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检讨书 > 导航 > 学习科学发展观谈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学习检讨书

学习科学发展观谈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学习科学发展观谈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我校学习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办好大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素质: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是高级脑力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专门人才的培养者,是新学科和新技术的探索者,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担负着崇高而光荣的培养高级人才的艰巨任务。而到底大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担负起这个艰巨任务呢?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合格的大学教师呢?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不少人发表了高见。在这里,我也谈谈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特别是,我想谈谈当今社会的当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现简述如下:

一、要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是前提。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要具有好的师德。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不管是在政治思想上、工作态度上,还是在生活作风上,都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既要言教,更应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文化素养的深浅,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娴熟地掌握所授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对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应有所了解。

四、要具有新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教育思想。既要懂得新的教育理论,遵循新的教学规律;又要懂得教育心理,掌握学习理论,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五、要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不仅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要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掌握所授学科教学的系统设计,对大学生既要掌握一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也要研究不同个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标。

六、要具有现代教学技能。能力是本领和才干,能力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实际本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确实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尤其,要学会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及有关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中要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起码要会上课,能上好课。也就是说,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做到文理通顺,语言规范,普通话标准;又要有教学技巧和艺术,做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肢体语言丰富、形象,讲课生动,富有激情。

八、要具有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教师的真才实学和各种能力综合和谐发展的最高体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教学创新能力。而教师的创新能力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再学习、再提高,因此,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掌握学科领域的新信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研究教学前沿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应


目前全党正在积极开展的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使自己感触颇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次全党深入开展的这次活动,使自己同时联想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本来都是很直白的道理,为什么要再次提出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级管理层制定政策脱离基层客观实际的决策原因,也有下级执行层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实事求是的执行原因,但根本的一条都是在发展方面脱离了客观规律,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时间一长,对事业健康发展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经济金融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深入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也恰逢其时。

通过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思考,自己体会到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方面,尤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管理层的决策制订和执行者政策执行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首先上级的科学决策是观,是本,若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脱离了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健康发展;其次下级执行者是行、是末,作为基层执行单位既要积极执行上级行的有关政策,更要结合基层的具体工作实际,做到因地制宜的执行。既不能舍本逐末,政令不通;也不能脱离实际、不顾大局,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紧密配合,方能促成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当前部分领域出现的背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多数是上下脱节所致。而且管理层级越多、决策半径越长,背离度也就越大。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这一点体会得尤为深刻。市场竞争形势复杂多变,同业间的竞争也激烈残酷,犹如行军打仗,老拿制定好的作战方案与敌较量,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可想而知。

二要处理好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这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强调的多了些,各个条线、各个部门都是踩足油门、你追我赶、加快发展,“超常规、跨越式”曾一度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经济发展了,国民的信心增强了,好象重又激起了五、六十年代“赶英超美”的豪迈气概,作为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等纷至沓来,国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发展进入了一个怪圈,很多人在为“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困惑不一。有的单位为了完成不切实实际的指标甚至置规章制度和操作风险于不顾,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我想,这样的发展绝不是我们想要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保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协调,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三要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讲了许多年,实践了许多年,但无论到何时,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仍然是不变的旋律。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全局利益要靠局部利益来保障。道理很浅显,但做好往往很难!而且是管理层级越多越难!因为中国毕竟太大了,各地有各地的具体实际,但高高在上的决策层,站得高、看得远,制定的政策往往超前一些,虽说各地有各地的实际,但政策只能是一把尺子,不可能给每个地方配备一把不同的尺子,一来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个别制定政策牢心费力、二来没有相应的创新与应用的机制保障,关键是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受到挑战,局部利益也只好委屈一下了。而局部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都是全局利益,是全局利益的保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从而伤害到全局利益。因而全局与局部的紧密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靠机制来加以保障,才能实现全局利益的最大化。

四要处理好与同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原来有个说法,“商场如战场”,而竞争绝不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战争,更应该追求的是合作中的共生共荣。如果看过电视剧《闯关东》,更能得到很好的理解。朱开山与韩老海、潘五爷的争、夏掌柜与刘掌柜的斗,最终都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甚至用生命的代价才换回了对合作共荣的深刻体会。但现实生活中,“同行是冤家”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同业之间往往是考虑竞争的多,携手合作的少,畸形的竞争也催生了风险和腐败。如何促进竞争对手之间开阔胸襟、理性竞争、合作共赢,既需要竞争者的肚量和技巧,也是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五要处理好营销产品与营销客户的关系。前面几方面的关系处理都很笼统,属总体,具体到基层的业务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直接关系到与客户关系的巩固加深和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各项发展指标压力较重的情况下,营销产品和营销客户的关系处理有时就本末倒置,甚至为了产品营销任务的完成不顾损害客户的利益,长此下去,必然损害客户关系,最终影响到我行的实际利益。因此,在具体的业务营销过程中,要把营销客户放在首要的位置,真正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通过客户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各项产品营销任务的实现,那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终只能是害了自己。

优秀范文:科学发展观心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务实


《优秀范文:科学发展观心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务实》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当前,全党正逐步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特别是第一批试点单位正按步骤全面展开。但在活动的开展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雷声过大,脱离,高调跟风,范围盲目。

实事求是地讲,科学发展观确实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总结,是时代的需求,是使中国发展延着正确健康轨道前行的正确思想。全党学习贯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前进的需求。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问题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地方随意改变中央初衷,致使这一学习实践活动来到基层就有些变味。

第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是为了进一步用这一思想指导我们的事业。但有些地方则更注重的是形式,是文件材料的雷厉风行,而不是真正从思想深处领会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无论是上报的材料还是下发,或交流的材料,实际的东西不是很多。这是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避免的。

第二,学习应当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使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与实际脱节,学习是学习,工作是工作,不能将学习到的东西内化为工作的动力,不能使其在本单位实际化,结果学习后的后果仍是科学发展观高高在上,与实际无多大关联。最近,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中央也下发通知,要求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与工作实际想结合,看来这一现象并非在一个地方出现,已引起党中央的重视。

第三,盲目扩大范围,成为全党,甚至全民学习的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宏观的指南。中央在文件中也要求在县级以上干部中进行学习。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即使是试点单位也是全员动员,甚至全民参与,这就有点盲目扩大化了。按照中央精神,应当主要是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学习这一思想,使之成为我们事业领导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后党每一次大的学习活动,都能使我们的事业增添活力和动力。愿这次学习活动在试点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真正按照中央的精神贯穿始终,并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优秀范文:科学发展观心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务实》是篇好,主要描述学习、实际、活动、过程、中央、这一、科学、发展观,希望对网友有用。

军人谈学习“科学发展观”后感想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给全军部队带来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的新气象,有力推进了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和今后全军官兵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帮助官兵进一步认清科学发展观对部队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清除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本刊应读者要求,开展“科学发展观离我们远不远”的讨论,本期选发10位读者的讨论稿,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读者的一些疑问,欢迎大家继续踊跃参加“科学发展观离我们远不远”的讨论。下期请读者着重围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军事训练改革、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发表据事论理的见解。

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官兵所掌握,才能生成强大的战斗力。而官兵对科学理论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宣讲辅导是否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只有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才能使官兵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方永刚的政治理论课之所以人们爱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善于用群众语言把深奥的理论“翻译”成大家喜欢听、能听懂的通俗语。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应该从部队建设和官兵的思想实际出发,多联系本单位的事例,多用官兵熟悉的语言,多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使宣讲辅导可感可触、可亲可信。这样,大家才能感到科学发展观就在部队建设的实践之中。

以人为本尊重士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现在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日常管理,都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就拿我们单位来说,以前担心士兵乱交往,对他们的书信、日记管理很严,带兵人有时甚至私看士兵的信件和日记,伤害了士兵的自尊,还容易诱发官兵之间的对立情绪。我部领导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士兵的隐私权,专门为士兵内务柜安装了带锁的抽屉,让士兵锁住自己的小“秘密”,温暖了每一个士兵的心。

取消不合时宜的“统一”

我刚入伍时,连队为了整齐划一,啥事都搞“统一”:毛巾、被子叠成“豆腐块”,脸盆、牙具、水杯、拖鞋、碗筷全连一模一样,就连钢笔、笔记本等也由连队统一订购。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争当内务卫生先进,有的人还往被子上洒水、缝帆布、插硬纸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后,部队取消了这些不合时宜的“统一”。毛巾不再叠成“豆腐块”,而是晾在专用毛巾架上。被子虽然要叠放整齐,但严禁洒水、缝帆布、插硬纸板,也不必用夹板反复挤压,无须徒耗时间和精力。连队不再统一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而是让官兵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想买什么品牌就买什么品牌。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村支书谈科学发展观


村支书谈科学发展观

一村一寨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一村一寨,我体会,对于一个村来说,科学发展必须明确四点。
第一,科学发展,基础是发展。我们**村曾是全国的老典型。但上世纪80年代初曾一度落后了,农民收入比周围的富裕村下降,村民的不满情绪、不稳定因素开始滋生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被选为村主任。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老书记**。她之所以受到全村人拥戴,根本原因是让乡亲们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历史,告别了土窝儿住上新房。现在为什么人们有意见了?根本原因是发展慢了。所以,当时的第一板斧就是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兴办集体企业、放开个体企业。几年下来,村集体积累多了,**这面红旗又飘起来了。这告诉我们,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第一村务。
第二,科学发展,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给了谁”的问题。只要这“三问”的答案都是群众,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准保不会错。
第三,科学发展,目的是让群众心情舒展。这个舒展除了物质上的,还有政治上的、精神上的。比如在政治上,必须保障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不受侵犯。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民主制度:一是保障村民的选举权,把干部的“乌纱帽”真正交到群众手里;二是决策权,重大村务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决议;三是监督权,要让村民监督,要让村民明白,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公开了,群众的监督到位了,群众就放心了,心情也就舒展了。再如在精神上,必须大力提升村民的社会公德、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水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邻里环境。假如村里整天打架闹事,即使吃得住得再好,心情也不舒展。
第四,科学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我们经年不断的素质教育,没有素质逐年提高的村民,**的发展就达不到今天的水平。

村书记的“重”与“轻”

科学发展,村书记是“领头羊”,是当家人。我对村书记这个位置,有两点看法和体会。
首先,这个位置很重。党组织和父老乡亲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你要为党守好这块阵地。“人在阵地在”,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也不例外。在这块阵地上,首先要为党争光,而不能为党挣骂。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态度,是从接触他们的当家人开始的。你执政为民、廉洁奉公,老百姓不光说你好,更说党伟大正确;你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胡作非为,老百姓不光戳你脊梁骨,而且给党抹了黑。
其次,这个角色很轻。你不能把权利看得太重了,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因为你没有三头六臂,你也是村里普通一农民。群众选你当领头羊,就是让你带着大伙往前奔。刮风你是一堵墙,下雨你是一把伞,逢山你开路,过河你架桥。在群众面前,你就是跑堂的小伙计,群众渴了你送水,饿了你端饭,把群众伺候高兴了,你就算称职了。作为一村之主,只有把自己定位在党和群众这一边,才能掂出这个位置的轻与重。

当班长的“基本功”

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班子、带队伍,在这方面,班长应具备四个基本功。
一是要当“班长”,不要当“家长”。在班子内部,不能搞家长式“一言堂”,要坚持集体领导,共同决策。这是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的前提。我的办法是:一事当前,我先划“道”让大家去直。这第一道最难划,因为没有参照物,很容易出偏差。当班长的,既要担当起划这第一道的责任,又要虚怀若谷,有不怕被修改、完善乃至否定的胸怀。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是谋事、做事、成事的规律,也应该是班长的一项基本功。
二是要团结一致,不要一团和气。一个班子一群人,性格不一,秉性不同,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这就要求当班长的看全部、虑整体,千万不要在一句话、一件事上斤斤计较。这里有个胸襟大度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基础问题。张飞性格暴躁,不拘小节;关羽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但他们忠于结义诺言,舍生忘死匡扶汉室。所以刘备容忍他们的缺点,视若手足,终成一方霸业。这说明,团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光凭哥们义气,那不叫团结,那是乌合之众,有点风雨就会一哄而散。我们班子团结的基础是为全村的发展无私奉献,而不是合起伙来吃干嚼净。在这方面,不能搞一团和气,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村班子十几年团结一致,每次换届班子成员都是连续高票当选,靠的就是干事创业的政治基础,靠的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历史公式。
三是要放手放权,不要撒手不管。我们每个班子成员都有相应的工作目标,也都有相应独立的权力。班长对班子成员分工以内的事,要放手、放心、放权,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不能只要求人家怎么干,但不放给人家一点权。凡是班子成员积极性不高的地方,十有八九是责权利不统一。权和利是履行责任的保障和动力。没有保障和动力,责任也就失去了追究的依据,成了一句空话。但放手放权不是撒手不管

村支书谈科学发展观第2页

。当班长的,在班子成员碰到实际困难时,要迎难而上,不当甩手掌柜;对成员之间的隔阂和分歧要及时协调,适时补台;对班子中的苗头性倾向,要及时纠偏定向。
四是要关心,不要偏心。对班子成员要视同自已的亲兄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身体、家庭,都要看到、想到、关心到。但是,关心不是偏心。什么是偏心?就是偏袒缺点和错误。比如在执行村规民约上,对干部的处理要比群众严、要比群众重。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维护干部的形象和威信。我村的干部包括家属、亲属,总的看都很自律,但对个别违规违纪现象,绝不搞下不为例。当然,这有个场合和方式问题,对干部的批评教育,有的要公开,有的局限在班子内,更多的是个别谈话。

农村工作的“难”与“易”

科学发展,必须破解农村工作的难点。农村工作为什么难,难在哪儿?这个扣儿必须解开,否则,就谈不上科学发展。
难,主要难在干部身上,难在干部的素质上。从发展的历程看,由计划到市场,由大集体到大包干,干部有三个没跟上:观念转变没跟上,管理方法没跟上,政策水平没跟上。再用老一套管理新农民已经行不通了。有人说今天的群众懂得太多,不好管了,我觉得这话应反过来说。不是群众懂得太多,而是干部懂得还不够多。干部素质和群众素质的提高没有成正比,有的反而拉开了距离。你了解政策不如他细,你掌握情况不如他熟,你摆出的道理不如他充分,你让群众服你,难!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不难,就得对症下药。用什么药?我的体会是,不妨让群众来“管”干部!群众“管”干部的过程,也是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过程。再说,村务本来就是群众的村务,理应让群众来管理。干部的责任就是把群众的意见、办法、智慧集中起来,然后再交给群众。群众懂得多是好事,怕就怕群众不懂,你跟他磨破嘴皮子,他仍听不懂、想不通,那就不好办了。我们村大喇叭每天早晨都按时转播中央新闻,目的就是让群众多懂一点政策和时事,群众懂得多了,对干部也是个促进。另外,我村还有个群众制定的“小宪法”,既管“官”又管民,很管用。总之,农村工作的难与易是相对的。更多地想着群众,更多地实践民主,做到“干部搭台,群众唱戏”,工作之难就会变得不难;否则,看似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很难。

法·法儿·情

科学发展,需要科学地领导。领导好一个村,既要依“法”,又要得“法儿”,还要讲“情”。
法,就是法律。依法治村,这是首要的。没有法律,就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没有和谐,就谈不上稳定,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做群众工作,仅靠权力不够了,群众越来越认法不认权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把法律条文念一遍。党组织的威信和威力,越来越取决于干部的执法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所以,干部千万不能脑袋一热就拍板蛮干。
法儿,就是工作方法。“法”强调的是原则性,“法儿”强调的是灵活性。农村千人千面,百户百性,没有碰不到的事儿。要善于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把工作对象琢磨透了,“法儿”也就有了。对那些我们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不能光埋怨群众,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得“法儿”。“法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为调解村里的棘手矛盾,前几年我们搞了一个“土法儿”叫民主法庭,推举有威信的党员、村民组成评委,用“打分制”调解群众纠纷。一方面把村干部从繁杂的矛盾事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深得群众信赖,收到了空前效果。
情,就是以情感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现在有些群众不怕干部的“招数”硬,硬得出了格,他可以去上访告状,但他怕你和他“掏心窝子”。有一个村民,他把集体闲散地上的几棵树刨走了,按“小宪法”应予处罚。但他手头拮据,扬言谁罚钱就和谁拼命。村干部就多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几次下来,他被感化了,不仅如数交还了所刨树木,还搭上了自己的几根檀条做补偿。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情,是村干部做工作的第一要素,因为你面对的是祖辈相依的邻里乡亲,只有动真情、捧热心、献诚意,心心相印,情情相融,同时辅之以“法”和“法儿”,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法”就会变成冷冰冰的大棒子,“法儿”也容易被人误解为内藏奸诈的外衣。那样,任凭你的“法儿”再多,群众也不买你的账。

“得罪人”辩

科学发展,需要和谐的干群关系,但村干部又难免得罪人,怎么办?我的体会是三句话:不怕得罪人,处理好被得罪的人,尽量少得罪人。
首先,不怕得罪人。村干部为了全村利益得罪少数人,应该说是正当防卫。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群众就会说你“耍精,滑头”。再说,为了全村三千人得罪个把人,值!99%的人高兴,1%的人不高兴,你还怕什么?所以在原则问题上,在规章制度面前,我从不让步,怕得罪人就别当干部,这个不能含糊。
其次,处理好被得罪的人。无论什么人都难免失误难免有错,如果把这些人都打入“另册”,用不了几年,你就把村里的人都得罪完了,别说干工作,你连在村里生活都难了。所以必须处理好被得罪的人,我的做法是三步走:一是登门作解释工作,说清楚我们是对事不对人,处理的是某件事,而不是跟某个人过不去;说清楚制度不饶人,不是人为地处理你,而是规章制度制裁你。二是坚持功是功、过是过原则,功过不相抵。被处理的人做了好事,做了贡献,同样受表彰、得奖励。三是不翻旧账,不造成感情隔阂。我有个近门长辈犯了村规,受了处理。我主动找他解释,他不见我,在路上碰见喊三声五声他都不理我。后来我就每天午饭前到他家里等他,连续等了五六天,他终于顶不住了,主动和我说:“你当书记的也不容易,放心吧,我不记恨你!”
第三,尽量少得罪人。这也有三个“诀窍”:一是秉公办事,不因感情好恶和利益关系得罪人。自己的家人亲朋一有违规,照章处理,并且“从速从严”。二是靠制度管人,决不搞人治。我们加大村务管理制度化的力度,避免了大量人为矛盾的出现。三是让群众自己教育、管理自己。凡适宜群众讨论裁决的事,都交给群众讨论裁决。这样,一方面当事人口服心服,另一方面,能教育更多的群众。

“蜘蛛网”说

科学发展,必须善于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不然不仅难以发展,甚至难以维持局面。
矛盾,就像一间房子里的蜘蛛网,如果不及时把蜘蛛赶走,把蜘蛛网弄掉,而是躲来躲去,那么蜘蛛网就会越织越多,最后会把你挤到墙角,动弹不得,让你无法开展工作。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矛盾!农村的许多矛盾都是由遗留问题引发的,一次解决不好或解决不彻底,就会引发次生矛盾或连锁矛盾,最后矛盾会“遍地开花”。放着钱可以生息,搁着事只能生乱。这几年,我们及时化解矛盾靠三条:一是充分发挥村民小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小组或村内;二是严格要求干部,不允许干部之间藏隔夜话,有了隔阂处理在当天;三是不允许干部与群众争利益、存积怨。我们对干部有约法三章:不准与群众闹意见不说话,不准家中养狗,不准搞家族亲信那一套。

“奉献精神”要管上千年

科学发展,必须弘扬奉献精神。我们村从八十年代的800元起家,发展到今天的固定资产1.3亿元,靠的就是干部群众的奉献精神。
首先,村干部要以集体为家,但又不能把集体当家。村干部干的就是“炒了豆子大家吃,炸了锅自己锔”的活儿。没有奉献精神不能当村干部。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干部把集体的事当自家的事来办,舍小家为大家,吃过苦、挨过骂、受过气、冒过险。如今看着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富裕了,我们心里舒服、熨贴。同时,村干部又不能把集体当成自己的家,想拿就拿,甚至把集体经营变成个人发财之道,假公济私,中饱私囊,那就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成了集体的寄生虫。
其次,群众的奉献精神靠干部去发掘。有两件事对我教育很大:一件是村里埋设1500米管道,我们定的是有偿劳动,但大喇叭喊了半天,只有四人报名参加;村里挖一条15华里的排灌渠,我们定的是义务劳动,全村却一户不少,踊跃出工,计划5天的任务,3天就完成了。今年春天,我们举行**纪念馆开馆仪式,仅中直机关和省市就来了620多位领导。我们改革接待方式,实行“吃派饭”,上自省部级领导下至县乡干部一律在村民家吃饭。那天一共有90户承担了吃派饭的任务,大家拿出最好的饭菜招待客人,各级领导非常满意。事后,我们决定,给每户补贴80元,但没有一户要。这两件事告诉我们,群众中蕴涵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奉献精神,干部要善于褒扬和发掘这种可贵的精神和思想,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扬光大。
第三,“虚活儿”要实做。在农村,不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称为“虚活儿”,不肯下实劲,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不通,怎么去行动,怎么去发展?当然,“虚活儿”不是耍嘴皮子,不是空对空,而是虚功实做,寻求群众乐于接受、又切实发挥作用的载体。我们还充分发挥老书记**的特殊政治资源,投资760万元建起“**纪念馆”,让人们世世代代弘扬**的奉献精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