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三十一)。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三十一)》,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重读抗战家书缅怀民族英雄
作者:郭爱新 工作单位:费县气象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读抗战家书,缅怀我们的民族英雄,一张张泛黄的纸片,模糊的字迹,言语间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流淌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激情澎湃的爱国热忱,更有以死殉国的毅然和决然。
中国远征军抗日名将戴安澜从容面对敌人的炮火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左权将军在给母亲信中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赵一曼写下了: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誓言。张自忠将军战至最后一刻,留下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临终遗言。年仅25岁马来西亚女华侨白雪樵报名参加机工支援抗战,临别给父母留言,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
重读这些沉甸甸的抗战家书,仿佛回到了抗日战争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广大民众陷于水深火热的深重灾难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伟大民族的优秀儿女们挺身而出,同仇敌忾,顽强抗敌,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他们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有的在前线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有的在后方奔走呐喊,支持抗战,有的在占领区不屈不挠,坚持斗争。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鲁迅先生有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灵魂。
我们今天能在母亲的怀抱里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就是因为无数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繁荣!今天爱国主义不需要我们像赵一曼这样的英雄先烈们一样牺牲自己的生命,但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得荣思辱,居安思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英雄先烈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远远离忍受屈辱任人欺凌的岁月,屹立于世界民族的顶峰!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范文展示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张真真 黄山镇党委
中华书局出版的《重读抗战家书》,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思想的极好形式,值得每一个年轻人拜读,更值得每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的人拜读。
在敌寇的铁蹄面前,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之下,多少热血中华儿女抛妻弃子,义无反顾地走向前线,把一腔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英雄的伟绩。如今的我们,离枪林炮火太远太远,但重读英雄们的一封封家书,会感受到离英雄满腔的爱国热血很近很近。谁没有父母子女,谁没有身边挚爱。能够为了一个民族的解放而舍小家为大家,铸成的是中华巍巍千年不绝的国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1936年8月2日,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留下的最后一封也是唯一一封家书。我们也可能说,赵一曼不仅仅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和她孩子一样的孩子而牺牲的,她给了后代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曾经有一群人,为了我们的生活以忘我忘家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战争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何敢忘去英雄们不屈的英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牢记先烈们的遗志,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优秀范文
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辈们。在这些先烈中,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也有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赵一曼女士。从这些抗战先烈们留下的家书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也有过如花似玉的青春,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有着不俗的文人气质,为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灾难她毅然投身革命。在革命的大家庭,她找到了幸福的婚姻,有了志同道合的爱人,有了心爱的儿子。她的爱人是任弼时妻子,陈琮英的哥哥陈达邦。
赵一曼为了革命,离夫弃儿,把儿子宁儿寄养在陈达邦大哥家,投生到抗日的洪流中。1935年11月15日,赵一曼和团长王惠同,带领50多名战士在哈尔滨铁北左撇子沟附近被日军包围。赵一曼带着腿伤昏倒被俘,敌人对她进行了令人发指的折磨。她被剥得赤身裸体,手脚相缚,电流从她最私密的部位进入,用马鞭子抽打她左腕的伤口,又用鞭杆狠戳她腿部伤处。
赵一曼疼得死去活来,只有信念时刻保持着清晰。为了祖国,她献出了女人的尊严,女人的名誉,母亲的仁慈,那受难的耶稣之痛也不及她的万分之一。她用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战胜了敌人的残酷折磨,淡然面对生死,让信念之花在东北大地血一样盛开。她是我心中坚强的自由女神。
牢记抗战精神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少一些个人的卑琐与私利,多一些崇高和大气。位卑未敢忘忧国,人微未敢忘忧党。封建士大夫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则更要牢记抗战精神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爱民爱同胞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以家国为重个人私利为轻,常念同胞之冷暖,常思国之兴衰,常想党之安危。
牢记抗战精神多一些家国情怀,让抗战精神与家国情怀心手相牵,乃国之幸运、党之利益、民之福泽,也是民之责任、党之遵循、国之精神。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范文:爷爷讲抗战故事
爷爷讲抗战故事 作者:王俊钦 单位:临沂朱张桥小学
我的老家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营子社区,爷爷今年92岁,是村里目前最年长的男性。老人年纪虽然大了,但生活还是能够自理,稍微有些咳,但也对身体无甚大碍。自打我懂事开始,就听爷爷讲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几段。
19世纪30年代(具体是哪一年爷爷也忘记了),有一群土匪响马流窜至我村庄附近,日本兵的一支小分队奉命围剿,大约百来号人吧,就这么一路追赶土匪至我村。我们村四周都有高墙,四个角各有一座炮台,高墙下四周挖有一条小河,村内有近百条汉阳造和各类土抢土炮。据说当时的罗庄由此规模的村庄只有两处,我们村就是其中一个。这群土匪逃跑至此,并没有跟日军对抗,而是选择了在村中藏匿。日军将村庄四周围住,然后派人把村中百姓全部赶出,如遇土匪逃出,外围士兵将立即对其射杀。这时,有一日本军官看到了逃跑中的爷爷(十几岁的样子),高声喊道:小鬼!快了快了滴!爷爷偷偷往后瞄了一眼,好家伙!胯下高头大马,一身黄色毛呢军装,腰间配一把东洋指挥刀,身后站着一支二三十人的士兵队伍。爷爷讲道:当时的场景其实和大家现在在电视上看的日本兵是差不多的。在赶离村民时,日军同时下令放火烧村庄,当时正值冬季刮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在村子东北角有一乡亲爬到房顶想救火,被西南角一外围士兵端步枪射杀,据爷爷讲其间距离大约有近三百米,可见鬼子枪法准确实不是盖的!乡亲们在村子南边一名叫南山的地方躲了三天,回村后,一片焦土,土匪响马葬身火海无一人生还,仅存东南角一间半房屋,余皆尽毁。坏我家园、杀我乡亲、掠我国土、鬼子可恨!可杀!
后台儿庄战役打响,连我村在内的十余个村庄组织数百人运送粮食支援抗日前线,均是青壮年汉子,爷爷也在运送人员之列。大家将省吃俭用留下的粮食装上小推车,三日方到达前线附近。.cn据爷爷讲,前两日路上不见一人,至第三日上午才在路边上、田野里零散着看见几具牺牲战士的遗体。继续前行,牺牲的也越来越多,战争中心圈外伤亡人数最多,爷爷形容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因死人太多,车须急左急右避开尸体,耳边枪炮声大作,头上日军战机不时轰鸣掠过,送粮队伍艰难前行,直至将粮食交付抗战队伍手中。历经艰险回到家,查点人数,死3人,伤7人。
爷爷讲故事,我们要认真听故事。因为老人诉说的不仅仅是一段往事,更是一段我们必须永远铭记的历史,也是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
伏传鹏 罗庄区委宣传部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曾使多少人感动不已,而家书抵万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沟通思想、表达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不可否认,任何一封家书都带有时代的特征,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当我们翻开《抗战家书》的书稿时,立即感到战争的硝烟扑面而来。从那些家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体会到那时的人们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遭受的伤痛,体会到因伤痛而产生的愤怒,从而理解了因愤怒而进行的坚决的抗争,进而理解了由抗争而生出的必胜信念和在伟大的实践中的心路历程。有哪种文献比这些家书更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战争中人们的体验与情感呢?
赵一曼政委给儿子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戴安澜给妻子写道: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读着赵一曼政委、戴安澜将军给自己的亲人写的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些家书,它记载一个母亲,一个丈夫,对儿女深沉的爱和对家庭的无限眷恋,以及誓死奔赴国难的决心。他们没有沉浸在儿女情长之中,而是义无返顾、选择了血洒战场。
重读这些家书,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家书所饱含的思念和牵挂、硝烟和苦难,更加能感受到当年抗日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不仅成了后人的珍贵回忆,更是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存亡和发展英勇献身,赵一曼、戴安澜只是无数抗日英烈中的代表、缩影。鲁迅先生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
我们要从这些家书中汲取营养,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当前,中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日益多元,我们更需要缅怀英烈彪炳史册的功绩,今日之中国,不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机。我们要珍惜和平,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千变万化总在根
《重读抗战家书》最为感人肺腑的就是英烈们的拳拳爱国情怀。
爱国,说到底就是爱中华文化,因为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源在中华文化,所谓中国人说到底就是由中华文化哺育和造就出的人,中华文化实乃中华之根本道统、特色之根本所在、建设之根本基石、荡世界之根本法宝,她能定国家、安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得之则治安存,失之则乱危亡。抗战的实质就是英烈们在以血肉之躯拱卫中华文化。
今天,缅怀抗战英烈、传承抗战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
今天我们要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且更在文化建设,因为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之争,没有文化品味者断难在21世纪与人平等对话、又遑论尽领风骚。但建设不能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中国,这个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文化。
今天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语系社会主义四个字,而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恰并行不悖――前者讲大一统,天下一家、万众一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家无二尊,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执要、四方来效;后者讲一党领导、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全国一盘棋,发轫于西土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黄天厚土扎下根,中国之所以不能走、也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究其真正秘密就在这儿,结合是将外来的东西结合在本土之中并以本土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非相反。
今天我们正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人生代代无穷矣、但见长江送流水,千古风流浪淘尽、万古长青是文化,各种时髦口号千变万化转瞬即逝,中华文化与炎黄子孙长相左右参天地之化育,因为中华文化是历经悠悠岁月而挺拔屹立起的一棵人类文明参天大树,只要人类万古、她就玉树长青。前进须有定盘针、千变万化总在根,根者、中华文化也,中国走向世界说到底就是令中华文化策马扬鞭荡世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到底就是中华文化凤凰涅槃再辉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健行不息、发扬光大、与日月同辉,这是对抗战英烈的最好缅怀、这亦是对抗战精神的根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