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关于诗词的读后感作文范文 > 导航 > 诗词读后感

关于诗词的读后感作文范文

诗词读后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诗词读后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词读后感范文一

唐诗与宋词,两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璀璨珍珠。几千年来,其高雅的文字,精美的词句,不知令多少人心醉不已。

本书中,于丹教授就以她淡雅隽永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藏在那瑰丽词句背后的动人故事。本书分为春、夏、秋、冬、月词、酒赋等几个篇章。几乎每翻一页,我的心情就激动一分,我真的没想到,平日里读来,不过尔尔的句子,竟有那番千回百转的滋味。

南唐后主李煜的千古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可多少?记得我很久以前就读过这首词,当时只不过以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哪知,李煜这一问,乃国仇家恨尽问天的悲愤与不甘,真可谓是笔力千钧。再言温庭筠的词,人道温词是浓妆贵妇,极尽艳丽之能事,可他却也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高格词调。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将这一句视为做学问的第一境界。想来也是与做学问中的某种境界相通吧。

就我个人而言,在宋词大家中,我欣赏柳永的词脉章法,也爱东坡的意韵高拨,在《定风波》一词中,东坡所述:回首何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让我对这位千年前的古人心生敬佩。说起苏轼,不禁想起另一位豪放派大家,辛弃疾。在世人眼中,稼轩永远都是一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大丈夫模样。谁知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丽质天成的佳句出自他手。但是又有谁知他把吴钩拍了,无人会登临意的寂寞。假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仙李白能与稼轩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俩肯定不会写出这么多自剖心迹,流芳百世的佳句了吧!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越剧《牡丹亭》的唱词让我生生想起了陆游的钗头凤。这戏台上才有的动人故事,被主人公陆游写的字字泣血,如哭如诉。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柳永的词以婉转居多,像那多情自古诉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道尽了离别久哭。可他也有蝶恋花中,拟把疏枉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坦率直白,不禁叫人心生怜惜。

关于宋词,我真的说了很多,可唐诗,我认为骆宾王写的寥寥十字足以概括人生的种种境遇。昔时人没处,今日水犹寒。

感谢,感谢这本书让我平凡的暑假生活变得不平凡,让我不至于再次发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莫名感慨。

诗词读后感范文二

上星期拜读了这本,心中一丝明悟些许感触,却无法言表。与其说于丹的这本书是在给诗词做诠释,倒不如说她其实就是在写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书中从春风盎然,写到秋雨惆怅;从明月思乡,写到斜阳感伤;从田园的惬意,写到登临的豪放;从抚剑的豪情,写到把酒的放荡。原来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是古人的诗词还是于丹的文字,读过之后让人发现,原来诗词居然离我们这么近,年华有限,但是诗意无穷。

重温古诗词,让我又一次重新找回了诗意的人生,诗意的情怀。诗意如风潜于心。风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邦那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花开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杜甫的那种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惬意。

雪纷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柳宗元的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

月明的时候我更会想起,苏轼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旷达。

风花雪月全入诗,春夏秋冬皆成诗。总之世间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蕴涵着诗意,人生处处都充满了诗情。在我诗意的人生里有着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还有对悲欢离合迷惘伤怀,也有着对春夏秋冬眷恋缅怀。有着追求的无奈,执着的忧伤,适时地感动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生这首长诗内容,韵味和意境。不管怎样我都希望把它写得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意境优美,韵律铿锵,合辙对仗。

我喜欢这诗意的人生,喜欢诗意的的幸福生活,喜欢诗意的风花雪月,喜欢诗意的悲欢离合,更喜欢诗意的男人和诗意的女人。诗意的人是一种浪漫丰富充实愉悦人,诗意的人是一种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

诗意的男人是豁达超拔的男人,是洒脱奔放的男人,是真诚善良的男人,是丰富深刻的男人,是乐观向上的男人。这样的男人站起来如一道山伟岸不屈,顶天立地。躺下了如一条河淡定从容,渊源流长。

诗意的女人温柔善良的女人,是热爱生活的女人,是健康快乐的女人,是优雅自信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如绽放的鲜花恬美馥郁,如林间的清泉清澈纯净。她们犹如一道令人迷恋的风景灵性自然,含蓄纯美,她们懂得爱和被爱。她们质地如蕙、心思如兰,品位高雅,内涵丰富,时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神奇魅力,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让人百读不倦,回味无穷。

人生如诗,生命如诗,生活中处处都有诗。面对如诗如画的生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珍惜,不活出一个诗的境界和诗的韵味出来的。面对诗意十足的世界,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首美丽隽永的诗篇,让生命更诗意,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诗意的人生是对真、善、美的升华,是对假、丑、恶的鞭挞。诗意的人生浪漫温馨的人生,是激扬向上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诗意的人生里想爱你就大胆的爱,有梦你就尽情的追,投入的活一次,潇洒的走一回。让这首人生的诗篇更加的精彩完美!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古典诗词读后感


古典诗词读后感范文一

《卜算子咏梅》出自陆游之手。全诗上下透露着一种苍凉感、一种悲伤感、一种无力感、还有一种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念。

在冬天开放的梅花,要独自与风雪斗争,要拼尽全力去争夺那仅有的半分之一的生存希望。他要独自承受来自风和雨的打击,还要独自承受冬天的苍凉,没有朋友的寂寞难道他还不够可怜吗?你身为同类为什么还要打击他?难道他有早开的权利是他所能决定的吗?难道只有他放弃生命,你们才会接受他?不,不是这样的。当一个生命在同类中显得非常出色时,难免会遭到嫉妒。但他的出色也是用同等价值的东西换回来的。

正是蜡梅花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才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梅花,你苦战三季,才迎来在冬天开放的权利。在这三季中,你要独自承受来自同类的冷嘲热讽。你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同类们冷眼相待下苟活三季,在冬季中化悲愤为力量绽放出你最美丽的容颜。

梅花无意与他人争夺早报春的权利,只因自身的需求却引来了众花的嫉妒。

听了古今的名人对梅花的赞赏,我们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学习梅花凌寒怒放的品质,不畏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像梅花那样,时时早、时时早,做东风第一枝。

古典诗词读后感范文二

我读了孙绍振老师的《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一书,感觉很不错。孙老师是文本细读的倡导者,在语文教育领域,不断提倡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在孙老师的启发下,我也不断对某些文本进行研读,只不过没有孙老那样深厚的理论功底。

孙老是一个文艺理论家,其理论功底相当深厚,分析课文的时候总是理论先行。他对文本的解读显然不是停留在鉴赏这一层面上,而是深入到了逻辑层面。这里的逻辑不仅指理性逻辑,同时也指情感逻辑,类似于孙老所说的意脉,即感情脉络。用深厚的文艺理论修养来解读诗歌或者其他文本,当然会给人一种深入浅出之感。遗憾的是,我只是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当年也没读多少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而且毕业之后,学到的那些东西神奇地不见了,只记住了一些大而无当的术语,即使对于这些术语的理解,也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没有将其转化为诗歌评析的实践。这也是我与孙老之间的本质区别,也是难以望其项背之处。

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想,有着相似的理论背景,孙老读的那些书和我们读的书并无本质的不同,但是为什么他对于文本的解读就比较深刻,而我们只会进行浅层次的阐释呢?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原因,即孙老是从大量的诗歌解读实践中活用这些理论的,而我确实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来的。想想自己是怎样读诗的,简单的、耳熟能详的诗歌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认为自己已经会背了,就没有再研读的必要了。例如《锄禾》中的汗滴禾下土中的滴字用得为什么比落好?这个问题好像不成为问题一样。再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从句式上讲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哪会去想这个问题呢?但是孙老并未觉得这些问题太简单了,他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而这些见解大都存在于前人对该诗的解读之中。于是我在想,小学或者初中那些要求熟读成诵的诗文对我们的诗歌理解能力的培养究竟有没有害处?

对于诗歌赏析,我们不乏语感,但是有了语感之后,进行一些蜻蜓点水式的赏析就完事了吗?显然,没有对诗歌进行一番分析,对于诗歌的理解永远不可能透彻。在这个点上,我十分认同孙老的观点,也十分认同他对诗歌的解析。我一直在回忆,以前自己是怎么样阅读诗歌的?首先是熟读背诵,其次是看别人的解读、赏析的文章,再次是搜集前人特别是古人对本诗的解读,将别人的经验照搬甚至照抄过来,这种复制式的解读思路显然对于我自己的鉴赏能力没有任何提高。现在,我在尝试着进行不参照任何资料的自我解读的方法,将诗歌解读透彻之后再去查找资料,看看别人是怎么评析的,我想,经过这样的训练,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一定会比较深入的。

读完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了很多知识,例如绝句的第三句话、从诗歌的矛盾处入手赏析诗歌、把握诗歌的无理而妙、诗歌的审美价值、诗歌的层次与品位等等,但是对于孙老所说的意脉,我还是不甚了了。

古诗词读后感


古诗词读后感范文一

我国的古诗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们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古诗词读后感范文二

或许真像宋濂所说,你的读书条件远比他优越,可我却从中品出了一丝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读书的条件,却想比一比其他。

在读书的目的上,我比你幸运。你的目的是明确的,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学成文武术,货卖帝王家,走的永远是科举仕途。从捧读《三字经》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为封建科举的牺牲品。不要说不,你的老师不也在津津乐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缀公卿之后吗?真可谓嚼着自己的血肉叫鲜美啊!我比你幸运!我的学习目的,初时简单为读书而读书,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既为个人的成材,也为国家民族的昌盛。读书是为了给个人充值,更是为了民族之林的茂盛!我不会一头栽进科举的网络而难以自拔,我要在知识的长空里放飞生命!

在读书的范围上,我也比你幸运。你除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还能涉猎其他吗?头上戴着你的读书目的紧箍咒,只能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虚妄美梦,可悲!你上不晓天文地理,下不知矿藏资源,理不闻数理化学,文不懂外语马列。我却不然!我可以学贯中西,文理兼容,我可以登临书山,遨游网海,出入国门,探微知着,充分享受解读为什么的乐趣,因为我生活在你无法企及的时代。

再说教育吧,我更比你幸运。你只能折服于头悬梁锥刺股,努力于囊萤映雪,学得何其苦!面对师长的尊严,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出,疑义岂能诉?你的宋濂师长尚且行深山巨谷,临穷冬烈风,踩厚雪,裂足肤,你还敢懈怠愉悦吗?我却不然!我虽也不乏辛苦,却很有乐趣,小班教育寓教于乐,身受着发展教育,师生亲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课呼名,何其可亲;下课同娱,何其可乐。

而说到学成之后的命运,依然是我幸运。你的师长宋濂老先生,最后不也是明里辞官,实则被贬。而你虽读了许多诗书,却忘记了封建文人学士一幕幕的悲剧:子胥功高吴王妒,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昨日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英魂。真是孤灯一盏寒夜清,心血耗尽换虚名,何必千年留笑柄?

而我虽说难逃应试命运,至少勤读文本十二载,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庙堂,也不必货卖帝王,更何况海本辽远,天本开阔,我尽可鱼跃、鸟飞。马生啊马生,你为名而活,太累;我为自己而活,尤甜!

其实,最大的不同是:你依然昏昏,我已然昭昭。所以,我比你幸运!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600字


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曾经有人如此评价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过去我感触不深。今有幸认真拜读《毛泽东诗词选》之后,想起这句话,我不禁为之喝彩真好!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当我读完《毛泽东诗词选》后,我才发现毛主席是那样坚毅,那样豪放,那样睿智,从他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在《毛泽东诗词选》中,充满久有凌云志,重在井冈山、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这些历览名山大川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毛主席,在攀登游览时,也不曾放下心头的凌云壮志,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又是毛泽东对于历史中国经历磨难的深刻感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头俏、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它们表现了毛主席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慷慨激昂过后,毛主席又有了挥手从兹去的离情别意,我失骄杨君夫柳的款款深情,以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殷切勉励,使我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往昔的峥嵘岁月中,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获得解放与自主,在一唱雄鸡天下白之后,他又操起了建设国家,强民富国的担子,毛主席的人生是闪光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在领略过毛主席的气概之后,我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的艰辛,知道了战斗的残酷,知道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探索、钻研就如曾经的鏖战、需要我们拿出上九天揽月的精神和红梅般的坚强意志,与困难作斗争。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也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600字

曾经引起个人崇拜的伟大领袖,落笔如行云流水的书法家,写词浑然天成的文学家。这些不凡的名号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这个人,当仁不让的就是毛泽东。

不论是初中时教科书中的《十六字令三首》所说的: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超凡脱俗;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气势磅礴;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荡气回肠。或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奋发。

在毛泽东诗词集中我最喜爱《卜算子咏梅》。在风雨送走春天,飞扬的漫天雪花迎来早春的时节,在那边地冰雪的悬崖上,梅花却在傲然开放。那句悬崖百丈冰从侧面突出了梅花骨子里坚强不屈,迎难而上的高尚品格。而俏也不争春形象的体现了梅花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只是提醒着世人春天的到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梅花最高境界的体现,毫无怨言的大无畏精神。这词写尽了梅花的温柔,而非许多作品中梅花的铮铮铁骨,孤芳自赏。这种难能可贵的解析出自于毛泽东的神来之笔,让我感受到了梅花的另一种性情。

毛泽东写诗时怀着巨大的热情就好像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600字

《毛泽东诗词》与其他诗词不同,大多诗词写法:写出诗词原文,交代诗词背景,解释诗词意思,而《毛泽东诗词》则是以毛泽东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将不同的诗词分散到相应的背景中,重在介绍诗词的背景,便于很好理解诗词。相当于传记,既了解伟人的经历,又能欣赏诗词。

伟人毛泽东小时候,六进私塾,都是因为其聪明过人,敢于破坏陈规,老师教不了,管不住,才劝他退学。其父毛顺生本来打算让他读好书,能帮忙打赢官司,好继承家业,私塾毕业后,就回家帮助家里打点店铺。在家干了两年后,在族人和他的表兄等多人的建议下,其父不得已将他送到湘乡上高等小学,第一次离开韶山冲,不到半年,由于血学业突出,老师破例让他先毕业,并保举湘乡人在省里办的中学,不久伟人毛泽东就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大学,在大学里讲求:立奇志,交奇友,谈奇文,积极创建《新明学会》,思想先进,活跃在大学里,慢慢走上革命的道路。

伟人毛泽东心怀宽阔,饱读诗书,其诗词风格:气势磅礴,直抒胸臆,引经据典,时间、空间跨度较大,读后让人眼界开阔,精神受到洗礼,精神更加振奋。很多诗词被后人传诵:《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以及赞扬彭德怀的诗等等。

从《毛泽东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伟人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给我们很多启示,在那么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伟人的坚定信念,乐观积极态度,激情满怀。相比较而言,我们有些同学,整天愁容满面,写的东西,晦涩难懂,多愁善感,缺乏年轻人的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应有的活力与朝气。生活在和平时代,衣食无忧,仅仅是学习,一心一意地学习,而有的人夸大学习困难,只看到困难,而看不到困难后面的光明,裹足不前,整天生活在郁郁寡欢之中,或抱着混的态度,将好时光过丢了!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1500字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1500字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八年秋,在井冈山黄洋界挥笔写下的雄伟壮丽的诗词。气势澎湃,豪情激荡,字字句句,锵铿有力,读着它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这首诗词我从小就经常在耳边回旋,常挂在嘴边背诵。为它谱写的歌曲我们也曾经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唱在嘴里、甜在心里。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词,眼前仿佛闪烁着毛泽东同志当年身背斗笠,脚穿草鞋,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打游击、反围剿的壮烈景象;仿佛把自己带到了那个杀声阵天,战旗飘飘的动人场面;耳边就仿佛响起了黄洋界的炮声,心头顿时一亮。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发源地。当年,毛泽东同志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打游击、反围剿,日理万机,情系与民。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住的是茅草房,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和光辉论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为中国革命斗争起到了历史性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天,我们细细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诗篇,倍感亲切和鼓舞;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和干劲,好像毛泽东同志又回到了人间。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们又怎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之付出的艰辛;怎能忘记九泉下的英烈们;怎能忘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岗山开辟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场景。

一九六五年五月,时隔三十八年后,毛泽东同志重返井冈山,在井冈山游览视察住了七天,而他回韶山自己的家乡出生地才住了两天。可见毛泽东同志对井冈山有着多么深厚的情义。

毛泽东同志重返井冈山时,居住在茨坪,登览黄洋界,视察和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状况。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毛泽东同志看着井冈山那高接云天、参天万木和那雄奇的山岳,犹记起当时烽火连天,九死一生的昨日情景。别梦依稀,历历在目,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再一次赋词抒感写怀: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对于历经了千辛万苦的共产党人来说,任何妖魔鬼怪都能战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冈山的革命活动虽然过去了许久,但毛泽东思想、井冈山精神永照人间,代代相传。没有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井冈山的革命活动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就没有今天这欣欣向荣,雄伟壮观,举世瞩目的中华大地。

国家富强了,社会进步了,物资丰富了,生活提高了,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传统不要了。任何时候井岗精神都不能丢,这不仅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那些为之献身的英烈们九泉之下所期盼的。

今天我们重提井岗精神,重走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路,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启迪、鼓励、激发后人尤为重要。

无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我都衷心祝福我们的祖国:井冈精神大发扬,国运昌盛人安康,繁荣和谐山河壮,五星红旗代代扬!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1500字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他在五十多年的革命实践中写下的诗篇,是留给我们所谓极其宝贵的遗产。这些篇章,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闪耀着毛泽东的思想的光辉,是毛泽东思想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艺术上,它又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沁园春雪》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同志的词作。仅此一首,就轰动山城,流誉全国。若与后来发表的其他词作合并来看,毛泽东同志的堂堂大雅之篇就更加美不胜收。《沁园春长沙》的气魄雄伟,语言明丽;《念奴娇昆仑》的想象神奇,大气磅礴;《水调歌头游泳》的豪情激荡,意境高远;《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清丽宛转,感情充沛,试阅古今词坛,有多少次人能写出这样美好的词作?以诗而论,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对于诗还未入门,只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自己满意的(见写给陈毅同志诗的一封信)。但如《长征》那样的气势包举,风格雄浑,对仗工稳,章法致密,堪称叙事诗的楷模;如《答友人》那样的工丽流畅,情调优美,亦属抒情诗的上乘。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主席不仅是革命家,还是诗人。这确是最恰当的评价。毛泽东同志,作为政治家,是诗人的政治家;作为诗人,是政治家的诗人。

读了《毛泽东诗词》,我觉得毛泽东的诗词有如下很多显著特点。

一、毛泽东的诗词把革命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进行了统一。毛泽东的诗词,就其政治内容说,当然是革命的;但它不是没有艺术性的标语口号,也不是空洞的豪言壮语,而是把革命的政治内容寄寓于非常完善、优美的艺术形式中表达出来的。它纯熟地运用形象思维,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使作品诗趣盎然,诗味浓郁,真正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内容和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十分和谐的统一,真正成为这二者统一的光辉典范。他用诗词这一文艺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和政策、策略,形象地再现革命斗争的壮丽图景,用诗词语言对这些政策、策略和革命思想进行艺术概括。在《沁园春长沙》词中,诗人首先交代了写作环境和时间地点,接着就触景生情地写道: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以绚烂明丽的艺术语言,通过自然界万物生机勃勃的描绘,反映了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并且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深沉含蓄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天下兴亡的高度责任心和对革命领导权谁属的关注。

二、毛泽东的诗词中把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进行了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一九六零年在第三次文代会上周恩来说:革命现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主导。并且还具体地指出过毛泽东同志的《蝶恋花》词就是从革命的现实主义到革命浪漫主义。《蝶恋花答李淑一》就是这样写的: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创作正是实践这一创作方法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的诗词中的积极奋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重要特征之一。踏遍青山人未老,是毛泽东同志战斗生涯的高度艺术概括。

另外,毛泽东诗词还具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特点。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主张。他不但这样说,而且在他自己的实践中就是这样做的。毛泽东运用古典诗歌的形式诗和词,来表达新时代的革命的内容;运用古典诗歌的习用词语,如旌旗、鼓角、逶迤等来表现新时代的新事物。

毛泽东在政治上不仅有大作为,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位大家。古今诗史上一切著名的诗人,也没有任何一位能像毛泽东这样,在政治上有如此伟大的业绩,即便是按照封建社会的政治标准来看。总之,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样又是伟大的诗人,历史对他的赞誉一点不为过。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1500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诗词中军事题材的占有很大的比率,在早期的《西江月井冈山》直至《十六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咏读诗词,我们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闻到了弥漫的硝烟味。敌强我弱的局势,坚苦卓绝的斗争在诗人笔下却象一首流淌的歌谣,一曲飘飞的音乐,轻松、洒脱、超然物外,不由得你不对毛泽东肃然起敬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一个顶天立地的伟男子。从容淡定,谈笑风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领共产党人推翻了三座大山,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一个红色的政权。在一唱雄鸡天下白之后,他又操起了建设国家,强民富国的担子。在慷慨激昂过后,《贺新郎别友》中的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道尽了离愁别绪;我失骄

杨君失柳的款款深情,又使我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毛泽东的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它凝聚着历史的风云,激荡着革命的鼓角,概括了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逆境重重,但他却能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境况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同时还创作了这么多震古烁今,美妙绝伦的诗词,分析的结论是功夫在诗外,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遍览群书,博古通今,足迹踏遍万里山河,见多识广,而又性情豪迈、浪漫。所以才会有如此骄人华章和他的独特魅力,凝聚了一批中华优秀儿女、民族精英与其一道赴汤蹈火,南征北战,缔造了伟大的共和国。纵观其一生,不难看出,其成为一代伟人是历史选择了他,同时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曾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曾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去奋勇杀敌;它们是伟大革命领袖的战斗豪情与杰出诗人的创作激情浑然一体结成的革命诗词的奇葩。

《毛泽东诗词》境界和气势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具有转动乾坤、拨动历史,藐视一切困难和强权的气魄。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把地球写成小小寰球,把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写成有几只苍蝇碰壁,《七律长征》把红军长征中艰难的跋涉写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毛泽东的笔下,世界小得可以运于掌心,强暴势力变的不堪一击,战胜困难显得轻而一举,视若游戏。此种气魄比苏轼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还有过之。意境静中寓动,景物色彩明丽寓意深刻,场面波澜壮阔。他创作中至高无上的视点,纵横环宇的气势,形象生动的用典、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但在当代独树一帜,也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了古诗词创作中艺术表现的空白。从这一点看《毛泽东诗词》既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又是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新形势下,重读毛泽东诗词,对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振我们的精气神,凝聚我们干事创业的力量,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伟人之诗,滋养浩然正气,塑造非凡人格,陶冶美好情操!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一)

一直都很喜欢诗词,近来有幸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传】,读这部书时,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一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我没有很丰富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一流尽矣。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一陽一。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一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却好似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一式,一个难以走出的围城,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却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容若的词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一爱一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一性一情、词的颠峰,一爱一的痴心。这将是一部具有开拓一性一的传记作品,这将是一部通俗化了的人间词话,这将是一部诗化了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一爱一其词,痴一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着作,读后感【【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缠一绵情怀。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一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一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一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一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一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一性一情。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一性一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一性一情中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人生无奈。在当时的社会中,在满人的思想里,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仕途一路。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一场,不善于官一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一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一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一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一绵情深,值得回味。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二)

纳兰一性一德,字容若,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词人。他的词风缠一绵婉约,虽题材比较狭窄,只是反映其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但是,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一爱一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都歌颂过它,纳兰一性一德的一爱一情词更是风格独立,正如一首写初遇时的小词【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罩纹灯影。

这首词把男一女暮然相遇,一见钟情的情景,通过暮春时节石阶上的片片落花,喻示了一爱一情只不过是一场虚梦。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词人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渴望能和真心相一爱一的人双宿双飞,但是很无奈,在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词人只好在内心感叹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一魂,相思想望不想亲,天为谁春?浆成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其中下阙引用的典故有裴航蓝桥遇云英,常娥偷药奔月宫,由此可以理解为心灵相通,两情相知虽易,若要有情一人相聚,在当时是很难的。于是在的三个典故中,纳兰一性一德想到要能象牛郎和织女一样在天上相见,得遂所愿,甘心舍弃功名利禄,清贫相守。在我们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何况是位当时的高干子弟和太子一党一成员,他这种对一爱一情的真挚态度,又怎能不令感动?

人生的季节本应是绚丽多彩的,可纳兰一性一德在他短暂的三十一年里,过多的表现了灰色的情调: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一陽一。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东西拥有时并不在意,好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习惯了它的气味,淡漠了它的存在,不珍惜它带给你的每一缕温馨,只有当你失去了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重要和美好。人往往重复着许多汪洋补牢的事情,感慨着许多曾经拥有的遗憾。

岁月如风,生命之树常青。王国维对他的评价是直追后主(李煜)纳兰一性一德把内心的生活真切地展现出来,使人能通过琦丽的衣装,感受词人自然之情,赤子之心,通过他细腻的笔触,感觉词人柔情一缕,感人回肠。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纳兰容若诗词读后感(三)

提起容若,我最先想到的是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因为喜欢这首词,故而喜欢容若的。但读了【纳兰容若词传】后,渐渐发现容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丽的词。

不曾了解便不曾惦念!容若短暂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烟火,绚烂迷人而又无限伤感。做为当时社会的一个贵族公子,他有着不该有的天真、善良和优郁。他对汉文化的推崇深入骨髓,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汉人。可身为旗人,为人子、为人臣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到最后魂归于烟的那一刻,我想他是最开心的吧!可以摆脱世俗的枷锁,更可以与深一爱一的妻子相会,从此又回到了那个记忆深处的那些个风花雪月、如痴如梦的岁月。

一直感动于容若的一爱一,那样真挚、那样刻骨、那样铭久于心。而被他所一爱一着的那个女子又是何其有幸,得此一心人!哪怕是再美好的女子都不及他妻子的一颦一笑吧!得此情郎,让人艳羡!

驹于朋友,他又是如此的真诚以对,惜友人之友,忠友人之托。渌水亭容若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一生所交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曹寅、吴兆骞等一代词坛大家都因容若而相聚亭中,作诗填词、研读经史、着书立说。

那个如烟花般的男子仿佛在你触手可及,但终究随风飘逝,唯独留下的是那淡淡的夜合一欢的香气,弥久不散、渗人心脾,仿佛在倾尽生命的诉说着那曾经的、曾经的美丽与蹉跎!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范文一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主改革,因此,非担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则意味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意大致为,在墙旮旯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 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寒开放。 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独自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经典古诗词读后感范文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扞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着,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范文一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诗词中的科学》。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古诗里也有科学知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什么会春眠不觉晓呢?原来这是季节变化的生理反应,和冬天相比,春天天气暖和了,皮肤里的毛细血管开始扩张,更多的血液流进毛细血管、流进大脑的血液就少了,血液供不够,所以就容易打瞌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霜叶红于二月花?原来树叶的颜色和它含有的色素有关系。叶绿素比别的色素骄气,到了秋天就受不住低温的影响,常常被破坏消失了。这时候树叶里留下了比较稳定的其它色素,树叶就渐渐变成了别的颜色。如类胡萝卜素多,就变成了黄色。如果树叶里有大量红色花青素,就变成美丽的红叶了。除了枫叶外,还有叶子是红色的树,如槭树、乌桕、黄栌、漆树和别的一些树木,在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生成美丽的红叶。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为什么山下四月的桃花已经谢了,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呢?原来高度大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这是垂直递减率。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这样产生的。

原来语文和科学学习可以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把一个学科和另一个学科联系起来想想,也许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诗词中的科学》读后感范文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