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00字 > 导航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00字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赞歌,似一曲哀伤的历史晚唱,它是一幅少数民族的苍凉历史画卷,让我深深眷恋,以至于一遍又一遍的欣赏。
  这是一个年岁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叙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和叙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中生活,族人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
  在作品里,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于相爱男女所制造出的风声,既温柔深挚,又似狂风暴雨,它的发生回旋,没有丝毫的躲藏和掩饰。
  是的,自然是赋予了鄂温克人一切,然而,它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
  在作品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深深的痛楚。是的,生命太渺小,似眨眼就没了,可这里的死亡让人心生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心中不由得希望: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看,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也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自然给予了他们恩惠,带给他们物质和心灵的宽慰,也不忘带给他们无情。尽管这样,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他们能够和严寒、猛兽、瘟疫… …抗争而使种族延续和生存。可是现代文明的“侵袭”,使那积淀着无穷的森林宝藏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伤的通透。鄂温克人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锐减。然而,使他们更无能为力的是:他们遭遇了日寇践踏,经历了“文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顽强不屈的他们也必须和现实抗争来求繁衍,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但,最终的他们,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而万般无奈。
  当然,作品中的爱情表达仍是最打动人内心的,即使是刻骨的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刻毒,也永远因着刻骨的爱,或因着得不到的刻骨的爱。
  在作品中,深刻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神之间的殊不可言的关系。鄂温克人信奉萨满,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让人惧怕和悲痛的是,萨满妮浩为拯救生命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几个孩子一个个离开… …
  最终的鄂温克族剩下了“我”和安草儿,几经风雨的顽强民族终于衰落的不堪入目… …
  这是“我”和鄂温克人的坦诚对话,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的生命力极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了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存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赞歌,似一曲哀伤的历史晚唱,它是一幅少数民族的苍凉历史画卷,让我深深眷恋,以至于一遍又一遍的欣赏。
  这是一个年岁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叙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和叙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中生活,族人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
  在作品里,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于相爱男女所制造出的风声,既温柔深挚,又似狂风暴雨,它的发生回旋,没有丝毫的躲藏和掩饰。
  是的,自然是赋予了鄂温克人一切,然而,它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
  在作品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深深的痛楚。是的,生命太渺小,似眨眼就没了,可这里的死亡让人心生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心中不由得希望: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看,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也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3000字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近的人。

妮浩做萨满时,为了救一个汉族身患重病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幼子果格力。她说:天要那个孩子去,而我却把他留下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玛利亚哭着喊:那你可以不去救他啊!妮浩给出了一个凄凉但是感人至深的回答:我是萨满,怎么能见死不救呢?为了救人,妮浩相继失去了三个孩子。失去血亲的痛楚无法诉诸语言,尤其是那些躺在自己怀里尚含苞待放的蓓蕾。明明是唯恐疼爱都不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那小小的身体渐渐失去温度,被装在白色的口袋,丢在向阳的山坡。不可思议的,为了挽救一个偷盗他们驯鹿的贼,妮浩放弃了腹中即将降临人世的孩子。她活着的女儿因为恐惧和害怕逃离了家。且不论此说的真假,不管萨满是否具有预知未来、趋福避祸的神力。仅仅是她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蕴含在一个民族内在品质中的善良和勇气,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助人不难,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为助人而助人。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还记得,在妮浩失去了腹中的孩子的时候,她唱起神歌:孩子呀,回来吧,你还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光明,就向黑暗去了。你的妈妈为你准备了皮手套,你的爸爸为你准备的滑雪板,孩子,回来吧。篝火已经点燃,吊锅早已支上。你不回来,他们坐在篝火旁,也会觉得寒冷。你不回来,他们坐在篝火旁,也会觉得寒冷。你不回来,他们守着满锅的肉,也会觉得饥饿。孩子呀,回来吧,乘着滑雪板去追逐鹿群吧,没有你,狼就会伤害,驯鹿那美丽的犄角。那么朴素但真挚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母亲的痛和不舍。孩子去了一个人们期待会更温暖的地方,替代了另一个生命。

当伐木声在森林里响起来的时候,斧声和锯声切割着一棵棵无辜的大树。它们笔直的身躯轰然倒下。也割断了以此为家和养分的民族赖以存活的根基。一条条运木材的路被汽车的马达声灌满的时候,他们明显地感到不安和威胁,心里充满恐惧,却无可奈何。山下早已盖好用以安居的房子常住了又空了。铁栅栏终究还是无法圈养那些本属于自然的生灵。驯鹿待不下去的地方,牧民又如何住得惯?人们逐着驯鹿回归森林的脚印返回了生长的地方。在一次又一次的劝解和动员均以失败告终之后。逐渐尝试或被迫走出森林的人们慢慢地适应了新的生活。向一种新的社会和文明妥协。氏族的人们终于在一次绝对的以多胜少的投票中决定搬迁至山下的新世界。

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在晚霞晨雾的交替中守护者那份坚持。直到淡白的月光中,清脆的鹿铃声摇晃着,那只白色的驯鹿从山下回到熟悉的希楞柱前。女人落下了泪水。模糊了无奈、凄凉、平和、悲悯原始的游牧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鄂温克人顽强的坚守和无法阻挡的民族的变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土著的落日》里也表达了类似的疑问: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地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在工业文明统治的今天,一个民族到底丢失了那些珍贵的东西?哪些坚守没有敌得过冰冷的机器?我们丢了的是对自然的依恋和敬畏?还是对祖先的崇敬和追念?是对万物生灵的关怀和悲悯?还是心底最原始的简单如彼的爱和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坚守?还是顽强的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勃兴的生命意识?抑或是那些激情,力量和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1300字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病。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河两岸读后感


河两岸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河两岸》的故事书。作者用质朴童真的语言,讲述了简单明了的道理。
这本书让我十分感动。主人公达达是一个很可爱的华人男孩,他对神秘的河对岸充满好奇和向往。可是爸爸从不让达达去,还说如果不听话,就打断他的腿。有一天,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将达达引到河对岸。在那时,风筝断了线,那么谁捡到就属于谁,如此美丽的风筝,让达达不由自主地追出门。河对岸的吊床、秋千、树屋、友善的陀螺少年和美丽的马来西亚女孩,让达达感到新奇,离开后这一切都使他魂牵梦绕。特别是爸爸不愿相认的姑姑,就住在河对岸。
一份迟来的亲情弥足珍贵,一场生死离别在河两岸上演。湍急的河水和打断腿的警告都挡不住达达一次次过河的决心。他要去找马来女孩,去找姑姑!亲情、友情的力量是如此伟大!可以让一个人为之疯狂,甚至连命都不要了。
达达的爸爸曾对河对岸的马来人有许多偏见,导致最后让自己后悔,使达达差点错失一段珍贵的友谊。所以,我们应该多去理解和包容那些与我们关系有点儿紧张的朋友和亲人。或许我们对他们真的有误解,别做那些让我们后悔、痛心的事,而仅仅只为了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
我们的宽容与理解,能赢得一个真心的朋友,一个可依赖的亲人;能取得别人的原谅;也能让自己舒心。努力、奋斗、谦虚、勇敢、善良是人们的天性。在善意的谎言,无边的幻想与淡淡的忧愁中,我看完了这本生命之树。


童年河读后感1000字


【童年河读后感1000字】

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

在《童年河》这本奉献给少年们的明矾中,岁月之河变得无限地清澈而悠长,男孩雪弟在折叠的时光中,呈现出逆光般的剔透。

赵丽宏的作品完全称得上是一座花团锦簇的百花园。

这个感觉伴随了我30多年了。

那是《语文报》创刊的时候,我在这份小报纸上抄下了赵丽宏老师的散文,抄完之后,感到满手都是带着花香的露珠

是的,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有的作家的作品如饲养的小兽,那文字里洋溢着牲口棚的生机和混合味道,很是奇特。有些作家的作品如烹饪的糕点,精致,典雅,翻阅时会有诱人的芳香。有些作家的作品如同繁茂的植物园,那些枝条,那些叶影,阅读如同分享风景

这本用40年酝酿的《童年河》呢?

在我的想象中,第一个弹出来的是:白牡丹。

是的,白牡丹。颜色泄露了一个作家所有的秘密。在这本《童年河》中,赵丽宏先生不经意间把他对于白色的偏爱完全坦露出来了。白色纯真,害羞,期待,内敛,是少年的本色,白色少年,一旦被赏识,那他的活泼、善良和天分就会被激发,仿佛通体透明的水晶。

所以,在《童年河》中,那星星是白的。那芦花是白的。那浪花是白的。那鸭子是白的。连里面的猫也是白的。那么多,白衣裳的童年,雪弟的名字也是白的:雪。

在这所有的白中,雪弟的黑瞳孔是《童年河》这朵白牡丹中最浓郁的花蕊。

在很多成长小说中,男孩的形象是最令人心疼的。比如《草房子》中的桑桑,比如《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比如《童年河》中的雪弟。这些男孩,像泥做的胚胎一样,但命运还是要把他们放在生活的窑火中煅烧,逼着男孩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男孩雪弟必须要离开自己的亲婆,逆着时光而上。来到石库门那个逼仄的楼上。不一样的生活由出展开,比如不同于乡村伙伴的那些城市伙伴,在家庭和出身界分的城市里,男孩雪弟心中珍藏的那捧雪始终是洁白的,始终是那一缕清凉和警醒,他去寻找苏州河,他所画出的天空,他所帮助的朋友,还有拯救的伙伴,帮助的大鸭子和小鸭子两位小伙伴入学。

牛嘎糖、小蜜蜂、唐彩彩、陈大鸭子陈小鸭子这些是赵丽宏先生的小伙伴吗?赵先生没有说出里,他只是说:写这篇小说时,感觉时光仿佛随着文字倒流半个世纪,使我又回到少年时代,回到早已过去的那个遥远年代。小说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写作过程中,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甚至流泪。

流泪,是为了那个在月光下的蛋格路上看到银河的雪弟吗?

雪弟是赵丽宏精心塑造的男孩形象,雪弟没有辜负作家的呵护。那个在城市中尴尬尿床的雪弟,是那个喜欢芦花猫的雪弟,是那个喜欢闻汽油的雪弟,是那个囚禁蚂蚁的雪弟,是那个在河边小学与小伙伴们一起征服大世界的雪弟,是那个在柏油路和蛋格路上寻找星空的雪弟,是那个用画笔描绘梦想的雪弟,是那个永远不囿于贫穷和富有的雪弟。上海的小阁楼是那么的小,而雪弟的心几乎没有界限,他从未迷路,他手指的光芒上永远是魔力的。在死亡面前,童年就应该消失,但雪弟依旧能够坚守在屋顶上,为亲婆为自己也为我们这些读者保存了最完整的星空,保存了作家赐予他的那一捧晶莹的雪!

好小说就是一块神奇的明矾。而明矾的功效就是能将记忆之水沉淀出别样的甘甜。在《童年河》这本奉献给少年们的明矾中,岁月之河变得无限地清澈而悠长,男孩雪弟在折叠的时光中,呈现出逆光般的剔透。因为作家赵丽宏,因为这本白牡丹般的《童年河》,我已知道了雪弟所有的秘密,我多么希望能够走进雪弟那纯黑的瞳孔,向这位7岁的小主人公说一声:雪弟,你好,我愿意与你交换我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


无聊的假期需要书本的滋润才能充实。这次我看的是《呼兰河传》。

萧红,是与张爱玲并称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呼兰河传》便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讲述萧红儿时回忆的小说,描写了家乡呼兰河的生动画面和风土人情。同时以生动、抒情的文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当地人们平凡、落后的状况以及平庸、愚昧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跳大神、扭秧歌、野戏台子、报庙会、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一件件有趣的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特别是祖父的园子。萧红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祖父,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后院。她到处采黄瓜捉蝴蝶。这是她儿时回忆中最美好的乐章。萧红的童年似灰色,却又似彩色。在充满迷信的灰色封建社会里,萧红用自己的天真描绘出彩色“小时候”

看到祖父的园子,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也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姥姥。我们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那么大,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有那么多水果蔬菜,但它依旧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是一片金黄的麦田,我喜欢趁姥姥忙活时悄悄地躲在麦田中等姥姥找我找得着急时,我会从他身后溜出来吓她一跳。这时候,她总会宠溺地摇了摇头,眼底满是笑意。用不太标准、带着点乡音的普通话嘀咕着:“真淘气1一到这时候,我便不理她,坐上一旁的藤椅,比上一安静,打起瞌睡。这时姥姥总会拿起蒲扇,在旁边帮我驱赶着蚊虫。就这种事天天都做,我玩不腻,姥姥做不腻。姥姥干活时,我总喜欢跟在她身后看她做,时不时伸手帮一下、摸一下。虽然一直在帮倒忙,但姥姥从来不说,只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应付两句就管自己摘草去了。摘得不耐烦了就在麦田里跑来跑去,嚷嚷着要姥姥来追。一不小心就摔了个狗啃泥。

有一次,烈日当头,大家忙着收割麦子。我忽然大喊一声我们玩捉迷藏吧,姥姥你来抓。说完便躲起来。我悄悄走到一个人身边对他说:“嘿,快躲好,小心被发现啦1那人只是不耐烦地抖脚叫我走开。我又分别来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身边,却收到一样的回复。我生气不理他们,一个人躲在角落,不发出一点声音。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已经偏西。我暗暗高兴:你们永远找不到我。不知又过了多久,还是没有声音,我一下跑出来,想向大家炫耀,忽然发现天已经黑了。月亮已经和太阳换好班,带着星星们上岗了。地理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昏暗的黄色灯光。田野里传出蟋蟀和蛤蟆的叫声,空中时不时飞过一群乌鸦。我吓了一跳,连忙往家里跑。一回到家里,大家看见我带着草的杂乱头发,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萧红带给我们的是一部佳作,是一首婉转的、回忆的诗章。这本书让我们看见了封建社会中的幼儿萧红。积极乐观的他更是告诉我们:不要过早的感叹童年即将过去,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天真才是最重要的。

篇二:《呼兰河传》读后感


美和追求美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部书是着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团圆媳妇那一章,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也就12岁。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将来再来回味这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篇三:《呼兰河传》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它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萧何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动独特。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而翻了之后,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便来帮帮忙。有时因为拖不出马,而准备走人。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还不时的喝彩“噢!噢1。闹得非常热闹,也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并且是非常便宜的。

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便会被家长打。我看后,觉得萧红是在讽刺这些贫苦的劳动人民,让人感到凄凉、凄苦。许多人说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如: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真是他们的悲哀啊!

在萧红童年的后花园中,她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因此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是这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快乐的……似乎干什么事情都是快乐而幸福的,而萧红的童年就是快乐而寂寞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非常沉重。在尾声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

篇四:《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简要的内容是这样的: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书中有我喜欢的景色,情节。我爱《呼兰河转》。

篇五:《呼兰河传》读后感


近日习惯每天读几页《呼兰河传》,或饭后,或睡前,十分乐意被萧红带回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她的那个童年。虽然阅读萧红的作品能使我迅速逃离现实世界,但在阅读过程中,总有一股矛盾在内心挣扎。

在享受傍晚照得外物红光一片的火烧云时,也得忍受漫长冬季院子北风呼呼的凄冷与寂寥;在赞扬当地百姓热心帮助掉入泥坑的路人的善良本质时,也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说瘟猪肉是泥坑里淹死的来自我欺骗;在赞叹冯歪嘴子承受巨大压力仍积极生活的坚强时,也得目睹小团圆媳妇被活活地折磨死……我们不能用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也不能直接断定小说主题不是赞扬就是批判了什么什么,这样的标签如一张咒符贴死了整部作品。我们倒是可以区别对待每一个事件里的各个元素,像萧红一样,收藏起那些珍贵的记忆,日后用细腻幽美的笔触一笔笔勾勒出来。同时也暴露出时代的弊病,于当地百姓的某句话某个举动某个表情点出他们的愚昧麻木。继而又以磨倌区别于常人之路坚强担起抚养责任来探讨人性力量之大。这样不仅使小说的内涵丰富充实,也能留给读者细细咀嚼,品味感悟。

在这部半自传体小说里,萧红的记忆之口像是装上了水龙头,缓缓地、有条不紊地流出,一段一段地述说,让《呼兰河传》读起来更像一篇篇散文,复沓的文句充满诗意和回溯之美。而这种随着作者内在情感而流动的回忆式叙述方式让小说读起来更亲切自然。不过神奇的地方在于,看似明丽的笔调却让我的内心留有一股难以抒发的沉闷,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就这样压在心头。我很想扫除内心留下的某些片段以解心闷,如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之死,可是我似乎又不舍得忘却这段揪心的情节。我想,这也是矛盾的力量所在吧。

面对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人们的反应似乎并不是一致。纵观《呼兰河传》,我大致分为三种:1、普遍存在的百姓们。麻木不仁,托命于天,逢热闹必看,时常管管对自己无利害的闲事,偶尔用用“精神胜利法”麻痹自己。2、以冯歪嘴子为代表的“坚强派”,不畏旁人闲言碎语的轰炸,不理命的所谓凶兆,全心为着两儿子努力在生存线上挣扎。3、以祖父为典型的地方绅士。他们较普通老百姓有文化、有见识,没有那么愚昧。他们也有资本去帮助他人,可他们并没有成为改变这个社会的领头人,用平静的眼光看待周围一切,而非踊跃地管闲事,也没有像其他作品里的歹毒地主一样欺诈百姓,而是偏被动地施舍帮助。在有二伯无处可去时收留他,但并不热情地把他纳为自己家人。祖父这一切都随它去的消极人生态度是说明他秉承了古代道家思想呢还是说他暗含着一种无奈的悲凉,觉得自己肯定无力改变这社会现状,便将目光缩小至自己家庭的天伦之乐?又为何会出现像祖父这样的第三类人?这都是我内心一直纠结的地方,矛盾也争吵不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