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灾难慰问信 > 导航 > 灾难中的美丽

灾难慰问信

灾难中的美丽。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灾难中的美丽”,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2005年悄然到来。这一年的除夕显得格外沉痛,世界少了一点欢笑,多了一点悲伤,因为有十几万人看不到新年的曙光。人们通宵达旦,却不是为了欢歌庆祝,他们默默祈祷,为的是悼念那沉睡海底的十几万亡灵。

谁都不可能忘记2004年底的那一天,曾经美丽如画的印度洋海湾成为了地狱,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那一天,地球发怒了,她卷起巨浪,用那惊人的威力吞蚀了南亚海岸。十几万条毫无防备的生命瞬间消失,人间天堂顿时成为了人间炼狱,到处是死难者的尸体,到处是惶恐无助的人,到处是寻找失踪亲人的孩子。

有谁会相信就在几个小时前,这里曾经美丽过,这里曾经充满过欢笑。在短短几个小时后,所有一切都如梦境般幻灭。在大自然无穷的威力下,生命显得如此之脆弱,如此之渺小。南亚的景象足以让那些扬言说要征服自然的人瞠目,而最可笑的是,人类最引以为豪的科学竟然未能打救那十几万条生命。

在灾难面前,真正支撑起人类的是那种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灾难面前人类真正意识到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那些不幸死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回想起历史,那些民族冲突,种族歧视都显得幼稚可笑。此时,世界人民不论国籍,不论肤色都走在了一起,一同将手伸向了南亚灾民,一同将希望和光明带给他们。

那段时光最值得我们怀念和感动,那是人类最美丽的一面,我们敞开所有心扉,将最真诚的博爱奉献出来,即使在风雨中,仍能感觉到温暖。一位母亲舍身救子,使全家奇迹生还;一位警察救起七个人后葬身大海;一对以色列夫妇得到一对巴勒斯坦夫妇的帮助逃出了鬼门关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这样的感动。海啸唤醒了我们人类心底那颗最善良、最纯洁、最真诚的心。

2004年给世界留下的不仅仅有伤痛,它还给世界留下了那份弥足珍贵的感动。

社会上那种种感动人心的义举其实并不伟大,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被他们感动的人都能做到。当我们把封藏在心底的那份真爱奉献出来时,才会发现原来一切都如此平凡,才会知道原来我们都是如此善良

新年的钟声再次敲响之时,南亚的海岸点起了盏盏佛灯,它们飘向茫茫的印度洋深处。在那里的海底沉睡着十几万无辜的灵魂,它们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内心深处最善良的自己。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北斗小学因位于北斗路而得名,紧邻香港,爬上楼顶甚至可以看见香港的景色。

一进校门,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这时你也许会感到奇怪:这阵清香是从哪来的?再往前走,你就会知道,那阵清香是从小花园里飘出来的。

这个小花园三面环楼,有一个凉亭式的走廊叫国学廊,这里冬暖夏凉,走廊前的空地种植了各种植物。春天的时候,百花争奇斗艳,红得像霞,蓝得像水,白得像雪。花园中间有一座雕塑,雕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坐在石头上,望着男孩手里的北斗之星。似乎在想:这颗北斗之星什么时候亮呢?

我们学校的大操场可大了,四周都被塑胶的环形跑道围绕着,中间是运动场,划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地,还有跳远用的沙地。平时我们在操场上做早操,玩游戏;上体育课,累了就可以到运动场边的石凳休息。操场的围墙边有同学们喜欢的体育器材,每到课余活动时间他们在这里有的攀云梯,有的荡秋千,有的翻双杠,玩得真开心

大操场旁边是小操场,小操场就是羽毛球场。那里有两张乒乓球桌,我们经常带乒乓球和球拍来打球。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两栋四层大楼,从远处看去整个建筑朴素整洁,美观大方。主楼有校长室、教室、办公室、医疗室、储物室和体育器材室等。从正门进入主教学楼,楼的第一层大厅两边墙上宣传栏。东西用一条走廊连接另外一栋教学楼,沿着楼梯直上二楼,拐弯处有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再沿着楼梯上到三楼,我的教室就在三楼的东边。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同时也是我们的乐园。每天早上当我走进校园,看见优美的环境,听见同学们的朗朗书声,我就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美丽的心灵


如果你问我什么事美丽的,我会回答你:心灵是美丽的,它可以让你很乐观。

我就那个例子来说:从前,有个小女孩她很乐观,但是,她不辛的得了癌症,当他的父母和他说时,并不伤心,反而是天天微笑,配合医生对她的治疗,不久,那个乐观的小女孩的癌症突然好了,这不正是因为她很乐观,病才好了吗?如果,她的心灵不乐观的话,她说不定早就死啦。

即使外表再美丽,可是,心灵很丑,那她还不如一个长的很丑,但心灵很美的人。

美丽的心灵可以让你有很多朋友,而外表美丽,而心灵丑的人,她就会没有朋友,因为,他觉得自己外表美丽,别人比她丑就不愿理别人 ,自然就没有人和她玩。心灵是天下最美的。

美丽的心灵史最美丽的。

永恒的美丽


臻于完美,美伦美奂,富丽堂皇,气势浩然,沁人心脾……

我渐渐地词穷,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那个……

那个什么?也许在别人眼里只有一本平常的书,而我却觉得那是一个神话,一部经典。

矗在冰寒凛冽,炎火放肆的冰、火两族之间……

屹在诡异的幻雪神山,弥贵的凡人之间……

徘徊在亲情、友情、爱情之间……

惆怅在重逢、别离、死亡、重生之间……

在之间与之间之间,我泪流满面。

是《幻城》,带给我久违的梦幻;是《幻城》,带给我缥缈的伤感;

是《幻城》,带给我零落的涣散;也是《幻城》,带给我思索的酸甜。

喜欢郭敬明的文字是因为《幻城》。

我想,这是个怎样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凄美的心境,怎么会有这么落浪的情怀?

读了他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后,才发现他阳光般的笑脸里隐藏着深深的暗,他潇洒的举止里包罗着朦胧的伤感!原来他如此多愁善感,却不愿被别人看见,像我一般。

又回到《幻城》。

磅礴的文字翻滚盎然,如似成吉思汗驾驭四十匹战马,滚滚硝烟,挥旗南下,弯弓射雕的气势;又似巨浪借浪而上,肆虐拍荡,再待平静时的另一番嚣张。

轻柔的文字飘飘地流淌,像汩汩的溪流滋润着地下的灵亡,像白净的轻云漫步在峰顶时自然的拥抱,又像蝉鸣的林间泻下的灿烂的金光。

我在磅礴与轻柔中游荡,渐渐地同化,渐渐的融合,渐渐地迷失自我。

才发现,原来在磅礴与轻柔之间是颗多情的心啊!

《幻城》的成功在于贯穿其中的情。它不同于如今一些描写儿女私情的文章,而是把亲情摆在了首位,好有一种脱离世俗,眼前一亮的明快。

樱空释为了哥哥的自由做着让人不可理喻的事,而最终满脸笑容的死在哥哥冰冷的剑下……像冰凌浸在火中,冰不再为冰,火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后悔和人去楼空。

哥哥,请你自由地……飞翔!

卡索为了弟弟的重生毅然进入诡秘的幻雪神山,靠爱和信念战胜了自身的渺小和心灵的空洞……

不知道哪里是路的尽头,但心中有一束指引征途的明灯,是爱的金盏,炯炯,闪闪,灿灿。

迟墨只有妹妹蝶澈的关心,只因他是生活在冰族的火族人,而被人鄙视排弃。当蝶澈静静地问:“哥哥,你寂寞吗?”迟墨也是静静地回答:“有蝶澈在,我永远都不会寂寞。”

天啊,这是怎样的爱呀,是一把尖刀刺在心房,只听见滴血的声音,遍布在地上的是声音过后,心血溅落所化成的红莲,恐怖,但那却是爱的极限……

蝶澈因为不忍让哥哥迟墨承受五剑穿膛,血干而死的痛苦,毅然割穿哥哥的喉咙,让他静静的离开,唯一留下的是一脸泪潮和心底的安慰与开怀。

如果泪是痛苦的象征,就把它嵌在酒窝里,那别人只看到象征着快乐的笑。隐藏着泪的笑容,时间久了,那痛苦就成了泛着酒窝的僵死的表情,可知道?那是比泪还痛苦的笑呀!


他们的经历和感情都感动了传说中的叹息墙,那是只有最凄美的经历幻化成的美丽音律所能感动的一面墙,那样的顿悟和梦境,倾国倾城。我想。


《幻城》中的亲情像一棵树的主干,周围有分枝散漫,那一枝枝的分叉是友情、爱情等情感的物化。静静地感悟,才发现原来我在树上,树在心中,且占据了全部。


《幻城》的“樱花祭”是个讽刺的故事,梨落和岚裳的换化,冰、火两族战斗的惨绝人寰,卡索最终死在弟弟的逼迫下……匍匐在思考的浪潮,顿然感到梨落和岚裳本应做回自己,冰、火两族的战斗理应停息,而卡索的自愧、自杀却无法与弟弟在一起,要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太多的思念,太多的痛苦,还有太多太多的时光。


渊祭说这是个游戏,我记得看到这句话时心脏比平时跳得快了些。


游戏,多狠毒的一个词,像如今我们活在世上,亦像活在游戏里。我们奔波,我们操劳,我们享受幸福,我们承受痛苦,我们结婚生子,自己得到一时的幸福,却带给别人一世的痛苦。不管怎样,我们终逃不开一死,最终什么也带不走,游戏的结局永远都是GAMEOVER!哲学家凯萨死后把双手摊开伸在棺材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他向世人展示不论生前多伟大,多崇高,多么受敬仰,死后都是两手空空,这就是哲学家思想的魅力。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作思想准备。也许凯萨早已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恐惧,他只想用最后的思想告诉别人不要为了这个游戏而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


也许是我把这个问题看得过于消极和偏激了。乐观一点再看,虽然我们逃不开死亡的外圈,那就在游戏中充分的挣脱自我,演绎自我吧。像蒙田在他的随笔集中写道:生命的用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使用。又像佛教中所说的,人生的一切都是变化,死亡并不是终止,亦是变化的一种。那就现实点吧,现实未必不是可求。


矛盾,我好象真的好矛盾!矛盾的思想认识,矛盾的人生观,而世界何尝不是矛盾的呢?那就赶快结束这个话题,这样的矛盾让我烦躁!


《幻城》最后的文字是卡索对弟弟说:释,原谅我,没有等到你。


失望。


但觉不能说是绝望,因为我从来没有把它当作结局。《幻城》是个荡漾的轮回,他给读者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我们也因此不必束缚在那样凄美的梦境之中。随后,我们一定会随着樱空释再次进入幻雪神山,最终他还会遇见诡秘的渊祭,那个神一般却又残忍的女人,而她仍会继续她未完成的游戏,结果又是讽刺的换化和和无聊的轮回。也许下一次当卡索再进入幻雪神山之前,樱空释会躺在卡索的怀里,只是会有那么一把利剑插在释的胸膛,他会说“哥哥,请你自由的……飞翔”;或是“哥,原谅我,没有等到你,我心中最伟大的神”;或是“哥哥,你的快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信仰!”……不确定会说什么,只知道那个时候两个人会泪流满面,然后又是荡漾的轮回。


像冰凌浸在火中,冰不再为冰,火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后悔和人去楼空。


后悔和人去楼空……


最后我还是不知道怎样去给《幻城》定位,主要是找不到一个经典至极的褒义词,那是我对文字的驾驭不够。不知哪里来的一阵冲动,想看一看网上是怎样评价《幻城》的,随后我看到许多青年作家说得很好。


甘世佳:美妙的东方文字和灵异的西方魔幻文学的完美结合。


周嘉宁:语言和故事的感觉都是一种空中楼阁。


霍艳:彼岸的烟花终于凋零,圣殿的神火奄奄一息,我看见你孩童般的笑容,你问,天堂塌陷的时候,我们的罪恶是否终被宽恕。


……


其中最让我为之一颤的是周嘉宁所说的那个词——空中楼阁。


多完美的一个词,用在《幻城》身上,缥缈,神秘,可望而不可及,幻妙至巅。


久久我不能摆脱《幻城》的境界和梦幻,我知道我已沉沦,在那幻的城里。


飘翔在那样的情感国度里,我总是不由想到一首在我心中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歌——张雨生的“大海”。是这样的:


“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


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


想要说些什麽又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


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


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


猛然回头你在那里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


就让我用一生等待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


就让它随风飘远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所有受过的伤


所有流过的泪


我的爱


请全部带走”


“大海”与“幻城”结成了不可磨灭的永恒。很简单,在我心中。


就是这样的一部《幻城》,让我感怀。


《幻城》像风,轻飘而浮华;《幻城》像雨,晶莹而剔透。


《幻城》像山,浑厚而沉重;《幻城》像水,盈动而静谧。


《幻城》像雾,飘渺而涣散;《幻城》像云,多变而轻柔。


《幻城》像血,鲜红而黯淡;《幻城》像泪,明亮而销魂。


《幻城》到底像什么?像一座空中楼阁。我想。


就是这样一本书……


《幻城》,也许在别人眼里只是一本平常的书,我却觉得那是一个神话,一部经典!

美丽的教育


教师的魅力来自人格,以前我只是粗略的了解这句话,现在读完孙蒲远老师《美丽的教育》这本书,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各有所好。山水本是自然,就教师而言,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赏心悦目的心情至关重要。即使山不是很峻拔,也用悦纳的心态去欣赏,即使水不是很清醇,也用发展的眼光去赞美,则是山水之大幸也。孙蒲远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孙老师用心发现着每一个人的闪光点。

爱在这本书里体现的尤为深刻,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去爱学生?

尊重,是爱的起点。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而成年人往往忽略了孩子这一不亚于穿衣吃饭,甚至比穿衣吃饭还重要的需要。从小被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努力用完善的人格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被人尊重的孩子也会去尊重别人,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感就会提高。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重视孩子的成绩如何,要给孩子真正的关心,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爱,是没有疆界的。爱要宽容。宽容不同于纵容。宽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宽恕能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对不是对学无原则的迁就和让步,它是以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气是孩子的特点,是正常现象,犯错误是难免的,你不可能限制他,你要从他的淘气中找寻身上闪光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

《美丽的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的魅力来自人格,来自我们对学生无限的爱。我们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以欣赏的角度来观察每位孩子,爱无处不在,让我游走在爱的海洋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