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 导航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2024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202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2024”,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世界上不平凡的人很多,或权倾天下,或蜚声中外,或富可敌国,但是相比之下,世上更多的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就像春天的野草,渺小而平凡,同时也拥有野草那春风吹又生的坚韧与不凡。《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正是扎根于此,与文中所言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相反,它带着读者进入了许多平凡人心中那不平凡的世界。

书中的男主人公孙少平生于黄土高原上一个贫穷的农家,他身处的时代恰恰是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在书的开头,他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他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看似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而且在这过程中,他更经历了许多痛楚:风餐露宿、父兄分家、与恋人阴阳两隔可是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上的苦难无法阻碍他走向属于自己的伟大。正如他所说的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在去省城工作和煤矿劳动最终选择了后者,守候着惠英嫂和明明,在安逸面前掉头走向了不凡!

人生在世,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出将入相、富甲一方,大多数人最后都只能安于平凡,但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星辰ww)同时正如普京所言即便身陷沟壑,也要仰望星云,小卒过河,亦可杀将,只要恪守自己的职责、不熄灭自己向上的希望,就算普通人也拥有变得伟大的权力。就像在日德兰大海战中,一枚穿甲弹在英国皇家海军的狮号战列巡洋舰中部炮塔内爆炸,引燃了火药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平凡的英国海军少校哈维在双腿已炸断的情况下下令向弹药舱注水,使狮号免遭沉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局。

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我可能只是一株野草,没有繁花的绚烂,只有努力生存的绿色,但正是千千万万株野草的坚韧才有了春天的生机。是的,真正能主宰这个平凡的世界从来都不是那些高举庙堂之上的人,而是那在烈日下耕种的田间老农,是那朝九晚五的普通员工,是那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是那些如你我一样不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但恪尽职守不松懈、平凡又伟大的人们!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00字2024


都说《平凡的世界》是不少成功人士成功原因之一,借此机会,我走进了《平凡的世界》。

这本书并不平凡。

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在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依旧坚守最初的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

润叶对少安的爱可谓是令人感动,即使现在我只是一个毛皮小孩,可我依旧可感受到那般纯洁的情感,那场景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现在,这本书被翻拍成电视剧了,可它并没有书本丰富,那样的情感又怎能被模仿。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这里的一切都是平凡的,正如书题一般,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平凡的生活,但这样的平凡也不是如此平凡。

平凡的背后彰显着神奇,缔造着美丽。

一个男人,就应该像孙少安一样有责任,主人公孙少安是平凡的,他无声无息的生活和劳作在黄土高原这片广大的土地上,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为了与父亲一起撑起风雨摇曳的家,年仅十三岁且成绩优异的他辍学了,没日没夜地跟随父亲到地里锄地、拔草,以维持那微薄的家业。

他与心爱的人润叶青梅竹马,可因家庭环境,两人只能失之交臂,擦肩而过。

最终在含痛生活中他终于找到了另一个人,收获了婚姻生活的甜蜜幸福。

正当幸福美满的生活刚刚开始时,却偏友遭遇妻子绝症的打击。

读到这,我都忍不住流泪,生活给了他抗击磨难的免疫,从挫折中走出,生活的历练让他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当担。

他仍是坚强勇敢的汉子,也正是这份生活的坚毅与当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生的不凡。

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很坚定信念,表现出主人公平凡背后的伟大。

孙少平,他是农民的儿子,生活的贫困,命运的不公却不曾将他的脊梁压弯。

高中毕业的他虽没良好的际遇,却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着,从山村教师到拦汉工,从建筑小工到煤炭工人。

美好的爱情坚定了他人生的信念,失去爱情的悲痛还在隐忍,一次义举中又遭受了毁容的重创。

然而不幸并不曾让他停蹄不前。

重拾信心,他又继续迎接生活的挑战,他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刻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

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我们佩服他。

平凡的世界记录的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有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

正如李熠所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活不在于追求的伟大,在平凡中寻找一道属于自己,属于社会的不平凡的道路,才是生活的真谛。

懂得了不管命运的多么不平,生活多么不如意,都要能不屈不挠,勇敢面对。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800字2024


假期里,伴随着路遥先生的脚步,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贫穷的村落,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穷的上不起学的孩子

看了这本书,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从刚开始孙少平进入高中,吃饭时也只能吃最低的。

馒头,也是黑非洲(黑馒头)。每天因害怕同学们看到,只能最后躲着自己去拿了吃。

吃的是最差的,穿的也是补了许多补丁的最简陋的衣服,他感到很自卑,是啊,在这样的差别下。怎么可能不自卑呢?

可是,他知道,家里人为了让他来上学,也是很困难的,他知道,大哥在他这个年龄早就扛起了一家的重担。

所以,他不能让他们失望,不能让他们担心。

一说起孙少平,我总感觉有无数的想法。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爱上了读书,还认识了同样喜欢读书的田晓霞。

田晓霞是那样的或波开朗。后来,高中毕业,孙少平不能再继续上学了。他回到了双水村教书。晓霞每周都会给他周报。

我想,孙少平终于不用当农民了吧!可是,现实又是那样残酷。连这份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也失去了。

难道,真的只能回家种地当一辈子农民了吗?孙少平不甘这样,我也为他不甘心,他就这样当农民,我告诉自己,他一定还有其他出路的吧!

果然,孙少平不甘做一个农民,他想好了,他要去还原闯一闯,我以为到了黄原,他可能会过得好一点,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他做着这个城市最苦,最累的活,他成了一名揽工汉。

时刻担心会不会没有工作。为了不被辞退,即使再苦也得忍受。之后便弄得浑身是伤。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在眼眶打转,可能是因为孙少平苦难的生活,可能是因为这可悲又可恨的社会。

犹记得那次,孙少平去带地委行署的子女搞夏令营,表现的很出色,润叶便想让他来这工作,但也无可奈何,吃官饭的人,哪怕是发物也得用。

真正有用的人才又无法招来。这就是可悲的现实吗?心里感到很压抑,难道孙少平真的就要一直这样吗?

后来晓霞毕业了,去当了记者,孙少平去了大牙湾当煤矿工。依旧很苦,但比起揽工来说已经好多了。

在这里,只要他努力了,就会得到。努力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还有书一直和他作伴。

田晓霞有时候也会去看他,他和田晓霞,一个是记者,一个却是煤矿工。好多人都说他们不可能,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我有点不接受。

难道就因为这身份的差距。这个社会可真残酷。

但我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可是后来,活泼可爱的田小霞却在一场洪水中为救一个小孩而失去了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读到这儿,心里更是难受极了。

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为什么事情会这样。难道在这样的社会里,真的不会有好的结局吗?

总期盼着有奇迹出现,像其他小说一样,希望晓霞能活过来。可一切都不可能了,少平还是继续他的煤矿生活。

另外就是孙少安了,从小他便承担起了一家的担子。

后来,面对自己喜欢的润叶,却给不了她承诺,又是那句话,他们是不可能的,后来,他娶了秀莲,办了砖厂,还有一个儿子虎子,我想他的生活终于好起来。

可是现实这样的残酷,他的砖出了问题,欠了好多钱,之后砖厂再次好了起来,可秀莲却突然病了。

为什么,为什么总是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泪水又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这本书可以说和我以往看的都不同,它没有一步步扣人心弦的设计,也没有那种主角光环的强大,以前看的大多都是经历各种磨难之后,总会有美好的结局,它一次又一次让我出乎意料。

平凡的世界确实很符合吧!在生活中,在其他小说里,我们总是期待着奇迹会发生。结局会美好,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是因为他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

这本书很现实很残酷,可生活不正是这样吗,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么难,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生活很残酷,但要记住,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要缴。

都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褪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生活很残酷,但要记住,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要皎洁。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50字2024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100字2024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说过作家路遥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

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是相似的。

马云说过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他,让他意识到了放弃原有机会,否则他现在还在蹬三轮车。

这是一本很平凡的书,讲述了平凡人的人生,他是平凡的,也是贴近生活,每一字、每一句写尽朴实。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

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

对于平凡,我素来是这样以为的,直到与《平凡的世界》相遇。

对于孙少平来说,他是热情、奋进、精力旺盛的。

家庭贫困的他从少就是面对贫困,忍受饥饿、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奋斗着,让他痛苦的是,贫苦给他那时开始成长充满敏感的自尊心,带来了看不见的伤害。

因为没有好的吃食,他会不自觉得避开众人的目光,悄悄取走了不体面的黑家伙。但对于这些他没有就此屈服,放弃生活,而是以更加乐观积极地心态投身在生活中。

他在贫穷时仍坚持阅读,靠着自己的聪明能干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他告诉我们读书能够带来财富。

正处当代社会的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受着良好的教育,有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像孙少平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对于孙少安,他身为大哥,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从六岁就帮家里干活。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为了帮父亲撑起这个家,他毅然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上学,对于感情,润叶和少安的感情是深厚的,少安想抛弃一切与润叶在一起,但他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败给了社会地位的悬殊。

但他有胆量胆识,大起大落盖砖厂,失败后仍不气馁,最终让贫穷的家庭富了起来,他的坚持不懈值得我们所学习。

他的砖厂遭遇失败后,面对村里人的冷言冷语,他仍然相信自己会造出好的砖,于是又重新建起新砖厂。

生活中,灾难总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到来,乱了阵脚往往不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像孙少安一样,看淡灾难,从头再来,也许我们终究能赢来成功。

伟大的生命本就平凡,平凡却又伟大。

命运后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路遥用六年的时间写下这部巨作,他永远是矛盾文学奖作品上一颗璀璨的瑰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700字2024


此书主要讲述了19751985十年内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生活、情感、精神、物质变化的故事。书中以具体的人物、事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家庭的兴衰,也勾勒出中国一个时代的变迁。在大的时代背景的更迭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思想上的进步,物质上的提高,人情的幻化,官场的复杂,还有中国农民愚昧的一面及其勤奋老实的本质。路遥以平实的笔调来描写事件,一般不正面表达其悲剧xing,多以侧面烘托,这种哀而不伤的表达将读者从悲伤的世界拉扯回来,进入平凡的世界,同时让我们正视痛苦,也让我们发现更多的价值,健全我们的人格,丰富我们的情感。此书通篇都不缺少悲剧,不缺少负面消极的意外,但是此书经常会合时宜的出现振奋人心的温暖黑暗中有光明、平凡中有幸福、绝望中有希望、冷漠中有温热、困苦中有责任。

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年代。在文革、人民公社时期,西北黄原的农村,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活下去成为了最大的目标,而只有劳动才能带来粮食,才能活下去。即使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舍命劳动依旧只有贫穷和挨饿,我们透过纸面,仍然可以感受到庄稼人的劳动的快乐,劳动是农村人的使命,是农村人的命根,是农村人的魂!当文革结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发展的春天,多劳多得的方式让农民人解放了生产力,当然也更加感觉到了劳动的快乐。书中描写了孙少安办转场,同时忙活着农田,累但很充实很快乐,以及孙少平在煤窑里忘我地劳动,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

《平凡的世界》试图以温柔的方式来表达人的遭遇和世事的变换这大多是痛苦的,消极的,而去以细腻的笔触去加强人们感情的变化,在此书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情感带给我们的震撼要大于物质方面。此书中讲爱情是非常丰富的,例如孙少安与润叶的青梅竹马,孙少平与郝红梅的惺惺相惜,孙兰香对王满银的死心塌地,再到后来少安与秀莲的一见倾心,少平与田晓霞,红梅和润土,兰香和仲平,润叶和向前,少平的惠英,其中有许多爱情充满坎坷,有许多爱情就是一个悲剧,这些爱情让我们大呼过瘾,拍手叹息之外,我们又不免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爱情悲剧,是的!是整个社会,是那个时代在人们脑海里形成了一些愚昧的腐朽的观念贫与富,地主贫农阶级,寡妇等等,种种偏见和歧视,压榨着人们的思想,根深蒂固,就是这些思想造成了一次次的爱情悲剧。

在文革时期,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制度和政策的荒唐残忍,但就是在这样黑暗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仍然被许多东西感动着孙家兄弟的乐观、勤劳,最感动我们的还是孙氏一家人同舟共济,共患难的那一种精神,特别是少安娶回秀莲后,她不嫌孙家贫困,还一心一意地照料孙家人,这个平凡的妇女给我大大的感动。当改革开放后,少安开了砖厂,慢慢富裕起来,少安从来没想过和父母分家,一心担起家庭的重担,秀莲一心想分家,另起炉灶。我们可以说秀莲自私,狭隘,但是秀莲并没有错,少安更没有错,令我痛心的是两个正确的人在一起,得有一个正确的人妥协,这样的事并不只出现在小说中。同样的情感变故出现在金家,物欲横流,金钱诱惑,冲击着金氏兄弟,他们在困难时期互帮互助,富起来了便出现了间隙。我们需要反思,社会需要反思是否让物欲横冲直撞,毁了情感的桥梁。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细致地描写了村民盲目跟风,制造舆论,以及这些对人的伤害,村民们总喜欢聚在一起,对人评头论足,甚至还要牵扯上无辜的人,这和中国的传统和封建影响有关,直至当今社会,这种现象通过网络越演越烈,实乃一大祸害。书中写村民的封建愚昧还通过了更多的方面来表达,例如双水村村民对神棍的盲目崇拜,金富沉浸在偷盗带来的财富里,无法自拔,最终锒铛入狱。书中也将官场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各种利益暗流涌动,人情交易的精彩,腐朽的人当道,我们嗟叹不已,比如周文龙在文革时期思想保守激进。但是文革结束后,他进入党校学习,又成功转变为进步青年,前后变化之大,不得不让我们承认,一个人可以彻头彻尾地改变,我们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人看事。当然,最让我高兴的是读到田福军受到重用,我长吁一口气,最让我惋叹的是读到张有智的堕落。

即使是痛苦也是人的正常情感,这是人生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正视痛苦是此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了!我常常追求完美,害怕遗憾与痛苦,当少安拒绝润叶,当少安砖厂倒闭,当田晓霞死去,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但是当我继续阅读,书本竟然说服了我,竟然愈合了我的伤口,并且让我渐渐感到幸福,正视痛苦,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转变啊!

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的朴实、勤奋、积极、友善和能吃苦的精神。少平如果选择在农村过一生,那将会安安稳稳,平平淡淡,不会有担惊受怕,不会吃很多苦,但是他选择去外面的世界打拼,这种锐气让我自惭形秽,他选择一种充满jiqing的,未知的,困苦的生活,他不喜欢一成不变,是我辈的楷模。吃苦让人踏实,劳动让人幸福,平凡但不平庸,少平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在煤窑里读书考大学,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却是浪费好的条件去疯狂打游戏,思想大多颓废。

最令我魂牵梦萦的是书中描写的哭,不管男女老少,常放声大哭。在我这个时代,有更多冷漠的脸,网络中有丰富的表情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哭笑成奢侈,我真想看看书中人物的大哭,眼泪纵横,让真实的情感充斥我的心灵吧!

精彩,莫过于信天游和田五的链子嘴,大声地歌唱,在那个纯朴的年代,多么令人心动哟!一曲潇洒的信天游,带走庄稼人的苦闷和疲惫,一曲巧妙的链子嘴,让邻人哈哈大笑,丰富了那片岁月,随处飘荡的歌声,悠悠扬扬,泡在春风里,吹拂我的脸庞。书中总会出现对季节的描写,烘托相应的气氛,秋来了,又是丰收的一年,人们终于可以吃饱,不用怕饥饿了;冬去春来,花红柳绿,到处都是希望,到处都是生机,真是让人快活啊!书中也会说不要去怪罪某一个人物,他们有他们的难处呢,这让我印象深刻,这中肯的提醒,让我从情绪中走出来,理xing地思考。

《平凡的世界》,讲述着平凡的人,还有平凡的事,但是这些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典范,那些事件都是中国历史的浓缩,这些平凡且具有代表xing的人和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此书给了我们一个丰富而又健全的世界,丰富我们的精神,健全我们的人格。书中有冷漠,也有热心;有见风就是雨的人,也有忠实宽厚的人;有愚昧,也有理xing;有贪污腐败,也有两袖清风;有痛苦,也有欢乐,阅读《平凡的世界》,我们总可以找到积极的,催人奋进的结局。

读完《平凡的世界》,虽然我承认我阅读得很快,还有很多的美,很多细节没有去发现,但是我看完时仍然激动不已,仿佛有什么触动了我的灵魂,我总想写点什么,用我肤浅的见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200字2024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讲述了中国70-80年代社会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双水村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故事。

孙少平为何选择离开砖窑。孙少平在孙少安开砖窑、实现生产责任制需要劳动力、家庭条件好转的情况下仍坚定的离开双水村前往黄原城做小工,我非常的不理解孙少平的选择,因为眼看着家庭的生活将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安分分的待在双水村务农和孙少安一起烧转,日子也会过得不错,但他为了所谓的精神追求,把繁重的农活扔给父兄,自己到城里做工,而且也无一技之长,只能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钱,居无定所像乞丐一般,我觉得非常的不划算。但后面从孙少平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可理解性,孙少平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农门子弟,在高中时期虽然学校忙于搞运动,孙少平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但他通过读课外书及田晓霞的影响,整个人的思维遨游在大千世界里,在双水村教书时期他也坚持着读书和田晓霞的联系,人虽在双水心却在外,他注定不会留在双水安心的做农民。但他又没能考上大学,也无技能,也没靠谱的城市亲戚,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只能去东大桥揽工,打短工。经过一段时间磋磨,从外表看孙少平和普通揽工人没什么不同,穿着破烂,皮肤黝黑但他同时又保持了一股读书人的气节,得罪舅舅提醒曹书记石头有血,对曹书记多给的钱坚决不要,下雨天不出工别人呼呼大睡他却坚持读书,还有到电影院看《王子复仇记》,这一切又使他区别于其他农民工。

作为一个为官者的态度。说实话田福军在工作上真的是一个很完美的人,有自己的信仰,也能实事求是的工作,更可贵的是身上没有一点官架子,经常到基层调研,我印象很深的一次调研是他还在原西做常委时到一个公社去调研,去的都是最偏远的地方,有些地方连公社干部都不清楚甚至都没去过,他一个人到这些地方去查看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还有一次就是他初上任为黄原行政专员,看到老百姓挤公交艰难不已,亲自带着一群市领导体验坐公交以督促改善黄原的公交及城市面貌。田福军身上有一种真正的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爱民情怀,我想这同他的出生是分不开的,他也是来自一个农民的家庭,也许天赋异禀,还有后天的努力,他读了大学而且还是中国人民大学,他的农村生活和他的大学生活造就了他完善的人格,我想若是孙少平或孙少安也读了大学估计也会像他一般吧。对穷苦大众的感同身受应该是每一个为官者都应该具备的品格吧。

做一个出色的煤矿工人。孙少平如愿的成为了煤炭工人,在他成为正式的煤炭工人前也有一点小插曲,也许是太过于重视这次机会,孙少平在体检时血压过高,虽然还能再复查一次但孙少平还是很紧张怕复查时再出问题,那他就当不成工人,改变不了他农民的身份,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当遇到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时会不自觉的为自己设置障碍,本来不会出问题的小事就变成阻碍自己的拦路虎。孙少平找到了检查的医生,希望她能帮帮忙放他一马,医生告诉他不要紧张,若是真担心就喝醋降血压。最后孙少平血压降低,成了正式的煤炭工人。刚到煤矿时孙少平和同伙比起来是寒酸的,没有被褥,穿着破烂,而且是纯粹的农家子弟,其他人基本上是干部的子弟(因为中国的户籍制度随母),他们看不上孙少平,但是孙少平靠着吃苦耐劳靠着劳动成为他们当中的阔佬,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人们靠着劳动赢得他人的尊重。

命运弄人,生活应该继续。田晓霞死了,在洪灾中为了救助更年轻的生命死了,她死亡后孙少平痛苦不堪,他的痛苦也让读者身同体会,也感到命运弄人,田晓霞如此完美无暇的女子居然红颜薄命,她的善良和正义,巾帼不让须眉,她和少平的爱情自然也无法圆满了,但她一直活在少平的心里,指引着少平前进。少平为缓解痛苦拼命的劳动,他的悍劲和勤劳让他在工人里很有威信,矿上升他为班长,他对待手下智慧又体贴,还解决了矿上秋收季节矿工出勤率低的问题,果然金子是会发亮的,一个勤劳又上进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和惠英嫂同病相怜,都失去了爱人,他没事就去帮惠英嫂做家务,在嫂子家他感到温暖和踏实。孙少安也历经波折后东山再起,兰香和吴仲平的关系也被吴家所承认,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田福军到省里后也很快的展示出他的才能,他没有在巨大的管理困难前退缩也没有在丧女之痛中消沉,他不断的解决着老百姓的切身问题,辛勤的处理着政务,他应是所有从政者的榜样,百姓有这样的父母官是幸运的。

我奋力的读完了这本长篇巨著,但不知是年龄大了还是对于感情没有那么多感受了,对于脉脉温情的故事我确实读不太来,反而对现实主义题材的书能读进去几分,特别是平凡的世界里对农村在十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生活、文化、政治的相关描述让我相见恨晚,只想说自己为什么不早读,通过这些对农村认识更深,农村的确是广阔的天地,正如书中所说精人、能人多如星斗,感觉全书都很赞扬劳动,劳动能让一个平凡人获得尊严,通过劳动、坚持和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孙家从一个烂包的家到全公社甚至全县赞扬,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里面也塑造了一些正面的领导干部当然也描述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得以让我等小民窥见一二。在我心中这是一部最好的现实主义小说没有之一。里面的有些道理还值得我去细细的品味,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这些平凡人应该采用怎样的态度去过完自己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述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这是一种低调的人生态度,不求他人关注,不求他人认同,只求默默的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犹如那朝圣的人一样在沙漠中朝着圣地行进。

  网站地图