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来自梦的解析 > 导航 >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

来自梦的解析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

读完一本书之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的感悟和感想,这个时候不来一篇读后感!为了让您写不出心中所想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完《梦的解析》感受”,供您参考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一】

在一位学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介绍下,暑假的时候决定读一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在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为什么会做梦?梦真的会预言一些事情吗?……

一、最近的印象,是指我们最近所见。所闻。所思等一切跟自己有关可能发现的事情会出现在梦中。这些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结构,甚至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能够在梦者的最近活动的某一场景找到梦的来源。话说回来一边在看书,是对于梦的额觉察比较敏感,我很多时候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然后也试着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自己的梦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有天晚上我梦见在一间课室里我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上课,下面就我一个人在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会问几个问题。后来我想想觉得那是因为前几天的同学聚会的时候,那个同学在讲他最近学到的新知识,大家都特别的感兴趣,包括我,但是我还是有些问题不明白的,所以就梦到他继续在给我讲课吧。

二、儿童时的经验,这样的梦一般是孩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并且对于本人有深刻的影响。如:小时候的玩伴或者小时候经历过的故事都可能出现在梦中,这个需要对孩时记忆的唤醒才能找到梦的根源。

三、躯体的感觉刺激。躯体刺激很有可能出现在梦中。比如:要上班的人早上听到闹钟响了却不愿意起床,就可能梦见自己已经在办公室坐着已经在工作了。

由此看来,梦不仅能帮助我们回忆以前的事情。还有可能预知以后发生的事情。但这个不是绝对的,感觉像是在电视剧里的未卜先知,这是不科学的说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种精神活动,常常是源于愿望的满足。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作者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又一个梦:1896年夏天,弗洛伊德和妻子、8岁的小女儿、5岁3个月的儿子,以及邻居家12岁的小男孩一起去旅行。他的小女儿对邻居家的男孩有好感,两人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早餐时小女儿说:“作晚我梦见艾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和我们一样叫爸爸、妈妈,和我们同睡一个房间,妈妈进来,在每个人的枕头下塞了一块巧克力”。小女儿想让邻居家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的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这个观点说梦是愿望的满足,仔细的想来,确实很多的梦是因为白天有事情没有完成,在晚上的时候借助梦的作用是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还是拿我自己的那个同学讲课的梦来说,用在说是愿望的满足也是完全符合的,类似的梦应该是很多很多的。

如果说梦有隐义的,我觉得最隐蔽的是弗洛伊德介绍的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即是本我的表现。在超我的戒备减弱的时候,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想法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有些梦之所以无法理解是梦的改装的原因。为了要真正的认识梦的内容就要识破梦伪装的外衣,那就必须得知道梦是怎么伪装的。这里弗洛伊德着重介绍了梦的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对我来说关于梦的伪装和梦的运作是最难理解的了。例子都很生动也合情合理还是就是不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

拜读完整本书之后,感觉对于梦的分析,利用的方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了,不同的人透过不同的视角选择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但是我学到更多的是对弗洛伊德的了解,对一直以来感兴趣并且想多了解的梦的了解。梦的内涵是无穷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内容是深沉的 。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二】

另外的一点,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理解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好处。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能够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就应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务必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就应肯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务必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虽然《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学发展,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这本《梦的解析》。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三】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阅读中间隔了半年多的时间,后半段我花了一周的时间阅读完,比前半段的阅读速度快不少。不过不论是前半段的阅读还是后半段的阅读,我从书中的收获都不少。这本书浓度很高,基本没什么废话,所以有些地方理解起来也相对吃力,以后再度肯定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总体来说,书对我的一大受用是让我更加善于观察他人言行举止中的真正意图,人善于伪装和防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不会时时刻刻都对对话的人保持坦诚,有时候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因为许多意愿是藏在潜意识里面的,清醒的意识没办法意识到脑子里竟然还有这种想法。不过通过分析微动作、微表情、情绪的变化、做事情的前后因果关系,其实不难分析出人的真实想法,是有时候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意愿。

弗洛伊德阐释了梦是一切愿望的达成,通过对梦和其中细节的仔细分析,能发现梦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做梦者的愿望,虽然有时候梦看起来荒谬且不符合逻辑,但这是由于梦的形成会受到了审查机制的阻碍,审查机制像是自我的道德保安,它会对那些不符合道德判断的愿望产生阻碍,所以梦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变形,把不通过审查制度的愿望隐藏起来,它还会利用一些手段来乔装自己,比如移植功能,通过联想将不同的梦的材料混合拼接。而且梦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是合理的,它也有润饰和浓缩的功能。

大部分梦中的愿望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而且潜意识的大部分生成来源于童年记忆,在童年时期,孩童并未完全地形成自己成熟的意识,而潜意识相对意识会更柔弱、不稳定、难控制。意识不够完善,对一些回忆没有进行分析、防御,因此许多回忆会直接进入潜意识,这些回忆在人的记忆中留下了长期深刻的印象,但一般时候人意识不到。我之前上介绍人脑功能的网课中,老师也提到了人脑记忆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类似于有意识的记忆,人们有意识的印象,而长期记忆更类似于潜意识中的记忆,当人脑放松的时候,记忆才更容易潜入潜意识形成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对知识的储存当然是有益的,不过对于童年时期糟糕的回忆,长期储存就有可能造成心理上的疾病,这种回忆会在不经意的刺激下翻涌出来,无论是在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痛苦如果长期占据人的心灵,那么治病率就会很高。

还有一点,人不少的愿望其实是不符合伦理道德和社会规则的,人的思想本身不甘愿受制于伦理道德的束缚,有时候欲望的产生势如破竹,并不因为它不符合道德规则人就能将这种想法从脑中剔除,不过正因为这种欲望和欲望实现受限的冲突,欲望一直没有得到实现,这些意愿才会一直存在于无论是在意识还是潜意识中。

读完《梦的解析》感受【四】

庄子说梦,“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个近乎神来之笔的问题,演绎出无数化蝶传说的浪漫。

孔子也说梦,那坐奠于两楹中间的梦景,个中理想得以实现的自信和无缘实现理想的遗憾,究竟哪个多一些?

梦,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充满着浪漫和神秘的代表,它也许在历史长河中并没有扮演过特别重要的角色,但它却在不断地散发它独特的光芒,使人们一直都热衷去了解、探索它。对于梦,我们总是充满着好奇,希望能够真正地、全面地去了解其中的奥妙,并使之为现代社会所用。本来的我总是认为梦是不可知的,也是无法给出一个正确无误的解释的,甚至认为梦是神对自己的一个暗示或者启示,但在我拜读了弗洛伊德所写的《梦的解析》后,我对于梦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给梦做出了这么一个诠释: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也就是说,梦成为了一种人们进行自我安慰的调节机制,并被植入了人类的大脑,再经过各式各样的“伪装”,悄悄地调节着人类的心理状态,使人们不至于崩溃。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在于满足人们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的各种愿望,而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愿望中,大部分是不为人的理性或者社会道德所接受的,所以要由人的自身对此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的粉饰,将这些愿望转化为不易被察觉的形式,并通过各种复杂的梦境将其释放出来。而我们的梦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粉饰,不仅成功伪装了我们的各种潜意识,而且造成了解读它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的任务便是破除梦的伪装,探索人的各种各样的潜意识。

为了揭开梦的各种伪装,弗洛伊德从对梦进行检查着手,他首先谈到了几个比较常见的意象,然后谈到梦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如何伪装自己的,同时也对四种梦进行自我伪装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当把梦的重重伪装揭开后,我们就能够看到梦的真实意义,从而达到解梦的目的。

《梦的解析》在当时并不是一本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书,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的结论大多是弗洛伊德自己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并没有数据的支持,同时人们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患者的病例所得出的结论普遍化,并套用在所有人身上的做法表示怀疑。虽然到了今天,人们发现了《梦的解析》有着它不容忽视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的地位也逐渐地被认可。

我承认这本书在人类心理学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梦境是一个伴随我们长大,但我们却对它完全不了解的世界,而借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种种观点,我们才更加地了解梦境,也更加地了解自己,弗洛伊德确确实实地为心理学、病理学等各个学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完《童年》的感受和收获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在高尔基写的《童年》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完《童年》的感受和收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完《童年》的感受和收获【篇一】

这段时间,我读了《童年》这本书,它讲述了作者高尔基在童年时的故事。

高尔基3岁便失去父亲,又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后来母亲早逝,外祖父辛苦经营的家业也因为一场火灾而破产,他小学没读完就被迫外出谋生,一直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但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精神使他从未而放弃过学习,终于,在他24岁的时候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随后一路势如破竹,最终,他一举成名!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暴躁又严厉的外祖父、慈祥的外祖母、总是喝酒闹事的的两个舅舅、漂亮而又忧郁的妈妈,还有会跳舞的“小茨冈”;有总是用长腿踢妈妈的继父、有被称为“绿老太婆”的所谓的“奶奶”、有孤僻而又执着于化学的房客“好事情”、有自杀的小偷彼得大伯、还有那一群玩儿草鞋大战、去冰天雪地的小岛上偷木板的小朋友们……尤其是善于讲故事,性情乐观开朗的外祖母,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富有诗意的慈母形象之一。

而作者则以一颗脆弱而又敏感的童心在这群人中生活着,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在这其中,苦难让他充满坚强的力量去应对困苦的生活;顽强的意志则让他在逆境中成长!一个个的困难都没有阻碍他学习,他也从不因为自己的条件而气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地进步,以别人难以想象的姿态走进了文学界,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名人一定都是名门望族,一定都是一步登天,也许很多的名人都是这样,但是他——高尔基则是一个“市井小民”,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一点一点的积累,积少成多,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有文化的人,最后大获成功!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不懈努力,成为一个顽强的人。

读完《童年》的感受和收获【篇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但高尔基的童年却与众不一样。

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三岁时父亲病死了,母亲改嫁了,一向住在外祖父家中,但是外祖父脾气很暴躁,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高尔基11岁那年离开了家自己去谋生。想想自己,然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精心呵护着我的成长,还有学校老师关心培育着我,我真的好幸福好幸福!高尔基刻苦学习,最终成了著名的文学家。我要加倍发奋,必须也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读完《童年》的感受和收获【篇三】

坚强是什么?坚强是摔倒了,皮破了,再爬起来;是夜晚一个人在家的坚强……在高尔基眼中,坚强是在被鞭子抽打时,不屈的勇气。

这本《童年》讲了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高尔基出生在黑暗浑浊的社会里,还拥有一个十分暴力的外祖父,和两个经常惹事的酒鬼舅舅,生活十分艰苦。幸好他还有一个爱他的外祖母,经常给他讲一些关于他的故事。可他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却依然十分坚强;敢挑战外祖父,不在鞭子的暴打下屈服;懂事能干,能自食其力,靠捡破烂养活自己……

其中,我最喜欢阿廖沙和那三位“少爷”的关系。一开始,他们一起玩游戏,可后来,他们似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互相抱怨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在他们的对话中,我明白了当时生活的不易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高尔基的童年如此艰苦,但他却十分坚强。和他比起来,我童年时的困难又算什么呢?遇见不会的数学题,家长来想;在漆黑的夜晚,不敢一个人睡,家长来陪……而高尔基呢?每天都有人打他,欺负他,骂他,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走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

困境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在这本书里,主人公阿廖沙就受这位“导师”的引导下用坚强的脚步走下去。在生活中,我们也理应像阿廖沙一样,不论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也要坚强地走完成长的道路。

《梦的解析》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第一,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是如何看待梦的?什么是梦想呢?为什么佛洛依德说梦是欲望的满足?三是为什么要伪装梦?梦想有什么伪装的方式?四是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方法解释梦境?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梦的解析》主要观点”,供您参考。

《梦的解析》主要观点【一】

佛洛伊德以前,人们是怎样看待梦的?什么是梦想?对于梦的本质,一般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认为梦来自他们所相信的鬼神的启示,可以预测未来,可以指引人们的行为。对古埃及人来说,梦是来自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指令,即使到了今天,这个观念仍有许多人坚信。但也有观点认为,梦是无意义的胡思乱想,是思维的片断,无法被理解。人们认为梦没有意义,无法解释,因此,他们提出的关于梦的理论,并不关心如何解析梦。关于梦的研究,可以这样说,在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之前,人类对梦这个神秘现象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困惑,许多迷信和不可靠的说法广为流传,但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多大进展。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的。首先,他否定梦是超自然力量的启示,认为梦是迷信的;其次,他反对把梦当作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认为梦是有意义的,它与作梦者在清醒状态下的思想活动有密切联系,最重要的是,他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的。所以在那之前,人们是怎么分析梦的?民间一般有两种解梦方法,一种叫做密码法,一种叫做象征性解梦。

口令法类似查字典。梦就像是一个陌生的词,被一本参考词典翻译后,又串成了句子。采用密码法解梦,就像我们的周公解梦一样,解梦者会查阅解梦书,根据某本解梦书,将梦中的细节翻译成相关的内容,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解梦了。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主要观点又是什么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所有的梦看作一个整体,试着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它们。从某些方面来看,这种方法似乎是在运用“相似”的原则,而且,有时这种方法很高明。那就是「象征的释梦」。约瑟在《圣经》中对法老之梦所作的解释,就是一例。首先是七只强壮的牛,随后是七只瘦弱的牛,他们吞噬了前七只强壮的牛,这就意味着“埃及将会有七年的饥荒”,同时也预言“这七年将会耗尽前七年获得丰收所积攒的全部粮食”。大多数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梦,大多是用这种“象征的释梦”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即我们普通人在梦中所看到的那种“相似”。认为“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采用“符号释梦法”对梦进行解释,并根据梦的内容和形式猜测未来。

佛洛伊德认为,象征性的释梦是不可信的,它不能解释所有的梦,只能凭一种主观的推测和直觉的反应,是不可信的。而且密码法是由个体编写的,用来翻译梦的解梦书,可解梦书所提供的解释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两者都不能准确地找到梦境的含义,它们都不能成为解梦的可靠方法。

那该如何解释梦呢?Floyd提出用“心理分析法”对梦进行解析。我们接着要说的是,梦究竟是什么?佛洛依德认为,梦想是欲望的实现。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弗洛伊德认为梦并非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而是由高度复杂的精神活动构成的有意义的精神现象。那么问题就来了,梦既然有了意义,意义究竟是什么?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梦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梦所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内心某种欲望的满足。

梦境是对欲望的满足,这句话是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中得出的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结论。书中,你可以忘记任何东西,但是这个句子必须记住。事实上,梦境的这一特征,我们很容易察觉。Floyd举例说,“在我年轻的时候,这种“方便梦”经常发生。那时候,我常常工作到很晚,早上起床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于是,一早起来,我常常梦见自己已经起床正在洗脸,再也不用担心没能起床,于是,我可以继续酣睡。”

Floyd也以儿童梦为研究对象。研究低级动物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有助于揭示高级动物的结构。类似地,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于成人的心理研究也有类似的作用。儿童的心理活动没有成人复杂,他们的梦境通常只是一个愿望的实现。也许你会问,梦境就是欲望的满足,难道所有的梦境都是欲望的满足?这一结论是否过于绝对?快乐的梦是愿望的实现,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是那些恐惧、痛苦、焦虑的梦,难道也是愿望的实现吗?

对这些问题,弗洛伊德坚持认为,所有梦境的核心都是欲望的满足,即使是恶梦,也让我们痛苦、焦虑。不过大人比小孩复杂得多,在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会像小孩那样简单直接。例如想喝牛奶的人梦到喝牛奶,想爬山的人梦到爬山。成人的梦境,本质上仍然是欲望的满足,但往往是经过伪装的,而这种伪装往往隐藏着真实的欲望。假如你在表面上看不出梦满足了什么样的愿望,那就说明愿望是有伪装的。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主要观点又是什么

佛洛伊德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女病人,她妹妹有两个儿子,但很不幸,大儿子早逝了,女病人也因此悲痛不已。然而,一天晚上,她却梦到妹妹的小儿子也死了。她一生中从来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因此,她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欲望的满足。

但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解和分析,这个女病人有一个前男友,是个文学作家,但是她姐姐不同意这桩婚事,两人就分手了。一直以来,她心中一直都有对方,但是自尊和家庭观念又压制了她,这是一种想见不到的矛盾,促使她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几乎每次她前男友的讲话,她都在那儿,只是想看看远方。

当她的大外甥去世时,久违的意中人前来参加葬礼。因此,梦见外甥小死,其实就满足了女病人想再见到意中人的愿望。从理性,自尊,道德上讲,女性患者不应该去看这个人。因此,为了掩饰自己的欲望,她选择了在梦中葬身的时刻,在这种极度痛苦的环境中,没有人会想到爱,人为制造的痛苦,实际上是用来掩饰真实的欲望。苦涩的梦境,仍可解释为欲望的满足。但诚实地说,弗洛伊德的解释,在逻辑上能够自恰,而这种解释,却暗含了一个解释一切的论点,这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缺陷所在。但为什么梦想不能直接实现,不能伪装成现实呢?接下来是梦境的伪装问题。

每一个梦造梦者,内心都有两种精神力量,一种是建构愿望的力量,另一种是在梦境中找到实现愿望的方法(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这两种力量都对梦的内容进行审查,就像拥有特权的审查官一样(这一力量就是后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它坚守着意识的大门,它能决定潜意识中哪些东西能进入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是什么呢?之前我们提到过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海面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海面下的大部分我们并不知道,这部分意识被称为“潜意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梦境经过审查,才有机会从潜意识进入意识层次,并被我们所察觉。

渴望要从潜意识进入有意识的层次并非易事。特别是当这种欲望属于那些一直被压抑、被排斥的类型时,就更不容易了。只有伪装好了,才能被允许进入意识层面。这种梦境的检查官是有道德约束的,人的内心有着许多可耻甚至自私的欲望,因此一直被内心的道德感所压抑和排斥,禁锢在潜意识中。这些被压抑、被排斥的欲望是为了逃避潜意识,并且合理地出现在意识层次的梦境中。

《梦的解析》主要观点【二】

梦的解析(德语:DieTraumdeutung)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月。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在后来的《超越快乐原则》中,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显示愿望满足。)。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在梦中,前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他许多最重要的梦是他本人的—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Irma'sinjection”—但是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弗洛伊德进行分析的许多来源来自文学作品,该书本身更多的是一次文学分析的自觉尝试,超过心理学研究的成分。弗洛伊德在此首次讨论了后来发展的恋母情结理论。

起初该书的销量极低—经过许多年才卖出600册。弗洛伊德对该书的修订至少有8次,在第3版中增加了很大的篇幅,鼓励梦的解析就是直接搜寻阴茎等性的标志的想法(如.(例如:“陡坡、阶梯和楼梯,上去和下来,是性行为的象征符号。”体现了威赫姆·斯特科的影响。后来心理分析学者表示这一部分受到了挫折,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放弃,转而使用更全面的方法。

普遍认为,该书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这样说到他的作品。

《梦的解析》主要观点【三】

1、无意识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也被称为无意识。在人的意识层次中,潜意识最为重要,支配着我们行为和思想。这个观点拒绝承认人类的行为受到意识的支配,反而认为应该是受到无意识的支配。

2、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脑海中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结构,它们之间存在强烈的内在冲突。因而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并不是单一理性存在的产物,而是一系列冲突的结果。这三种人格结构便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3、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会经历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官期、潜伏期和生殖器。即使个体完整经历了这五个阶段,有些受压制的欲望还是会通过梦境和口误等表现出来,甚至在特定状况下,会表现出某些特定的临床症状。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梦的解析读后感1400字: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超多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构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资料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务必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向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时间,能够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这本书分能够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资料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能够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此刻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必须能够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务必透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贴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透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能够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持续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理解,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透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

晚上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荐】


随着时间流逝,总有那么一些作品让我们记忆深刻。阅读李娟写的《阿勒泰的角落》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一篇属于自己的《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晚上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荐】》,希望对您有帮助。

晚上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荐】【篇一】

好久没有读到过如此清新自然的文字了,都说她是当代的萧红。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萧红的文字在纯真的视角背后总是藏着一股浓浓的苦,深深的悲,而李娟给人更多的是治愈,是温暖,是希望。

这里是地球上最偏远的地方,也是离海洋最遥远的腹地,在如此物质贫瘠、自然条件恶略的环境下,生活着不止一个人。他们努力着,而又孤独着,好像世界以外的一切与他们无关~不止一次的有这种疑惑,既然这里的冬天那么冷,生活的那么苦,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苦苦的坚持,长久的生活……。苦吗,从来不都是这样吗。北京有啥好,离我们这里那么远。

原来,我们始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去定义着评判着他人的生活。

见过冬日的戈壁吗,见过夏日的牧场吗,见过乌伦古河边那破旧的村庄吗,虽然没有,但我却深深地喜爱上了那片未曾亲眼见过的土地。

这蔚蓝的天,这广袤的地,漫山遍野的葱茏,夜晚无人知晓的月色,被世界遗忘的孤独寂寞,以及无论怎样对这生活的热爱,只有在这里,她才是最自由的。

 

晚上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荐】【篇二】

这几天在读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不得不承认,写作这东西,确有“天赋”的存在。而天赋这东西,又未必人人都乐于或善于应用——有些人钟情写作,却未必懂得去体悟和探索人生的壮美,写出来的文字不免陷于空洞苍白;有些人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却不屑或不擅长以文字去表达他们的所感所想。而李娟却同时是一位擅用文字又具灵秀触觉的女子。她写的都是她身边熟悉的环境,自己经历的人和事,但她的视觉是如此的敏锐独特,竟然可以在平凡不过的世俗琐碎里探寻出那样鲜活的人生趣味;在那样广漠孤清的寂静里发现大自然如此惊心动魄的美……

就象大地上会长出麦子,长出苞谷和其他灵秀的植物,李娟的文字也象从她身上“长”出来的那么天然、那么纯粹,看不到修饰的痕迹。这种文字是教不出,学不来的。读着这本书,你会感叹,作者是有着一颗多么贴近大地的心灵啊!追随着她的眼光,你会发现深藏在这片大地肌肤里的种种有趣的秘密。读着那样的文字,你甚至会觉得,任何试图评价她文章的文字,都显得有点蹩脚和尴尬。

晚上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荐】【篇三】

读完《阿勒泰的角落》,满满的都是感动,像吃了一颗甜而不腻的糖,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小时候的情景。也忽然觉得我把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叫做“故乡”多少有些生疏了,叫“老家”才更亲切。

老家不大,站在不高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全村。村里连个像李娟家那样的杂货铺都没有,买东西要到好远的地方去。村路不好走,卖东西的车也是百年来一回,来一回就在村里激起不小的动静,像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男女老少,不管买不买东西,都出来凑个热闹,看看车上会藏着些什么稀世珍宝。其实,车上也无非是几样水果蔬菜,或是洗衣粉之类的日用百货。在卖东西的车边,老太太们拄着拐杖站在一起聊天,中年妇女们坐在大石块上谈天说地,小孩子们则蹲到地上玩沙子,堆砌着他们心中的城堡。

每年的腊月是村里的杀猪月,这个月就算不做饭也不会饿着。今天你家杀猪,明天他家杀猪。村里有个风俗,无论谁家杀猪,都会叫全村的人去尝尝鲜,杀猪的那家人会在提前一天晚上就找好帮手,谁是第一把刀,谁是灌血肠的,谁是抓猪的,分红明确。第二天一大早,被找到帮忙的人就自动来到了这户人家,天气冷,呼出的气都是白雾,大伙进屋抽根烟喝杯水,暖和暖和说会儿话,等人都差不多到齐了,就准备动手。有时赶上雪天,干活的人的眉毛上,睫毛上都是亮晶晶的雪花,进进出出会踩到屋里一地的雪,化了以后就被踩成一个个大脚印,稍不留神还会被冰滑倒,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一般都忙得顾不上管孩子。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被满屋的猪肉被吓哭了。

杀完猪,男人们去屋里谈天说地,女人们在厨房帮忙做饭,煮杀猪菜。杀猪菜,其实就是把干白菜和鞋厂猪肉一块煮了,味道却出奇得好。饭好了就去邻居家借桌子借凳子借碗借盘子借筷子。小孩子这时候会被派去请村里的人来吃饭,有推脱不来的,爸爸妈妈还要去请第二遍第三遍,那是真心实意的请,而不是假装客套。村里有的老人牙都掉光了,也要请来,实在不来的,饭后也会送点猪血肠和杀猪菜过来。

有时村里同一天有好几家杀猪,这个时候被请吃饭的人家就会很为难,去这家那家会很遗憾,于是乎一家三口就分三家去吃饭。有的人有时候从这家吃完出来,经过另一家门口也会被叫进屋喝几杯。有时喝完了,还会一起打打麻将。天晚了就乘着月色回家,我始终都觉得老家的月亮确实比别处的亮,老家的星星也比别处更密更闪,别处的星星总是稀稀疏疏像是秃了的头顶。村里总是静得让人心安,尽管没有一盏路灯,却比走在亮处更让人觉得安全。

串门是村里人的一个习惯,闲暇时,人们爱去邻居家坐坐。来串门的大多也算不上客,自然也没有那么多招待客人的礼节,倒杯水,拿点瓜子,嗑着瓜子也能聊一个晚上,他们的话题无非就是上上下下几个村子里的新鲜事:谁家的女儿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前院的三婶的远房侄女家又添了一对小羊羔,后院的大娘明天就去城里接送小孙女上下学了。

记忆里的村子没怎么变过,除了新修的水泥路和大桥,以前的小土路一下雨全是坑,混合着路边的粪堆汇成一滩散发着特殊气味的水坑,在被小鸡小鸭踩上几脚斑斑点点,确实不咋讨人喜欢。村头的桥连接起小村与外面的世界,没有这座桥,修这座宽敞的水泥桥之前,留在我记忆里的是座大铁桥,听妈妈说以前还有木头桥搭在岸两边颤颤的窄窄的一条,人踩上去摇摇晃晃。到了春天,天气回暖,小孩子们就时常去捉那些藏在石缝里的小鱼,裤子弄湿了,就爬到河边的大石头上晒会太阳,把裤子晒干了,再下水去玩儿。胆大的男孩子还会下水游泳,我是不敢去的。

村子里很少有什么新鲜人物来,村里的人也很少有出去的,他们带了一瓶水和干活的工具出去劳动,晚上回家喂鸡喂猪,料理家庭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们也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吵过架后依然会互相串门,农忙时互相帮着干活,家里种的什么菜也会送一点给对方,他们很简单很开心很淳朴,那是我的老家,那些人是我的家人。

《梦的解析》读后感


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学习了心理学,在学到梦的章节之时觉得自己会和神秘的梦慢慢的接近,同时却也发现,拦在梦面前的屏障比我想象的坚固。梦依然很神秘!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对梦有着很深刻的研究,他貌似能够了解梦的一切。得知他将他对梦的认识放到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里,也许借助这本书我能对神秘的梦多一些了解。

听老师说在弗洛伊德出《梦的解析》的时候,当时却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性”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从来没有人像弗洛伊德那样放心大胆的将“性”这个话题如此谈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认为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人们对性的渴望是强烈的但是道德的束缚却使得只有在梦中才能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这样的说法太过于绝对,甚至在人们看来弗洛伊德把所有的人都看成了是性欲十足的淫魔。这对于整个社会确实是无法理解和被接受的。

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叙述了作者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第二章为梦的解析方法,第三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第四章为梦的改装,第五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第六章为梦的运作,第七章为梦程序的心理。

《梦的解析》首先让我知道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本我是欲望的大缸,人们所有邪恶的念头都来自于本我的作用,自我则是我们平日里真实的表现,之所以自我表现出来的不是本我的模样,这是因为得到了超我的限制,但是在进入睡眠的时候,由于睡眠时超我作用松懈,本我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所以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才能找到真正的根源。

是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的不够了解,虽然在看书的时候觉得看他列举的那些梦的例子很是神奇,也非常的有趣,跟着弗洛伊德去领略他的释梦,确实感觉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对于他的解释的方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实却不是那么的明白,我不能说我看懂了他的理论,这本梦的解析虽然引用了大量的例子,但是即便较少笔墨的对于梦的分析,确实还是不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通读一遍全书之后得到的只是些许的皮毛,或许是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或者是我才明白的所以然。无论如何还是加深了我对梦、对梦的解析,以及弗洛伊德理论的理解。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源有三个:一、最近的印象,是指我们最近所见.所闻.所思等一切跟自己有关可能发现的事情会出现在梦中。这些事情可能没有完整的结构,甚至是乱七八糟的,但是能够在梦者的最近活动的某一场景找到梦的来源。话说回来一边在看书,是对于梦的额觉察比较敏感,我很多时候会记得自己做过的梦,然后也试着在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给自己的梦一个简单的解释。比如:有天晚上我梦见在一间课室里我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上课,下面就我一个人在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会问几个问题。后来我想想觉得那是因为前几天的同学聚会的时候,那个同学在讲他最近学到的新知识,大家都特别的感兴趣,包括我,但是我还是有些问题不明白的,所以就梦到他继续在给我讲课吧。

二、儿童时的经验,这样的梦一般是孩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并且对于本人有深刻的影响。如:小时候的玩伴或者小时候经历过的故事都可能出现在梦中,这个需要对孩时记忆的唤醒才能找到梦的根源。

三、躯体的感觉刺激。躯体刺激很有可能出现在梦中。比如:要上班的人早上听到闹钟响了却不愿意起床,就可能梦见自己已经在办公室坐着已经在工作了。

由此看来,梦不仅能帮助我们回忆以前的事情。还有可能预知以后发生的事情。但这个不是绝对的,感觉像是在电视剧里的未卜先知,这是不科学的说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种精神活动,常常是源于愿望的满足。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作者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又一个梦:1896年夏天,弗洛伊德和妻子、8岁的小女儿、5岁3个月的儿子,以及邻居家12岁的小男孩一起去旅行。他的小女儿对邻居家的男孩有好感,两人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早餐时小女儿说:“作晚我梦见艾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和我们一样叫爸爸、妈妈,和我们同睡一个房间,妈妈进来,在每个人的枕头下塞了一块巧克力”。小女儿想让邻居家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的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这个观点说梦是愿望的满足,仔细的想来,确实很多的梦是因为白天有事情没有完成,在晚上的时候借助梦的作用是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还是拿我自己的那个同学讲课的梦来说,用在说是愿望的满足也是完全符合的,类似的梦应该是很多很多的。

如果说梦有隐义的,我觉得最隐蔽的是弗洛伊德介绍的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即是本我的表现。在超我的戒备减弱的时候,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想法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有些梦之所以无法理解是梦的改装的原因。为了要真正的认识梦的内容就要识破梦伪装的外衣,那就必须得知道梦是怎么伪装的。这里弗洛伊德着重介绍了梦的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对我来说关于梦的伪装和梦的运作是最难理解的了。例子都很生动也合情合理还是就是不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

正如先前所言,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来之时很多人对此表示极其不赞同,特别是性的话题,我觉得很多的梦弗洛伊德都可以用它的原则来解释为与性相关,例如所有长的物体——如木棍、树干,及雨伞(打开时则形容竖阳)也许代表男性性器官,那些长而锋利的武器如刀,匕首及矛亦是一样。箱子、皮箱、橱子、炉子则代表子宫。一些中空的东西如船,各种容器亦具有同样的意义。梦中的房子通常指女人,尤其描述各个进出口时,这个解释更不容置疑了。而梦里阶梯、梯子、楼梯或者是在上面上下走动都代表着性交行为——而梦者攀爬着光滑墙壁,或者由房屋的正面垂直下来(常常在很焦虑的状况下),则对应着直立的人体,也许是重复着婴孩攀爬着父母或保姆的梦的回忆。“光滑”的墙壁是指男人;因为害怕的关系,梦者常常用手紧捉着屋子正面的突出物。在他这样的解释下,我觉得很多的东西其实都是很常见了,如果都要灌上性的名头,也难怪在梦的解析推出的时候收到很多的质疑。

拜读完整本书之后,感觉对于梦的分析,利用的方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了,不同的人透过不同的视角选择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但是我学到更多的是对弗洛伊德的了解,对一直以来感兴趣并且想多了解的梦的了解。梦的内涵是无穷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内容是深沉的。

《梦的解析》读书笔记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解析》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了,但一直有各种原因没有去实践,放假回家,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读读这本名著。《梦的解析》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其实这本书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观。读过这本书后,每当看到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都有种异样的感觉。这本书分可以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梦的解析》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梦既不是灵魂的显现也不是上帝的启示,而是人类早年实践活动的浓缩品和沉淀物。
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


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如果要说梦只是愿望的达成,《梦的解析》的作者弗洛伊德只能说愿望是梦思的一种,而梦思除了愿望之外还有很多从潜意识中本人没有意识到的想法。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 ”,供您参考。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一】

自古以来关于梦的研究总是看起来不怎么靠谱,即使弗洛伊德在书中也设想了很多自己的理论会被质疑的部分并给予反驳,我还是不能完全信任他所叙述的一切。但也不能说这本书不值得一读,除了里面对于梦的看法非常新颖之外,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再次燃起对梦的兴趣。在弗洛伊德眼里,梦是愿望的达成。通过梦我们可以更了解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也能由此剖析自己的种种行为背后是由什么潜意识所影响。

由于梦的不确定性及随手可得(每个人都会做梦),我们很难从书中找到什么确定无疑的真理。这本书伟大的点在它提出了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的切入点,并且还做了详细完整的理论概念,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案例作为例证使其第一眼看上去好像是对的。就我认为,全书唯一算得上没有破绽的观点就是梦是愿望的达成。除此之外,无论是对于梦中各项事物都是代表着被抑制的性欲,还是作者用于做例证的梦(哪怕作者本人也无法保证他所记下来的梦没有在醒来后才以意识完善的部分,他只是假设由显梦的推敲我们可以找到梦思,并且表示会被我们怀疑的显梦就越是能明白地找到梦思,但这个说法也是基于他假设中的精神审查制度而言;或者说,他认为这个部分无需纠结,如果不把梦中的蛛丝马迹当作绝对真实,分析必将搁浅),我都抱着怀疑态度。

虽然我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保持着不信任的心理,但我非常喜欢他对梦研究的看法。在书中最后的部分中,对梦中由潜意识作祟而做出的不道德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无需在意,因为这种不道德的幻想在入侵现实生活之前就会销声匿迹。对于梦的研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用于心理疾病上的治疗,而不是把这当作探析每个人隐藏性格的工具(总有人认为学好梦的解析后就能从别人的梦里了解对方的隐私情绪),为此我们不需要过于清晰的梦的解析,都已经能在心理症的治疗上获得很好的疗效。他不断地强调梦的形成全是源于过去,也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及想法,所以试图从梦的解析中找到对未来的预言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想想过去人类由于无知而被梦影响作出的不妥决策吧,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即打破了我们过去对梦赋予的一些神性,不让我们再因为梦中的“启示”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或迷信,又以科学的方式让我们找到了梦的价值:即用于了解人自身也不了解的潜意识愿望。

尽管全书的主要观点是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如果要说梦只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本人也会反对,只能说愿望是梦思的一种,而梦思除了愿望之外还有许多从潜意识中本人没有意识到的想法。书中认为梦的形成是梦思的退化过程,因为人只有在极度疲乏的情况下才会把所想的一切都转换成图像画面,而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是看到画面后将其转换成脑中的概念(梦思和这种概念相同),但在梦中我们是把原本很清晰的梦思转换成为显梦(也就是图像画面),因此梦的解析就是从显梦分析推敲到原本梦思的过程,即把梦形成的过程反走一遍。

里面比较有趣的部分就是梦的伪装,根据弗氏理论,梦之所以要把自己伪装得看不出原来梦思的模样,是因为很多时候人潜意识中的愿望是不符合道德的。人即使在睡梦中,依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某些不道德的愿望及想法,但既然梦是愿望的实现,那这些愿望不管主人愿不愿意承认都必须实现。于是精神审查制度会通过各种手段改变实现的过程,以达到欺瞒梦者,使愿望达成的目的。我由此推断,要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没有不可告人的潜意识,那他的梦将是非常直白的愿望实现。就像书中所叙述的,小孩的梦总是相比成人的更单纯些,因为他们没有像成人对社会道德观的服从性,他们对于自己的愿望总是不害羞的(饿了就哭累了就睡,喜欢什么都不惧怕表现出来),所以小孩的梦通常是简单的愿望达成。弗洛伊德以自己的儿子童年时期的梦为例,白天没有成功走到的达赫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在夜晚的梦境中成功到达了。当然这不代表需要靠审查制度来在梦中实现愿望的成人是不堪的,人当然都有愿望,不是每个愿望都那么合时宜,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愿望在促进行动之前是很容易消失的。

我非常喜欢叶凡在翻译这本《梦的解析》时把“wish”译成“愿望”而不是其他译本中的“欲望”,愿望听上去就是儿时原有的纯净心灵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像欲望所代表的被本能支配想达到目的的需求。从梦中我们可以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愿望,抛开世俗偏见直面它,只有正视愿望,才有办法使愿望实现或真正消失(书中已经说到被抑制的愿望会造成的后果)。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来作为切入点去治疗歇斯底里症,是因为意识到了患者的心理疾病是源自于某些不被察觉而一直压抑着的愿望,通过梦的解析,他们可以找到根源的愿望,解开心结。

从这本书中,我所得到的感悟就是直面自己心灵的声音,哪怕它显得不怎么符合对自己的期望,让人不想去面对,可要是不去直面它,又要如何真正地了解自己?梦的解析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为了学来去窥视别人的内心世界,而是首先要懂得了解自己,才能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二】

每个人都有死的本能,即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所以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表现。

梦境与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着死亡。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受虐狂,一个再手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把自毁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战争就这种本能的表现。人类的历史就是爱神和死神互相斗争的戏剧。而战争的根源就在于人们的无意识深处的死亡本能。

梦见受伤说明在梦者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着对某事或人的担心,其实是在提醒做梦者赶快采取行动,以消除心中的担心。

死亡的象征有很多,应根据梦境中具体的人物以及背景等作出相应的解释。但都是象征意义的死亡,而非真正的死亡。死亡还象征了遗忘、消除、克服等,如梦见已分手几年的恋人在梦中死去,说明这个人其实还一直活在梦者的心里,这次死亡就象征了遗忘,他/她已经死了,应该为新感情让位了。如果梦见死亡的是丑陋的、邪恶的、陈旧的等,这其实是好事,象征了一种重生,一种心灵的脱胎换骨,预示自己将获得更好。当然,有时候梦见亲友的死亡也许就只是表示一种担心与猜想而已。

梦见牙齿脱落除了预示生理上的变化外,也表示了内心的一些变化,如对自己外表和能力的担心、失去男性气质的忧虑等,还有两种相反的感受,一是衰老的悲哀,因为人老了就会掉牙。二是成长的喜悦,乳牙换新牙的过程就是在弃旧求新,是一种成长。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三】

在我的认知里梦是人心里状态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心里状态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潜意识的,恐怕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从来没有人把它与心理学进行挂勾,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一个梦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于科学领域而言《梦的解析》乃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好处的发现!而我也对书中有关于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也颇为感兴趣,不只是由于对于未知领域我充满了好奇,还是费洛伊以他那独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神秘的世界,简言之费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与明确起来。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不断的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使精神分析的资料极其丰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所以,他说“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按费洛伊德的意思来说梦在必须程度上满足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满足了自我,缓和了冲动;又不至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好处上来讲,梦就是愿望的达成。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的表现,简单的来说这也属于自我潜意识的一种表现。

说到对于此我也是相当赞同的,那梦里的一幕幕似乎都还是前一秒才发生过。我是一个比较爱怀旧,同时也比较感性,在小学刚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不知是太过于怀念过去小学与死党在一齐的时光,还是对一初中生活的一种乏味,每晚梦到的总是过去与同学在一齐上课的场景。从某种好处上来说这些梦满足了我那些日子对于思念的满足。

喜欢李宇春的我与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梦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缘故,结果还真梦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情绪一向是相当的好,所以状态一向都还是不错的。

这就是我的一些愿望,满足了费洛伊德所说的“梦的资料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一天醒来都会记得很多梦,也会忘记更多的梦,但无论什么样的梦,在醒来以后都会发此刻梦里的经历和场景其实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诞,比如梦里大多没有颜色,有时死去的人也会在梦里出现等等。但做梦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太可能意识到这些不合理,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偶尔可能我们自己会发现自己在梦中。醒来回忆梦境,会发现梦里依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才会发现。

或许你还会不解,那就多读读《梦的解析》吧!

《梦的解析》心灵感悟【四】

《梦的解析》这本书可以说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我高中就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比较感兴趣,就比如说他的人格理论,像本我、自我、超我。《梦的解析》我高中有所涉猎,没有详读。我选择这本书首先是我比较喜欢心理学的书,其次能在我们新闻学中,也有不少地方用到心理学理论。读这本《梦的解析》可以了解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状况。

我们成年人一夜要做4到6个梦,但我们常常不知道梦如何而来。就拿我说,我几乎天天做梦,但是很少主动分析为什么做这种梦。而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现实的镜子,比如说我们平常的欢喜、焦虑、恐惧等等是潜意识的投射,这本书就是要揭开我们潜意识即埋藏心里的秘密。

《梦的解析》中就几个主要观点,第一个就是说“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实这本书的中心就是围绕“梦是愿望的达成”这点而展开的。作者认为,梦不是我们凭空产生的联想,而是体现我们内心压抑的欲望。这个意思很简单,就比如说我睡觉之前打了一把王者,五连败。你梦里就不服,你做梦就梦到自己拿伽罗五杀。我是经常做梦梦见我打游戏。还有这个欲望,除了心理的愿望,还有生理的愿望,比如说春梦啊,或者是你梦到找厕所找不到晚上被尿憋醒等等。其实这些梦都体现了你内心的欲望。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是梦是可以伪装和一致的,一些梦里你记不清的小细节,往往能反应你的内心状况。同时梦具有象征意义。就拿我来说,我每次期末考试前,或者是有什么作业多压力大,就会梦见我高中班主任或者说高中考试,因为高中巨大的压力生活已经成为我的阴影,所以我每次感到有压力时,就会梦见高中生活。还有就是梦可以移置,就是说你梦里的那个身份可能不是你自己变成了别人。而那个人的身份正是你有所期望或有所担忧的。这个比较难理解。就比如说,我考完试成绩还没出来很担心,当天晚上梦见自己变成一个乞丐在街头乞讨,很可能是自己担忧坏的事情发生。

弗洛伊德最后还提到一个观点,所有的梦不是空穴来风的,梦的素材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一个梦都是受到外在刺激而引发的,梦总是以最近几天为内容,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同时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影响左右,比如说梦里梦见自己的家,是小时侯住的老家。

其实这本书在出版之后,争议还是很大,很多人认为这种对梦的解析完全靠自己逻辑理解,没有实际证明,太过于主观,当时很多人觉得弗洛伊德这个理论属于无稽之谈。其实在我看来,对梦的解析并没有完全对错,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对梦的观察,我们能走进内心,明白自己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很多心理医生通过催眠或是诉说梦境来了解病人的心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