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一月工作总结范文简短 > 导航 > 课程教学小结

一月工作总结范文简短

课程教学小结。

光阴易逝,岁月蹉跎,我们也在忙碌中准备结束这段时间的工作,是时候认真的进行这一段时间工作总结了,通过工作总结,可以回首过去的得失,展望未来,发奋努力当下。工作总结的标准格式是什么样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教学小结”,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总结一:课程教学小结

一、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本册教材包括十个单元,其中第一、二、七单元是诵读经典,第四、五单元是书法名家和绘画欣赏,第二单元是传统节日,第六、九单元是齐鲁名人河政治人物,第八、十单元是名胜古迹和宫殿园林。

三、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总结二:课程教学小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担任体育类2010-2、4两个班的《田径》课和社会体育专业2008级的《体育产业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田径课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以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理论课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理论课的教学课件,不断丰富和充实理论内容,使得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田径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科学,讲解生动、清楚、教学效果良好,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

《田径》课程是体育学院体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共64学时,4个学分。分为技术课和理论课相结合,技术教学是田径主项提高课,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中的几个重要项目和田径运动健身的方法与手段,了解动作的要领、完成方法和要求,使学生的技术动作规范化,具备在未来教学中的示范能力。要明确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关系,防止技术教学时忽视掌握基本技术而片面追求运动成绩的做法。通过讲解示范、课堂演示、利用电视及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制作设计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以及采用相关教学录象和光碟,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上好田径技术课,其次就课的组织教法一方面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另一方面在课前就查阅了众多有关方面的资料,根据技术动作的复杂程度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安排教学顺序,并采用灵活多变、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虚心向专家听取意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平时较注意其他教师的授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习新的技术和巩固提高原有的技术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定期进行辅导,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地阅读相关参考书,巩固和加深学习成果。理论教学是田径主项提高课的理论教学应侧重讲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科研方法、田径运动的竞赛组织与编排、科学的田径运动健身手段与方法和田径运动的场地的设计、修建与使用等基本理论知识。采用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使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风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要求认真备课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教学常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不迟到早退;严格要求学生,使得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体育产业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实际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多采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引导式和自学式教学,课上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在讲授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事实清楚,事例鲜明生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讲解过程中语言清楚、科学、生动,启发提问及时恰当,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严密、科学、有效。并且增加了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当堂讨论,当堂讲评,当堂消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学年获得校教学成果三等一项,《对高校体育类田径普修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获得校级课程教改项目立项。

课程考核:考核方式为按项目技术评定综合得分、达标、理论考试(闭卷)、平时成绩相结合,综合考试结果为:所有参加考试学生共55人,其中不及格的0人,6069分的1人,7079的34人,8089的18人,90分以上2人。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总结三:课程教学小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调整的内容之多,涉及的知识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适应课改形势发展的要求,区教研室、学校领导先后组织多次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新课标应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下面我就谈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几点体会。

一.端正态度,重新定位

通过不断地学习、充电,我认识到,我虽然从事教学多年,但是面对现在教新教材,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们用老经验去对待新问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淘汰。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一位新教师自居,虚心求教,经常与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使自己进入新的角色。

二.深入钻研,认真备课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如今的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挑战对我说,是不言而喻的,给我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知识储备点及相关链接的知识点,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及课件,才能做到驾驭课堂,胸有成竹。

三.组织教学,严谨有序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交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要求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而且要有以一变应万变的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应严谨有序,把握好分寸,如果时间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或者又回到老的教学方法上。尤其是慢班的学生,自制力特别差,若放任自流,认为让学生互助交流,他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昨天做了什么,下课后去什么地方玩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各小组讨论的新动向。一发现学生有越轨行为,要不动声色,亲切地来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做到不折不扣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经过两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课堂终于变样了!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成员之间要沟通,要交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多了小组合作;多了资料交流;多了语言积累

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四.及时反馈,耐心应对

新课标内容精、时间紧、要求高,要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对慢班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新课标是按发达城市学生发展的要求编排的,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本身就相差一段距离,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抓好每一课时的及时反馈工作,我们与城市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基于这点原因,我每节课基本上都使用课件,或精心提炼要点,或精选一些典型例题,供课堂上反馈。每天课前5分钟,讲评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使学生明确错误的原因。对于慢班学生来说,一个知识点讲了三遍四遍还不懂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在讲《陈涉世家》一课时,对于今诚义吾众诈自成公子扶苏、项燕一句讲了多次,第二天课堂提问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错误。这时千万不能发火,要沉着、冷静,耐心引导,细语轻声地把其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反复讲清楚,然后再出示训练题让学生练习,经过反复地、耐心地、多次演练,终于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

五.实施课改,任重道远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改开展几年来,教师的角色正在逐步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日益显现。作为担负起培养国家人才重任的教师来说,要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课改这一重。


总结四:课程教学小结

素质教育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潮流,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也已隆重出台。新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我们教学工作者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学基于学生的发展;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和真实教育情景;基于对话与交流;基于问题探究进行教学。这是对我们教师的一种挑战。教师必然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切实地更新教学的理念方法,自觉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钻研新课程,探讨新教法,特别是在实践探究方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调查、收集资料、写文章、讨论、辩论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有了一点体会和心得:

一、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由本课程知识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学生不仅应从教科书中获得众多信息,还应从日常生活、文艺作品,以至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构建起知识信息圈。所以,教师也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各种有用的知识资源调动起来,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例如:探究长城专题,为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并引发他们的兴趣。除了书本上介绍的有关长城的常识外,我们还收集了更多有关长城的历史、长城的构造,长城的用途,以及长城的实际作用等等的知识资料,还搜集了许多相关的图片。同学们真是各尽所能,不拘一格!

二、课堂上的指导要明确。

实践探究活动,并不是让学生单纯自由地去开展活动,而是指通过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方活动、相互作用,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使身心获得一定发展提高的过程。学生毕竟没有多少的实践经验,所以,事先有关活动的方式、途径、经验的总结等等,都需要经过教师的明确指导,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例如: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可以先从搜集爱国主义基地的相关资料入手,记录下有关收获,接下来可以组织学生有序地去访问周围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国耻教育基地、文化名人教育基地、高科技教育基地、青少年成才教育基地等等,了解相关基地的具体名称、地址、联系人或联系电话等,最后还可以根据了解到的知识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许多学生都很规范地写了出来,也有一些基础好的学生风格独具,很有创意,从真实的历史事实或历史人物入手写活动的小结,很有特色。

三、时间上的安排要合理。

众所周知,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历来不多,平时更是少得可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探究活动中来?一般把活动布置在周末休息日,甚至安排上两个星期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准备,达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开展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的实践活动时,从准备视听材料、学习有关常识、布置活动场所和程序、调试到正式开展,我给了他们足足一星期的时间(中间包含周末)。视听活动开始了,会场内,学生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认真专注,全心投入欣赏活动中;放眼看去,学生们听的听,记的记;都在为接下去的介绍活动收获环节做着精心的准备。很快一节活动课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结束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感觉效果真不错!

四、活动的评价机制要完善。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的评价应该是面向大多数,并鼓励少数超常的学生追求卓越。对待每位学生的每一次作业,要认真批阅;对于优秀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要有所表扬;对于优秀的作业或作品,也要尽可能地把它们展览出来。例如:有位同学的环保文章--《一条古运河的命运》被送到校刊上发表,从此,他的积极性更高了。此外,我还把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引入个体标准。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课结束后,我请同学们评出了最佳素材奖和最佳评论员,同时请大家自评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以增强学生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

一学期的新课程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实施新课程前后的变化,体会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它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其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对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国公民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我们的实践探究活动中,通过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利用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领域的教育资源,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而形成高尚的信仰、情操、态度、兴趣、气质和素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知识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更新,使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性学习满足终身的需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不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本领,是现在学习的主要任务;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生的这种探究性学习正是改变了过去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它通过动手和动脑等多方面结合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与思考中获得知识,释放了学生的能量,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所获得的历史知识不可枚举。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渊源背景、事件过程及基地建成的意义,又从地域的角度考察不同历史人物的不同表现及行为,还从人文的角度考察其影响。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但受到了更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有些学生对历史问题敏锐的洞察、精妙的分析、以及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自如的文字组织能力等等,实在令同学和老师佩服!所以说,带着问题学,在实践中学,把被分割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学,结合实际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是我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和要求。

三、它有利于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强调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整合,从而赋予新课程更多的民主色彩,使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参与、共同经历教学过程,共同承担责任,从而达到一种快乐教学的境界。新课程理念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仅仅做学生学习上的导游,更要做伴游。要让学生也有尊严,敢于在和教师讲话时昂首挺胸,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才能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才能对症下药,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更要求教师有爱心。教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教师的这种爱,可以激励学生努力探索创新。例如:在长城专题学习中,大家讨论是否应该修建长城的问题时,老师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理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上课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这正是我们所渴望的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培育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必要选择,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然表现。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在民主、互助的氛围中合作,学会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学会有理有据地论述自己的观点。虽然在师生共同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已使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希望和乐趣,看到了新课改的成功所在,作为新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胜任语文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FWr816.Com好文推荐

英语阅读课程小结


看选项之后的第一步就是排除,比较典型的排除干扰选项的方法有:

1) 用同性元素来排除

2) 用错误选项的典型特征排除:

a)所述和原文相反;b)无中生有;c)和常识一致,却和文中科学论述相悖;d)是原文不严谨的改写或推理;e)违背常理;f)语气极端过于绝对正确选项的特征——原文改写

一、最常见的原文改写的方法是词性变换,同义词、同义词组的替换,这些变化往往体现了选项与原文之间的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精确的对应

二、原文改写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就是句式和表达法的转换

三、如果题干出现与原文某处的强对比关系词,则答案也应当对原文所述取反,这种原文与选项之间反义替换,也是文字对应的一种

细节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

一、 列举处常考

列举处是指用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not only…but also;then;in addition;further more;moreover;above all;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列举出的事实。要求考生从列举出的内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项。该考点常出题型是“细节事实题”。

二、 例证处常考

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加明确,作者经常用具体的例子打比方,句中常用由as,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take…as an example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例证,这些例句或比喻就成为命题者提问的焦点。

三、 转折对比处常考

一般而言,转折后的内容常常使语义的重点,命题者常对转折处的内容进行提问。转折一般通过however,but,yet,in fact等词语来引导。强对比常由like,unlike,until,not so much….as等词语引导。命题者常对用来对比的双方属性进行考查。

四、 比较处常考

比较级应该说是个应用更为广泛的。因为它不仅用于定位,也用于排除选项,因为无端的比较、相反的比较,偷换对象的比较经常出现在干扰选项中。正是由于我们标记并且关注到了原文中的比较,才能够较为顺利地排除这样的干扰。

五、 因果句常考

命题者常以文中因果句出一些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因果关系的试题,或出些概括文意、段意的试题。一般以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型出现,兼顾少量事实细节题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由:because of,since,for,as,therefore,consequently,result in/from,originate from,as a result,lead to,thus等。

六、 引言处常考

作者为了正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使论点更有依据,常常引用名人的论断或重要发现等。命题者常在此做文章。

七、 复杂句常考

复杂句常是命题者出题之处,包括同位语、插入语、定语、长句、从句、不定式等,命题者主要考查考生对句子之间指代关系;文章段落之间关系的理解,常以逻辑推理题型出现,包括少量词汇等题型。

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1) 从选项(题干、题支入手),寻找原文的语言重现。

2) 干扰项特点:

1. 照抄部分原文信息;

2. 含有原文中没有的内容;

3. 与原文相矛盾的内容;

4. 张冠李戴的内容(把a的特征加在b上);

5. 偷梁换柱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即选项仍用文章中的句法结构和大部分词汇,但换关键词,造成意思上的改变;

6. 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7. 虽是原文信息,但出自非相关出处。

3) 正确选项的特点:

1. 事实细节题中,一般照抄原文的不是正确答案,而同义替换的是正确选项。

2. 排除式题型:问选项中哪一个正确(包括在内)或错误(不包括在内)的题。一般来说,含有一些概括性太强的词(如:only, everything, all, none, must, never, always, too, so, alone, everyone, entirely, absolute, mainly, any, have to, no, very, completely, hardly, the most, no longer等)的选项老师错误的。而含有不肯定词:some, sometimes, certain, someone, more…than,(not)as…as, less等的选项往往正确。

这类题的答案往往在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选项中。

猜测词义类命题

猜词技巧是阅读中一项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技巧,是应对生词、确定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确切含义的手段。阅读中的生词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上、下文中的词、句乃至整个篇章,在意义上、结构上和逻辑上存在联系,这些联系便是我们推测词义的依据,通常简称为词的上下文线索(context clues)。

常用的上、下文线索有以下几种:

1) 举例线索,2)上、下文推理线索;3)比较与对照性线索(包括同义、反义词线索及重复线索)。

1) 干扰项特点:

1) 与所考查的词汇形似

2) 含有该词常规含义

3) 与该词意义无关/相反

4) 对句子的释义太宽/太窄

2) 正确选项的特点:

1) 与所考词汇词形相近的往往是错误的。

2) 如果考查的是熟词,要考虑其在特定上下文中的意义,尤其注意含有该词常规含义的选项一般是错误选项。

3) 考查句意的题,选项中含有绝对词的往往错误,而使用不肯定语气词、或意义解释深刻的常常是正确选项。

态度题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考点1:在强肯定后的转折关系是命态度题的重点

考点2:说明文中的优点应判断为下面态度

考点3:在两方观点的文章中,要看有无作者的观点,判断是主观不是客观。

考点4:回归到态度句,注意混合型的观点:i like, but …

(关注作者在相关出处所用形容词的褒贬性质:关注作者所引用对象的身份或立场对比)

推断题

干扰项特点:

1. 以假乱真,编造信息,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句)逻辑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得出的观点;

2. 混淆本末,主次不分:虽然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3. 直接间接不分:文章中明确表达当成推理出来的;

4. 因果颠倒:原文的原因变成选项中的结果,或反之;

5. 手段与目的颠倒:原文的手段变成了选项中的目的,或反之。

主旨题

1.首末段信息,尤其是首末段的首末句。

2.综合性例证的前后,或导入式文章的第二部分。

3.各段落首句相加或各段落主题句相加。

4.首末段的转折连接词后。

5.各题干复现率最高的信息表达。

6. 正确选项往往具有概括总结性。

7. 过于具体,仅涉及文章一方面的选项常为干扰项。

五题全做完后,最后把五个选出的答案连起来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明显的逻辑不通或相冲突。如果有,及时订正;如果没有,可以做下一篇文章。

另注:

1. 一定要在熟悉所学真题文章过程中熟化上述技巧,不能孤立地死记。

2. 在实践当中进一步不断检验丰富上述技巧,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解题套路。

3. 关注05年阅读题目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应向大家说明的是05年第4篇第一题what might the previous paragraphs deal with? 是和第3篇的第4题what is going to be discuss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属同一性质的篇章逻辑推理题目,考察的是段落逻辑关系,前者是往上文推,后者向下文推,应关注承接处的相关信息提示。

(1)(2)(3)

拓展型课程工作小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十周年校庆制定了学校的拓展、探究课程实施方案,并在全区视督导工作的引领下,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在以前开设的各类课程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有计划的学习活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为教师必读内容,加深对拓展型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的能力。让教师重新深入上海的二期课改的拓展课,探究课的关系,努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不同的学生”的目标。

我们的强化课程――有一定的规模和指定的学生参与的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如我们课表中的各学科指定探究课和我们围棋文化相结合的拓展课。

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我们的拓展课程严格按照管理程序办事,结合学生的志愿选项,尽量保证学生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在教导处和各年级组、教研组以及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上课的教师基本上能做到督促和提醒学生准时参与,每位老师上课有教案,认真组织教学,对工作严格要求。课程结束后能按照学校要求及时整理好教案、学生总结及学生考勤交到教导处。

质量比较高,表现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学生在总结中谈到自己上拓展课、探究课的体会和收获时,谈出了对上拓展课、探究课的必要性的认识,一致认为通过拓展课和探究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平时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新思路和视野。有的同学还说:“拓展课和探究课使得我们开拓了知识面,提高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

通过拓展课的教学不断深入发展,给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学习增添了光彩,同时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从学生的总结话语中更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把校本课程继续下去,并且干得更好。

比如:江艳老师的“电脑绘画”,把数位板知识融入电脑技术,既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又如郭云芳老师的“古诗词与歌曲”把枯燥难懂的古诗词用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赋予新意。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把校本课程做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不断地更新,富有特色和趣味性。教学安排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出发,要多样化和拓宽知识面。让学生感到知识的探索性和趣味性,开阔学生视野,从中培养自觉学习的热情。

这也是学生在总结中提到和希望的。在个别学生身上看到对拓展和探究型课不认真的态度。因此要加强课堂的组织教学和管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每节课都有收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中。可以把有关的课题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有充分时间思考和准备,参与实验和社会调查。主动参与和讨论,甚至上讲台讲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收获。

XX学年我们的拓展型和探究课程都获得不少奖项。本学期我们的茶艺拓展课小组在上海市“世博茶香”中小学生民族茶艺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学生们也荣获了“全国优秀小茶人”的称号;另外在全国“春蕾杯”、“中环杯”、“小机灵杯”、“数学大王”比赛中,学生也通过拓展课的训练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我们计划在下个学年中继续做好教师课程运行的方案修改,改进学生评价方式。做好课程的管理模式的改进,把集中评价改成日常的过程评价。吸取我们过去的管理中的好办法,由校长室教导处直接进行日常听课和检查。做好学生的报名方式的改进,建立和完善教师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探索完善周五下午的走板课程中学生指导工作的开展。做好校本课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老师的评选做好服务。

我们的思考: “在拓展型课程围棋教学中,力求让礼仪与围棋相结合。突破应试教育的羁绊,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围棋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开设围棋教学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又有时代气息的学校育人文化,力求突破应试教育的羁绊,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提高全校师生对以围棋为抓手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以棋益智,以棋养性,以棋冶情,以棋育人,形成校本教育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单纯学棋的窠臼,倡导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拓展过程中,我们努力注意内容的创新。开设围棋教学课程,并不是停留在单纯的学棋上,拓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围棋活动”包括围棋知识、围棋文化、围棋品德等诸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修炼,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涵盖了社区各方面力量共同关心学校教育,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全部意义。

实施新课程工作小结


实施新课程工作小结

二零xx年xx省开始实施新课程,历时三年,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那些变化,课堂教学情况究竟如何,哪些方面值得肯定,还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我校教研室组织各学科带头人,深入高二年级进行听课调研,在各学科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平时对教学情况的了解与思考,现将西乡一中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三年来,我们的工作和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培训,我校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特别是参加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历时两年120个学时的网上学习和县上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新课程理念和高中各学科教材体系,教师的业务素养普遍提高。二是三维课程目标意识显著增强,更加注重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学习、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三是绝大多数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高中新课程结构,教学上对一些知识点不盲目抢时间上难度可求一步到位,而是遵循教材的循环结构实行分步到位。四是校园网、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施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教师能较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五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趋向多样化,在坚持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了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倡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交流、动手实践。六是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意识初步形成,在坚持传统考试量化评价的同时,通过批改作业、课堂交流、建立成长记录等途径更加重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以评促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断完善。七是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课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始起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八是初步形成了新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编印了《西乡一中新课程资料汇编》。九是教科研深入开展,教研室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深入课堂专题调研,各学科通过集体备课,聚焦课堂听课、评课等形式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学校承担“十一五”研究课题三个,其中《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德育对策研究》已经结题,并获xx省优秀成果奖。十是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各具特色的高效优质课:有的课堂结构合理,教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师生有效互动,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的教案设计精心,运用类比等多种方式化解难点,善于突出重点;有的教师能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精讲点拨、讲练结合;有的真实、平实、朴实,知识脉络清晰,运用树图、框图等方式呈现知识,板书布局合理;有的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注重情境创设,注重学生兴趣培养,注重学法指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校在三年的课改实践中取得的教学成绩是显著的,值得充分肯定,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师间发展不平衡。由于教师参与新课程培训的时间多少的差异和教师本人对待新课程的态度以及自身钻研程度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较多的新名词,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理念,形式与内容不统一,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三维目标达成度不高。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片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把讲授——接受式学习片面的理解为“灌”,以至于在课堂上该讲的不敢大胆地讲,该讲透、讲到位也未能将透讲到位。二是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注入式讲授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效率”,讲得多,讲的细,以讲代练,以讲代评,课堂上少于提问、少于讨论,学生缺少话语权,思维不够活跃,与精讲点拨、精讲精练、分析启发的教学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我们认为,目前高中学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上的急功近利思想,缺乏科学发展理念。教师多讲在短期内对提高学生分数方面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不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高考分数的提高,因为这种听来的东西缺乏消化理解容易遗忘,更不利于能力培养;二是教学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教师对学生课后系列练习、讲义、试卷的完成情况了解不足;三是新课程理念还没有真正植根于教师心里,教师重教材的研究而轻学生和教法的研究;四是教师的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拨雾见日”、“画龙点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艰苦努力。

三、几点认识和建议: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成败的关键。教学工作只有围绕课堂做文章,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特色办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实施新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忙而不乱,分轻重缓急稳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尤其是教学管理者,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抓住关键(课堂)、抓住主线(学生的学),对于一些要求高、难度大、耗时多的工作,要做到长计划、短按排,渐进式推进,分步到位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要把课改的重心放在课堂上,牢固树立“课堂立校”的质量意识,要紧紧围绕高考实施新课程,把提高高考成绩与提高学生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学尤其是起始年级,一定要着眼于高考这个长远,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处理好提高阶段成绩与提高高考成绩的关系,切实解决教师讲得过多、过细的现状,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生,让学生有适当的自主支配的时间,使学生动起来,学生能自己看书学会的,教师就不一定再讲,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教师要在精讲点拨上很下功夫。起始年级的学科带头人,要带头做一些尝试。

3、高效课堂的背后是教师的高素质+吃苦实干的奉献精神,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学习提高,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全面系统了解新课程理念,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谋划教学设计(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三种类型: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以学——教为主)。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作业,要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作业题,科学合理地调控好难度与作业量,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实施的“361”作业制度值得借鉴,即:要求每位教师抽取30%的作业进行精批,60%的作业进行常规批,对10%的作业进行面批。所谓精批就是要有正确的正误标志,有详细的警示圈点,中肯的作业批语。有时候老师小小的一段鼓励的话语,就能给学生带去无穷的动力。所谓面批就是和学生面对面地批阅,通过热情的话语、情感的交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及时改正,并交流学习方法。每一次精批、面批的学生群体不是固定的,老师根据自己对学情的把握及时调整,做到公平、公正。不难看出,该校的这种做法很好发挥了作业批改的评价功能,也为教师课堂精讲奠定了基础。

4、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继承和发扬本校优良传统,精心组织开展课外专项(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和兴趣活动,活跃学校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课程培训学习小结


201x年8月24-2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方市教育局举办的201x版《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的全员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我们的主讲教师是黄烨等几位老师,感触颇深,同时也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结起来说,这次的培训,我的收获和体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重要之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语文课堂要注重读中感悟。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课程教学小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一月工作总结范文简短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