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 导航 > 名著读后感:读《安妮日记》有感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读《安妮日记》有感。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名著读后感:读《安妮日记》有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在纳粹疯狂迫害的恐怖之中,一位少女用日记记录了

这可怕的一切。

这个未到花季的少女--安妮,迫不得已躲进了密室。在华一半的年龄,却要接受这黑暗、动荡的年代,这公平吗?枯燥的空气、单调的饭菜,还有性格怪僻的居伴,这使安妮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压制。黎明前的黑暗,为什么就这么的长?没有人可以忍受这种黯淡无光的生活。黎明真的会到来吗?我在心里暗暗的问着自己,更从心底里祝福这个少女安妮

密室里的生活枯燥压抑,但是绝不能放弃希望--她想成为一名作家和。这是一个美丽的愿望,但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这个内心坚强的女孩在日记上仍然执着的写道:我仰望天空,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好告终,和平与详和会重新回来。此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这些理想!此时,我清晰地看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疯狂的呐喊着,带着心中不泯灭的希望与那个无畏的梦

在距离他16岁生日尚差3个月的时候,她在那个可怕的贝根贝尔森集中营里,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充满了对和平渴望的双眼。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是的,你的愿望实现了。我相信《安妮日记》会被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有爱,安妮用它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什么?为什么正义的人总是难逃厄运?

牙齿紧咬着,把头往上抬,我发现天空是那么蓝,这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安妮在密室里逼我们更渴望光明。敬佩、惋惜、悲哀、气愤这些字眼交织在我的心里。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安妮来说,也许,死亡就是人世间最好的一种解脱,并且,她的日记能流传到现在,这已经是最好的回报,可是,我为什么不能为安妮感到开心呢?

哎--轻轻的叹息一声,我无言以对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名著读后感: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在这一个假期里,多姿多彩,而读书也成为了我闲暇时消遣的家常便饭。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受益匪浅。这本书叫《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长着满头特别的红头发,一双大大的眼睛,小脸蛋上长满了雀斑,身体瘦小的小姑娘安妮雪梨,来到了绿山墙之家。他以他的善良,纯真,热衷幻想和喋喋不休的语言打动了玛丽娜,让她留了下来。而且正是这一次,红发女孩开始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的磨练。最终安妮同样用她的美如愿以偿的当了一名教师。

读了这本书,我嫉妒安妮,因为他的生活里有一对善良,朴实的兄妹,可亲可爱的邻居老师,共度难关的知心朋友。这些都很稀少的。而我又同情她,因为我是一个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家庭里,而他却没有,他从小没有父母,亲戚,虽然有许多在他很好,可是母亲和父亲的爱是所有人都给不了的,没有了父母,是多么痛苦呀。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一个善良的人的人,他会永远的幸福。他拥有一切财富,而一个朴实的人,他会永远开心。他会拥有许多人都没有的踏实。而一个狠心的人,他会永远害怕,它拥有一个黑心的心,一个恶毒的人,她会永远恐惧,它拥有许多人没有的害怕,害怕自己被抓住。在他的世界里,只会有逃避。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勇敢,正直,机灵,善良更加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好人一生平安。

名著读后感—— 读《捣蛋鬼日记》有感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捣蛋鬼日记》,我读后感概万千。

《捣蛋鬼日记》是意大利三大儿童名著之一,它以轻松、快乐的笔调记述了主人公加尼诺.斯托帕尼在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他的这些趣事往往弄巧成拙,惹得大人们暴跳如雷:他想去钓鱼,却不小心掉进河里;他和同学打赌,却酿成了一场车祸;兴致勃勃表演魔术时,却射伤了客人的眼睛;他玩钓鱼游戏,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

我想这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那么讨大人嫌呢?因为他有暴君一样的父亲,一味溺爱他的母亲,还有言行不一的姐姐和姐夫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加尼诺受到了委屈,家人却坐视不理,然后,怒气冲天的加尼诺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家出走!加尼诺独自一个人坐火车,在火车上受到的委屈,他也忍着,我真为加尼诺的勇敢而钦佩,年仅九岁的加尼诺比我们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更加勇敢,让我不免有一些惭愧。

读了这本书,让我领悟到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大人!《捣蛋鬼日记》记录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委屈,反抗与忏悔。从表面来看,这仅仅是一部恶作剧大全,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少儿读物,但在我的眼里,它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反面引导读者的思考,启发人们对孩子进行真正爱的教育。

在生活中,有些大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爱孩子,如果他们知道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可怜的孩子在福利院。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缺陷,就把他们给抛弃了,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真不明白大人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希望大人们能给我们小孩一个温暖的家。

我想:如果我们的家庭和学校里能够多出几个像捣蛋鬼一样的孩子,那么即使我们的生活不会变的更美好,它也会变得更真实;即使我们的心灵不会再拥有一个孩子似的纯真,它也会跳动得更活泼。

感谢作者万巴给大家展现了一篇篇充满童真,趣味的日记。我确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在火车上还是汽车上,只要阅读了这本书,就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而这一切,来源于捣蛋鬼----加尼诺.斯托帕尼。

我希望以后大人们不要抛弃孩子,这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如果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读一读这本引人发笑的《捣蛋鬼日记》,你肯定会受益匪浅的!

读安妮日记有感


读安妮日记有感(一)

我读过【安妮日记】后,一个高大、坚强、勇敢的形象油然而生。这就是安妮一个在黑暗中书写成长日记的犹太女孩。她在一个黑暗的小屋中提心吊胆地躲藏了25个月。25个月对整日欢蹦乱跳的我们来说,很短暂,但对整日躲藏在秘密小屋的安妮等8个人来说,真是漫漫长夜呀!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躲避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安妮一家和其他犹太人共八人躲藏在安妮的父亲开办的公司的秘密小屋里。白天,他们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只有晚上他们才敢打破禁忌。他们仿佛一只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不能自一由飞翔,不能放声歌唱。当时,他们是多么渴望自一由啊!

安妮用她那细腻的笔触,记下了他们在750多天黑暗生活中对德国纳粹的痛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界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感悟,慢慢走向成熟,慢慢坚强起来,慢慢懂事起来,用灿烂的微笑迎接新一天的太一陽一,甚至还萌发了要做一个作家的梦想。在那样一个战争恐怖笼罩的世界,环境那样恶劣,尤其作为犹太人,每天还有随时杀人不眨眼的盖世太保被抓走和杀害的危险。安妮不但没有被恐怖和危险吓到,而是坚强、勇敢面对,快乐地写作,她该一个多么坚强乐观的女孩呀!

可是,我们现在有些青少年就缺少安妮身上那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和热一爱一生活的品质。他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的恐惧,没有生命的危险,天天衣食无忧,可是他们不懂得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而是怨天尤人,牢一騷一满腹,抱怨老天不公,为什么他家富,我家穷?为什么他学好,我成绩差?还有一些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安心学习,不刻苦学习,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背书多,尤其不愿写日记,不愿写作文,而只想看电视,玩电脑

与安妮相比,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要像安妮那样坚强、乐观,不再抱怨,而是利用当前和平、安定、富裕的好环境,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干好每件事,为人类明天的和平、幸福、安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安妮虽然最终未逃过德国纳粹的搜捕而被杀害,未能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但她的日记是多么感人,她的一精一神是多么感人,她实际上就是一名作家,一名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欢和敬佩的作家。让我们永远记住她那坚强、勇敢、乐观的一性一格,透过【安妮日记】字里行间的文字感受她在黑暗中丝丝天真、甜美和坚强的笑容!她如寒冬里的一缕曙光,让她永远照耀我们通向成功的殿堂。

读安妮日记有感(二)

【安妮日记】这本书令我十分地感动,我很同情这个十三四岁的小一姐姐,看了她写的这本日记体小说,我真忍不住想哭。

因为安妮一家是犹太人,受到德国法西斯的迫害,一家人被迫移到一个地下的密室躲藏,开始了暗无天日的藏匿生涯,怕被对面的商家发现,会去告发他们,所以第一天就缝上了窗帘,一直过着苦难的生活!

玖了这本书,我又学到了很多生字,学了不少好词语,还遇到很多句型,不仅如此,它还教会我:做人不能蛮横无礼,要坚强,学习安妮微笑着面对人生中的点滴,克服害怕、退缩的心理,只要坚强,人生幸福的大门将会永远打开在你的前方。大家要记住:我们的幸福是靠坚强走出来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这安宁、美好的生活!

读安妮日记有感(三)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个犹太女孩儿安妮在密室中的日记作品。

与其他日记或史书不同的是:虽然都是写战时的世界,但【安妮日记】读上去并不让人觉得沉闷、压抑。尽管作者安妮在描述密室生活时常常用可怕、难过、死寂、压迫这样的词眼。

为什么安妮笔下的文字不令人时刻感到战火纷飞时的窒息呢?为什么安妮的内心并不绝望呢?这是我读完选文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可惜,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我无法询问当事人。于是,我只能靠自己的心去理解那个遥远而又亲切的灵魂。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安妮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她的年轻、因为她特有的对自己、对世界一如既往的信心。所以,即使周围是望不尽的漆黑,她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哪怕那么一丁点儿的光明。那光明是对艰难生活的乐观面对,是对遥远胜利的殷切期望,也是小心翼翼拨一开窗帘、透过积有厚厚灰尘的窗户观望大自然时油然而生的快乐。

其次,安妮善于思考。因此在最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也不怨天尤人。或许是磨难、艰苦带给她的特殊成长吧。那些关于信念、关于梦想、关于快乐的人生最基本的要素,在她的日记中常被提及或讨论。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年少的安妮很有哲学的思想,就像她对宗教的看法。

最后,我认为【安妮日记】之所以可一爱一、动人、不沉闷压抑、让读者一阵阵替早逝的安妮惋惜,还因为安妮在日记中细腻地展示了一段不断成长的心灵历程。对我们来说,是读同龄人的文字,尽管我们经历的远远不及安妮的十分之一,但是属于这个年纪的迷茫、坚定,或许使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她的处境吧。对已经走过十六岁的成一人来说,安妮的清纯、信仰、梦想,都是不经意间就轻易打动了他们的因素。成长过程虽然不同,但是生活在我们身上烙上的刻印,心痛快乐,悲伤甜蜜,点点滴滴,都使正在成长和已经长大的人有一种对生命共通的默契,因此我们也会更加惺惺相惜吧。

年轻的生命,成熟的思想,温暖的灵魂。通过文字,经过心灵,直达永恒。

名著读后感:读有感


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是精彩的,生动的,有声有色的,五彩斑斓的。日月交替,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草长莺飞,百鸟鸣唱可还有许多人,他们却不能领略这世界的美好。例如:海伦.凯勒。

聪明美丽可爱的姑娘海伦,因为一场几乎夺去她生命的大病,让她从一个健康的人变为了从此世界中再没有了美好音乐,美好画面的聋哑盲人。这该是多大的打击,常人是无法想象的。乐观的海伦从此变的情绪暴躁,爱发脾气。她彻彻底底地对未来的人生绝望了。她内心是多么渴望灿烂的太阳,渴望滴答的雨声啊!

上帝在关上门时总会再打开一扇窗。在当海伦面对挫折,几欲放弃时,她迎来了一个让她重生的希望家庭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恩师犹如一盏明灯,将海伦黑暗迷惘的人生点亮了!

老师悉心的用爱哺育海伦,教她写字、认物,让她感受到世界充满爱,她永远活在爱的海洋里。终于,在海伦夜以继日的努力学习与顽强奋斗中,终于学会了说话。在求学过程中,她孜孜不倦,努力向上,凭着一股不屈不挠,身残志坚的意志,与显著的能力毕业于多少常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美国哈佛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后,她也为这个世界奉献出了爱心,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为残疾人改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为残疾人加油鼓劲,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中无不散发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与她的乐观坚持。她用热情向上的态度告诉我们要珍惜,感恩眼前来之不易的一切。

一生中,她只有短短19个月的时间来欣赏这个世界,只有19个月的时间来倾听这个世界,只有19个月的时间来诉说这个世界。她想记、听、看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三天对于常人来说是一瞬间而已,而对海伦来说,这只能是个假如。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海伦凭借一颗顽强的心,在逆境中成长,让我们感觉到来自灵魂,来自精神的力量!

读《安妮日记》有感


当我又拿起安妮.弗兰克笔下的《安妮日记》时,感动又漫上心堤。

安妮是犹太人,自小,她的自由就被严格限制了。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她藏进了密室,她以书信形式,向假想的凯蒂展现了密室里的平凡琐事,倾述了自己的真实感情。

安妮在密室的时光,艰苦而紧张,她却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想象我自己,待在密室里,一脸的颓然,可能摧毁了所有的信念与希望,等着德军来抓捕,安妮对美好的向往和她必胜的信念,构造了我对她的敬佩。

她能在密室里幸存两年,依靠的是信心、快乐、热情。她写到:我感觉我是个女人,一个拥有道德力量和勇气的女人。彼得也对她说:你一直在帮我,用你的快乐。我没有安妮那份坦率的自信,受到沉重的打击,我总认为自己无药可救。然而,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我想,为了活下去,就要变得强大,为了强大,就要发现优点,努力地放大。我也没有安妮那份热烈的欢乐,总是悲观地为将来殚精竭虑,所以,我要跟上安妮的脚步,让快乐萌生勇气,让勇气造就生存的jiqing。

日记中,安妮表现了共居者怪癖的xing格,面对他们针对自己的评论,安妮选择了写。因为她不断重复:没有人能理解我、纸比人有耐心,所以她把日记当做朋友吐露心声。我终于和作者有了共同点,我认为写作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一个领会的过程。忆起一次英语比赛前,妈妈反复向我说教、叮咛,我厌烦地吞下这一切,便在日记中随心所欲地阐述,发表意见。懊恼在字里行间中流淌,在一页页纸里淡化,回过头来品读,(星辰ww)我渐渐领悟了:这是妈妈的关心与怜爱。

安妮虽然有家人与朋友,但仍然倍感孤独,她仍是选择了写。我时常伤感,因为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我的内心世界,孤单变成了文字。我深切地体会到:写作是交流,是分享。

被《安妮日记》中的事感动后,我便要一点点地向安妮接近,用写作与精神力量摆脱困难。

安妮日记读后感


如果,你是一名犹太人,是德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你会怎么办?是不甘于现状,殊死搏斗;还是无奈地被德国人抓走,去集中营?犹太女孩安妮一家,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方式藏匿在一座大楼里,善良的他们还接纳了范丹一家人以及牙医杜塞尔。于是,安妮用每日一记的方式记录下了八个人在后屋的藏匿生活。

安妮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她那古灵精怪的文字常常令我忍俊不禁;而安妮的姐姐玛格特安静温和,她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则让我十分佩服后屋的男藏匿者们各有各的长处,可是几个生xing暴躁的女士就不那么友好了。安妮以自己活泼的xing格受人喜爱,但是她那倔强、钻牛角尖的坏毛病可让人讨厌了。安妮在后屋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糟糕:人造肉汁成了宝贝,黑市上的食物配给证开出了天价,每天只有褐豆和土豆充饥可是为了生存,他们都咬牙忍下来去了。直至有一天,几名便衣盖世太保冲进后屋,抓走了包括安妮在内的八名藏匿着,一直以来掩护他们的朋友也同时被捕。不久以后看,除了安妮父亲,其他气味藏匿着全部死亡,给这个阴暗的世界留下了一抹血红的记忆。幸存的安妮父亲,将安妮的日记出版,这个花季少女的日记感动了全世界。这首如血的泣歌也久久在人世间流传,让人们流泪,让人们醒悟。

安妮仿佛在书中悲鸣:如果没有那场残暴的战争,是否我能活下去?如果没有那无情的盖世太保,是否我还能活下去?如果没有痛恨犹太人,是否这场血腥的战争能消失?为何要有这样的战争,为何要欺凌无辜的犹太人?为何要在历史上用力抹下鲜红的一笔?为何要让世间有这样一首哀鸣的悲歌

《安妮日记》读后感


在我们眼中,战争就是尸横遍野、血肉模糊,是烽火四起、滥杀无辜。独裁者为了利益而战,英雄们为了国家而战,可是平民们怎么办呢?

安妮是德国人,也是犹太人。当时纳粹在迫害犹太人,一家四口不得不躲到荷兰的一个密室里。从此她开始了密室生活,并开始写日记,直到两年后被捕。

从日记中,我可以看出,安妮自己的寂寞、苦闷,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但是现实中他们被歧视,总是小声的说话,天天都住在暗无天日的密室里。可是安妮想着,那么多同胞都被杀了,自己还活着,所以自己很幸福。她没有抱怨,没有不满,而是充满满足。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同学,有和蔼的父母,那为什么还有人在抱怨呢?

她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是我敬佩万分。她对自己做错事的反省,可能成年人也做不到。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有些人做错了事,只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把自己身上的原因都抹掉,真是可笑!为什么有时候大人还不如小孩子?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但是乐观善良的人永远不会少。我们也应该像安妮一样,永远不放弃希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