体会其中的特点与区别。对自己写的文章要注意推敲、修改,多斟酌,才能避免犯一些错误。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件非常严谨、幸苦的事,但是,写好了,就会有一种快乐和成就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写作的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公文写作水平。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本文 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过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按学校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树一代良师典范,誓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洒热血,奋斗终生。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暑期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学生,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做最好的老师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

有关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范文篇一

踏上工作岗位两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学生时代,我是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我依然是雄心壮志,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师?一直在寻觅答案。

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两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点我深有体会。

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有关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范文篇二

浓烈的过年气息随着爆竹声声而来临,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祥和的年味中,到处可以看到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宽容中有严谨,严谨中有幽默,幽默中有沉稳,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情是露,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激情如风,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激情如雷,可以振醒学生懵懂的迷梦。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书中 李 老师这样告诉我们: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虽然教师在教育中富有爱心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但我还是被 李 老师对学生那份深深地爱折服了。

李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的爱,而且包括难教儿童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是外校的学生的爱; 李 老师的爱,不仅仅是刚踏上工作岗位初为人师时的片刻的激情,而是贯穿着他的以前,现在,甚至是将来的教育事业,爱心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前提和保证。

李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读到此,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是呀,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有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是在和别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结果是浑浑噩噩度日,丧失了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情趣与活力,更谈不上去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这段朴实的话,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读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有关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范文篇三

近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提到做最好的老师必须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具有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情怀,需要自己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每天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等要求。

名师的成长经历,让我看到了差距在哪里;名师的经验体会,开启了我智慧之门;名师的独到见解,引发起我的认识与反思。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往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想当年,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那时的我热情满怀,立志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课激情飞扬,下课跟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休息天,我会带他们到我家玩,去大明湖公园拍照、划船。在他们生日时,我也不忘送上一张小书签,那时,每个孩子收到礼物是那么开心。当我声音嘶哑的时候,孩子们偷偷地将金嗓子放在讲台上。多么纯真的孩子们,我用童心换来了孩子的童心,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的爱,那一刻,我是那么的幸福。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好久没写祝福语给学生,也没再带学生去我家玩,也没而学生也早已不稀罕这种小卡片了,他们对于我,更多的则是一份敬重!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外校的学生的爱。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关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范文篇四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就在前两天有幸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李老师的视屏讲座。

在讲座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开始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长会上,听见有位家长说:胡老师人很好,她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骂同学。我一愣,我真是这样的吗?回想有时候火气上来,控制不住,就会在教室里斥责学生。可自从开完那次家长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马上想到学生的自尊,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

允许学生犯错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有些学生在读书方面实在是不行,没有这个能力,比如曾经我们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学生,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按时交作业,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后来的事实让我觉得这样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决定原谅他,就转变策略,告诉他:学习不好没关系,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触犯校纪校规,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从反馈来看,他告诉我,这样做让他很感动,他也意识到自己行为要规范,比如上课迟到他会喊报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帮忙,他也很乐意帮助,这说明他还是很懂礼貌的。

我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观看李老师的讲座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看完后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 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老师对爱的那份执著,对爱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

师道尊严?

看完讲座之后,我就想哪段给我的触动最大。马上想到的就是《给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一视屏小段。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有时我总是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有时我也会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每次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讲座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常阅读,多积累

在观看李老师的讲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讲座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像李老师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讲座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回想起这样的声音:把童年还给童年;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幸福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老师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关键是要领会他的教育精神,教学生爱的能力、有自信心、上进心,这是孩子后续发展动力的来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的尽头也就意味着是回归,凤凰的重生要经历涅磐。归去来兮,用这些点滴来开拓视野,启迪思想,撞击心扉。回眸处已不再挥泪如雨,而是繁花如锦,在教师岗位上我有太多的得与失,太多的成功与过失要总结,无论是缺憾还是圆满,那过程本身就是值得让人低回品味的,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

平平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他们,我也什么都不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李老师说到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

通过观看李老师的讲座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每一个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读书的氛围已不知不觉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闲暇之余,我静静学习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

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很多。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比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工作与昨天的工作相比,一日三省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更贴近学生,更适合我的学生,我今天在课堂上的发挥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驾驭课堂的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灵活,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营造讲真话的环境——读《做最好的党员》有感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营造讲真话的环境——读《做最好的党员》有感》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做最好的党员》中“最好的党员怎样说”写道:“在工作中,有这样一些人,对只说‘漂亮话’,对同事只说‘赞美话’……”,“本该挺直腰杆讲的,到了很多人那里,却反倒变得理直气不壮,要小心翼翼讲、瞻前顾后讲,甚至偷偷摸摸的讲”(《做最好的党员》京华出版社,2011年3月版第127页)——真言也!多年的工作经历,笔者深深感到真话真的难说,现实中人们(特别是在官场“混”的人)是否,主要的并非个人因素如品格,而是人所处的。

一、现象

“真话”即实话,即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解释、说明,不夸张、不隐瞒。“说实话”即是讲真话,它不是宣泄发牢骚,也不是指责,而是遵守一定的组织程序,向组织陈述问题、反映实情。几年前,笔者下乡进行“新农村”宣讲。课后,笔者与一镇干部谈到“报大数”(做假)问题。镇干部说:可以说现在大家都在讲(做)假,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大家也明白这样做不好,但这是当今官场的“规则”,不做就首先“吃亏”。后来一位挂职熟人“偷偷”对笔者说,在下乡挂职其中一个常做的工作就是“平衡各种数据”,终于明白镇干部所言的“真谛”,这是“利益”及“环境”所致也。实事求是而言,现在官场许多的事情(好事坏事),官员都心知肚明,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是官场的“常识”,这是官场的“潜规则”。

单位进行“作风建设活动”,需要上交“整改”书面总结。负责文字“整理”的同事让笔者提些“资料”,笔者实事求是地说了,其也认同(其实单位上下都知道这些事实),后来这位同事对笔者说:领导把所提的“问题”删去了,说这些虽是事实也需整改,但不能写出来上报。说实在的,现在许多人都在敷衍、忽悠,讲真话、做实事者的人少了,大家 “工作做在嘴上,做在文件里,做在报表里,做在汇报材料里,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已经成了常规,许多统计资料、上报的材料已经“政治化、功利化、计划化了”。现在“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会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了机器”。(三宝辑:《过目不忘》,《杂文月刊》2010.06.下),其实,过多过滥的检查也已经使上级和下级都谙熟其中奥妙,所以瞒隐、“水淋淋”的统计数据、形象工程等应付检查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只要不出大漏子的问题就睁只眼闭只眼,彼此心照不宣了。

“直到今天,仍呼吁讲真话的多,能够讲或者能够讲出来的真话少。那原因我想,一是心有余悸,二是还有人(而且一定是掌有相当权力的人)假话,不喜欢真话,尤其不喜欢同他意见相左的真话”(陈四益:《忽然想到——讲一回真话》,《同舟共进》2009.12)。有人说:讲真话,领导不高兴,讲假话,群众不高兴,得罪群众,他们顶多骂几句,而得罪领导,我们的前程就没有了。其实,许多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假”的,但“讲者”,都在认认真真地、心安理得地“说”,“听者”,也在规规矩矩心平心和地“听”。为什么——权力使他们的“心病了”,使他们养成这样一个习惯——看“上边”的态度,顺从上级,顺从权力。歇后语曰:基尾虾掉进开水里——不红也难。

二、思考

“有人把说真话比作是水龙头的问题。水龙头开大了,那许多真话就会像水一样哗哗地流出来;若水龙头开小了,那真话就只能点点滴滴地流出来;若水龙头拧紧了,那真话就没有了。所以,……并不是人说不说真话的问题,而是让不让人说真话的问题”(于成玉:《思想碎片拾零,《杂文月刊》2008.4下)。此观点非常正确,而各级党政官员就是“拧水龙头”的人啊!

营造讲真话的环境,需要“两个自由”的环境。“真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如果先定一个‘正确’的标准答案,让人‘按谱填词’,未能入彀,便加‘封杀’,我们就永远听不到真话”(陈四益:《忽然想到——讲一回真话》,《同舟共进》2009.12)。“张闻天说,主席常说,要敢于提不同意见,要舍得一身剐,不怕杀头等等,……人总是怕杀头的……所以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要领导造成一种空气、环境,使得下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生动活泼能够自由交换意见的局面”(刘雨兴:《如果彭德怀不写信》,《追问历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9版.p200)。必须通过制度营造一个“外在的自由”,即一个人不因发表了意见主张而遭到损害,营造一个“内在的自由”,即是在精神上思想上不受权力、社会偏见或习惯的约束的环境。无论什么人,只要不是“诬告”,不是恶意的“攻击”,都允许别人说话,允许别人讲错话(当然不提倡),做到“言者无罪”,让讲真话、讲实话的人有一个好的正常的结局。

营造讲真话的环境,需要“制度”作保障。台湾龙应台女士说过:“……民主就是发表了不同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账,……民主就是不必为了保护孩子而训练他从小习惯谎言。”笔者认为,讲真话一定要有“民主制度”作保障。倡导讲真话,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化是不可少的,而“制度”的“导向及保障”更为重要、更为现实。必须通过改革完善“民主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去营造讲真话的环境。生活中我们倡导“讲真话”,“以诚实守信为荣”,但是,“讲真话”的“诚实守信”的受奚落无希望,而“造假的送礼”的享富贵又高升。那党和政府的“倡导”有何用?我们不必过分地去谴责“讲假话搞政绩工程的现象”,而应反思改革这种现象存在的制度环境。郭沫若说:“做人有两种,一种是逢场作戏,那样很快就能成功;另一种叫自然流露,但很容易倒霉,甚至毁掉”(李异鸣:《非常人 1840-2000中国人的另类脸谱》北方出版社,2006.12.p176)。相信在官场“混”的人都想“成功”,而不想“倒霉、毁掉”。

营造讲真话的环境,需要“领导干部”的带头。“普通的‘大家’真话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代表权力的执政者和执法者真正以身作则听真话、讲真话,才真正有影响力,才有作用”(黄东成:《真话与谎言》,《学习时报》2005.9.26)。其实,人民群众是愿(敢)讲真话的,关键还是领导干部愿听肯听真话,关键还是有良好的民意表达机制,下情上传,使真话不失真,让在上的领导能够听真话。如果“向上级报告本乡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却惨遭县领导批评”,“如果上级来考核时,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周志坤.还要让罪恶伴政绩造假行多远[N].南方日报2007.08.23.A2)。那谁也不敢也不愿讲真话。美国作家梭罗说:说真话需要两个人——一个人说,一个人听。周恩来总理在1962年说过:要大家讲真话,首先,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讲假话。领导喜欢听真话、讲真话,群众才敢讲真话。“直到今天,仍呼吁讲真话的多,能够讲或者能够讲出来的真话少。那原因我想,一是心有余悸,二是还有人(而且一定是掌有相当权力的人)喜欢假话,不喜欢真话,尤其不喜欢同他意见相左的真话”(周志坤:《还要让罪恶伴政绩造假行多远》,《南方日报》2007.08.23.A2)。

三、结语

人有这样的特点(本性):无论处在何种地位,无论在那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别人赞扬。这也是人的弱点。而有的人(较多的是领导)则喜欢别人奉承、恭维。笔者认为,讲真话应以之对“真君子”而言,应以之对“民主”而言,否则后果只有两个——后悔及遭殃。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网读书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本文作者:李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