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师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 > 导航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2000字

教师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20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2000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正因为我们都是平凡而渺小,这世界才能浩瀚而伟大。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用最朴实不过的话语讲述的有的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和平凡的故事。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没有《西游记》丰富多彩的奇幻故事,也没有《红楼梦》的词藻悲凉。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他在煤矿上没有忘记学习,他仍然坚信学习使人进步。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孙少平的语言不是哲学家大段大段的道理,也不是文艺青年整篇整篇的煽情,但他却将人生最深刻的意义揭示得比谁都简洁明了,而又让人难忘。他只是个很上进的农民,经历的人生比谁都多。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亦是一种劳动,虽不是孙少平那种用手挖出来的黑乎乎的劳动。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说到底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1992年11月,作家路遥在西安逝世,年仅43岁。这个陕北的作家留给了世人不少优秀的作品,其中一百七十万字的《平凡的世界》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故事发生在1975年至1985年间,在那段岁月里,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以及之后的改革开放,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黄土高原上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里,一群很普通的人们努力地生活着,并逐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大潮。

初次知道这部作品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也是从一篇读后感中得知的。初步了解路遥这个人,是在高中暑假里阅读了他的中篇小说《人生》之后。正式接触《平凡的世界》也是从高中开始的,三部一百多章的巨着,我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世界把它读完。在夜晚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思绪也随之飞到了黄河西边的陕北高原。《平凡的世界》描写了较多的人物,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孙少平。

孙少平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主人公,他生于一个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有一个姐姐,是文盲,哥哥少安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务农了,还有一个妹妹兰香。少平在县城上高中的时候,正值文革的最后几年,那种不正常的教学生活耽误了他的学习。高考落榜后,少平回到农村教书,但想要出门打拼的渴望促使他走出农村,到城里当了一名揽工汉。

少平在辛苦的打工生活中磨练着,到了大牙湾煤矿,少平更加努力地工作生活,他与女青年田晓霞的感情也愈加深厚。田晓霞在一次采访中殉职,少平在苦痛中更加顽强地在井下工作者。一次矿井事故,少平受了重伤,容貌被毁。当好心的妹妹和其男友要挽留他呆在省城时,他还是毅然回到了大牙湾那个像太阳一样照耀他的地方

我十分喜爱孙少平这样的角色。孙少平作为一名农村知识青年,对外界环境有极大的好奇心,有一种极大的求知欲望。对待爱情,少平对身为高干子女的田晓霞的追求就体现出他不是一个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人。在黄原市的打工过程中,少平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中,磨炼了意志,他为的是赡养年迈的父母和接济正在上学的、成绩优异的妹妹。

在大牙湾煤矿,经历师傅和晓霞的先后遇难和殉职,少平伤心欲绝,但圣徒般的精神信仰使他重新站立起来,沿着崇敬的人生道路继续前行。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让人关注的人,他诠释的就是那种永不服输、甘于奉献、因为苦而留恋受苦的地方的精神。

孙少安,勤勤恳恳,大起大落中体现淳朴上进;田晓霞,神采奕奕,献出生命诠释精神;田润叶,追求爱情受挫,经过磨难,才知幸福其实就在眼前;王满银,浪子回头金不换;孙玉亭,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跟党走。这部书中有如此之多的可爱可敬的人物。

《平凡的世界》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句子。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期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生活总是不如人意,但往往是在无数痛苦中、在重重矛盾和艰难中,才能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但我们能够好好地把握它,认真地对待他,这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酬劳。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陕北榆林的事情,整本书如果用关中地区的话来读,我会觉得更贴切、更地道。我前几天看了前半本,之后沉默地半句话都说不出,本来想更新的公微也写不出来,坐了半天只想了个题目《理想不死,现实永存》,和这样一段话。

说到底,我们都生存在世界上,是依靠着肉体,肉体依靠着衣食。我们想超脱这个世界,离开这些柴米油盐,可转眼醒来,依旧生活在自己的身躯里。有时扪心自问,这理想呀,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现实永远那么光怪陆离地横在你的面前,有时候实在想不过难受,又不敢让人看见怕笑话,很多时都偷摸着哭罢了事。

我承认一开始就让这硬化在生活里的残酷给击倒了,我是个农村孩子,一个地道的陕西农村孩子,我完全能够体会孙少平最后一个去拿黑面疙瘩的心情,甚至来说某些时刻,我和他是如出一辙,将别人的帮助视为对自身尊严的践踏。我的一些理想和他也是相仿,想超脱出村落土地,去外面的世界。在未看完之前,我以为路遥要以生活现实的残忍来改变少平,让他认命、让他在社会的复杂里屈服。其实昨天,我沮丧的很,我以为就是写成这样了,路遥要拿现实来压死一切,而这一切又理所当然的要被压倒,因为你没有办法去言说什么,更不要去谈力所能及。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阳光从窗子外面招进来,我又想通了,如果一个人学道,却让生活压死了,弃了道义,那该算个什么,一个君子没有道义在身,生活再好,要个风度翩翩的躯壳又能怎么样,那个灵魂总是不会安定的,至少我不会安定。这时候,我就想笑,觉得路遥的境界太差,生活如果能够更改一个有道义的人,那个人也不算有道义,(星辰ww)而写出这样东西的人也不过如此尔尔。

下午看到少平出门在黄原,坎坷潦倒四处碰壁,我还以为是路遥的又一次风刀霜剑严相逼,意外的是他借着少平的口说出这样的话。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我顿时有些佩服路遥了,前面的所有现实,是为开放一朵灵魂里的花而做准备,这朵花独立于现实,是不可谢、不会谢、永恒存在的。路遥的这番理念在不经意间与自身相鸣,原来这个世上有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

平凡的世界读罢,觉得这世界任何的一般种种都属平凡,不论是高官豪绅,还是流氓贫农,在尘世,在流光里,都不过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种迥异不同的平凡之路而已。唯一不会平凡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他所坚持的道义,即使他现在仍然在面不改色地朝着平凡大步走去。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600字


篇一

临近毕业,大家都要互赠礼物。红梅没有钱,但她所受的家教和女性应有的矜持不允许她向男友顾养民借钱。一念之差,红梅变成了贼娃子:当她在小商店挑手绢作为临别礼物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评估自己这种行为的全部危险与可怕,鬼使神差地试图把多余的几块手绢塞到书包里。结果自然是被抓了个现行。可怜而又可恨的红梅绝望了,此事一旦暴光,她心爱的养民一定会离他而去,她梦寐以求的体面人的生活也将荡然无存。

更不要说作为女人所该有的形象的轰然坍塌。

幸运的是,绝望之际,她还有少平,那个被她无意的风情万种所闪哄,进而以近乎羞辱的方式所抛弃的年轻人。

此时的少平突然变得凶残了!

他目露凶光地对来找校领导通风报信的跛女子侯玉英说:不许你对任何人讲!更不许对顾养民讲!要不然,我掐死你!

他坚定但不失礼貌地对小商店的侯主任(玉英爹)说:叔叔,红梅只是因为穷,她不是个坏人。手绢的钱我来出,你们谁也别过来,我一个人带她出去。如果谁要伤害她,我绝不会原谅,一定会找伤害她的人算账!

一贯精明的侯主任震惊之余被感染了:这个钱还是我来出吧。与少平同村的售货员金光明则拍拍少平的肩膀:人才,双水村的人才!

所有人都默契地躲开了,少平才接出了如待宰割的羔羊般的红梅,告诉她事情处理完了,你先走吧,我远远地在后面跟着。红梅默默站了许久,终于咬着嘴唇消失在黑夜里。

做完这件大事,少平的心终于烫贴了许多。想起两年前刚入学的时候,两个苦孩子总是在饭场上不期而遇,一起去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黑馍馍。同病相怜让两个人越走越近。站在寒夜里,想起两个人曾有的过往,少平的喉管和鼻子一阵温热,两大滴热泪夺眶而出,砸在脚下冰冷的石板上。

是的,红梅早就离他而去,正在与养民共享爱情的美好,共同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而少平,不过是做了一场美好的梦而已,并且这个梦早就醒了,还教会了少平很多。按道理说,少平应该对红梅充满怨恨才是。可今天,在红梅的危机时刻,少平却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帮助红梅把梦魇留在了黑夜,重新给了她光明的白天。

眼里为她下着雨,心里为她打着伞。是为情怀。

篇二

福堂在书中的形象不算太好,本来也是穷苦人出身,解放前和玉厚一起给金家打长工。解放后,凭着苦出身和自身能力,福堂却成了几十年的村支书,金水村的强人。福堂好权谋,有心机,在复杂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里,始终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福堂有个当大官的弟弟福军,膝下有润叶润生一女一子。虽然如此,似乎也没有过多证据表明福堂有利用弟弟和自身的权势鱼肉乡里的场景。我们知道润叶还是非常善良的。润生虽然懦弱,也没有纨绔之气。我想这些都是拜路遥先生的理想主义所赐吧。

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福堂几十年如一日跟着党走,也跟着党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所以当党变化的时候,福堂却明显的不适应了。党要打破集体主义大锅饭了,过去的生产队要改成承包小组了,还要自愿组合,优化结构。这让舒服多年,早已不能且不愿劳动的福堂情何以堪啊。

形势比人强,当大家都不愿意带着福堂这个累赘的时候,不起眼儿的润生却挺身而出。主动恳求少安和海民:我爸身体不好,还是老脑筋,可我还能劳动呀,我不当老师了,可以出山,把我们家带到海民哥一组吧。

当我们尊敬有志气有能力的少安少平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忽略了润生,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只是个平庸的青年,家境不错,人却懦弱,即使凭着玉亭的 策划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却也无风无浪,似有似无的。只是在这个时刻,为了父亲,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尊严,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却像主事人一样挺身而出,直面生活的挑战,足以赢得少安海民和所有读者的尊敬。

当润生把自己的想法跟父亲提出来之后,父亲的心情可想而知,舍不得从小宠爱的儿子不当教师而去出山劳动:爸爸还能干哩,你就安心当你的教师,爸爸准备出山呀。

此时,一贯生活在家庭呵护之下的润生却说:我主意已定,不再当教师,出山劳动!

儿子走后,强人福堂把头埋在被子里,无声地哭了漂亮!实在是漂亮!漂亮的一塌糊涂!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500字


重温《平凡的世界》,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书中着力塑造的人物的真实形象常常影响着我对平凡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故事中主人公孙少平,一个有着鲜明时代特质的青年。他的生活经历虽算不上大起大落,但足可以品尝到其中沉沉浮浮的生活和艰难辛酸的多种滋味。

高中时代的孙少平最不能接受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希望能穿着一身体面衣裳让站在女同学面前,他希望每顿饭能有一个不是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的白馍或煮馍。然而,也有他值得高兴的时候:由于读书多,许多人听他讲书中的故事。

与此同时,孙少安这个有着简单而炽热情感的青年,却遭遇着不能选择的痛苦。他喜欢青梅竹马的润叶,但他理智地考虑到答应却等于害了她。还是努力地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如果说生活为田晓霞和孙少平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那么少安与大眼睛的山西姑娘秀莲的结合,则为孙少安也开了一扇爱情和事业同步向前的窗户。虽然在赶往心灵相偎的终点时也不免挫折。可是坚强的男主人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着他们的爱情基础,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对方是一位善良美丽并有着金子般发亮的心的姑娘。

生活让孙少平成了一个揽工小子,继而又成了煤矿工人。在干活的时候,他没有因为读过书就挑三拣四。像牛一般干活的日子里,他始终还不曾放弃读书学习。是啊,劳动是光荣的,所以他与晓霞的相恋并没有所谓的自卑,他真诚执著并善良的生活着 。

孙少安的境况也在轰轰烈烈发生着变化,砖厂的创办给贫困的家庭带来富裕的快乐。儿子有了,新居也有了,日子似乎有滋有味了。就在大家都喜上眉梢的时候,生活向他又板起了严肃的面孔。田晓霞消失在滚滚洪水中。无论多苦多累都不曾掉一滴眼泪的孙少平失声痛哭了,无尽的泪水祭奠了那永不复归的爱情。他再次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回到了大牙湾煤矿,因为只有走近那块土地,他才能唤起生活的信念,深重的精神创伤也许仍然得用牛马般的体力劳动来医治

出于要同大家共同富裕的想法,孙少安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想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不幸的是,他的美好愿望落空了。但他没有放弃也没有退缩,在亲人的支持下,慢慢地找寻翻身的起点

读到此,我的情绪也跟着主人公的遭遇而同时起伏。虽然这只是文学创作,可它却与现实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人生就是在幸与不幸中的漩涡中不停地挣扎,一味的抱怨丝毫不起作用,一味的逆来顺受也只会永沉水底, 只有积极面对才有上浮的可能,而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最明智的选择。

此外,书中还有一些鲜活我们记忆的人:秉直的田福军,善良的全金波,执著的李向前,耿直的王世才他们身上闪光的品质是真实而感人的,我们也能在书中感觉到他们真诚的微笑。

再次重温《平凡的世界》,不仅净化了我的心灵,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平凡的人怎样才能获取生活的认可那就是永葆自己的真诚和善良。

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感动于路遥对《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所作的祭文: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是从本质上说,人类生活的大厦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真正万古常青的是普通人的无私奉献这便是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

当青春和生命的赞歌在经历风雨后依然恒久时,我们应该感谢路遥,感谢他在生命琴弦上的倾心弹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