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寻找诗人的读后感 > 导航 > 爱国诗人的古诗

寻找诗人的读后感

爱国诗人的古诗。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爱国诗人的古诗,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1、《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2、《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8、《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2、《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13、《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4、《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FwR816.COm小编推荐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培养我们的思想情趣,我们可以欣赏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文化遗产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那么您知道都有哪些有名的白居易的古诗词呢?以下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1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2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3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蕃东节度钵阐布,

忽见新城当要路。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自筑盐州十馀载,

左衽毡裘不犯塞。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灵夏潜安谁复辨,

秦原暗通何处见。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德宗按图自定计,

非关将略与庙谋。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

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东西亘绝数千里,

耳冷不闻胡马声。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

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愿分今日边将恩,

褒赠韩公封子孙。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4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5

形适外无恙,心恬内无忧。夜来新沐浴,肌发舒且柔。

宽裁夹乌帽,厚絮长白裘。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

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瓯。半酣半饱时,四体春悠悠。

是月岁阴暮,惨冽天地愁。白日冷无光,黄河冻不流。

何处征戍行,何人羁旅游。穷途绝粮客,寒狱无灯囚。

劳生彼何苦,遂性我何优。抚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古诗大全 篇6

卖药向都城,行憩青门树。道逢驰驿者,色有非常惧。

亲族走相送,欲别不敢住。私怪问道旁,何人复何故。

云是右丞相,当国握枢务。禄厚食万钱,恩深日三顾。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

青青东郊草,中有归山路。归去卧云人,谋身计非误。

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元景安传》 
1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 
1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1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1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18、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20、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21、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2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5、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 
26、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2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28、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9、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之蓝关》 
3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2、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33、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 
3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 
3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36、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8、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3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40、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2、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3、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44、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7、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8、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 
4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54、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55、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5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57、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8、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59、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60、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晏殊和尚 

爱国的古诗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7、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8、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9、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0、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1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2、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1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6、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1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和蕃》
20、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2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2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4、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5、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27、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2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9、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0、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3、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4、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3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3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37、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8、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39、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40、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4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4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5、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4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4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4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0、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2、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55、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6、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5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58、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59、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0、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6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3、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6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6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6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6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68、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6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7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7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73、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74、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75、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76、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77、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78、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79、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80、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81、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8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8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8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85、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集锦五篇


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典籍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那么您还记得哪些白居易的古诗词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您精选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篇一】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全文赏析

《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借竹言志,别具情韵的咏竹诗。

白居易这首诗,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开头的两句,用词平淡,无新奇,只是简单地交待了竹子不用,不须。但也由此设下了悬念,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须?连串的设问,让人情不自禁往下看,原来亮点在后面,一个“看”字,点亮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这首诗须仔细品读方能发现其中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诗的开头就是的一连串比喻描写,这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方式,前三句的比喻都是为了最后一句做铺垫,一个“看”字点明了诗的主旨,激发了诗的灵魂,让人无限遐想。“留向纷纷雪里看”看什么?洁白的雪里,唯剩下竹而已。从竹孤立于雪里看到竹的高洁本质,一种孤立于世俗的孤傲,也是从中衬托出诗人自已高洁的情怀。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于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操。足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及对竹子品格的赞誉。

竹的生存环境,总是猗猗静谧幽雅,醉心在竹的世界里,可以弥补人的心理缺陷和远离凡尘的愉悦、超脱!可以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此诗巧用对比,略形显神,托竹寓意,象征显旨。全诗有三个词非常关键,“不用”,“不须”,“留向”,前两个词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与后一个词所表达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是竹的功利实用的品格与精神品格的对比。先看鸣凤管,据《列仙传》记载,春秋时萧史善吹箫,能作凤声引凤凰止于其屋,故称“箫”为“鸣凤管”。由竹子加工制成的箫,其声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王褒《洞箫赋》云:“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由此可见箫声丰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写作背景

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在文人心中有多高尚。

竹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坦荡磊落,正大光明;竹的节节攀升,步步小结,象征君子的稳重踏实,严谨自励;竹的青翠素淡,冰清玉洁,象征君子的高洁脱俗,卓尔不凡;竹的经寒不凋,修直挺拔,象征君子的高洁脱俗,刚强正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竹刚劲,清秀,挺拔,不向风,人应有竹之君范,应有竹之坚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屈服,不妥协。诗人在赞赏竹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衬托出自已高洁的情怀。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好品格,在中国诗词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历来受到文雅之士的喜爱。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篇二】

合聚千羊毳,施张百子弮。骨盘边柳健,色染塞蓝鲜。

北制因戎创,南移逐虏迁。汰风吹不动,御雨湿弥坚。

有顶中央耸,无隅四向圆。傍通门豁尔,内密气温然。

远别关山外,初安庭户前。影孤明月夜,价重苦寒年。

软暖围毡毯,枪摐束管弦。最宜霜后地,偏称雪中天。

侧置低歌座,平铺小舞筵。闲多揭帘入,醉便拥袍眠。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兽炭休亲近,狐裘可弃捐。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

蕙帐徒招隐,茅庵浪坐禅。贫僧应叹羡,寒士定留连。

客宾于中接,儿孙向后传。王家夸旧物,未及此青毡。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篇三】

睡足肢体畅,晨起开中堂。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

二婢扶盥栉,双童舁簟床。庭东有茂树,其下多阴凉。

前月事斋戒,昨日散道场。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

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芳。老怜口尚美,病喜鼻闻香。

娇騃三四孙,索哺绕我傍。山妻未举案,馋叟已先尝。

忆同牢卺初,家贫共糟糠。今食且如此,何必烹猪羊。

况观姻族间,夫妻半存亡。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

食罢酒一杯,醉饱吟又狂。缅想梁高士,乐道喜文章。

徒夸五噫作,不解赠孟光。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篇四】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环。出门向关路,坦坦无阻艰。

始出里北閈,稍转市西闤.晨烛照朝服,紫烂复朱殷。

由来朝廷士,一入多不还。因循掷白日,积渐凋朱颜。

青云已难致,碧落安能攀。但且知止足,尚可销忧患。

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篇五】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全文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长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充满爱国热情的古诗


1、《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3、《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1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