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职业规划 > 导航 > 做职业规划时不要有的12个想法

职业规划

做职业规划时不要有的12个想法。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做职业规划时不要有的12个想法,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千万不要有一下的12个想法,不然会让你的职业生涯变的困难曲折。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企业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扞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卓越

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

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度自信,急于成功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这种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须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断想挥棒的行为。除此之外,也必须强制自己不作为,不行动。

8、被困难绳捆索绑

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这种人必须训练自己,在考虑任何事情时,必须控制心中的恐惧,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职场中最有效地生存法!

9、疏于换位思考

这种人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种人必须为自己做一次情绪稽查,了解自己对哪些感觉较敏感;问朋友或同事,是否发现你忽略别人的感受,搜集自己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重新演练整个情境,改变行为。

10、不懂装懂

工作中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喜欢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1、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话题可以公开交谈,而有些内容是只能私下说。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但在讲究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管不住嘴巴的人,只会断送事业生涯。他们必须随时为自己竖立警告标示,提醒自己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12、我的路到底对不对?

这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他们总是这样怀疑。他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fwr816.com阅读分享

职业规划时必须思考的12个问题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很多人发愁找不到工作,而我觉得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擦亮眼睛,拨开重重迷雾: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也许很多人只是觉得只要工资高,自己愿意干就行。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是职业规划的问题了。

在我们进行职业规划时应该考虑以下12个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我究竟想成就怎样的人生,对我来说什么事重要的?

2、性格问题,我的性格适合这个工作么,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怎样的影响?

3、爱好问题,我喜欢这个职业么?

4、发展前景为题,这个工作能让我收获到什么?发展前景广阔么?职级和薪资会通过努力得到提高吗?

5、能力问题,以我目前的能力水平,知识架构能不能签到这个工作?

6、时间问题 要达到我的职业理想,需要多久?

7、市场需求问题 这个工作的市场需求大吗?前景如何?

8、薪资满意度, 我对这个薪水满意吗,家人朋友是什么态度?

9、家庭问题,这份工作对家庭产生什么影响?

10、信心问题:对这份工作有信心胜任吗?

11、职业风险:有什么风险,而我能否承受此风险?

12、吃苦:能否吃苦?

在找工作前仔细思考这几个问题,做好自身职业规划,有助于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职业规划中12种致命的想法


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但是千万不要有一下的12个想法,不然会让你的职业生涯变的困难曲折。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企业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卓越

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

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度自信,急于成功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这种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须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断想挥棒的行为。除此之外,也必须强制自己不作为,不行动。

8、被困难绳捆索绑

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这种人必须训练自己,在考虑任何事情时,必须控制心中的恐惧,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职场中最有效地生存法!

9、疏于换位思考

这种人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种人必须为自己做一次情绪稽查,了解自己对哪些感觉较敏感;问朋友或同事,是否发现你忽略别人的感受,搜集自己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重新演练整个情境,改变行为。

10、不懂装懂

工作中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喜欢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1、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话题可以公开交谈,而有些内容是只能私下说。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但在讲究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管不住嘴巴的人,只会断送事业生涯。他们必须随时为自己竖立警告标示,提醒自己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12、我的路到底对不对?

这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他们总是这样怀疑。他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职业规划要有“氧”


职场老板凳们,你们是否感到缺乏工作热情,无精打采,失去职业目标,导致职业倦怠职业枯竭等不良情绪了呢?这些都是职场缺氧的症状。如今,又到毕业季,新一届大学毕业生也站在了求职的关口上,校园招聘早已拉开了序幕,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力量对职场发起强烈冲击,新一轮的职场动荡又即将开始。职场的老板凳们,你们是否又感到紧张无比,怕自身没有好的职业发展,还容易竞争力倒退被新来者所替代呢?一面是激情昂扬,充满斗志的新生代力量,一面又是奄奄一息的老员工们,该如何做,才不被一波又一波的职业浪潮所淹没

Cici29岁工作五年出版社编辑

工作看不到前途,遭受精神折磨,处于缺氧窒息状态

Cici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同时对英语也进行了辅修,毕业后,因为双语优势,被一家出版社选中,做了一名文字编辑,平时也做一些策划工作,但是都是比较简单。工作不是很忙,可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因为这家出版社是比较老派的作风,政治色彩比较强,市场竞争意识比较弱,而在自己来之前已经是财政自负盈亏了,所以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勉强在维持运营。

到了这里后,Cici开始还是蛮有激情的,但是时间久了就发现自己做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而且付出根本没有什么回报,薪资也不可能有大的飞跃,渐渐的也就松懈了。现在不知不觉五年过去,Cici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是家庭事业有了成就,自己已经从刚毕业被羡慕的那个变成了被抛弃的那个,两面都无所成就。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拿着可怜兮兮的三千大元,本来就是杯具了,更杯具的是,再继续呆下去也没有发展也没有大的加薪,单位本身也是岌岌可危,指不定哪天不行了,那么自己到时候年纪大了还有谁要啊。这个事情已经想了整整半年了,一直想不出什么头绪,但是越来越不想去上班了,感觉真是浪费时间,每天就盼着赶紧下班,下班后却又更茫然,想着去参加什么培训也没有方向。也想着换个单位,但是杭州好的出版社很少,就算有,没有关系也很难靠自身的能力进去,去其他地方呢也不知道能找什么工作?

Cici工作缺氧原因:

没有职业规划,机械的重复性工作,缺乏成长空间,发展缓慢,导致职业倦怠,失去工作激情,焦虑迷茫痛苦,缺乏安全感

Cici所从事的文字编辑工作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升职机会,报酬相对偏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加上目前所在单位不仅让她看不到发展空间,甚至连生存都岌岌可危。Cici一方面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因为岗位有一定的替代性,加上单位生存问题,缺乏安全感,由此产生精神折磨导致职业陷入缺氧窒息状态也是非常的正常。当然,引发Cici的职业缺氧窒息不仅仅只是表面看到的岗位原因和单位平台问题。这些都是一些可见的被动因素,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到了现在的境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Cici自己。

Cici很早就发现了问题,却没有主动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法,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进行自我的发展提升,而是消极的对待,过一天算一天,等到年龄越来越大,眼看再拖下去不行了才开始真正的重视这个问题。而Cici现在的年龄,加上大龄未婚未育尴尬身份,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充电培训,也很难只靠一张证书来谋求理想的机会。所以,Cici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自己合适的职业方向和目标,趁年轻赶紧跳出目前死气沉沉的单位,寻求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平台,在单位发展的同时去积累自己实践能力经验以及核心竞争力,打好自己的事业基础,增强自己以后结婚生育阶段及返回职场后的不可代替性。最后,到了新的单位和岗位上针对自己的欠缺性来进行自我的充电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和回报。

职业发展有纵向发展、横向发展、综合发展三种路径。纵向发展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晋升道路,即职位头衔的上升,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晋升就是此类情况。横向发展是指钻研本职岗位方向业务,从一般的职员发展成为有关方面的专家,称之职级发展。综合发展指横向、纵向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通道,可以轮换。Cici的编辑岗位如果还是在本行业发展具有的是横向发展的趋势,主要在于积累丰富的资源,加深自己的专业度,建立人际资源平台。但是,根据我们对Cici的评估,她并不适合做专家型人才,自身的职业期望和能力倾向更适合纵向的发展。我们最后帮助Cici谋求到一家企业的offer,打开了她新方向的发展通道。

职业规划机构点评

久走职场江湖,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工作要么失去兴趣,厌倦松懈,没有冲动和激情;要么紧张焦虑,因为工作含金量低,害怕被人取代自己的位置;要么前景黯淡,甚至看不到希望。根据某网站发起的职场是否缺氧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或多或少有上述种种反应,正处于缺氧状态,职业发展缓慢。

职场好比战场,面对缺氧的职场,不能坐以待毙,让自己窒息而亡,最好的应对方法是找出缺氧的根本原因,积极找到解决方法,给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让职业持续发展,让自己成为职场造氧机。

总结: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你如果感到厌倦,那就积极主动行动起来,不断从深度、广度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找到突破口,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好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想想自己刚毕业的样子,还不是一样的踌躇满志?努力调整自己,找到那个丢失的新鲜感,给职业生涯注入新的血液。相信你,脱离缺氧不会只是梦。

职业规划中不应该有的九种想法


不少人相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其实,现实生活中,将军的位置很少,如果大家的目标都是想到最高层,那么,这种主观愿望就会与客观条件产生差距,使你在执行计划时,产生许多挫折。因此,确定职业前程时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能当好下属就能当好主管

优秀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好教练,一些表现优异的工程师、销售人员等升任主管后却表现不佳,这是因为主管还需要工作以外的条件,如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所以,在某个职位做得好,并不表明你在其他职位也能做得好。

成功的关键在于运气

很多人坚信成功是由于有好的机会,因此,他们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不去主动地计划、经营自己的生活,这种人只能是守株待兔,一无所获。

做计划是企划部的事

职业前程计划是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参与的事,最终的实现者是个人。因此,你不能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未来。

只有加班才能得到赏识

有些人认为,工作时间越长,越能显示自己的勤奋。其实,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最重要的,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工作者。

由老板决定升迁的快慢

如果过于迷信老板对你升迁的影响,你会因迎合他的好恶而妨碍了自己真正的成长。如果你失败了,你又会归咎于老板,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这样会使你走入歧途。

改正了缺点才能得到升迁

这种想法使人注意了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强项。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职业计划,要依靠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出来后,再去试着纠正弱点。

不管事大事小都尽力去做

有些人总说自己忙,老有干不完的事,由于事无巨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应该将要做的事做好计划,分清轻重缓急,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邻家的绿地总是更绿更好

这就是常见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总是觉得别人的工作更理想,因此产生跳槽的想法,而没有想到在新的工作岗位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其实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不容易的,都要有现实的态度。

人生转折时职业规划如何做


各位好!

我是在书店购书时,读到了找我这本书,通过本书知道了找同行网,各位前辈都是业界精英,在自己将要面临人生转折且无比迷茫的时候若能得到各前辈的指点,本人将倍感荣幸。

我是一名现役军人,今年29岁,服役12年。马上就要面临离开部队踏入地方,十载军旅和将要面对的未知社会环境让我心中倍感恐慌,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与应该做什么事业感到迷茫;我在单位从事了八年的财务工作,主要负责全团的工资发放和各单位的生活费核销,有最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如今已在驻地安家,找的也是驻地这边的媳妇,虽已达到国家安置条件但又必须回原籍,爱人在驻地有固定工作,本人也离家十多年不想回原籍,所以想不要工作与朋友一起做点事。

现有条件是:一是在朋友的酒店处入了些股,所占比例不大加上酒店效益不是很好,回报率很低;二是认识一位做餐饮连锁加盟的老板,他承诺的是我若加盟给免10万元加盟费。(全国已有32家分店,在我驻地没有加盟店,我是在省会级城市) 现在的困惑是:在自己踏入社会没有任何方面经验的情况下,一是该不该离开部队后就到朋友的酒店一起做事?该不该出来就去加盟餐饮行业?二是我该如何提高自己,到新的环境下我最基本的是做什么??

如今咱们国家每年的退役转业军人上百万,身边的战友有些在商海沉浮了很多年但失败的十有***,即将踏入社会我们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正确的职业规划路线,文凭低(我入伍时是初中文凭,现通过地方夜大读到了大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没有专业和工作经验是我们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地方单位聘请我们不可能去跑障碍,爬楼房,大部分战友离队后从事的都是保安行业,自己并不是歧视保安行业,就想有个学习提高的平台,怎么做?如何做?是我们将要寻找的,本网站发行的书名是找我,我们也是正走在在寻找自己的路上!为国家奉献了这些年的青春,都想到地方后创造更大的价值,服务社会。希望各前辈给予指点,在此鞠躬感谢!!!

黄铁鹰回复:

一般人做选择时,都会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哪个行业好:2)我自身的条件:3)我喜欢做哪个行业?

但很少看到有人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容易把自己看静止了。如果把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5年、10年持续不断在岗的学习能力考虑进去,人的选择可能就会宽很多。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在国内是英文老师,30岁移民到美国,发现自己的惟一优势是比美国文盲知道的词汇多。靠英文不可能在美国吃饱饭,但这哥们胆大,敢跨界。他i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用了三五年硬是学了计算机;36岁在美国银行找到一份IT的正式职业,一干就是十五年,混到了中层,管了七八个美国软件工程师。本来以为可以混到退休,可是08年金融风暴中,他被裁员了。哪想到他的生存能力极强,53岁的他,愣是凭着计算机学历和IT工作经历,马上找到一个薪水比原来低10%的职位。去年他56岁,又跳槽到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他喘了一口气说,估计这次可能混到退休了。

刚巧,这人有个妹夫,年纪比我的同学小,在国内是计算机博士毕业,到了美国进入一家赫赫有名的公司,08年也被裁员了,但至今还没找到工作。

去年在美国见到我的同学,听到他妹夫的故事,我笑着说,怎么科班出身的反而输给了半路出家?!同学说,哪有什么专业,在学校学那点东西,一到工作岗位上,屁都不顶!尤其是IT行业,日新月异,一个人如果不在岗位上持续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

我们往往容易从一个人大学的本科学历判断他的专业。可是仔细想想,四年大学时间,去掉公开课,去掉体育课,去掉寒暑假,去掉谈恋爱的时间,一个人究竟能在专业课上花多少时间?最多也就2千多个小时!可是在工作上每天至少要8个小时,一年也是2千多个小时。 你才29,从现在开始学本科,能学好多,干什么都不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