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百年追梦小康读后感600字 > 导航 > 百年梦圆小康

百年追梦小康读后感600字

百年梦圆小康。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年梦圆小康”,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伴随着我们祖国走过了上年五千年的辉煌历程。我们的祖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几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在世界享有盛誉。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中国。现在,我们仍坚持团结,和平。1931年9月18日,第一声炮响拉开了抗日的帷幕,从此战争便全面爆发了。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用生命来捍卫祖国。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每次听到关于抗日所牺牲的小故事,我总感到爱莫能助,心中有一股热血在流淌。被欺压了十四年的中国人,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族成立了。中华人民在国旗下欢呼着,歌唱着用自己的爱国之心,书写祖国美好光明的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谁说落后不能崛起?现在,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1965年6月21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这个梦想。飞天,不仅仅是我们的梦想了,更是我们探索宇宙迈出的一大步。1984年举行奥运会,许海峰夺得了中国第一枚的金牌。2008年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51枚金牌,占世界金牌榜首位。谁还敢说,我们的祖国是东亚病夫了!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祖国的前途灿烂无比!

虽然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但是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了水,粮食,土地的匮乏。据统计,我国现代约有18。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4。我们的祖国,各方面资源都极其丰富,但还是难以承受下这么多的炎黄子孙。由于每年的洼涝,盐碱,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现象,导致土地面积不断下降,人们吃的粮食又减少了一部分。有的地区的人还吃不到粮食,很难喝到水。所以现在,我们就要开始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13亿人能省下32500千克的米,可够65000人一天的粮食。只要我们开始低碳生活,我们的祖国就能减轻许多压力,为实现小康也就近了一步。

我相信,祖国的百年梦一定会实现。作为中华儿女,我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你们呢?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


读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希望大家有所体会!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1)

今天,我看到一本《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的书,心里一乐呵呵:不光我有梦,原来国家也有梦!——中国梦!

回到《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一书中,我不禁好奇:那个中国梦是怎么来的?总不会是大人们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吧?我又禁不住打开书本,认真阅读下去。

梦想最华丽、最旖旎,不去努力实践不去努力奋斗去追梦,那梦想还只是梦想,与我们小时候白日梦一样,仅是南柯一梦。而这本《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开序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辉煌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海市蜃楼,那是无数先人为救亡图存,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我们的父兄为国家富强,艰苦奋斗,不断探索赢来的。我们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百年奋斗目标,就需要我们当代少年了解这个奋斗目标的主要理念、主要内涵、实现的道路。因为这个中国梦需要我们,需要我们今天的青少年认真做好接力准备!

我们蹒跚学步时的白日梦,那是有趣、可笑的幻境,浪漫的泡影,随着时光飞逝磨灭殆尽。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等着我们亲身经历,亲手实现,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我庆幸自己是00后的孩子,我们正好处于实现这伟大中国梦并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到来的黄金时段,难怪先生说:“……我们将终身难忘。……也将使我们终身受用。”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2)

在老师的辅导下,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中,我一口气儿读完了《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奋斗史、追梦史: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前赴后继,中华民族走在充满艰辛而又浩气长存的复兴路上,追逐着实现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我知道了——当前我们还处在小康初级阶段,不是全面的小康。全面小康就是不仅仅是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更高发展目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综合国力高度提升发展。

我知道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我知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出生在新世纪,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繁荣时代。沿着这本书,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和他们追逐梦想的故事。“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坐汽车、乘飞机等等,曾是上几代人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今梦想成真!我认真算了一下,再过几十年,到2050年,我们这一代年富力强,是建设强大中国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最大受益者。

祖国是幸运的,人民是幸福的。民族有幸!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落在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肩头。我们幸福!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

蓝图已绘就,撸起袖子加油干。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较量。憧憬一下吧,不远的将来,自己和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恰恰靠我们亲手建成,该会有多少的信心和力量啊!遥想一下吧,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恰恰能在我们这一两代人的手中实现,我们该会有多么的自豪啊!

目标就在眼前,信心力量满满,接下来,我们就要从现在老老实实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当前之努力,应当是为自己;将来之奋斗,必将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让我们一起拼搏吧!

世间每个角落都充满爱——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冠城小学 六(2)班 赵静源

翻开《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一排排字映入眼帘。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并非是想把这些字印在眼里,而是刻在心里。

一页页书在眼前翻过,字穿梭在我眼中。在里面,我看到了中华人民为中国开创道路的艰难;看到了人民为自己目标的奋斗;看到了人民对社会的责任……

世间,残酷而又一温一馨,但多些点的是一爱一和关心。残酷呢,就像乔良川那样先天一性一脊柱开烈,从小就失去了行走能力;而一温一馨呢,就像那四双一温一暖的小手帮乔安良圆了求学梦。四年了……他们坚持了四年……摔了无数次,走了二十多万级台阶。是哪来这种想法让他们这样呢?不对,他们也许从来没思考、犹豫过,他们说的话不是什么被一逼一怕,也不是一时起兴罢,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真实的声音,是对乔良川的关心而造出的坚持,没错,这就是他们对同学的一爱一,发自内心的。

一爱一,一个字,单单十个笔画,世界上比这笔画多的字多了去了,但是呢,还 有哪个字能比这字的含义深吗?一爱一,ai,发音也如此简单,但是,你这么说就够了吗?若你这样,经常口里说着一爱一,你却做不到,别人会以为你有一爱一吗?只会以为你如此虚伪,如此可笑。虽然世间还 有很多人缺少一爱一,很多人不懂一爱一,很多人做不到一爱一,但我相信,像这本书里面拥有一爱一的人,肯定也不少,主要的,我们是要拿这份一爱一去感动别人,让他们也能都变得跟书上那些人一样。我想,这就是《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吧。一爱一呢,大家其实也都有,只是没有产生,没有激发,而只有一些事,才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是他们没有一爱一,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对的人,对的事去产生一爱一。我想,只要一件事去激发另一个人的一爱一,而这个人也没准也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去感动别人,这样一直传下去,我相信这世间的每个角落都会充满一爱一。

记得四年级还 是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的马秉涛脚也受伤了,不能走路,而我们班的男生也去帮忙扶他,背他上厕所,虽然不像书上那样坚持了四年,但这也是同学对他的关心,谁说必须像那种大事情才算一爱一呢?你说是不是?

一爱一,是一个字,但也不只是一个字,里面的情谊没有哪个字能比;一爱一,很难懂,但它又不难懂,一件简简单单的事也能表示它;一爱一,不是一句承诺,它是对社会的责任,还 有同伴真心的关怀!

生命,一念之间---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冠城小学 六(2)班 卢心怡

打开电视,看着那一个个领奖的英雄们,心中不免一番感慨与激动,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看的一本书--《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书里的一篇,让我记忆犹新,那也是个让人敬佩的英雄!

在20xx年6月1日的深夜里,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在这紧急又危险的时刻他--官东,勇敢地站了出来。

他穿着负重装备,潜到深水中,在一个沉船房间发现了一位老人,于是,他赶紧冲进去将杂物清除,用力砸开房门,一边鼓舞着她,一边把她救起,为了防止老人受伤,官东一把脱掉头盔,戴在她的头上。

成功救出老人后,还 没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就又在水里发现生命迹象,官东二话不说,直接跳进水里,找到幸存者所在的舱内,就看到一性一命垂危的幸存者,官东为燃起他的斗志,就一直激励着他,幸存者的眼神也慢慢有了光彩。

但由于幸存者力气消耗的所剩无几,官东不顾自己的安危就直接果断地将他的装备卸下,套在幸存者的身上,把他安全的送出舱室,一交一给其他成员。

可是官东他却遭遇了危险,被暗流卷到深水区,信号又发不出来,氧气也要没了,看到这,我不禁握紧双拳,为他擦了把汗,在心里呐喊:“官东,你一定要撑住,相信你肯定能出去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官东的视线开始模糊不清,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突然官东灵光一闪,丢掉所有装备,憋着一口气浮到水面,“呼”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但还 没来得及庆幸,就发现官东因为上升速度过快,对身一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是在面对大家的赞许时,官东只是说:“在这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

看到官东说的话,我感动了良久,但又不禁深深地开始反思假如是我,我会有如此大的勇气去救人吗?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我会义无反顾地将身的希望果断留给他们吗?我想,我应该会犹豫,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珍贵的,可官东呢?没有任何思索,就直接将他们的生危放在了第一位,而将自己抛之脑后,他这种一精一神,不由让我肃然起敬。

不过,又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如此勇敢呢?我想,或许,这就是勇气的力量吧!如果,他没有这高尚的品质,他在那一刻,选择的是自己,从而放弃他们,那一切都会改变,然而官东,他恰恰就拥有这种品质,所以,他将生留给了他人,而将危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啊!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这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世界该有多美好啊!

几十年来的改变——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看了《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看到改革开放后农民们心花怒放、喜极而泣的画面,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土地还 家吗?有必要那么激动吗?抱着怀疑的心情,我继续往下看。噢!原来是当地地主处处压榨农民,要他们拼命地干活,却不给相应的工钱!太可恶了!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我不禁咬牙切齿,那些地主太坏了!我合上书,跑下楼去问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和爷爷一奶一一奶一以前的事,听他们说.....

一奶一一奶一说:“以前家里穷,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睡觉的时候也只能躺在一块大木板上,这就是一一床一一!以前还 有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根本睡不下呀!哪像现在,一人一张一一床一一,也不用愁那些事了!还 有,冬天天气冷,夏天又热,你们这种小孩子肯定受不了!”说着,她还 捏了一下我的小身板,“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们,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听了一奶一一奶一的话,我再也不敢一浪一费了,对呀,跟以前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爷爷说:“以前的一交一通不发达,老百姓只能靠‘11号公共汽车’,就是自己的脚,出门。以前一交一通不发达,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去看望亲友,也只能走着去。万一亲友在省外,你岂不是要走两三年?当时都说,出远门一天是回不来的,还 得带上吃的,即使走到了,也已经是深夜,只能寄宿一一夜,明日出发。出趟门都费那么大劲,别说其他啦!现在,要出去一下,开辆车一溜烟地走了,一会儿又一溜烟地回来了。如果想跟张家大一妈一李家大哥聊聊天,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发个语音‘喂,您吃了吗?’别提多方便了!”

与以前相比,的确是方便许多,如今时代无时不刻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无时不刻在改变。我们那么用功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造福大家,不就是为了让大家过得舒坦吗!

听,一妈一一妈一又说道:“是啊,现在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以前流传着一句衣服的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什么挖笋,摘菜,缝纫,少不了磕磕碰碰,衣服么,当然承受不了。哪像现在,冬天有羽绒服,夏天有T恤衫。以前一件衣服穿个几年,现在可是季季换新装!饿的时候吃野菜还 算好,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就只能吃猪吃的草,那东西难以消化,味道也不好。现在,顿顿是四菜一汤,美味佳肴。”一妈一一妈一用手拍了拍我的头:“记住了,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还 是不能一浪一费!”

一边听着,我又不禁想到一个问题:这么好的生活,从哪儿来的?

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是那些伟大的革命战士!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和平美满的生活,他们赶走了日本鬼子,翻过了雪山,穿过了草地,成立了新中国。可是,他们为我们换来了幸福,却从未享过福......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创造未来,不愧于牺牲的战士们,不愧于他们用生命闯出的美好世界。

合上书,我脑海还 徘徊着那些令人激动的文字,还 徘徊着那些人民英雄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更为那些造福人民的英雄而感到骄傲!

有关百年追梦读后感精选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你也许需要"有关百年追梦读后感精选"这样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百年追梦读后感【篇1】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感触很多,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从中也学习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相比,以前的人们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啊!特别是战争时期,这些血的教训,鞭策着我要好好地学习,将来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这本书中故事很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环保小卫士:为社会尽责任。为了培育积极公民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希望,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葵花雏鹰小队的同学们争做环保小卫士。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绿色出行,走进环城公园风景区,欣赏泉城的美丽风光,体验久违的蓝天,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同学们首先对环保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爱护花草树木”、“不浪费饭菜、食品”、“绿色出行”……然后共同签署绿色承诺书;随后同学们便拿上自己的环保“小武器”,在黑虎泉周边区域活动起来,大家用夹子夹,用手捡,把周边的垃圾捡得干干净净,他们的举动感染了景区的游客,大家纷纷行动起来不多久,每人都“战果累累”,游览区旧貌换新颜,喜悦的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祖国想强大不单单体现在国家大事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点滴小细节上,环境卫生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将决定别国将怎么看待中国人。记得我们班主任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些国家不喜欢中国人去他们那里旅游,原因就是我们部分游客素质差,乱丢垃圾、吐痰。听后我很有感触,所以我希望有更多地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就像这只雏鹰小队一样,今后我也一定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祖国母亲更加的整洁美丽。

百年追梦读后感【篇2】

我读了《百年追梦》这本书,感触颇深。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篇,第三小节开头感动中国:中国梦,我的梦。其中的屠呦呦,她是诺贝尔奖的得主,他在39岁就担任中药研究所抗疟的组长,她带领她的科学团队反复实验,虽然失败了190次,但他们永不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成功了。青蒿素问世的44年里,是六百多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真是功不可没。“大国工匠”——徐立平。他一直为**固体燃料发动机的**进行微整形,他明知在**上动刀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送命,但他毫不惧怕,迎难而上。我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记得我有一次,丁老师上数学课时,出了一道难题,我光看题目就晕了,就更别说是解题了,我都读了十几遍题目,还是一筹莫展,急的抓耳挠腮,心中烦躁不已。正想要放弃时,突然又想起丁老师的话,“遇到难题一定不要急躁,要仔细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的潜在关系,抽丝剥茧,慢慢研究。”我立即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与这道题重新开始了“战斗”。没过多久,终于把这道题解开了。我不禁长吁一口气,顿时觉得心中的块垒都消失了,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过这次阅读,多了解了很多关于祖国的知识,我知道了中华民族复兴就是伟大的中国梦。要实现全面小康是百年目标。我要树立主人翁精神,每个人的肩上都要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上课认真听讲,多发言。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作为祖国的栋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添一份力。要知道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也是由无数的微不足道的水滴汇聚而成的。那一望无垠的草原,也是由一棵棵小组成。那美丽烂漫到星空,也是由一颗颗星星组成。所以,中国梦,也是我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华人民的梦!为我们的中国梦加油!努力!奋斗!

百年追梦读后感【篇3】

生命,一念之间---读《百年追梦全面小康》有感

打开电视,看着那一个个领奖的英雄们,心中不免一番感慨与激动,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看的一本书--《百年追梦全面小康》。

书里的一篇,让我记忆犹新,那也是个让人敬佩的英雄!

在20xx年6月1日的深夜里,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在这紧急又危险的时刻他--官东,勇敢地站了出来。

他穿着负重装备,潜到深水中,在一个沉船房间发现了一位老人,于是,他赶紧冲进去将杂物清除,用力砸开房门,一边鼓舞着她,一边把她救起,为了防止老人受伤,官东一把脱掉头盔,戴在她的头上。

成功救出老人后,还没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就又在水里发现生命迹象,官东二话不说,直接跳进水里,找到幸存者所在的舱内,就看到性命垂危的幸存者,官东为燃起他的斗志,就一直激励着他,幸存者的眼神也慢慢有了光彩。

但由于幸存者力气消耗的所剩无几,官东不顾自己的安危就直接果断地将他的装备卸下,套在幸存者的身上,把他安全的送出舱室,交给其他成员。

可是官东他却遭遇了危险,被暗流卷到深水区,信号又发不出来,氧气也要没了,看到这,我不禁握紧双拳,为他擦了把汗,在心里呐喊:“官东,你一定要撑住,相信你肯定能出去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官东的视线开始模糊不清,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突然官东灵光一闪,丢掉所有装备,憋着一口气浮到水面,“呼”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但还没来得及庆幸,就发现官东因为上升速度过快,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是在面对大家的赞许时,官东只是说:“在这危急的那一刻,我只想着赶紧救人。”

看到官东说的话,我感动了良久,但又不禁深深地开始反思假如是我,我会有如此大的勇气去救人吗?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我会义无反顾地将身的希望果断留给他们吗?我想,我应该会犹豫,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珍贵的,可官东呢?没有任何思索,就直接将他们的生危放在了第一位,而将自己抛之脑后,他这种精神,不由让我肃然起敬。

不过,又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如此勇敢呢?我想,或许,这就是勇气的力量吧!如果,他没有这高尚的品质,他在那一刻,选择的是自己,从而放弃他们,那一切都会改变,然而官东,他恰恰就拥有这种品质,所以,他将生留给了他人,而将危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啊!如果每个人都拥有这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世界该有多美好啊!

冠城小学六(2)班卢心怡

百年追梦读后感【篇4】

“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因为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而响彻世界。后来,他因为梦想而牺牲了,但他的这句话却深深的留在人们的脑海,经久不灭。人,因为有了梦想而不朽,也因梦想而生命从此不再荒芜。梦是雨后的彩虹;梦是绚丽的畅想;梦是前行的灯塔……有了梦想才能谱写灿烂的光辉历程。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东方沉睡的一只狮子。曾几何时就连苍蝇都敢在他的脸上叫上几声。在屡经蹂躏之后,终于奠定了他追求光明,向往和平、人定胜天、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在历经抗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的成功、继而有着60年前赶英超美,40年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的宏伟目标。如今,又唱响了和谐致富的小康之梦!

翻开泛黄的书页,浏览着那一幕幕辛酸的历史,字里行间无不展现出一个英勇的民族、智慧的民族、勤劳的民族、不屈的民族。而今的繁荣昌盛饱含了多少战士的血泪和亿万民众百余年生生不息的艰苦拼搏,才赢取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康与伟大复兴。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自从贵毕高等级公路的建成、火电厂的投产、小屯煤矿的修建……带动了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经济收入翻了几倍,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了温饱,更多的是要向小康迈进。

曾经的泥泞小路,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宽阔的柏油马路,还有那户户通村村通的公路。让之前徒步翻山越岭、几经周旋才可以进城的人们轻松地搭乘上了公交车。以前难得一见的自行车如今却成了儿童们的玩具,几乎每户人家都拥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在通村路上络绎不绝。曾经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茅草屋已经销声匿迹,人们住进了国家的民生工程——黔西北民居。

再说说这饮用的水吧,以前吃的水靠人背马驮,甚至连几岁的小孩也不放过,被大人叫上去抬水,上演了一幕幕辛酸的取水场景。当附近的水源枯竭了,人们要走几里山路,花上几个小时才能挑回一担水。现在好了,自来水安装到家门口,人们不再为吃水而发愁,不再为洗衣做饭缺水而苦恼,更不会再用一盆水来轮流洗脸、洗脚了。

如今,医疗体制的改革、民主的健全、科教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让老百姓搭上“城乡一体化”的快巴列车。每当看见父老乡亲们在广场舞的音乐声里,摆动着优美的舞姿时,大家无不感叹:党的政策好!党的领导好!十二五的规划更好!

我有梦,人人都有梦,祖国也有梦。中国,有强国之梦、富国之梦。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富国之梦正在激烈上演。

你看,神舟号飞船又再创了新的领域,阅兵仪式上所展出的各种新式武器均刷新中国阅兵史的记录。这些都证明了什么?这些不都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力雄厚、国家富强的铁证吗?

但要达到20_年全民奔入小康,进一步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伟大梦想,我们还得加快步伐。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传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创建美丽中国、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不待我,只争朝夕。

美丽中国,人人共建;美好家园,人人共享。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也要美起来。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都有一份对天蓝、地绿、水净的向往和憧憬。让我们把梦想的种子和希望的花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建角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一个“和谐中国、美丽大方、全民小康”而努力奋斗吧!

百年追梦读后感【篇5】

当你乘坐汽车奔驰在辽阔大地,看到绿水青山,美景如画时,一定会赏心目;当你乘坐飞机翱翔在高远天空,看到碧海蓝天,无边无际时,一定会心神怡;当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中挂着美丽的彩虹,你一定会感到天空是多么明朗!空气是多么清新!

在我的学校里,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开始做去。校园里,环保的活动正开得火热朝天,许多同学愿意伸出一双手,你捡捡地上的落叶,我捡捡地上的纸屑。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景色。而我也深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节约资源,从我做去!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我将奶奶用了的塑料袋捡起来;将爸爸使用过的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脑关起来;将妈妈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拧起来。

我向家人宣传了“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垃圾分类”等知识。我给家人讲注重环保的家庭中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茶杯的事。

让我们随手关灯,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出一把力。

让我们少开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洁净城市空气。

让我们家家都用节能灯,支持绿色照明,人人种下一棵树,美化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做绿色环保小卫士吧!相信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加入环保环境的行列,那么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将会再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百年孤独书评


百年孤独书评

百年孤独书评精选(一):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最著名的作品,一举为他赢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喜爱这部书,但不太喜爱作者,他对中国的版税是狮子大开口,结果到此刻都没有一家中国的出版社被授权出版,所有看到的版本其实都是盗版。

《百年孤独》标志着拉美文学的崛起,它给我们带来了十分新鲜的一阵南美风,即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与魔幻不可分割,魔幻正因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而让人觉得这种魔幻有其必然性,而现实正因魔幻的夸张而显得更真实。

《百年孤独》正是其所讲的故事的高度概括:南美西班牙后裔布恩蒂亚家族整整一百年来的不断制造孤独和抗争孤独的故事。经历了的家庭的聚散离合,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经历了一次次辉煌与败落,一百年的风风雨雨,最后让布恩蒂亚家族被一阵风卷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永远和孤独相伴了。

这部小说的特色之一,也是最麻烦的让人头晕的地方,就是家族中的六代人一向不断地起重复的名字,第七代刚出生就被蚂蚁吃掉,没有来得及起。布恩蒂亚家族主要有两个延续的名字:霍塞阿卡迪奥,还有就是奥雷良诺,还能够加上雷梅苔丝、乌苏拉、阿玛兰塔。每一代人都有人叫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再加上家族中的其它人物,这种状况真让人受不了,读到第四代就容易闹不清族谱关联了。因此,连个故事的梗概都难以说,非得先把族谱摆出来,对照着看才能弄得清。

叫阿卡迪奥的人,叫奥雷良诺的人,叫雷梅苔丝的人,叫阿玛兰塔的人,等等,不仅仅性格极像,而且宿命也很相像。整个家族都陷进去了某种被诅咒过的宿命,那宿命正是写在印第安人赫尔墨德斯的那本羊皮书上。家族第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家族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里面的人物,我最佩服的是乌苏娜,其实就是实际的家族的族长,她坚强、刚毅、善良,永远坚实地鼎力在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来支撑着这个家族。最喜爱的是第二代家族成员中的雷梅苔丝,她几乎聚集了女性所有的优点,让人不得不爱。其它人物,大部分都有其可怜而又可恨之处,那个第四代的,奥雷良诺第二的妻子菲兰达,则完全是可鄙的。

布恩蒂亚家族在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年来不断奋斗,这个创业史其实就是拉美大陆的殖民者们不断拓荒与发展的历程。这也是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拉美许多个国家的建国和奋斗的缩影。而其中的哥伦比亚,尤其命运多桀。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透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这也难怪,马尔克斯在书中表现出了一种深深的悲观之情,布恩蒂亚和马贡多镇最终被风吹走,正是这种悲观的最好表达。

孤独,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共同命运,每个人都逃不脱。一家七代人从创业到败落到复兴到毁灭,都与孤独这个主题紧密相关,作者也一向在描述孤独,每个人都看上去是孤独的,他们无法沟通,无法互相支持,无法携手共振家族,只能任孤独把一个又一个家族成员扭曲和毁灭。马尔克斯把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和外在表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孤独就在每个人的个性中凸显出来。

我觉得这种孤独并不仅仅仅只属于布恩蒂亚家族,甚至不仅仅仅只属于拉美,我觉得孤独是全人类所面临的一种命运,换句话说,孤独才是人类生存的真相。每个人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产生了绝望、冷漠和麻木感。正正因孤独,我们才会备受苦痛,备受内心的煎熬。放眼市井,虽然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但每个人却愈发孤独了,也就愈发寒冷,愈发痛苦。

但孤独也就孤独吧,却没有必要把自己迷失在其中。孤独过了头,其实就是矫情了。沟通、信任、明白、关心、支持,这些都是天生的破除与中和孤独的妙方。但处置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纳孤独,与之相处,不好让孤独破坏情绪,蒙蔽心灵,而是让情感细腻,心灵深刻。

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给他们带来的只是愚昧、落后、保守、僵化,这也是为什么结局让他们毁灭的原因。马克克斯在最后说: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想这是一种深沉的悲怆,更是一种改变自身性格和命运的期望对拉美,对哥伦比亚,对他自身。

马尔克斯对每个人的描述,都是在描述一种孤独。能读懂孤独,品尝孤独,才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百年孤独书评精选(二):

夜阑的寂静,让时刻感觉凝固,翻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最后一章,兴奋仅仅只是一瞬间,很像一个孤独的行者,最后走完一段漫长而期盼尽头的苦旅,却突然却迷失了方向,瞻望回程的忐忑,让人茫然而陌生,弥漫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夜不能寐。

书,大体可分为水与酒。水清淡甘冽,解人乏渴,助人汲收营养,而酒浓烈绵厚,可提精神舒快意,让人心驰天外,豪情万端,所谓激扬文字。而被称为药的书,定是世上奇书,晦涩婉转,高深莫测,初读或许不知所云,深读才知寓意深邃,曲径通幽。哥伦比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就是这样的读药。从初读与其昭昭,昏昏欲睡,到独上高楼,渐入佳境,再到相看两不厌,我为书狂。我染上读瘾过程大约有一年时刻。

我从来没有为读本小说而如此辗转反侧,也没有为读小说,而将书本画满勾勾道道,写满注脚。确切的说我由于天资不高,读这本书相当受折磨。如果说这本书是药,开始就是一瓶安眠药,何时睡不着,随手翻几页,便会睡意弥漫,两眼无神,托梦周公。突然有一天,感觉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呆板的人物突然活此刻眼前,那遥远家乡马贡多的故事,在一个生动的叙述者的口中,娓娓道来,个性是静谧的夜中,会有来自遥远的感觉,让我也融入故事中情节。于是这书又成了一剂兴奋药。

很迷恋马尔克斯的述事独特语调,没有华丽词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铺垫,常常长驱真入,直奔主题,但处理的十分恰当,让人感觉厚重。尤其深入书中后,每句话都值得咀嚼。类似许多年以后,应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仍会想起他的祖父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种将来时的过去式叙述已成为经典,也打造了马尔克斯创造语法。

书中主人翁何塞#8226;阿卡迪奥#8226;布恩迪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住在远离海滨的一个印第安人的村庄。他与近亲乌苏拉新婚时,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结婚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因此遭到邻居阿吉拉尔的耻笑,何塞杀死了阿吉拉尔。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此刻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他日夜不得安宁。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了两年多的奔波,来到一片滩地上,由于受到梦的启示决定定居下来。之后又有许多人迁移至此,建立村镇,这就是马贡多。布恩迪亚家族在马贡多的历史由此开始。

小说描述的布恩蒂亚家族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一样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马贡多弥漫的孤独象征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百年孤独》是一部繁杂和令人唏嘘的百年家族史,同时也是一部百年变迁的地方兴衰史。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但集合成就是一部完整的家族与民族孤独史。虽然孤独贯穿他们中一生,但孤独的缘由却不尽相同。乌苏拉的孤独是理性的,这个百岁老人历经沧桑,一门心思为家族的兴旺而发奋。她孤独地奋斗着,争取着,看管着,但直到老死,仍是一个人在发奋。没有人感谢她,没有人支持她,没有人继承她,没有人关注她,她的发奋空前绝后,她的孤独也成为布恩地亚家族中唯一理性的孤独。乌苏拉的丈夫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二儿子奥雷良诺的孤独是人性的孤独。霍塞整天忙着搞科学试验,发誓要让愚昧、闭塞、落后的马贡多小镇富裕起来。他倾其财力、智力,但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明白和支持,他也从未想过要得到他人的明白和支持。他孤独一生,最后因发疯被绑到栗子树上孤独地死去。奥雷良诺一生发动了32次战争,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也不明白不关心自己声名显赫,他最终把自己困在制作小金鱼的工作间结束了一生。乌苏拉的大儿子霍塞。阿卡迪奥的孤独是兽性的孤独。他的生活里除了情欲和霸道的占有,什么也没有,他身上没有人性的痕迹。乌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塔的孤独是感情的孤独。她心里有如岩浆般炽热的感情,也多次与感情相遇,但每次都坚决地拒绝

,用冰封住火热的心,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独中。在诅咒与怨恨中,在渴望与拒绝中结束了可悲的一生。布恩地亚后代们重复着前人的故事,亦重复着先人的孤独。

《百年孤独》将一个原始的部落人,完全暴露在时代进步的潮流里,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这个可怜的小镇马贡多。从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使他们知道了磁铁,冰块及外面的世界。马贡多本是世外桃园,但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战乱、流血、纷争,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让小镇得到了虚伪繁华,又迅速在泡沫经济中衰败。

《百年孤独》的循环架构令我十分抓狂,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混乱。正因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刻,个性是人物的名字(信他的邪,七代人男的几乎叫同样的名),马尔克斯将他们全部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

《百年孤独》以复杂的人物与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中充满了理想的光辉及现实魔幻主义的描述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这在中国传统写实文学作品中难得一见。极致的夸张,现实与虚幻结合,超越时空与地域,时刻与空间的互换,马尔克斯种种怪异写作手法,让人无从追寻,更不可预知。他的灵魂与语言,如今也渗透到中国作家创作语法里,并与卡夫卡、博尔赫斯和米兰#8226;昆德拉一齐,对当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能够在莫言、贾平凹、马原、苏童、格非、阿来等一系列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品出马尔克斯创作语法。许多中国作家承认,看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才使他们学会写小说。

尝过读药,再看当今许多作品,多平淡如水,无法再读。就连许多当今在中国文坛获奖作品,都觉得相差甚远,稍有闪光,也感觉是用马尔克斯的原浆兑了中国水的米酒,浓度与烈度都相差甚远。这大约是尝读药的副作用吧。

百年孤独书评精选(三):

《百年孤独》书评为什么必须是孤独?

我刚草草读了《百年孤独》的最后几页,这天来豆瓣看书评,个性的发现,比较热门的几篇都和孤独有关:书中人物的孤独是怎样激起了自己的共鸣;自己是怎样在孤独的状况下读懂了书中的孤独;排遣孤独的一百种方式;人生就是与孤独为伍。诸如此种。但是我觉得,这并不只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题目里的孤独不只是人的孤独,也是文化的孤独,或者礼貌的孤独。读到之后,我已经不关心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正因前部的种种迹象证明了这个家族是礼貌进步的牺牲品。马孔多这个小镇,是被礼貌强奸的孤独小镇,是整个礼貌世界的侧影。这个家族的命运,只是一个线索。

孤独,和感情一样,是一个一百年都但是时的话题,写一百本书来讨论也但是分。但我们究竟为何孤独?不探讨孤独的原因,就不是在探讨孤独。带着这个想法去读加西亚的《百年孤独》,我们会发现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孤独的书。

马孔多的建立

马孔多建立之初只是个临时扎营地,确信没有更好的出路后,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这个家族的元老,队伍的首领,决定在此建镇,由此拉开了小镇与布恩迪亚家族风雨变迁的序幕。这是个极其原始的小镇,在此刻的贫困山村仍能看到它的影子,没有任何机器,没有任何先进工具,甚至没有镜子。镇上的人也极其匮乏知识和见识,甚至不知道冰块这种东西,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些铺垫,合情合理地将马孔多塑造成一个闭塞落后的所在,在科技和交通还不发达的当时,是一个被礼貌世界遗忘的角落。布恩迪亚家族,就在这样一个角落里用原始的方式生存者。

书的开篇第一句就设问:如果礼貌抵达了世界的这个角落,会是什么样貌?多年以后,应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行刑队意味着马孔多有了政府和军队,冰块意味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和政府,是礼貌的重要象征。开篇第一句便为马孔多与礼貌世界的碰撞埋下了伏笔。

礼貌的入侵

读完全书,不得不说《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礼貌侵略的历史缩影,若在此将这入侵经过重述,几乎等于抄写一遍此书:从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徳斯带来磁石、望远镜、炼金实验室,还有冰块,到里正堂阿波利纳尔摩斯科特代表政府驻扎小镇,到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参军,到皮埃特罗克雷斯皮带来自动钢琴,到教堂,到电报,到火车,到工厂、汽车、飞机就像布恩迪亚家族的混乱情欲和繁衍一样,这些新鲜的礼貌世界的玩意儿一刻也没停止脚步,入侵了原始的马孔多人的生活。

这些入侵对马孔多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要想细说,无疑得再抄一遍此书。如果不是灾难性的影响,布恩迪亚家族不至于灭亡,马孔多也不至于被从地球上抹掉。马孔多家族不一样的人,对礼貌世界的态度也大不相同: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好奇以及之后的疯狂,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对自由的追求以及之后的自闭,何塞阿尔卡迪奥的漠不关心只着迷于情欲及之后遭毒手,乌尔苏拉的抵制与反感以及之后的固执正是这些不一样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也大不相同,而最为长寿的乌尔苏拉,几乎证明了整个家族所有成员的不一样命运。

礼貌的火药

与礼貌世界的交锋,何以导致一个原始家族如此悲惨的命运?书中有两段故事最能解释:一是自由党与保守党的竞争;二是香蕉工厂的纠纷。这两段故事对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参与自由党和保守党竞争的布恩迪亚家族的人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他是坚定的自由党支持者,不惜与岳父堂阿波利纳尔翻脸,不惜背井离乡在外征战,在不一样的地方战败,又在不一样的地方发动起义,而最终却厌倦了战争,与保守党妥协,签订了尼兰迪亚协议。用原文的话讲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并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最后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这无疑是带有讽刺意味的,不是对布恩迪亚上校,而是对礼貌世界的政治斗争。政治所追求的目标永远是高尚的,而途径却是黑暗邪恶不择手段的。卷入礼貌世界的政治斗争,并没有让这个马孔多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反而让他厌倦了,彻悟了。鲜血和火药已经让他对那些高尚的目标失去了兴趣。这在他征战后期留下十七个子嗣就能得出结论。同时战争也使得马孔多满目疮痍,布恩迪亚家族失去了对马孔多的领导地位,马孔多居民也失去了往日自由祥和的生活。政治和宗教一同统治着这个弹丸之地。而马孔多人对他们持同样地反感却不得不服从。

香蕉工厂的纠纷,是马孔多与礼貌世界冲突的升级。何塞阿尔卡迪奥是唯一一个知道纠纷详情的马孔多人。香蕉工厂闹罢工,要求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却遭到政府的镇压,三千多人死于非命,幸存的何塞阿尔卡迪奥第二同三千多具尸体一齐被装上了开往海边的火车,中途跳下车爬回了马孔多。他回到马孔多后意外的发现,所有人对这次武力镇压一致否认,说没有任何人死,消失的人都是出远门了。何塞阿尔卡迪奥对政治和礼貌的恐惧到达的极点,从此把自己关在便盆间,致死都未踏出房门一步。

当礼貌悄悄进入马孔多时,它从未抱有善意,礼貌的眼里只有金钱和利益。它蹂躏着马孔多人,只为满足自己的贪婪和野心,只为了那些血腥的荣誉。礼貌的行刑队杀死的不只是战争罪犯,倒在火药硝烟下的,更多的是无辜的马孔多人。纯真的马孔多人从未真正融入礼貌,他们是礼貌的牺牲品。

梅尔基亚徳斯的羊皮卷

书的最后,是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幸存者(猪尾巴除外)奥雷里亚诺读懂了梅尔基亚徳斯留下的有关预言的羊皮卷。原来这篇羊皮卷所欲言的正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具体到每个成员的活动的细节(就像《百年孤独》一样)。这是一段极具深意的构思。羊皮卷的预言在使故事更为神秘的同时,也暗示了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马孔多,它发生在整个拉丁美洲大陆上,发生在所有被礼貌遗弃的孤独的角落。

百年孤独书评精选(四):

百年孤独书评

许多年以后,应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蒂亚上校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卷首语

从王小波的今早我与一个百分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到鲁迅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能将开局就写得如此精巧神奇的作家实在难以寻觅。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做到了。在这样平实的叙述中,包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沧桑感和孤独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孤独。在这短短的几十字中,作者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方法,将过去,未来巧妙地结合在一齐,为我们带出了一个错综复杂、时空交错的家族历史。马尔克斯那冷静沉着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也刻画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让我在抑郁中又带着一点点讶异,同他们热烈的交谈,慢慢感到幸运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怆和荒凉,在酷烈的杯具力的撞击下,灵魂战栗不已。

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一个医生家庭,加西亚?马尔克斯早在大学时代就开始了自己的写书生涯。195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问世,引起当时拉美文学界的重视,颇受好评。1967年,震惊整个西班牙的小说《百年孤独》问世,轰动了整个世界文坛,也奠定了他在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部作品,同样使他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从此,加西亚的孤独时代便过去了。1985年,他迄今为止最长的作品《霍乱时代的感情》发表,却没有超越《百年孤独》的成就。而这一部39万字的作品,让马尔克斯被永恒地载入史册。而他也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带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峰。这种文学形式起源于20世纪初1928年,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特里出版短篇小说《雨》,他将梦境、幻觉与现实交织在一齐,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叙事文学的先河。此后,众多作家参与其中,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得以迅速发展。50年代,墨西哥著名作家胡安?鲁尔弗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将其推向了一个高潮。1967年,《百年孤独》的出版让其走向了它有史以来的最高峰,评论界认为它是又一部经典性代表作品,甚至能够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像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夏?克塔萨尔所说:近年来

,加西亚?马尔克斯再次证实,在他恢宏的创作才力之中,有着一种非凡的想象力,他以锐不可当之势闯入了南美小说领域,并使其摆脱了令人乏味的叙事状物的呆板陈旧模式。只有这样的创造,只有从马贡多这样得天独厚的、纷繁复杂的土地起步,我们才能坚实地踏入瓜纳哈尼。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差点被那难以计数的重名和庞杂的家族系统吓回去。据统计,书中至少有五个霍塞?阿卡迪奥,三个奥塞良诺,三个雷梅苔丝。于是很多人说,它是一本很混乱的书,是向读者的一种挑战。但是在我读来,当深陷其中,就会发现,整本书的脉络十分清晰。当我读到雷梅苔丝镇定地等待结婚戒指被戴上,读到墨尔基阿德斯平静地走进炼金室,读到阿玛兰塔无日无夜地编织自己和情敌的裹尸布,读到奥雷连诺上校冷静对准备起义的自由党人说你们不是战士,只是屠夫,读到忧郁的钢琴手皮埃特罗在疯狂的弹了一夜的锡塔拉琴后割腕自杀,读到奥雷良诺上校冷静地对待行刑,读到那装满了两百节车厢的死尸被倒入大海,读到奥雷良诺弄懂了那本羊皮书的含义就会突然惊觉,刚开始时的恐惧到那里已经是酣畅淋漓,仿佛马尔克斯十几年的毫无声息的创作磨练将书中所有的情节浑然一体,所有的情感在这一瞬间不可抑制。我就像被一根线无形的牵引着,不能自已地读完它。

在这本书中,作家虚构了一个叫马贡多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居住的布恩地亚家族便是故事的主角。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齐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整个拉丁美洲。整个布恩地亚家族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拉美的发展史。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以及拉美生来的孤独感和某些人以前的发奋,在他的笔下,在马贡多这个小镇,都有着极其明显的体现。故事起源于霍?阿?布恩蒂亚和乌苏拉建立小镇,此后的七代人用自己的行动和性格、自己的方式显示着他们长久的孤独。他们的孤独,有的是正因不满足现状,想要改变马贡多的状况;有的是在吉普赛人长期的孤独中长大,从小就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洞察力和掩藏自己的本领;有的明明有着强烈的欲望,但是在那种气氛中只能压抑自己;有的则用一种挑战世俗和躲避世人的方法表示着自己的抗议,最后却只能用离开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有的将自己整日禁锢在炼金

室和那一卷羊皮书中,借此忘记现实中的孤独,更满足了自己骨子里那一种孤独的本质。他们的行为,压抑的,激烈的,不能理喻的,热情的,坚持的,一切都在这种孤独的气氛中表现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马贡多镇人的百年变迁历史,把拉丁美洲人生存的现状,所有落后的国民性,以及生存延续的历史浓缩在一个家庭里,使其成为一幅民族的缩影。作者以此来反映出哥伦比亚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现实,寄托了作者反殖民、反独裁,反帝国主义的拉美意识。这不仅仅是作者民族精神的体现,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同样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精神意蕴之所在。《百年孤独》以对孤独的内涵的揭示,对造成孤独的原因的揭示体现了拉丁美洲民族精神的物质。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中超多使用了似是而非的手法,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展开了大胆而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神话、想象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一齐,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让我们获得了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它以现实力为基础,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展开情节,层层平铺。我们于是就在现实与魔幻之间,在光与影之间徜徉。也许它是阴郁的,是消极的,但是我们在沉重中总是能体会那种无法拭去的孤独感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是一种繁华退尽的沧桑,是一种凄凉的宁静,是一种无奈的诉说,是一种无法逃避和解脱的冷漠。《百年孤独》能够构成这样的风格,离不开拉丁美洲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客观条件。不少拉丁美洲当代著名作家认为,魔幻现实主义之因此在拉丁美洲繁荣昌盛,是正因它适应和植根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这种流派的创作手法,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齐,透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拉丁美洲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这种主义的显著特点是: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具

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善于借鉴、吸引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如果说现实主义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以比喻为社会的一面哈哈镜。虽然它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外壳,但透过它的折射,也能在必须程度上反映出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

让我们先从书的名字来说这本书吧!在一次访谈中,马尔克斯明确地告诉我们说,百年代表的只是一段很长的时刻,是这个家族的历史存在的时刻,也是一段现实的象征,也就是说,拉丁美洲人民受苦难的岁月是漫长的。在这段历史中发生的事情就是孤独,因此这两个词构成了这本书的题目。而孤独却是整个拉丁美洲那个时代的象征。萨特说,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隔着一堵厚厚的墙。明白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孤独是人在世的处境,德里达的看法不无道理。所谓的明白、沟通,只但是是另一种形式的误解。20世纪把战争、死亡和恐慌全部抛给了世人,也把深深的孤独感丢给了世人。正是这种扭曲的心态,才会有马贡多这样一个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小镇出现,而且出现了那么长的一段时刻。在这百年里,浓缩的是七代人孤独的不一样方式。然而,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布恩蒂亚家族的灭亡、马贡多的灭亡,这种灭亡既是一种结果,又是一种愿望。说它是一种结果是正因,这是一个落后、麻木、不觉醒的民族、国家必然的结局,一个没有发展的、停滞的社会是必定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一种无序、落后的制度也必然将被淘汰。这是作者为拉美国家预测到的结果,历史

的洪流是无人能够阻挡的,一切旧的事物一切旧的思想观念都将像马贡多一样被飓风刮走,什么痕迹也留不下。由此可见,这种灭亡也是作者的一种强烈的愿望。灭亡能够带来反思,灭亡也是新事物生长的起点。他还指出死亡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生命在它面前做的各种徒劳的姿态。我想这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看法,也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看法。

再来看看书中的感情。马尔克斯是乐观的,在刻骨铭心地写就了布恩蒂亚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后,他仍旧满怀信心地认定团结的可能性,感情的可能性,他让马贡多这样一个孤独的小镇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马尔克斯给了我们孤独的原因:布恩蒂亚家族之因此孤独,是正因他们不懂得感情,不通人道。在小说里,大家看到,长了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中唯一由感情孕育而生的后代。我们如果要坚信马尔克斯,就附带了要坚信他所说的感情,甚至坚信书中奥雷良诺?布恩蒂亚和姨母阿玛兰塔?乌苏拉的乱伦的感情。在阅读了他对感情场景的描述后,我们所能够得到的印象仍然是零碎的,依然不太清晰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感情如此伟大,最终战胜了一个在家族中延续了百年的莫名的孤独感。一种休戚与共的感情,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些微的一些线索。从这个好处上说,孤独感原来产生于忘却,如果我们忘却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命运之后,我们就会感到孤独。在这本书中,不乏变态的感情和乱伦的关联。有祖母与孙子之间暧昧的情感,有中年人对一个小女孩朦胧的占有欲,有兄弟俩和一个女子间错综的性爱关联,也有对美丽的女孩最直接的向往、追求与占有,其中也有对性的直白描述。在这些近似寻常的关联中,发泄多于理智,寻求刺激多于情感。他们在彼此的接触中,只是要逃避那与生俱来的孤独感,但是怎样样都逃不掉,反而泥足深陷。那里的感情大都是不正常的,我们看到的是莫名其妙的占有,可笑的乱伦和复杂的关

联。但是在觉得可怕和可笑背后,我们看到的便是充斥在整个小说中他们在躲避和躲避不掉的孤独的本质。但是他们对感情的追求还是漫溢在作品中,我自己在阅读时的朴素感受告诉我自己,有许多的孤独者,并不是不懂得感情。那个意大利乐手,为失去而孤独,而自杀,他难道是不懂得感情吗?这是现代很多人认为的对感情最好的解脱与付出。在这个家族情欲淹没一切的漩涡里,他是一个异数。他的死那么美,手腕上的静脉已给刀子割断,两只手都放在盛满安息树胶的洗手盘,连马尔克斯都被他的自杀而感动,写下这么美丽的自杀场景。其实奥雷连诺上校也不能说不懂得感情,他对雷梅苔丝的爱,那么深沉,使他经常感到痛苦。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他们对感情到来时的反应是强烈的,明显的,不异于常人的,但是他们在表达上让我们有点理解不了和不知所措。他们的结局是悲惨的唯一因感情而生的奥雷良诺甚至在自己还没有长大就作为这个家族的终结者被蚂蚁吃掉了。而无论是雷梅苔丝在新婚后不久误食毒药横死,还是阿玛兰塔为了惩罚自己而烫伤自己的手;无论是皮埃特罗的自杀,还是菲南达对丈夫死在家里的床上的要求,他们都没有得到与自己所爱的双宿双栖的结局。也

许这就是马尔克斯的高明所在吧!他让我们看到期望,却让期望再次离我们远去。就像感情,就像生活,我们在一次次期望中等待此刻,却在一次次失望中等待未来。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中对于孤独的定义和描述。尼采说,孤独者有三种状态,神灵、野兽和哲学家。神灵孤独,正因它充实自立;野兽孤独,正因它桀骜不逊;而哲学家既充实自立又桀骜不逊。布恩蒂亚家族里的孤独者,正是对尼采这番话最好的诠释。

乌苏拉是第一种孤独者神灵。她勤劳善良,是母亲的化身。她的孤独是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独自寂寞。如果是《百年孤独》这部作品还有一丝亮色,让我对世界不曾完全绝望的话,就是发现了这个老母亲身上闪光的品质。她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向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瞎了之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能够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正因她是母亲;也能够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革命毫不明白,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正因她是母亲;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正因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良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的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这个总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回忆的老人,是整本书中唯一具有正常人的感情的主角,正因她真正充实独立。她是伟大的母亲,更是伟大的孤独者。

乌苏拉的大儿子霍塞?阿卡迪奥是第二种孤独者野兽。他的孤独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和隔膜。他的身上野性表现得极为明显,感情也最为炽热。当他的弟弟奥雷良诺上校问他(当时他们都只有十来岁)感情的奥妙到底是什么,他毫不迟疑的回答:像地震!他得不到明白,在和父亲的对抗中选取了随同吉普赛人的逃亡。然而,数年之后,他结束了流亡岁月,重新回到了家中,重新蛰伏在他憎恨的孤独之中。当孤独变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时,当孤独已经渗入他的血液时,他竟然也无法离开这种孤独了!

奥雷良诺上校是第三种孤独者哲学家。他的孤独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这个人几乎能够算是这部书的一个主角了(如果允许这部作品存在一个主角的话),给过我最深的震撼。他的身上,打上了尼采的烙印,如果不是马尔克斯刻意为之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灵的不谋而合。奥雷良诺天生带有孤独的气质,从小就孤僻异常,成天从事枯燥的炼金术,离群索居,不问世事。然而事实上,他在这种孤独中结识了先知墨尔基阿德斯,他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极大发展的机会。

奥雷良诺上校血液中流淌着坚强不屈的因子,也许由于孤独把他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他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的、完全独立的眼光。他的岳父是保守党人,想拉拢完全不懂政治的他加入政府,但是奥雷良诺坚定的说:如果必须要选取,他宁愿选取自由党,正因他发现保守党人是骗子,操纵选举;他的朋友是自由党,为了发动暴力革命决定采取暗杀行动,准备杀掉他身为镇长的岳父,奥雷良诺便天天拿着火枪守在岳父的门口保护,正因他坚信这是屠杀,不是革命。在他看似简单的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奥雷良诺上校的血液里还流淌着桀骜不逊的因子。当政府军开始残杀无辜时,他主动纠集了21个年轻人发起了暴动。许多所谓的评论家评论奥雷良诺是鲁莽的发动了战争,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爆发绝对是必然。正因孤独的宿命只有三种,第一种是乌苏拉那种在孤独中自得其乐,对她而言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体验;第二种是像阿玛兰塔那样生活在孤独的阴影里不能自拔,在郁闷中可耻的堕落和变态;最后一种就是像奥雷良诺上校这样充分的燃烧,为了不变质而毅然燃烧。其实他何尝不明白自己的宿命,何尝不懂得人生的没有好处,在他和朋友马克斯上校交谈时就悲叹过自己在革命里没有信仰,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一个没有好处的人生,宁愿去寻找一个假想来让欺骗自己。这个假想,对于尼采来说,是美学和艺术,是希腊杯具里的酒神,对奥雷良诺上校来说,是战斗,是推翻政府,是让工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十分清醒,在告别孤独的时刻,他有过那么精彩的对白:这不是发疯,这是战争。别再叫我奥雷良诺;从此刻起,我是奥雷良诺上校。

他的结局如同注定一样走向毁灭。正如尼采在批判与自我批判,怀疑与自我怀疑中走向分裂和疯狂是19世纪思想者最惨痛的杯具一样,奥雷良诺上校最终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好处的失败。奥雷良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之后无用的数年岁月。仿佛是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他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又从偏离的轨道上强行拉了回来。然而,这个时候他的重新孤独,和早年的孤独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早年的那份孤独,有一种个性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如今的这份孤独,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

我不由得想到了沈兵的一首诗:《孤独这只虫子》

孤独这只虫子

沿着不断滋生的情感攀援

躲进头颅里哭泣

弹奏每一根鲜红的血管

我站在人潮的街头

为何两手空空

梦里是一块石头

被人不经意地打破

透过碎裂的缝隙

瞥见灿烂的火焰在体内

汹涌跳动

《百年孤独》是这样,这个世界也是这样,每一天应对着喧哗的城市与拥挤的人群,在繁华之后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在现代的都市中,楼房,钞票,电脑,音响,游戏,绿地,构成了我们所有的生活。舒服,安逸,然而幸福并不等于舒服。我们都在追求一种艺术的美,一种真正没有污浊的美,却迷失了自己。这便是现代人的孤独。令人心酸的是,据报道,《百年孤独》初版校样于9月21日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拍卖时,竟然因无人竞拍而被宣告拍卖失败。但我们仍然有理由坚信,20世纪弥漫着的孤独感是能够战胜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记忆的忠诚来实现,记住我们大家生死与共的命运,记住这个世纪来无数加在我们和祖辈身上的灾难,唯有记忆才能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正因只有这样,相濡以沫的传说才成为一种可能。

有人问一位登山者为何要攀登珠峰,得到的回答是:正因它在那里。别的山峰不存在吗?在他的眼里确实不存在,他只看见那座最高的山。爱书者也应当有这样的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让我们打开《百年孤独》吧,正因它在那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