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班主任自我检讨 > 导航 > 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的五个层次

班主任自我检讨

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的五个层次。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的五个层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班主任培训资料:班主任的五个层次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班主任的专业化问题一直以来却不受重视,班主任基本上是想当就当的。南京市教育局今年八月率先提出,以后全市的班主任须培训之后方能上岗。相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南京的做法应当是一个趋势。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除了一些常规之外,不同的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带班风格。我认为,从理念上来说,班主任工作有以下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凭个人好恶管理班级我称之为艺术家式管理。

艺术家比较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班主任也便是这种气质,教师心里高兴,学生做什么都是好的,教师心里不高兴,就把气往学生身上发,多年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工作积极性上来了,班级工作十分认真,工作积极性没有了,便百事不管,任尔东南西北风。喜欢哪个学生,不喜欢哪个学生,全凭个人好恶,并且喜怒形于色,毫不掩藏,藏也藏不住。这样的班主任治理班级,有可能一段时间情绪很好,班级治理的不错,但是人生不如意事总比如意事多,时间长了,这个班级的工作会陷入混乱。一部分对班级管理没有任何经验,仓促上马的教师也属此列,班级管理没有思路,没有规划,脑子里面空白一片,一切都是骑驴看样本走着瞧。

总结:管理班级要有思路,不能做艺术家式的性情中人,走到哪算到哪。

第二个层次,叫做从头管到脚我称之为总理式管理。

说总理式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叫管家式。班主任工作的确繁琐,但是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能够在这种繁琐中体会到乐趣,他乐于处理这些繁琐的事,并且把它当成班主任工作的全部。比较典型的又有两种风格,一种称之为严,学生见了,怕死;一种称之为烦,学生见了,烦死。有严到极致的老师,号称任何学生到他这里一熨斗烫平,学生的棱角个性全部抹杀。而那种烦到极致的老师,可以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教育,他说学生听,说一两个钟头话不带重样的,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缴械投降。这种管理以班级不出事为目标,虽然从结果上来看,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问题并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掩盖了。一旦换了一个班主任,学生发觉新班主任不如前面那个严或者烦,问题便会铺天盖地地涌现出来。

总结:班主任不能做管家婆,用管的思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三个层次,叫做称兄道弟,平等待生我称之为朋友式管理。

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往往会采用这种方式。他很尊重学生,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缺点他不会直接批评,而是用鼓励的口吻指出来。他和学生的距离很近,师生关系可以很融洽,学生甚至可以亲昵地称呼教师的绰号。(班主任工作 )学生愿意跟他交心,有些话对其他人包括家长都不讲,但是有可能会对这个老师讲,师生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向对方展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相当多的不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也是这种关系。但是,这种班主任管理方式,通常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学生常常为别的教师所不容,或者为校纪校规所不容。班主任的愿望很美好,但是往往对真实世界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到头来自己也会受到伤害,遭受痛苦最终发现,他对学生的影响力几近于零,对自己也产生怀疑。

总结:管理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朋友可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第四个层次,叫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我称之为辅导员式。

大学里面每一个班级通常都会配备一个辅导员,但是绝大多数的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都很宽泛,基本上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许多重点中学的班主任也是这种方式,倒不是他的班主任理念有多先进,而是学生素质太高了,能力太强了,教师也想偷偷懒,因此干脆把班级大小事务都交给班委处理了。教师偷懒成功,学生干部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另一种情况是,班主任还有其他事务,无暇管理学生,迫不得已,只能大力培养班干部,比如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有时一两个月不回学校,但是没有关系,学生会把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魏书生美其名曰班级管理自动化。从技术的角度说,魏书生是极其成功的,并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有这个能力在一些地方,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实际上放任自流,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管理不好学生,班级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缺乏凝聚力,最终乱成一锅粥。

总结:以学生为本是一句口号,分寸把握很重要。

第五个层次,叫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奋斗我称之为领导式。

班主任不是班级的管理者,而是领导者。在管理学里,最高明的管理是领导。以前有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因为打江山是领导,大家共同对付外患,保江山就变成管理,为内忧所困。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领导比单纯的管理更有效。领导式的班主任不是班级的局外人,而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教师参与整个奋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了发挥,而教师作为领导者,其作用不可或缺。他讲民主,平等待人,善于吸取学生的建议,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班级的发展指明方向。他需要懂得民主教育的真谛,他能够巧妙地区分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不同,教师不是权威,与学生关系融洽,却受到学生尊重;学生思维活跃,能自由发表观点,但是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师受学生爱戴,但学生有判断能力,而不是对教师个人崇拜。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为一个目标而奋斗比整天忙着处理班级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要高明得多。

这五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以效果为依据,而是根据教育理念的不同,从低到高而区分的。如果单从效果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可能做得最好,他可以保证班级不出事嘛,但是从学生的一生发展来看,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管理显然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班主任可能是几个层次的混合因为班主任的思想认识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可能在这一层次里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具体来说,第一个层次的教师不适合做班主任,他首先得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五个层次中最保险不容易出差错的是第二个层次,也很容易学,简单容易上手,其它的班主任类型都相对不太好操作。第三个层次的班主任在失败之后,很容易退回到第二个层次,然后在第二个层次终老。能在第四个层次取得成功已经是相当不易了,有时候,运气好的话,碰到一个能力强的有号召力的班长,也许会轻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选班干部如同矮子当中选将军,也够让班主任头疼的。至于第五个层次,我听说过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口号,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和学生一起写成长随笔,但是真正德才兼备有领导能力,并且领悟到管理班级真谛的班主任,还是非常非常的少。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班主任培训材料:三个关键词定位班主任的三个层次


班主任培训材料:三个关键词定位班主任的三个层次


江西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聂亚军老师说过:一个学校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校长,一个班级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于班主任。在理念引领行动的作用愈发凸显的今天,一个班级的发展状况,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下,比较突出的三个关键词,基本定位了班主任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关键词是:管理

这是比较流行的,也是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被贯彻了很多年的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在班主任的头脑中有两层基本含义。

第一层是管制:它是封建的师道尊严的残余在某些班主任头脑中的残余物。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是采取各种方法或者手段,达到把学生管制得服服帖帖的地步,让学生乖乖地挺老师话,按照老师的旨意办事;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许做其他任何的小动作之类的。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师生关系成了猫和老鼠的关系,成为学生委曲求全或者绝对服从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当下孩子个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叛逆的前提下,管制更多的是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或者因为班主任的行为(行动的或言语的)暴力使得学生性格扭曲。

第二层是管和理的结合体:按照中国传统政治家的管理理念,管理一个国家、团体等,往往需要恩威并用。而威便是管,是用某种制度或者规范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下条条框框多如牛毛实在让人可怕,例如江苏某校,学生吃饭吃慢了都要被扣分)。而理便是恩。班主任想方设法给班委主要成员以恩德,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给班主任服务,在很多时候替代班主实施管理班级的职责。(更多的时候,是把班主任的管让渡给班干部来做罢了,而班干部也不知道如何来与同学相处,大多采取的是强制,一种狐假虎威的强制管理。)当然班主任对一般班级成员也采取施恩的方式,我们都知道,这种施恩往往是在大棒背后的胡萝卜而已。这些班主任头脑中的理顺班级关系的核心往往是怎么样构建层层管理的层级关系而已,是一种学生管制学生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已。理的名称也雅,但理的实质很可怕。

无论我们的班主任对管理怎么理解,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让它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本身就没有了教育的平等,你已经高高在上了,何况这种直接的或者变相的管制是多少孩子的心灵被扭曲,个性被压抑!教育的育人本质,很多时候成了毁人的实际。

第二个关键词是:建设

从管理中走出来的一代班主任,似乎意识到了管理的管制实质,于是一如当今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提出了建设的理念。相对于第一个层次的班主任来说,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能够突破固有的理念的束缚,勇敢地跨出自己,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前进了一个层次的班主任群体。

建设班级的起点是班主任,落脚点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最终的归宿则是整个班级的自我运行。客观来讲,这是非常理想的班级实践方式。放手让孩子们走路,让他们自己去走路,这是对事必躬亲的班主任的解放。但是,我们来分析这种建设理念的实施过程和实际现实时,就会发现,这种貌似理想的实施理念,背后依然是对教育中的育的违背。

班级建设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制度建设;一是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班委的建设,这个班委只是由少数的班级成员组成。对于整个班级来说,他们就是班级的实际管理者,班级理想化的自主运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参与的自动的运行,而是班级的实际管理者由班主任的全权到半权到完全让渡给班委管理而已。为了使班级更好的运行,班级制度建设的第二步就是班级的管理细则或者是班级的管制制度的建设。(班主任工作 )这些条文有的冠以班级公约的名称,而实质就是班级的实际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实施约束的法律。当然,我们不能就此盲目地否定这些制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些制度或者公约本身的民主性和发展性。客观地讲,我们班级建设的制度或者公约几乎无一例外地是管束学生的条文。这个制度建设,对于班委的成员来说,是一种管理能力的锻炼和发展,而对于被管理者来说呢,这些东西往往就是束缚。

班级建设还包括班级文化建设,这也是建设班级的教育理解高出管理班级理解的关键所在。一个没有文化的群体是乌合之众,积极的文化引领是一个班级走向自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凝聚一个班级全部力量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提升的一个标志。

第三个关键词是:培育

黄燕亚老师说:做一个班主任,其实就是学生的生命和你的生命有了一个约会,有如此缘分,你就应该珍惜这段时间,让每一个生命在和你相处的时间里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因此,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成的绽放是任何一个班主任的最神圣的使命,也是最基本的职责。因此,我们应该精心地去培育班级里所有的生命,而不是个别的生命;我们应该精心地去给每一个生命以发展的机会发展的能力,而不是用管制压抑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与绽放。

那么,如何培育一个班级呢?

首先,班级的培育要立班委。班委的构成不是传统几个班干部组成,它应该是班级委员会,是一个有班级常委和委员组成的整体。在这个班级委员会中,班级的主体构成应该是几个常委分别领导的委员会。常委只是委员会的组织者,而不是超越于委员之上的管理者。委员在这个委员会里,有随时改选常委的权力。组成班级的几个委员会的常委,都是班级发展的服务者,是带着一个为班级前进而不断努力的服务意识而工作的人员。于是在一个班级里,几乎没有等级制度,都是服务者。

班常委要分别带领一个完整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组成,恰恰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来分的。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结合在一起,也使得他们尽可能地在自己构建的平台上发展自己。委员会以例会的形式开展自己的活动,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开展有主题有计划的活动。例如我们假设成立了一个班级文化设计委员会,我们就可以开展关于审美活动的论坛,让每个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升自己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这样,每个学生都是某个小集体中平等的一分子,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动起来的,而不是静止的被管理者,都是能够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而不是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个性的发展。

培育一个班常委领导下的各个班级委员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有意义的委员会活动,是班主任首先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班级常委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培育。班级委员会的工作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层级积累等,班级常委的工作能力和基本活动内容的设定至关重要。要引导班常委从对己对人的态度,委员会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有效性等等,都需要班主任来进行指导。

第三,班级的培育要构建班级文化。平等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包容意识等,是重要的培养内容。这些是构建健康、自主、发展的班级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意识,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我们的学生从这样的班级里毕业了,也就具备了一个社会人所具备的良好素质,也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培育型的班级理念,是把每个孩子的发展作为了班级培育的重点,它是真正地贯彻了成全人、发展人、造就人的现代基本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具备了这样的班级理念的班主任,愚以为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

我们和学生有个约会,让每一个生命在和你相处的时间里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我们责无旁贷也由衷自豪。

班主任工作的五种层次


班主任工作的五种层次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班主任的专业化问题一直以来却不受重视,班主任基本上是想当就当的。南京市教育局今年八月率先提出,以后全市的班主任须培训之后方能上岗。相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南京的做法应当是一个趋势。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除了一些常规之外,不同的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带班风格。我认为,从理念上来说,班主任工作有以下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做凭个人好恶管理班级我称之为艺术家式管理

艺术家比较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班主任也便是这种气质,教师心里高兴,学生做什么都是好的,教师心里不高兴,就把气往学生身上发,多年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工作积极性上来了,班级工作十分认真,工作积极性没有了,便百事不管,任尔东南西北风。喜欢哪个学生,不喜欢哪个学生,全凭个人好恶,并且喜怒形于色,毫不掩藏,藏也藏不住。这样的班主任治理班级,有可能一段时间情绪很好,班级治理的不错,但是人生不如意事总比如意事多,时间长了,这个班级的工作会陷入混乱。一部分对班级管理没有任何经验,仓促上马的教师也属此列,班级管理没有思路,没有规划,脑子里面空白一片,一切都是骑驴看样本走着瞧。

总结:管理班级要有思路,不能做艺术家式的性情中人,走到哪算到哪。

第二个层次,叫做从头管到脚我称之为总理式管理

说总理式是好听的,不好听的叫管家式。班主任工作的确繁琐,但是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能够在这种繁琐中体会到乐趣,他乐于处理这些繁琐的事,并且把它当成班主任工作的全部。比较典型的又有两种风格,一种称之为严,学生见了,怕死;一种称之为烦,学生见了,烦死。有严到极致的老师,号称任何学生到他这里一熨斗烫平,学生的棱角个性全部抹杀。而那种烦到极致的老师,可以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教育,他说学生听,说一两个钟头话不带重样的,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缴械投降。这种管理以班级不出事为目标,虽然从结果上来看,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但是问题并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掩盖了。一旦换了一个班主任,学生发觉新班主任不如前面那个严或者烦,问题便会铺天盖地地涌现出来。

总结:班主任不能做管家婆,用管的思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三个层次,叫做称兄道弟,平等待生我称之为朋友式管理

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往往会采用这种方式。他很尊重学生,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缺点他不会直接批评,而是用鼓励的口吻指出来。他和学生的距离很近,师生关系可以很融洽,学生甚至可以亲昵地称呼教师的绰号。学生愿意跟他交心,有些话对其他人包括家长都不讲,但是有可能会对这个老师讲,师生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向对方展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相当多的不做班主任的年轻教师和学生也是这种关系。(班主任 )但是,这种班主任管理方式,通常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学生常常为别的教师所不容,或者为校纪校规所不容。班主任的愿望很美好,但是往往对真实世界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到头来自己也会受到伤害,遭受痛苦最终发现,他对学生的影响力几近于零,对自己也产生怀疑。

总结:管理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朋友可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第四个层次,叫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我称之为辅导员式

大学里面每一个班级通常都会配备一个辅导员,但是绝大多数的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都很宽泛,基本上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许多重点中学的班主任也是这种方式,倒不是他的班主任理念有多先进,而是学生素质太高了,能力太强了,教师也想偷偷懒,因此干脆把班级大小事务都交给班委处理了。教师偷懒成功,学生干部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另一种情况是,班主任还有其他事务,无暇管理学生,迫不得已,只能大力培养班干部,比如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有时一两个月不回学校,但是没有关系,学生会把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魏书生美其名曰班级管理自动化。从技术的角度说,魏书生是极其成功的,并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有这个能力在一些地方,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实际上放任自流,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管理不好学生,班级一盘散沙,群龙无首,缺乏凝聚力,最终乱成一锅粥。

总结:以学生为本是一句口号,分寸把握很重要。

第五个层次,叫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奋斗我称之为领导式

班主任不是班级的管理者,而是领导者。在管理学里,最高明的管理是领导。以前有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因为打江山是领导,大家共同对付外患,保江山就变成管理,为内忧所困。还有一句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领导比单纯的管理更有效。领导式的班主任不是班级的局外人,而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教师参与整个奋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了发挥,而教师作为领导者,其作用不可或缺。他讲民主,平等待人,善于吸取学生的建议,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班级的发展指明方向。他需要懂得民主教育的真谛,他能够巧妙地区分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不同,教师不是权威,与学生关系融洽,却受到学生尊重;学生思维活跃,能自由发表观点,但是更懂得尊重别人的意见;教师受学生爱戴,但学生有判断能力,而不是对教师个人崇拜。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为一个目标而奋斗比整天忙着处理班级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要高明得多。

这五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以效果为依据,而是根据教育理念的不同,从低到高而区分的。如果单从效果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可能做得最好,他可以保证班级不出事嘛,但是从学生的一生发展来看,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来看,第二个层次的班主任管理显然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班主任可能是几个层次的混合因为班主任的思想认识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每一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可能在这一层次里取得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具体来说,第一个层次的教师不适合做班主任,他首先得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五个层次中最保险不容易出差错的是第二个层次,也很容易学,简单容易上手,其它的班主任类型都相对不太好操作。第三个层次的班主任在失败之后,很容易退回到第二个层次,然后在第二个层次终老。能在第四个层次取得成功已经是相当不易了,有时候,运气好的话,碰到一个能力强的有号召力的班长,也许会轻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选班干部如同矮子当中选将军,也够让班主任头疼的。至于第五个层次,我听说过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口号,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和学生一起写成长随笔,但是真正德才兼备有领导能力,并且领悟到管理班级真谛的班主任,还是非常非常的少。

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工作五招制胜


班主任培训材料:班主任工作五招制胜


怎样抓住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建立起优良的班集体,我认为五招必用。

第一招:情感上以爱动其心。这是老生常谈,但是我认为,光老师不爱学生不行,要想办法让学生爱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一是要真爱学生,是否真爱,老师的眼神和动作语言就可以看出来,爱从心底流出,能够产生磁场。我们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就一副厌恶、不耐烦的表情,你的道理讲得再好,学生是不买帐的。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可以想想我们谈恋爱的时候,怎样让对方感受到种种爱意呢?每天准时的电话,时不时要求共同进餐,特殊节日的时候给点惊喜,无事的时候也想法凑到一起说几句好听的话,慢慢地,对方就接受了。对于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就要这样。老师做到这个份上肯定不容易,但这也正是老师的职业特点所在。爱好学生人人能做到,爱差学生的老师必然要有高尚的情怀。有的老师说,这些学生不讲感情,其实这类学生最讲感情,即使今天他没有反馈,也一定是班主任的一张感情存单。霍懋征老师四不:不向学生发火、不让学生掉队、不惩罚一个学生、不向家长告状,赢得学生一生爱戴,值得每个班主任学习。

第二招:习惯上小事成大事。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育苗。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省时,二省力,三减少错误。培养吸光一是要严格要求,班主任要有威信,要有原则;二是要以身作则,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谓谁家的孩子像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己不正,不能正人。(班主任 )三是要反复练习,及时强化,习惯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复练习不可。不少的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意识要加强,卫生差,秩序差,学习差,归根结底习惯差。有时候老师在喊学生习惯差,却对学生习惯没有培养意识。

第三招:管理上人人担责任。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班级管理如果能够做到人、事、时三者结合,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动化,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可以像八(3)一样进行细致的班级分工,也可以在班上推行我为班级做实事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到班上找一件自己认为值得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然后报班长登记,在班上公布,并自己负责为班级持之以恒地把这件事做好。这样一来,班上可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只有不断地为班级做事,对班级的感情才会越深,集体荣誉感才会越强。反之,一个从来不为班级做贡献的人,他也就游离在集体之外,对集体也就不会有多少感情,集体好与不好,他都会无所谓。有的学生已经将被老师们边缘化,学习不管,眼睛不看,事务不分,他们只好在沉默中爆发,时不时干些违纪的事儿。

第四招:学习上自主最有效。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很多优秀的老师都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有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教育的确需要鞭子,但这根鞭子,不应该只掌握在教师和家长的手中,而应该植根于我们自己的心中。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管理,社会的影响都只是学生成长的外部原因,而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学生成长的根本原因。而只有调动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教育和管理的效益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外界多元信息的影响,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例如电脑和网络)比上一辈还要强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是有的。也就是他们已经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年龄越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力越大。一般规律是,十三岁之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管理,社会的影响起的作用比较大,占主导作用;十三岁之后,自我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五招:精神上阳光才给力。学生中的消极因素确实很多,心理健康是最突出的问题。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营造起班集体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这里一方面需要班主任洞察秋毫,关注特质学生,做好个别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长期给予学生一种积极价值观的影响。一是要打好学校阳光教育牌,诠释阳光教育内涵;二是用班主任昂扬的精神风貌感染学生;三是开展起丰富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温暖,感受力量。

当然,班主任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当各种招数内化为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后,班主任的工作自然会厚积薄发,一言一行都会形成有效的教育磁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