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怀疑与学问读后感 > 导航 > 《飞碟观测:赞美与怀疑》读后感1000字

怀疑与学问读后感

《飞碟观测:赞美与怀疑》读后感10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飞碟观测:赞美与怀疑》读后感1000字,带给大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飞碟观测:赞美与怀疑》读后感1000字
  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我们不能理解并难以解释的事物,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存不
  在“外文明?”“地外文明”又可不可能和“地球文明”交往?这在目前有很多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地外文明”的存在,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神秘的“地外文明”
  “UFO”俗称飞碟,是迄今尚未弄明白的世界之谜。是及其光怪陆离的不可思议的奇观。2000多年以来,这个怪影一直在世界天空飞翔徘徊。中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非常生动而翔实的描述过。西方古代也曾被当成驾临地球的“众神之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提高,很多官方或民间的研究团体,坚持不懈的通过大量的目击,拍摄,资料研究,已初步获得某些前所未有的认识。但它距离解开“UFO”之谜仍还相当遥远。
  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见到过“UFO”,更甚者以照片为证。但所谓“目击者”中大多数看到的不明飞行物80%—90%呗证明是自然现象或人造飞船,金星,商业卫星,军事和民用飞机,彗星,流星和陨石。巨大的气球,雪茄状的云朵,球形闪电甚至军事照明弹,迁徙的鹅群等都可能被误认为是太空飞船,当然,这个神秘的谜团一日未解,一些哗众取宠的人便不会停歇,目的是什么也不必费力去深究。但仍有10%—20%的目击物都没找到合理的解释,也确实很多事件连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


例如:1956年8月13日,英格兰萨福克郡何普斯威奇附近的本特瓦特斯和莱肯金斯空军基地的军事雷达测出不明目标,目标不一会却又突然消失;1967年9月9日,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拉蒙镇的金格牧场附近有被杀马尸,手法令人惊奇,耳聪1973~1976年,美国每年都超过1000头家畜被杀,手法残忍,令人惊奇;1981年7月,芬兰力克萨的瓦拉尼米角两个租游艇的荷兰人失踪了7个小时,当事人在催眠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成功回忆------他们不愿意或不能够回忆那件事;1988年1月21日,澳大利亚西部曼德拉比拉附近的纳拉伯平原一个澳大利亚家庭被漂到空中……种种迹象表明“地外文明”的存在。1957年,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消息承认:“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我们正在受到来自外层空间的监视。”前苏联,意大利,阿根廷和巴西纷纷发布官方发现关于UFO的报告,明确承认了UFO的存在。扑朔迷离的谜团似乎被掀开了一个角,世界正在趋向于形成一种未来的崭新的学科。
  UFO研究中的主流派的根本观点是:地球之外存在智慧生物,而UFO就是这一观点存在的最现实的证据。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世界各地关于UFO的各种光怪陆离的事件,也认识到地球人决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天之骄子,我们迄今为止创造的文明也绝不能断言是只此一家。所以我们不应满足现状,而要不断的研究发展创新,积极争取更大的进步。
  面对我们无法理解的疑惑,除了要坚持不懈地追踪,研究,更重要的是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研究过程中极为关键。数以万计的飞碟案例中,绝大多数已经弄清楚了,而剩下的则是疑难案例,而其也有可能只是客观世界无数未知之一。诚然,今天的科学还不能解释他们,但没有理由把他们作为天外来客的证据,而且显然,若他们是天外来客,历经艰辛来“访亲问友”,却总是出没于无人之境,不是与考察的目的格格不入吗?所以错误的观点经不起推敲,而科学正是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开谜团。
  科学需要等待历史。我相信,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提高,谜团终将会被解开。而谜团被解开的引线则将是各国人民不断努力,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结晶。
  时间是问题的答案,时间面前,无坚不摧。时间所孕育的人类社会是问题的解决者,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我做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的涌出,预示着谜团将不再神秘,人类的明天也将会更美好!

  《飞碟观测:赞美与怀疑》读后感1000字
  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着我们不能理解并难以解释的事物,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存不
  在“外文明?”“地外文明”又可不可能和“地球文明”交往?这在目前有很多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地外文明”的存在,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神秘的“地外文明”
  “UFO”俗称飞碟,是迄今尚未弄明白的世界之谜。是及其光怪陆离的不可思议的奇观。2000多年以来,这个怪影一直在世界天空飞翔徘徊。中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非常生动而翔实的描述过。西方古代也曾被当成驾临地球的“众神之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不断的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提高,很多官方或民间的研究团体,坚持不懈的通过大量的目击,拍摄,资料研究,已初步获得某些前所未有的认识。但它距离解开“UFO”之谜仍还相当遥远。
  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见到过“UFO”,更甚者以照片为证。但所谓“目击者”中大多数看到的不明飞行物80%—90%呗证明是自然现象或人造飞船,金星,商业卫星,军事和民用飞机,彗星,流星和陨石。巨大的气球,雪茄状的云朵,球形闪电甚至军事照明弹,迁徙的鹅群等都可能被误认为是太空飞船,当然,这个神秘的谜团一日未解,一些哗众取宠的人便不会停歇,目的是什么也不必费力去深究。但仍有10%—20%的目击物都没找到合理的解释,也确实很多事件连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800字


  当人们真正想要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
  不可否认,机遇是不等人的,它不是被动的,不会等着你去分析这,分析那,考虑这,考虑那等一系列琐碎的事件后,再决定去做。或许它本身就是个稍纵即逝的“精灵”,它考验的是我们的勇气与胆量,智慧与灵魂。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事都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妥的进行,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与远古时代又有何分别?  当然机遇也是需要珍惜的,需要好好利用的,碰到机遇已经是很“困难”的,要充分地彻底地去利用,却是“难上加难”。怎样去更好地“完善”它,是个重点。
  那位警察,不是已经给了索比多次机会吗?而索比并没有为此去认识到什么,只是一味地无休止地不停地为着他心中所谓的“目标”继续扮演着生命的“小丑”,乐此不疲。而幸运的他,总在“舞台”上有写“失足”,但终究被当作“笑料”,一笑置之。
  一场“戏剧”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剧”的开演。对警察而言,只是去例行公事;对读者而言,只是将近结尾;对生活而言,只是个小插曲;对编剧而言,是个不错的情节;对观众而言,只是对得起一张票;对索比而言,是对生命的新想法地靠近,是为他先前的“无知”付出的代价,是为他不懂的珍惜从他手中逃脱,也许可以扭转他命运的“机遇”而对其藐视所得到的教训的最终结果。
  如果他会怪任何人,那么证明他的确活该;如果他只怪自己,那么他就能大声地对自己说:“三个月,也不算太久,我会珍惜并且把握住每一天的光阴。幸福,其实并没走远,只是我忽略了。等着吧……”


  幸福,其实并没走远。没错,主宰幸福的有很多,机遇是其中的一个。不要等到上帝不耐烦了,毕竟他也有喜怒哀乐,给你个下马威,到那时,就好象太没“人情味”了。受苦的可是自己。
  珍惜周遭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看见。机遇,就好比是遇到的机会,是件好事。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至极,则是一件“美”事。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所具有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大相径庭。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将机遇“透明化”,完全看清,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啦。
  倘若相反,结局就会如同索比: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
  机遇遇到却不把握,是蠢材;不遇机遇却懂得把握,是人才;既遇机遇又懂得把握,是天才。

  当人们真正想要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
  不可否认,机遇是不等人的,它不是被动的,不会等着你去分析这,分析那,考虑这,考虑那等一系列琐碎的事件后,再决定去做。或许它本身就是个稍纵即逝的“精灵”,它考验的是我们的勇气与胆量,智慧与灵魂。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事都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周密安妥的进行,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与远古时代又有何分别?  当然机遇也是需要珍惜的,需要好好利用的,碰到机遇已经是很“困难”的,要充分地彻底地去利用,却是“难上加难”。怎样去更好地“完善”它,是个重点。
  那位警察,不是已经给了索比多次机会吗?而索比并没有为此去认识到什么,只是一味地无休止地不停地为着他心中所谓的“目标”继续扮演着生命的“小丑”,乐此不疲。而幸运的他,总在“舞台”上有写“失足”,但终究被当作“笑料”,一笑置之。
  一场“戏剧”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剧”的开演。对警察而言,只是去例行公事;对读者而言,只是将近结尾;对生活而言,只是个小插曲;对编剧而言,是个不错的情节;对观众而言,只是对得起一张票;对索比而言,是对生命的新想法地靠近,是为他先前的“无知”付出的代价,是为他不懂的珍惜从他手中逃脱,也许可以扭转他命运的“机遇”而对其藐视所得到的教训的最终结果。
  如果他会怪任何人,那么证明他的确活该;如果他只怪自己,那么他就能大声地对自己说:“三个月,也不算太久,我会珍惜并且把握住每一天的光阴。幸福,其实并没走远,只是我忽略了。等着吧……”

读后感1000字: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老人与海》是我喜爱的一本书,书中蕴含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这一次我又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我每次读它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道理。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智慧打造了这本名著,描绘了一个叫桑迪亚哥的老渔民经历的沧桑岁月。桑迪亚哥居住在一个处在汪洋海边一个小房子里,他过着与世隔绝、贫困的艰苦生活,而且在这里他总是伴着孤火度过每一夜。就在这里这个老渔民非常无助,整整84天都一无所获,虽然这很令人失望,但他并没有泄气。次日,他依旧很开心的来到大海的怀抱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终于不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胜利的血腥味把海中霸王鲨鱼给招来了,这些不请自到的海贼把马林鱼的肉吃了个精光,桑迪亚哥只得到了一副骨架,可他感觉到自己依旧成功了桑迪亚哥不管是失败还是受伤,他总是怀着乐观的心去取得胜利。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语文书中厄运打不垮信念的史学家谈迁、想到了不怕嘲笑、勇于实验的富兰克林,想到了不屈不挠、献身科学研究的诺贝尔,还有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在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前都历经磨难和挫折,正如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有一回,班级举行班委会改选,看着那么多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大声地演讲,我却害怕得迈不出腿、张不开嘴,回家后却又后悔得直哭。因为怯懦,我失去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现在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再次想到了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只要为理想努力过,不管有没有成功,至少你把生命的意义融入了其中,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是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我应该像桑迪亚哥那样永远不要市区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要市区对梦想的追求。我相信,只要学习桑迪亚哥老人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


教师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


  教师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
  在学校中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是中下等生心中的榜样。教师喜欢优等生十分自然,因为他们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好。但他们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同样需要教育者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手记第四部分中,我读到了自己忽视的一个问题——优等生的培养。我总感觉老师在后进生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有时真的不划算。如果我们把补差时间花在培优上,可能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方面给后进生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却给优等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但对于优等生的培养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优等生长期处于班级的顶峰,长期听惯了老师的表扬,各方面的能力也强,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在与其他优等生的竞争中,也容易产生狭隘情绪或嫉妒心理,这些对他们健康成长很不利。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对优等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优等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们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找优等生谈话,不断给优等生暗示,挖掘优等生内在潜力,调动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我新接手的这个班级,有一名优等生——李某,不好管理,虽然是女生,但性格像男生,早在一年级我和班主任老师谈话了解到,这个学生的能力特别强,如果用好了,她肯定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如果没有正确发挥她的作用,那她反倒会成为班级的消极分子。


在开学的第二天,我就找她谈心,把老师对她的一些夸奖转达给她,同时也向她暗示,我希望她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老师的小帮手,配合老师英语科目的管理,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也很负责地完成任务。但我深知,她随时都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得经常找她谈谈。
  我认为对于优等生,老师应该做到几下几个字:“放”,这个“放”不是放纵,而是放手,他们对于课本知识往往不需要老师多加讲解,就能快速接受,这样他们就有充分的空间与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各方面水平都非常有帮助。“引”,这个“引”是引导,老师要利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对优等生进行正确引导,如如何与科任老师相处,如何与其他优等生相处,如何在班级中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发挥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优势帮助后进生等等。在临近毕业的时间,我感觉优等生的思想比较浮躁的,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免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教师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
  在学校中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是中下等生心中的榜样。教师喜欢优等生十分自然,因为他们学习认真,学习成绩好。但他们即使天生是块“美玉”,也同样需要教育者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器。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手记第四部分中,我读到了自己忽视的一个问题——优等生的培养。我总感觉老师在后进生身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有时真的不划算。如果我们把补差时间花在培优上,可能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方面给后进生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却给优等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但对于优等生的培养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优等生长期处于班级的顶峰,长期听惯了老师的表扬,各方面的能力也强,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在与其他优等生的竞争中,也容易产生狭隘情绪或嫉妒心理,这些对他们健康成长很不利。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对优等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优等生自尊心特别强,各方面能力也强,教师对他讲的道理,他也懂。因此,他们不容易接受外界的忠告和批评,排他性和自我管理的愿望强烈。有时,干涉越多,说教越甚,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所以,最好是让他们“自我内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感觉到改正缺点的必要,以此产生自觉自愿地弃旧图新的动力。找优等生谈话,不断给优等生暗示,挖掘优等生内在潜力,调动优等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我新接手的这个班级,有一名优等生——李某,不好管理,虽然是女生,但性格像男生,早在一年级我和班主任老师谈话了解到,这个学生的能力特别强,如果用好了,她肯定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但如果没有正确发挥她的作用,那她反倒会成为班级的消极分子。

读后感1000字:《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

《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