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思想汇报 > 全面小康的范文 > 导航 > 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

全面小康的范文

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沉下心,深入调研,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那么实现共同富裕则一定能达成!你是不是正在寻找有关实现共同富裕的心得范文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篇一)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篇二)

在改革创新中逐步消除障碍,让各种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嘉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消除造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市域一体的空间规划布局;部署实施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涵盖城乡就业、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十改联动”;建立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合联组织;创设“飞地抱团+低收入农户增收”等扶持模式。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章剑说,通过破除城乡统筹发展壁垒,嘉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与此同时,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大救助”体系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嘉兴实施了“突发性”贫困救助政策,出台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在准入上给予放宽。“通过数字化改革,加强后台预警、部门联动和精准对接,充分照顾救助对象的尊严。”嘉兴市民政局副局长郑新娣说。

对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体会感悟(篇三)

湖红船旁,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门前绿树成荫。宽阔整洁的马路两旁,稻田与花海延展向远方。下班路上的嘉兴市民曹金凤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这里藏着我们向往的生活。”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推动共同富裕,嘉兴交出一份喜人的答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比1。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经常性收入均超过120万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常年保持在一般公共预算的80%左右。城乡劳动者基本实现平等充分就业;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全市户籍人口养老参保率超过97%,医保参保率超过99%……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宣告成立。如今,嘉兴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开拓创新。专家认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成为均衡富庶发展的先行地,努力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犹如中国共产党“写在大地上的宣言书”。

锚定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嘉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统计显示,2020年嘉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万亿元。为了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嘉兴在坚定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增收主渠道的作用。不产羊毛却拥有规模很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不产皮毛却形成了全国闻名的皮革市场。

与此同时,嘉兴以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建立了370多个创新载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壮大财富创造的活力,厚植发展的潜力。“从实践来看,正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才有了民生的长期投入和社保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产业的蓬勃壮大,才有了就业空间的持续扩容,解决了逾百万人的新增就业;正是科技创新的不断驱动,才有了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老百姓收入的持续增长。”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说。

Fwr816.cOM展读推荐

中学教师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的感悟 (通用3篇)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时代赋予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下定攻坚拔寨的决心,拿出超越常规的举措去啃这些所谓的“硬骨头”,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去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师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的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中学教师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的感悟(一)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中学教师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的感悟(二)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为新发展阶段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精准精细的制度安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既是反映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也是衡量共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迈向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占比较大、不同收入群体差距较大,尤其是区域、城乡、行业间的分配不平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现实困境。为此,要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要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采取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调剂等方式,促进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各类资源充分利用、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努力让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群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加平等的发展权利,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精准识别是前提。一是精准识别潜在对象。目前我国有近1亿刚摆脱绝对贫困的脱贫人口、2.9亿左右的农民工、5.6亿左右的农村人口、9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2.64亿60岁以上老年群体等,他们中的部分群体收入水平整体较低,职业稳定性较差,应给予重点关心关注。同时,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对“潜在中等收入群体”加以精准识别、动态追踪,避免低收入群体被排斥、靠近中等收入标准下限的“临界居民”甄别困难等现象多频发生,也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扩中”策略奠定基础。二是精准识别重点领域。尽管潜在对象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但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最大回旋空间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做好农村的乡村振兴、城市的万众创新、城乡的融合发展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合作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三是精准把握根本问题。马克思认为,生产与分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现,某一要素稀缺度越高,其市场议价能力则越强,所获分配的报酬将可能更多,对生产力的影响也将更大。因此,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表面看是分配的问题,其实质是生产的问题,是生产要素的稀缺度和再配置问题。

中学教师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精神的感悟(三)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733 元,比 2015 年增长 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 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 1947.6 亿元,增长 13.7%。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进无止境。揆诸现实,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影响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合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活力与秩序实现和谐共存、有机统一。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乡镇党员领会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荐】


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必须下定攻坚拔寨的决心,拿出超越常规的举措去啃这些所谓的“硬骨头”,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您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党员领会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党员领会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开始进行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脱贫攻坚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已经开局起步,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砥砺奋进。

乡镇党员领会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二)

扶贫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的习题,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于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让农村人口如期脱贫是最终判断我国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按照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大约还有2年的时间,目前已处于决胜阶段。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配制,动员全党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头脑中扎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们不应该喊出扶贫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层次从小事做起。

长期以来,扶贫乱象时有发生,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扶贫资金天女散花、贫困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现象的存在严重导致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这不仅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更是扶贫工作没有走心的恶果,不可小觑。

精准扶贫要用真心从实抓。以调研走访的实际数据定位哪儿最贫困,为什么贫困?实打实的派驻工作组,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等发展当地经济;上级部门也应拨付资金、实行一帮一的政策,点对点扶贫帮困。

精准扶贫要清心从严管。扶贫资金和项目要从严管,防止进入小腰包,要实实在在的用在基础设施修建或贫困老百姓身上;资料整理和汇报要从严核,防止为了验收检查而作假,杜绝书面汇报漂亮、群众口碑差的以汇报夺政绩观;定贫脱贫要从严审,严厉打击为了扶贫资金而定贫困村、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现象。

心系于民,冷暖在心是动力。扶贫干部应深入贫困,体会疾苦,让心得以洗礼,发自内心的来打好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乡镇党员领会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三)

在改革创新中逐步消除障碍,让各种要素充分流动起来——嘉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消除造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市域一体的空间规划布局;部署实施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涵盖城乡就业、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十改联动”;建立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合联组织;创设“飞地抱团+低收入农户增收”等扶持模式。

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章剑说,通过破除城乡统筹发展壁垒,嘉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与此同时,在社会保障体系和“大救助”体系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嘉兴实施了“突发性”贫困救助政策,出台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在准入上给予放宽。“通过数字化改革,加强后台预警、部门联动和精准对接,充分照顾救助对象的尊严。”嘉兴市民政局副局长郑新娣说。

关于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心得感悟 (合集3篇)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时代赋予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只有沉下心,深入调研,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那么实现共同富裕则一定能达成!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您是不是有很多感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心得感悟(一)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这是近日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铿锵有力的定言。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然而因疫情这道“加试题”,部分地方外出务工受影响,产业扶贫遇到一定的困难。2020年是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答好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互相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复产复工和农贸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采取更投入的精神、更健全的机制和更精准的措施来奋力冲刺。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被称作“悬崖村”的四川凉山州阿土列尔村的全体村民搬到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答好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干部的我们在这种脱贫攻坚到紧要关头的时刻,更是要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战斗。“硬骨头”再难啃也挡不住齐心协力的付出,也挡不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也挡不住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转变方式答好题。两会上,多省代表团均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热烈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使扶贫的方式逐渐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也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西藏地区,三年一换的村级“一加三”专干制度,虽然使命有期限,但长效化的帮扶脱贫机制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践的重点。对内提升干部素质和村集体发展能力,对外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社会化扶贫大格局,从而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日子,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只要我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不懈冲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求真务实意志、“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长效机制,定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我们一定行!

关于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心得感悟(二)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关于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心得感悟(三)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如何行动范文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挑战也是前所未有。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实现共同富裕,有哪些实质的内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如何行动范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如何行动范文(一)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作为阔勒吐克村的扶贫专干,通过近期对上级脱贫政策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如何行动范文(二)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为新发展阶段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精准精细的制度安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既是反映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也是衡量共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迈向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占比较大、不同收入群体差距较大,尤其是区域、城乡、行业间的分配不平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现实困境。为此,要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要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采取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调剂等方式,促进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各类资源充分利用、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努力让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群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获得更加平等的发展权利,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精准识别是前提。一是精准识别潜在对象。目前我国有近1亿刚摆脱绝对贫困的脱贫人口、2.9亿左右的农民工、5.6亿左右的农村人口、9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2.64亿60岁以上老年群体等,他们中的部分群体收入水平整体较低,职业稳定性较差,应给予重点关心关注。同时,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对“潜在中等收入群体”加以精准识别、动态追踪,避免低收入群体被排斥、靠近中等收入标准下限的“临界居民”甄别困难等现象多频发生,也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扩中”策略奠定基础。二是精准识别重点领域。尽管潜在对象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但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最大回旋空间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做好农村的乡村振兴、城市的万众创新、城乡的融合发展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合作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三是精准把握根本问题。马克思认为,生产与分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现,某一要素稀缺度越高,其市场议价能力则越强,所获分配的报酬将可能更多,对生产力的影响也将更大。因此,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表面看是分配的问题,其实质是生产的问题,是生产要素的稀缺度和再配置问题。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如何行动范文(三)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要留住帮扶力量开展动态帮扶,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持续稳步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我们必须以必胜的决心、坚定的理念,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