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读是一种幸福读后感 > 导航 > 读书心得1000字以上:读《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有感

读是一种幸福读后感

读书心得1000字以上:读《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有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读书心得1000字以上:读《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有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则小故事蕴涵着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这就是《智慧背囊》的特点,短小,灵动,感人。一段平凡的对话意味着伟大,一组生活特写造就了永恒。这就是《智慧背囊》的感怀,青春,活泼,真挚,直爽。请你走进《智慧背囊》,相信她会为你开启智慧的天窗,让你感受心灵的阳光。

翻开这本富有知识的宝书,我读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如:《诚实的果实》,《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爱的另一种方式》读了这些文章,总能让我明白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文章是《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故事主要讲了在货轮上,有个黑人小男孩不慎掉入了大海之中,当小男孩绝望时,他想起了船长,觉得船长一定会就他的。便努力向前游。就在这时,船长发现小男孩失踪了,有人说算了吧,没被淹死,也会给鲨鱼吃了。也有人说,为了一个黑奴的孩子值得吗?船长犹豫了,但还是决定去救孩子。就在孩子下沉时,船长救起了他。孩子说,他知道船长会救他,所以他坚决不放弃。船长听后痛哭: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我为我在那一刻犹豫而感到耻辱看到这时,我突然想起某本书曾这样写到: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是啊,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被别人相信的时候。就说我吧,我也有被人相信的时候。

还记得去年竞选大队委的时候,老师向我们征询意见。我想参加竞选但又担心选不上,我的同桌看了我几眼,不管三七二十一,朝着老师一喊:王钰淇想竞选大队长!啊,根本没这回事儿!我着急地大叫,眼睛直瞪我的同桌。老师说:你除了有点胆小,其他还行,可以去试试!于是,我鼓足勇气参加了竞选。

竞选那天,我害羞地走上了演讲台,脚软得直哆嗦,心里乱成一团麻,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我紧张地看向老师,老师的脸上带着微笑,目光中充满信任。我的心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我把我在家里练习了无数遍的竞选演讲稿背了出来,并请求大家相信我能当好学习委员,并且能协助大队长做好大队部的工作。最后,我还用竹笛演奏了一曲《茉莉花》。该说的我全都说了,该表演的我也表演了。现在该同学们投票了,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一直想着我到底能不能成功呀,同学们会对我有信心吗?我一直闭着眼睛不敢睁开,直到老师宣布:王钰淇的票数已经超过一半的票数了!我才敢睁开眼睛。听到这个好消息,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回到教室,我激动地对我同桌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把我推出去,我可能还在纠结、紧张、矛盾中呢!这时,我就体会到了被别人相信的幸福,我为什么会成功,就是因为老师相信我,同学相信我,同桌相信我,他们相信我什么?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能胜任学习委员这个职务,所以我成功了!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是他人给你打的诚信分,是一种至高的荣誉。故事里的孩子是诚信的崇拜者,故事里的船长是诚信的实践者,诚信让你幸福无限蔓延。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后感作文1000字:《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读后感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题记

人世间有一种博爱,是对人性的美好渴求,对良知的强烈呼唤。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人们往往被物欲填满心灵的沟壑,无缘由的遭人冤枉,被人唾弃,得不到他人的信任,早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即便是亲朋好友,都会有不信任你的时候。但是,有多少人能想到,信任一个人,信任一个不那么熟识的人,会让那个被信任的人如此幸福。

读过《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的文章后,我深有感触,为书中的老船长救一个落水的黑人孩子的所为而感动,更为那个黑人孩子对老船长的期待和信任没有失落而欣慰!

在烟波浩瀚的大西洋上行驶的一艘货船里,一个在船尾做勒杂的黑人孩子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因为风浪又大又急,孩子的呼救声船上的人谁也未听到。可怜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货船拖着高高飞溅的浪花越走越远求生的本能促使孩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拼命地朝着货船远驶的方向游,无助的孩子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冰冷的海水里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货船远去。当孩子力气快用完时,他望着无边无际的海洋,实在游不动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绝望时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我不能放弃,老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

终于,老船长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老船长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给吃了老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老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哪一刻,老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跪在地上感谢老船长救命之恩时,老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呢?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老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我的心灵因这一些感人至深的话语获得了甘之如饴的洗礼。在那个孩子几乎绝望放弃的时候,他想到那个慈祥的老船长,他坚信老船长是会来救他的人。他是那么的相信,他将自己的生命托付在一个与他没有一点关系的人身上,他成功了!老船长没有埋没他的希望,而老船长也因为孩子的信赖感到无比的幸福。

故事令我记起了冯骥才爷爷的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最美好的境界!不管何时何地,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即使是一个卑微、不熟识的人,信任永远是最美好的幸福。如果那个人在陷入绝望时会想起你,相信你会去拯救他更是一种幸福。让信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一种别样的幸福随处可见。

读《幸福是一种心态》体会


放假了,校长发给我们两本书,一本是《幸福是一种心态》,另一本是《给教师一生的建议》,放在书架上好多天我也没动。有一天,老伴心情突然有点不顺,愤愤地说:一天忙忙活活,没有一点幸福感,人活着这是图什么呢?我突然想起了放在书架上的书,这才把它拿起来,翻开来,并看了起来。

几个大字《幸福是一种心态》映入眼帘:生活就是删除昨天的悲伤,复制今天的快乐!给生活开一扇窗。作者:黎丹正。就这几个字让我有兴趣继续往下面看。看着看着,我的心豁然开朗,就把老伴也叫过来,我说:你看,你找幸福,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啊!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们关心最深、感受最切、困惑最多的话题。但正如书中所道:真正的幸福,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心态和心灵上一点小小的满足。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有事做,儿孙绕膝,左右逢源,一天忙忙活活这就是幸福。不是我们自己在逃离幸福,而是我们忽略了自身的心情与感受,忽略了我们原本可以获取幸福的感动。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幸福不是靠别人施舍,也不是靠上天怜悯,只有靠自己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阳光心态才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生,只要用良好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幸福就会盈盈在握。比方说:经过一个黑夜的休息,清晨起来,打开窗户,迎接那一缕清晰的晨光,深吸一缕清晰的空气,这就是幸福!幸福源于感激的心。我们要感激父母,感激生命,感激朋友,感激这温暖的阳光,感激这湛蓝的天空,感激这广阔的大地。只有感激才会珍惜,珍惜才会满足,满足才会幸福。当我们感激所有的一切,我们又怎么能够不幸福呢?

幸福是一种心态。天天都是好天气,天气指的就是一种阳光的心态。幸福的心情就像晨光中的迷雾,看似朦胧却又清晰,看似浅显却又真实!工作中的幸福是服务对象给的;生活中的幸福是家人和朋友给的。哪怕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哪怕是一顿欢乐的晚餐;哪怕是一次激情的争辩!有事就想十分钟,过去就拉倒,天大的事也不要总放在心里,没完没了!处事总要阳光一点,说话也要阳光一句。


《幸福是一种心态》这是一本帮助人调节心态、获得幸福的好书,细细读来确实启发心智。教会了我如何去获取幸福,那就是始终保持好自己的阳光心态,笑对一生。让我们给自己的生活开一扇窗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身就是多味胡豆,酸甜苦辣应有尽有。这是现实,普遍规律,没有必要伤感与埋怨。境由心造,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加上理性、洒脱与豁达,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

幸福在哪里,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2012年2月18日

读书是一种享受400字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书是在过程中享受文字的美妙,享受所收获知识。

今天我看了一篇母亲教育儿子的文章,很让人感动,不得不惊叹这位母亲的伟大。第一次考试后。儿子的老师叫去父母,说他的儿子考的是全班最低的,很可能是智力有问题,母亲听了很失望,但是他回到家看到儿子的眼神,却对儿子说:老师说你很聪明,只是做作业慢了点,你改正这个毛病后,一定会有进步!儿子听了眼睛闪着光芒,从此儿子更勤奋了,第二次考试后,老师又叫母亲,虽然有了提高,但还是很差,这回母亲也没泄气,回家告诉儿子说:老师说你很有进步!儿子听后更加有信心,也更加勤奋了,儿子就这样读完了小学,初中,最后竟然考上了重点高中,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大学,后来儿子对母亲说:妈妈,其实每次你从学校来,我都知道情况,是你的鼓励成就了我!正是母亲对儿子的信心成就了他。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人类就没有现在的繁荣。

忠诚是一种态度——读《导盲犬迪克》有感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导盲犬迪克》,这本书主要讲了猎犬迪克因为一出生就其丑无比而被主人遗弃。在流一浪一的过程中被卖艺的盲少年阿炯收养,开始了导盲犬的生涯,也成了阿炯的好伙伴。迪克陪伴着阿炯度过许多难关,还 帮主人找到了一妈一一妈一。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迪克对主人阿炯的忠诚。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迪克”:一天晚上,56岁的宋先生在外面遛狗,走了没多久,宋先生突然发病倒地,幸亏他的一一宠一一物狗狂吠引来了路人,将宋先生送去了医院。忠诚的小狗挽救了主人宝贵的生命。类似这样的事件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作为生活中独特的伙伴,狗是忠诚的。

我外婆家也有一条忠诚的小狗,平时它为我们守家护院,勤勤恳恳,即使夜深人静的晚上也不会偷懒,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及时提醒我们。它对我也很忠诚,我回外婆家的次数很少,有时隔半年甚至更久才回去一趟,但他从来不会认错我,把我当作陌生人。远远的,他就能认出我的身影,摇着尾巴朝我飞奔而来,还 会一舔一一舔一我的裤脚,表示对我的欢迎。我要走了,他会一直远远地跟着我,直到看不见我为止。

正因为狗这么忠诚,所以他成了我们人类的好伙伴。忠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高贵的态度。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忠诚的榜样:

险峻的喀喇昆仑山,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 48%,每年冰雪期长达10个月,新疆军区某边防一团一常年担负着这里数百公里边防线的守卫任务;荒无人烟的边疆,保家卫国的将士从不擅离职守,像一棵棵白杨挺一立在第一阵线。逢年过节,当我们阖家一团一圆时,他们却忍受着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依然坚守岗位!——这是对祖国的忠诚。

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汪金权23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在黄冈中学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到山区学校任教。在此后长达23年的教学生涯中,汪金权的工资从最初只有几十元,到而今也只有2000多元,但是,他却资助学生达十万多元。教学中,汪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曾经自豪地说:“20多年来,我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对事业的忠诚。

小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信守承诺,是对朋友的忠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对亲情的忠诚……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激起无限感慨,我想要不停地大声呐喊:我也要做一个忠诚的人!像迪克一样!像榜样们一样!忠诚我的祖国!忠诚学一习一!忠诚朋友!忠诚父母!

敬业是一种美德:读《你在为自己工作》有感


敬业是一种美德:读《你在为自己工作》有感

敬业是一种美德:读《你在为自己工作》有感
卢玉宝
前一段时间,初中部发了一本《你在为自己工作》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与思考,我对工作又有了新的理解与思考,把感受与心得写出与大家共享。
法国教育家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提出人类有18种美德,包括礼貌、忠诚、明智等,敬业并不在其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敬业确实是一种美德。
遗漏的美德
一些年轻人一起进入一个单位,一段时间后情况大不相同:有的人成为单位的骨干,受到领导的器重;有的人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有的人牢骚满腹,怨天恨地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其实相差无几,那究竟是什么让人们有了这么大的区别?我认为,其实那就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个人敬业与否。
有人总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得过且过,搪塞敷衍,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慢慢地你的理想就会被磨灭,志气就会被蚕食,最终难免迷失方向,沦为平庸之辈。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也许我谈不上优秀,但我欣赏那些对工作满腔热情的人,钦佩那些在奋斗、拼搏中发现快乐和荣耀的人,这样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工作轻重、岗位高低,一个人都应该敬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以满腔热情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即使你的努力暂时没有成果,付出暂时没人认可,只要这样坚定地走下去,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一定会取得成功。
再分享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北京昌平区委党校的张飒写的一篇短文:
做完与做好
刚出校门,我就来到党校担任教师。说实话,对于一名教师所应担负的职责我还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理解,总觉得只要照本宣科,把应该讲的知识讲完就行了。在一次电子商务课教学中,一位学员突发奇想,问为什么苹果的logo有个缺口,我顿时哑口无言
把这件事和自己教学的情况讲给一位熟悉的党校老领导听,老领导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师傅让两个徒弟整理花园,第一个徒弟把草割了,把树砍了,干净倒是干净了,但花园只余荒凉;第二个徒弟不但整地除草,还依地形地貌植花莳草,花园生气勃勃。
师傅对第一个徒弟说:你做完了。对第二个徒弟说:你做好了。老领导给我解读师傅的话:做完是交差了事,不管效果;做好是尽力而为,追求完美。一字之差,境界有天壤之别。
接着,老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干工作如同整理花园,要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作为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照本宣科,只能说是做完了,只有从满足学员更多求知欲角度充满热情地工作,那才能算是做好了。
老领导的话让我明白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必须从培养敬业精神开始。
再看下一个故事:
老甄守道


校长是我二舅,今天你不让我进,明天你就甭想在这混!
明天再说明天的,今天就不让你进!
我一听,就知道校警老甄又在发飙了。
原来,校长外甥来学校办事,但老甄说什么也不让他进校门,因为学校有规定,上课期间一律闭门谢客。拿老甄没办法,校长外甥站在校门口,气得直跺脚。这就是老甄,干一行爱一行,凡事好较真。
上世纪70年代,老甄从部队转业后进了学校。当时学校教师奇缺,校长让他代课,他急得直摆手:不行,不行,我不是那块料,要是误人子弟了,没法向父老乡亲交代。要么带低年级试试?不行,我只能打铃(手敲铜铃)、扫地、看门,做饭也行,就是不能代课。这就是老甄,有一说一,实在人。
自从干上校警后,老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任何闲杂人等都别想接近校园。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但对孩子却慈祥得很。在他的值班室里,总是放着几把雨伞,那是为忘了带伞的小马虎们准备的。前些年,他的孩子被重点大学录取,学校老师们听说后无不投以羡慕的目光,都说好人自有好报。
找准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道,这就是老甄。
下面是一位刚就业的人员写的文章相信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有不少的感触吧:
因德而美
在学校时,我对敬业这个词只有概念上的理解,今年自己也就业了,看着身边的人和事,才慢慢对它的内涵有了切身体会。
一次我和单位一位年轻同事聊天,她说特别喜欢色彩鲜艳的指甲油,可我从来没见你涂过啊?我在前台收材料代表的是单位形象,不能太夸张啊,呵呵!随意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对岗位的责任。同事年纪轻轻,就能如此注重工作细节,同为新人的我备感震撼。
还有一次我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如何提高认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待同事们陆续发完言,一位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要做好工作,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你的能力,而是责任心你们要想到,每一本材料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现在,每每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等待认证的学生材料,我就会想到每份材料背后那一双双饱含期待的眼睛,于是就不敢懈怠,认真仔细地审核每一份材料,对每一个人负责。
敬业是一种态度,它决定着我们的职场姿态和面貌;敬业是一种精神,它鼓舞、激发着我们热忱地投入工作并乐在其中;敬业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敬业者因德而美。
记得一位同事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有了小病不用去看医生 ,而应该去看学生,病就会好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身体不是很好,但几年来,他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假,没有无故矿过一节课。在教育界,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有一位教师为了工作和学习,五、六年没有回家探望年事已高的双亲;还有一位教师晕倒在课堂上,被学生抬到医务室吃完了药就又回到课堂上;更有好几位女教师在生孩子的前几天,还在给心爱的学生上课。至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的,年迈的父母拜托给哥姐照料的,更是不少。每次听到同事们说起这些,或看到带病坚持上课的教师,我都会有一种难言的情愫涌上心头,我由衷的敬佩他们。
我们中不少教师不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且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每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和风细雨化解开学生心中的烦恼,扬起前进的风帆;而当学生取得成功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时,又是他们在学生耳边及时敲起警钟,让其明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哲理。大多数教师由于长年的劳累,身体都不是很好,但他们心中牵挂的却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学生病了,总是他们首先把学生送到医院,然后才通知学生的家长。学生没来上学,又总是他们披风沫雨,上门家访。他们没有宽敞的住房,没有豪华的轿车,有的只是对学生沉甸甸的爱和家长沉甸甸的责任。w
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园丁也几乎成了教师的代名词。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但同时教师的职业也是清苦的。对于教育界这样一所农村的普通完中来说尤其如此。但教育界的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学生的进步,就是他们最大的收获;学生的一声老师好,就是他们莫大的财富。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悔当初的选择。只要我还能够站在讲台上,我就一定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定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

包容是一种美德――读《与虫共眠》有感800字


包容是一种美德

读《与虫共眠》有感

曾经有人说过包容是一种美德。我一直不能理解话中的意思。今天,我读完《七彩光小学生诵读》的《与虫共眠》这篇文章后,作者刘亮程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是包容。

刘亮程的《与虫共眠》主要讲了:作者在草地上睡觉,一些小昆虫爬到他的袖口、领口和裤口里大吃大喝,在作者的皮肤上留下了足迹一个个小疙瘩。醒来后,作者发现了它们,但他却没有厌恶地把它们一只只打死,而是让它们继续随意地在自己身上任吃任喝任睡,与昆虫们和谐共处。啊,作者多么懂得包容啊!

假如有一只昆虫跑进你的衣袖里,你会怎么做?我会立刻把它打死,绝不让它在我身上任意罔为!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想法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也要向作者那样,包容它们!昆虫本来就是有生命的东西,觅食是天性,我们怎么能因为它们为生存而觅食就去伤害它们?也许你会问:包容是什么?我会告诉你:如果别人犯了一个错误,让你很生气,但你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容忍别人的错误,这就叫包容。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如果大家都能互相包容,那么,我相信,同学之间、亲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整个社会就能和谐相处了。我想这是获得社会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包容,例如:一个鲁莽的同学把你推倒了,这时候你心里要想到:他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包容他的不小心!朋友之间闹矛盾了,说了些让你伤心的话。这时候你心里要想到:这仅仅是误会惹的祸,她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包容对方的无意!又如:妈妈做的菜有时很难吃,但我们不能抱怨她,我们要想到:妈妈工作很辛苦的了,下班回来又要马不停蹄的做饭给我们吃,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我们要包容妈妈!邻居小朋友闹翻天了,影响你的休息,我们要想到:小孩子不懂事,他并不是故意的。我们要包容他!

包容可以使家庭和睦相处,包容可以使社会和谐,包容可以使世界和平。就让我们一起把包容这种美德一直传承下去吧!

《分享是一种善举》读书笔记


在寒假里面我看了许多许多的书和文章,其中,我认为最让我有一种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叫:《分享是一种善举》这一个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8岁的儿子想去踢球,就向我说爸爸,我能不能去踢球?我说:不能,去游泳!最后他同意了。来到了游泳池,看见了刚刚在下面踢球的父子。他们还带了球来!我的儿子是个聋子,儿子望着那对父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说:走吧!回家。何况他们不懂手语。说完望着天空想了想,那对父子什么也没说,就把我儿子加入了他们的游戏,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回到家后把这事记在笔记本电脑上!

就是这举动带来了好大的影响,当我们敞开胸怀接纳别人,与对方分享自己的快乐时,我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善意的举动,特别是与那些身体上有些欠缺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有句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分享使世界变得温暖而没有界限,当你回忆往事的时候,如果你的记忆是充满了与人分享的快乐,那将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