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蒋介石日记读后感天涯 > 导航 >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2400字

蒋介石日记读后感天涯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2400字。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2400字,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读后感2400字

我们已经接受了60多年的历史教育,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号称是辨正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是摒弃了一切资产阶级的腐朽和没落的思想的。但是,当今天很多历史资料逐渐浮出水面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还有几个特点,他是人为的,在中国自古成则王,败则寇,实则王亦非王,寇亦非寇。一段我们从小被熟悉的历史,在蒋介石和黄仁宇的角度告诉我们,才知道有那么多的不同
我们从这部书上看到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详实的历史材料。也透过作者的努力,拉近了和那个时代的距离。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在这个影响整个中国未来命运的短短二三十年里,我们发现,真实的历史情况远远比我们在学校学习的历史课本上复杂。在那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经历一种挣扎,居于全国统帅地位的蒋委员更是如此。从他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在那个时代,国共的分裂、抗战初期的退让、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等等,似乎统统无可避免。任凭当年政治人物眼光再高,胸怀再广,恐怕历史也是会沿着这种冥冥中注定的轨迹向前发展。掩卷亦不禁为中华民族一叹。百年来最好的振兴机会,自由民主在中国实现的希望统统在让人扼腕的国共内战中灰飞烟灭。
为什么蒋介石会成为国民党的实际领导者?作者从大历史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因为自民国创建以来,原来靠道德维系的传统社会轰然倒塌,而新的统治体系尚未成形,中国实际上陷入了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而原始的生产水平又使军阀的统治成为现实,在此情况下,拥有军队显然是重要的统治基础。蒋一开始并未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的领导者,其当初的梦想不过是封疆大吏而已,但时势的造化让其自己也意想不到。由于去黄埔办军校,广泛的军校学员成为自己的学生,在传统道德意识里,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力基础;而又由于军校成立之初就是军队形态,且多次参加实际战斗,这又使蒋成为这个军校队伍的实际领导者;加上革命队伍的扩充,往往以军校学员为核心进行若干倍的扩建,军校的一个班可能就成为若干个营甚至团乃至师,每个军校学员也相应的从学员变班长、排长、连长直至团长、师长,由此就形成了蒋最可依赖的政治资本。于是,蒋从当初的连中常委也不是几年间却成了国民党的实际执掌者,汪精卫及党内的左派、右派均无力改变这一现状。蒋在上海公然向共产党发起清洗时,武汉的汪精卫等名义的国民政府高层还在批判,但当发现并无力做出更多的实际事情时,宁汉合流便必不可免。
为什么蒋会失败?因为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其自身的缺陷决定了其必然失败,在草创中国高层架构的过程中蒋已用尽全力,尽管这个高层架构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拼凑,也很脆弱,但蒋已无力再作更多,即使蒋对有高层而无底层广泛动员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但他无法以牺牲参与这一高层架构的阶层的利益来换取底层的全面动员,加上抗日战争、内部矛盾的此起彼伏,只能以这一草创的高层架构和中世纪的底层社会现状来前进,直至被历史逐步淘汰。作者也从对其日记的分析看出,蒋在抗日战争中对底层无法动员的现实和后果有清醒认识,但他仅维持一个拼凑的上层已感到尽力憔悴,对此只能感叹,于是抗日战争的中期达到了他及他的领导团队的历史顶峰,此后便一路下滑,到解放战争时期则可以用迅速瓦解来形容,尽管军队更多、武装更精良,但却失败的更快更彻底。


我们从这些转抄的日记和作者以大历史观的客观分析使我们更加的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说法,即蒋介石不是一个独裁者,但也不是一位民主斗士。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是蒋介石人生的一大分水岭,在此之前我认为他对于民族和国家是功大于过,由于他的努力而使中国从无政府的军阀割据状态回归到基本上的统一状态,有了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并且保持了国格和民心的凝结,这样才使得苦难的中国能够赢得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当然他也把一个最有理想、最有组织性的想和平参与政府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野蛮残酷的杀戮手段逼上梁山走上武装取得政权的道路。1945后,他是过大于功了。1945年、1949年他有两次机会和当时国家最大的武装反对党达成和解,以多党的形式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但是都因妄图一党执政的观念而流产。造成的后果则是4年的内战,本来还没有回复的国家和人民再度陷入战争的深渊,彻底的沦为一穷二白的境地,特别是大陆地区又经过30年的探索和弯路才回到发展经济的正确轨道,回到世界的舞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延迟了30多年,至今还在被台独所困扰,割裂华人的族群。
但除过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外,蒋的个人因素是否也是其历史悲剧的重要原因,作者给予了肯定的描写。作者认为,蒋从性格上来讲有两个重要缺陷,一是有想法而无具体谋略,结果造成诸多事件的粗糙乃至败坏;二是情绪化较为严重,可能会在突然间出现重大的决策转折也可能在突然间使某件事情变得糟糕起来;而从思想上来看,又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以我知来推想世界,不免与外界隔阂并引发不良后果。而且,黄埔的经历对其个人来讲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整个黄埔系以其师生情份在维持,而许多事情也因师生情份而影响。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蒋个人在成为国民党的实际执掌者后,曾在日记里表达成为圣贤的渴望,但实际并未力行,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也不免流露出军阀的本色,有私自的打算,想多保存实力,但结果是负面的。
中共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需要对于蒋介石这一历史人物进行了片面的宣传,给了我们一个蒋介石独裁者无耻的形象,使得我们无从以比较真实客观的历史资料来自我分析和认识蒋介石。客观的认识蒋介石及其所处时代这段历史才能够使我们更能够理解新中国之后社会的演进,更加客观的理解中共,能够以和平的心态来对待现在社会的种种弊端与矛盾。
只有真正的了解过去我们才能理解现在、展望未来,国民党之旧中国与中共之新中国不是对立的两个国家,不是敌人,而是我们民族重塑、独立复兴道路上的两个重要阶段。对于蒋介石这一历史人物的功过我们不能完全的否定,应该予以客观的评价.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一)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着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一性一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一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一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二)

很喜欢读黄仁宇先生的书,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但他写的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一样,视角不同,语言非常风趣,让你读过后,有过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

【中国大历史】共有二十一章,从有中华民族开始写起,当然由于史料记载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秦代之后的写的较为详细,黄先生对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画了一副疆域图,元代的版图最大,但元代的历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历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数过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们没有很好的融入到汉族人民中,他们较崇尚武力,当他们打下如此广阔的江山,但却没有能力很好的统治。说明管理一个国家非常不易。

汉代被作者称为第一帝国,这个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汉武帝继承了汉高祖以来,数十年休养生息所累积的国家资源,对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运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使大汉声威远播,国势达于顶峰。时事造英雄,汉武帝能使中国的名声远扬,一是因为他的上辈们留下了丰厚的财富,二是因为他15岁登极,享国54年,执政时间较长,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执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时,他的匈奴战争使国库大为亏损,这也是西汉衰退之一大主因。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三)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对中国历史将行了概括,极其一精一炼,读后的总体感觉是:挺喜欢看他的文字,当然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出他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倾向一性一,添加了个人的看法,但很准确,同时也觉得他看得比较透彻,拨一开了挡在历史面前的愁云惨雾,所以挺耐看的。

【中国大历史】札记

玖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我看来主线有三条:

其一,作者说了黄土地带是中国历史的源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而黄土地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源头,可见黄土地带的重要一性一。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这又为黄土地代添了几许功绩。同时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更影响到中央集权的产生,因为当上层建筑不适用于经济基础时,适合时下发展的上层建筑便会呼之欲出。还有,黄土地区的气候使得农业问题的产生,而解决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中央体系。这一切都体现了黄土地区作为客观条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国历史的产生,发展,辉煌,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是黄土地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细细想来,西安的作用却是留存至今,凡是对中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体现。还有,在西安兴起的周朝,其兴盛可见一斑,远远超过在东部发展起来的商朝,所以西安这一地带,注定要对历史产生决定一性一的作用。

其二,作者认为儒家的思想对历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央集权都颇有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亚圣孟子的观念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更有帮助。孟子的观念作为客观条件对秦的发展巩固很有帮助,他认为君主是必要的,等级是要有的。而后,汉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时也沿袭了严酷的刑法来维持人民秩序,所以说汉的政治文明是多种思想的结合一体。总的来说,书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风向标,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点我承认,但与此同时我个人有几个不同观点;我认为儒家重农抑商的观点就值得考量,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商业的发展望尘莫及,也就突显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当时看,确有它的先进一性一。另外,书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实在很难理解,难道是说中国人思想的保守一性一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的确,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部分之一,论语孟子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仁仁一爱一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清朝是先构成集权体制,并没有等待社会多元化,集权也没有国家的象征,所以远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一主,自然。在我看来,时至今日,中央集权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大力量。

通过着本书,我将中国的历史以一个新的角度又理解了一次,很有感觉。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一)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文/杨婷

《中国大历史》是 历史学家 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着,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 专业 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

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着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第二,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蒋介石传读后感


蒋介石传读后感范文一

闲极无聊,信手拈来一本《蒋介石传》,书中以较为客观的角度描写了蒋介石从出生到日本求学,从从军到登上高位,从权倾当野到败退台湾的历史过程,作文之读后感:《蒋介石传》的读后感!。细细读来,一个活生生的蒋介石跃然于纸,让我思绪万千。

关于蒋介石,想必并不需要我多说什么?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对他有一个自己的评价?对于蒋介石,我只知道他的一些最最基本的情况:他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故。是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除此之外,从没思考过他是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的失败该归咎于什么

观完全书蒋介石给我的感觉是,那是一个接受了封建思想教育很深,一个很传统的男士,追寻着父辈光宗耀祖的思想,并一辈子实践着。一个守旧的人用着守旧的方式统领着当时风雨飘渺的中国。如果说蒋介石的失败在于他自己所说的党政军的腐败,但其中却缺少一人就是他自己的,归根结底,我发现他用施恩的方式令手下效忠(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他的施恩令追随者感恩戴德,但错误的是他放纵手下一边腐败一边效忠。毕竟整个社会都是由人组成,一小部分的腐败却会令另一大部分的人怨声四起。于是革命开始了,不懂得收服人心却用兵力镇压,这大概是熟读儒家却不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的人的悲哀吧?

那是一个心胸极其狭隘的人,当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将军将蒋委员长亲自送到南京,但极度愤怒的蒋介石对着幽禁了他三天的张学良说,'你关了我三天,我要关你一辈子'。而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就是张学良将军幽禁生活的序曲,因为蒋介石喜欢这里的山水风光,于是把张学良关在他的脚下,他最喜欢的妙高台下面雪窦寺的后面的小旅社中。这段历史我不想多做评述,但一个人身关民族存亡正义的行为,虽然冒犯了一下他的权威,就对一个人的人往后长达一世纪的生活就做出了他自己的决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他的火气延伸到他去世的那天还没熄灭。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的没有宽大的胸襟去包容自己的手下,却一味的用金钱去讨好追随者们,也许这也是他失败的一大诱因吧?

他对人的包容在哪里呢?去了他的老家溪口,看了美仑美奂的小洋房和他的出生的故居我才知道,他眼中有的只是他自己的家,他为他的家人和自己修建了许多的在当时很流行的房子,并扩建了自己的旧宅。一个统治着一个社会的人心中重要的只有他的小家而已这可能就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为自己出生的地方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报效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家族,提携和包容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甚至那个人是抢走所有家产的大哥。在他退守台湾时,为了他的族人不受解放军的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平对待而把自己所有族亲全都带走,却丢下了溪口千千万万的和他毫无血缘的人。但这些保留下来的故居,这些曾经见证了他的辉煌历史的遗留物都在告诉我这是一个军阀留下来的。一个为了自己的生活的更好去牺牲别人并掠夺更多财物供自己享用的人他的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

书中最后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大意是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如果不出现一个叫蒋介石的人,也会有另一个不知名的人站在他的位子上,这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选择的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已。

《蒋介石传》读后感范文二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布赖恩克罗泽

毛看特里尔,蒋看克罗泽,前两天我拿到2010中文版《蒋介石传》,对比着肖特的《毛泽东传》开始了另一个角度的阅读,因为特里尔的《毛泽东传》还在阅读中。

克洛泽的评价基本准确,蒋介石确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性格的悲剧。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听不进意见,在北伐中,这个性格决定了他如黑马般成功,在孙中山走后的特殊时代,他超越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以其军事胜利主导党务政治;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他的性格有为他的失败埋下大祸,苏联和美国都希望一个和平的中国,甚至共产党都希望能牟个一官半职的就行时,他决绝了和平,他不要联合政府要独裁,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苏联大力支持了共产党,将东北的日本武器全部给了共产党;美国停止了对蒋的军事援助,他的武器很紧张。

2、命运的悲剧。他的运气一直不好,从1927年开始,孙中山天真的去北京会冯玉祥,客死北京后,留下的烂摊子孙博士不要再操心了,但蒋却还只是个黄埔军校校长,他要对付党内竞争者,要对付共产党,要对付北伐军阀,要对付外国,一刻也没有停止。攘外必先安内,这没有错,至少他做到了99%,第五次围剿的胜利让共产党快消失了,当日本人救了共产党,蒋介石的最后一击的胜利被共产党史诗般的长征及北上抗日的宣传给冲淡了,他又面临与其合作的可能,如果再晚半年,小日本再侵华,那历史将重演。

3、体制的悲剧。从一开始的北伐就埋下了祸根,为了尽快在党内竞争中取得胜利和决定权,蒋放弃了革命到底的机会,对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北伐军阀妥协了,虽然成立了国民政府,其实是军阀的暂时统一,蒋只是最大的一个军阀而已,这个体制注定了时刻的为了利益的反叛,时刻的命令不统一,时刻的党内斗争,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是如此,国民党如同一盘散沙。

其实,总其一生,蒋都不懂中国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他都从未真正统治过中国,他只是频于应付,他是一个军人,不是一个政治家;他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军事独裁者,不是一个统治者。

看完蒋传,再对比毛传,我突然感觉到,埋头干事情和嘴上唱歌一样重要,甚至在一定时候,会说的比会做事情的更能成功,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从来就不缺乏做具体事情的人,缺的往往是思想家,缺的是信仰。毛解决这个问题,而蒋频于奔命,这就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个秀才,一个兵,秀才虽然在开始单挑兵是打不赢的,但是秀才号召一群农民把那个兵群殴了一顿,于是他胜利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

《论语》2400字读后感


《论语》2400字读后感

一本《论语》捧在手里,我们说它是朴素的,是温暖的。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也就是说《论语》告诉我们修身养性的道理,并且还会给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我们都在说,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但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一个安字容易做到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我们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真正能做好却很不容易。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对老人的安顿,也许我们有种种标准,比如: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样的车,带老人去什么样的地方旅游,让他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样的饮食,但这些能让老人真正的心安吗?
记得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因为这是一棵大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实。这孩子,天天爬这棵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也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上乱刻乱画。这棵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玩着玩着,孩子就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和我玩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和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的高级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要交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就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摘了,欢欢喜喜的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有心思玩儿啊?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别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棵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的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现在长大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的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坐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棵树身边的时候,大树和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树干给你爬了,你救更不愿意在这陪我玩了。孩子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和你玩儿的。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摸样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老树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种成长,在父母身边长大,走向社会。但人为什么到最后才会归来呢?我想这就是平时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一个小孩子出生后,父母们都是手里抱着,呵护之至,抱到三岁,有的父母还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了。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我还要抱你两年,太烦了吧。但是孩子长大后,为父母守丧守到一年就有人觉得不耐烦了。在孔子那里,三年之丧与三年之爱是相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是爱护,子女对父母是孝敬。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也没有一种孤立的标准。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测别人。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换位去想,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尽一年之孝或三年之孝,还不如趁父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再多做一分一毫。
只要父母在一天,我们就不会不挂在他们的心里。但是,我们经常和父母说的话是什么呢?妈,我最近不打电话给你,实在是太忙了。忙,有时候是可以忙忘的,但有时候忙是可以取舍的,取重而舍其次。我们老是能听到父母说一句话,你去忙吧,但是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太累。而我们呢,往往总是把父母的话当真的,就真的觉得父母只要知道自己在外挺好就行了。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作为儿女,如果觉得父母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时候,甚至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劝止,我想这就是几谏,就是我们一定要克制地、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劝说。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也许不重要,但表达的方式很重要。怎样用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道理去说通,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会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准则,就是要跟你的朋友怎么说话,要跟同事怎么说话,但几乎没有一本社会宝典上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我们都觉得,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和父母说话还要方式吗?我们总说,,我在外面受气了,回家和妈妈说说怎么了,和妈妈不能发发脾气吗,和妈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但是,千万要注意,往往最亲的人成了自己的情绪垃圾桶,有时候他们也会因此而受伤。
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我觉得,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我们要包容和尊重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敬。心理上的这种敬,直接导出来的行为层面就是不违。所以,我们不是说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一定要做儿女的放弃原则,但是,在可以不计较的时候,我们要对父母多一点尊重和理解,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这是最好的孝敬。

《从历史看管理》读后感


一说到管理,很容易联想到企业管理。其实,有人类就有由人结成的组织,有组织就有管理。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管理。作为不同的组织,它们的管理自然有自己的特色。但作为管理,不同组织的管理必然有共性。这些共性就是管理中最基本的共同规律。

前不久去世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把管理学定义为一门和医学、工程学一样的实用学科,它的中心不是知识和逻辑推理,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判断它的最高权威标准是成果。这说明,学习管理不是去背记那几个并不复杂的条条,而是学会在不同具体条件下的应用。管理学博士如果连自己的家也管理不好,管理学恐怕是白学了。管理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沙盘上打战。

但是,这并不否认学习书本的重要性。人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纸上谈谈兵,沙盘上打打战也是必要的。管理是复杂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跨学科去学习,去读书。在这各种学科中,历史当然是缺不了的。这正是许倬云先生《从历史看管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的意义所在。

许倬云先生是极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但他并不拘泥于史学家的考据和介绍,而是从历史中去思考管理和其他问题。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有哪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是一份极为丰富的遗产。可惜到现在为止,从管理的角度来总结这一份遗产的并不多。这正是许先生《从历史看管理》的珍贵之处。

许先生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总结出,任何组织,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内包括了不同单位,要使这个系统协调一致并有效率,就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战略层次上如何处理各个单位之间,尤其是总部和下属分部之间的关系,这是组织架构问题。二是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控制、执行和监督。三是如何用人,选用什么人去执行各种不同管理职能。

中国历史上的组织架构分多种,各有不同的现在对应模式。其中包括:一是封建制度,它相当于现代麦当劳之类的连锁网络模式,这是一种系统内各单位的松弛型联系。二是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度,相当于今天的树型网络,即总部下面有不独立的分公司。这种架构下分公司有可能独立。

许先生的这本书是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书中附录有与学生的对话问答,把所涉及的问题拓宽并深化了。不能直接听大师演讲,读这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中庸》2400字读后感


《中庸》2400字读后感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再读《中庸》,了解到此书重点发挥孔子的 过犹不及 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叛),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消解阶级矛盾。《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求贵族君子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中实行智、仁、勇三德。以此为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基本。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的核心观念是 诚。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此书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中庸》的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虚情假意,毫无诚信的人交往。只有诚心付出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只是我的初浅理解,有些话好像就在嘴边,但就是不能说得到位,还是修行不够。我将继续努力研读,体会。
w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