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有趣的猴子读后感 > 导航 > 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

有趣的猴子读后感

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一)

最近,我阅读了【毕淑敏散文集】,对【布雷迪的猴子】一文很有感触,希望能在这与大家一起分享。

文章讲述了一名叫布雷迪的科学家,拥有2只猴子,它们被绑在电椅上,每20秒遭受一次电击。猴子甲发现它椅子上的拉杆可以阻挡电流,而猴子乙的椅子却不行。于是,猴子甲紧张地计算时间,在电流来之前掀动拉杆,以躲避电击。待实验结束,猴子甲得了胃溃疡,而猴子乙却安然无恙。作者朋友问作者想当谁,作者却说她宁愿当甲猴子,因为它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是的,如果让我选,我也会选择当猴子甲。即使它最后因为高度紧张而患了胃溃疡,但至少,它掌握过自己的命运,而不像猴子乙,在灾难来临时无能为力,在别人的保护下苟且偷生。这样的猴子,它真的健康吗?不,表面上它并无损伤,但它的内心早已受到了重创想想吧,面对已知的灾难,却进行着未知的防守,它会健康吗?

倘若我和猴子乙是朋友,我愿意把保护我们不受侵害的重担留给自己;假如我和猴子乙是路人,我会按照自己的探索之心行一事;假如我和乙猴子是敌人,我会傲然处置自己的生命,绝不在对方的保护下苟存我将主宰自己的命运,并令它焕发光彩。

现在,有的人已经习惯于服从与避退,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由他人主宰自己。可是,他们完全有能力控制他们的命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吗?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他们没有勇气去掀动拉杆,消除电流,他们宁愿成为无能为力的猴子乙。诚然,猴子乙能躲开肉一体上的伤害,但猴子甲却是最终一精一神上的胜利者。那么,你更愿意成为哪一只猴子?

肉一体与一精一神,并非不能共存,但是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我宁愿选择后者,因为我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散文布雷迪的猴子,毕淑敏老师写的。对我感触极大。特别富有哲理,我从中可以获得许许多多人生哲理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这讲的是两只猴子在接受电击时的行为与状态。一个猴子能够掌控住机会。另一只猴子只能听天由命。结果第一只得了病另一只安然无恙。但毕老师却愿意做那只得病的猴子。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行动比单纯的等待更有力量。很简单的道理,但不是每个人都懂,总有人羡叹他人的成功,懊恼自己的失败,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很公平。自我们的生命之船起航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面临两种抉择:要么与命运抗争,勇斗风暴,把生命紧紧的抓在自己手中;要么将生命交给风暴或在他人的庇护下过活。选择前者的人,会看到风雨后美丽的彩虹,选择后者的人,悄悄的来,悄悄地走。生命灿烂与否,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定。

这些就是我的感受,真的对我以后有很大用处,又长了知识,告诉我了人应该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怎么让自己的生命灿烂。

布雷迪的猴子读后感(三)

布雷迪不是一个地方的名字,而是一个科学家的名字,而布雷迪的猴子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心理学试验。

2只猴子被分别绑在两把椅子上,椅子都通电,每20秒,这两只可怜的猴子就要受到一次电流的袭击。没办法,人就是这样残忍,拿跟自己最相近的动物做着残酷的试验。猴子们挣扎,颤一抖,可是没办法,他们是被束缚的,无法逃脱。但猴子不愧是灵长目动物,终于,它们发现,每把椅子下都有一个把手。甲猴子按下了把手,惊喜的发现原来把手可以通向两把关掉电流;乙猴子如法炮制,但可惜,它椅子下的把手只是个摆设,按与不按,结果都是一样。于是,甲猴子紧张的计算着电流来袭的时间,因为它只有在电流来临前的12秒按下,才能成功得阻止电流。当然,它有时成功,有时失败,成功了,它们两就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失败了,它们就要一起面临痛苦。乙猴子也渐渐明白,它的努力都是徒劳,它只有逆来顺受,束手无策。

时间艰涩的流淌过,试验结果出来了。在同等频率同等强度电流的打击下,那只不停按把手,疲于奔命的甲猴子,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得了胃溃疡;而那只听天由命,无能为力的乙猴子,安然无恙

我想问的是,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哪只猴子?

在这个试验里,选择做无奈却平安的乙猴子的人一大大多于甲猴子。但如果是我,我宁愿做那只受伤的甲猴子,哪怕预先知道结果。因为我不要把命运交在别人手上一操一控,不要无助的看着自己在别人的羽翼下残存。

没错,乙猴子在甲猴子的拼命努力下,身一体安然,但它真的健康吗?至少,在一精一神上,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并且,在以后的历程中,它是否会因为这次的经历而对其他的危险无动于衷?如果每次都可以这样幸运,那么我也愿意做那只幸福的乙猴子,可是老天怎么可能如此厚待我,让我可以不努力却得到很多?

绝甲猴子在不停的努力中,或许可以找到其它更彻底的方法,比如时间久了,放电的机器会短路,椅子会塌掉,绳子会脱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控制把手,虽然它无法控制电流来临的时候,但如果它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控制电流的方法;比起那只能眼巴巴等着别人来拯救的乙猴子,它实在是幸运的太多太多。虽然由于心理压力,得了病,但我相信,在未来,在遇到同等困难的时候,它比乙猴子更容易成功。

我们不是猴子,所以我们更不能为了一次的安逸而放弃对命运的把握。猴子们在试验结束后,可能再也不会遇到如此磨难(希望做试验的人可以有慈悲心肠,不要让它们再做其它试验);但我们经历一次苦难后,不能保证将来就是晴空万里,彩霞满天,所以我们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要交付到别人手中。

可惜我们不是猴子,可悲我们不是猴子,我们要去选择,要去面对。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迪迦》读后感


《迪迦奥特曼》许多人都说,它只不过是讲述在日本有一个怪兽攻击队,队中有个能变身为巨人奥特曼的队员,经过几十场战斗,打败最后的怪兽而迎来最后的胜利,实在很单一、乏味。他们要这么评价,我不否定他们的观点,毕竟这是事实。但是,这也是片面的!

《迪迦奥特曼》并不是幼稚无聊的,他也教人何为真、善、美。在观看的同时,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其中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所感动。

作为怪兽攻击队的胜利队队员们,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天养,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也是普通的人类而已。因此,他们有父母,有亲人,有家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几集的故事里描述了队员们的家庭,描述了他们与父母或与子女之间的是是非非。做父母的终究是疼爱自己的子女的,无论自己与孩子之间有怎样的纠葛,他们永远疼爱自己的孩子。作子女的也是如此,对父母心存敬爱。毕竟,血浓于水。彼此间一句充满关怀的问候不仅温暖了对方,也是电视机前的我们心中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涌动。看罢后,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点点滴滴,不正是如此吗?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不快,只要一个关怀,泪水过后,父母的血液依旧在我们的体内流淌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应该有所反省呢?

《迪迦奥特曼》中的友情是令人赞叹的。友情,是除亲情和爱情之外将人类彼此联系起来的唯一一种方法。当然,友情并不局限于人类之间,可以说,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友情。在剧中,除了人类的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外,还有一个女孩与鸟的友情也令人感动。女孩于一次科学意外死了,在面临死亡的审判前,她救出了自己最好的伙伴小鸟西拉。数年后,西拉变成巨大的怪鸟回来了,在完成了女孩的心愿后,它和女孩在天国重逢,他们欢乐的嬉戏。这一幕,令我说不出是喜是悲。

奥特曼中的爱情故事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曲折是非却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一对爱人的结局不尽相同:有一同走向死亡的,有携手迎向未来的,有生离死别的,有朝夕相处的,也有步入爱的神殿的总之,因为有爱才有感动。

同时,《迪迦奥特曼》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勇气,勇气,敢于面对一切可怕黑暗的勇气,其来源是一个信念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亲人、朋友、伙伴、等人,为了这个信念而去接受一切的挑战!这也许是我们目前还无法体会到的,但是人生的旅途是很漫长的,终有一日,我们回赶受到那种不可估量的力量!

说到力量,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胜利队正向我们展现了这种力量的伟大。因为胜利队每位队员的心都是紧紧团结在一起的,这才使得胜利队能战胜每一场战斗。《迪迦奥特曼》中,迪迦不再是个至高无上的英雄,他也有失败,若没有他和胜利队的团结一致,又怎会百战百胜?最后两集中,面对最强大的怪兽,迪迦也失败了。但是,全世界人类的心都团结到了一起,形成了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从而战胜了怪兽。团结,这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所缺乏的啊!再假设,如果全世界的人果真都团结一致,为人类的未来而奋斗的话,那这个星球又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团结就是力量!

在追求力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如何正确的使用它。《迪迦奥特曼》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以一颗错误的心去使用强大的力量,那么这必将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黑暗。这里所说的力量就包括任何一种力量了。像如今所说的核,核武器是害人的,但核能发电却是可以大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再比如说克隆,对人体的克隆势必回牵扯到人权问题等等,这将影起社会秩序的动乱。但如果将其用于医学研究,人类的未来就将更加光明!胜利队的崛井说的好:任何一种力量带给人类的结果如何,关键在于使用者的心。

让我们来看看反面角色怪兽。《迪迦奥特曼》中的怪兽也不是闲着没事来地球上瞎逛的,它们的出现总有其原因。其中,不少是因为人类社会给自然界所带来的种种污染而造成的。如海底怪兽雷伊洛斯是因为人类曾在海底进行核实验所留下的放射物质所造成的;空中怪兽加佐特则因为人类大量使用电磁波影响了居住在高空电离层的一种生物而引起的,由于人类已经无法停止使用电磁波,这些生物最终离开了他们的家乡地球。原本是动物而因为人类的原故变异成为怪兽的还有很多。战斗中,队员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这些怪兽有没有生存的权利?这无疑是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思考。毕竟,这些怪兽原先和我们一样,也是这个被称之为地球的星球上出生的生物啊!我们人类仅是这个生物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其他人的生存权利,难道就有剥夺其它生物生存的权利吗?不要以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人类如今的发展很难预测,指不定就在明天,太平洋中发现了雷伊洛斯、珠穆朗玛峰上出现了加佐特

还有些怪兽,则是同我们平日所说的鬼一样,都是人类内心的黑暗和恐惧的产物,打败怪兽的同时,不正是战胜自己,朝自我吗?站起来,打败怪兽,让光明充满心间!

不过《迪迦奥特曼》教给我们的,的则是希望,有希望才会有前进的步伐,才会有奇迹!

《迪迦奥特曼》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真理,无法在这里一一说明了。毕竟,我只是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类,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希望自己今后在任何一件事上都能像剧中的一位老科学家所说的那样去做: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做点什么。我更希望每个人能如此,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社会、为世界做点什么,甚至是为自己的后世子孙人类的后代做点什么。剧中一位远古时代的人类在消失时说了一句令我刻苦铭心的话:努力活完短暂的一生,把成果留给后代享用,人类正是这样一代一代伟大地传承着生命的火炬。

也许,过去的奥特曼迷是低俗、无聊的,那时自己的年龄太小,不记得确切的内容了。(我想,能吸引我的事物,一定有他独特的魅力。)但是,我决不允许有人用同样或类似的言语来评价《迪迦奥特曼》。如果真有人想那么做的话,就请先认真欣赏完之后再下定论也不迟!没有对一个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又怎可据理臆断?对任何事物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严谨的,而不应该带有有色眼镜去观察。《迪迦奥特曼》确实有不足之处,这个,我不否定。但是,对于其优点,我们是应予以肯定的。还有,对任何人、事、物也一样,我们不能一味地对其缺点指手画脚,更应该对其优点予以肯定这样才会有希望,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有了希望才会有前进的步伐,进而才能创造出奇迹!

我认为,不仅小孩子要看《迪迦奥特曼》,青少年要看《迪迦奥特曼》,成年人更应从中好好学习,好好反省!《迪迦奥特曼》,其赋予我们的是真、善、美和希望!

最后,想对那些一直只会对各种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给予否定的人们说一句:你们对自己否定的事物做过分析吗?你们否定的理由和依据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一句不喜欢吗?!

注:内容请关注栏目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400字:《导盲犬迪克》:读后感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400字 《导盲犬迪克》 读后感

《导盲犬迪克》是沈石溪写的一本动物小说。

看完《导盲犬迪克》这本书,我十分感动。主人公阿炯因为一场大病,双目失明,从此告别了光明,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

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收养了一条外表丑陋内心忠诚的猎狗,这条猎狗就成了小主人的导盲犬。阿炯给这条导盲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迪克。

从此有了阿炯和迪克浪迹天涯的故事。

迪克追随护送小主人穿越茫茫雪山,去寻找亲身母亲。途中迪克和母豺红娜有了爱情。可红娜视阿炯为异类,不惜冒险想害死阿炯,被迪克发现,为了保护阿炯,迪克咬死了红娜。

迪克的忠诚,足以很令人震撼。

到昆明以后,迪克和小主人一起继续流浪街头。

阿炯生病了,迪克就去为他找医生看病,后来又怕付不起医药费,去乞讨,去给别人当拳击目标。。。。。。迪克的身上总是伤痕累累,它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小主人的医药费。

终于,阿炯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可是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故事新的开始。阿炯怕迪克被遗弃,居然离开了母亲,继续与迪克一起流浪。

这是人类给予迪克忠诚的最崇高的回报。

小珊迪读后感


读《小珊迪》有感

读了《小珊迪》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书中小珊迪的命运和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珊迪的父母死得很早,他一直靠卖火柴挣钱养活弟弟小利比生活十分艰苦。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珊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的发青,一,双脚赤着,冻的通红。为了得到一个换面包的便士,他一再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甚至愿意折价出售,并答应为我兑换零钱。可是就在小珊迪给我送零钱的路上被马车撞断两条腿,他还叫弟弟把零钱给我送了过来,我这才知道,于是带着小利比一快去看小珊迪。小珊迪在死前还担心着自己的弟弟,我看了便答应永远照顾小利比,小珊迪这才安心的闭上眼睛,死去了。

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是同情?是惭愧?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想想小珊迪,在想想自己。我多么渺小。从七岁开始,就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只管安心读书,不愁吃,不愁穿,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回到家里,面对着香喷喷,热腾腾的丰盛的饭菜,我还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动不动就给爸爸妈妈板着脸。记得有一次:一个下雨天的下午,我要去学英语,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路很难走,于是妈妈给我两元钱,让我坐车去,可刚出门的我,闻到了香喷喷的烤鱼,忍不住美食的诱惑,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冲上去就买。没钱我只能走路去了,还好我带了伞。学完英语回到家,我的鞋子脏了,书包上也有了雨水,我忙到卫生间去擦了擦。到了晚上,妈妈问我:你把两元钱用来乘公交车了吗?是是的。我结结巴巴地说。到底坐车没有?妈妈又问。坐了。我撒了慌,不过妈妈没发现。

现在读着课文小珊迪,好像在背后指责我。我害羞的低下了头。我也鼓起勇气向妈妈承认了错误。读了课文,我想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永记在心。


《想变成人的猴子》读后感


《想变成人的猴子》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让人读了之后倍感愉悦和欢乐,同时,心情也会有些许的沉重,这感觉就像心上拴着一道铁链。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我的偶像杨红樱老师写下的笑猫日记系列的作品,讲述了在初夏的时候,神奇的笑猫遇见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是被人从山里拐来的,那个长着一对对对眼的凶残的男人,成天只会残忍地虐待猴子,让它做出各种各样的花哨动作来逗游人开心,为他赚钱。

好在最后,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马小跳他们用智慧解救出了猴子,可是,来到马小跳家里的这只猴子,却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成为一个人。为了不让它走火入魔,马小跳一家只得狠心,重新将猴子送回了森林。他们都在内心希望,可怜可爱的小猴子不要再落入魔爪。

读完全书,我的心情很难过,胸腔中仿佛也升起了一股无名怒火。我是在恨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他们怎么可以那样残忍而无情,只知道一昧地昧着良心赚钱,甚至不惜牺牲这些小动物们的生命。每次在书中读到那个对对眼男人拿着链条抽打小猴子的片段的时候,我就恨不得冲进书中的世界,狠狠地扇他两耳光,再告诉他一个道理:伤害小动物,其实就是毁灭我们人类自己。

我感到又可悲又寒心,我们人类,我们衣衫华丽的人类,总在显示世界里义正辞严地呼吁着:保护珍惜动物,守卫家园和平!可是,我们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没有,从来没有!现实的数据不会骗人,每次看电视看报纸,都不难发现那可怜的动物濒临灭绝的消息传来。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想这个世界更和谐,更美好,别无他法,只能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去保护这些小动物们。毕竟,它们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眼睁睁看着这些生命在我们的屠刀下消失幻灭,我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的像书中的那个可恶的对对眼男人一样,只知道把动物当成赚钱工具,那么他最后一定会遭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动物们会说话,一定会用最严厉的话语去以牙还牙!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坏人。书中,马小跳等几个孩子的出现也给了我一丝温暖和安慰。他们虽然力量不大,也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可是他们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美好心灵。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一颗普普通通、真真诚诚的善心。

《想变成人的猴子》真的是一本很棒的文学书,有空,大家也可以来读一读,你肯定会有别样的感受。

《导盲犬迪克》读后感


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才能拥有爱,动物与人之间,也一样可以拥有最真挚纯洁的爱。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肆意猎杀动物,猎杀着我们的好朋友;又或者,只对长得可爱、讨人喜欢的动物有感情,而对长得丑陋的动物置之不理这样,真的对吗?在沈石溪的《导盲犬迪克》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部动物小说讲了一个从小失明、阿妈离家出走的12岁小盲童阿炯在偶然之中遇到了因长得丑而无人收留的可怜丑狗迪克,并收养了它,然后一起逃出金竹寨去昆明寻找阿妈并一曲成名,最后依然决定永远流浪的故事。

书中的丑狗迪克,只因为长相丑陋,就被原主人嫌弃,还被好几户人家拿棒棒追赶。阿炯也是因为看不见,不知道迪克长得丑,才会收留它。多么可怜的狗啊!可是,它其实是十分善良、忠诚的仆人和朋友。

在茶店老板出尔反尔不让阿炯继续在茶店里拉琴的时候,迪克为了安抚难过伤心的阿炯、替他报仇,不惜闯下大祸;在陪伴阿炯穿越森林的时候,迪克为了救阿炯,大义灭亲咬死了自己的未婚妻红娜和未出生的孩子;在阿炯因没钱而生病的时候,迪克为了赚到钱让阿炯在昆明能够生存,甘愿被揍得皮开肉绽;为了让阿炯不因自己的长相而断了出名之路,迪克宁愿让一只什么都没有做的小狗顶替它所有的英名伟绩得到观众们的爱戴和欢呼如此忠心耿耿、誓死陪伴的迪克,尽管它是动物,还是长得丑的动物,可是它的心地却是多么善良、多么令人感动!

无论如何,动物其实是非常友好的,不管是可爱还是丑陋。所以,人类不应该猎杀动物,更不应该偏心于可爱的动物。

小主人,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我迪克都永远守候陪伴在你的身边。它相信小主人能听懂它的心声。几乎人人都讨厌它,人人都恨它,只有小主人能理解它。也许,它实在长得太丑了,只有瞎子才不会在乎它丑陋的外貌,它想,当人的双目失明后,他便只能用他的心去看世界,心看见的世界才是最真实最美丽的世界。

这是这本书中最感人的一句话,也道出了现实社会当中的真理。只是因为一张自己根本就不能决定的外貌,迪克几乎被所有人都嫌弃讨厌。只有一个用他的心去看世界的人,才不会在乎它的外貌。所以才说,心看见的世界才是最真实最美丽的世界。

是啊,人人都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看见的就只有外表的美与丑。所以,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一视同仁,才能真正地看清内心当中的善良与丑恶。

人和狗行走在寂静空阔的马路上,要去寻找比雪片更纯洁透明晶莹的爱。远方,紫黛色的天宇露出一抹水红色的朝霞。他们正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太阳就要出来了。太阳会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段话,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更应该是所有人类的愿望:热爱动物,对所有的动物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可以像上面那段话一样,人类和动物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一起感受太阳带来的光明和温暖,携手迎接太阳的升起,迎接新的一天到来,迎接崭新美好的未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